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什么时候霍乱
❶ 霍乱疫苗哪年研制成功
自从Koch于1883年分离 霍乱弧菌以来,霍乱疫苗的研究也是首先从非口服灭活疫苗开始的。在Koch发现 霍乱弧菌后不久,非口服灭活疫苗就开始了人体试验。Ferran首先于1884年在 西班牙 霍乱流行区进行了灭活疫苗 临床试验,接种组发病率明显减少。之后 俄国人Haffkine开始在 印度进行 霍乱疫苗 临床试验,1984年获得令人信服的保护效果,20世纪20年代在 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经追踪观察,非口服灭活疫苗有效率达80%,此后的接种人数高达300万,证明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尽管人们对注射用 霍乱灭活疫苗有各种疑问,但霍乱灭活疫苗仍然是一些国家唯一被允许使用的现行疫苗。同一时期,Russell进行了口服灭活疫苗的试验,当时疫苗内添加了胆汁盐,其保护效果与注射途径进行的接种免疫基本相同,但由于一部分患者有腹泻症状而停顿了近50年。目前人们对口服疫苗研究越来越重视。目前 霍乱口服灭活全菌体含B亚单位疫苗,已在 瑞士正式被批准使用。口服减毒活疫苗是由 美国马里兰大学疫苗发展中心,在Kepar教授领导下研究成功的。目前该疫苗已经在 欧洲、 加拿大及 南美洲国家取得批准使用,但现今仍未败 美国FDA通过。自1992年末至1993年初,在 印度和 孟加拉国首先开始的 霍乱流行是由新出现的霍乱株O139引起的,以后蔓延到 泰国、 中国、 马来西亚等邻近国家。 德国学者Holmgren等发展了来自 霍乱O139疫苗株的口服灭活全菌体疫苗。http://ke.sogou.com/v6325881.htm?fromTitle=%E9%9C%8D%E4%B9%B1%E7%96%AB%E8%8B%97
❷ 那些在霍乱中的事你知道多少
霍乱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传染疾病之一,而医生们研究和了解霍乱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中甚至经历了以身试菌。在一系列的发现与牺牲之后,人们对霍乱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知识不断积累,霍乱的黑色影子,渐渐从生活中隐去了。
科赫的“逗号”
1883年6月,第5次世界性霍乱袭击埃及,埃及政府向在微生物学和细菌学研究方面占世界领先地位的法国和德国求救,两国立即派了医疗组。
德国的一组由着名细菌学家、帝国卫生局的正式官员罗伯特·科赫领导,成员有格奥尔格·加夫基和伯恩哈德·费舍尔。
法国的路易·巴斯德正在为征服狂犬病而斗争,忙得无法脱身,就派了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埃德蒙·诺卡尔、艾米尔·鲁、路易·特威利尔和伊西多·斯特劳斯去。
马克斯·冯·佩藤科弗
10月7日早上,佩藤科弗带着一支试管走上课堂讲台,把试管举到头上,宣布说“那里面有数百万的科赫‘逗号’,此刻我就要一个不留地把它全部喝下去,却相信它不会使我发呕和致病。”
讲堂里立刻骚动起来。大学生们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跨过凳子,冲到教授跟前阻止他做这样一次危险的实验。佩藤科弗趁学生们正处于混乱之中,一口气把整个试管里的培养物全都喝了下去。
佩藤科弗事先没有作过任何预防措施,相反,他还曾用一克苏打冲入100毫升的水中,掺到霍乱弧菌的溶液里,以防止胃酸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在实验之后,他也没有服药。
奇怪的是,佩藤科弗确实并没有因此而患上霍乱。他只是在实验以后的第三天患了肠粘膜炎。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支持,10月17日,佩藤科弗原来的助手鲁鲁道夫·埃米利希也喝下了十毫升的霍乱培养物,结果也患了肠粘膜炎,而且比佩藤科弗要严重得多。尽管如此,两人毕竟没有患上霍乱。
佩藤科弗深信,他和埃米利希两人的实验都证实了他的理论。于是他立即在不久以后于柏林召开的第二次霍乱会议上洋洋自得地宣布说:“看,先生们,我还活着,并且还很健康,我用最直观的方法证明了,微生物对霍乱疾患不起任何作用。”
其实,佩藤科弗之所以没有患上严重的霍乱,是因为在他向科赫索取霍乱培养物时,科赫猜想到他的用途,有意把经过多次稀释,毒性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的霍乱培养物给了他。
由于在实验中受到霍乱菌的侵入,佩藤科弗的抵抗力大大降低了:他患了慢性脑脊膜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颈部化脓性炎症等等。
在严重的疾病和极度的孤独中,这位83岁的老人深深感到“终生丧失健康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于1901年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用一支左轮手枪打穿了自己的头颅。
寻找霍乱克星
为研究霍乱而进行自体实验的学者中,还有一位科学家也是不能不说的。他就是俄国的伊里亚·密契尼可夫。他吞下霍乱细菌不是为了证明霍乱弧菌不可致病,而是为了证明他的“吞噬理论”——血液细胞能吞噬微生物,从而保护人体。
同科赫一样,这个新观点也遭到了广泛反对,即使发现霍乱致病菌的科赫,也认为吞噬细胞能够战胜致病微生物是荒谬的。在科赫的影响下,德国学者在学术会议和刊物上猛烈反对吞噬理论。
1891年,有一位德国微生物学家发表文章宣称:密契尼可夫的吞噬细胞虽然能够吞噬微生物,但它们不是防守者,只是清道夫——它们只能吞吃死的微生物,言下之意还是吞噬细胞没有免疫功能。
为了对这一观点进行反击,密契尼可夫先是在鸟类、豚鼠、家兔、鸽子、鸡等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然后对自己作自体实验。
同年5月7日,密契尼可夫又实验了另一种分离出的霍乱弧菌Flinker,他对自己和他在巴斯德研究所的同事拉塔皮做实验。
尽管他俩没事,但他的助手朱彼勒却因喝下细菌而死于霍乱。密契尼可夫总结道:“同样吞服了霍乱弧菌,为什么会引起极不相同的结果?这要看各人的吞噬细胞是否起作用。”在当时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佩藤科弗和密契尼可夫仅是“以身试菌”的科学家中的一小部分,曾有医学史家做过统计,当时和后来的学者们用霍乱培养物做自体试验的,仅有记录的就有40人之多,大部分都是以死亡而告终的。但这些自体实验,也推动了对霍乱的研究。
西班牙的佛瑞首先于1884年在西班牙霍乱流行区进行了疫苗临床试验,接种后发病率明显减少。1896年,德国的考来将霍乱弧菌加热杀死后制成菌苗,并在1902年日本霍乱大流行时使用,获得成功。
之后俄国人哈夫克伊纳开始在印度进行霍乱疫苗临床试验,20世纪20年代在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此后的几年中,接种人数高达300万。人类历史上最恐怖传染病的黑色影子,渐渐从生活中隐去了。
(作者:余凤高)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❸ 欧洲历史上有爆发过大规模的霍乱吗
天花。公元前1100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公元前3~前2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公元165~180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1/4的人口死亡。6世纪,欧洲天花流行,10%的人口死亡。17、18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人数高达1.5亿。19世纪中叶,中国福建等地天花流行,病死率超过1/2。1900~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万人。
鼠疫。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始于公元6世纪,源自中东,流行中心为近东地中海沿岸,持续近60年,高峰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最令人恐怖的是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史称“黑死病”,1348~1351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威尼斯减70%,英国减58%,法国减3/4。1348年疫情高峰时,佛罗伦萨、威尼斯、伦敦等城市的死亡人数均在10万以上。此次“黑死病”延续到17世纪才消弭。流行范围较广的是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当今,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还时有出现。
霍乱。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霍乱共发生8次,地区性流行也出现过几次。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从“人类霍乱的故乡”印度恒河三角洲蔓延到欧洲,仅1818年前后便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穿越俄罗斯并先后到达德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个北半球。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由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船所引发。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到达了埃及。1910~1926年,第六次霍乱大流行。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印度尼西亚,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逾350万。1992年10月,第八次霍乱大流行,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短短2~3个月就报告病例10余万,死亡人数达几千人,随后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1997年9月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仅1998年的头3个月乌干达就报告病例11335例,肯尼亚报告病例10108例。
流感。1510年,英国发生有案可查的世界上第一次流感。1580、1675和1733年,在欧洲均出现大规模流感。1889~1894年,“俄罗斯流感”席卷整个西欧。最致命的是席卷全球的1918~1919年流感。它可能源于美国,1918年3月11日美国的一个军营107名士兵首次发病,不到两天即有522名士兵被感染,一周之内各州均出现病例,数月传遍全国,但未被引起高度重视。4月,流感相继传至欧洲、中国、日本。5月,流感遍布非洲和南美。9月疫情达到高峰。10月,流感便使美国的死亡率达到了创纪录的5%。当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67.5万人死亡。全球约有2000~5000万人在这场流感灾难中丧生。18个月后,这场疾病离奇地消失。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也波及世界多个地区。“亚洲流感”在美国导致7万人死亡,“香港流感”使美国3.4万人因感染致死。1977~1978年的“俄罗斯流感”始流行于前苏联,后又波及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
❹ 历史上的传染病
历史上的传染病
1、古希腊“雅典大瘟疫”:公元前430年,雅典爆发瘟疫,并且持续大约三年之久。
2、古罗马“安东尼瘟疫”:公元164—180年,安东尼王朝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爆发了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多种瘟疫
3、拜占庭“查士丁尼瘟疫”:公元541到542年,查士丁尼皇帝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爆发大规模鼠疫。
4、欧洲黑死病:欧洲黑死病,是指中世纪时期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大瘟疫。
5、美洲大瘟疫:天花: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6、美洲瘟疫:黄热病:1648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首次爆发大规模黄热病。
7、19世纪的霍乱:霍乱共有7次全球性的大流行,其中有6次是在19世纪,因此也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
8、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一年之内席卷全球。
❺ 古代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瘟疫,最大的导致人口从六千万下降到一千万呢
在古代医学技术还发达,人们对传染性疾病认知不全面也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频繁地出现大规模的瘟疫原因。其中有四次瘟疫最严重,造成超过4千万人死亡,今天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这四次大瘟疫。
霍乱
人类历史上霍乱在多次爆发过,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世纪的印度。当时的印度超过1500万人死于霍乱。不光是印度,霍乱还被商人和水手带到欧洲,不过当时的欧洲医学相比印度现金很多,对传染病有充分的认识和预防有段所以并未造成大规模的传染,但也有90多万人死于霍乱。
❻ 霍乱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1863~1896年世界性霍乱大流行从1863年开始,沉寂一时的霍乱(中国人称虎狼病)又开始死灰复燃,它由印度传至亚、非、欧及南北美洲,死亡人数之多令人不寒而栗。这次大流行历时11年至1875年逐渐平息。到1881年,该病又由印度开始猛烈流行,后传至世界各地,死者不计其数。历史上把这两段时间称为霍乱第四、五次世界大流行。
在霍乱第三次大流行于1862年在世界各地先后熄灭后的第二年,1863年又由印度将本病传至阿拉伯各国,通过伊斯兰教徒到麦加圣地朝圣,一次集会9万人都受霍乱感染。这些受感染者回归各国,沿途继续散播传染;同时又经其他陆海途径由印度将霍乱病传至亚、非、欧及南北美洲。死亡人数之多令人寒悚。例如:俄国彼得堡地区1866年即病死9万人,1870年俄国欧洲部分和亚洲西伯利亚共37个地区合计死33万人。在欧洲,奥匈帝国战争期间,捷克东南部流行霍乱死亡8万人;匈牙利本国于1866年病死3万人,1871~1872年又病死1.9万人;德国北部地区1866年病死11.5万人,1871~1872又病死3.3万人;1866年瑞典病死450万人;荷兰病死2万人;比利时病死3万人;英国伦敦市病死5597人,爱尔兰病死2501,苏格兰病死1170人;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岛病死1.3万人;法国巴黎市1865年病死约10万人。在非洲,当法军入侵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后,将霍乱由法国传入该地造成流行,至1867年使阿尔及利亚病死8万人;同时1865年又有商队由摩洛哥将霍乱传入法属西非洲,使赞比亚首都5000人口中死去1700人;东非桑给巴尔岛1869年病死7万人。在美国的纽约市1866年病死2000人,新奥尔良州病死1200人,全美国各地共病死约5万人,西印度群岛各国1865~1866年共病死1.2万人,南美各国病死人数也很多。
在亚洲,1862~1875年间,霍乱除在印度当地流行外,又传至暹罗(现泰国)、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马都拉(现皆属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婆罗洲、日本及中国(北京、东北三省及上海等地),又传至波斯(今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在中东)、阿拉伯及土耳其等地。据伍连德等(1934年)追查历史资料,1863年6月中旬至7月15日在上海流行霍乱期间,全市每天售出的棺材数自700具至1200具不等,7月14日24小时内即病死1500人。这次霍乱世界性大流行历时11年至1875年才逐渐平熄。
到1881年,霍乱又首先在印度旁遮省及拉合尔省开始猛烈流行,其时有众多香客去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将霍乱病传至埃及,引起在开罗及亚历山大港等地区暴发流行,病死58511人;又由朝圣者回归各地,将本病传至尼罗河沿岸的非洲各国及中东地区;同时由埃及通过水路于1884年传至意大利,死5000人;法国亦死约5000人;西班牙于1884年死592人,1885年又死6万人;再进一步传至德国汉堡,死9000人;但在英国,因严格执行自来水管理和饮水消毒,以致霍乱未得流行。
在这次霍乱大流行中,德国细菌学家Robert Koch于1883~1884年到埃及和印度加尔各答进行霍乱病原学研究,首先发现了霍乱弧菌,初时定名为逗点状弧菌,自此霍乱病原明确,验证有据。Koch先在埃及沿用其老师惯用的显微镜染色检查法发现霍乱病死者的肠道病变组织处有逗点状细菌,同时又用他自己早先创制的培养方法将该菌培养成功。Koch在埃及霍乱病终止流行后,赶往印度加尔各答继续研究,又在霍乱病人排泄物及病死者肠道组织中皆发现和分离培养到与埃及所见的同样细菌,而在其他疾病死亡的30余例病人体内却查不见该菌,并且发现当霍乱病人在疾病进展期中一般皆可查见此细菌,但待病人痊愈后则此菌即消失。Koch起初定名此菌为逗点状杆菌,因其形似逗点,后改称逗点状弧菌,因实属弧菌,最后称为霍乱弧菌,因此被证实是霍乱病原体。
消息传至美国,恰逢1887年有两批海轮由霍乱疫区法国马赛港及意大利拿坡里港开往美国,到岸人员均经美国政府进行海港检疫,对可疑病人和带菌者皆用细菌学检查,查见霍乱弧菌者皆被隔离在港口,使得霍乱未传入美国。但在南美洲阿根廷、巴西及智利等国,因未采用上列措施,以致在1886~1888年间皆遭受霍乱严重传染。另一方面,又由商旅行人将霍乱从印度传至阿富汗及波斯(今伊朗),再经巴库传入俄国,引起莫斯科及彼得堡等地流行霍乱,病死约80万人,又进而传播到东欧各国,皆引起霍乱流行。同时,印度的霍乱又向东南及向东传至锡兰、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印尼、菲律宾、日本(1881~1875年共病死339772人)、朝鲜及中国。这次霍乱大流行分别于1887年及1896年先后在欧洲及亚、非、拉丁美洲次第熄灭,历时6~13年。
霍乱一病通常被西方人称为“亚洲霍乱”,因为此病长久以来,多见于亚洲印度等地,并经常向外扩散引起多次世界性大流行,这种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疫势常随季节消涨。而印度被称为“霍乱的故乡”。从霍乱第一次流行到现在,已在世界各地流行达8次之多,而每一次大流行都要持续数年。
1991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组织了全球霍乱控制的专门工作班子,并在该年5月召开的第4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号召世界各国联合采取行动控制霍乱流行的措施。对于这一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人们谈之色变。然而,只有永久地改善安全供水及人类废物的处理,才能持久地防止霍乱流行。
❼ 世界范围内出现过哪几次的传染性疾病的大爆发
天花(Smallpox)
早在16世纪,欧洲的探险家、殖民者和征服者还没有进入新大陆之前,美洲大陆上已经居住着将近1亿名土着居民。但在随后的100年内,传染病的爆发使人口骤减为500到1000万。虽然其中有些原住民,比如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已经开始修建城市。但由于时间短暂,他们还没有大量驯养动物,也尚未滋生出侵扰欧洲人的许多病菌。但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许多土着居民无法抵挡的传染病也随之来到了新大陆。
这些传染病中最严重的天花。天花病菌已经在人类社会传播了数千年,其中最厉害的疾病会导致30%的死亡率。天花的症状包括高烧、全身酸痛、皮疹、水泡和永久性伤疤。这种疾病一般通过与患者的皮肤或体液直接接触传播,但是封闭环境中也会通过空气传播。
尽管在1796年天花疫苗已经出现,但是天花病毒仍在继续传播。甚至在1976年,天花还造成了2万人的死亡和全球数百万人的恐慌。同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行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1977年,天花病例彻底消失。如今,这种病毒除了实验室外,在自然界已经不见踪影。
西班牙流感(Spanish influenza)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有37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数百万士兵开始返回家乡。这时一种新型疾病出现了,有些人称之为西班牙流感,或者世纪大流感和1918流感。这场灾难在几个月内带走了2000万人的生命。在一年的时间内,流感继续蔓延,死亡人数十分惊人。估计全球范围内有5000万到1亿人死于此疫。这场流感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瘟疫。
西班牙流感与我们现在每年都会遇到的常见流感不同。那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被称为H1N1禽流感病毒。科学家们怀疑这种病毒是一战前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后来在西班牙造成800万人死亡,这次流感因此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人类对这种病毒完全没有抵抗力,正如同1550年阿兹特克人面对天花时的困境。大规模的运输部队和补给部队使病毒向其他地区的传播更为快速。
1918年流感同样有普通流感的典型症状,比如发烧、恶心、腹痛和腹泻。同样,病人脸上经常有黑斑出现,肺部充满液体,很容易导致缺氧,该症患者往往死于肺部充液。
随着病毒的变异和向非致命方向的转变,这次流感一年之后慢慢消失了。对于我们而言,由于基因与部分抗体的遗传性,对H1N1家族的病毒均有一定的抵抗性。
黑死病(Black Death)
车上堆满尸体,木板上摆满死去的家人,贵族和农民齐声哀号,希望进入天堂得到解脱。这就是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黑死病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1348年的欧洲,有一半人死于黑死病。当时,中国和印度也有不少人因此而死。黑死病沿着战争和贸易的路线不断传,沿途的城市和乡村完全毁灭,全球的政治、经济受到致命性打击。
黑死病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流行性鼠疫,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和空气进行传播。但最近的研究对此提出质疑。一些科学家认为黑死病可能是类似于伊波拉病毒的一种出血性病毒。科学家正在研究疑似鼠疫受害者的遗骨,希望发现一些遗传证据来证实这一理论。
如果说黑死病是鼠疫的话,那么现在还仍然存在。由耶尔森氏杆菌引起的鼠疫如今还会在一些老鼠泛滥的贫穷地区发生。但只需在发病的早期阶段进行一些简单治疗,就能大大减轻病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淋巴腺肿大,发烧,咳嗽,血痰和呼吸困难。
疟疾(Plague)
疟疾并不是什么新型传染病。最早关于疟疾的记载出现在4000年前,当时的希腊人就记述了疟疾的破坏性影响。最早关于蚊子传染疾病的说法出现于古印度和中国的医书上。即使是现在,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很多疾病跟蚊子有关。
疟疾一般是由蚊子和人类身体上的虐原虫微生物引起的。当受感染的蚊子停留在人类皮肤上开始吸血时,疟原虫微生物就会进入人体。一旦进入血液,就会在血红细胞内生长并最终摧毁红细胞。症状有轻有重,典型症状是发烧。发冷,出汗,头痛和肌肉痛。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疟疾的发病原理。
古时候疟疾传播的情况现在已难以考证。但是我们仍然能在一些疟疾肆虐的地区看到它惊人的破坏力。1906年,美国政府招募了26000名工人建造巴拿马运河。其中的21000人后来因为疟疾住进医院。
战时的士兵受疟疾的伤害最大。据报道,仅美国南北战争中就有1316000人感染疟疾,其中约一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士兵饱受疟疾之苦,长达三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驻军中有60000人死于疟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试图清除疟疾病。他们首先使用了现在已经禁用的滴滴涕(DDT)进行大规模杀蚊,然后全民预防蚊虫滋生。在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宣称疟疾已经在美国绝迹后,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疟疾。但是,随着抗药性疟疾及蚊虫的出现,花费了巨大人力和财力的消灭疟疾行动被迫搁浅。
如今,疟疾仍然还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肆虐。特别是在没有推行世界卫生组织清除疟疾行动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每年都有将近3亿5千万到5亿人口感染疟疾,多达一百万人因此而死去。即使在美国,尽管之前进行过大清除,每年也有超过1000个病例,还有少数人死亡。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
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肺结核就存在于世了。古代小说详细记载了肺结核患者死亡的过程。人们甚至在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中发现了肺结核病菌存在的DNA证据。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在人群中依靠空气传播。感染者呼吸时细菌随之而出,然后再进入其他人体内。病菌一般直接攻击肺部,导致患者胸部疼痛、体弱无力、体重下降、发烧、夜间盗汗和血痰。有时也会影响到大脑,肾脏或者脊柱。
从17世纪开始,肺结核就在欧洲大陆流行了将近200年,感染者中近1/7死去。肺结核在美洲殖民地更是常见。即使是在19世纪晚期,美国每年死亡人口中仍有1/10是因肺结核而死。
1944年,医学界发明了抗生素来治疗肺结核,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经历了5000年的折磨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摆脱这种被古埃及人称为“死亡之病”的传染病了。
虽然有现代治疗手段的帮助,但如今每年还有将近800万人感染肺结核,而其中200万人死去。
由于预防和治疗手段失效,全球性贫困状况,以及抗药性结核病菌的出现,这种疾病在上世纪90年代卷土重来。此外,艾滋病病人因为身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所以更容易感染肺结核。随着艾滋病的传播,肺结核也开始死灰复燃。
霍乱(cholera)
古代印度已经有霍乱病例存在,但直到19世纪,世界其他地区才出现了类似的病例。在19世纪,商人在各地进行贸易时,霍乱病毒随着他们进入了中国、日本、北非、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城市。六次大规模霍乱爆发,夺取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霍乱是由一种叫做霍乱弧菌的肠内杆菌引起的。轻度感染病例十分常见。5%的感染者有可能会严重呕吐、腹泻和腿抽筋,甚至严重脱水和休克。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都能抵抗住霍乱,前提是您能熬过长时间的脱水状态。直接接触患者通常会感染病毒,但是霍乱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进行传播。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期间,霍乱病毒被贸易商们带到了欧洲那些拥挤和肮脏的商业城市。医生们把霍乱流行的原因归咎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他们倡导清洁的生活环境和增加污水处理系统。这对霍乱的流行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虽然医学界最终认定霍乱并非由空气传播,而是受污染的水源引起,但是霍乱病例的确因城市清洁计划大大减少了。
在上个世纪,人们始终认为霍乱不过是18世纪的陈年旧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霍乱病毒早被根除。然后,就1961年,一种新型霍乱在印度尼西亚爆发,并最终蔓延到全世界。这场流行性霍乱一直持续到今日。1991年,30万人感染了新型霍乱,4000人被夺去生命。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简称(AIDS)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艾滋病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从1981年至今,大约2500万人因此丧生。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3320万人是HIV携带者,仅2007年就有210万艾滋病患者死去[资料来源:Avert]。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引起的。这种病毒通过人体的血液、精液和其他体液进行传播,直接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被破坏的人对各种病菌都没有抵抗力,也称为机会性感染(Ols)。如果人体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HIV就变成了艾滋病。
科学家怀疑艾滋病毒是20世纪中期由猴子和类人猿传染给人类的。20世纪70年代,非洲人口急剧增长,战争,贫穷和失业困扰着非洲各国。卖淫和吸毒泛滥,艾滋病毒也通过不安全性交和污染的针头得以传播。即使在医院,针头的重复使用和不安全的输血也给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很快,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大规模肆虐,很多贫穷国家的劳动力因此而死去,成千上万的儿童成为孤儿。
虽然有些药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携带者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但目前尚无药物能够完全根治这种疾病。很多团体和组织都在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正如上文所说,艾滋病病毒一般通过不安全性交和重复使用的输液针头传播。因此医药部门一直在号召使用避孕套和一次性针头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若想了解更多有关艾滋病的信息,请查看什么是艾滋病(AIDS)。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一种更为严重的传染病——黄热病,它曾经打败了拿破仑的大军。
黄热病(Yellow Fever)
当欧洲殖民者把大批非洲奴隶运往美洲的时候,很多新型传染病也被带了过去,其中就有黄热病。黄热病,又称“黄杰克”,在殖民地地区广泛传播,大批农场因此消失,一些主要城市也受到毁灭性影响。
1803年,拿破仑派遣33000人前往北美洲的法国领地去镇压当地起义,军队登陆后不久,29000人就感染黄热病死亡。巨大的损失迫使拿破仑放弃了那块领土。随后,法国把这块领土卖给了美国。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路易斯安那州事件。
黄热病和疟疾类似,都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典型症状有:发烧、发热、头疼、肌肉疼痛、背痛和呕吐。严重感染时会导致出血,休克、肾和肝功能衰竭,有致命的危险。肝功能衰竭会导致黄疸病或者皮肤发黄,这就是它被称作“黄热病”的原因。
尽管开展了接种疫苗、改善生活环境和大规模清除蚊虫等活动,黄热病现在依然在非洲和南美洲肆虐。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到士兵在战场上不仅仅要躲避子弹,还要防止流行性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scrubtyphus)
很多人挤在一起,环境肮脏,每个人都不停地用手抓身上的虱子。自古以来,露宿战场的士兵不仅要时刻防备敌人,还必须面对寄生虫和病菌的威胁。一种名叫普氏立克次氏体的微小病菌曾经导致了世界着名的瘟疫大爆发,那就是伤寒病。
由于它经常在驻军里爆发,又被称为“露营热”或者“战争伤寒”。在欧洲30年战争期间,斑疹伤寒、瘟疫和饥饿夺走了1000万的生命。有时候,斑疹伤寒的爆发会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资料来源:Conlon]。
1489年,在西班牙军队围攻摩尔人的大本营格兰纳达时,一场斑疹伤寒爆发了,西班牙军队由25000人骤减为8000人[资料来源:Conlon]。由于斑疹伤寒的破坏,西班牙人只能等待下个世纪,才能把摩尔人驱逐出西班牙。一战中也有类似事件,伤寒使数百万的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士兵死去。
斑疹伤寒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食欲不振、疲倦和体温急剧上升,并迅速转为发烧,同时伴随着发冷和恶心。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寒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斑点坏疽、肺炎和肾功能衰竭,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精神错乱,昏迷和心力衰竭。
如今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斑疹伤寒逐渐减少。二次大战中斑疹伤寒疫苗的使用和DDT灭蚊行动的开展,使得斑疹伤寒在发达国家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斑疹伤寒仍然没有得到消除。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看到随着卫生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因病瘫痪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脊髓灰质炎(polio)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上千年,导致成千上万的儿童瘫痪或死亡。在1952年,仅美国就有约58000个脊髓灰质炎病例,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瘫痪。在这些病例中,更有超过3000人死亡。
这种疾病是由破坏人体神经系统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引起。它会通过粪便传播,经由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扩散。初期症状包括发烧、疲劳、头痛、呕吐、身体僵硬和四肢疼痛。大约每200个感染者中,就会有一人瘫痪[资料来源:WHO]。虽然麻痹症状主要集中在腿部,但有时也会蔓延至呼吸系统的肌肉组织,从而导致患者死亡。
脊髓灰质炎患者大多是儿童,所以也被称为小儿麻痹症,但成人同样会感染此症。这主要取决于患者头一次接触病毒,也就是初次感染的时候年龄多大。在青少年时期,人体免疫系统对脊髓灰质炎的抵抗力更强。所以说,初次感染时患者年纪越大,瘫痪或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人类世界中传播了千百年。如果在幼年时期接触过脊髓灰质炎病菌,人体自身抵抗力就会相应提高。但到了十八世纪,我们的医疗手段得到长足发展。这限制了疾病传播,同时降低了人们在幼年时期接触病菌的机会。结果越来越多的患者要到年长一些时,才会接触到脊髓灰质炎病菌,因此在发达国家,脊髓灰质炎导致瘫痪的比例直线上升。
目前还没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医学界研制出了完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那以后,这种疾病在发达国家基本得到控制,只有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才会出现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性大爆发。人类是这种病菌的唯一携带者,而广谱疫苗几乎可以保证让脊髓灰质炎从此绝迹。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脊髓灰质炎根除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❽ 1881年,霍乱首先在印度流行又如何传播到其它国家的
1881年,霍乱首先在印度旁遮省及拉合尔省开始猛烈流行,其时有众多香客去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将霍乱病传至埃及,引起在开罗及亚历山大港等地区暴发流行,病死58511人;又由朝圣者回归各地,将本病传至尼罗河沿岸的非洲各国及中东地区;同时由埃及通过水路于1884年传至意大利,死5000人;法国亦死约5000人;西班牙于1884年死592人,1885年又死6万人;再进一步传至德国汉堡,死9000人;但在英国,因严格执行自来水管理和饮水消毒,以致霍乱未得流行。
❾ 除黑死病外,古代人类历史上还发生过哪些重大的瘟疫
瘟疫代指的是恶性传染病,从古到今天,人类面对了无数次的瘟疫,对于人类的发展造成了相当惨烈的影响。而历史上较为着名的一场瘟疫就是“黑死病”,这场瘟疫当时给欧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夺走了将近2500万人的生命,比战争的发生更加惨烈。出了这一场“黑死病”瘟疫之外,还有西班牙流感,霍乱这两场重大的瘟疫。
瘟疫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人类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即使是现代这么发达的医疗水平,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因为流感而病死,所以对于瘟疫和传染病我们应当要重视起来,同时发展科学技术,攻克难题,使得未来能够更好地治疗这些传染病。
❿ 历史上霍乱第四、五次世界大流行发生在什么时候
从1863年开始,沉寂一时的霍乱(中国人称虎狼病)又开始死灰复燃,它由印度传至亚、非、欧及南北美洲,死亡人数之多令人不寒而栗。这次大流行历时11年至1875年逐渐平息。到1881年,该病又由印度开始猛烈流行,后传至世界各地,死者不计其数。历史上把这两段时间称为霍乱第四、五次世界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