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民族英雄有哪些

西班牙民族英雄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4 11:01:31

Ⅰ 西班牙历史上是否存在熙徳这个人

我在西班牙读高中,你说的是Cid么,西班牙有个英雄史诗叫cantar de mio cid,熙德之歌,这是很古老的东西了,事情应该是真的,不过不全是像史诗里说的那样。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来的:
西班牙人的民族英雄-席德(El Cid)

时而攻击回教徒

时而反对基督徒的投机军事领袖─席德

变身为抗拒回教的西班牙“民族英雄”

标准的骑士道和十字军。

罗德里戈·迪亚斯·德·维瓦尔(Rodrigo Díaz de Vivar),人称席德(El Cid)(1040年—1099年7月10日),卡斯蒂利亚贵族,瓦伦西亚的征服者和城主,具有西哥德人的血统。

活跃于11世纪,在历史上他反复无常,比较像一个佣兵队队长,反复周旋于天主教与伊斯兰教诸王公之间。

十一世纪末起,欧洲人为收回被回教徒占领的圣地耶路撒冷,在教宗的号召下组织军队,发动了将近两百年的“十字军”运动,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骑士传奇故事,如《劫后英雄传》中所述。

但西方人以武力对付回教徒并非始自1095年,事实上,从八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摩尔回教军队踏上西班牙,基督徒和回教徒之间一直就有军事冲突。

查理曼的祖父铁锤查理击败回军于普瓦捷,以及查理曼远征西班牙无功而还(由此而有史诗《罗兰之歌》的产生),是这些军事行动中较着名的例子。

西班牙从八世纪(公元711年)被回教徒占领后,西班牙人即进行“收复失地”(Reconquista)运动,直至15纪末(1492年)方才"光复"国土。

西班牙人的收复失地运动,就是最早的“十字军史”,由于它的规模比十一世纪末展开的“十字军”运动为小,而且未受广大欧洲人民的注意,因此历史学家将它视为“地方性”的十字军。并组成最古老的军事宗教骑士团卡拉特拉瓦骑士团(Calatrava Order)发展出欧洲骑士道。

在西班牙人光复失地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动人的骑士传奇故事,西班牙史诗《席德之歌》就是绝佳的例子。

十一世纪后半叶,西班牙卡斯蒂利亚(Castile)王国在国王桑乔二世(Sancho II)和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兄弟二人统治时,是“收复失地”最成功的时期,而这也是英雄席德的时代。

席德(El Cid)是信奉回教的摩尔人,对西班牙民族英雄德·维瓦尔(Rodrigo Diaz de Vivar)的称呼,意即“主人”或“大人”“首领”,最后大家称他为“席德”而不名。

1043年席德于西班牙北部的布尔果斯城附近的比瓦尔(Vivar)出生,因勇敢善战,二十二岁时即担任桑乔二世的“掌旗官”,也就是今天一般所谓的皇家军队指挥官。

1067年卡斯蒂利亚国爆发内战,国王之一的桑乔二世想并吞里昂,命令席德率兵攻打阿方索六世,据说席德并不赞成这场侵略战,但主君的意愿席德只得接受,因为服从是中古欧洲骑士的美德之一。

1072年桑乔二世在扎摩拉一役被杀,无子嗣继承王位,乃由其弟阿方索六世接掌卡斯蒂利亚政权,在此状况下,席德处境颇为尴尬,加以他直言无隐的个性,得罪了阿方索六世身边大臣如加尔西亚伯爵,结果遭敌人诬陷,而被国王阿方索六世放逐。

放逐期间,席德投靠萨拉戈萨的穆斯林王朝服务了近十年。

公元1086年北非穆拉比特王朝(Almoravids)灭后倭马亚王朝侵略西班牙,阿方索六世在撒格拉哈战败,不得已放下身段,取消对席德的放逐令,召请他回国御敌。

不久他又回到萨拉戈萨,并致力于征服瓦伦西亚摩尔王国的工作,在此席德不但表现了骑士的英勇美德,也显现出非凡的政治智能,因为他运用谋略攻取瓦伦西亚。

1094年席德名义上,奉阿方索六世命令统治瓦伦西亚,事实上他是独立的封君,完全控制瓦伦西亚,所以有人认为这里是基督教的殖民地。

1099年席德逝世,享年五十六。他死后穆拉比特王朝柏柏人武僧再度人侵瓦伦西亚,阿方索六世以该城易攻难守,纵火焚之,并将席德遗体运回卡斯蒂利亚,而以其故乡布尔果斯建陵墓供人瞻仰,所以这里成为西班牙人重要的朝圣地之一。

综观席德的一生,虽然以追求个人的名利为主,而且也不以宗教信仰为意,但他不失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同时也是手腕灵活的政治人物,只是史诗《席德之歌》将其事迹混杂了不少的传说故事,因此许多事变得真假难分。

西班牙地处欧洲边陲,公元711年遭摩尔人入侵后,忙于重整天主教势力,力图对抗摩尔人,因此无暇加入往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虽然如此,西班牙骑士展演中世纪的西班牙历史,写下隽永的《席德之歌》,以史诗歌咏民族英雄驱逐异教徒的伟大事迹,纪录了骑士精神,发扬于十字军东征。

当时伊比利半岛分为回教徒占领区及天主教徒占领区,各占领区各有无数的小王国,情况类似日本战国时期。有时彼此联盟攻打“异教徒”,有时又彼此争斗。所以当时骑士这个行业相当盛行。骑士道源于天主教文化对抗蛮族异教的历史因缘,席德天生勇武,处在这种环境下,自是各路人马争取的要角。只要谁出价高,或谁赋予他抢夺、任意搜括战利品的权利,他跟他的手下就帮谁。

这一点跟其实《席德之歌》里拥有高亮情操的主角个性有所出入。

《席德之歌》虽然掺杂了不少的传奇,以致有真假难分的情形,给予历史学家相当的困扰。

但基本上,《席德之歌》是以现实主义的情调,描写十一世纪西班牙人抗拒回教徒,收复失土的历史情形,也以丰富想象的诗歌艺术,启发中古欧洲人民无穷的想象力。

所以才能使这位时而攻击回教徒,时而反对基督徒的投机军事领袖──席德,化身成了抗拒回教的“民族英雄”、标准的骑士道和十字军。

Ⅱ 高分求十八世纪西班牙英雄人物或者比较出名的人士

海盗女皇: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

有着西班牙海盗女王之称的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18世纪中叶出生于西班牙,是当时巴塞罗那船王的千金。自幼喜武厌文的性格让她无法忍受父亲在她18岁时将其送到修道院的决定而逃离家庭。她剪掉了自己的红发女扮男装开始了流浪生涯,为了活下去她干过各种职业,在酒吧里当伙计,在邮局当邮差,参加过盗贼团,也干过水手。一年后在秘鲁她报名参加了陆军,并且成功的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后来在一次暴乱中她错手杀死自己的哥哥而走上了海盗之路。
在一次海战中因为船长的战死,卡特琳娜被推选当上了新的船长,到这个时候她才恢复女儿身。在今后的岁月中卡特琳娜用自己的行动成为了海盗女王,但她也有自己的准则:她从来不曾袭击过一艘西班牙船只,还经常救助那些落难的西班牙商船。在她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最后在西班牙和英国的联合围剿下,卡特琳娜队伍被西班牙舰队击溃,她被带回马德里受审,经过一审就被判处死刑,但国民一致认为她是无罪的。这件事惊动了国王菲利普三世,在他的干预下法院重新审理了案件,最终将卡塔琳娜被无罪释放。不仅如此,国王还亲自召见了这位“西班牙的英雄”,赏赐给她“大笔的金钱和封地”。卡塔琳娜就一直住在那里,终生未嫁。

找得辛苦,分就给我好吗?

Ⅲ 历史上哪位西班牙斗牛士最有名

历史上最有名的班牙斗牛士是:马诺莱特。

Ⅳ 煕德 是西班牙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求他的全部事迹

熙德是西班牙着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公元一〇四〇年左右生于比瓦尔村,父亲是比瓦尔的贵族。由于他英勇善战,赢得摩尔人的尊敬,称他为“熙德”(阿拉伯语对男子的尊称)。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因熙德对摩尔人作战功勋卓着,将自己的堂妹希梅娜许配他为妻。 一〇八〇年,熙德因未经阿方索国王的同意,擅自对托莱多伊斯兰王国发起进攻,引起国王强烈不满,于次年受流放国外的处分。熙德被迫率领一部分亲友和追随者离开卡斯蒂利亚,到占据萨拉戈萨的摩尔国王的军队中效力,并成为国王的保护人,后来脱离了摩尔国王。由于他骁勇善战、慷慨大方、宽宏大量,许多卡斯蒂利亚和周围各王国的勇士慕名前来投奔,熙德的势力迅速壮大,并不断地与摩尔人作战,屡战屡胜。一〇九四年,熙德攻下了巴伦西亚及其周围地区,成为这一地区实际上的统治者。一〇九九年,熙德在巴伦西亚的一次战争中不幸中箭身亡,他死后,他的妻子希梅娜将其遗体放在马上,鼓舞军心

Ⅳ 西班牙民族英雄CID

El Cid

西班牙人EL CID, 也叫RODRIGO EL CAMPEADOR ("战士"), 绰号RODRIGO, 或RUY, D�0�1AZ DE VIVAR (公元前 1043 年, Vivar, 在布尔戈斯,卡斯提尔[西班牙]附近 -- 死于1099 年7月10日,巴伦西亚), 卡斯提尔的军事领袖和民族英雄。他的俗名, El Cid (出自西班牙的阿拉伯语,sid,就是"领袖"),源自他的生平。

早期的生活

Rodrigo Díaz 的父亲, Diego Laínez ,是卡斯提尔弱小贵族(infanzones) 的一员。但Cid 的真正社会地位要比后来普遍流传的人们的猜测要低下的多,为此他直接联系了他母亲一方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 然后他在国王Ferdinand 一世的长子家里被抚养长大, 未来卡斯提尔的Sancho二世。当Sancho继承卡斯提尔的王位(1065), 他提名22 岁的Cid 作为他的领袖(armiger regis), 或者说王室军队的司令官。这早期的晋升间接表明, 年轻的Cid 已经在军事才能上赢得了声誉。1067年他跟随Sancho开展反对强大的Saragossa (Zaragoza)的摩尔人王国的运动并且在推选卡斯提尔王室的附庸al Muqtadir作国王的谈判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Ferdinand 一世临死前, 把他的王国分给了他的几个孩子, 其中Leon分给他的第二个儿子,Alfonso VI. 随后Sancho 开始对Leon发动战争(1067年)。后来据说Cid并不赞同Sancho的侵略行为, 不过这不太可能是真的,因为Cid不会如此犹豫不决。1072 年他在Sancho反对阿方索的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由此发现了自己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当围攻Zamora时,无子无女的Sancho战死, 留下被废黜的阿方索作为他唯一可能的继承人。新国王似乎已经尽了全力来赢取Sancho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孝忠。尽管Cid现在失去了他的职位和拥有的巨大的权力,Count García Ordó�0�9ez(成为他厉害的敌人)。他先前在宫廷的影响力自然地变弱了,他被允许留在那里;在1074 年7月, 大概在阿方索的鼓动下,他与国王的甥女Jimena, Count de Oviedo 的女儿结婚。他因而同Leon的古老皇家王朝联姻。很少有人知道关于Jimena的事情 。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儿子和二个女儿。他的儿子,Diego Rodríguez
,在Consuegra,同来自北非的侵略者Muslim Almoravid的战争中阵亡(1097)。

Cid 的影响力在宫廷里, 尽管他的婚姻并不稳定。他看来已经被当作那些不甘心被Leon王国统治的卡斯提尔人的当然的领袖。他无疑会受到那些拥护Alfonso VI的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的怀恨。虽然后来他的英雄传记得作者提出Cid是那些肆无忌惮的贵族敌人在阿方索面前进行得毫无根据的诽谤的无辜受害者。但那似乎正是Cid想要的,因为公开地侮辱有影响力的人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的倒台。尽管他很晚才显示出自己作为战士和政客的精明和机智,由于宫廷诬蔑和对他的不满加上Sancho 的死亡而使他失去了权力,这些也许临时破坏了他的自制力。1079 年, 当在出使塞维利亚的Moorish王国时,他卷入了与García Ordó�0�9ez的战斗中,García Ordó�0�9ez正在帮助格拉纳达国王对塞维利亚王国进行入侵。Cid在塞维利亚附近的Cabra击败了占明显优势的Granadine军队,捉住了García Ordó�0�9ez 。这次胜利成为他倒台的开始; 在1081 年他带兵擅自袭击了处于Alfonso 的保护下Toledo的Moorish王国, 国王把Cid 从他的王国放逐了。随后几次企图和解的努力没有产生长期效果,在1081年以后,Cid 再未长期居住在Alfonso vi的领土上。

为穆斯林的服务

流放为他提供了向统治Saragossa的穆斯林王朝服务的机会。在1065年穆斯林王朝和他进行了第一次联络。Saragossa 的国王, 在西班牙东北部, al- Mu'tamin,欢迎他这位很有名望的基督教战士来保卫他脆弱的王国。Cid开始忠诚的服侍了al Mu'tamin 和他的继任者,al Musta'in二世差不多十年。结果这段经历使他对Hispano-Arabic的伊斯兰教的政治、法律和风俗的复杂性有了很深的理解,这对他以后征服和占领巴伦西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 他不断地增加他作为将军的声誉-从未战败过。1082 年, 作为al Mu'tamin的代表, 他给予Lérida 的Moorish国王及其后来的基督教盟友毁灭性的打击,包括巴塞罗那在内。1084 年他击败了在Aragon国王Sancho Ramírez领导之下一支庞大的基督教军队。由于这些胜利,他的感恩的穆斯林主人给了他丰厚的奖赏。

1086年来自北非的强大的西班牙Almoravid开始了入侵。阿方索六世,被侵略者在Sagrajas压倒性的击败 (1086 10月23 日),这摧毁了他的对抗能力,于是把Cid这位基督教的最好的将军从流放中召回。Cid在1087 年7月合法的出现在Alfonso的王室。但不久之后, 他回到Saragossa, 并且他没有参加随后在受到攻击威胁的所有基督教西班牙战区同Almoravids进行的令人绝望的战争 。Cid,为了统治巴伦西亚富有的Moorish 王国,现在开始进行漫长的、极其复杂的政治操纵。

巴伦西亚占领

第一步,消灭该地区巴塞罗那的counts的影响。这个行动是在Berenguer的Ramón二世在Teruel附近的Tébar被羞辱的击败时进行的 (1090年5月) 。在随后的几年,Cid 逐渐加强了对巴伦西亚和它的统治者al Qadir-现在是他的傀儡的控制,。1092 年10月当qadi(首要行政官), Ibn ·Jahhaf,通过Almoravid 的政治支持发动叛乱并杀害了al Qadir时,他转运的时刻到了。Cid 严密的围攻反叛的城市。围困持续了许多个月; Almoravid 尝试突围但凄惨地失败了(1093年12月) 。在1094 年5月Ibn Jahhaf 最后投降了, Cid 最终进入巴伦西亚并成为它的征服者。为了方便接管他假意同Ibn·Jahhaf 签订了一份契约使后者相信的他的叛乱和杀君行为被宽恕了; 但当目的到达后, Cid 拘捕了前首席行政官并下令将他活活烧死。Cid 现在直接地统治了巴伦西亚, 他自己担任穆斯林和基督教的首席行政官。名义上他为Alfonso VI保卫巴伦西亚, 但实际上他才是巴伦西亚的非名义上的真正统治者。1096年这个城市的主要清真寺改成了基督教教堂; 法国主教, Jerome, 被任命作为新的主教;有大量的基督徒移民涌入。当他的女儿Cristina与Aragon 的一个王子Ramiro-Monzón的统治者结婚,他的另一个女儿María嫁给Ramón Berenguer 三世-巴塞罗那的count结婚后,Cid 的王族的地位更加稳固。

结局

Cid 深爱的投入了全部精力的伟大的事业是非常短暂的。在他死后巴伦西亚遭到Almoravids的围攻,Alfonso VI 不得不亲自防守。但国王正确的断定这个地方无法防御除非他调动保卫基督徒中心区域的大量的军队来对抗侵略者。他撤离了城市,然后下令将其焚烧。在1102 年5月5 日, Almoravids 占领了巴伦西亚,其后一直在回教统治下直到1238年。Cid 的尸体被带到卡斯提尔并被重新安葬在San Pedro de Carde�0�9a教堂内,位于布尔戈斯附近, 这里成了活跃的拜祭中心。

Cid 的传记向史学家提出了特别的难题,因为他迅速地被推举成为卡斯提尔的民族英雄,而在他的一本复杂的英勇传记中,他是以一个统治者的角色出现; 传说被有影响力的卡斯提尔的12世纪史诗El cantar de mío Cid ("Cid之歌")和后来Pierre ·Corneille1637 年创作的“Cid的悲剧”夸大了。为了证实信息的正确性史学家必须主要依靠几个同时代的文件, Historia Roderici (一份可靠的,私人收藏的12 世纪拉丁文记载的Cid的生活编年史), 和由阿拉伯史学家Ibn ' Alqamah所作的关于他占领巴伦西亚的一份详细的目击者报告(P.E.R.)

Ⅵ 西班牙民族英雄艾尔熙德的原名叫什么

埃尔·熙德El Cid(1043-1099)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军事领袖和民族英雄,原名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

http://ke..com/view/538220.htm

Ⅶ 西班牙有没有熙德这个民族英雄

熙德之歌》(这部史诗的全名是《我的熙德之歌》。(POEMA DE MIO CID)。“熙德”源于阿拉伯文,是对男子的尊称。“我的熙德”即“我的主人”或“我的先生”。)是西班牙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史诗。它本是一部游唱诗,作者是谁,已无从查考。有的文学史研究家认为是教士所作,有的认为是游唱歌手的作品。盛行于十二世纪的游唱诗均是一些不知姓名的游唱歌手创作的。他们生活贫困,四处飘泊,或在街头广场,或在酒肆旅店,或在贵族府第卖艺度日。当时西班牙民众都不识字,他们为了娱乐,同时,也为了得到一些历史知识,很爱听游唱诗人演唱或朗诵。《熙德之歌》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一部游唱诗,写作时间一般认为在一一四〇—一一五七年之间,全诗长达3700多行,是根据历史事实写成的。熙德是西班牙着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公元一〇四〇年左右生于比瓦尔村,父亲是比瓦尔的贵族。由于他英勇善战,赢得摩尔人的尊敬,称他为“熙德”(阿拉伯语对男子的尊称)。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因熙德对摩尔人作战功勋卓着,将自己的堂妹希梅娜许配他为妻。 一〇八〇年,熙德因未经阿方索国王的同意,擅自对托莱多伊斯兰王国发起进攻,引起国王强烈不满,于次年受流放国外的处分。熙德被迫率领一部分亲友和追随者离开卡斯蒂利亚,到占据萨拉戈萨的摩尔国王的军队中效力,并成为国王的保护人,后来脱离了摩尔国王。由于他骁勇、慷慨大方、宽宏大量,许多卡斯蒂利亚和周围各王国的勇士慕名前来投奔,熙德的势力迅速壮大,并不断地与摩尔人作战,屡战屡胜。一〇九四年,熙德攻下了巴伦西亚及其周围地区,成为这一地区实际上的统治者。一〇九九年,熙德在巴伦西亚去世,他的妻子希梅娜携其遗体回卡斯蒂利亚。 《熙德之歌》便是根据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的生平事迹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全诗分三部分(三歌)。熙德受国王阿方索的派遣,去塞维利亚征收摩尔国王的贡品,回到卡斯蒂利亚,嫉妒他的朝臣诬告他侵吞贡品,引起国王的愤怒,下令流放熙德,限他九日内离开卡斯蒂利亚。熙德不得已率领少数亲友和自愿与他一起流放的随从去德卡德尼亚修道院,与在那儿避难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告别。由于国王下令剥夺了熙德的家产,他和手下人一路上的食宿都成了问题。民众虽然喜爱他,但国王传令,严禁他们让熙德的人留宿,谁也不敢违抗王命。为了生存下去,并壮大自己,熙德在限期内离开卡斯蒂利亚国境后,便开始与摩尔人作战,夺取战利品。在每次交战中,熙德总能以少胜多,战胜强敌,因此,名声越来越大,许多卡斯蒂利亚和周围王国的武士都慕名前去投奔。熙德接着和巴塞罗那的伯爵作战,生擒了伯爵,但三天后,又将他释放。 攻占巴伦西亚后,熙德从缴获的众多战利品中精选百匹骏马和其他的珍贵物品派部将阿尔瓦尔·发涅斯去给国王阿方索送礼,请求国王恩准他的妻女去巴伦西亚团聚。发涅斯完成了使命,将熙德妻女带回巴伦西亚。熙德战胜了侵犯巴伦西亚的摩洛哥国王的大军后,再次派发涅斯给国王送去两百匹良马。 熙德在历次战役中均获胜,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名扬四方,消息传到了卡斯蒂利亚,朝臣们均十分敬仰他。这时,朝中有两个贵族子弟——卡里翁伯爵的后代费尔南多和迭哥贪图熙德的财物和名声,央请国王做媒,想娶熙德的两个女儿。国王答应了,他约熙德在塔霍河畔会面,当众赞扬了熙德,并宽恕了他。熙德本来不同意将女儿嫁给卡里翁两公子,但国王已答应,不好推却,只是不愿亲自主持婚礼,由国王指定的代表发涅斯主婚。 卡里翁两公子既贪财又胆怯,熙德手下的人都瞧不起他们,常常嘲弄他们。两公子怀恨在心,妄图报复。他们请求将妻子带回卡里翁,熙德同意,并赠送他们两柄名剑和许多金银财物。熙德当时还没有识破女婿们的阴险用心,但分别时一种不祥的征兆使他提高了警惕,决定派自己的侄子费莱斯·穆涅斯护送。 两公子早有预谋,当一行人到了科尔佩斯橡树林时,便命费莱斯·穆涅斯及随从们先行,他们将自己的妻子剥去外衣,打得昏死过去,然后将她们遗弃在林中,让野兽吞食。幸亏费莱斯·穆涅斯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悄悄返回,及时营救了他的两个堂姐妹。熙德获悉后,一面派人接回自己的女儿,一面向国王控诉,请他主持公道。国王在当时的京城托莱多(卡斯蒂利亚王国原来建都于布尔戈斯城,1087年迁都托莱多。)召集贵族和着名的法学家,召开御前会议,亲自主持庭审。熙德当众揭露卡里翁两公子的罪行,并要还了他赠送给他们的财物,最后,向两公子挑战决斗,以报仇雪耻。这时,纳瓦拉和阿拉贡两王国的王子派使者来向熙德的女儿求婚,国王同意她们再嫁。 决斗在卡里翁进行,结果是熙德手下的三名将士将卡里翁两公子和他们的兄长击败,卡里翁公子一家人承认失败,熙德终于替自己报了仇。全诗以熙德女儿盛大的婚礼告终。 《熙德之歌》将主人公熙德作为杰出的民族英雄来加以歌颂,这充分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感情和愿望。众所周知,自从公元七一一年摩尔人大举入侵西班牙后,西班牙人民长期遭受异族的侵略、压迫和统治,西班牙民众和侵略者摩尔人之间的矛盾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摆脱异族的欺压,争取独立自由,收复国土,统一祖国是西班牙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一名封建骑士,熙德远非完美无瑕(如他曾几次在摩尔国王的军队中服役;他也参与过诸侯之间的混战等),但英勇地抗击异族入侵,并取得辉煌的战果这一点毕竟是他一生事迹的主流,因而,人民大众将他看成英雄,看成是民族解放意愿的体现者,从而在人民中间出现诸多关于熙德的传说。《熙德之歌》的作者融合了这些民间传说,突出了他英勇战斗、抗击异族入侵、收复国土的一面,将他塑造成反击侵略者的坚强战士和体现卡斯蒂利亚人民传统的忠勇精神的民族英雄。 《熙德之歌》在描绘主人公与国王阿方索的关系方面也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熙德是个忠臣,尽管遭到国王不公正的待遇——将他流放,但他对君王始终忠贞不贰;后来占领了巴伦西亚,成了实际上的一方之主后,他仍然对阿方索忠心耿耿,俯首称臣。从历史的眼光看,熙德的忠诚完全和民众的愿望一致,因为在民众的眼里,国王是驱逐异族入侵者、统一祖国的领头人,只有诸侯藩臣忠于国王,君臣团结,才能战胜敌人。事实上,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在领导民众抗击摩尔人,收复国土方面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因此,他们竭力颂扬忠于国王的臣属,而对窃据一方,飞扬跋扈的封建贵族则深恶痛绝。另外,以阿尔瓦尔·发涅斯为代表的熙德手下的一大批部属对熙德的一片忠心,也同样体现了这种关系。史诗的作者还将忠勇双全的英雄人物熙德和以卡里翁两公子为代表的某些封建贵族的丑恶行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熙德的忠勇、正直、慷慨、宽宏的性格受到了充分的赞扬,而卡里翁两公子等人的怯懦贪婪、奸诈残暴受到了无情的揶揄和揭露。

Ⅷ 各国近代民族英雄都有谁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着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着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由于清朝腐败李鸿章又寄希望于欧美调停,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Ⅸ 玻利瓦尔为什么被称作民族英雄呢

首先他出生在拉丁美洲,他是后裔,的确,但是在他心里南美洲就是他的祖国,不是吗?而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拉丁人,是和南美洲各人民的同胞!更重要的是,南美洲的人民认为他是他们的同胞,因此把"民族英雄"这个荣誉赠送给他!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当然,在西班牙这方说,就是分裂者!

总之,民族英雄这个称号是南美洲人民给他的荣耀,并不代表当时西班牙的观点.

玻利瓦尔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世界人民抗击殖民侵略树立了榜样。

希望推翻殖民统治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克里奥耳人大地主、大资本家家中。在他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以及呢绒商店等。与其他地主资本家一样,他的家庭既是压制人者,又是被压制者。对奴隶,他们压榨、剥削、奴役,凭借他们的金钱过着剥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压制。所以,这些土生地主资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统治,挣脱殖民枷锁。
吸收进步革命思想
1799—1806年,玻利瓦尔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吸收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道路。1804年12月2日,他去巴黎参加了拿破仑的加冕礼,并成为拿破仑的随从官。1806年,玻利瓦尔回到祖国,立刻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
领导委内瑞拉独立战争
1810年参加领导委内瑞拉独立战争,为1811年共和国重要将领。1810—1812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因积极革命而成为领导人之一。1812年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投效新格兰纳达(即哥伦比亚)解放事业。 1813年,他率领革命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打败了殖民军,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场决死战!”正是在这时,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不久之后,1814年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瓦尔不得不流亡于牙买加、海地等国家。 当玻利瓦尔来到海地的时候,此时的海地已经挣脱法国殖民者的统治而独立了,所以他请求海地总统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争。他的愿望满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活动,当即答应送给玻利瓦尔7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非常感谢,表示要像海地那样,赶走殖民者。
登陆委内瑞拉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816年3月,玻利瓦尔率领一支200多人的爱国部队,乘风破浪,从海地回师,来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登陆。这次登陆,玻利瓦尔吸收了前两次共和国失败的教训。他要率领战友们彻底赶走殖民者,他对战友说:“我们不仅要解放委内瑞拉,还要解放新格兰纳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几百年的地区。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陆上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准备,他们决定先袭击加拉加斯,然后占领它,再进军内地。但是,加拉加斯是军事要地,有西班牙军队重兵把守,经过激战,玻利瓦尔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立即撤退,这次袭击又失败了。 之后,玻利瓦尔认真总结经验,宣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号召全体黑人起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这样,就赢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时,他还决定,没收西班牙王宫和反动派的财产,许诺分给革命军战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土地给他们等。这些措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大大加强了革命斗争的实力。军事上,玻利瓦尔也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他们不再去攻击大城市、与敌人硬拼,而是把部队引入了奥里诺科河流城的东部地区,对战斗非常有利。
成立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
1818年10月,位于奥里诺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热闹非凡,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成立了。此时的玻利瓦尔激动异常,现在的革命爱国军队已今非昔比,黑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极力拥护并积极参与了抗击殖民军的斗争,草原牧民也组成抗敌队伍,与他们一道共同战斗,力量大大加强了。 玻利瓦尔信心更强、斗志更坚,他决心率领各阶层人民坚决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主。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立下誓言:“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我的手将不倦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翻过安第斯山
1819年5月,玻利瓦尔率领2000名革命军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他们的目的是突袭新格兰纳达地区的西班牙人并占领这个地区。安第斯山横卧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之间,由委内瑞拉到新格兰纳达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军队占领,玻利瓦尔只好率军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战士们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顽强地走着,有时他们不得不手抓野藤、脚登险石,一个个轮流而过,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革命军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不少人走到悬崖峭壁时,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一头栽落万丈深渊,为了社会的独立、人民的富强,贡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终于翻过了安第斯山,战士们欢呼雀跃,精神抖擞,准备以更加坚强的力量去打击殖民军。在新格兰纳达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们突然发现了敌人,玻利瓦尔立刻组织战士们向敌人发动突袭。随着“冲啊!”的呼喊声,革命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 面对从天而降的革命军,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还未等他们转过身,就被革命军一枪打死了。不少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西班牙人转眼之间成了革命军的俘虏,其中有不少军事指挥官。 这次袭击大获全胜,玻利瓦尔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鏖战。最后,玻利瓦尔终于取得胜利,占领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
解放委内瑞拉
接着,玻利瓦尔率军回师委内瑞拉,以强大的攻势横扫委内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玻利瓦尔把军队开进首都加拉加斯,随即解放了全国。
解放厄瓜多爾尔尔
委内瑞拉解放后,革命军南下厄瓜多爾尔尔,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又大败殖民军,革命军占领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爾尔尔宣布解放。
解放南美洲北部地区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区获得了解放。玻利瓦尔看到,应该建立更为牢固的革命阵地,组成坚强的抗敌部队,所以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爾尔尔共同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革命军又多次出兵,扫清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境内的殖民军残余势力,南美洲北部地区得到彻底解放。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以后,玻利瓦尔仍然致力于抗击殖民军的革命事业。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1824年解放秘鲁全境。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玻利瓦尔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当秘鲁东部(又叫上秘鲁)被玻利瓦尔解放以后,就改名为玻利维亚(以他的姓氏命名),目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解放者。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7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3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5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8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8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3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0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43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1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