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帆船有多少火炮
A. 与当时的其他欧洲海军相比,西班牙无敌舰队有多强大
国王们已经开始建造一些“皇家”战舰,主要是为了声望,但也是为了在战时形成舰队的核心(想想英国的“玛丽玫瑰”号这样的战舰)。无敌舰队和他们的敌人英国舰队,都是从各自国家的大型、坚固的武装船只上集结而来的。又高又深的西班牙大帆船里装满了枪和士兵;很多都有像“圭普斯科的帆船”这样的名字,告诉了这个省它们是从哪里“借来的”。英国的船只,有低的、轻的,也有重炮,都是从拥有这些船的沿海贵族和商人那里收集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数量上超过了英国舰队,以巨大的新月形编队在英吉利海峡上游航行,而较小的英国舰队白天攻击,晚上撤退。
而且,说实话,无敌舰队在开战前人数就处于劣势。尽管拥有22艘大帆船和108艘武装商船的无敌舰队规模庞大,但英国人仍能召集34艘军舰和163艘武装商船进行反击。
当讨论无敌舰队的任务和远征的结果时,“彻底的灾难”这个词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西班牙人认为他们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英吉利海峡接回他们无法联络的军队。几乎没有舰队的船只被射出水面,但由于无法通过海峡折回,绕道而行的船只没有考虑到墨西哥湾流的强度,墨西哥湾流摧毁了爱尔兰海岸的大部分船只。只有67艘船安全返回,大多数人营养不良和疾病缠身。
B. 历史上着名的海盗船,和船长的名字。
历史上着名的海盗船:
1、冒险桨帆船号
冒险桨帆船号标准载炮34门,排水量284吨。原来的任务是用于在印度洋海域打击海盗船和法国战舰,荷载有150名船员,由威廉·基德船长指挥。1696年9月从纽约港出发,在英国政府的授权下进行打击海盗的任务。
2、安妮女王复仇号
1717年11月,着名海盗黑胡子劫获了一艘法国黑奴运输船,随后将其改造,由原来的14门大炮加装成26门火炮,并更名为“安妮女王复仇号”。这艘需要280名水手操作的海盗船很快就变成了加勒比和北美地区最令人生畏的海盗船。
3、金鹿号
是海盗黄金时代最着名的海盗船之一。它的船长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第一个环游世界的英国人。虽然这艘船仅有18门炮,但德雷克一路在环游太平洋时抢夺的财富足可以武装一支舰队,德雷克也因此授勋。后来金鹿号还参与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海战,重创无敌舰队多艘战舰。
历史上着名的船长:
1、威廉·丹比尔
1652年生于英国,当过见习水手,当过皇家海军,并参加了英荷海战。1673年,21岁的他加入了西印度群岛一带的海盗集团,袭击西班牙的船只。拼着才干和胆量很快成了船长,他与其他海盗不同,不爱金钱和珠宝,偏对气象、水文现象和海洋动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2、弗朗西斯·德雷克
他是一名贵族;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却是一名海盗。他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从学徒干到水手,最后成为商船船长,他的地位和经历在历史上最为特殊。1568年,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约翰.霍金斯带领五艘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于受到风暴袭击而向西班牙港口请求援助。
3、卡特琳娜·迪波
18世纪中叶出生于西班牙,是当时巴塞罗那船王的千金。自幼喜武厌文的性格让她无法忍受父亲在她18岁时将其送到修道院的决定而逃离家庭。她剪掉了自己的红发女扮男装开始了流浪生涯,为了活下去她干过各种职业,在酒吧里当伙计,在邮局当邮差,参加过盗贼团,也干过水手。
C. 给高分:请教15至16世纪的西班牙远洋探险船的相关问题
西班牙大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Galleon:(15-16世纪用做军舰或商船的)西班牙大帆船;《美国传统辞典》:大型横帆船15世纪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两层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战舰。
16世纪初,战船上开始设置“舷窗”。这是开在船侧的窗口,上面有用绞链开启的窗盖,这样,不必从船边吊装而通过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给船装卸货物。英国造船家运用这个思路,设法使加农炮从船的下甲板进行射击。这样,舷侧炮便告问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面。西班牙立即步英国的后尘,建造了一种长约100英尺、宽30英尺的战船,称为西班牙大桅帆战船。它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是专门为海军作战而设计的。它的船身趋于狭长,在吃水线上方有个较低的撞角,用来冲撞敌船。这种战船有三个桅杆,上面装有横帆。船头船尾建有船楼,水线以上的船体装有许多门轻型加农炮。在主船体上有一排大型加农炮,这样,海战的初始阶段就大大延长。但如果不能对敌船作猛烈的冲撞,并象早期海战那样士兵登上敌船,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搏斗,那么战斗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班牙大桅帆战船,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不同,它具有远距离海上航行的适航能力。其主要缺点是它的行驶主要受风力的支配。由于新式战船比老式圆弧形战船机动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进,因而它可以“逆”风驶行,这样,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了弥补。
不久,英国人认识到舷侧炮的应用有可能改变海军战术,因此越来越重视发展适合装备远射程炮的战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敌船这种作战方法了,结果,位于战船头尾的船楼变得越来越矮,船头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稳步增长。不过,西班牙的战船还依然保留着船头上的撞角,杀伤人员和摧毁敌船的两种火炮的数量继续保持平衡。他们仿照英国,降低了船头上船楼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楼仍然造得很高,并在上面设置了敌人难以对付的轻型炮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们的战船看作是主要用来携带陆军的海上浮动堡垒。与此相反,英国人则不愿浪费船上的舱位和人力来装载不懂海战的陆地部队,他们将水手训练成能够离开炮位或者攀下帆缆,操起长矛或短剑,强行登上敌船或者竭力把自己舰上的敌人赶走。
这些就是各国海军战术理论的区别,他们导致了英吉利海峡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畏舰队,开创了海军作战史上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纪元,并标志着英国谋求制海权的开始。
D. 西班牙大帆船的船员组织
在大帆船成为西班牙舰队的中流砥柱的那一段时间,船员是按照制定的配额进行分派的,其中最基本的准则就是根据其吨位,每吨可以分派到一名船员,在战争或远征期间,这一比值将上升为一个半。实际上大帆船上的人员配备相当的复杂,平均每个吨位只分派了半个船员,支付酬劳所引发的财政问题是削减人员规模的主要原因。1550年航行在印度群岛的船只上,每5.5吨才分派到一名水手,当然,船员的数量还要加上军官和士兵。到了1629年,每6.25吨配备一名水手,每4吨配备一名士兵被认为是一个实用的计算规则。在战争期间,船员的数量会明显的增加,除了配备标准数量的船员外,大帆船常常充当运兵船的角色,横跨大洋或者前往西属尼德兰,亦或是执行两栖登陆任务。1601到1613年间的舰队护航记录显示,除去士兵,平均每艘大帆船配备大约90—100名船员,除了熟练水手的比重得到提高外,各类人员的比例在这段时间没有太大的变化。17世纪初的一艘500吨的大帆船船员的典型配置是:15名军官,26名水手,19名见习水手,10名杂役以及21名炮手,91人,每5.5吨分派一人。在使用了前面的公式计算后我们可以知道,这艘船的甲板上还配备了一队大约125人的士兵,这样人员的总数大约就有216人,这没有包括临时性的雇工和乘客,或者是船上被运送的军队。这一数值反映了那个时代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人员的配备情况,尽管根据需要,不同的大帆船在配备士兵的数量上可能会有高达25%差异,但正如你所看到的,西班牙大帆船上配备的士兵的数量是那样的高的令人侧目。
一支舰队或者是一艘船的组织结构是被明确定义的,无论它是前往印度群岛的独立舰队还是更大舰队的一部分,大帆船舰队都有一名由国王指定的总司令负责指挥。事实上,使用“分舰队”这一术语倒更加合适,大部分的大帆船舰队都由超过12艘船组成,这还没有算上那些被保护着的商船。胡安-艾斯卡兰特在他1575年的报告中是这样描述理想的总司令:“他人品出众,拥有良好的家庭和出生,西班牙本土人士,是个祈诚的基督徒,并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正处在年富力强的当干之年。”奇怪的是,大部分的总司令都很符合这个观点,他们是贵族出身,富有骑士风度,深谙为官之道,熟悉外交,懂航海,通军事,极富责任心且敢于挑战,是西班牙的战争机器。总司令带着王室的官员和自己的随从,乘坐在旗舰上。舰队中的第二指挥官是由总司令任命的舰队司令,他的主要职责是舰队的航行,战斗中的队型,维护和补给方面的所有事务及相关准备工作。舰队司令所必须掌握的航海技能可能要更多一点,通常情况下,舰队司令旗舰的位置安排在整个舰队的最后面,或者与总司令旗舰位置相反。
在单独的一艘船上,舰长是属于高级官员的,在16、17世纪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指挥官。海军的舰长拥有非常专业的航海技能,虽然是船上的高级官员,不过他们无权指挥船上所运载的军队。还有一类舰长是非常稀缺的,他们通常是陆军出身,还需要依靠运行船长(他所充当的角色在下文中会介绍到)来运作船只。通常这类舰长是由司令部直接任命的,在理论上他可以指挥船上的所有人,但他往往缺乏或者根本就没有航海的经验。当舰长已经拥有合适的航海和军事经验后,他多半还将被作为一名陆军指挥官,在航行中所积累的航海经验在其官场道路上的作用微乎其微。当其他列强享受着专业舰长指挥的优越时,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联合管理制很好步入17了世纪。
运行船长是令水手们信服的首领,舰长负责管理时,由运行船长在负责执行;在舰长负责指挥船上的步兵的时候,船实际上是由运行船长指挥的。胡安-艾斯卡兰特是这样描述理想的运行船长的:“他是熟练的水手,自信而值得托付。”他将运行船长比作在蜂窝中的蜂后,和其他军官不同的是,他们往往要在一艘船上度过他的整个服役期,负责整艘船的航行、供应和维护。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增加,运行船长的很多日常性的工作开始交由大副来负责。领航员的地位紧紧的排在他们的后面,他负责航行的安全性,在舰队中,总领航来决定整支舰队的航行路线,每艘船都要跟随着他的领导。他们和引水员是不一样的,引水员通常是在瓜达尔基维尔河道这样的河流和沿海才登上船的。船上再低一个等级的官员就是水手长了,作为运行船长的助手,他们要负责操纵和维护帆和绳索,确保船只平稳的航行,他能得到负责甲板上安全用火的助理水手长的协助。另一个助理是乘务长,他负责工作是保存和分配食物、水和酒,以及补给短缺时的配给。船上还有一名海员要充当警察的角色履行协助制暴的职责,关于炮长职责的描述我们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除了上述的职务外,一般大帆船上还要配置一定数量额外的官员,他们的职责和船只的航行无关。税务官是用来统管在印度群岛舰队中负责运送资金的船只的,他们由印度群岛的纳税部门直接任命,对船上的财富无论公私与否都要进行登记,从而能确保收取到合适的税收。有好几名办事员来协助税务官的工作,通常税务官只是登上舰队的旗舰,而他们则要被分派到舰队中其他需要登记财富的船只上。舰队中另一名带有官僚主义色彩的职务是巡查官,他代表了国王在舰队中的全部经济利益,无论船上是否装有财富。在每一艘船上的公证员也是由ZF指定的,他们负责记录船上的货物变动情况。其他的一些额外人员还包括由总司令任命的随军牧师和可以由舰长指定的外科医生等等。
在所有的成员当中,除了少数的专业人员外,水手们被分为四类:全职海员、见习海员、少年海员、炮手。专业技术人员包含着那些没有军衔的岗位,他们被统称为技工,包括木工、潜水员、修理师、塞缝工和号手。炮手们通常认为他们比其他水手更高一级,他们严格的按照规程维护着火炮并在战斗中操纵它们同时负责指导一名非专业的水手。相对于通常只有十几岁的需要在海上学习技艺的见习海员,全职海员显得更加富有经验。在帆船时代的大部分船只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类似的技术分类。海员中地位最低的就是少年海员,他们多在12-16岁,一部分可能是服役官员的亲戚或者是朋友,但更多的则是流浪儿或者逃亡者。他们包下了所有的仆役工作,擦桌子、供伙或者协助海员等。由全职海员安排,水手中会分两班或者三班守夜,保证船只在夜间也能航行,当值的水手可以招呼没有当值的全职海员以获得援助。
最后介绍的是船上的士兵,他们有着自己的组织,舰队中所有的士兵都归总司令指挥。步兵司令往往是一艘非旗舰的舰长,总司令需要依靠他的帮助来完成士兵的指挥工作。每艘船上的士兵又由他们的陆军出身舰长负责指挥。实际上船上的步兵有着和西班牙陆军一样的组织结构,由一个负责士兵训练和膳宿的陆军指挥官来协助舰长完成指挥工作,由士官来负责管理士兵们的一些日常活动。和现在陆军“排”的编制相似,每25名士兵被分为一个中队,由一名士官担任中队长。和海员一样,士兵也被按照其经验划分等级,经验丰富的老兵拿着最丰厚的薪水,这包括一名旗手、两名鼓手和一名风笛手,另外滑膛枪兵和火绳枪兵的待遇会比其他士兵更好一些。根据当时的一份检查目录来看,西班牙大帆船上有一半的士兵装备的是长矛和戟,剩下士兵分别装备了滑膛枪和火绳枪。
E. 西班牙大帆船的船只简介
据说,葡萄牙人最早建造了这种大帆船,但却是西班牙人开始大规模修造大帆船,并利用它们组成了强有力的舰队。着名的西班牙宝物船队即是由这种船只组成。西班牙大帆船的名声在于其庞大的船体和载重量,在于其源源不断从新大陆运回黄金,供西班牙王室和贵族挥霍。通常它都携带有重型的武器。西班牙大帆船有两到三层甲板,多数装了三桅,但也有四桅的特例。
16世纪初,战船上开始设置“舷窗”。这是开在船侧的窗口,上面有用绞链开启的窗盖,这样,不必从船边吊装而通过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给船装卸货物。英国造船家运用这个思路,设法使加农炮从船的下甲板进行射击。这样,舷侧炮便告问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面。西班牙立即效法英国,建造了一种长约100英尺、宽30英尺的战船,称为西班牙大桅帆战船。它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是专门为海军作战而设计的。它的船身趋于狭长,在吃水线上方有个较低的撞角,用来冲撞敌船。这种战船有三个桅杆,上面装有横帆。船头船尾建有船楼,水线以上的船体装有许多门轻型加农炮。在主船体上有一排大型加农炮,这样,海战的初始阶段就大大延长。但如果不能对敌船作猛烈的冲撞,并象早期海战那样士兵登上敌船,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搏斗,那么战斗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班牙大桅帆战船,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不同,它具有远距离海上航行的适航能力。其主要缺点是它的行驶主要受风力的支配。由于新式战船比老式圆弧形战船机动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进,因而它可以“逆”风驶行,这样,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了弥补。
英国人认识到舷侧炮的应用有可能改变海军战术,因此越来越重视发展适合装备远射程炮的战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敌船这种作战方法了,结果,位于战船头尾的船楼变得越来越矮,船头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稳步增长。不过,西班牙的战船还依然保留着船头上的撞角,杀伤人员和摧毁敌船的两种火炮的数量继续保持平衡。他们仿照英国,降低了船头上船楼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楼仍然造得很高,并在上面设置了敌人难以对付的轻型炮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们的战船看作是主要用来携带陆军的海上浮动堡垒。与此相反,英国人则不愿浪费船上的舱位和人力来装载不懂海战的陆地部队,他们将水手训练成能够离开炮位或者攀下帆缆,操起长矛或短剑,强行登上敌船或者竭力把自己舰上的敌人赶走。
这就是各国海军战术理论的区别,他们导致了英吉利海峡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创了海军作战史上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纪元,并标志着英国谋求制海权的开始。
F. 16世纪的欧洲军事火炮问题(主要海战、船载火炮)
2磅约等于1KG就这样算
火炮是看船,甲板上,甲板下,船测很多的,船前有的只有一门小口径,有的一门重炮
火炮就是船舷开口,火炮放在那里的。
其实16的海战主要是打掉桅杆什么的。。大船与大船遭遇基本就是拼火力这些。
越重的越难打中,更适用于超级舰船作战。。。
具体的,其实你可以去玩玩一款:刺客信条,黑旗
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更直观的让你了解海战
还有拿破仑这款游戏
毕竟有游戏的实践让你能更直观的了解大概。(里面的游戏介绍其实是非常全面的。而且精简的。
如果你研究历史的话,建议你先玩玩游戏,了解各大概,在深入
G. 西班牙大帆船的武器装备
为大帆船装备上武器是王室的职责,也就意味着王室要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枪炮和弹药的记录。即便是在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中幸存下来的船长也被要求准备一个汇报,仅仅用于说明在那次战役期间他们使用了多少火药和炮弹以及使用的原因。法律规定了王室所属西班牙大帆船上放置大炮的数量和尺寸, 1552年以后,王室开始根据火炮的数量按比例配备人员,按标准分配火药和炮弹。 大帆船上的大炮是不在国营的铸造厂里制造的,但大多数火药和炮弹的制造工作还是由国营的工厂完成的,直到1633年,西班牙王室才准许本国的私人承包商进行火药的生产。大炮在整个航行期间被分配到具体的某艘船上,在它返航后火炮和相关的补给将被卸下放回仓库中,这样的手续很麻烦,但这样的管理能最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这使得大帆船在执行需要大炮的特殊任务时能装备上它们。尽管在16世纪晚期,合适的火炮很短缺,但西班牙官方可以设法从海外,特别是意大利北部、法兰德斯和德国中部的铸造厂获得军火。17世纪初,一处负责建造青铜大炮的火炮铸造厂在塞维利亚建成,1622年建在里尔根斯的铸造厂负责建造铸铁大炮,至17世纪30年代,绝大多数西班牙的火炮都出产于上述两个地方。
西班牙人使用多种火炮构成他们的火力体系:加农炮、长炮、射石炮、臼炮、旋炮。其中,加农炮是最大、最强的武器,比一般的长炮拥有更高的径长比;后面一组又可以细分为长炮和半长炮,它们都比加农炮甚至更大一些的重型加农炮要更轻更长;射石炮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几乎没有再发展了,这是因为制造它们所发射的石制炮弹的成本在不断的攀升,作为近距离的武器,这些射石炮炮桶短小,有着一个比炮膛还小的火药仓。射石炮起初是被当作在近距离杀伤人员的武器的,直到17世纪20年代它们不再被当作新式的武器才被停止使用;臼炮是由铁锻造的,这种后填装的大炮早在15世纪就已经出现在西班牙的战舰上了,由于发射时炮尾的漏气所导致的压力损失,臼炮的射程比同尺寸的铜制的大炮要短一些。它们一直被使用到了16世纪末,不过我们最后一次在西班牙大帆船上见到它们是在16世纪70年代,因为在16世纪80年代以后大部分仓库的清单上都将它们列为废弃的武器;最后的一组火炮是用来在近距离杀伤人员的旋炮,它们在装配在船舷护栏上的旋转炮架上发射的。旋炮衍生出了不少的类型和尺寸,一般的尺寸发射1磅的炮弹,更大更长一点的发射1.5磅的炮弹,它们中最大的——“艾米斯”发射的是2 .5磅的炮弹。所有的旋炮都是后填装的,这意味着在必要时它们可以非常迅速的再次填装。旋炮既可以发射实心炮弹也可以发射杀伤人员的葡萄弹。
下面的表格向大家展示了1570年—1640年间装备在西班牙大帆船上的几种最常见的火炮。由于在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任何进行火炮标准化的尝试,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它们在重量、口径和尺寸的平均值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每一门大炮都有些独特,从关于重量的档案列表中看,几乎没有哪两门大炮的重量是严格一致的。为了避免混淆,除重量单位采用Libra(西班牙的“磅”)外,其他均采用英制单位。
火炮的平均尺寸(1570—1640)
火炮型号
炮弹重量(Libra)
口径(in)
火炮重量(Libra)
火炮长度(ft)
加农炮
24
6
5400
11
长炮
16
5.5
4300
12
半长炮
11
4.5
3000
10
隼炮
7
3.5
2000
8
轻型隼炮
3.5
2.5
1400
7
从西班牙舰队大部分的记录中来看,所属的22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尺寸和装备上的差异相当的大。有8艘吨位介于500—600吨之间,装备24门火炮;8艘大一点的达到了700—850吨,装备30—40门火炮;3艘1000吨的巨舰每艘拥有近50门火炮;还有3艘250—350吨的大帆船装备着20—24门火炮。和同时期的帆船一样,装备包含了从加农炮到旋炮的所有火炮,不过一般情况下,旋炮是不会被计算再内的,它们发射的炮弹大约只有隼炮的四分之一,只有1磅到1.25磅,是那个时代最小的火炮了。这样算来,西班牙舰队中一艘500吨的大帆船配置大约18门重型火炮,而大一些的750吨的大帆船则配置的重型火炮大约能有24—30门。
上述的数据和17世纪初西班牙大帆船的一些详细记录是一致的。“阿托卡夫人号”号是一艘建于1618年的500吨的大帆船,配置着20门重型火炮:两门加农炮,四门长炮,十门半长炮还有四门隼炮。最大的火炮用来充当舰尾反击炮,其余的火炮分别放在船的两边,每一门都有一个独立的炮位,长炮放在船舯部,隼炮放在主桅前面,半长炮则对着船尾,它们都被装在两轮的小车上。另外,船上还配有14门旋炮,平时被放在甲板或者船楼下面,一旦有必要,它们就可以重新安装到两个船楼上面。和其他的大帆船一样,这艘船武装得不错,但还没到极致,因为它还需要留出空间带上资金,乘客和一队士兵。不同于17世纪末的那些真正的线性战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西班牙大帆船并没有给火炮留下更多的空间。
H. 我有一艘亲戚送的帆船模型,是硬木制的,船身的炮口加上甲板一层共有4层,火炮大概全船共有130门炮,
风帆战列舰,指从十七世纪起在海上担任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1840年前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
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帆具的链弹。由于当时以风力为动力,且单舰火炮威力射程均不足以对一艘敌舰造成有效的伤害,故使用战列线(所有作战军舰排列成一线)作战,因此为标准作战方式,故云风帆战列舰。
这个红色十字是英格兰国旗,也就是白地红十字旗,象征着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十字。
I. 新八国联军的西班牙派出去的帆船有炮吗
有的,但是,像西班牙这样的弹丸小国,不禁打,只是放在了心里,如果,西班牙在亚洲会弄死他么
。
J. 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到底是谁的锅
429年前,1588年8月8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什么?这不就是一场普通的战役嘛,有什么好说的。要是这样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是一场决定谁是海上霸主的一场战役。
通过实力的对比,大家或许都会以为这将是一边倒的战役。然后事实却是,这又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有历史说是“天气”,也有人说是“领导”。至于是什么原因,在胜利者的眼中已经不重要了。
经此一役,西班牙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英国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征程。
西班牙:谁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