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毛瑟在西班牙什么水平

毛瑟在西班牙什么水平

发布时间: 2022-05-08 10:01:47

A. 毛瑟半自动手枪的毛瑟手枪的种类

毛瑟手枪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由毛瑟兵工厂生产的几种有代表性的96式手枪,未作特别说明的96式毛瑟手枪大多数是发射7.65mm博萨弹,为便于识别,称为7.63X25mm毛瑟弹。该弹是19世纪欧洲最通用的手枪弹。 这是1932年由毛瑟工厂研制的,是在96式手枪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快慢机而成的,这样既可进行半自动射击,又可进行全自动射击。其结构是在枪的左侧装上一个快慢机,并刻上“R”和“N”字样,分别代表全自动和半自动,此枪的供弹机构也改为l0发和20发活动弹匣供弹。因该枪出厂时编号712,又称712式手枪。此枪传入中国后被称为“快慢机”。
至于西班牙和中国仿制的毛瑟手枪,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B. 毛瑟的介绍

德国枪械设计师。近代步枪的奠基人。生于一个枪械工人家庭。1859 年应征入伍 ,在炮兵部队服役,服役期满后,复员到奥本多夫。毛瑟设计的M71单发装填步枪于1872年成为德国陆军的制式装备,后来又改进成一支弹仓步枪,口径11毫米。普鲁士最高司令部于1884年决定装备此枪,型号定为M71/84 。无烟火药发明之后 ,才出现了较小口径的真正近代的毛瑟步枪,如德国的7.92毫米M88,比利时的 7.65毫米M89,西班牙的7毫米M92等 。

C. 毛瑟半自动手枪的96式毛瑟手枪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概况

96式毛瑟手枪,冠以毛瑟的名称,其实并不是毛瑟本人研制的,是毛瑟兵工厂的试制车间总管费德勒(Feederle)兄弟三人共同研制的。但这支枪的研制成功,要归功于毛瑟的慧眼识英才,费德勒是毛瑟兵工厂试制车间总管,他的两个弟弟都是毛瑟兵工厂的工人,他们三个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深得毛瑟的喜爱,他们经常未经毛瑟允许进行自动装填手枪的研制,可毛瑟不仅不责难他们。而且给予鼓励。据史料记载,96式毛瑟手枪的研制开始于1893年,是因一个偶然的动机诱发的。可一提出后,就得到了毛瑟的支持,1894年夏天,他们兄弟三人就拿出了样枪,样枪拿出来后,又经过8-10个月的攻关,于1895年3月15日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初样枪研制成功后,保罗.毛瑟马上在德国申报了枪管短后坐式手枪的专利。1895年12月11日,德国专利局批准了这项专利。随后,毛瑟又在其它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并陆续取得了这些国家的专利,它们是:比利时的11943号专利(1896年1月9日);瑞士的11942号专利;法国的253098号专利;英国的959号专利,挪威,的4780号专利:意大利的40594号专利等。毛瑟认为, 96式手枪将在商业上取得重大成功。取得专利后,毛瑟工厂就着手对96式手枪的设计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进行生产准备。
大约在1895年11月,毛瑟工厂就制造出了第二支样枪,这支样枪和第一支样枪比较,有几点改变,主要的是把扳齿击锤改成了圆弧锥形击锤,这一机构在1.5万支手枪上使用过,这支样枪制造出来后,毛瑟下定了生产96式毛瑟手枪的决心,准备工作从1896年1月一直忙到10月,在这10个月里,毛瑟工厂的试制车间以机加和手锉的方法加工了110多种零件,1897年上半年, 96式手枪正式批量生产,当年就生产了数千支,并卖掉了一千多支。在以后的43年中,这支枪的基本结构始终保持不变,只是击锤的形状和弹仓(匣)的容量有所改变。表1是1895年至1939年毛瑟工厂生产的毛瑟手枪一览表,共计100多万支。
1896年生产的样枪有五种不同类型,7.63mm口径的有10发、6发和20发弹匣三种,6mm口径的有实验型手枪和10发弹匣卡宾枪两种,但后两种枪在后来未形成批量生产,1916年增加了9mm口径的手枪。1896年8月,毛瑟将7.63mm10发固定弹仓手枪介绍给了国王凯塞.威靡二世。因为这些枪是打算作为肩射武器的,所以在握把后的垫板上开了一条沟槽,可以装枪托, 后来设计了一种木枪盒,可以装在握把上。1897年6月,在路德维格.洛斯荷茜工厂进行了96式手枪样枪的实弹射击,同年8月20号给威廉二世作了表演,表演后,洛斯公司董事会认为这支手枪很有发展前途,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一致同意正式投产,因为洛斯公司拥有毛瑟集团的大部分股票,所以正式投产前得到他们的同意是必要的。不久,德军和警察就装备了这支手枪,随后世界各国先后购买了这支手枪。本世纪20年代初,96式毛瑟手枪就进入了中国,在本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军事舞台上,演出了不少有声有色的历史话剧。
在以后的数十年间,正式装备96式毛瑟半自动手枪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十几个国家。还有一些国家的警察也装备了这支手枪。

D. 毛瑟1898式步枪

Kar 98k毛瑟步枪,由Gew 98毛瑟步枪改进而来,Kar 98k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了德国军用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不能制造或出口军用武器,但是德国仍利用西班牙内战及与瑞士等国家兵工厂合作的机会,继续研发。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Gew 98步枪进行了多次改进,包括在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特许生产长度缩短的多种变型枪。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种标准型毛瑟步枪,是98式步枪的改良型。在Gew.98步枪的基础上将枪管缩短为600毫米(23.6寸),全枪长度由Gew 98的1.25米缩短为1.11米,采用新的瞄准具, 标准型的名称是因为枪管长为60公分步兵及骑兵通用。事实上标准型也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鲜为人知。中国在30年代采购了一批该型步枪,并进行仿造,称为“中正式步枪”。后来,在Gew.98步枪的改进型Kar.98b的基础上,改进的标准型毛瑟步枪被德国邮政部、海关、铁路局等准军事组织采用。这种改进的标准型毛瑟步枪与后来定型的Kar 98k式步枪基本相同。
Kar 98k步枪继承了98系列毛瑟步枪经典的毛瑟式旋转后拉枪机,枪机尾部是保险装置。子弹呈双排交错排列的内置式弹仓,使用5发弹夹装填子弹,子弹通过机匣上方压入弹仓,也可以单发装填。采用了下弯式的拉机柄,便于携行和安装瞄准镜,采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倒“V”形准星,准星带有圆形护罩。Kar 98k步枪成为纳粹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间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是一种可靠而精准的步枪。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
98式步枪是一种弹夹供弹的旋转后拉枪机步枪。供弹系统与枪机是它最有特点的两个设计。而枪机部分的设计,更是已经成为世界手动步枪的经典设计而名留青史。‍

E. 西班牙7mm毛瑟弹的性能如何

虽然我不是枪械方面的专家,但对于西班牙为什么没和德国一样使用7.92mm毛瑟弹这可能与西班牙的军工实力、经济实力有关。对于7.92MM的弹究竟有什么好处我就不知道了,但相比同时期的英77,三八大盖、水连珠、汉阳造来比较,其实口径都差不多。

F. 美国的斯普林菲尔德点三零口径步枪与德国的毛瑟步枪是否同根同源

1895年,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全世界各个殖民地都开始要求独立,随即开展了独立,美国家门口的古巴自然也开始反抗西班牙的统治。美国这种标榜自由、又特别讨厌欧洲人干涉美洲事物的门罗主义情怀自然是站在古巴这边。

1898年,美国就和西班牙打了一架,史上被称之为美西战争

斯普林菲尔德.30步枪是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德国毛瑟公司的授权下,把毛瑟98改装为发射美国.30步枪弹的步枪,过去有一个译法叫做春田步枪,在二战中,这种步枪被大量援华,所谓的美械武装中步枪基本上就是这种春田步枪,这种步枪还有一个外号叫做花旗毛瑟,这就可以明确的表明春田和毛瑟之间的关系。
春田步枪的几种型号,春田步枪全枪长1098毫米,在当时的步枪里边是比较短的。找了一张能看见枪机的照片,不是很清楚。可以和下边的毛瑟步枪的枪机对照一下,两者差不多。春田步枪的模仿对象毛瑟98,注意不是毛瑟98K,毛瑟98全枪长1255毫米,和三八大盖的全长差不多。后来的98K是截短了枪管,但是其他部分基本不变,98K的全枪长和春田步枪差不多。

G. 历史上仿制德国的毛瑟k98的都有哪些步枪

1.有一种德国自己产的 ,不过名叫M1887土耳其毛瑟型

2.捷克的Vz.24步枪是毛瑟标准型步枪的同型枪,由捷克布尔诺的Ceskoslovenska Zbrojovka兵工厂生产,它的性能储元与后来的Kar.98k是基本相同的,包括长度重量等,只在外观上略有不同。

3.波兰的wz.29步枪是在波兰的两家兵工厂(F.B. Radom和F.B. Warszawa)生产的,是1924年的毛瑟式标准型步枪的外国同型枪之一

4.以色列立国时期曾使用过口径改为7.62mm NATO的FN毛瑟步枪,在机匣上打了斗大的“7.62”和大卫星的标记,除了更换枪管外,由于弹道性能不相同,因此瞄准具也需要更换,弹仓容量仍然为5发,而整枪尺寸也基本保持不变。

5.南斯拉夫在二战前就已经生产名为M24的毛瑟标准型步枪的同型枪,到了二战结束后,又开始生产名为M48的毛瑟98k同型枪,其尺寸和性能与98k基本相同,只是机匣略短。除了标准型的M48外,还有一种缩短的M63,被称为“坦克手”型步枪(Tanker)。

6.斯太尔生产的毛瑟步枪最初是奥匈帝国时期的M1912,是毛瑟98式步枪的同型枪,后来生产了1924年标准型步枪的同型枪
西班牙过去一直是订购毛瑟7mm步枪,在1886~1928年间订购了500,000支毛瑟93式步枪,在1896~1919年间订购了95,000支毛瑟95式卡宾枪。在1916年,西班牙开始生产自己的毛瑟式步枪,这是毛瑟93/95式的同型枪,共生产了675,000支步枪和10,000支卡宾枪。在1943年,西班牙也开始生产和装备7.92mm 98k的同型步枪——M1943 7.92mm步枪。

在二战结束后,西班牙在德国人的帮助下研制了CETME突击步枪,但当时没有足够数量的新步枪装备部队和提供训练用途。于是西班牙人就把原来的M1916和M1943步枪转换成7.92×40mm CETME口径的步枪来应急,装备国民警察部队,直到生产了足够数量的CETME步枪为止。这种换成短枪管和CETME口径的特殊毛瑟枪被重新命名为FR7步枪。

在1957年西班牙采用新的7.62mm NATO口径的CETME 58型突击步枪时,又把原来的毛瑟步枪转换成北约标准口径,新的型号又被重新命名为FR8。

7.

H. 毛瑟手枪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盒子炮,中国又称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2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在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中, 有一份文件是1912年9月, 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Carlowitz & Co.)签约, 购买: “七密里六三自来得毛瑟手枪二百杆, 连有木匣手把, 每杆连子弹五百粒, 价计京公砝足银五十八两。 共计京公砝足银一万一千六百两。 在天津码头交货。 关税在外。” 这是自来得手枪一词, 在民国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证, 可能是最早见诸于公牍之一例, 而速射型要在将近廿年之后才会出现。 在美国, 因为握把的形状, 一般称之为扫把柄(Broomhandle), 也有由中文翻译而称之为盒子炮(Box Cannon)的。许多人称速射型为712型, 并说这是毛瑟厂的型号, 事实上这是德国GECO(Gustave Genschow)公司的目录号码, 与毛瑟无关。 许多人也称盒子炮为C96(Construktion 96 – 96型), 这是在欧洲常用的一个名称, 原先专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 与Bolo一样, 也即是有人所谓的警用型。 所谓的Bolo, 来自俄国的布尔什维克(Bolsheviks,苏联共产党及其党员的别称), 因为3.9寸的盒子炮当时为其大量使用之故。

I. 二战枪械排名

第一位:俄罗斯AK-47步枪

虽然在步枪十强中,美国生产的品种就占了4席,但这丝毫不影响苏制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击步枪位居榜首。它无可争议地被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步枪”。

这款传奇武器是由曾是一名苏联红军战士的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发明的。由于在战争中负伤,1941年6月,他来到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工作。几十年后,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扬名天下。他的成名作AK-47突击步枪风靡世界,它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升腾硝烟的战场。

1947年,AK-47步枪刚刚装备部队时,苏联认为这种武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在最初几年一直严守秘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它才登上世界战争的舞台。AK-47的优点立刻显现出来———方便在战斗中使用。

AK-47步枪使用威力适中的M43短弹。该弹比北约当时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全尺寸步枪弹轻好几克。别小看这点差距,在越南战争期间,力壮如牛的美国大兵背着沉重的M14步枪和150发标准全尺寸步枪弹累得气喘吁吁,而个头瘦小的越南游击队员却拎着轻得多的AK-47步枪神出鬼没。AK-47步枪火力强,一分钟的弹药发射量是M14的两倍,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弹药多,经常把美国步兵分队压得抬不起头。

另外,AK-47以可靠性设计特别适合泥水地区作战。越南游击队员往往化装成水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把AK-47就扔在脚下的泥浆中。只要美国兵大意地走开,这些刚才还是农民的越南人会马上抄起AK-47从背后开火。炽烈的火舌从沾满污泥的枪口持续喷吐出来……

60年来全世界制造的AK-47及后续版本的枪支估计已达到一亿支。共有6个国家的国旗国徽上绘制了AK-47的图案,以纪念这种武器为本民族赢得独立自由所作出的贡献。AK-47步枪的声望超越了所有同时代的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已经和俄罗斯的伏特加、克里姆林宫一样,成为一个经典词汇。

第二位:美国M16步枪

它可谓AK-47的“欢喜冤家”。40多年来,美国所参与的所有海外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几乎都是M16与AK-47的较量。越南战争期间,当得知美军在当地惨遭AK-47步枪“修理”后,五角大楼立即在国内紧急寻找应对方案。这时一家只从事比赛用枪的阿雷特公司推荐了一款外观时髦、设计精巧的步枪。它发射的弹药比AK-47还要小一号,枪身既轻又短,非常适应于丛林地带和狭窄地方的穿插作战。五角大楼决定用该枪全部换装美军现役枪械并投入越南战场。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正式将它定型为M16步枪。这个决定成为现代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M16步枪的出现对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被定为第二种最杰出步枪是名副其实的。

别看M16步枪使用的5.56毫米子弹口径小,但其弹头射入人体后会产生翻滚,破坏人体内部组织,造成巨大的创口面。由于美军使用的M16步枪大多采用黑色外观,以致越南游击队曾流传“小心黑枪”的说法。不过,早期的M16步枪没有设计快慢机,射速过高,使一些士兵经常在任务未结束前就打光了子弹,再加上美国人急匆匆地把M16步枪送上前线,未进行彻底的可靠性检查,一度出现枪膛进水就无法射击的情况。越战期间,有的美军士兵宁可丢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

“知耻而后勇”,美国始终没有停止对M16步枪的改进和完善。如今美军使用的改进型M16A2步枪和衍生型M4卡宾枪已在可靠性方面不亚于AK-47的水平,何况在射击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遥遥领先。这使M16成为装备广泛程度仅次于AK-47系列的突击步枪。

第三位: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英国的李-恩菲尔德III型步枪位列第三。这款老式步枪在布尔战争不久后就开始使用了,到1907年时已经广泛装备英国军队。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阿富汗反叛武装打埋伏时使用的多是这种武器。它的名字分别取自发明者詹姆斯·巴黎·李和生产厂家恩菲尔德兵工厂。

该枪自从1888年定型以来,主体结构就没有大改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李-恩菲尔德III型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采用开创性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使得步枪的装填速度很快,再加上它的10发可卸式弹匣比同时代步枪多了一倍的弹容量,令它成为20世纪实际射速最快的手动步枪。二战期间,德军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击毙,而一些德国军官的回忆录中则提到英军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苏阿战争期间,曾有一名美国记者参加了阿武装对苏军车队的袭击战斗,亲眼看到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也能熟练地端起李-恩菲尔德步枪,从高坡上把行进中的苏军卡车油箱打爆,而更多的人则在冲锋中边拉枪栓边开火,其命中率高得惊人,这样的作战效果恐怕只能用“熟能生巧”来形容,这更印证了李-恩菲尔德步枪优良的制造工艺。

第四位:美国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它是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半自动步枪,也是美国在二战中使用量最大的单兵武器,我们在很多反映二战的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珍珠港》电影中,有美国人向日本飞机射击的镜头,他们使用的就是这种步枪。

加兰德步枪的装备体现了美军一贯坚持的单兵武器火力压制战术。它的装备使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使火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太平洋战场上,两支加兰德轮流射击往往能够压制日军的一个步兵班。

加兰德步枪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8发弹夹。每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出去,M1的枪机会发出金属碰撞“乒”的响声,提示更换子弹夹。M1步枪在二战中经历了各种高山地带、热带丛林和干燥沙漠等环境条件的考验,可靠性好,射击精度高。在欧洲前线,美国着名的“铁血将军”乔治·巴顿就是M1步枪的超级“粉丝”。他不光把M1步枪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车旁边,以备自卫之用,还在意大利战场特意为一名击毙了意军高级指挥官的阵亡士兵追授勋章,而勋章就挂在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步枪上,巴顿还多次称赞M1步枪是自己所见过的“最完美武器”。

第五位:比利时FNFAL步枪

1940年5月,在纳粹德军铁蹄下的比利时重镇列日,一名负伤的比军士兵被德国兵追得几乎无路可退,幸亏路边酒店的女老板用酒窖作掩护,使他逃过一劫。女老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这番义举为比利时乃至整个西方挽救了一位天才的枪械设计师———塞弗。二战结束后,回到祖国的塞弗已是小有名气的兵工厂技师。他敏锐地感觉到结合老式手动步枪远射程和冲锋枪瞬间火力猛特点的突击步枪具有远大前程,开发出备受北约军队欢迎的战后第一代新型突击步枪———FNFAL。

该枪曾在越战期间为澳大利亚远征军所用。尽管FNFAL又长又重,不太适合丛林近战,但事实上许多澳军士兵喜欢它甚于美国的M16,因为他们相信FNFAL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子弹能一下就干倒敌人,尤其当目标距离较远时效果更加明显。澳军王牌特别空勤团(SASR)在越南战场上把FNFAL的枪管长度自作主张地“切掉”150毫米,并加上了M16步枪的消焰器,还挂装上从美军那里得到的XM148型榴弹发射器。虽然发射大威力枪弹的FNFAL步枪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但当特种小分队在侦察巡逻中意外遇上敌人时,典型的做法就是一边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一边迅速撤退,这个时候打得准不如打得快。

由于FNFAL易于生产、价格较低,所以很快被列为北约军队的制式步枪,并很快普及到为数众多的拉美、亚洲、非洲国家共90多个国家,还有不少国家进行仿制或特许生产。FNFAL成为二战后产量最大、生产与装备国家最多、分布最广的军用步枪之一。

第六位:德国毛瑟98K步枪

1935年,一种在原毛瑟卡尔98步枪基础上缩短了枪管的毛瑟步枪———毛瑟98K被德国国防军采用,这也是德国国防军使用的最后一种毛瑟步枪。“98K”的意思是毛瑟1898式短步枪,K的意思是“Kurz”,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因此,它的长度要比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枪短。毛瑟98K作为德国军队的标准装备在整个二战期间服役,德国兵工厂在战争中制造出1400万支。

随着战争的进行,毛瑟步枪被赋予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ZF41或ZF42瞄准镜之后,毛瑟98K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尽管它性能与战绩都十分优异,但是很快人们就认识到这种采用旋转后拉枪机的步枪已经过时了。主要的问题在于射速太低。在与美军进行的狙击战中,使用毛瑟98K步枪的德军士兵在射击完成后必须手动上弹,拉动枪栓发出的声音在寂静的林中格外清晰。美军士兵很容易就能确定德军士兵的位置,从而给他们致命的打击。而美军使用M1步枪不用手动上弹,这样德军就吃了大亏。

应该说,毛瑟98K步枪是手动步枪发展的一个极致,大多数现代手动步枪都以毛瑟步枪为蓝本,但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它真正称得上世界枪械史上的“一代宗师”。

第七位:奥地利AUG无托式步枪

这件武器看起来像是电影《星球大战》里的道具。它既没有普通突击步枪身上常见的外露机件,又没有棱角分明的枪托。但AUG作为“枪林一怪”倒有不少非凡之处,用工程塑料制成的零件非常耐用,有射击10万发子弹的使用寿命。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AUG可以在冲锋枪、卡宾枪、突击步枪和轻机枪4个不同的角色之间变换。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保养。

上世纪70年代末,阿曼苏丹进口了一批AUG步枪,但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这种“没有鲜明轮廓的枪”,就连自己的皇家卫队也拒绝交出原有的M16步枪。无奈之下,阿曼苏丹只好把它们送给在黎巴嫩安营扎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指挥官把AUG步枪全部提供给着名的暴风突击队。该枪的高精度和轻巧让这些熟谙特种作战的战士爱不释手。1982年6月,以色列国防军发动了旨在清除巴解组织和叙利亚驻军的黎巴嫩战争,很快以军就完成了对黎首都贝鲁特的分割包围。兴奋至极的以军副总参谋长亚当少将跳出坦克,招呼随军记者来给自己拍照。忽然只见3名暴风突击队员越过一堵矮墙,像3道闪电一般扑了过来,他们边端着AUG步枪扫射,边投掷手榴弹。硝烟过后,亚当和3名突击队员同时倒下。军医在尸检过后发现,巴解战士在混乱中用AUG步枪进行盲目射击,居然达到相当高的命中精度,至少有6发子弹洞穿了亚当的腹部和胸膛。

AUG步枪在贝鲁特的一鸣惊人使它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有趣的是,AUG步枪也因此颇受影视界的青睐。在很多枪战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黑道杀手打开随身携带装满AUG零件的一个箱子,迅速把AUG组装起来,躲在窗户边用1.5倍瞄准镜向外瞄着某人。这充分体现了它分解方便、便于隐藏携带、光学瞄准镜准确性高的特点。也许当电影明星才是AUG最适合的角色。

第八位: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

在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西班牙军队使用的7毫米口径毛瑟枪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毛瑟1888步枪的基础上改良制造出自己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即所谓的“春田”步枪,斯普林菲尔德的英文是“springfield”,即“春田”的意思)。这种枪于1903年正式列装部队,并被赋予军队编号M1903。该枪采用毛瑟枪的枪机和分离式5发弹匣,使用M1903或者M1906型7.62毫米口径子弹,由于射击精度高,曾被改装成狙击步枪。该枪总共生产了15万支,还曾援助过中国抗战。

该枪大放异彩的瞬间发生在一战最后的岁月。一贫如洗的田纳西猎手约克中士参加第82步兵师,来到法国前线。1918年10月8日,他所属的部队遭到德军机枪阵地阻击,损失惨重。约克不顾雨点般的子弹,绕到敌军后方,以他在打猎时采用的最佳射击姿势,用M1903步枪进行射击。其间一名德军中尉带领5名士兵,从距离他23米的战壕里冲出向他袭来。约克使用步枪射击,并将他们全部打死。他总共射击了20发子弹,击毙了21名敌人。敌人被约克吓倒,迅速投降。于是约克俘虏了这里的132名德国兵,为大部队扫除了障碍。

第九位:德国MP434StG44突击步枪

1944年底,德国的“大剪刀”突击队在白俄罗斯普里皮亚特沼泽中执行侦察任务时被苏联红军死死围住。眼看突击队就要被消灭了,这时德军运输机空投了一批武器。“大剪刀”突击队获得这种武器后如虎添翼,向苏军阵地硬撞过来,居然奇迹般地突破了苏军的防线。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德国法西斯研制的“末日武器”———MP43JStG44突击步枪。二战爆发后,德国陆军技术部设想研制一种可像冲锋枪那样连发的步枪,这样可保持冲锋枪轻便的特点,且成本比传统步枪低得多。经过集思广益,黑内尔公司开发的MKb42(H)样枪被选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径,但所用弹药的长度缩短1J3,减少了装药量,使得枪支在全自动射击时更容易控制,然而希特勒却对MKb42(H)提不起丝毫兴趣。一战中当过下士的他使用过毛瑟式步枪,深信枪的射程是越大越好,而MKb42(H)的有效射程则比毛瑟枪退步了不少,致使德国技术人员苦心研制的、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MKb42(H)问世伊始就遭到国家元首的冷眼。陆军技术部深知希特勒脾气反复无常。该部借用了冲锋枪的名称———MP43来继续生产MKb42(H)。1943年,首批生产的一万支MP43样枪被送到正在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国SS第5“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结果初露锋芒。各部队纷纷要求增加该枪的配备量。一些将领从前线回来向希特勒汇报战况时,极力赞扬了MP43的出色表现,并再三要求增加产量。此时希特勒才知自己受骗已久。庆幸的是,希特勒也了解到该枪的性能确实是非常出色,并亲自将MP43命名为突击步枪。就这样,枪械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员———突击步枪。1944年,MP43易名为StG44型,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德国44型突击步枪。

第十位:美国M14步枪

M14自动步枪是M1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师加兰德在二战后以M1为基础而开发出的,1957年投入使用,很快又于1968年被撤装掉。M14撤装源自越南战争。M14太长太重,在又热又潮的气候中使用很困难,再加上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弹过重,巡逻小分队的单兵携弹量有限。另外美军士兵所使用的M14大多数都只能单发射击,在近距离接敌时其火力难以与AK-47步枪抗衡。美国军方在M14暴露出这些问题时就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最终选择了小口径的M16突击步枪。

M14被取代并不能说明它的性能差,只是从现代战争的大环境而言,M14却是一种过时的武器。不过,M14依靠自身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势,却在狙击战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美军后来以M14改装成半自动狙击步枪,在战斗中表现良好。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为了对付反美武装的狙击手,驻伊美军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反狙击作战。M14狙击步枪在这里成了最主要的战争武器。如今,在菲律宾、波罗的海国家的军队中也可见到它的身影。

J. 毛瑟步枪的公司发展

毛瑟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7月31日,当时符腾堡(Württemberg)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在德国黑森林的一个小镇奥伯恩多夫(Oberndorf)建立一间皇家兵工厂,该工厂于第二年开始运作,雇用了133个工人,专门为普鲁士军队生产武器。毛瑟两兄弟——威廉与保罗自小就跟随父亲在这家兵工厂当学徒,也是在这家工厂开始尝试设计枪支。在1867年,毛瑟两兄弟以法国的夏塞波后装枪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旋转式闭锁枪机的后装单发枪,这种步枪于1871年被德国军队采用,并命名为71式步枪,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支毛瑟步枪。威廉·毛瑟(Wilhelm Mauser)在1882年1月13日去世后,保罗·毛瑟(Paul Mauser)继续在轻武器设计方面进行研究。为了提高71式步枪的射速,保罗·毛瑟在枪管下方增设了一个管状弹仓,这种改进型后来被命名为71/84式步枪。
到了1886年,法国率先采用了以无烟发射药为推进药的勒贝尔(Lebel)1886步枪,无烟发射药使步枪弹头的初速和有效射程都大大提高,世界各国对无烟发射药技术都趋之若鹜,德国也需要尽快换装无烟发射药步枪,于是就在1888年通过一个军事委员会把无烟发射药和曼利夏式弹仓和其他国家的步枪上的先进技术都揉合在一起,从而诞生了众所周知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1888 Commission Rifle),这种步枪发射的步枪弹被命名为“8×57 J”。
当时德国步枪的设计和生产都掌握在保罗·毛瑟手里,他很不满意德国军队擅自设计和采用88式步枪,并开始着手对毛瑟步枪进行改进,很快就推出了毛瑟1889式和毛瑟1891式;其后,保罗·毛瑟又设计了一种不随枪机旋转的拉壳钩,提供了供弹可靠性,并推出了毛瑟1892式步枪;在次年推出的毛瑟1893式步枪又把单排弹仓改为双排弹仓,使弹仓长度缩短。在政府的支持下,毛瑟步枪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也促使保罗·毛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他的设计,先后推出了1894式和1895式步枪。从92式到95式这一系列的毛瑟步枪被卖到比利时、西班牙、墨西哥、智利、乌拉圭、南非共和国(布尔人德兰士瓦和奥伦治自由邦)、中国和伊朗等等国家。随着毛瑟步枪的名气不断攀升,保罗·毛瑟也逐渐全面控制了皇家兵工厂的股份,最终在1897年把皇家兵工厂重新改组成毛瑟武器制造股份公司(Waffenfabrik Mauser AG)。
除了生产步枪外,毛瑟公司也生产该工厂雇员菲德勒三兄弟设计的驳壳枪,但由于该手枪最后申请专利的是公司的老板,所以这种手枪也被称为毛瑟手枪。毛瑟公司最着名的产品是98k式短卡宾枪,这是二战前在原来的98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和缩短而成的,并在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的制式步枪。在1940年,毛瑟公司被邀请参加新型半自动步枪的投标,但可惜毛瑟公司的G41(M)试验失败,在经过短期试产后就被取消。
当纳粹德国战败后,奥伯恩多夫处于法国的控制之下,整个兵工厂遭到占领军的破坏。后来,3个毛瑟公司的前雇员在奥伯恩多夫建立了H&K公司,H&K公司最终完全取代了毛瑟公司为德国军方供应轻武器。如今毛瑟公司只是属于德国防务企业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下的一个子公司,其主要的业务只是生产BK-27转膛式自动炮,在轻武器业务方面已经完全没落,只有一些名气不大产量不多的民用产品。
1999年,毛瑟民用部分从军用部分分离, 并被德国投资商Michael Lüke和Thomas Ortmeier所购买。毛瑟狩猎武器有限公司(Mauser Jagdwaffen GmbH & Mauser Hunting Weapons Ltd.)及其公司基地在德国南部城市伊士尼(Isny im Allgäu)建立。步枪的生产方向也专门瞄向狩猎/体育方面。
2003年,毛瑟狩猎武器有限公司推出毛瑟 M03步枪系列。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