西班牙公主嫁给英国国王后怎么样了
1. 哪个国王娶了儿子的未婚妻,王后和太子最后双双青年病故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一生结过四次婚,可是嫁给他并非是好事,这四任妻子都是嫁给他没几年就病故了,按中国人的说法,腓力二世有点克妻。
腓力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很有名,就是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外号血腥玛丽),在玛丽一世病逝后,腓力二世想娶继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小姨子)为妻,可是却被伊丽莎白一世拒绝了,于是他娶了法国公主伊丽莎白为妻。
1568年10月,伊丽莎白王后难产身亡,年仅23岁。年轻美丽的王后离开人世,留给丈夫腓力二世一对女儿,后来腓力二世又一次娶妻生了儿子。
伊丽莎白王后婚姻不幸,嫁给腓力二世,只是开头幸福,没过几天好日子,就不被丈夫所爱了。
2. 英国着名国王亨利八世的妻子是西班牙公主 西班牙公主的侄子是神罗皇帝 大家都是亲戚为何斗来斗去
这很正常啊!欧洲所有的国家中世纪时期皇室之间都有联姻,但是都是该干架的还是干!
3. 西班牙公主结局什么意思
不过今天的这位西班牙公主,简直就是刷新了三观,她的行为简直就是放在普通人身上也是接受不了的。 玛利亚公主,她的父亲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的弟弟,母亲是法国路易十五的长女。
4. 曼特农夫人的感情生活
国王举行婚礼以后,接着是一连串的庆宴,娱乐、风流韵事。国王的大弟奥尔良公爵殿下和英王查理二世的妹妹亨利埃特举行婚礼时,庆宴娱乐倍增。这些活动直到马萨林红衣主教去世时才中止。
1661年,主教马萨林去世,路易十四亲政。马萨林临终时,法国宫廷中幻想和阴谋之多,前所未有。没有人料到,在远离朝政的环境中抚育成人的国王竟敢肩负国政重担。可是路易十四做到了。他建立了强势的君主集权,在国外受人尊敬,在国内实行绝对统治。国库恢复井井有条,军队纪律整饬一新。对文学艺术广施恩泽,厚加优待。娱乐消遣也生辉放采。
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并亲自参加演出,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他十三岁首次登台演出,一直到三十岁才退出舞台;曾经演出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而被尊称为太阳王。这个时期宫廷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同时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十二个手位和一些舞步,皆以法文命名之,使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王后玛丽亚·特蕾莎跟他毫无共同语言,这位西班牙公主嫁过来的时候一个法语单词也不会说。国王爱恋玛丽·曼奇尼的时候,为了她轻而易举就学会了意大利文。他结婚时,专心致志学习西班牙文,但不很成功。
路易先是跟他的弟媳,英国的亨利埃特有着暧昧,后来他转为对亲王夫人的侍女拉瓦莉埃小姐产生爱意。有两年之久,所有高雅的娱乐活动和盛大的联欢庆宴,都是国王秘而不宣地为她而举办的。拉瓦莉埃小姐前后为国王生了4个私生子女。
1666年1月,王太后奥地利的安娜去世。1667年5月,蒙特斯潘夫人成为国王的正式情妇。蒙特斯潘夫人是一位公爵的女儿,年纪轻轻就入宫做了亲王夫人英国的亨利埃特的侍女。然后嫁给蒙特斯潘侯爵,与他有了一儿一女。
蒙特斯潘夫人和她的两个姐妹被认为是法国当时最美的女人,且在心智方面也有独特的可爱之处。可是她虽然美得令人销魂,心地却不怎么好。她经常很恶劣地捉弄宫里的人,只为了让国王一笑。后来大家看见他们在一起就害怕地尽力躲藏。 蒙特斯潘夫人成为国王的情妇后, 蒙特斯潘夫人想取代拉瓦莉埃的王家情妇地位,想了好几年。王后的地位稳如磐石,而情妇的地位则是不堪一击,永无安宁之日。新任情妇一分一秒都不得放松警戒。至少有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女子想获得这个宝座,也就是要推翻现任王家情妇,正如她弄走她的前任者一般。稳坐宝座比赢得宝座还要辛苦。
而拉瓦莉埃在当了5年皇家情妇之后,感觉到路易十四也越来越不安于室。1667年,拉瓦莉埃在生下第四个王室私生子之后未再怀孕,倒是蒙特斯潘夫人经常处于妊娠状态。宫廷人士渐渐看清楚,蒙特斯潘侯爵夫人现在才是正牌情妇,可怜的拉瓦莉埃只是幌子。据说在蒙特斯潘夫人的要求之下,显然也要经过国王默许,让拉瓦莉埃帮她梳妆打扮。她说,只有拉瓦莉埃才会做这些工作。替跋扈的新欢打扮想必会让旧爱相当委屈,但是旧爱毫无怨言。拉瓦莉埃和一般宫女无异,她仁慈、温和、周到地把蒙特斯潘夫人打扮得艳光四射,高高兴兴地去见她的国王情人。
奥尔良公爵夫人像观看赛马般,欣赏这场爱情好戏。蒙特斯潘的皮肤比拉瓦莉埃白皙,她写道,她的嘴唇很美,牙齿也漂亮,但总是一脸傲慢。看她那模样就知道她又在搞鬼。她美丽的金发、姣好的手掌和手臂都是拉瓦莉埃所不及。但是,至少拉瓦莉埃为人干干净净,不像蒙特斯潘那样龌龊。
蒙特斯潘夫人还时常当众嘲弄拉瓦莉埃夫人,对她非常过分,影响所及,连国王也如此对待她。在尽力挤走旧情妇的同时,她也瞪大眼镜盯着想勾引国王的美女。妓女和女仆之流不可能提拔到王家情妇的高位,所以不造成威胁,尽管这种艳遇让人伤心,但她只能假装如此小事不值得留意。
一旦有相当贵族地位的美女带笑迂回潜入国王的生活圈,机灵的王家情妇就会召集专属部队。她有一大群来往甚密的朝臣和高薪仆人,随时准备对国王耳语说,这个女人有性病、家里贪得无厌,或生活糜烂……这种悄悄话经常会让国王大为扫兴。
5. 西班牙“独眼美人”12岁嫁给36岁王子,为何被国王囚禁14年呢
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
安娜·德·门多萨出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门多萨家族,门多萨在西班牙是一个老牌的贵族家族,家世显赫,底蕴深厚。安娜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真正的金枝玉叶!
回宫之后的安娜结识了腓力二世的重臣安东尼奥·佩雷斯。安东尼奥长的年轻帅气,很快俘获了安娜孤寂的心,两人不久秘密的交往起来。虽然两人交往隐秘,但还是被腓力二世有所察觉,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腓力二世便没有多加责难。
后来腓力二世与随行的胡安在马德里被谋杀,死里逃生后的腓力二世十分震怒让胡安彻查此事,而胡安与安东尼奥政见不和便想借此机会除掉安东尼奥,经常在腓力二世面前上眼药,一来二去国王腓力二世也怀疑起了安东尼奥。
时间不长,胡安发现了安娜与安东尼奥的事情。于是胡安便四处散播谣言,搞的满城风雨。腓力二世也听到了这个谣言,本来对于谋杀一事就对安东尼奥有所怀疑,再加上此事更是怒火中烧,嫉妒的愤怒中腓力二世一怒之下将俩人关押了起来。从此安娜失去自由,在帕斯特纳豪宅中度过余生直到去世。
要说国王腓力二世为何会如此恼火呢?原来那个时候腓力二世已经沉迷于第四任王后的柔情蜜意中,对安娜也没有多少情谊了,而腓力二世又是一个是一个好面子的国王,他绝对忍受不了自己的情妇跟别人在一起,这会让他觉得自己被冒犯,这是一场关于男人之间的尊严,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不让自己被世人耻笑,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惩罚安娜。
但为何没有处死安娜呢?其一是因为安娜是她的表妹并且当初为了他的王位牺牲了婚姻。其二便是安娜毕竟是自己情人,尚有一丝情谊,不忍做的太绝。可是他却忘了安娜自小喜爱自由追求自由,将她囚禁这无异于断了她的后路,失了求生的路。
豪宅中的囚禁生活令安娜苦不堪言,行动被限制,生活被监视。这让她觉得自己就像那牢笼中的金丝雀,得不到自由。
虽然看着精致实际上却一点都不开心。池鱼羁鸟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她想要的一直是那奔驰在草原的野马,翱翔在蓝天的雄鹰!所得与所想产生分歧,渐渐的吞噬了她向生的意念,渴望自由的心也慢慢的从鲜红变得灰白!终于在被囚禁14年后,于1952年2月去世。
她的出生让16世纪的西班牙抹上了传奇色彩,她的去世也让16世纪的西班牙渐渐失去了色彩!
6. 亨利六世的老婆
亨利八世Henry III(—)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这次改革的基本意义在国家方面,而不在宗教方面,核心问题是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导致英国形成完全的民族国家。这次改革从确立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开始,到确保国王对教会的绝对统治而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宗教改革是由亨利八世个人的离婚案引起的;从实质上看,变革是在英格兰民族主义和反教权主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实现的,并和亨利八世的对法战争和西欧的国际格局变化都有一定的。他自年4月22日开始在位,这时英国已经逐渐从一个欧洲偏远蛮荒及以着称的小国发展成为有影响的专制极权国家,他的父亲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娶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为妻。但婚后不久他的长子因病去世,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经向教皇请示,(根据天主教教规夫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许离婚再嫁娶,丧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教皇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当时只有12岁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岁即位并娶寡嫂凯瑟琳,但他妻子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玛丽(后来的玛丽一世)以后几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英国尚未有过女王,而且有迷信说法说弟娶兄嫂不吉,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产生了婚外情,他让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请离婚,因为他这次婚姻是教皇亲自批准的,这为教皇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当时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强大势力的西班牙。教廷迟迟不能批准他离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经怀孕。他着急采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职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纳教税,最后直至没收教会财产,迫使教皇开除他的教籍。在当时受宗教改革思潮影响者的鼓吹下,他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任英国教会最高权威, 其间为处死数7万多人, 约为当时英国人口的7%。从此英国教会成为圣公会,新教的一个单独教派。圣公会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宗教改革,因为它和天主教没有任何理论原则的分歧,只是不承认教皇的权威,以英皇代替而已, 而圣公会的大主教与教皇的名称相同, 都是叫POPE, 教会的英文名称亦相同, 都是Catholic Church, 只是为了与天主教分开, 改为英国公教 - Anglo-Catholic Church, 其他的只有部份礼仪简化了。
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就是安妮·博林)也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他一怒将第二个妻子以通奸罪砍头处死,因为他离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第三位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国王)又因肺病去世。他先后娶了6位夫人,全部没有好结果:第一位逼迫离婚,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协议离婚,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后一位因他去世幸免于难,另外两位被他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之前的情妇,正是安妮·博林的妹妹Marry Boleyn。而安妮·博林当初不愿像她妹妹一样只是做国王的情妇,于是给予亨利八世巨大压力要求成为“公众认可的”皇后。当然最后通过亨利八世与教会的决裂,不需要再获得教皇的批准,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并娶Anne Boleyn为皇后。此外他亦有大量情妇及私生子,后世的考古学家很多都怀疑他是死于梅毒, 并留下一个接近破产的国家。
他临死时设下遗嘱,由爱德华和他的后代继位;如果爱德华没有后代,爱德华死后由玛丽和她的后代继位;如果玛丽没有后代,玛丽死后由伊丽莎白和她的后代继位。他没有想到如此严密的安排,最后三位继承人都没有后代,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都铎王朝也终结了,王位传给伊利莎白表姐的儿子.
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I,年10月12日~年7月6日),英国国王,年1月28日到年7月6日在位。
亨利八世独子。母亲是其第三个妻子—珍·西摩,在生下爱德华六世之后的第12天过世。九岁即位,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Edward Seymour, 1st Duke of Somerset)摄政。坚持其父亲的国教政策。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John Dudley, 1st Duke of Northumberland)摄政。由于国王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由于爱德华并无遗下任何子嗣,便由他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孙女—琴·格蕾继承王位。
答案补充
爱德华六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对近代英国的影响很大。爱德华巩固了亨利八世所建立的英格兰圣公会,基本上完成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这些措施虽然在玛丽一世(爱德华德异母姐姐,女王,——年在位)时期被基本,但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后迅速得到了恢
7. 维多利亚·尤金妮亚的婚姻
1905年西班牙的阿方索十三世正式访问英国。尤金妮亚的舅舅,爱德华七世在白金汉宫举办了宴会来招待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坐在亚历山德拉王后和王妹海伦娜公主之间。突然,他注意到了尤金妮亚然后他向海伦娜询问那位满头银发的公主是谁。当尤金妮亚注意到国王在盯着她的时候,她觉得很局促不安。每个人都知道阿方索在寻求一个合适的新娘,并且当时最强力候选人就是爱德华七世的兄弟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之女康诺特郡主帕特里夏。但是现在尤金妮亚吸引了国王的主义,并且在帕特里夏似乎并没有给西班牙君主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阿方索却对尤金妮亚的兴趣与日俱增。所以,这场求爱开始了,阿方索回去西班牙后他不断给尤金妮亚送明信片,表现出了对她的强烈热情。他孀居的母亲,奥地利的玛利亚·克里斯汀娜却不喜欢儿子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认为巴腾堡家族不是皇族,因为亨利亲王的母亲身份不明,从另一种层面上而言她希望他的儿子和她自己娘家奥地利豪族哈布斯堡家族联姻。另一个反对这桩婚事的原因是郡主的信仰问题(阿方索是罗马天主教的信徒,而郡主是英国国教的信徒)。还有个原因是血友病问题,这种疾病由维多利亚女王向她的后辈们进行了遗传。尤金妮亚的兄弟利奥伯特就是位血友病患者,因此郡主有50%的几率是携带者,虽然这种风险程度不得而知。不过,如果阿方索娶了她,这种疾病带来的问题就会存在。不过,阿方索没有听从。
在传闻西班牙国王将会迎娶郡主一年之后,玛利亚太后最后在1906年1月同意了儿子的选择并写了一封信给郡主的母亲碧翠斯公主,告诉她有关于阿方索对她女儿的爱且要求和自己爱德华七世国王进行一次非官方的会面。不久后在温莎,爱德华国王对于他外甥女未来的婚姻表示了祝贺。
碧翠斯公主和女儿在1月22日到达了比亚里茨然后驻辇于毛利斯科特别墅,然后过了数日阿方索国王和他们碰了面。在那,国王和他未来的新娘度过了三天的浪漫时光。然后,阿方索带着郡主母女到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去见玛利亚王太后。在2月3日,国王离开圣塞巴斯蒂安去了马德里,郡主母女则去了法国的凡尔赛,在那尤金妮亚将会皈依天主教;作为未来的西班牙王后,他不得不改变她的圣公会信仰至天主教信仰。官方在19063月5日于圣塞巴斯蒂安的米拉玛宫正式接受尤金妮亚成为天主教信徒。
尤金妮亚和阿方索于1906年3月31日在马德里的圣杰罗尼莫皇家修道院喜结良缘。出席婚礼的有她孀居的母亲和自己的兄弟们,还有她的表亲威尔士亲王夫妇(后来的英国乔治五世国王以及玛丽王后)。
婚礼后,在王室人马起驾回宫时,一场针对国王夫妇的暗杀发生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从阳台向王家马车投掷了一个炸弹。尤金妮亚的命保住了因为在炸弹爆炸那一刻,她转过头去看阿方索指给她看的圣玛利教堂。她躲过了一劫,虽然她的裙子染上了马车旁边侍卫的鲜血。圣杰罗尼莫修道院前现在树立着一尊巨大的雕像来纪念此次炸弹事件的受害者。
8. 凯瑟琳·阿拉贡的威尔士王妃
1501年,关于凯瑟琳的婚姻谈判展开了。这个家族的前几位公主(唯一的王子死于1497年)婚姻都不幸福,但指导王室婚姻的最高原则是政治利益而不是爱情。英格兰的新国王亨利七世刚刚在玫瑰战争中获胜,从而建立的都铎王朝的统治,此时他的地位还很不稳定,希望和欧洲王室广泛的联姻以获取支持,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他的女儿玛格丽特·都铎嫁给了他的邻居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小女儿玛丽·都铎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威尔士亲王是王位继承人,他的婚事自然是重中之重,由于西班牙是新旧两大陆的君主、哈布斯堡皇室的血亲(凯瑟琳的姐姐胡安娜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继承人腓力成婚),迎娶一位西班牙公主自然成了亨利七世的首选。
至于西班牙的两位君主,他们对于英国王室的请求显然很感兴趣,因为英国和法国是世仇,而西班牙和法国在意大利的争端总是接连不断,和英国联姻肯定有助于削弱法国的力量。在这种原则的驱使下,为威尔士亲王亚瑟·都铎和凯瑟琳·阿拉贡举行婚礼的主意已经打定,1501年,凯瑟琳离开了故乡西班牙,11月,这对新人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了婚礼,凯瑟琳从而成了威尔士王妃。
9. 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为什么花了五年之久的时间才和凯瑟琳王后离婚
英王亨利八世与他六个妻子的着名故事,可以说是都铎王朝最劲爆的八卦故事集,其中最难的一次离婚案,要数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往后离婚,五年之久并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时候还引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
不过离婚并不容易,凯瑟琳皇后的娘家背景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当时的国王查理五世,是西班牙历史上最优权势的国王之一,也是凯瑟琳的外甥,西班牙从其伊莎贝拉时期就是天主教罗马教廷最坚定的盟友,并且查理五世时期王权的极盛也让罗马教会的教皇几乎是完全听命于他。
所以教皇几乎是用尽手段拒绝批准其离婚。拖到1529年,心意已决的亨利八世大刀阔斧改弦易辙,转而向要求改革的乡绅与资产阶级等阶层寻求支持,自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1533年由英国教会法庭批准,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并与安妮·博林结婚,同年女儿伊丽莎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