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阿拉伯人如何征服西班牙人

阿拉伯人如何征服西班牙人

发布时间: 2022-05-06 22:10:46

① 西班牙历史 关于宗教的

历史上西班牙是属于天主教势力范围的,后来公元8世纪时摩洛哥的伊斯兰势力从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西班牙,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摩尔帝国统治了西班牙七百年,但逐步没落。

其13世纪修建的阿尔罕布拉宫是摩尔人抵抗北部基督教国家的最后据点,但在内部纷争,东征十字军和蒙古铁骑的三重打击下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曾有的辉煌。

尽管摩尔人在格林那达又喘息了百余年,最终还是被西班牙的天主教徒们赶回了北非摩洛哥的大漠老家。欧洲的伊斯兰统治也从此正式结束。

(1)阿拉伯人如何征服西班牙人扩展阅读:

天主教对西班牙人的影响

天主教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中。像其他天主教徒一样,西班牙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是在教堂中度过的:出生后的洗礼,第一次领圣餐,婚礼和死后的葬礼。

西班牙节日众多,有一个原因就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子、每一种职业都有一个圣徒作为守护神。每到圣徒生日的时候,这个城市或者行业公会就要举行大弥撒和宗教游行。另外,每一个教徒也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不仅要过自己的生日,也要过圣徒的生日。

西班牙人的名字大多取自圣徒,最常见的男女名字就是圣父圣母“何塞”和“玛丽亚”,而且不论男女,都经常把这两个名字连用。比如西班牙前任首相就叫“何塞·马利亚·阿斯纳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什么时候被阿拉伯人统治的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入侵西班牙。阿拉伯人只用了7年时间就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从而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

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西班牙政治、经济、文化等再度辉煌。许多经济作物(如茄子、西瓜、柑桔等)通过阿拉伯人引入西班牙和欧洲,阿拉伯数字的使用促进了科学发展,天文、医药、数学、建筑等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等人的着作及圣经、古兰经通过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翻译传到了欧洲各地。西班牙语中关于行政、建筑、数学、医药等领域的词汇很多来自阿拉伯文。阿拉伯统治对西班牙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阿拉伯人如何征服西班牙人扩展阅读:

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Reconquista),又称再征服运动、列康吉斯达运动,是公元718至1492年间,西班牙人反对阿拉伯人占领,收复失地的运动。

从 718年的科法敦加战役开始,到1492年格拉纳达战役结束,共经历了8个世纪。 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中,“Reconquista”一词有“重新征服”的意思。

711年阿拉伯人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原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人逃到半岛的北部。以后在北部地区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纳瓦尔、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等王国,这些王国时有分合,并从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夫里亚山区及比利牛斯山区向南推进,开展驱逐阿拉伯人、收复失地的运动。

718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国王佩拉约在科法敦加与入侵的阿拉伯人发生战斗。在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王国也进行了收复失地的斗争。

1479年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合并,共同开展了驱逐阿拉伯人占领的斗争。西班牙人先后收复了托莱多(1085)、拉斯纳瓦斯·德托洛萨(1212)、塞维利亚(1248)、萨拉戈萨(1118)、马约尔(1229)、巴伦西亚(1238)、萨拉多(1340)和阿尔赫西拉斯(1344)。

1492年1月2日,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最后一个王国格拉纳达王国被打败,国王穆罕默德十二世(即西班牙称博阿布迪尔)投降,西班牙统一,收复失地运动胜利结束。

资料来源:网络—收复失地运动

③ 西班牙人和摩尔人打了多少年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入侵西班牙。阿拉伯人只用了7年时间就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从而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阿尔汉布拉宫(Alhambra Palace),西班牙的着名故宫,为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王宫。“阿尔汗布拉”,阿拉伯语意为“红堡”。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
摩尔人统治西班牙,按年代算是711-1492年,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

④ 阿拉伯人和西南欧是怎么战斗的

北非荡平后,富庶的西南欧立即成为阿拉伯人下一个掠夺目标。

伊比利亚半岛是西南欧的门户,是中世纪欧洲最美好的地区之一,当时,统治半岛的西哥特人,属基督教的阿里乌派。当地土着居民(西班牙——罗马居民)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他们把阿里乌派视为异端。西哥特人在西班牙专横跋扈,广大人民十分痛恨其统治。阿拉伯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闯进西南欧大门的。

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仰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岛,深入侦察西哥特王国的领土。711年7月,阿拉伯军在詹达湖岸边的巴尔白特河口与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的军队相遇。由于对罗德里克篡夺王位不满者的倒戈,西哥特的2.5万之众被完全击溃,罗德里克下落不明。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马拉加、科尔多瓦和西哥特首都托莱多。

712年,穆萨亲自率领1万名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军队在西班牙登陆。仅2年时间,整个比利牛斯半岛除北部山区以外都被占领,并建立了西班牙人的统治。

西班牙被征服后,阿拉伯统治者就想征服整个地中海,把意大利、日耳曼和希腊等地都收归阿拉伯版图。

717年8月中旬,阿拉伯军队同时从陆上和海上大举进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12万阿拉伯陆军由马斯马拉指挥,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准备用封锁的办法围困该城。阿拉伯的海军舰队在苏莱曼指挥下,约1800艘船只从埃及和叙利亚赶来。为了配合封锁,阿拉伯舰队一路在西,切断可能来自爱琴海方面的援助和补给;另一路在东,控制来自黑海方面的补给。

拜占廷帝国皇帝利奥三世面对阿拉伯人的围攻,决定使用“希腊火”袭击阿拉伯舰队,削弱其海上力量,以打破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上封锁。为此,他们在君士坦丁堡东北海港出口处建起两座了望塔,了望塔之间挂起可以升降的大铁链。船舰上,装有用石油、硝石、硫磺及各种树脂制成的混合液质,注进吸管。阿拉伯舰船入港后,即放下铁链,切断退路,随后,各舰船上的“希腊火”一齐喷射。这种希腊火见水即燃,能在水面上燃烧。顿时,阿拉伯舰船大火冲天,急忙逃遁。

拜占廷舰队利用希腊火不断袭击阿拉伯舰队,使其遭到损失,同时由于阿拉伯人不适应欧洲冬天寒冷的天气,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亡,苏莱曼将军也被冻死。这些损失打击了阿拉伯军队的士气。718年8月15日,阿拉伯人被迫解围撤兵。途中他们的舰队遇到大风袭击,有15万人死亡,1800艘战舰到达叙利亚和亚历山大里亚港时,只剩下10艘。这对阿拉伯人来说,确实是一场灾祸,对以后的战争进程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不久,阿拉伯人改变征服路线,即先取法兰克、日耳曼、意大利,然后进攻君士坦丁堡,最后回到大马士革。

719年,阿拉伯人在同盟军支持下,越过比利牛斯山,准备侵入高卢的阿奎丹地区,而崛起的法兰克人,这时也正从北方进攻阿奎丹。阿奎丹地区由欧多统治,他面对南北两面之敌的进攻,深感处境危险,就想先收买北非柏柏尔的一个首领,以保障南疆的安全,结果没有得逞。阿拉伯集中兵力分两路大举进攻,主力从西面渡过埃及布罗河,沿潘普络纳向北,过比达索瓦河,进入加斯科尼,再从那里向北运动。以保障主力部队的成功,另一支独立支队,则从东南向北,以罗讷河下游出口处的阿尔为打击目标,目的是在阿奎丹制造恐怖气氛,吸引牵制敌人,保证西路主力的袭击成功。

西路由西班牙总督阿卜杜拉曼率领,发展顺利。在加龙河下游的波尔多击溃欧多的抵抗,波尔多城被抢劫一空。接着分兵出击,连渡加龙河和多尔多涅河,向北并到达图尔以南约95公里的普瓦提埃城。欧多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无计可施,他决定向法兰克人求和,借助其兵力向阿拉伯人进攻。

6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东征西战,势力强盛,其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东至莱茵河川东,成为西欧日耳曼人最强大的国家。后来随着封建贵族权力的增长,王朝开始衰颓,一切大权实际落入宫相之手,国王徒拥虚名。国家分裂为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等几部分。

就在此期间,法兰克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宫相,名叫查理·马特。他重新统一法兰克,稳定奥斯特拉西亚的统治权,统一了纽斯特里亚,并征服了撒克逊人、日耳曼人和多瑙河流域,巩固了东北边疆,保证无后顾之忧。

731年,查理·马特率领一支军队从奥尔良渡过卢瓦尔河,进入贝里地区。这时,阿拉伯军队正忙于抢劫,同盟军统帅、西班牙总督阿卜杜拉闻讯后,立即命令部队退到普瓦提埃城附近。

欧多得到查理·马特的支持后,急于交战。但是,具有杰出指挥才能的查理·马特知道阿拉伯人的弱点。他阻止欧多的行动。他认为,阿拉伯人前进的时候,不能过早发动攻击,一定要忍耐。因为他们由于对财物的贪欲所激发的信心和勇气,就像洪水一样难以抵挡。等到他们满载而归时,就无斗志了,这时再攻击就有成功的希望。

阿拉伯人由于满载劫获物,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丧失了机动性。阿卜杜拉曼一度曾想放弃这些战利品,但他的部下不肯服从命令,这样只好一面把战利品南撤,一面组织力量准备战斗。查理·马特也展开了队形,因为民兵尚未到达,也就没有主动进攻。两军对峙了七天。

法兰克军队主要依赖步兵。他们的部队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将的私人部队,军事素质好,受过严格训练,参加过多次战斗;另一类是强召来的当地民兵,他们装备不全,没经过训练,说不上有什么纪律,主要任务是搜寻粮秣,保障供给。法兰克军队的兵器主要有刀剑、匕首、标枪和战斧。主要的防护武器是防盾和装甲。阿拉伯军队大部分是骑兵,惯用矛、剑,很少使用弓箭和甲胄。他们没有后方补给,主要靠以战养战,战术上靠野蛮的硬冲和勇敢精神。

⑤ 历史上西班牙对伊斯兰教民的迫害

伊斯兰教由于其强制性、不宽容性以及顽固性,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难于被所在国吸纳和同化的宗教。常常听到对伊斯兰教“一旦伊斯兰化,就永远是伊斯兰”的神话,所表达的也就是在某一地区或民族中形成信奉伊斯兰教的群体后,就不可能让其抛弃伊斯兰教,一旦一个国家出现了伊斯兰教群体,就只能坐视其发展壮大,而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历史上的西班牙就打破了这个神话,是一个典型的清除了伊斯兰教势力和影响的国家,这对所有面临伊斯兰教威胁的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 西元711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征服了北非的柏柏尔并使其皈依伊斯兰教后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并迅速打败了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征服了除最北部山区以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从此西班牙进入了伊斯兰教统治时期。虽然西班牙国家的真正形成,要到近八百年后,卡斯蒂里亚的伊莎贝拉女王和阿拉贡的费尔南德国王结婚后,两国合并以后才会出现。但伊比利亚半岛本来就有西班牙这称呼,所以使用这个名词也不算错误。

还需要一提的是这一过程中犹太人的行为。在中世纪,虽然同样源出犹太教,但同期的基督教要比伊斯兰教对犹太人歧视和压迫的程度更甚。所以在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人的过程中,犹太人普遍采取了与阿拉伯人合作的姿态。而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述,是犹太人勾引阿拉伯人入侵,并多次出卖了所居住的城市,为阿拉伯人打开城门的事例,犹太人的这种举动也为八百年后西班牙人驱逐犹太人埋下了伏笔。

⑥ 阿拉伯人是如何征服西西里岛的

阿拉伯人对西西里岛的征服,标志着阿拉伯帝国在欧洲扩张达到顶峰。公元827年,阿拉伯国家派出了远征军,从突尼斯出发,浩浩荡荡地开始东征,这是一支拥有600多艘大型战舰、40000多名士兵的庞大军队。三天后,阿拉伯远征军到达西西里东海岸的马扎拉,晓勇善战的阿拉伯人神速地登上了陡峭的海岸,一夜之间将驻守在那里的希腊人、迪太基人、罗马人打得落花流水。以马扎拉作滩头堡,阿拉伯人成了西西里的主人。

⑦ 历史上,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什么不是民族国家

1、光复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
公元8世纪初,从北非过来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现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此后的数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带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2个世纪之内都是西欧的文化中心。
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后,不愿接受这些伊斯兰教统治的西班牙人退缩到北部山区,那里出现了一些抵抗中心,由此开始了持续7个多世纪的光复运动,但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11~13世纪。这场斗争,在西班牙人看来,是基督教反击伊斯兰教侵犯的一部分,所以,反抗阿拉伯人同志的武装也被看成是罗马教皇号召组织的十字军的一部分。
10世纪和11世纪时,在伊比利亚西北部出现了雷翁和卡斯提两个抵抗中心。鉴于西班牙人的复国战争如火如荼地展开,约两万北非的柏柏尔人在伊本.优素福率领下于1086年来到西班牙,支援这里的阿拉伯人。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六世率领的军队大败,据说他只带了300人死里逃生,而这些柏柏尔人的军队则把4万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北非。但卡斯提人没有灰心。1212年,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八世在各抵抗中心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十字军的支持下,统率联军于柏柏尔人在托罗萨地方进行决战,大获全胜,柏柏尔人被杀至少16万。1230年,卡斯提和雷翁王国合并,统称为卡斯提王国,是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中心,拥有最强大的一支反抗武装。1236年,他们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尔多瓦,光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伊比利亚的东北部则形成了反抗阿拉伯人的另一个中心――阿拉贡王国,该王国的正式形成是在1137年,由当地几个抵抗中心合并而成。在半岛的西南部,则形成了葡萄牙王国,它先是依附于卡斯提,1143年后成为独立王国。
在整个光复战争中,西班牙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着名的是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士(约1043~1099),他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熙德”(斗士的首领)。他的主要功劳式1094年攻占巴伦西亚,并坚守住这座城市。后来他的事迹被人编为长诗《熙德之歌》,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几部长篇史诗之一。近代以来,这部长诗也成了衍生其他文学作品的素材,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就创作了悲剧《熙德》,歌颂理智对情欲、义务对感情的胜利。
经过11~13世纪的激战后,西班牙人的胜局已定,但离光复全部领土仍需时日。科尔多瓦失守后,阿拉伯人逃到半岛东南部的格拉那大,又在那里坚守了250多年。他们在这群山环抱、江河贯流、田园如茵的弹丸之地,在这势单力薄的偏安环境中,再次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2、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胜利在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无暇顾及这一类文化的创造,他们在复国的同时处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不经历这个过程,日后他们就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探险和殖民活动,也就不能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光是一个驱逐外敌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民族内部冲突、使内部各种政治势力达到相对集中和统一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点,往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和流血斗争。
近代西欧各国民族国家爱国主义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国王和大贵族的冲突。葡萄牙独立后不久,即在13世纪初就发生了内战,主要是国王想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而引起于大贵族和高级教士的冲突。此后,葡萄牙不仅多次发生与卡斯提的战争和新的内战,还爆发过两次“革命”,即所谓的1245~1247年的革命、1383~1385年的革命。葡萄牙史学家认为,这些革命都带有国王与“人民”(城市市民和农民)合作打击闹分裂的权贵的性质,结果使中下层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这对商人特别有利。1383~1385年的革命是与卡斯提的战争一起进行的。在这场战争加革命中,世袭大贵族站在卡斯提一方,市民和一些精通罗马法的知识分子站在政府一边,卡斯提的干涉军失败了。于是,有钱的“资产阶级”(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是习惯上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称呼,一般是指当时的大商人。一般说来,这是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最多也是一些倾向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商人。)和法学家在新建立的王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资产阶级”关心和平和扩大贸易,法学家则关心加强国王权威。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至此终于建立起来了,没有这样一个政府,没有这些商人和法学家的努力,小小的葡萄牙此后要发展成一个帝国是不可能的。当然,只靠这些商人和法学家也是不行的,未来的扩张和建立帝国,还是要靠那些权利受到一定抑制的贵族的支持和领导。但这里我们必须看到,西欧中世纪后期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商人及其相关的知识分子还是取得了可以与传统的统治阶级相抗衡的权利。
光复运动的另两个主要中心阿拉贡王国和卡斯提王国也不平静,它们同样面临加强中央权力的问题,同样面临大贵族闹独立,同时还有农民反抗封建捐税的起义。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和集中统治,两个王国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这是通过联姻来实现的。 1469年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与卡斯提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10年后,他们先后继承了各自王国的王位,这样1469年两个国家正式合并,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不久,统一后的西班牙开始向偏安一偶的阿拉伯人发起总攻。1492年1月,格拉那大的摩尔人献出城池投降,光复运动至此结束。
伊莎贝拉是位颇会玩弄权术的女王。据说她金发碧眼,是个典型的美人,但不是那种风情柔和之辈,而是爱好体育、健壮有力之人。理论上她是协助丈夫治理国家,但无比傲慢、固执己见,又善于掩饰,常常装出天真浪漫的样子裁断大小事务。特别是她的宗教狂热,使西班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是她大肆利用宗教裁判所来镇压“异端”,制造了大量冤案。仅1498年前的17年中,被处以火刑的就有8800人,被判有罪的达10万人以上。这里所说的“异端”,指的是那些信仰其他宗教的居民,如犹太教、留在西班牙而被迫改宗天主教的摩尔人(被称为“摩里斯科人”),也就是那些对基督教信仰解释与罗马天主教的官方规定有出入的人。不过后者是少数,当时的异端主要还有那些在宗教实践上与教堂规定的一套不一致的人,大部分是走火入魔的乡村妇女,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异端”是被诬告造成的。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镇压政策虽暂时有助于政权的巩固,但其消极面及其明显。比如,政府命令犹太人在3个月内离开西班牙,许多医生、科学家、哲学家、商人、高级手工艺人在犹太教士的带领下离开了这个国家。这些离开西班牙的犹太人的后裔现在已有200万,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
当然,对这时期西班牙的君主来说,这些消极现象并不像后来看来那么严重。在他们眼里,最有意义的是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这是向外扩张、建立帝国的先决条件。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两个国家在近代西欧的扩张中走在前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反侵略斗争中较早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 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形式。而民族则是共同体的认同概念,其来源可以是共享的体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应此包括以公民国族主义及种族国族主义等不同的思维,主要取决于认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不论是继承前帝国王国的统治范围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移民现实来说,少有国家符合此类形。因此,当代民族国家常为多民族国家而多元文化主义常用来形塑及争取对体制的认同。 首先肯定一点:全民重商主义(拜金)和冒险精神引发自主探究世界的浪潮,从而获得广大的殖民地和资源(主要是金银),从而得到足够的金钱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然后就是强大的海军实力,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和金融政策。商人与贵族共治,海军比国力先行。 上面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之路。但可惜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太有钱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来,因此自己就不生产了,也就是传说中的(产业空心化),大家全玩资本扩张,结果到最后资本没有扩张,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灭导致了西班牙资本外流,结果就是西班牙国力的衰落。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强大是建立在其美洲殖民地强大的金银资源流入的结果,其舰队技术水平并不怎么样,本国生产能力也不行,当海军舰队覆灭的时候就是国家衰落之时,因为国家再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建立强大的海军了

⑧ 西班牙被阿拉伯征服后阿拉伯又产生了什么野心

712年,穆萨亲自率领1万名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军队在西班牙登陆。仅2年时间,整个比利牛斯半岛除北部山区以外都被占领,并建立了西班牙人的统治。

西班牙被征服后,阿拉伯统治者就想征服整个地中海,把意大利、日耳曼和希腊等地都收归阿拉伯版图。

⑨ 历史上,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一个国家吗

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国家。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

西班牙王国,简称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

(9)阿拉伯人如何征服西班牙人扩展阅读:

西班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是欧元区第五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葡萄牙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相当完善的旅游业,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欧元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⑩ 有没有一些西班牙故事

公元711年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实际上是阿拉伯化历史不久的一支北非民族,被西班牙称为摩尔人,它依然带着北非民族的文化基因,混同了阿拉伯文化后,一同带进了伊比利亚半岛。而被他们征服的这个地区在此之前就早已经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形态,有长达500年的时间里它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除了建设城市,罗马统治给这个地区建立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是拉丁语言和基督教。公元409年从俄国西南平原地区迁移而来的西哥特人入侵,建立了新的王国,罗马帝国分裂时,这个半岛被遗弃了,拉丁文化和基督教却一直沿袭下来。摩尔人打败的就是已经被当地同化了的西哥特国王,随后阿拉伯军队进入。占领者以哈里发的名义,宣布西班牙并归伊斯兰帝国。

此后的800年,阿拉伯人与西班牙人之间持续着政治军事的冲突,其中却也有文化上的复杂纠缠。

由于阿拉伯人的侵入纷纷逃进北部山区的基督徒很快就组织起来,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几个天主教公国在北部建立了一系列要塞,与阿拉伯君主对峙,这个防线尽管脆弱,但是它维持着天主教王国的象征性存在。

不过几十年时间,阿拉伯人就开始应付王朝换代的危机,新来的统治者阿布德拉赫曼定居在科尔多瓦,同时宣布独立,不再隶属伊斯兰帝国。最初的阿拉伯征服者曾在这里设有一座清真寺,位于基督教圣文森特教堂里,殿堂一分为二,一半给天主教徒做礼拜,一半给穆斯林举行仪式。这个阿布德拉赫曼用重金买下天主教堂的那一半,在原址上翻建了一个与哈里发身份相符的清真寺。但它仍然遵从了原教堂的轮廓,只是后殿改为壁室,尖塔取代了钟楼,圆柱来自基督教化的非洲,石板由拜占庭工匠凿制,泥瓦工是从北方抓来的俘虏,而历史学家发现,这座清真寺散发出的气息更像犹太人的理性哲思。这座建筑中的混合性质在天主教光复西班牙后的重建中依然得到尊重,负责翻建的建筑师没有把清真寺全部拆毁,在它的基地上建造了新教堂,尽管如此,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还指责他说:“你建造的东西别人在别处也能建造,而你毁掉的东西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阿布德拉赫曼二世不但在政治方面继续与伊斯兰帝国争雄,他还要以文学和音乐来征服西班牙,改变他们的性格。到阿布德拉赫曼三世时,阿拉伯人的文化,几乎全部移植到了西班牙。当时的科尔多瓦、托莱多、塞维利亚、马拉加和格拉纳达等城市都开办了大学,西班牙学者和学生可以到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波斯甚至中亚留学,也有东方学者到西班牙讲学。仅科尔多瓦城内的图书馆就有70座。

从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定居开始,他们占领的地区一直没有深入到底,即使他们有时突入北部和东北部,却从来没能阻止基督教在那些地区建成的一连串小王国。拉赫曼王朝期间,基督教小王国之间时有纷争,卡斯蒂利亚国王打不过他的对手,竟然会请求拉赫曼援助,拉赫曼也会帮助他重登王位,条件是得到10座城堡。在穆斯林内部的争执中,拉赫曼也持同样的策略。比阿拉伯人更早来到西班牙的犹太人,在争战中始终在夹缝中左右逢迎,也在文化融合中渗透着他们的影响。

到了10世纪,真正的阿拉伯人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少,这个种族稀释的过程最初是改宗不久的摩尔人与阿拉伯君主的隔阂导致,他们对宗教问题本来就漠然视之,更关心的是在瓜分西班牙土地时的利益,阿拉伯人分得的是安达卢西亚和阿拉贡地区的肥沃土地,分给摩尔人的是卡斯蒂利亚干旱的高原和沙漠地带,这样的利益分配激怒了率先踏上西班牙海岸的摩尔人,促使他们与当地的基督教居民形成合作,合作和通婚促成了一部分摩尔人与西班牙人的种族融合。更好地区分西班牙人与阿拉伯人的标准,不再是种族,而是基督教与穆斯林的区别。科尔多瓦的阿拉伯君主统治时期,对待基督教相对宽容,基督教徒只要不敲钟,不组织仪式队伍,按章交税,就可以与穆斯林相安无事,他们中间有一些人或者因为职业所需,或者不够虔诚,出现了阿拉伯化的倾向,甚至在知识青年中有一种时尚,一方面信守基督教,一方面赞赏阿拉伯文化。
可见矛盾不在于道德和风俗,而在于与上帝观念相关的世界观。历史学家分析,“西班牙/阿拉伯文化的诞生不利于维持天主教的正统”。西班牙境内的种族混杂和政治界限时时变动,但有一道宗教的精神壁垒从来准确,这也是伴随着阿拉伯统治一直持续的基督教光复运动的动力。在光复运动和北非穆斯林族的夹击中,科尔多瓦王朝的各个省逐渐脱离王朝要求独立,1031年,哈里发被废黜,西班牙再也没有阿拉伯王朝了。光复运动利用阿拉伯人的分裂进一步扩大地盘,此后的300年中伴随着一次次不可思议的自相残杀和政治婚姻,基督教各个王国经过相互吞并,形成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大王国。到14世纪,西班牙全境几乎都控制在基督教各王国手中,穆斯林统治缩减为格拉纳达一个独立王国。收复格拉纳达的天主教双王正是一桩最成功的政治婚姻,阿拉贡王子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亚未来女王伊莎贝尔在1469年结婚,他们的婚姻给统一西班牙的愿望提供了戏剧性的确认。政权得以光复与统一,800年的多重文化浸染使西班牙不可挽回地留下了混合的色彩。

混合的色彩在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最为浓重,这里是宗教冲突与融合的前沿,以激情和冲突、爱与死着称于史。最能表达这种气质的语言莫过于弗拉门戈。

5月24日,作为西班牙文化年的项目也要以,《一次弗拉明戈的印象之旅》的演出来带动中国观众对西班牙的想象。今天的弗拉门戈虽然已经是舞台化了的,但舞者落寞沧桑的眼神和铿锵倔强的激情以及歌手紧皱的眉头,粗粝喑哑的音调,还是保留了弗拉门戈起源时代的韵律,在音乐风格上,弗拉门戈音乐是一种忧郁哀伤与狂热奔放的混合体。

西班牙统一后,基督教国家的十字军东征运动还没有停止,西班牙的宗教战乱也在继续,战乱中很多犹太人、阿拉伯人改宗,大量进入西班牙的吉卜赛人被要求改变生活方式,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逃往偏僻的山区,在艰难的生存中他们用歌曲、舞步、乐器诉说他们的生活。研究者分析flamenco(弗拉门戈)是由felag(农夫)和mengu(流浪的)组成,这个词的来源说明是流浪的农民的创造,也有分析说吉卜赛人就是弗拉门戈的创造者,经埃及至北非,带到安达卢西亚,吉卜赛人以神秘倔强的节拍诉说他们悲苦的处境和苦难也压不倒的自由与快乐天性。因为这其中有印度的节拍特点,还有吉卜赛式的长裙。即使不是吉卜赛带来的东方色彩,这时的西班牙尤其是西班牙南部人群已经渗透了东方的印记,在弗拉门戈中这一点体现在音乐中的摩尔人风格,甚至还有犹太和拜占庭的音乐元素。在弗拉门戈中散发出的那种痛苦与欢快的矛盾,也许正是西班牙人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所经历的内心矛盾,这种爱与恨、纯洁与邪恶、快乐与痛苦、放纵与收敛、甜蜜与苦涩的矛盾处境中生长出一种不可言喻的神秘与高傲。还有一种分析,说它起源于非洲享乐主义的塔提麦斯乐舞蹈,跳舞女郎在罗马时期乘船而来,赢得了舞姿精湛和淫荡的双重名声,之后,经过拜占庭礼仪的圣歌洗礼,促成了弗拉门戈舞曲中的东方色彩,而穆斯林文化又增加了反复说唱的元素,构成了充分释放情感的方式。到了11世纪,在安达卢西亚充满南方风情的民间音乐作用下,正式形成了弗拉门戈舞曲。

无论它来自哪个民族,它都必定是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生成,而且必定是来自处于矛盾境遇中的民众,到18世纪中叶,弗拉门戈已经在安达卢西亚风行时,上流社会仍然拒绝它,直到有一位音乐家为独幕剧《托纳蒂亚》作曲采用了吉卜赛的诗句和旋律,情况才有了改变。弗拉门戈的曲式称为palos,大约有60种,每个palos代表特定的情绪,有搭配这种情绪的歌词,据说表达孤独的solea曲式是弗拉门戈音乐的基石,它表达悲剧的情绪,描写黑暗的事物。弗拉门戈里有一个词叫做ende,意思是指演唱者的灵魂,西班牙一个诗人说,ende只能在“灵魂里最后一个鲜血四溅的地方”出现。尽管它现在被全世界赞赏,但有多少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复杂性和它的情感深度?因此也可以理解行家所说的,最好的弗拉门戈不是专业演员,最好的舞者不是年轻姑娘。

但北部的巴斯克地区不跳弗拉门戈,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人也不跳弗拉门戈,他们跳“萨尔达纳”,这是一种与民族觉醒有关的集体舞。800年的阿拉伯统治从来没有完全同化西班牙,北部基督徒的骑士打败穆斯林后,赢得了欧洲最佳战士的称号,象征高贵地位和中坚力量的骑士团被赋予极高的伦理地位。西班牙中部往北,散落着一连串城堡,卡斯蒂利亚的地名就是从城堡转化而来,有记录的城堡多达1200多座,这也是长久争战的遗物。

历史已经远去,穆斯林走了,在争战中坚守基督教伦理的骑士留下一卷《堂吉诃德》和静默的城堡,供读者想象供游人浏览,而安达卢西亚的弗拉门戈中流动着历史基因还在延续着,也正是这部分基因给了西班牙非同任何地方的复杂的情感方式,也给了我们关于西班牙的想象。■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