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如何介绍中秋
‘壹’ 求各位前辈帮忙,我最近要做一个discurso,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请问有哪位前辈有中国节日的西语介绍的版本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干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
‘贰’ 西班牙语翻译
九月 周二 晴 最高温度34°C 东风 微风
中秋节快到了,这天阖家团聚,品月饼,赏月。据说这天是月亮在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日子。嗯,实际上我对这个节日并不感兴趣,不过还得过节。我得提到点事,基本上我对任何节日都没兴趣,很奇怪,对吗?我不知道是这个世界颠倒了还是我总是与众不同!
你快乐吗?你高兴吗?有时是,有时不是,可,快乐是什么?很可惜我无法回答,这很复杂。在一部我刚刚看过的台湾电影里,主人公从始至终都在寻求他拍摄电影的解决方法,整篇都是。在我看来这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一部记录片。
你对快乐的定义是什么?有千万种回答,然而我能接受的唯一答案是富有,这就是我所需要的。
‘叁’ 中秋节英文怎么说 中秋节英文介绍
中秋节的几种英文说法:Mid-Autumn Festival; Moon Festival; Mooncake Festival; Zhongqiu Festival;The Mid Autumn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Zhong Qiu Ji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to congregate and enjoy the full moon - an auspicious symbol of abundance, harmony and luck. Alts will usually inlge in fragrant mooncakes of many varieties with a good cup of piping hot Chinese tea, while the little ones run around with their brightly-lit lanterns.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天,每个家庭都团聚在一起,一家人共同观赏象征丰裕、和谐和幸运的圆月。此时,大人们吃着美味的月饼,品着热腾腾的香茗,而孩子们则在一旁拉着兔子灯尽情玩耍。
"Zhong Qiu Jie" probably began as a harvest festival. The festival was later given a mythological flavour with legends of Chang-E, the beautiful lady in the moon.
中秋节最早可能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后来,月宫里美丽的仙女嫦娥的神话故事赋予了它神话色彩。
According to Chinese mythology, the earth once had 10 suns circling over it. One day, all 10 suns appeared together, scorching the earth with their heat. The earth was saved when a strong archer, Hou Yi, succeeded in shooting down 9 of the suns. Yi stole the elixir of life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his tyrannical rule, but his wife, Chang-E drank it. Thus started the legend of the lady in the moon to whom young Chinese girls would pray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10个太阳。一天,这10个太阳同时出现,酷热难挡。弓箭手后翌射下了其中9个太阳,拯救了地球上的生灵。他偷了长生不死药,却被妻子嫦娥偷偷喝下。此后,每年中秋月圆之时,少女们都要向月宫仙女嫦娥祈福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eating of mooncakes at "Zhong Qiu Jie" was given a new significance. The story goes that when Zhu Yuan Zhang was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Yuan Dynasty started by the Mongolians, the rebels hid their messages in the Mid-Autumn mooncakes. Zhong Qiu Jie is hence also a commemoration of the overthrow of the Mongolians by the Han people.
在14世纪,中秋节吃月饼又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传说在朱元璋带兵起义推翻元朝时,将士们曾把联络信藏在月饼里。因此,中秋节后来也成为汉人推翻蒙古人统治的纪念日。 字串7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D.1206-1368)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A.D.960-1279)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bellion without i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Packed into each moon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What followed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A.D. 1368-1644). Today, moon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
在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前朝统治者们不甘心政权落入外族之手,于是密谋策划联合起义。正值中秋将近,起义首领就命令部下制作一种特别的月饼,把起义计划藏在每个月饼里。到中秋那天,起义军获取胜利,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今天,人们吃月饼纪念此事。
‘肆’ 中秋节英文介绍怎么写
英文: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On August 15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originated in ancient times, popularized in the Han Dynasty, shap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prevailed after the Song Dynasty.
There are folk customs such as sacrificing the moon, appreciating the moon, eating moon cakes, playing with lanterns, appreciating osmanthus, drinking osmanthus wine and so on.
中文: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别称: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
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伍’ 中国传统节日用西班牙语怎么说
LAS FIESTAS TRADICIONALES DE CHINA
注意,翻译节日一般是把节日的内容或者与西班牙有相似的节日的
比方说清明节扫墓,西班牙扫墓时DIA DE TODOS LOS SANTOS
端午FIESTA DE REAGRUPACION FAMILIAR
中秋FIESTA DE LA LUNA
‘陆’ 有谁知道西语国家的节日啊谢谢了~
欧洲国家有着西方人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共同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另外,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被分别视为蠢笨(英国)、淫妇(英、法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如招手一类友好的手势,在希腊却意味着“下地狱”;希腊人表示告别,是把手背朝向对方招手。因此,记住下述关于欧洲国家各自民族文化习俗特点的提示,对于跨国文化经贸活动的展开将是非常有益的:
比利时人爱把做生意和娱乐结合在一起,喜欢招待别人,也喜欢被别人招待。注重外表,注重生意伙伴的头衔;
匈牙利人,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成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幸运会随禽类飞走;
丹麦人,喜欢桑拿浴和饮酒,且酒较昂贵。商务活动中倘若招待一场桑拿浴或多带几瓶苏格兰威士忌酒,便可增加谈资和作为最佳馈赠;
挪威人,讲究守时及与人谈话保持一定距离,拜访或出席家宴,要准备花或糖果等礼物送给女主人,出外郊游不要惊吓河鸟(挪威国鸟),普遍视红色为流行色;
德国人,有一种名符其实的讲究效率的声誉。德国谈判者总是很严肃的,要习惯于在所有场合下穿一套西装(不要将手放在口袋里,这被认为是无礼的表现)。馈赠要针对个人即使是以公司的名义;
希腊人,爱午睡,为亚热带气候所致。说“午安”可包括深更半夜,最后分别才道“晚安”。希腊人做生意方法比较传统,讨价还价到处可见;
奥地利人,不喜欢在新年期间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象征不吉利,若吃了虾,新的一年生意就难以进取。
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无意中帮助了他们而使他们免受损失,那么你便永久地赢得了友谊和信任;
法国人,给人印象是最爱国的。即使英语讲得再好也会要求用法语进行谈判,而且毫不让步。对穿戴极为讲究,在会谈时应尽可能穿最好的服装;
爱尔兰人,忌用红、白、蓝色组(英国国旗色),这是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所致。另外爱尔兰的法律禁止爱尔兰人离婚;
意大利人,比德国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国人多一些热情。但在处理商务时通常不动感情。作出决策较慢,并不是为了同同事商量,而是不愿仓促表态;
卢森堡人,日尔曼人的后裔。由于国家小,多数人中午驾车回家吃饭,午间不办公;
荷兰人,曾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
葡萄牙人,很像希腊人,随和,喜欢社交。尽管天气热也穿着西装,和他们谈判时,应上衣整洁,并在工作和社交场合戴上领带;
英国人,凡事都须循规蹈矩,他们的汽车行使方向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好相反。基于将英语作为母语的自负,除了英语外,英国人不会讲其它语言。
第一节 新年(New Year)第二节 圣诞节(Christmas) 第三节 复活节(Easter) 第四节 感恩节(Thanksgiving) 第五节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第六节 母亲节( Mother's Day) 第七节 父亲节( Father's Day) 第八节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 第九节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第十节 西班牙番茄节 (Tomatina - Tomato Fight)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互赠圣诞礼物是圣诞节的重要内容。
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会年历中首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诞生日。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这个节日不仅蕴含深刻久远的宗教因素,同时又是一个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世俗日。 圣诞节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
它原本是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辰纪念日,如今已成为西方国家全民性的节日,颇似中国的春节。圣诞节定于每年12月25日,而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Season)往往持续二周。这段时期里,雪片般的贺卡飞往世界各地,电话线、通讯网频繁地传递人们的祝福和问候;大街小巷粉饰一新,商店橱窗前大减价、大拍卖的广告格外醒目;到处可见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节日用品匆匆而过,到处可听见欢快的歌声和笑声。车站、机场里此时挤满了盼望回家的人群,因为圣诞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外出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圣诞节的来历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国家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圣经》记载,玛丽娅和木匠约瑟夫订了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大约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http://hongkong.icoupon.com.cn/info/html/2006/10/info_show_15249.html
http://www.hcbj88.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
可以参考下
‘柒’ 请问一下西班牙语“feliz Mediados de oto o"是什么意思翻译一下,谢谢了
意思是
“中秋快乐!”
feliz=happy
Mediados de otoño=Mid-Autumn Festival
‘捌’ Bonne fete de la lune 帮我翻译这句西班牙语。。。各大虾帮我翻译这句,,谢谢,我有事儿!快啊,,
……怎么看都像法语,直译成英文是:
Bonne是快乐的意思,相当于happy.Fete 是渡过,de是 ……的,相当于OF,la lune……直译为月亮……
“高高兴兴的渡过这个月亮吧。”
……显然是不对的,所以可能la lune指的是圆月节,也就是中秋节。
那么就简单了:中秋快乐。
‘玖’ "春节快乐"用西班牙语怎么说
西班牙语“春节快乐”:Feliz la Fiesta de Primavera!(费丽思 阿妞 努哎窝)
Feliz:adj. 幸福的,吉祥的️
año:m. 年,年度️
nuevo:adj.新的
在西班牙语中, 有很多“Feliz + 节日名称”这样的结构表达的节日祝福:
¡Feliz Navidad!圣诞快乐!
¡Feliz Cumpleaños!生日快乐!
¡Próspero Año Nuevo!恭喜发财!/年年有余!
¡Felices Fiestas!节日快乐!
¡Feliz Salida y Entrada!辞旧迎新!
西语发音的学习时,单词、句子的发音结合起来,单纯的从嘴里发出一个音,时间长了,可能会感到厌倦,可以结合所学的新词以及课本里的句子联系起来发音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练习发音,还能够记住句子,练习语法知识。
其他国家表示新年快乐:
1、韩语:新年快乐——새해 복 많이 받으세요.
2、爱沙尼亚语:新年快乐——head uut aastat.
3、保加利亚语:新年快乐——честита нова година.
4、波兰语:新年快乐——szczęśliwego nowego roku.
5、丹麦语:新年快乐——- godt nytår .
6、英语: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
(9)西班牙语如何介绍中秋扩展阅读: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华。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班牙语简称西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罗曼语支”。
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约有4.37亿人[1]作为母语使用,为世界第二大语言,仅次于汉语。使用西班牙语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4.84%,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总计使用者将近5.7亿人。
西班牙语在西班牙部分地区、美国、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以及乌拉圭被称为西班牙语,而其他地区则主要称西班牙语为卡斯蒂利亚语。
参考资料来源:春节——网络
西班牙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