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为什么失败
❶ 有哥伦布、麦哲伦开道的西班牙帝国为何最终还是破败了
当年,西班牙靠着哥伦布,麦哲伦开道,成功的发现了新大陆,并且借此开拓领土,此时的西班牙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虽然人人都知道日不落帝国代表的就是英国,但是曾经的西班牙也是日不落帝国,而且还要比英国早200多年。
最后一点就是当时的竞争太激烈了,此时的西班牙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之时,也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上位之时。伊丽莎白仿照西班牙同时也开始了殖民扩张,之后法国,荷兰相继出现,共同争夺海洋的财富,其中西班牙就在这场争夺当中败下阵来。
❷ 美西战争中为什么西班牙会失败
美国的战争目的决定了在西班牙殖民军被打败后,美国人要把屠刀指向曾与其共同作战的菲律宾人民。1899—1901年,美军用暴力镇压了1896—1901年菲律宾革命。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政府签订《巴黎和约》,规定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群岛转让给美国美国的战争意图完全暴露。
总之,1898年的美西战争,不仅在美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是国家垄断资本对外经济扩张的必然产物,是美国统治集团发动的一次重断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成了美国、乃至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重要标志。
❸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原因是什么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无敌舰队,与英国在英吉利海峡举行了一场让世人瞩目的战役。
但是的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更是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而当时的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然而,就是在这种众寡悬殊,西班牙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海战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也正是这场战争使得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学术界一直对“无敌舰队”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覆没的解决深感不解,专家们更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人认为,不得民心而发起战争是当时西班牙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当时的西班牙只是表面上的强盛。国王腓力二世的专制统治早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这种民愤使得战争失利。
也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西班牙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舰队总司令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深得国王信赖。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因此,他也曾向腓力二世请辞,但未被获准。而在这样一位将领指挥下的海战只能失败。
另外,有一部分人也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导致了最后的惨败。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泄露,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也因为晕船不适应而失去战斗力。而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厄运的发生无可避免。而更让舰队雪上加霜的是,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全军覆没的命运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敌舰队”覆灭的事实无可改变。但军事家们仍能在对“无敌舰队”覆灭原因的思考中,找到值得深思的东西。
❹ 无敌西班牙舰队为什么输了呢
元朝铁骑的强大。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欧洲人提起这支铁骑,称他们为上帝之鞭。这是因为,这铁骑在到达了欧洲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他们有些人现在提起来都是瑟瑟发抖,为什么元朝,在征伐日本的时候,却接二连三的吃了败仗呢?原因是因为轻视他们,轻敌是战争中最大的弊病。
后人总结,西班牙失败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西班牙虚假的繁荣。当时的西班牙国王,不得民心,他在民间大肆的搜刮财产,用来补给自己的军队,但是不得民心,又有哪一个士兵愿意为他作战呢?
第二个就是没有统帅,在和英国作战的前几天。西班牙的统帅刚好死了,于是士气低落。西班牙的新统领,居然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海战的军官,结果大家也就想得到了。
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轻敌。西班牙没有了解到英国的实力。等到他们两个人作战的时候,荷兰人出手了。西班牙大惊失措,没想到英国还有这一手。倘若西班牙舰队,没有轻敌,那么今天世界的格局,可能又是另一番样子。
❺ 西班牙共和国一系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注定西班牙人民失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内部原因主要是:在工人阶级和人民阵线内部团结不够牢固,结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致使无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路线和制止投降分子的破坏活动;没有尽早地组建正规军,招致战争初期丧失大片领土;过多地采取防御战略使共和国军不能予敌以强有力的突击和在军事行动中达到有利于共和国的转折;没有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指点建立必要的军事经济。
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注定西班牙人民失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内部原因主要是:在工人阶级和人民阵线内部团结不够牢固,结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致使无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路线和制止投降分子的破坏活动;没有尽早地组建正规军,招致战争初期丧失大片领土;过多地采取防御战略使共和国军不能予敌以强有力的突击和在军事行动中达到有利于共和国的转折;没有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指点建立必要的军事经济。
❼ 为什么西班牙人民在民族革命战争中会失败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与反对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西班牙人民民主革命。
1931年4月在西班牙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联合成为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民主力量在1936年2月的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共和国政府。但是西班牙反动派依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支持策划了反对共和国的军事阴谋。1936年7月17日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部队发生叛乱,次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都爆发了叛乱。法西斯阴谋家们把大部分军队拉到了自己一方。叛军利用叛乱的突然性和共和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占领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并在西班牙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省修筑了防御工事。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西班牙共产党的号召下起来保卫共和国。民军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部队经过顽强战斗,粉碎了在马德里、巴塞罗娜、巴伦西亚、卡塔黑纳、马拉加、毕尔巴鄂以及在国内其他各大中心城市叛乱的守备部队。
叛乱者处于危机之中,他们只控制了几个经济落后的省: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而国内所有大的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基本交通线和最重要的农业区都在共和国控制区内。然而西班牙政府没有抓紧时机彻底粉碎叛军。佛朗哥分子得到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法西斯列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英、法、美三国政府也对西班牙共和国采取敌视立场。他们宣布了“不干涉”西班牙内部事务的政策,而实质上是为扼杀西班牙的民主制度推波助澜。西班牙共和国处在经济封锁之中。
叛军依靠法西斯大国的援助于1936年8月初开始沿葡萄牙边界向卡塞雷斯和巴达霍斯方向发动进攻。1936年9月中旬起马德里成了紧张争夺的目标。在通往西班牙首都的远近接近地上展开的激烈战斗表明,共和国方面不仅有可能击退叛军,而且能够彻底粉碎他们。法西斯大国担心叛军遭致失败,决定公开插手西班牙的国内战争。1936年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利断绝了与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并且承认佛朗哥为西班牙政府首脑。在短期内调往西班牙的外国部队竟达5方多人,其中包括意大利常规军2.5万人和德国“鹰”军团编成内的近1万人。随后干涉军的力量又迅速增长。1936~1939年共有30多万干涉者士兵在西班牙作战,其中德国5万、意大利15万、葡萄牙2万、摩洛哥约9万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西斯集群。战争头两年内德国和意大利向佛朗哥提供了1650架飞机、1150辆坦克和装甲车、2700门火炮、数十万支步枪、750万发炮弹、1.7万枚航空炸弹、7600多辆汽车和大量军需品。意大利和德国的武装干涉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军事优势转到佛朗哥分子一边。
1937年1~2月叛乱者和武装干涉者两次试图夺取马德里都没有成功。在中部战线、南部战线、特别在马德里附近,未经严格训练的民军部队在激战过程中改编为正规的人民军。这支军队不仅坚守了马德里,在哈拉马河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在瓜达拉哈拉粉碎了意大利远征军。这些胜利证明了西班牙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政策是正确的。
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军的战争赢得了民主力量、全世界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支持和竭尽全力的援助。世界上54个国家的4.2万名国际主义志愿者抵达西班牙,其中大部分人加入了国际纵队和3个国际营。为了有效地帮助西班牙人民,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把一些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派往西班牙,如:陶里亚蒂、达列姆、柯都维亚、隆哥、布克、拜姆勒、科尔、孔特鲁拉斯、施泰恩、赖谢尔、斯弗契夫斯基、明尼希、乔皮奇、帕罗维奇、季米特洛夫、扎尔卡、盖尔、雷恩、福克斯等。苏联人民忠实地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保卫者的最前列。苏联把反对法西斯侵略看作是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事业。
仅在1936年苏联人民就募集了6160万卢布作为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资金,而苏联政府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了8500万美元的贷款。在近3年期间内苏联冲破法西斯强国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封锁,除了向共和国提供粮食、药品和工厂设备以外,还提供了648架飞机、407辆坦克和装甲车、1186门火炮、2万余挺机枪和近50万支步枪。大约3000名苏联志愿者——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手和其他专业人员曾在共和国军队中英勇奋战。苏联军事专家在创建正规的人民军以及准备并实施反对干涉军和叛军的最重要战役方面给共和国以巨大的帮助。
佛朗哥在马德里附近遭到反击后,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指示把争夺的重心转向西班牙北部,以便占领与共和国分隔的重要工业区——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在战线的其他一些地段法西斯分子转入防御。1937年年中叛军和干涉军集中兵力转入进攻。有15万名士兵和军官参加了进攻,其中包括10万名意大利人。佛朗哥分子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上。共和国军仅能以临时凑集的6万人的部队对抗进攻之敌,然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干涉军向未设防的城市和乡村猛烈实施密集空中突击。1937年4月26日在没有任何军事必要的情况下完全炸毁了格尔尼卡。叛军和干涉军利用无政府主义者的背叛行为而得以突破北线的防御,于6月20日夺取了毕尔巴鄂城,并由此向桑坦德,进而向希洪进攻。
为了援助阿斯图里亚斯的保卫者,共和国军指挥部更加积极地组织中部战线和东部战线的战斗行动。1937年6~9月实施了两次重大的进攻战役,一次在马德里西北部,另一次在萨拉戈萨东部。佛朗哥被迫从北方抽调部分兵力投入到马德里和萨拉戈萨附近的战斗。北线得到了一个月的喘息机会,但是这一机会未能适当加以利用。8月底桑坦德失陷,2个月之后共和国军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支撑点——希洪也陷落了。共和国军在东线左翼成功地实施了攻克敌之主要支撑点——特鲁埃耳的战役。为了恢复这里的态势,法西斯分子不得不中断进攻马德里的准备工作而把全部兵力调往特鲁埃耳。共和国军未能得到其他方向上的突击支援,重新被击退到原出发地。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共和国某些政党的队伍中和陆军部的机关里出现了投降情绪。特别是陆军部长普里托阻挠人民军队的加强,其行动是十分有害的。
法西斯指挥部利用在特鲁埃耳取得的胜利,把主要力量调往东部战线。干涉军和叛军在埃布罗河河谷地区集中了西班牙5个军,以及意大利远征军,德国“鹰”军团,几乎全部空军和大量坦克兵团;而共和军在这个方向上作战的只有11个师,这些师在不久前的战斗中已经遭到削弱,也没有预备队。
1938年3月9日叛军部队转入进攻,突破了共和国军的防御并重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38年4月8日共和国政府进行了改组,普里托被免职,奈格林总理亲自担任军事领导。政府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倡议,提出了内容广泛的纲领: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把人民阵线的范围扩大到全民族统一的程度。这项纲领开辟了在西班牙恢复民主和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的道路。
共和国指挥部力图削弱法西斯的攻势,在加泰罗尼亚发动了进攻。7月25日共和国军突然强渡埃布罗河并在宽阔地段上冲破了敌人正面,夺取了河右岸的大面积登陆场。埃布罗河战役是共和国军扭转政治军事形势和使战争进程朝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但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加紧镇压、欧洲许多小国家的制度法西斯化以及法国边界的封闭,使西班牙共和国处于严重困境。德意干涉者在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武装干涉中不仅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而且得到英、法、美三国统治集团的直接支持。叛军和干涉军获得增援后决定夺取加泰罗尼亚。他们集中了大约26个师,而共和国军方面只能以总数为17.6万人的21个师相抵抗。这些师在以前的恶战中已丧失了元气,仅装备有240辆坦克和装甲车、225门火炮和134架飞机。
1938年12月23日敌人开始在加泰罗尼亚战线发动进攻。共和国为数60万人的五个集团军均在其他战线上,在这里战斗的共和国部队得不到他们积极行动的支援,而处于困境。经过1个月的激烈战斗,共和国军于1939年1月26日放弃了巴塞罗那。2月11日法西斯分子以重大伤亡为代价开进到法西边界。2月9日英国巡洋舰“德文郡”号迫使梅诺卡岛的保卫者投降。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的公开支持下逼迫共和国方面投降。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并断绝同共和国奈格林政府的外交关系。以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会党人贝斯太罗为首的叛变分子和投降分子受英法两国政府的指使于3月3日在卡塔黑纳发动了反对共和国的叛乱,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共和国的舰队却在海军上将布伊萨率领下离开基地,开赴宾泽特,后在那里被法国当局拘留。3月5日晚卡萨多组织了反革命政变并夺取了马德里市政府。3月28日叛徒们把战线让开,3月30日共和国的全部领土被法西斯军队占领。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注定西班牙人民失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内部原因主要是:在工人阶级和人民阵线内部团结不够牢固,结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致使无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路线和制止投降分子的破坏活动;没有尽早地组建正规军,招致战争初期丧失大片领土;过多地采取防御战略使共和国军不能予敌以强有力的突击和在军事行动中达到有利于共和国的转折;没有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指点建立必要的军事经济。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最高峰。在这一战争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人民民主特征的新型民主共和国。西班牙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流血最多的战争之一。战争期间,在军事行动、空战、轰炸和佛朗哥分子占领区的镇压中死亡的人数达100多万。这场战争中武装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在某一方向上实施进攻配之以在战线其余地段的阵地防御。与空军和海军协同动作的步兵部队在武装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西班牙战争证明:战斗和战役的成功要靠武装力量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协同。战争过程表明,空军的战斗能力很强,它能够在掌握制空权和大量集中使用的情况下达到可观的效果。战争的经验还表明,仅能防枪弹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在炮火的打击下会遭受严重损失。同时,在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的支持下集中实施坦克冲击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固守所占领土中步兵起了重大作用。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干涉者利用它封锁西班牙共和国的海岸,轰击港口和基地并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共和国海军主要被用于护送地中海的运输船和掩护海岸。
❽ 宗教战争的大输家西班牙输了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遭受到的最严重的失败是与英国的战争,当时在英国掌权的是一个女人,结过多次婚的国王亨利八世的女儿。
这个伊丽莎白女王是个热心的新教徒,非常聪明,意志坚强,目标明确,但是也自负和残忍。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保卫国家抵御天主教徒的攻击,这样的天主教徒在英国也有许多。她无情地迫害他们。她逮捕并处死了自以为也有权力统治英国的苏格兰信天主教的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一个无比漂亮和妩媚的女人。伊丽莎白也帮助尼德兰的新教市民与腓力二世作战。
对于这种敌视天主教会的态度,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怒不可遏,他决定为捍卫天主教而占领英国或将其消灭。他花费巨资装备了一支强大的舰队:130艘大帆船,2000多门大炮,2万多名西班牙士兵。这些数字读起来很快。可是你想想看,你想象一下海上摆上130艘船。这就是无敌舰队,这就是说,这是一支大型舰队。它于1588年从西班牙扬帆出航,带着全体武装人员,带着够6个月用的武器和食品。
这时,小小的英格兰岛似乎根本不可能抗击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但是这和当初波斯战争时的情况没有两样。这些负荷重的大船作战时笨重、不灵活。英格兰人根本就不进行真正的海战,他们乘着他们的快捷的小船驶近过来,轰击舰队,随即就逃逸而去。然后他们就让着了火的、没有人的船扬帆向西班牙舰队驶去,把拥挤在一起的大量西班牙战船搅了个天翻地覆,致使西班牙人在英格兰附近的陌生海域里迷了航向,四散开来。
最后大部分均在大风暴中毁灭。只有全部船只的几乎不到一半返回西班牙,而且即便是这些船只也根本就未曾登陆英格兰。但是腓力二世没有将这一深深的失望情绪流露出来,据说他曾友好地感谢了舰队司令并说了这样的话:“我派你去和人作战,没有派你去和风浪作战嘛。”但是英国人不仅在西班牙的水域里追击西班牙船只,英国商船也在美洲和印度海滨攻击西班牙商船。
英国人和荷兰人不久便将西班牙人从印度和美洲许多富有的港口排挤出去。他们开始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北方,在北美洲,建立商业代理处,完全就像腓尼基人曾做过的那样。许多英国人在宗教战争中受迫害或驱逐,如今他们到那里去过更自由的生活。在这些印度港口和居民点里,实际上并不是英国和荷兰这些国家在行使统治权。在那里行使统治权的,是英国和荷兰的商人,他们联合起来经商并把印度的财富运往欧洲。这些人称贸易商行的贸易公司也雇佣士兵。
哪里的印度人对他们不友好或者不愿意以足够便宜的价格出售商品,士兵们便被派出去“惩罚”哪里的人民。这种状况不比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印第安人作战时好多少。在印度,英国和荷兰商人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沿海岸的各个地区,因为印度君主们互相不团结。不久,人们在北美和印度便讲法国西北面的这个小岛上的语言——英语,这样又产生了一个新的世界帝国。
一如当初拉丁语通过罗马帝国成为世界语言,今天英语也变成了这样的语言。好啦,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这些,欢迎大家给小编评论点赞。
❾ 美西战争因何而起老牌帝国为何败北
美西战争作为工业时代重要的一次洗牌战争,美西战争的起因和西班牙因何失败的原因就让黎塞留的野望来简要解释一番吧(如有错误疏漏之处还望指出,勿喷)
故而但就此消彼长的实力因素。西班牙就已经无法挽回失败了。即便是西班牙想利用其它强国诸如英国介入也无济于事,因为此时英美关系正处于一段友好时期,而英国则更是在舆论上站在美国一边。所以美国只要在战争中正常发挥,西班牙根本无力扭转败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