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是如何光复的

西班牙是如何光复的

发布时间: 2022-04-30 03:00:30

‘壹’ 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 开辟一条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一生从事航海活动,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

‘贰’ 西班牙光复运动的过程

17岁的卡斯提王位继承人,漂亮的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伊莎贝拉,未来的卡斯提女王成了欧洲众多王孙贵族眼中的香饽饽。围绕她的婚事,各方势力展开激烈角逐。亨利四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将妹妹嫁给与卡斯提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此举得到了大贵族的支持,因为他们怕卡斯提与阿拉贡合并后王权会得到加强,他们的独立地位得不到保障,封地也有可能会被没收。支持西班牙统一的贵族则支持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的结合,希望用阿拉贡的势力保住伊莎贝拉的继承权,进而实现两国的合并。阿拉贡的胡安二世全力支持两人成婚。伊莎贝拉具有十分清醒的头脑,中意于精明强干的阿拉贡王子斐迪南,她要权力更多于爱情。1468年秋,她派人秘密地与斐迪南谈判,随后于1469年1月7日签订了婚约。亨利四世得知妹妹不经他允许私订终身,十分气愤,决定在结婚以前把她囚禁起来。但伊莎贝拉机警地逃脱了,并且写信向斐迪南求援,要他立即前来完婚。1469年10月19日,两人在巴利亚多利德完婚。根据当时的法律,堂姐弟结婚必须得到教皇的许可,显然这是来不及的,于是阿拉贡的大主教只好伪造了一纸许可,这日后又成为内乱的一个缘由。
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的结合,适应了西班牙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统一进程起了加速作用。但这一违反和约的行为使亨利四世极为恼怒,他剥夺了伊莎贝拉的王位继承权,把贝尔特拉尼娅确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还派出军队逮捕伊莎贝拉。逮捕行动遭到了渴望统一安定的卡斯提和阿拉贡人民的反对,他们走上街头,挥舞两国的旗帜,高喊“卡斯提—阿拉贡”的口号阻挡国王的军队,伊莎贝拉趁机逃脱。为了借助法国抗衡阿拉贡,亨利四世又把女儿贝尔特拉尼娅许配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弟弟吉恩斯基公爵。1470年两个人订婚,就在要举行婚礼的前夕,公爵突然死去。公爵之死是因为路易十一深恐公爵娶了卡斯提的王位继承人之后势力强大,因此派人将他毒死的。1474年12月11日,亨利四世逝世,第三天,伊莎贝拉宣布继承王位。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真正的王位继承人究竟是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法律上讲,王位应该属于贝尔特拉尼娅,但她的血统却遭到了怀疑,认为不是国王所生。而且一些大贵族为保住自己的特权,让年仅15岁的贝尔特拉尼娅与年过半百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订婚,借重葡萄牙的势力对抗伊莎贝拉。让一个葡萄牙人来统治卡斯提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在此情况下,伊莎贝拉纯粹的血统、良好的道德和显而易见的能力让她得到了广泛的拥护。为了得到卡斯提王位,阿方索五世率兵两万跨过边境,并且宣布自己为卡斯提国王。伊莎贝拉面临严峻挑战,这时的她既缺少军队也缺少金钱。但在保卫家国的号召下,40000人的队伍很快组织起来,双方开始了激烈争夺。战争持续了四年,直到1479年,斐迪南继承阿拉贡王位后,卡斯提和阿拉贡的联军才把葡萄牙军队打败。贝尔特拉尼娅后来在一个修道院中度过了她的五十年余生,直到68岁时死去。
1479年斐迪南继承王位,使两国实现合并,但这并不是统一,两国仍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独立,没有通用的货币,没有通用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使西班牙联合起来的是共同利益而不是政府和法律,只不过是西班牙王国拥戴这一对夫妇共主而已。当时的卡斯提和阿拉贡之间还互征关税,所有的阿拉贡的海外领土,伊莎贝拉无权过问,同样,卡斯提发现的新大陆,阿拉贡也不得染指。但是这桩婚姻仍然标志着“统一的西班牙王国的形成”。
伊莎贝拉是一个充满活力,很有才干的统治者,在两人的联合统治中,她是主角。伊莎贝拉严厉打击割据分裂的大贵族,西班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伊莎贝拉和斐迪南被称为“天主教国王”,王权和神权得到充分结合,西班牙也从专制王权和教会的双重利益出发,强化了对“异端”指的是犹太人、已皈依天主教的摩尔人(被叫做摩里斯科人)、反对国王和教会的人。的镇压和破坏。从1477年开始,在全国遍设宗教法庭,任何人一旦成为被告,轻则查抄财产,重则处以火刑,由于原告同时也是证人,所以没人敢为被告辩护,被告若是不认罪名就会遭到严刑拷打,直到承认为止。从1483年起的15年间,有8000多异教徒和异端分子被处以火刑。这个政策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但消极面也非常大,1492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欧思想文化界群星灿烂,而西班牙却一片沉寂, 因为在审判制度下, 任何一种与官方不一致的学说都会被视为异端, 并且会招致杀身之祸。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不可能有思想家出现。 公元1200年的伊比利亚半岛。
在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斗争中,基督徒逐渐形成了几个小王国,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逐渐联合起来,形成几个较大的天主教国家。11世纪至13世纪是收复运动大发展的时期。11世纪前半期,形成的国家有雷翁、卡斯提、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王国。1076年~1134年,纳瓦拉并入阿拉贡;1134年阿拉贡与加泰罗尼亚合并为统一的阿拉贡王国;1230年雷翁王国合并于卡斯提王国。这种联合过程的发展,使卡斯提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从12世纪前期起,就成为西班牙光复运动斗争中心。天主教国家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统治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的分裂和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在基督徒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的穆斯林向北非摩尔人求援。约两万北非的摩尔人在伊本·优素福的率领下于1086年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在这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阿方索六世大败,只带了300人死里逃生。伊本·优素福则把4万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带回北非,垒成一个金字塔以夸耀战功。到了1090年,伊本·优素福一度占领西班牙大部,只有几个城市还在基督徒手中。在重大失败面前,基督徒不屈不挠,13世纪初,基督教诸王国(雷翁、卡斯提、阿拉贡、纳瓦尔)联军在西欧各国十字军的支援下,在托洛萨的那瓦斯战役中(1212年7月16日)使穆瓦希德王朝的军队遭到决定性的失败。摩尔人被杀的至少有16万人。此后,斗争形势发展迅速。到13世纪,半岛上形成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纳瓦拉继12世纪并入阿拉贡后,后来又分裂出来,13世纪时成为法国的一个省,到了14世纪中叶又独立,1512年归并于西班牙。:卡斯提、阿拉贡和葡萄牙,阿拉伯人仅剩下格拉纳达一个小王国偏居一隅。 在光复运动的大好形势面前,各个基督教王国内却为争权夺利混乱不堪。纳瓦尔王国在查理三世死后就陷入了分裂。雄心勃勃的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十世在晚年陷入儿子桑什为保证继承王位而发动的叛乱中。1350年逝世的阿方索十一世留下了一个儿子佩德罗和五个私生子。在佩德罗统治时期,阿拉贡向卡斯提宣战,佩德罗决定在讨伐阿拉贡之前把那五个私生子都除掉。军事行动为残忍的报复提供了借口。亨利要把佩德罗的老婆和女儿拿来取乐,佩德罗则处死了所有与亨利接触过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阿拉贡和卡斯提媾和后,亨利始终没有放弃向佩德罗复仇的念头。他撺掇阿拉贡国王再起战端,并从法国搬来雇佣兵,佩德罗则与格拉纳达的穆斯林结成联盟。支持阿拉贡和亨利的法国与支持卡斯提和佩德罗的英国的干预使战争越发激烈起来。法国派遣的雇佣军轻易地攻占了卡斯提,亨利加冕为卡斯提国王,佩德罗逃到了托莱多。但后来,亨利和迪·吉斯盖克兰进入西班牙的法国雇佣军的指挥官。的军队与英军遭遇,亨利战败,迪·吉斯盖克兰被俘,但不久在付出了巨额赎金后被释放。迪·吉斯盖克兰发誓要报仇,他与亨利会合后,围攻托莱多,佩德罗被捉。亨利和他进行了一场肉搏,真正的肉搏,佩德罗最后被亨利杀死。私生子亨利成为了亨利二世,他与法国合作,对葡萄牙人作战。很快他就死了,据传是被纳瓦拉人毒死的。其子胡安一世被葡萄牙人打败,1390年坠马身亡。其后王位相继由亨利三世和胡安二世继承。
胡安二世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是阿拉贡王国的玛丽亚,她于1425年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亨利四世。第二任妻子是葡萄牙的伊莎贝拉,她于1451年生下了女儿伊莎贝拉,1452年生下儿子阿方索。亨利四世是个平庸无能的人。面对全国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他对此一筹莫展。在与格拉纳达的战争中也屡战屡败,平时对其下属又赏罚失衡,用人不当,国内各贵族都抱反抗之心。亨利四世也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纳瓦拉的布兰卡,因为没有生育被休。第二任妻子是葡萄牙的胡安娜,生下了一个女儿贝尔特拉尼娅。由于亨利四世太过无能,一部分贵族宣布废黜亨利四世,拥立未成年的阿方索为王。但阿方索很快死亡,年仅15岁,据说是被亨利四世派人杀死的,于是这部分贵族转而支持伊莎贝拉。两方势力展开内战,1468年7月,亨利四世虽镇压了贵族们的反叛,但考虑到反对者们仍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仍与他们签订了《托洛斯·德·基桑多和约》。根据和约,亨利四世承认伊莎贝拉公主为其合法王位继承人;国王不得强迫伊莎贝拉公主与某人结婚,但伊莎贝拉公主的婚事须经由国王恩准;所有阿方索派贵族必须向亨利四世宣誓效忠;双方应停止内战,共同为卡斯提王国强盛而努力。
1276年,阿拉贡国王雅各一世死后,留下遗嘱将王国平分给两个儿子,这带来了灾难。兄弟、堂兄弟之间时常相互打仗。1410年,由于没有继承人,阿拉贡国王的王冠落到了卡斯提王子斐迪南头上,史称斐迪南一世。斐迪南死后,其子阿方索五世继位,他于1442年征服那不勒斯王国,把版图扩大到意大利半岛。阿方索五世把王位留给了弟弟胡安二世(与卡斯提的胡安二世不是同一人),他由于其父而为卡斯提人,由于其兄而成为阿拉贡国王,由于其妻而成为纳瓦拉国王他的妻子是纳瓦拉女王布兰卡一世,也就是亨利四世第一任妻子的母亲。妻子死后,胡安二世成为纳瓦拉国王。。胡安二世怀有统一西班牙的野心。由于他与第一个妻子生的儿子卡洛斯不承认继母的纳瓦拉王后的称号,胡安二世把他投入监狱,剥夺了其王位继承权,把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儿子斐迪南立为王位继承人,实际上就是王子。胡安二世还把一个女儿嫁给了法国伯爵加斯顿·福阿,并向他表示了支持法王的意思。此举引发了各国大贵族的反对,因为他们怕法国势力加强而危及自身利益,从而选择支持卡洛斯。因为加泰罗西亚支持卡洛斯,胡安二世与之作战,纳瓦拉因为内战四分五裂。形势在对卡洛斯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他却突然死去,据推测很可能是被毒杀。 经过250多年的内部混乱后,光复运动终于又走上了正轨。作为正统的天主教徒,在实现两国合并后,伊莎贝拉立即着手实现夙愿:打败阿拉伯人,彻底光复伊比利亚。在加强国内统治的同时, 于1482 年开始同格拉纳达的阿拉伯人进行战争。在战争中,伊莎贝拉表现出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大无畏勇气。她联络西欧各基督教国家以取得支持, 同时分化瓦解敌人阵营而屡屡得手, 她动员全国的力量投入战争, 典押自己的金银首饰以筹集军费, 并经常亲临前线鼓舞士气。1485 年她建立了欧洲第一所军事医院——女王医院, 以加强军事后勤工作。这些措施都激发了西班牙军队的斗志。
另一方面,格拉纳达这时陷入内乱之中。苏丹宠信外室索拉雅,一个皈依了穆斯林的基督徒,把王后爱恰赶走。爱恰逃到瓜迪斯,把自己的儿子保布迪尔加冕为格拉纳达国王,并组成一支军队同她的丈夫作战,把他逐出格拉纳达,让儿子登基为王。局势非常混乱。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看到了这个极好的机会,他们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从议会中得到了100万银杜卡托的支持。教皇西克塔斯四世授予他们教皇谕旨,组织了十字军进军,还给他们送来一个银十字架。在重重围困下,最终经过谈判穆斯林投降了。1492 年1 月2日,西班牙军队进入格拉纳达——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 从此结束了穆斯林在西欧的统治, 长达七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宣告结束。为了共同庆祝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光辉胜利, 当时整个欧洲几乎所有的天主教堂都钟乐齐鸣。

‘叁’ 谁讲下西班牙光复运动时期莱昂、纳瓦拉、卡斯蒂利亚三国联军于公元939年大败后倭马亚苏丹国的锡曼卡斯战役

首先,纠正一下楼主的一些误读,当时的卡斯蒂利亚还是隶属于莱昂王国东部地区的伯国(分封制的情况),而莱昂王国的前身是阿斯图里亚斯王国(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因之前增加土地获得莱昂而改名为莱昂王国)。

战役爆发时间:公元939年夏。
伊斯兰教的后倭马亚国由哈里发 拉赫曼三世 亲自率领,于该年6月28日的科尔多瓦城(位于现西班牙南部,属于中世纪穆斯林势力在伊比利亚半岛统治的中心)集结了10万人组成的军队(当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洲柏柏尔人和巴尔干斯拉夫人组成的雇佣军)。目的是重新夺回10世纪早期由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的阿方索三世(866-910在位)夺得的领土。

而基督教方面,兵力总数要少很多,只有2万人左右,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莱昂国王拉米罗二世(931-951在位)。

日食插曲:

该年的7月19日,西南欧发生了日食,让刚在锡曼卡斯相遇了的双方军队和将领非常恐惧。

8月1日战役才正式开始,尽管拉赫曼三世的兵力要多很多,而且锡曼卡斯城市受到了严重损坏,但由于穆斯林军队的雇佣兵来自多个民族,相互的沟通是个大问题,所以战斗配合很差,战斗造成的损失比基督教军队要高很多,导致拉赫曼三世在战斗8月6日退兵。就在退兵进行过程中的8月21日,拉赫曼三世的军队被基督教军队引入了一个峡谷,造成20000人死亡,被俘的300人后来也被全部处死。但拉赫曼三世却侥幸逃过这一劫难。之前的937年被穆斯林占领的萨拉戈萨重新被基督徒夺回。

战后:后倭立马的拉赫曼三世不再敢亲自出征,退守伊比利亚南部,而把主要注意力转向和北非摩洛哥的属于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作战,北非战场的结果是先胜后败。

本是莱昂王朝属国的卡斯蒂利亚人逐步不满自身的地位,最终于951年对莱昂王国用兵,导致后者和后倭立马王朝结盟。此次导致的后果是回教徒在伊比利亚半岛再次获得优势。

真正西班牙基督徒在伊比利亚的收复失地运动获得持续多次胜利,是在阿方索六世(1040.-1109)时代和以后。

‘肆’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

1、葡萄牙的崛起

葡萄牙的成立,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始终不停地为了反抗外来罗马人、日耳曼人和摩尔人征服而不断的抗争、反征服。终于经过两千多年的奋斗,在公元1143年,成立一个面积十万平方米的独立的君主制的国家。

葡萄牙人的基因中有一种如奋不顾身的斗牛士般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这个国家是人民共同奋斗争取独立的国家,所以国王受人民拥戴,人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于空间的狭小,资源的溃乏,为了生存,这个靠近海边的国家的人们,将眼光投向了大海——大西洋。当时人们将它称为“死亡绿海”,无人可以穿越。

1394年,国王的第三个儿子恩里克出生了,在他12岁时开始接触到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着作——《地理学指南》,于是他从此开始思考并立志于航海事业,希望通过航海使国家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去打通一条新的获取保存食物的香料——胡椒粒的贸易之路。

恩里克成立了有关航海的国家航海学校,为航海建立天文台和图书馆,建立海上引航的灯塔。在他的带领下,征服大海的行程开始启动了。他们改进中国指南针,为远航制造60到80吨重的多桅快速三角帆船,成立数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将数学和天文学应用于航海——使航海成为科学。

航海者们从罗卡角出发,不断的进行着征服活动,虽然不断失败,但经验不断在积累,经过21年的奋斗,他们穿越了西部非洲的博哈多尔角,冲破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从此航海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他们也打开了一条新的贸易之路,他们所需要的物品不断的涌入了葡萄牙,之后的公元1487年7月,航海者迪亚士和他的伙伴们在他们开辟的航路上航行时,无意之间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于是一个新的世界之门向他们敞开,从此亚洲出现在他们面前。由于航海开辟了的新的道路,葡萄牙走在了当时各国的前头,成为一个面积虽小但掌握先进技术的财力雄厚的大国——海上强国。

2、西班牙的崛起

1492年,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带领他的军队攻下了穆斯林信徒统治之下的格拉纳达,收复失地,从此西班牙走完了光复之路,实现了统一。统一的西班牙开始了他们早就准备进行的如葡萄牙般的航海事业。

在刚刚统一后,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就第三次召见了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她相信哥伦布,并资助哥伦布开始了他的冒险活动,同时与哥伦布探讨利益分成问题,商定只要哥伦布发现殖民地,可以取得发现地的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免税。

哥伦布出发了,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航行,向西向西再向西,人们发现了陆地——北美洲巴哈马群岛,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从那一天起,世界的几大块陆地从此连接在了一起。10月12日也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

西班牙开始了在美洲大陆上的掠夺,其财富也直线上升。从此,葡萄牙在东,西班牙在西,势力范围达到了全世界,西班牙人成为海上第二强国。

‘伍’ 大国崛起第一集西班牙光复运动最后一站在什么地方进行

格拉纳达
1492年西班牙军队进入格拉纳达——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从此结束了穆斯林在西欧的统治,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陆’ 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崛起方式有何不同

西班牙——西班牙光复运动。1492年1月2日,摩尔人首都格拉纳达陷落,西班牙光复运动宣告完成,西班牙最终实现统一。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由西班牙加迪斯出发,10月12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并登上巴哈马的圣萨尔瓦多岛,然后带了几个土着人及一些物品返回西班牙。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此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对拉美的征服和占领,将疆土扩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菲律宾。 1516年,胡安娜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纳瓦拉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1519年,赫南·科尔特斯等从古巴抵达墨西哥,征服了阿兹特克部落的首府特诺奇蒂特兰。 1530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人从巴拿马出发,几个月后到达印加帝国,征服了印加帝国的首府库斯科。许多部落被消灭、印第安人文明被毁灭。 1588年,菲利佩二世对英进行讨伐,但西班牙海军装备落后,加上风暴袭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的海盗德雷克击溃,从而西班牙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开始衰落。 1648年,西班牙对法国作战失利,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宣告结束。此后,在王位继承战争中,又向英国割让了直布罗陀并陆续丧失了葡萄牙和在意大利与荷兰的领土,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落。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其姐玛丽亚·特雷莎和法国国王路易十世的孙子菲利佩继位,从此西班牙王位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转到法国波旁家族手中。尽管菲利佩当上了西班牙国王,但为争夺西班牙王位,法西与奥地利(英、荷支持)开始了一场战争,并于1713年签订了乌特雷奇条约,奥地利得到了佛兰德、米兰、撒丁岛和那不勒斯,英国得到直布罗陀等地,荷兰得到佛兰德的许多要塞,西班牙只剩下本土,换取的是各国对菲利佩五世的承认。19世纪,拿破仑篡取法国政权后,将扩张的目标对准西班牙。以借路攻打葡萄牙为借口,派军队占领了西班牙并安排自己的兄弟任西班牙国王。西班牙人民奋起抗法。1808年5月2日,独立战争爆发,西班牙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西班牙丧失了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1837年,伊莎贝尔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a”(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葡萄牙——最初迁入今日的葡萄牙一带的是尼安德特人,后来被智人所替代。葡萄牙早在公元前1千年,已有凯尔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定居下来。罗马人于公元前219年初次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公元前140年前后,罗马人征服了葡萄牙,将其划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称为琉息太尼亚省,并一直统治到公元5世纪。公元5世纪日耳曼部落(包括斯维比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后来这些部落都被西哥特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之外。711年北非穆斯林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朝灭亡了,仅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图里亚斯高地还在信奉天主教的哥特贵族的手里。哥特人在阿斯图里亚斯便开始发起“收复失地运动”,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权作战,重新统治伊比利亚半岛。1179年该地区成为葡萄牙王国,随着重新取得穆斯林所占据的部分而扩张起来。现代欧陆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国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15、16世纪乃葡萄牙的全盛时代,在非、亚、美拥有大量殖民地,为海上强国。这时代期间,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远远超越欧洲其他国家。葡萄牙的殖民帝国成立于1415年8月21日,当航海家亨利率领葡萄牙舰队征服北非的伊斯兰贸易中心休达。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与探险家陆续发现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比奥科岛、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安诺本岛等无人居住的岛屿。1471年,长期与西班牙争夺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几亚终于被葡萄牙人占据。1488年春天,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终于到达离印度城镇科泽科德不远的海滩。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1501年,卡布拉尔发现了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1507年也到了毛里求斯。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区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1511年)。1514年以后,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远东的中国和日本。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员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到了广州,而其与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称为近代中国与欧洲接触的开端。葡萄牙人于1542年意外发现了日本,后来很多欧洲商人和传教士被吸引到日本(参见南蛮贸易)。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并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1522年,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所率领的西班牙船队首次环航地球。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租借澳门,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以1553年算起)。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由于当时不具备适当的交接条件,时任总理的周恩来提出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状况。但随着其他欧洲国家继取得海上霸权后,葡萄牙实力有所下降。1580年因皇室姻亲继承关系,曾被西班牙侵占,直到1640年才摆脱西班牙统治。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时被荷兰人和英国人攻击。17世纪间,大量葡萄牙人移民到巴西,直至1709年为了防止人口流失约翰五世下令禁止葡萄牙人移民。1755年11月1日早晨,里斯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啸和火灾将整个里斯本夷为平地。这场灾难是当时葡萄牙经济无法承受的冲击。但此时的葡萄牙帝国仍然强大,随着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的崛起,葡萄牙帝国逐渐没落,到1999年葡萄牙将澳门交给中国后,葡萄牙帝国500多年的历史结束。1807年拿破仑进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占领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国相助才摆脱法国的统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与大部份里斯本贵族逃亡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从1808年到1821年把这个城市当作葡萄牙的首都,是当时欧洲仅有的不在欧洲本土的首都。1820年8月,葡萄牙发生了自由党人的革命,新政府的头项措施是请流亡到巴西的国王若昂六世回国。若昂六世最终决定带着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和大臣们回国,1821年7月在里斯本登陆。若昂六世回国后,葡萄牙的第一届立宪议会企图取消若昂六世受给巴西的各种特权,使巴西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巴西人民早已习惯有一个自己的国王和政府,这种做法进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要有自己的国王和政府的情绪。巴西不能接受对其特权的取消和再次沦为殖民地。若昂六世的儿子佩德罗决定留下来反对葡政府的这项决议,若昂六世也默许了儿子的做法。1821年12月,葡议会以完成政治教育为由,敦促佩德罗回国,并规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辖。在巴西独立派的推动下,佩德罗拒绝了葡议会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为首的新政府,并与1822年5月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葡议会因此废黜了其巴西摄政王的职务。1822年9月7日,刚到达圣保罗的佩德罗获悉了此决议,于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葡萄牙语: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独立。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称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并于1822年12月1日举行了加冕仪式。1910年10月的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成立第一共和国。
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柒’ 西班牙是如何形成的收到了外来文化影响

西班牙最开始是由两种当地的土着人种组成,后来被罗马人占领,会又被阿拉伯人,北非人相继占领。直到西班牙双王时期,伊莎贝尔女王光复天主教的西班牙,直到形成今日的西班牙。

‘捌’ 为什么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要为光复国土而战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历史上长期被异族统治,饱受入侵之苦的两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反抗,在反抗中实现统一,并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新国家形式的动员能力远在其他国家之上。 在几乎整个16世纪,两国垄断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和新大陆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两国,从而使这两个小国率先称霸世界。 记者:文艺复兴对这两国的崛起有没有影响? 屈从文:文艺复兴对两国的崛起产生了直接影响。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使人们从中世纪对上帝的绝对崇拜中解脱出来,确立了人在世界的至高地位,大大提升了人们挑战自然,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那时候一些古希腊罗马时代科学成果的发现和科技的新发展,也同样起到了开拓处于蒙昧状态的欧洲人视野的作用。例如,1406年,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的着作《地理学指南》的发现,就对刺激两国航海发现产生了直接作用。 正是文艺复兴的兴起,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的统治者,以及欧洲的探险家敢于尝试海外探索,最终推动欧洲摆脱中世纪的蒙昧状态。 记者: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存在扩张过度的问题,他们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补救? 屈从文: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国土狭小,人口不多,但两国都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国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们只能控制一些点,而不能全面对殖民地进行有效统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后来的英国、法国等国一样给殖民地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他们只是对殖民地实行掠夺式财富榨取。 当欧洲其他国家结束征战,纷纷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后,两国的大国地位就不可避免衰落了。在当时的条件下,两国没有、也不可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拓展阅读 虽然率先成为世界性大国,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国之路却并不平坦。 社会剧变、国运衰微导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并,与新兴国家的不断战争以及僵化的经济也让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纪时,伊比利亚半岛两国在欧洲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中获得了巨大财富。 但是,到这一世纪末,它们却从各自的领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侵犯葡属东方帝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权益。 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曾经牢牢控制了东方贸易的殖民大帝国,就这样将海上领导权轻易地让与了荷兰和英国。 葡萄牙的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端倪,首先是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自己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卫普。香料贸易的经营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为了维持与当地部落的联盟需要花钱,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满风险,海上的死亡率极高。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过努力,让国家适度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但是并没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与此同时,在与欧洲新兴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的不断战争中,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强盛的军事大国也在不断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进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国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时候,西班牙面对财政的崩溃、国内的叛乱、普遍的贫困无可奈何。紧接着和法国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最终使西班牙在欧洲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来说走向衰落的国家的地位。 深层原因 致使伊比利亚半岛衰落的更实质的原因是,经济上一向长期依赖西北欧。它们在开始海外扩张以前是这样,在那以后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它们缺乏从事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0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却并没有实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地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这就是西班牙繁荣数十年后随即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玖’ 西班牙光复运动的背景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
公元前1100年,强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岛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加迪尔,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时,希腊人则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人趁机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们留下的着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纳,这个词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打败了迦太基人之后,也把殖民地扩展到了西班牙,并且很快占领整个半岛,着名的努曼西亚英雄故事就诞生在伊比利亚人抵抗罗马人入侵的过程中。从此,半岛便作为威震海内的罗马帝国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国内地位十分重要,两位罗马皇帝特拉加诺和阿德里安以及斯多噶学派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卡都是在这里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罗马文化,包括希腊拉丁人和犹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习俗,罗马的语言也在半岛上开始使用。梅里达是今天保存古罗马遗迹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维亚,还可以看到古罗马的水渠从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岛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强悍的哥特蛮族侵入日渐衰颓的罗马帝国,并于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定都托莱多。但是哥特人没有对西班牙文明的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
西哥特人的统治持续到了公元711年。当时五万穆斯林战士横跨直布罗陀海峡,用手中的弯刀战胜了曾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哥特武士,赢得了瓜达莱特战役大捷。四年之后,阿拉伯人席卷整个半岛,把她变成了一个埃米尔国,也是庞大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叫做“安达卢斯国”。我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尽管半岛北部地区的抵抗运动从未停止过,公元八世纪到十一世纪穆斯林帝国的势力仍旧令人惊叹地不断巩固。西班牙在这个时期吸收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渐脱离了大马士革的中央统治。
阿卜杜拉三世最终把西班牙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哈里发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西班牙迎来了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城市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阿拉伯人带来了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最先进的知识,并且在西班牙的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阿尔罕布拉宫便是阿拉伯艺术登峰造极之作。同时,阿拉伯语也在西班牙语里留下了许多词汇。当时最重要的城市有瓦伦西亚、萨拉戈萨、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拥有五十万居民和一座巨型图书馆的科尔多瓦是十世纪西欧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纪,王族间(39个王子)的不断内讧使穆斯林帝国分裂败落。光复运动逐渐兴起并愈演愈烈。公元800年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1000年的伊比利亚半岛。

‘拾’ 西班牙人开始收复失地的标志性事件是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瓦格纳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 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1837年伊莎贝尔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a”(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国,1936年成立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于1939年夺取政权,1947年宣布为君主国。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在西班牙发现最早的人类考古学遗迹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万到五万年,穴居人类的史前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伊比利亚半岛史前文明的生活场景。在西班牙发现的最重要的遗迹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当然还有着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7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2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3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7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7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2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8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40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0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