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西班牙瘟疫是什么病菌
⑴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4千万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
102年前,曾有一场大瘟疫——西班牙大流感,改变了世界。1918年,世界总人口才堪堪达到17亿。这场大流感,造成5亿人感染,2500万到4000万人死亡,致死率高达2.5%~5%。我国在这段时间,也受到了重创。虽说流感的名字叫“西班牙大流感”,可疫情的起源,并非来自于西班牙。
政府和民间随后也开展治疫工作,比如焚烧中草药消毒空气、用石灰水泼洒房屋等。到了12月以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国内疫情才慢慢好转起来,之后也就没有发生过了。
⑵ 有谁知道1918那场大瘟疫吗
1918年西班牙流感首发国是在美国的一个城市,并且很快地扩散到了周边的3个城市。这是当年2月份的事。就在3月,美国远征军乘船去欧洲前线,没多时,就传染给法国军队。然后,英国军队和其它国家的军队也相继遭殃。接下来,又迅速扩散到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以及印度孟买。到了6月,由于英军士兵回乡,把流感病毒带回了家。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从俄罗斯.亚洲.中国.菲律宾.大洋洲直逼至新西兰。1919年最终引到了奥大利亚。弥漫了全球。
近段时期,墨西哥的流感疫情大有张狂之势,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也引起了我的关注。为此,这几天,都在翻阅相关资料与报道后,发现1918年西班牙流感是人类历史遭灾祸挺为严重的一次,处处文献都留有印记!它并非是一个地域性的恐怖,更是一个全球性的烦躁!像似被预设程序所圈定一样,死的有表及里,由小到大,疫到人倒,成堆成山。可感的恐怖,让不知所措的灵魂,没有回声!黯淡了星辰!这种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究竞是什么构成,可产生如此之大的杀伤力呢?科学家们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种变异基因的凝神冥想!何谓变异?变异,用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突破了已知的原先模具!人类要修复这个世界,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后,结果发现1918年流感病毒基因是单链的核糖核酸。有二种蛋白质像针尖一样扎入在病毒蛋白质的外壳上。一种名称为血凝素,另一种称神经氨酸酶。它们所起的作用是,负责让准备入侵的细胞去复制组装好的病毒,潜入内部打乱序例,麻庳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西班牙流感病毒最早一例是发生在军营里。发病的症状为头痛伴发热,还有肌肉酸痛与精神不振。直至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科学周刊上公布了研究成果认为,1918年爆发的病毒跟猪流感病毒极其相似。他们榷实可靠地是在1982年,从冰封了八十余载的当年害有此病而死亡的女子原体内作了实验,才有了这第一手资料。2001年,英国科学家也从当年死于同病的伦敦人遗体内去找了病毒碎片。2002年,人类的研究又有了发展与突破。美国科学象又慎重地宣告,病毒基因序例巳被重组。还榷认了2005年在亚洲区域发生的h5n1病毒与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存在着更多的类似之点!
1918年的疫情涉及全球。即使是最不怕死的人,也有恐惧,最有理智的人也觉无奈!在可怕的疫情面前所营造的不同往常的氛围,使天下任何财宝都为之黯然!因为,此流感比正在进行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总人数还要多出许多!这是一种无法躲避的缠绕,激战的双方都窒息了进取的烈焰,使战争峰火迅速减缓下来,各国都没有额外的条件参战。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提前结束了。
1918!它早巳过去了,但人们始终没能忘记那次灾难带给世界的一片惊慌!人类找不到用之有效的药物,世界抓不住死神漫舞的步伐!那些大概是当然的被害者,不到一天就眼闭心停。死神仿佛还是专挑那些年轻力壮青年一类!真把宇宙搅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⑶ 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告诉详细情况
西班牙流感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陷入自相残杀之中,死亡者一千多万,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然而,就在这场浩劫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2000万到4000万人的性命,这就是上世纪人们闻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学家研究发现,西班牙流感实际上就是禽流感的变异。 西班牙流感并不是从西班牙起源的,它最早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Funston)军营中(1918年2月)。“西班牙流感”(SpanishLady)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流感传到了西班牙,总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这次流感也就因此得名“西班牙流感”。
美国远征军把病菌带到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处于大动乱、大改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发生了。当时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称之为西班牙流感。由于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发生在1918年故也称之为1918年流感。
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1918年3月11日午餐之前,军营一位士兵感到发烧、嗓子疼和头疼,就去部队的医院看病,医生认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几天之后的周末,这个军营里已经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很快又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亚洲达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5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000多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亡总人数还多。这次流感呈现出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的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次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到40岁的青壮年人这次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
西班牙国王也不能幸免
美国死亡人数50万,仅10月10日费城就有759人死于流感,西班牙800万人患病,包括国王阿方索三世在内,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门被迫关门,电车停运;英国乔治五世也未幸免,英格兰和威尔士死亡达20万,皇家舰队三周无法入海,影响作战;印度孟买死亡700万;一些因纽特人村遭受灭顶之灾,有一村80人死于流感73人;20%的西萨摩亚人死于流感。许多国家尸体堆山;加拿大渥太华有轨电车没有乘客;学校,歌舞剧院,电影院无灯光,游泳池和保龄球馆空无一人;南非一个小镇由于缺乏棺木,毯子裹尸体草草下葬,白天满街出殡,夜晚救护车穿梭。
1918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国,3月始自广州直至东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广泛,北平警察患病过半,哈尔滨40%人被感染,学校停课,商店歇业。上海也出现过两个流行波。
翻阅资料,看到1918年11月6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救治时疫之布告》。报道全文刊登了当时定海县知事冯秉乾撰写的一份布告,是一首通俗的六言诗:
定邑城乡内外,近来疫症流行。
由于天时亢旱,井河饮料不清,
加以人民习惯,多不讲究卫生,
以致酿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顷。
民生疾苦如此,本县轸念殊深,
特与医家考证,厥病是为风瘟。
主治宜银翘散,有无咳嗽须分。
药味照方加减,初起服之极灵。
兹将各方列后,布告县属人民,
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请医生,
赶紧照方买药,连服自可安宁。
方药并非贵品,万勿吝惜钱文,
须知身命要紧,不可迷信求神,
妄食香灰神水,转致误害己身。
按照清洁方法,大家认真实行,
既于卫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务望通人达士,解说不借口唇,
使彼无知乡愚,俾得一体遵循。
“风瘟”是中医对流感的称呼,“银翘散”为清代医家吴鞠通研制,是治疗流感的名方,可谓对症下药。
美国另一个研究小组也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他们已经在老鼠身上成功再造了1918年的病毒。他们发现的一些基因密码将有助于对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出预报和准备
⑷ 当年西班牙那场瘟疫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918年至1919年期间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与目前在亚太地区流行的禽流感H5N1病毒存在同样的基因变异,从而说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为与“西班牙流感”一样具有杀伤力的世界性超级病毒。根据病毒的遗传基因序列,科学家还首次复原了“西班牙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危害性巨大的秘密所在。
⑸ 古代四大瘟疫是什么
历史上四大瘟疫:西班牙流感,鼠疫,天花,艾滋病。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于在西班牙则称此为法国型流行性感冒。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天花(small pox)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最基本有效而又最简便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牛痘。天花临床表现有重型和轻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45%的病例出现融合性皮疹,79%有出血现象;轻型天花病死率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纳米×300纳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⑹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万到一亿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大概百年之前的今天,也就是1918年,因为“西班牙病毒”的感染而先后共导致了全球近乎4000万人殒命于此。百年之后的今天,也就是庚子年的2020,全球再次遭遇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袭。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流感亦或是瘟疫的来临,总是会给世界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但每每逢及规模浩大的灾难浩劫,总是会随之伴生出人类之间的脉脉温情。今年全球惨遭新冠疫情侵袭,但疫情之下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却并未因疫情降临而阻断,反倒是“口罩防护服的传递”、“牛羊救援物资的援救”,这一幕幕温情场景,着实于疫情之下、黑暗之中,给了无数人温暖……
光是数字就很让人触目惊心,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发源于美国的西班牙病毒,对当时的我国造成了很大影响。
⑺ 1918年西班牙的末日瘟疫是怎么回事
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都发生了流感。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但到了1918年秋季则在全球大量爆发,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其名字来源,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⑻ 人类历史上的瘟疫有哪些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举例:天花,黑死病,鼠疫,霍乱 ,西班牙大流感,美洲瘟疫。
1、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例子:我国清朝皇室就因为天花病毒,死了不少人。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有3个儿子死于天花 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在36岁死鱼天花,顺治皇帝,生有八子六女,大约有皇子四人、皇女五人早夭。其中大多数是因为天花。康熙皇帝得到皇位的重要原因就是得了天花存活。但是他也变成麻子脸。
5、美洲瘟疫。
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人为的瘟疫。欧洲殖民者通过大航海运动发现美洲大陆。他们踏上美洲大陆,追求财富与自由。然而却给美洲本地居民却带给了瘟疫。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众多疾病开始屠杀原始居民。瘟疫摧毁了阿兹特克。瘟疫肆虐过后,印第安人失去了一切的抵抗能力,
殖民者开始殖民美洲大陆。
⑼ 人类历史上能称得上十大瘟疫的有哪些这些瘟疫中哪种杀死的人最多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忘记了,讲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虽然结局是人类打败了外星生物,取得了胜利。但是取胜的原因却让人啼笑皆非,最终打败外星生物的不是人类,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微生物,简称病菌。
当时看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但是如今仔细琢磨一下,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人类与微生物的战争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
与其朝夕相处的人类尚且未能战胜病菌,更何况入侵的外星生物呢?那么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瘟疫流行,如今又战胜了几个呢?
当然其他的什么雅典大瘟疫啊、安东尼瘟疫啊、俄国斑疹伤寒啊、查士丁尼瘟疫啊等等,虽然能排到六七八九,但其类型跟前面五种类似。
还有一种瘟疫估计也能称得上世纪瘟疫了,那就是至今还在肆虐的新冠了,目前已经导致了全世界270万人死亡了,而数据还在上升中,实在是恐怖。
未来人类还会面临更多的传染病侵袭,每个人也要洁身自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也要管住自己的嘴,别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毕竟有些病是从口入的。
当然,也不要人为的去制造魔鬼,所谓的人定胜天,那是痴心妄想,不然下一场大瘟疫到来,你我无处可逃……
⑽ 人类历史上对致病微生物的无知而遭受传染病大流行的事例有哪些
1、天花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在人类历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1820年代,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三分之一。
后来,发达国家逐步控制了这种疾病,但非洲农村仍有流行。1967年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现在,天花病的病毒只保留在以下两个实验室中,即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及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VECTOR),以供研究之用。
最后一名轻天花的自然患者在1977年10月26日的非洲索马里出现。一名英国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Janet Parker)在1978年从实验室内染上天花,是全球最后一名患者。
2、黑死病
在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无数传染病当中,最严重的一次还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我们通常认为黑死病是欧洲人的梦魇,但是黑死病虽在欧洲造成重大损失,事实上,它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亚、欧、非旧世界大部分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14世纪中期,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开始在西亚和欧洲大陆上扩散蔓延。这场瘟疫给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以后近300年的时间里,黑死病就像梦魇一样,时时折磨着那些劫后余生的欧洲人。据说该病毒是从中国商贸路线上传播到中东地区的,后被中东地区的商业船队带至欧洲。
黑死病最早发源于中亚,经丝绸之路于1343年传播到克里米亚半岛。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348年—1350年的三年之内,光欧洲就有近3千万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如果再算上以后300年的数次鼠疫暴发,欧洲有近一半人因黑死病丧生,全球有近3亿人失去生命。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0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
3、霍乱
1815年,伦敦政府允许人们把自己的排水管和下水道接通。曾经清澈的泰晤士河,很快便成了粪水涌动的恶臭之河。这座城市俨然一个巨型化粪池,每个毛孔都散发着粪便的恶臭。没过多久,报应就来了。随着粪便的发酵,恶臭的伦敦渐渐成了 霍乱的温床 。
1831年,伦敦第一次霍乱大爆发,截至1832年整个英国就有30000人丧生。在这之后,病魔每年夏天都如约而至,带走无数英国绅士的性命。现代医学已证明,霍乱是由 霍乱弧菌 引起,常见传播途径便是饮用了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然而,当地的9个水管理公司,有5个就是从泰晤士河直接取水供人饮用的。
也就是说,曾经被胡乱排放的粪水,现在裹挟着病菌,再次回到人民口中。因为发病快,死亡率高,当时的英国人畏惧地把霍乱称为“霍乱王”(King Cholera)。但是,当时不够发达的医学可不知道什么是霍乱弧菌。关于霍乱的医学理论,绝大部分医生都坚持 瘴气说 。
他们认为霍乱是肮脏环境中生成的瘴气,作用于人体引起的。瘴气引起的霍乱,只针对抵抗力差的人,不具有传染性。所以那时候的策略就是, 把空气中难闻的气味除掉,就能抑制瘴气的蔓延。于是在搞错传染源的情况下,大量的除臭行动就算再轰轰烈烈,效果都微乎其微。
4、疟疾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公元前4世纪,疟疾广为希腊人所知,因为这种疾病造成了城邦人口的大量减少,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记录了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
之后,文献中出现了众多的疟疾记录和农村人口减少的情况;到公元3~4世纪,印度古代医学经典《苏斯鲁塔集》认为,疟疾的发热病症与某种昆虫的叮咬有关。疟疾的传播非常广泛,中国古代称之为“瘴气”,意大利语中疟疾“mal’aria”的意思是“坏空气”(bad air),
表明中西方对这种疾病有大体相同的认识。人类对付疟疾的药物分别源于两种植物——青蒿和金鸡纳树。直到今天,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
5、非典
非典最早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 而第一例有报告病例的患者是于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发现患病的黄杏初。2003年1月10日,黄杏初康复出院,后被认定为中国首例非典型肺炎报告病例。2002年12月底,广东民间出现了关于一种致命怪病的传言,
甚至说出在一些医院有病人因此怪病而大批死亡。由于坊间流传指煲醋和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怪病,因此市面出现抢购米醋和板蓝根的风潮。不少人由于买不到米醋和板蓝根,转而致电在香港的亲友协助,使病情得以为外间知悉。而另一方面,由于香港邻近广东省,
有不少有亲友在广东省的工人都要求雇主在工作间煮米醋,让米醋的蒸气消毒杀菌。有部份雇主拒绝了这种听似无稽的方法,但亦有雇主为求雇员安心而遵从。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全球警告,然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行了另一个健康警告。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并且成立了一个医护人员的网络来协助研究SARS疫情。该网络包括了一个安全网站来进行X光片研究以及国际电话会议。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病命名为SARS。3月13日,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通报了第一名SARS病例(勤姓台商);
但由于处置得宜,除了勤姓台商家属和同事以外并没有发生其他感染。至3月13日,全港患SARS的医务人员增至115人。3月20日,SARS走进社区,有5名年龄在2到15岁的儿童被证实染病。此后,SARS迅速闯入办公楼、学校、公共场所,最高峰日增病例60例以上。
就连香港医管局局长何兆炜也难逃此劫,因病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