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鼠疫为什么这么多

西班牙鼠疫为什么这么多

发布时间: 2022-05-18 13:02:22

㈠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万到一亿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1918年3月4日,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名军官感到不适,具体症状为头痛、高烧、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就像普通感冒一样,军官没有注意。谁想到这种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像海啸一样席卷全球?这就是可怕的西班牙流感。 为什么美国的流感爆发是以西班牙命名的?当时,西班牙是受流感影响最大的国家。全国有800多万人感染了流感,就连当时的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未能幸免。因此,这种疾病在当地也被称为西班牙流感,西班牙人承担了美国人的责任。直到12月才逐渐进入严冬,北方下大雪,流感才逐渐消失。

㈡ 黑死病的起因是什么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 500万人死亡,其中2 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1/3的人死于黑死病。

起因及症状

通常认为,1346年,在鞑靼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法卡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鼠疫原产中亚,其携带者是土拨鼠。1348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 500万余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地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 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在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至劳动力短缺。整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芜,粮食生产下降。紧随着黑死病而来的,便是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

另外据考证,黑死病的大暴发也与中世纪欧洲大量的屠杀所谓女巫有关,因为当时的普遍信仰宗教欧洲人认为猫是女巫的宠物和助手,所以猫被大量的消灭,以至于在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猫在欧洲绝迹。黑死病重要的传播媒介老鼠则在这条断裂的生物链中以几何数量增长,为黑死病的暴发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据统计,黑死病使当时欧洲人死去1/3,但这对猫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此时因它们具有捉鼠的本领而大受欢迎。可是一旦黑死病结束,猫又将失宠了。

印度鼠身上的蚤,是致命的瘟疫或称“黑死病”的传播者。

在整个16个世纪和17世纪,都曾发生过严重的瘟疫。

灾难

在14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约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经传到英国和爱尔兰,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和俄罗斯。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才未受伤害。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1/3到1/2之间的人口因而死亡。

黑死病可能是一种淋巴腺肿的瘟疫,这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今天仍然被发现而且同样危险。这种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携带,带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等老鼠死后,再跳到人体身上,透过血液把细菌传染到寄生主的体内。黑死病因其可怕的症状而命名,患者会出现大块黑色而疼痛并且会渗出血液和浓汁的肿瘤。受感染的人会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很多人在感染后的48小时内就死掉,但亦有少数人能够抵抗这个传染病而存活下来。

许多城镇因此人口大减,上至领主下到农奴都不能幸免,而这些人都对社会都有一定价值,他们若非从事农耕便是其他工作,一旦他们移居到城市,就会加速瘟疫的传染。

黑死病盛行的后期,由于肥皂的发明,使其感染概率下降,最后直到灭绝。目前黑死病病毒仅在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实验室存在。

黑死病是历史上最为神秘的疾病。从1348年到1352年,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这条毁灭之路断送了欧洲1/3的人口,总计约2 500万人!在此后300年间,黑死病不断造访欧洲和亚洲的城镇,威胁着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尽管准确统计欧洲的死亡数字已经不可能,但是许多城镇留下的记录却见证了惊人的损失:1467年,俄罗斯死亡127 000人;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0 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 500人!在维也纳,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丧命;根据俄罗斯摩棱斯克的记载,1386年只有5人幸存!

650年前,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瘟疫。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先驱薄伽丘在1348~1353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着,引言里就谈到了佛罗伦萨严重的疫情。他描写了病人怎样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冷冷清清在自己的家中咽气,直到死者的尸体发出了腐烂的臭味,邻居们才知道隔壁发生的事情。旅行者们见到的是荒芜的田园无人耕耘,洞开的酒窖无人问津,无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闲逛,当地的居民却无影无踪。

这场灾难在当时称作黑死病,实际上是鼠疫。鼠疫的症状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缘由。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通常无发热症状。

黑死病最初于1338年中亚一个小城中出现,1340年左右向南传到印度,随后向西沿古代商道传到俄罗斯东部。从1340年到1345年,俄罗斯大草原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1345年冬,鞑靼人在进攻热那亚领地法卡,攻城不下之际,恼羞成怒的鞑靼人竟将黑死病患者的尸体抛入城中,结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数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有极少数逃到了地中海地区,然而伴随他们逃难之旅的却是可怕的疫病。

1347年,黑死病肆虐的铁蹄最先踏过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最大的贸易城市。到1348年,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法国、叙利亚、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发了黑死病。

1352年,黑死病袭击了莫斯科,连莫斯科大公和东正教的教主都相继死去。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个社会阶层,没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现实。

没过多久,这种残酷的现象在欧洲已经比比皆是,法国的马赛有56 000人死于鼠疫的传染;在佩皮尼昂,全城仅有的8名医生只有一位从鼠疫的魔掌中幸存下来;阿维尼翁的情况更糟,城中有7 000所住宅被疫病弄得人死屋空;巴黎的一座教堂在9个月中办理的419份遗嘱,比鼠疫暴发之前增加了40倍;在比利时,主教大人成了鼠疫的第一个受害者。从此以后,送葬的钟声就不停地为新的死者哀鸣。甚至历史上着名的英法百年战争也曾由于暴发了鼠疫被迫暂时停顿下来。

1348年底,鼠疫传播到了德国和奥地利腹地,瘟神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鼠疫吞噬。维也纳也曾经在一天当中死亡960人,德国的神职人员当中也有1/3被鼠疫夺去了生命,许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无法维持。

除了欧洲大陆,鼠疫还通过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过英吉利海峡,蔓延到英国全境,直至最小的村落。农村劳力大量减少,有的庄园里的佃农甚至全部死光。生活在英国中世纪的城镇里人们,居住的密度高,城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更糟糕的是,他们对传染性疾病几乎一无所知当时人们对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处理尸体的工人们自身没有任何防护,这帮助了疾病的蔓延。为了逃避死亡,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他们祈求上帝、吃精细的肉食、饮用好酒……医生们企图治愈或者缓和这种令人恐惧的症状,他们用尽各种药物,也尝试各种治疗手段,从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或者把干蛤蟆放在上面,甚至用尿洗澡,但是死亡还是不断降临到人间。一些深受宗教束缚的人们以为是人类的堕落引来的神明的惩罚,他们穿过欧洲的大小城镇游行,用镶有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口里还哼唱着:“我最有罪”。而在德国的梅因兹,有1?2万犹太人被当做瘟疫的传播者而活活烧死,斯特拉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只有少数头脑清醒的人意识到可能是动物传播疾病,于是他们把仇恨的目光集中到猫狗等家畜身上,他们杀死所有的家畜,大街上满是猫狗腐败的死尸,腐臭的气味让人窒息,不时有一只慌乱的家猫从死尸上跳过,身后一群用布裹着口鼻的人正提着木棍穷追不舍。没有人会怜悯这些弱小的生灵,因为它们被当做瘟疫的传播者。

黑死病夺走了当时每4个欧洲人中的一个。当可怕的瘟疫突破英吉利海峡,在南安普敦登陆时,这座海边城市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在这场瘟疫中丧命,而且死得都非常迅速,很少有人得病后能在床上躺上两三天,很多人从发病到死亡只有半天时间。

黑死病给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以沉重的打击和深远的影响。黑死病登陆英国土地的同一年,英国土地上的牲畜也难以幸免。一个牧场有5 000头羊突然死亡,它们尸体散发出恶臭,连野兽和鸟都不愿意碰一下。所有牲畜的价格都急剧下降,即便活着的人也很少能保住自己的财产。本来值40先令的一匹马,现在只能卖6?5先令,一头壮实的公牛只能卖4先令,一头母牛12便士,小牛6便士,一头羊3便士,一头肥猪5便士。羊群和牛群在田野里四处漫游,没人去照管它们,听凭它们死在农田里、沟渠里。

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一个收割者替人干活索取的报酬大大提高了,每天不得低于8便士。还得供他吃饭。许多庄稼在田里腐烂掉了,因为请不起人来收割它们。在瘟疫流行的年代,劳动力的匮乏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时,国王发布命令说,无论是收割庄稼的工人还是其他雇工,都不准索取高于往年水平的工资,违反者将给予严厉惩罚。但是劳工们根本不理睬国王的命令。任何人想要雇佣他们,都得付出比往年多得多的钱,否则就让你的庄稼或者果实腐烂在农田和果园里。当国王得知自己的命令无论在雇主还是雇工一方都未得到执行的时候,就对所有教会土地所有者、庄园主、骑士、地主处以罚款;并对所有的自由农业工人处以100先令、40先令到20先令不等的罚金。后来国王又派人逮捕了许多雇工并把他们投入了监狱,他们不得不向国王支付很大数额的罚金,未被逮捕的雇工有很大的部分都躲藏到森林里去了。以同样的方式,国王还处置了许多的艺人。

在英格兰瘟疫肆虐时,苏格兰人也跑来趁火打劫。当他们听说英格兰人中间正在流行着瘟疫时,以为他们的诅咒终于应验了,因为他们一直在诅咒:“让英格兰人遭瘟疫吧!”现在一定是上帝在惩罚英格兰人了。于是,苏格兰人在塞尔克森林聚集起来,准备协助上帝彻底的消灭英格兰人。但这个时候,死神也攫住了他们,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死了5 000个苏格兰人。剩下的人准备返回自己的家园,却遭到英格兰人的反击,死伤又过大半。

瘟疫之村

英格兰德比郡的小村亚姆有一个别号,叫“瘟疫之村”。但这个称呼并非耻辱,而是一种荣耀。1665年9月初,村里的裁缝收到了一包从伦敦寄来的布料,4天后他死了。月底又有5人死亡,村民们醒悟到那包布料已将黑死病从伦敦带到了这个小村。在瘟疫袭来的恐慌中,本地教区长说服村民作出了一个勇气惊人的决定:与外界断绝来往,以免疾病扩散。此举无异于自杀。一年后首次有外人来到此地,他们本来以为会看到一座鬼村,却惊讶地发现,尽管全村350名居民有260人被瘟疫夺去生命,毕竟还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来。

有一位妇人在一星期内送走了丈夫和6个孩子,自己却从未发病。村里的掘墓人亲手埋葬了几百名死者,却并未受这种致死率100%的疾病影响。这些幸存者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与死者一样多,是否存在什么遗传因素使他们不易被感染?由于亚姆村从1630年代起就实施死亡登记制度,而且几百年来人口流动较少,历史学家可以根据家谱准确地追踪幸存者的后代。以此为基础,科学家于1996年分析了瘟疫幸存者后代的DNA,发现约14%的人带有一个特别的基因变异,称为CCR5-△32。

这个变异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此前不久它已在有关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与人类照面。它阻止HIV进入免疫细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300多年前的瘟疫,与艾滋病这种诞生未久的现代瘟疫,通过这个基因变异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出血热黑死病

不过最近,两名英国科学家又为黑死病这一方增加了新的砝码。鼠疫与CCR5-△32的关系被实验推翻,这并不妨碍利物浦大学的苏珊·斯科特和克里斯托弗·邓肯把黑死病同这个变异联系起来。因为他俩早就提出,黑死病并非通常所认为的腺鼠疫,而是一种由病毒导致的出血热,可能与埃博拉出血热类似。他们曾出版《瘟疫生物学》和《黑死病的回归》等着作,详细阐述有关观点。

斯科特和邓肯在2005年3月的《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了欧洲人口变化与上述基因变异频率变化的关系,显示驱动这个变异扩散的压力来自“出血热瘟疫”。而天花只在1 700~1 830年间对欧洲形成较大威胁,其流行时间和频率并没有达到此前研究认为的程度,不可能是造成这个基因变异频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斯科特和邓肯告诉记者:“1996年有关(CCR5-△32变异)的成果发表,我们马上就认识到,欧洲的瘟疫促进了这个变异的频率升高。”他们说,“事实上,这其中的推理很明显:△32变异的分布情况与瘟疫在欧洲的分布情况相同,这很好地显示了后者促进了(变异频率)上升,”在谈到欧洲的黑死病瘟疫时,他们说,“我们提出,这些传染病是由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导致,后者也使用CCR5受体来进入免疫系统。△32变异为病毒性出血热感染提供了类似的遗传抵抗力。”

纸莎草文献的记载显示,公元前1500—前1350年,在法老时代的埃及,尼罗河谷就存在出血热。此后2000多年间,地中海东岸不断大面积暴发出血热。例如公元前700—前450年、公元前250年,美索不达米亚曾发生出血热。据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描述,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瘟疫的症状与黑死病非常相似。“查士丁尼瘟疫”从埃塞俄比亚发源,沿尼罗河谷而下,于公元541年到达叙利亚,然后是小亚细亚、非洲和欧洲,542年抵达君士坦丁堡。它一直持续到公元700年,其间反复暴发,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记载了这场瘟疫的细节,其症状与雅典瘟疫和黑死病都很像。

CCR5-△32变异可能出现于2500—3000年前,人类文明早期这些反复暴发的出血热使其频率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单个变异达到1347年黑死病袭来之前的1/20 000。然后,经过黑死病的大清洗,其频率增加到了现在约10%的水平。人们一般认为1665—1666年伦敦大瘟疫是黑死病最后的罪行,但斯科特和邓肯说,出血热瘟疫在这以后并没有消失,持续在北欧和俄罗斯活动,直至19世纪,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北欧和俄罗斯人中的变异频率最高。

斯科特和邓肯认为,要追溯出血热的来源,要回到人类的摇篮——东非大裂谷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地,在那里,人类祖先与动物共生的历史最为悠久。这种病的潜伏期长达37~38天(这与意大利人于14世纪率先发现的40天有效隔离期吻合,而与腺鼠疫的特征不合),即使在中世纪,这么长的时间也足以让感染者将病毒带到很远的地方。如果它在跨国交通非常便利的当代再度暴发,将造成巨大灾难知识点黑死病溯源新解

关于黑死病的源头最近有一个新的说法。公元6世纪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灾难:由于地球上的农业被完全毁灭,全球爆发了一次灾难性的大饥荒,并最后引发了那场在欧洲大地肆虐、让人们谈之色变的黑死病。据英国媒体2月4日报道,最新的科学研究终于找到了那场大灾难的根源:祸起与地球相撞的一颗小彗星!

利用1994年从木星上形成的彗星撞击点上取得的信息,彗星撞地球之后,灰尘就会在巨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在空气中四处传播,并很快笼罩全球。德里克教授说:“这个时期正好与传染病在欧洲的流行时期巧合。当时欧洲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人们相信那是黑死病第一次在欧洲出现。”缺少阳光的照射,地球上的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普遍歉收,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给很多人带来了衣食之忧。由于很多饿死的人尸体就流落街头,再加上人们都食不果腹,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弱,因此黑死病立即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

㈢ 西欧黑死病,为何被说为是旧时代的终曲

1362年的初夏,辽阔的地中海吹来湿热的海风。年轻的西蒙医生伫立在船舷边,浅绿色的瞳孔倒映着远处铅灰色的天空。风雨将至,天际尽头的陆地一片昏暗。三桅帆船破开起伏的海潮,向着亚平宁半岛的热那亚驶去。

这是第二轮黑死病肆虐的第二年,整个欧洲大陆都陷入灰色的死寂当中。西蒙曾在春天来临时赶往伦敦参加了老友的葬礼,根据伦敦市政厅的规定,每位亡者的葬礼只允许两位亲属参加。不过西蒙的老友已经连两位亲属都凑不足了,他们大都死在了爆发于1348年的第一轮黑死病肆虐期,剩下的也都四散流亡而去。

老友生前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也是一名医生,曾奋力奔走在对抗黑死病的最前线,可他所信奉的主却并没有给予他祝福,疾病迅速夺走了他的生命。

实际上,当黑死病于1348年传入英国,直至1350年疫情消退,全国总计有近一百万人死于瘟疫。人口总计十万人的伦敦城,到了1350年,有超过五万人病死,全城人口直到五十年后也未能完全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可怕的疾病正在一步步摧毁人们对于生活的信心,人们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正在崩塌,动乱与谣言充斥着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在安葬了老友之后,西蒙决心接受另一位医生故友的邀请,前往意大利中部的贸易古城锡耶纳,那儿有一群人正在研究当下黑死病的起源与防治,正在打一场关乎文明存亡的战役:抗击黑死病之战。



勇气的赞歌与斗争的果实

锡耶纳古城近在眼前了。这座城市自1186年便与佛罗伦萨的教皇派进行了旷日持久的领土之战,但战争并没有击垮这座城市的居民对生活的坚持,纵使加上当下肆虐的黑死病也不行。

不远处,一座巨大而宏伟的教堂浮现眼前,那是正在建造中的锡耶纳大教堂,倘若建成,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不过由于黑死病的影响,半数居民丧生,教堂被迫停工,开工之日遥遥无期。

实际上,直至21世纪的现在,锡耶纳大教堂也没有完全修建完成,这座残缺的教堂好似对那段灰暗岁月的见证,记录并诉说着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勇气。

来的路上,西蒙阅读了一名修士的临终记录。修士名叫约翰克林,来自爱尔兰基尔肯尼的方济各会,也是那座修道院唯一的幸存者。他详细记录了修道院里发生的一切,人们的抗争,对生活的渴望,以及那些鲜活生命的凋零。他在最后写道:

“时间冲淡了不该忘却的记忆,后人将之遗忘,似乎整个世界都落入了恶魔的掌中。我等候死神的降临,将羊皮纸留存以备此用。倘有存活者,有亚当之同类免于瘟疫者,续我未竟之功。”

西蒙在朦胧的细雨中注视着远处残破的锡耶纳大教堂。他知道,这里将是自己奋斗的战场。

从伦敦到莫斯科,从挪威到佛罗伦萨,他看见人类的悲痛与勇气同时浮现在眼前,看见无数人迷茫或热情的双眼,他看见辽阔的大地上,旧的时代正如潮水般消散,新的时代在一片废墟中徐徐升起。

而在抗击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空前浩劫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认知,将如火炬一般不断传承,直至成为新时代人们对抗病毒的,新的勇气。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感谢阅读

㈣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万到一亿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

有意思的是,这次来自1918年席卷全世界的西班牙流感,竟然最初是从美国爆发的。而在此之时,中国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又发生了什么?

(一)西班牙大流感

根据最早的记录来看,在1918年3月4日,一名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的军官感到身体不适,具体症状是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就和普通的感冒一样,军官也没有放在心上,谁成像这个疾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如海啸一般席卷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恐怖的西班牙大流感。

那么,在这次大流感肆虐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据称至少死了三百万。而国情与中国相差无几的印度死了1700万人。当时台湾正处于日本殖民下,他们的管理相对北洋政府时期的混乱要正规一些,据统计,台湾地区也因流感死亡了5万人。

由此看来,不论何时当疫情来袭之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互相推诿与攻讦更是下策。

㈤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4千万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

102年前,曾有一场大瘟疫——西班牙大流感,改变了世界。1918年,世界总人口才堪堪达到17亿。这场大流感,造成5亿人感染,2500万到4000万人死亡,致死率高达2.5%~5%。我国在这段时间,也受到了重创。虽说流感的名字叫“西班牙大流感”,可疫情的起源,并非来自于西班牙。

政府和民间随后也开展治疫工作,比如焚烧中草药消毒空气、用石灰水泼洒房屋等。到了12月以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国内疫情才慢慢好转起来,之后也就没有发生过了。

㈥ 黑死病!!!

14世纪20年代,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这种流行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恐怖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滩流行并向东传播,10年后在我国中原地区蔓延。那时,中原地区本已遭受干旱、地震和洪水之灾,黑死病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1339年,中亚的老鼠们带着黑死病菌东奔西走,所到之处灾难深重:印度人口减少;鞑靼地方(当时受蒙古统治的西亚)、东欧一带 、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一带,包括今伊拉克等地)以及亚美尼亚等地区尸横遍野;库尔德人逃进深山,但仍难躲避灾难。1347年,黑死病传至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今埃及城市)。1348年初,亚历山大一天之中就死了1000人。开罗的情况更糟,尽管当时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50万人,但在黑死病的高峰期,开罗每天死亡7000人。到了1349年,这场瘟疫袭击了整个中东地区,造成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其中城市人口死亡率达二分之一。
那场灾难也没有放过欧洲。1346年,黑死病传到俄罗斯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1347年10月,带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热拉亚人的船上,从克里米亚半岛来到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港,该岛很快就布满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袭威尼斯和热拉亚两个港城,然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国当局赶忙驱逐了一艘带有黑死病人的游艇,但为时已晚,鼠疫已经在马赛登陆,并由此而进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尔茨堡(今德国中南部城市)、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黑死病流行区域。但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它无情地扫荡了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于1532年“进军”俄罗斯西部。
14世纪后半期,欧洲还出现过数次严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袭击。16世纪和17世纪,黑死病仍对欧洲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1664~1665年流行于伦敦的黑死病为害不小,被人们称为伦敦大瘟疫。1894年,我国广东、香港一带出现的黑死病,传播范围也很广。1898~1928年间,黑死病在印度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死病还曾在越南流行
那么,黑死病就是起源于14世纪的欧洲?不,根据历史记载,在更早之前,远至公元前,就有过这种可怕传染病的发生。
公元前430年,一场黑死病袭击雅典,导致城里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其中包括雅典的贫民领袖伯利克里。那次瘟疫大概源于埃塞俄比亚,经埃及传入雅典。
公元2世纪和3世纪,罗马帝国曾多次发生过黑死病。其中发生在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略统治时期公元161~180年的一场黑死病,持续时间竟长达15年之久。
公元541年,拜占廷帝国发生黑死病,流行地区包括中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北非、伊比利亚半岛、丹麦和爱尔兰。从这一年秋到第二年春,仅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就死了20万人。那场瘟疫导致欧洲南部五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黑死病,医学上称作腺鼠疫、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简称鼠疫。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和日本细菌学家柴三郎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引起黑死病的细菌。人们为了纪念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将其命名为巴斯德氏鼠疫菌。也有人按照耶尔森的名字将这种细菌称为耶尔森氏鼠疫杆菌。这种细菌喜欢生活在动物血液里和跳蚤胃里。而跳蚤又寄生在啮齿动物毛发间,通常是寄生在东游西窜的老鼠身上,有时也寄生在松鼠身上,所以极容易传播。科学家们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老鼠为什么酷爱“旅游”,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鼠经常乘船远航,它们偷吃船上的粮食,躲在布包中休息,好吃好住,还抓紧时间生儿育女,就这样在大海航行结束后,又上岸进城游逛。

㈦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

这种事情不好说,因历史上有些资料并不全。这次算大的了!

㈧ 历史上黑死病带走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究竟有多可怕

这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在短时间内席卷了全世界,展现出了极强的传染性和杀伤力。在积极防治病毒的同时,人们想起了淡出大众视野其实还没有太久的非典,想起了曾让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的西班牙流感,也想起了天花、疟疾、霍乱、鼠疫等历史上曾经降临人间,带来无数死亡和痛苦的瘟疫。又因为自古到今的瘟疫很多都是以老鼠作为载体,所以鼠疫在众多瘟疫中可以说知名度、杀伤力都数一数二。


这三次鼠疫大爆发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浩劫,它们都造成了人口的锐减、社会秩序被扰乱,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过,它也推动了人类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认识,如现在被普遍采用的"隔离"措施,就是第二次大爆发时米兰大主教所发明的。

㈨ 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万到一亿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要知道的是西班牙大流感并不是起源于西班牙,据最早记录流感病毒的产生是在1918年3月4日,美国的堪萨斯州的军营里有士兵出现了发病症状,患者反应是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3周之内,这个仅有3万人的军营,就有1100人发病。

这个时候,欧洲正在爆发第一次大战,美国在这一年也加入了战团。1918年3月,第一批美军8.4万人被投送到了法国,随即法国也开始爆发流感。随着美军源源不断的投入战场。整个欧洲各国没有一片土地是安宁的。

由于各国间正打得不可开交,都没有把精力用在防治流感病毒上,也导致了病毒的大肆传染,新闻媒体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战事的关注上,病毒方面的消息报道的比较少,甚至被官方封锁,怕影响军心。

国人根据流感的发病特征,为它取了中国名“骨痛病”、“五日瘟”。1918年11月6日,上海的《申报》登了一篇定海县知事冯秉乾针对流感撰写的一首通俗的六言诗,题为《救治时疫之布告》:

定邑城乡内外,近来疫症流行。由于天时亢旱,井河饮料不清,加以人民习惯,多不讲究卫生,以致酿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顷。民生疾苦如此,本县轸念殊深,特与医家考证,厥病是为风瘟。主治宜银翘散,有无咳嗽须分。药味照方加减,初起服之极灵。兹将各方列后,布告县属人民,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请医生,赶紧照方买药,连服自可安宁。按照清洁方法,大家认真实行,既于卫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诗里的“风瘟”是中医对流感的称呼,“银翘散”是中医名家吴鞠通研制的治疗流感的名方。

政府官员在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专门刊登布告,可想而知,1918年的大流感对中国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㈩ 为什么这几年的传染病这么多

黑死病 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 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疫情持续时间长。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很多,以至劳动力食缺。整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鞠,粮食生产下降。紧随着黑死病而来的便是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劳动力匮乏经济遭受重创。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7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000-5000多万。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1918-1919年导致5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鸟类。实际上是禽流感的变异。 死亡曲线呈“W”型—20到40岁的青壮年人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死亡人数多、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极短。 和黑死病类似,流感期间,交通、饭店、零售、旅游和娱乐业不景气,医院和健康服务成了最大的赢家。值得一提的是,通信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疯牛病 主发国在英国。据估计死亡人数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迄今为止死于此疫的人数为69人。波及至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德国,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塞浦路斯等。 对于这种病毒究竟通过何种方式在牲畜中传播,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染给人类,科学家研究的还不清楚。 蔓延迅速,波及范围广,潜伏期长。 牛肉产业是美国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产业,产值高达1880亿美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提供了140万个就业机会。据美国有线新闻网估计,疯牛病事件将给美国造成了至少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口蹄疫 2001年,英国暴发口蹄疫,集中宰杀、焚烧了近700万头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许多农民损失惨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南韩、澳洲、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等;东南亚各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等皆属”口蹄疫疫区”。 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人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 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一100%,犊牛死亡率较高。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 口蹄疫使英国当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先预测的2.3%降至2%,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70亿英镑。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受到重创。据报道,与2000年同期相比,仅英国乡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就减少了75%。
SARS 2003年,我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个县和市(区)。截止8月16日10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不排除密切接触传播。 发病快,传播范围广,死亡率高。 2003年旅游收入减少约1200亿元,影响全年GDP少增长1.1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减少约315亿元,影响GDP少增长0.3个百分点。对其它消费品的整体影响较小,在200亿元左右,影响GDP少增长0.2个百分点。外贸净出口比2002年减少约70亿美元,影响GDP少增长0.5个百分点。对投资的影响约500亿元。
禽流感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2004年初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中国、日本、越南等国上百万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禽流感具有很长的历史,多发于鸟类中,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由禽类传播给人。 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过1.5亿只禽类被扑杀,6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美元。范围波及至农业、旅游业等行业。世行预言禽流感将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达8千亿美元。
猪流感 主发于墨西哥,确认及疑似猪流感死亡人数升至152人;全国疑似病例高达4000余人。美国确诊病例上升至50人,此外还波及至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9个国家。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将会因此损失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会遭受重大影响。 猪流感极有可能存在两种方式传播,即猪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进一步传播。 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感染,但此次墨西哥发现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为年轻人。 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猪流感一旦大规模暴发,将给已经遭受重创的全球经济带来进一步冲击,仅有制药等少数行业能从中获益。 而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如果全球范围内暴发一次流感疫情,那么整个世界将为此“埋单”3万亿美元。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9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6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2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0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1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5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2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0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3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