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墨西哥湾日本人称为什么

墨西哥湾日本人称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28 06:58:43

㈠ 大西洋为什么叫大西洋

【大西洋由来及在中国的影响】

大西洋:大西一词,出自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传说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统一定名为大西洋。

“大西洋”并非翻译名,是地道的国产外洋地名呢!中国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时,常习惯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作为界线,此线以东为东洋,此线以西为西洋。这就是我们常称日本人为东洋人,称欧洲人为西洋人的原因。明神宗时,利马窦来华拜见中国皇帝,他用中国方式说,他是“小西洋(当时中国指印度洋的说法)”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见那时我们已称Atlantic Ocean为“大西洋”了,此名至今没再做其他译法。

大西洋英文名称叫ATLANTICOCEAN,古称OCEAMUSATLANTICUS,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阿特拉斯神能知道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并支撑石柱使天和地分开。传说大西洋是他居住的地方。最初希腊人以阿拉斯神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山地,随后扩大到直布罗陀以外的海洋。此名称在1650年为荷兰地理学家伯思哈德·瓦寺尼(1622-1650年)所引用。

“大西洋”这一中文名称最早见于明代记载。在明代,习惯上东西洋分界,大体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岛一线为界,其西叫“西洋”,其东为“东洋”,故我国习惯上称欧洲人为“西洋人”,而把日本人称“东洋人”。随着明末欧洲地理知识的增多,于是改称印度洋为“小西洋”,而把欧洲以西的海域称为“大西洋”。西方地理学和地图传入以后,对ATLANTICOCEAN一词,翻译家颇感难以译成贴切的汉语,便按习惯译成“大西洋”,并一直沿用至今。

㈡ 深海有什么盛产宝物和稀有宝物

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海底的油气如同埋在地里的马铃薯一样等待我们去挖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各国在海底中争夺最激烈的资源就是石油。“2007年8月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出动深海潜水器,在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海底,安插俄罗斯国旗,这是为什么?德国宣称要造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钻探船深入北极,这是为什么?加拿大、美国和丹麦都对北冰洋虎视眈眈,这又是为什么?主要还是为了争夺那里的深海石油。” 到2003年底,全世界已经发现深水油气田328个,已投入开发的有75个,其中,墨西哥湾、巴西和西非是世界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金三角”。 我们现在所讲的深海资源,都是人类已经了解的。但我们对深海的了解,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有太多的资源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比如那些多种多样的矿物质。” 目前人类对深海的大部分矿物资源还停留在了解与探索的阶段,真正的争夺还没有来到。曾经引发人们探索和开发热潮的矿物质有很多,最典型的是锰结核。 19世纪70年代,英国深海调查船“挑战”号在环球海洋考察中,首先发现了深海洋底的锰结核。锰结核平铺在海底,如同铺路的卵石。据初步调查,每平方米的海底约有60公斤的锰结核。锰结核中50%以上是氧化铁和氧化锰,还含有镍、铜、钴、钼等20多种元素。如果按照目前世界金属消耗水平来计算,仅太平洋底的锰结核储量,铜可供应600年,镍可供应15000年,锰可供应24000年,钴甚至可供应13万年。不仅如此,锰结核的增长很快,每年以1000万吨的速度在不断堆积,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自生矿物”。 其实,从发现锰结核到上个世纪中期,人们一直认为锰结核是运载锰矿石的船只沉没在某个海区而发生的偶然现象而已,很少有人去研究和打捞它。直到195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梅罗认真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和储量,它才从深海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国际深海开发的大热门。 世界上锰结核含量最多的地区为太平洋北纬6°~20°,西经110°~180°之间,日本人称这个海区为“锰结核的银座”,美国人则称之为“世界海底锰之路”。 “黑烟囱”:生命的起源? 当然,海底矿物质不只锰结核,更多的矿物质不仅具有矿物资源意义,还具有生物和基因资源意义。 热液硫化物受人们关注比锰结核要更晚一些。它主要出现在2000米水深的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线上,是一种含有铜、锌、铅、金、银等多种元素的矿产资源。它是海水侵入海底裂缝,受地壳深处热源加热,溶解地壳内的多种金属化合物,再从洋底喷出的烟雾状的喷发物冷凝而成的,被形象地称为“黑烟囱”。 除了矿物质,这些“黑烟囱”让科学家们兴奋的更重要原因是,它的周围活跃着一个崭新的生物群落——热水生物,比如长达三米而无消化器官、全靠硫细菌提供营养的蠕虫,比如特殊的瓣鳃类生物等。它说明,地球上不仅有人们所习惯的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依靠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黑暗食物链”。 这种“黑暗食物链”的生存环境,很类似地球早期环境的极端高温环境。一些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发现,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科学家们为此提出新的命题:生命是否就起源于“黑烟囱”的周围? 另外,“黑烟囱”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密度也可以与热带雨林相媲美,目前新发现的生物种类已经达到了10个门类500多个种属。 虽然对热液硫化物的探索和开发谈不上争夺,但各国科学家们都很明确,谁对“黑烟囱”的了解更多,谁就有可能在生物和基因科学中取得先机,谁就有可能揭开生命起源之谜。因此,对深海的进一步探索和了解,各国都不甘落后。

㈢ 日本人说的七海是哪七海

日本人说的七海是指的是七大洋,分别是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还有一种说法是指大航海时代的“七海”,指的是: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3)墨西哥湾日本人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最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宽约19000千米,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9165.5万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为界被划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其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大洋

㈣ 大西洋之迷

【概况】
位置 位欧、非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面积 面积9 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范围 大西洋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
深度 平均深度为3 627米。最深处达9 212米在波多黎各岛北方的波多黎各海沟中。
地理分区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重要的属海和海湾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得孙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重要的岛屿和群岛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自然环境】
海底地形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棚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 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 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整条海岭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东海盆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 000米;西海盆较深,深海沟大都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的南端布韦岛以南为一片水深5 000多米的地区,称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沟深达8 428米,为南大西洋的最深点。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气候 大西洋的气候,南北差别较大,东西两侧亦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在南北纬40-60°之间多暴风;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 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 000-1 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 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 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气温在赤道附近平均约为25-27℃,在南北纬30°之间东部比西部冷,在北纬30°以北则相反。在大西洋范围内,南、北两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别达南、北纬40°左右。
洋流 大西洋的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系统: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延长为北大西洋暖流,远入北冰洋;南部环流为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在两大环流之间有赤道逆流,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至几内亚湾,称为几内亚暖流。
【海洋资源】
渔业 海洋资源丰富,西北部和东北部的纽芬兰和北海地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鲱、鳕、沙丁鱼、鲭、毛鳞鱼等,其它尚有牡蛎、贻贝、螯虾、蟹类以及各种藻类等。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3-2/5左右。南极大陆附近产鲸、海豹和磷虾,海兽捕获量也很大。
矿物 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均蕴藏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交通运输】
航运 大西洋航运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轮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约有75%分布在这一海区。主要有欧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欧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远东航线;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中大西洋航线;欧洲与南美大西洋沿岸之间的南大西洋航线;从西欧沿非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大西洋海底电缆总长20多万千米。从爱尔兰的瓦伦西亚岛和从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西北端开始通到加拿大纽芬兰岛的东南端,或一直通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北端的线路是大西洋海底电缆的主要干线
【形成】
大西洋不断在开裂、扩大并加深,到9000万年前,大西洋南北贯通了,开始是表层海水可以南北交流,底部仍有一片高地阻隔,北部大西洋同地中海相通,南部地中海与太平洋相通,一直到7000万年前,南北才完全贯通。大西洋已扩张到几千千米宽,洋底的深度也达到5000米,大西洋形成了。
大西洋与北冰洋的贯通,是5000万年前的事。这段时间里,印度与澳大利亚南极大陆分开,从而产生了爪哇海盆,印度向北漂移,在6500万年前,开始是快速的,每年移动10厘米,长驱北上一直漂移了8000千米的距离,向亚洲大陆撞去。印度北移,非洲大陆向北,古地中海先后消失,残留的海盆形成现在的地中海、黑海、里海,古地中海大部分被挤压升高为一系列的山脉,成为地球上最复杂高大的山脉带。

因此,世界海洋中,太平洋是最古老的海洋,是泛大洋演化发展的结果。大西洋、印度洋是年轻的新生的海洋,大西洋形成到现在这样的面貌,只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而印度洋的形成,年龄更小一些。直至今日随着地球深部的运动,大陆海洋仍在变化之中。

㈤ 未解之谜

所谓百慕大三角,即指北起百慕大,西到美国佛罗里达洲的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在这片面积达400O00平方英里的海面上,从1945年开始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在这里神秘地失踪。当然,这些失踪事件不包括那些机械故障、政治绑架和海匪打劫等,因为这些本不属于那种神秘失踪的范畴。

由于事件叠出,人们赋予这片海域以“魔鬼三角”、“恶运海”、“魔海”、“海轮的墓地”等浑号。这些浑号反过来又烘托了这里特有的神秘而怖恐的气氛。

现在,百慕大三角已经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在我们熟悉的地球上,怎么独独有这么一个神奇而无法解释的角落?怎么会发生一连串不可思仪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在百慕大三角作祟?

1.失踪的飞机群

美国空军上尉泰勒,是一位极有经验的飞行员。他已经驾驶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500个小时,这个飞行记录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1945年12月5日,泰勒上尉作为第19飞行队的队长,他事领飞行队从佛罗里达洲的劳德代尔堡机场起飞。他和14位飞行员驾驶着5架复仇式鱼雷轰炸机,去执行一项飞行训练任务。

一切正常,天气良好,这是个理想的飞行天气。

他们的任务是飞一个三角形航程,向正东方向飞过巴哈马群岛,接着向北飞行,然后沿三角形最后一个边线返航。

当飞行队越过巴哈马群岛上空时,基地突然收到泰勒中尉和飞行员鲍尔斯的报告,称罗盘失灵,他们弄不清楚自己的高度。片到,基地指挥部收到的信号越来越糟糕,好像所有的飞行员都慌了神。当然指挥部也慌了。

下午4点钟,指挥部听到了泰勒上尉志愿而颤抖的呼叫:

“发生了异常现象!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偏离了航向。”

指挥部道,“报告你们的位置!”

泰勒:“我弄不清自己的位置,不知在什么地方!”

指挥部:“那么你们向西飞行!”

泰勒:“方位仪出了故障,指针不动。我们辨不清方向,看到的只是大海”,

基地指挥部当时末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飞机上燃料充足,可以座付四个小时的飞行。再说,泰勒上尉的飞行技术是让人放心的。指挥部遂即命令另一架仪表正常的飞机替代泰勒。

可是十几分钟后,基地指挥部又接到报告:

“警报!我们现在又迷航了,看不见陆地……一切全乱套了,连大海也好像和往常不一样了!”

这时候也传来勒泰上尉的声音: “我们好像在墨西哥湾上空……”

基地吃惊了,他们怎么偏离航向飞到墨西哥湾去了?下午d时,这5架飞机不知位于何处,还盲目地在飞行,他们之间彼此联系的对话,让基地大大震惊,所有的仪表都失灵了。他们的读数都不相同,连西斜的夕阳都役看见,如果看见太阳他们就会校正航向的。最后,终于传来令基地心碎的声音:

“我们完了……开始往水里沉了……”

电波讯号越来越微弱,直至一片沉寂。这时候,时针正指7点零4分。泰勒上尉连同他的14个伙伴,以及那五架飞机,也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指挥部感到这事不可理解,立刻决定派机寻找。

几分钟之后,一架“马丁”式海上搜索机应命起飞。这架搜索机由13名机组人员驾驶。

但是,这架海上搜索机也失踪了。它好像直奔那个失踪的虎口,连点声息都没有传回,便悄悄地消失了。

短短几个小时,6架飞机、27位飞行员都不见了,简直是莫名其妙。难道他们被天空吞噬了吗?

次日,美国当局对这次事件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搜寻救援活动。美国海军出动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21艘舰艇,数百艘快艇和摩托艇,3O0多架飞机,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动用了佛罗里达海域附近所有能够动用的舰船和飞机。搜索海域从百慕大到墨西哥湾每一寸海面,结果一无所获。

按常理分析,假如飞机坠人海中,那么起码也应当在海面上留下漂浮的油花等痕迹。然而,什么也没留下,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似地。大海依然那么蔚蓝、那么宁静。

负责嫂寻救援的官员沮丧地对上司说:

“天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甚至无法估计可能发生了什么!”

当这件事披露之后,百慕大海域就出了名。随着人们对这片海域的关注,不可思议的飞机失踪事件,就显得越发令人感到恐怖——

1948年12月27日22点30分,一架 DC—3型大型民航班机,从旧金山机场起飞,途经百慕大海域上空,地面指挥塔曾听到机长惊诧的话声:

“这是怎么回事?都在唱圣诞歌哪?”

谁也没有想到这句话里所包涵的意味是什么。

28日凌晨4点30分,班机还向机场发过电讯—— “接近机场,灯光可见,准备降落。”机场做好接受着陆的各项准备。

可是这架DC—3型班机始终没在机场降落。它在降落前就消失了,机组人员和全部乘客当然无一生还。

一分钟前还与机场保持着正常联系,这次失踪仿佛是在一瞬间之内发生的。就像天空破了个洞,飞机一下掉进洞里而无声无息了。

2.航海者的墓地

百慕大三角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海域呢?我们从最早扬帆驶过这片海域的哥伦布的见闻中,也许能窥见300年前这片海域的若干情况。

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度过美洲时,曾途经百慕大三角。

这天,哥伦布仁立船头,但见晴空万里,海面平静。突然间,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几十米高的巨浪像墙一样向船队扑来。

水手们齐心协力试图调转航向,但船上所有的导航仪器全部失灵,磁罗盘上的指针不是指着正北方向,而是指向西北方向,偏离6度。船失控了,任随风浪推打。

哥伦布是幸运的,经过几天几夜曲颠筋,船总算没有沉没。令他奇怪的是,这场从天而降的风暴结束竟是嘎然而止的,风浪说结束就结束,马上就风平浪静了。

哥伦布把这一切详细地写在他的航海日记里。他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也谈到这次难忘的经历——

当时,浪涛翻滚,一连八九天时间,我们看不到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见过各种风暴,可是从来没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

问题在于哥伦布活过来了,他的经历至少说属于那些尚可解释的遭遇。那么,那些没能活过来的人,他们的遭遇呢?当然,那是一种不可解释的、谁也没看到的经历——

1840年8月,一艘法国帆船“洛查理”号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这艘船扯着帆,而且风帆饱满,说明它在乎静地航行着。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它好像没有目标似地随风漂浮。人们感到奇怪,便划船靠上去。他们发现船上静悄悄的。上船后才知道,船上空无一人,但货舱里装着的绸缎等货物完整无损,水果仍很新鲜,也投人碰过。然而,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跑光了呢?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唯一健在的生物,就是一只饿得半死的金丝鸟,可惜它不能说话。

到底船上发生了什么,投入知道,但谁都敢肯定船上肯定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872年,这一带海面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艘双桅船“玛丽亚·采列斯特”号,在亚速尔群岛以西100海里的地方漂浮。当它被人们发现时,船上又是空无一人,而且船舱的餐桌上还摆着美味佳看,茶杯里还盛着没喝完的咖啡和水。壁上的挂钟正常地走动,缝纫机台板上还放着装着机油的小瓶子。这一切除了说明这艘船没有遇到风浪之外,丝毫不能解释它的主人为何弃船而去。

1944年,古巴籍的货船“鲁比康”号在同一海域同样出现人去船空的奇案。当人们登上这艘漂浮不定的船时,只有一只狗孤独地躺在甲板上。

1963年,美国籍油轮“玛林·凯思”号穿过这片海域,航行的第2天,船上的报务员还向岸上通报说:“航行正常,位置北纬26度4分,西经73度。”但这是“玛林·凯思”号传给世界的最后讯息,它从此失踪了。谁也无法想象这样一艘装有现代化导航和通讯设备的油轮,竟然连一点油花都没留下,就从这片海域上失踪了。

美国籍货轮“独眼”号是一艘长达542英尺、拥有309名水手的巨型货轮。1918年3月,它在巴西装满锰矿砂,返回弗吉尼亚的诺福克的途中失踪了。当时天气很好,不存在风浪掀翻船只的可能。有人推测说当时正值战争期间,“独眼”号很可能遭德军潜艇的袭击。可是战后人们查阅了德国海军的战时记录,发现当时没有一艘德国潜艇在“独眼”号航线上出现过。如此庞大的一条巨轮,又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它怎么连个“SOS”的信号都没发出就失踪了呢?

1935年8月,意大利籍的货轮“莱克斯”号的水手们,亲眼看到美国籍纵帆船“拉达荷马”号被海浪渐渐吞没,他们奋不顾身地从海上救起了“拉达荷马”号溺水的水手。但5天之后,“莱克斯”号的水手却惊讶地发现,“拉达荷马”竟然漂浮在海上。这并不是幻觉,因为“莱克斯”号上的水手,连同被他们救起的“拉达荷马”号上的水手,一同登上了“拉达荷马”号纵帆船。

一艘已经沉没了的船,怎么可能又重新漂游海上呢?人们无从解释。

3.究竟谁在这里作怪

既然这里出现如此众多的奇异事件,那么,人们当然要问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捣鬼?

1951年10月,一艘巴西的军舰在亚洛尔群岛西南方向的海面上航行,后来船和水兵一起神奇地失踪了。次日,巴西方面派出飞机和舰船前往找寻,一架水上飞机在海面上搜寻时发现,海面下有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在飞速前进,而且速度快得惊人。这说明这绝非海底生物,同时庞大的体积又说明,它又非水中的鱼类。在这天夜里和次日凌晨,有人在这一海域看见了一种奇异的极其明亮的光,但谁也无法说清这奇异的物体和奇异的光芒从何而来。

从这片魔鬼三角海域侥幸逃脱出来的人,他们的回忆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点线索。

美国海难救助公司一船长说,他有一次从波多黎各返回佛罗里达,途中船上罗盘的指针突然猛烈摆动,虽然柴油机仍在运转,但毫无功率。海浪从四面八方朝船扑来,看不到水平线,船的四面都是浓浓的大雾。他急忙命令轮机手全速前进,终于冲出大雾。奇怪的是这大雾以外的海面浪并不大,也没有雾。水手们都说,这辈子从未见过这种怪事。

1972年9月,美国籍货轮“恶梦”号航经百慕大三角海域时,突然船上所有的灯都暗了下来,罗盘也失灵了。水手们感到事情不妙,赶紧根据陆地的灯光定向,把船朝西驶去。航行片刻,他们发现船原本是向北行驶,但无论如何他们也纠正不了航向。这时候,天空出现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遮住了星星。一道亮光射进这个物体。不久,它又不见了,船也恢复了正常航行。

天空中这个黑色物体和前面说到的水下的那个黑色物体有无联系?或者说,它们是否为同一物体?没有人能够回答。人们只能说:这是耐人寻味的。

显然,这里存在着一股神秘而强大的、看不见的力量。

1977年2月,一架私人水上飞机掠过百慕大三角海域,飞机上的几值朋友正在吃饭,突然发现盘子里的刀叉都变弯了。当时罗盘指针偏转了几十度,他们加速逃离这个可怕的航区。返航后他们发现,录音机磁带里录下了强烈的海的噪音。

海,怎么能发出嗓音呢?

一位老飞行员说了件怪事。一次,他在百慕大三角海域7000米高空做夜间飞行。起初,一切正常。忽然他发现机翼两侧光芒闪闪,他以为是机舱玻璃反光,但反光不可能这么强烈,强光刺得他睁不开眼,连仪表也看不清楚,而飞机亮得像个透明的玻璃物体。他抬起头,觉得天空亮得连星星都看不见了。他赶紧关闭自动操纵杆,改用手操纵着飞机飞行。几分钟后,亮光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夜空中的亮光从何发射而来?老飞行员答不上来,相信你也答不出来。

4.科学家们的种种解释

全世界的科学家似乎都不允许百慕大三角的谜继续存在下去。他们运佣自己已知的各种知识,去解释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种种怪事。

在各种解释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的这几种:

(l)磁场说。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

地球的磁场有两个磁极,即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但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地磁异常容易造成罗盘失误而使机船迷航。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它能造成罗盘和仪表失灵。

1943年,一位名叫袭萨的博士曾在美国海军配合下,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架起两台磁力发生机,输以十几倍的磁力,看会出现什么情况。试验一开始,怪事就出现了。船体周围立刻涌起绿色的烟雾,船和人都消失了。试验结束后,船上的人都受到了某种刺激,有些人经治疗恢复正常,有的人却因此而神经失常。事后,袭萨博士却莫名其妙地自杀了。临死前,他说试验出现的情况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他没有留下任何论述,以致连试验的本身也成了一个谜。

(2)黑洞说。黑洞是指天体中那些晚期恒星所具有的高磁场超密度的聚吸现象。它虽看不见,却能吞噬一切物质。不少学者指出,出现在百慕大三角区机船不留痕迹的失踪事件,颇似宇宙黑洞的现象,舍此便难以解释它何以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3)次声说。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荡。人所能听到的声音之所以有低浑、尖脆之分,这是由于物体不同的振荡频率所致。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的耳朵听不见的次声。欢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

百慕大海域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次声的产生及其强度。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海浪和海温的波动与变化都是产生次声的原因。

(4)水桥说。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般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动流向的潜流。因为,有人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在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当然只有这股潜流才能把这船的残骸推到圣大杜岛来;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是海难产生的时候。而海难发生之后,那些船的残骸又被那股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失事现场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了。

(5)晴空湍流说。晴空湍流是一种极特殊的风。这种风产生于高空,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风向的角度改变的现象。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速方向改变,常常又伴随着次声的出现,这又称”气穴”。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激烈震颤。当然严重的时候,飞机就会被它撕得粉碎。

可惜,这些仅仅是假说而已,而且,每一种假说只能解释某种现象,而无法彻底解开百幕大之谜。何况,除了飞机和船只无端失踪之外,百慕大海底和海面还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怪事呢!

5,永无休止的怪事

1963年,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东南部的海面下,发现一个不明物体以极高的速度在潜行。美国海军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水艇前去追寻。他们追踪了四天,还是让那东西跑脱了。这个水下不明物体,不仅行速快,而且又有奇异的潜水功能,可以下潜至8000米以下的深海,令声纳都无法搜摘。人们只看到它有个带螺旋桨的尾巴,丽无法窥清其真实面目。

消息披露后,有人估计可能是前苏联的潜艇。然而,美国方面称,以现代的加工制造技术,莫说是前苏联。连美国都无法制造这种可高速行驶,又可下潜深海的物体。

是什么?读者只能自己想象,因为美国海军部也没法解释。

l979年.由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联合考察组,意外地在这一带的海底,发现了一个水下金字塔。当然,这个水下金字塔绝非自然界的产物,而是件人工作品。考察队队长、美国迈阿密博物馆名誉馆长查尔斯·柏里兹闻讯后,立刻派人携水下摄影机再次下潜拍照。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见高大雄伟的水下大金宇塔。塔身上有两个巨大的黑洞、海水高速穿过这两个洞,致使这里的海面波涛汹涌、水雾弥空。

据称这个水下金字塔,比埃及胡夫大金字塔还要雄伟。它的发现使人推测这一带海难多系它引起。同时,它又给史学家带来一个新的难题——即由来已久的亚特兰蒂斯帝国是否存在的争论,又再度掀起。

海底的事情够让人忙乱的了。但天上呢? 1981年,一群旅客正在巴哈马岛上游玩。突然间,天空传来一阵马达声,人们抬头一看,只见一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使用的“野马”式战斗机呼啸而来。

游客们起初以为这是旅游公司特定安排的事先未宣布的节目,高兴地鼓起了拳。不料,战斗机竟不分清红皂白地朝游客开火了。游客吓得四处跑散,而战斗机即刻便消失在云中。

所幸当时有人拍下了飞机的照片。旅游公司据此向法院控告美国空军。不料,美国空军见到照片大吃一惊说,不错,这架飞机是他们的,但这架飞机早在49年前就在百幕大三角上空失踪了。

天哪,40年前失踪的飞机怎么又飞回来了?请先不要吃惊。如果你看到下面一则报道,不知你将作何感想。

据报道:美国一架旧式轰炸机,出现于月球一座环形山顶。苏联航天探测器从太空传回的照片,不仅表明这架飞机完整无损,而且还清晰地呈现了它的机号。美国空军经核对,发现这又是一架40年前失踪于百慕大三角区的飞机。

是谁把它弄到了月球?把它弄到月球又想做些什么?

6、日本的百慕大三角

1952年9月18日,日本渔轮“妙神丸”号返回港口,他们说,海面上“恶浪翻滚得都形成了巨型的穹顶。” “妙神丸”号带回来的报告,引起日本科学界的注意,因为他们估计渔轮水手所描述的现象,很可能是海底火山爆发所引起的。日本列岛饱受地震之苦,所以对此事格外留心注意。3天之后.日本航海安全署派出它的巡逻艇“敷根丸”号驶向这片海域。

与此同时,东京渔业大学召集—批专家,连同《朝日新闻》记者,一起登上前去考察的海洋考察船“新阳丸”号。

9月23口,“新阳丸”号的仪器记录下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这时,“敷根丸”号巡逻艇返回港口报告说:海面上发现一个黄烟袅袅新冒出来的小岛。然面,当“新阳丸”号赶到现场时,除看到两块岩石裸在海面之外,所谓新冒出来的小岛又已沉入海中。

由于海底火山爆发越来越厉害,“新阳九”只得返航。可是日本水文地理署的官员,开始为他们派出的另一艘考察船“海阳5丸”的安全问题担心了。这艘船9月21日载着一批专家驶离东京;至今音讯全无。

他们耐心而忐忑地等待了几天,仍然毫无音讯。“海阳5丸”自离港后,未发回一封电报。水文地理署立刻开展营救工作,派出人员船只前住搜索。因为船上载有日本最着名的一批学者,连同船员共计31人。前往搜索的人空手而归,他们说除了发现那座海底火山重新爆发之外,什也未发现。“海阳5丸”失踪了。

为什么搜寻的人员在海面上我不到任何漂浮物?为什么“海阳5号”连份电报都 没发回?船上装有3O吨燃料,为什么遇难水域连一点油花花都设有?

这片海域被日本人称为“魔鬼海”。它位于日本列岛和小笠原群岛之间。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起失踪事件,人们是不会把这里称之为“魔鬼海”的。

早在1928年2月28日,—艘6000吨级的美国轮船“亚洲王子号”,驶离纽约港,经巴拿马运河驶入太平洋。—个星期之后,一艘名叫“东部边界城市”号的轮船,曾经收到“亚洲王子号”发出的呼救信号,这个信号重复了几次就消失了。

驻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动用很多力量前往搜寻,但一无所获。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日本的“魔鬼海”作祟? 1957年4月19日,日本轮船“吉州丸”正在这一带海域航行。船长和水手们都奇异地发现“两个闪着银光,没有机翼,直径约10米长,圆盘状的金属飞行物”从天而降,钻入离船不远的水中,当时海面激起巨浪。船长马上记下当时的位置:北纬31度15分,东经 142度30分。

很明显,飞碟是涉嫌对象。不,除了飞碟之外。包括日本魔鬼海在内的远东海域,还发现一种被称作“闪闪发光的海底巨轮”的神秘物体。

1967年3月,3艘货轮上的水手都看到了一个泛着磷光的车轮状物体;高速地在水下远行,光是从旋转的中心辐射出来的。3艘船中有一艘船上的水手,一周之内两次见到这个怪异的现象。另—艘船的水手,在10月份又在同一海域发现同样的现象。半年时间之内,人们总共5次观察到它。这片海域是在曼谷到婆罗洲西北的一条直线上。

研究这种磷光巨轮的权威人士,汉堡的库待·卡勒教授说,这种磷光轮在旋转中似乎放射着千道光芒。中国的“成都”号货轮的船长说,他也曾见过一种乳白色雾状波浪,这种被浪宽9米,彼此间距9米,在水下2.5米的深处,以每秒钟起伏两次的节律从船下穿过。这表明,磷光轮的支臂以每秒钟至少30米的速度在旋转运行。

这位“成都”号货轮船长,一个星期之后他又看到两个巨“轮”。这一次观察到的现象颇为古怪,它每秒钟放射5—6次光,其闪光照亮了近80%的海面,其亮度虽不强烈,但能看得清书上的字。

“格伦法洛赫”号船长称,他曾观察到一种发光状雾似的沙堆,从一个直径15—30米的中心点踊了出来。他还发现两个海底巨轮,叠在上下做反向旋转。

卡勒教授说,这些“海底巨轮”在婆罗洲和暹罗(泰国)湾海面最容易发现。美军“河狸”号船上的官兵,也曾在这一带海域发现过”巨轮。

有些学者试图以海洋中发光的微生物作用来解释这一现象,但那些微生物怎么能构成一种比风速、气流速度都快的光辐射线呢?

百慕大谜题尚未解开,“巨轮”现象又给我们的科学家带来了麻烦。

船只下沉飞机自爆英国出现“新百慕大三角”
《江南时报》2000年12月04日 - 08:18

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神秘地带闻名遐尔,现在英国北海也发现一个“新百慕大三角”,权威杂志《新科学家》报道,航经该处的船只会突然下沉,并警告飞过该地带的飞机也会有爆炸危险。

最新一期《新科学家》刊登了英国森德兰大学海洋地理学家尤德的研究报告,指这个神秘区域位于北海的炮台油田附近。科学家指该处海�有一个海底沼气(甲烷)的喷口,名为“巫婆洞”,相信是从该洞大量喷出的沼气令船只沉没。科学家利用迷你微型潜艇,在500米深海底的洞口附近发现一艘拖轮的残骸,认为是沼气把船“拉往”海底的证据。

该艘75米长的钢制拖轮估计建于1930年间,其残骸极为完整,表面毫无破损,也没有翻侧,而是完全垂直地下沉,葬身海底。

尤德说:“那船并非船头或船尾先下沉,而是像突然坐了升降机,直沉海底。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它不是因为相撞或船身穿了洞,因为那会像‘铁达尼’号一样,其中一头先入水。”要解释这个现象,沼气是极可能的“元兇”。当沼气大量冒升,会令周遭的海水密度大为降低并浮力大减,轻微者会令船身下沉,严重者更会因浮力不足,令船只在数秒间瞬即沉进海底。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理论可用来解答大西洋百慕大三角之谜,但尤德仍审慎表示未敢肯定。研究人员现正翻查被发现拖轮的沉没纪录,同时搜集更多的海空难个案。

现在位置主页不解之谜回页首

百慕大三角的“死人复活”
2001-05-09· ·

百慕大三角在世人的心目中简直比魔鬼还可怕,在那时莫名其妙的失踪的飞机和船只不知有多少,这个恐怖的海域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但是世间事无其不有,也有人在百慕大“死”而复活,连自已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1989年2月26日,一艘由巴拿马渔船在百慕大三角南75里处作业,人们发现一白色布袋在海面上一沉一浮,拉出海面一看,里面竟是一个活人。这个人叫米高维尔斯奇思,他在1926年死于癌症,他随身携带的一些文件证明了这点。他先被送到百慕大医院,后又被转至欧洲苏黎世精神中心,以便找出其“死而复生”的原因?医生们费尽周折也找不出原因,他自已也不明所以。

此人1918年移居百慕大,1923年患癌症,1926年3月24日,他的妻子遵照其生前要求海葬的遗愿,把他装在帆布袋里海葬,抛到百慕大以南的海里。想不到63年他怎么活过来了呢?即使“复活”了,在帆布袋里也会淹死呀?他本人对这些也不能解释,他说他“死”后自已也很模糊,只记得恢复知觉时被人救上了渔船。

1946年3月16日,白赖仁的莉地亚夫结为夫妇。一年后,他们在百慕大坐游艇再度蜜月,在游览中,白赖仁失足坠入海中,被汹涌的波涛卷的无影无踪。莉地亚回到家乡肯特基后,不再嫁人,苦苦思念着丈夫。四十三年后的1990年初,莉地亚心血来潮,她要故地重游,租用了老船长63岁杜比亚辛的船,当船驶到她丈夫被溺的海域时,被认为早已溺死的白赖仁竟奇迹般的出现在该船的甲板上,与其忠贞的妻子拥抱、接吻,之后却又出乎意料地双双消失了,好在船长并未因惊奇而发昏,就在这对夫妇拥抱、接吻的一刹那,他不失时机的利用照像机拍摄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并在返回港口后向警方出示了这张照片,警察们也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

令人不解的是,白赖仁当初是怎么回下来的?这43年他在干什么?夫妻相会后为什么又双双不明不白的“消失”了?他们又去了哪儿?这不是现今人类的知识所回答得了的。

这种“死而复活”的事比天方夜谭还离奇神秘,在地球人中相信的恐怕还不到百分之一,但既然别人言之凿凿,我们也就姑且听之吧。但是,我诚恳地希望大家记住亚历克西斯。卡雷尔博士的一句名言:“科学的责任不是回避事实,不管这些事实是明摆着的,或是无?/td>

给分继续。。。

㈥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种说法是:甲烷气体
还有的是:百慕大三角是一个巨大的放大镜,某时某处会有一个焦点,高大几亿度
最不可信的说法是外星生物的存在

所谓百慕大三角,即指北起百慕大,西到美国佛罗里达洲的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在这片面积达400O00平方英里的海面上,从1945年开始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在这里神秘地失踪。当然,这些失踪事件不包括那些机械故障、政治绑架和海匪打劫等,因为这些本不属于那种神秘失踪的范畴。

由于事件叠出,人们赋予这片海域以“魔鬼三角”、“恶运海”、“魔海”、“海轮的墓地”等浑号。这些浑号反过来又烘托了这里特有的神秘而怖恐的气氛。

现在,百慕大三角已经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在我们熟悉的地球上,怎么独独有这么一个神奇而无法解释的角落?怎么会发生一连串不可思仪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在百慕大三角作祟?

1.失踪的飞机群

美国空军上尉泰勒,是一位极有经验的飞行员。他已经驾驶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500个小时,这个飞行记录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1945年12月5日,泰勒上尉作为第19飞行队的队长,他事领飞行队从佛罗里达洲的劳德代尔堡机场起飞。他和14位飞行员驾驶着5架复仇式鱼雷轰炸机,去执行一项飞行训练任务。

一切正常,天气良好,这是个理想的飞行天气。

他们的任务是飞一个三角形航程,向正东方向飞过巴哈马群岛,接着向北飞行,然后沿三角形最后一个边线返航。

当飞行队越过巴哈马群岛上空时,基地突然收到泰勒中尉和飞行员鲍尔斯的报告,称罗盘失灵,他们弄不清楚自己的高度。片到,基地指挥部收到的信号越来越糟糕,好像所有的飞行员都慌了神。当然指挥部也慌了。

下午4点钟,指挥部听到了泰勒上尉志愿而颤抖的呼叫:

“发生了异常现象!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偏离了航向。”

指挥部道,“报告你们的位置!”

泰勒:“我弄不清自己的位置,不知在什么地方!”

指挥部:“那么你们向西飞行!”

泰勒:“方位仪出了故障,指针不动。我们辨不清方向,看到的只是大海”,

基地指挥部当时末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飞机上燃料充足,可以座付四个小时的飞行。再说,泰勒上尉的飞行技术是让人放心的。指挥部遂即命令另一架仪表正常的飞机替代泰勒。

可是十几分钟后,基地指挥部又接到报告:

“警报!我们现在又迷航了,看不见陆地……一切全乱套了,连大海也好像和往常不一样了!”

这时候也传来勒泰上尉的声音: “我们好像在墨西哥湾上空……”

基地吃惊了,他们怎么偏离航向飞到墨西哥湾去了?下午d时,这5架飞机不知位于何处,还盲目地在飞行,他们之间彼此联系的对话,让基地大大震惊,所有的仪表都失灵了。他们的读数都不相同,连西斜的夕阳都役看见,如果看见太阳他们就会校正航向的。最后,终于传来令基地心碎的声音:

“我们完了……开始往水里沉了……”

电波讯号越来越微弱,直至一片沉寂。这时候,时针正指7点零4分。泰勒上尉连同他的14个伙伴,以及那五架飞机,也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指挥部感到这事不可理解,立刻决定派机寻找。

几分钟之后,一架“马丁”式海上搜索机应命起飞。这架搜索机由13名机组人员驾驶。

但是,这架海上搜索机也失踪了。它好像直奔那个失踪的虎口,连点声息都没有传回,便悄悄地消失了。

短短几个小时,6架飞机、27位飞行员都不见了,简直是莫名其妙。难道他们被天空吞噬了吗?

次日,美国当局对这次事件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搜寻救援活动。美国海军出动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21艘舰艇,数百艘快艇和摩托艇,3O0多架飞机,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动用了佛罗里达海域附近所有能够动用的舰船和飞机。搜索海域从百慕大到墨西哥湾每一寸海面,结果一无所获。

按常理分析,假如飞机坠人海中,那么起码也应当在海面上留下漂浮的油花等痕迹。然而,什么也没留下,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似地。大海依然那么蔚蓝、那么宁静。

负责嫂寻救援的官员沮丧地对上司说:

“天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甚至无法估计可能发生了什么!”

当这件事披露之后,百慕大海域就出了名。随着人们对这片海域的关注,不可思议的飞机失踪事件,就显得越发令人感到恐怖——

1948年12月27日22点30分,一架 DC—3型大型民航班机,从旧金山机场起飞,途经百慕大海域上空,地面指挥塔曾听到机长惊诧的话声:

“这是怎么回事?都在唱圣诞歌哪?”

谁也没有想到这句话里所包涵的意味是什么。

28日凌晨4点30分,班机还向机场发过电讯—— “接近机场,灯光可见,准备降落。”机场做好接受着陆的各项准备。

可是这架DC—3型班机始终没在机场降落。它在降落前就消失了,机组人员和全部乘客当然无一生还。

一分钟前还与机场保持着正常联系,这次失踪仿佛是在一瞬间之内发生的。就像天空破了个洞,飞机一下掉进洞里而无声无息了。

2.航海者的墓地

百慕大三角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海域呢?我们从最早扬帆驶过这片海域的哥伦布的见闻中,也许能窥见300年前这片海域的若干情况。

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度过美洲时,曾途经百慕大三角。

这天,哥伦布仁立船头,但见晴空万里,海面平静。突然间,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几十米高的巨浪像墙一样向船队扑来。

水手们齐心协力试图调转航向,但船上所有的导航仪器全部失灵,磁罗盘上的指针不是指着正北方向,而是指向西北方向,偏离6度。船失控了,任随风浪推打。

哥伦布是幸运的,经过几天几夜曲颠筋,船总算没有沉没。令他奇怪的是,这场从天而降的风暴结束竟是嘎然而止的,风浪说结束就结束,马上就风平浪静了。

哥伦布把这一切详细地写在他的航海日记里。他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也谈到这次难忘的经历——

当时,浪涛翻滚,一连八九天时间,我们看不到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见过各种风暴,可是从来没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

问题在于哥伦布活过来了,他的经历至少说属于那些尚可解释的遭遇。那么,那些没能活过来的人,他们的遭遇呢?当然,那是一种不可解释的、谁也没看到的经历——

1840年8月,一艘法国帆船“洛查理”号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这艘船扯着帆,而且风帆饱满,说明它在乎静地航行着。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它好像没有目标似地随风漂浮。人们感到奇怪,便划船靠上去。他们发现船上静悄悄的。上船后才知道,船上空无一人,但货舱里装着的绸缎等货物完整无损,水果仍很新鲜,也投人碰过。然而,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跑光了呢?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唯一健在的生物,就是一只饿得半死的金丝鸟,可惜它不能说话。

到底船上发生了什么,投入知道,但谁都敢肯定船上肯定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872年,这一带海面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艘双桅船“玛丽亚·采列斯特”号,在亚速尔群岛以西100海里的地方漂浮。当它被人们发现时,船上又是空无一人,而且船舱的餐桌上还摆着美味佳看,茶杯里还盛着没喝完的咖啡和水。壁上的挂钟正常地走动,缝纫机台板上还放着装着机油的小瓶子。这一切除了说明这艘船没有遇到风浪之外,丝毫不能解释它的主人为何弃船而去。

1944年,古巴籍的货船“鲁比康”号在同一海域同样出现人去船空的奇案。当人们登上这艘漂浮不定的船时,只有一只狗孤独地躺在甲板上。

1963年,美国籍油轮“玛林·凯思”号穿过这片海域,航行的第2天,船上的报务员还向岸上通报说:“航行正常,位置北纬26度4分,西经73度。”但这是“玛林·凯思”号传给世界的最后讯息,它从此失踪了。谁也无法想象这样一艘装有现代化导航和通讯设备的油轮,竟然连一点油花都没留下,就从这片海域上失踪了。

美国籍货轮“独眼”号是一艘长达542英尺、拥有309名水手的巨型货轮。1918年3月,它在巴西装满锰矿砂,返回弗吉尼亚的诺福克的途中失踪了。当时天气很好,不存在风浪掀翻船只的可能。有人推测说当时正值战争期间,“独眼”号很可能遭德军潜艇的袭击。可是战后人们查阅了德国海军的战时记录,发现当时没有一艘德国潜艇在“独眼”号航线上出现过。如此庞大的一条巨轮,又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它怎么连个“SOS”的信号都没发出就失踪了呢?

1935年8月,意大利籍的货轮“莱克斯”号的水手们,亲眼看到美国籍纵帆船“拉达荷马”号被海浪渐渐吞没,他们奋不顾身地从海上救起了“拉达荷马”号溺水的水手。但5天之后,“莱克斯”号的水手却惊讶地发现,“拉达荷马”竟然漂浮在海上。这并不是幻觉,因为“莱克斯”号上的水手,连同被他们救起的“拉达荷马”号上的水手,一同登上了“拉达荷马”号纵帆船。

一艘已经沉没了的船,怎么可能又重新漂游海上呢?人们无从解释。

3.究竟谁在这里作怪

既然这里出现如此众多的奇异事件,那么,人们当然要问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捣鬼?

1951年10月,一艘巴西的军舰在亚洛尔群岛西南方向的海面上航行,后来船和水兵一起神奇地失踪了。次日,巴西方面派出飞机和舰船前往找寻,一架水上飞机在海面上搜寻时发现,海面下有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在飞速前进,而且速度快得惊人。这说明这绝非海底生物,同时庞大的体积又说明,它又非水中的鱼类。在这天夜里和次日凌晨,有人在这一海域看见了一种奇异的极其明亮的光,但谁也无法说清这奇异的物体和奇异的光芒从何而来。

从这片魔鬼三角海域侥幸逃脱出来的人,他们的回忆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点线索。

美国海难救助公司一船长说,他有一次从波多黎各返回佛罗里达,途中船上罗盘的指针突然猛烈摆动,虽然柴油机仍在运转,但毫无功率。海浪从四面八方朝船扑来,看不到水平线,船的四面都是浓浓的大雾。他急忙命令轮机手全速前进,终于冲出大雾。奇怪的是这大雾以外的海面浪并不大,也没有雾。水手们都说,这辈子从未见过这种怪事。

1972年9月,美国籍货轮“恶梦”号航经百慕大三角海域时,突然船上所有的灯都暗了下来,罗盘也失灵了。水手们感到事情不妙,赶紧根据陆地的灯光定向,把船朝西驶去。航行片刻,他们发现船原本是向北行驶,但无论如何他们也纠正不了航向。这时候,天空出现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遮住了星星。一道亮光射进这个物体。不久,它又不见了,船也恢复了正常航行。

天空中这个黑色物体和前面说到的水下的那个黑色物体有无联系?或者说,它们是否为同一物体?没有人能够回答。人们只能说:这是耐人寻味的。

显然,这里存在着一股神秘而强大的、看不见的力量。

1977年2月,一架私人水上飞机掠过百慕大三角海域,飞机上的几值朋友正在吃饭,突然发现盘子里的刀叉都变弯了。当时罗盘指针偏转了几十度,他们加速逃离这个可怕的航区。返航后他们发现,录音机磁带里录下了强烈的海的噪音。

海,怎么能发出嗓音呢?

一位老飞行员说了件怪事。一次,他在百慕大三角海域7000米高空做夜间飞行。起初,一切正常。忽然他发现机翼两侧光芒闪闪,他以为是机舱玻璃反光,但反光不可能这么强烈,强光刺得他睁不开眼,连仪表也看不清楚,而飞机亮得像个透明的玻璃物体。他抬起头,觉得天空亮得连星星都看不见了。他赶紧关闭自动操纵杆,改用手操纵着飞机飞行。几分钟后,亮光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夜空中的亮光从何发射而来?老飞行员答不上来,相信你也答不出来。

4.科学家们的种种解释

全世界的科学家似乎都不允许百慕大三角的谜继续存在下去。他们运佣自己已知的各种知识,去解释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种种怪事。

在各种解释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的这几种:

(l)磁场说。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

地球的磁场有两个磁极,即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但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地磁异常容易造成罗盘失误而使机船迷航。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它能造成罗盘和仪表失灵。

1943年,一位名叫袭萨的博士曾在美国海军配合下,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架起两台磁力发生机,输以十几倍的磁力,看会出现什么情况。试验一开始,怪事就出现了。船体周围立刻涌起绿色的烟雾,船和人都消失了。试验结束后,船上的人都受到了某种刺激,有些人经治疗恢复正常,有的人却因此而神经失常。事后,袭萨博士却莫名其妙地自杀了。临死前,他说试验出现的情况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他没有留下任何论述,以致连试验的本身也成了一个谜。

(2)黑洞说。黑洞是指天体中那些晚期恒星所具有的高磁场超密度的聚吸现象。它虽看不见,却能吞噬一切物质。不少学者指出,出现在百慕大三角区机船不留痕迹的失踪事件,颇似宇宙黑洞的现象,舍此便难以解释它何以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3)次声说。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荡。人所能听到的声音之所以有低浑、尖脆之分,这是由于物体不同的振荡频率所致。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的耳朵听不见的次声。欢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

百慕大海域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次声的产生及其强度。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海浪和海温的波动与变化都是产生次声的原因。

(4)水桥说。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般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动流向的潜流。因为,有人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在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当然只有这股潜流才能把这船的残骸推到圣大杜岛来;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是海难产生的时候。而海难发生之后,那些船的残骸又被那股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失事现场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了。

(5)晴空湍流说。晴空湍流是一种极特殊的风。这种风产生于高空,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风向的角度改变的现象。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速方向改变,常常又伴随着次声的出现,这又称”气穴”。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激烈震颤。当然严重的时候,飞机就会被它撕得粉碎。

可惜,这些仅仅是假说而已,而且,每一种假说只能解释某种现象,而无法彻底解开百幕大之谜。何况,除了飞机和船只无端失踪之外,百慕大海底和海面还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怪事呢!

5,永无休止的怪事

1963年,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东南部的海面下,发现一个不明物体以极高的速度在潜行。美国海军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水艇前去追寻。他们追踪了四天,还是让那东西跑脱了。这个水下不明物体,不仅行速快,而且又有奇异的潜水功能,可以下潜至8000米以下的深海,令声纳都无法搜摘。人们只看到它有个带螺旋桨的尾巴,丽无法窥清其真实面目。

消息披露后,有人估计可能是前苏联的潜艇。然而,美国方面称,以现代的加工制造技术,莫说是前苏联。连美国都无法制造这种可高速行驶,又可下潜深海的物体。

是什么?读者只能自己想象,因为美国海军部也没法解释。

l979年.由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联合考察组,意外地在这一带的海底,发现了一个水下金字塔。当然,这个水下金字塔绝非自然界的产物,而是件人工作品。考察队队长、美国迈阿密博物馆名誉馆长查尔斯·柏里兹闻讯后,立刻派人携水下摄影机再次下潜拍照。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见高大雄伟的水下大金宇塔。塔身上有两个巨大的黑洞、海水高速穿过这两个洞,致使这里的海面波涛汹涌、水雾弥空。

据称这个水下金字塔,比埃及胡夫大金字塔还要雄伟。它的发现使人推测这一带海难多系它引起。同时,它又给史学家带来一个新的难题——即由来已久的亚特兰蒂斯帝国是否存在的争论,又再度掀起。

海底的事情够让人忙乱的了。但天上呢? 1981年,一群旅客正在巴哈马岛上游玩。突然间,天空传来一阵马达声,人们抬头一看,只见一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使用的“野马”式战斗机呼啸而来。

游客们起初以为这是旅游公司特定安排的事先未宣布的节目,高兴地鼓起了拳。不料,战斗机竟不分清红皂白地朝游客开火了。游客吓得四处跑散,而战斗机即刻便消失在云中。

所幸当时有人拍下了飞机的照片。旅游公司据此向法院控告美国空军。不料,美国空军见到照片大吃一惊说,不错,这架飞机是他们的,但这架飞机早在49年前就在百幕大三角上空失踪了。

天哪,40年前失踪的飞机怎么又飞回来了?请先不要吃惊。如果你看到下面一则报道,不知你将作何感想。

据报道:美国一架旧式轰炸机,出现于月球一座环形山顶。苏联航天探测器从太空传回的照片,不仅表明这架飞机完整无损,而且还清晰地呈现了它的机号。美国空军经核对,发现这又是一架40年前失踪于百慕大三角区的飞机。

是谁把它弄到了月球?把它弄到月球又想做些什么?

6、日本的百慕大三角

1952年9月18日,日本渔轮“妙神丸”号返回港口,他们说,海面上“恶浪翻滚得都形成了巨型的穹顶。” “妙神丸”号带回来的报告,引起日本科学界的注意,因为他们估计渔轮水手所描述的现象,很可能是海底火山爆发所引起的。日本列岛饱受地震之苦,所以对此事格外留心注意。3天之后.日本航海安全署派出它的巡逻艇“敷根丸”号驶向这片海域。

与此同时,东京渔业大学召集—批专家,连同《朝日新闻》记者,一起登上前去考察的海洋考察船“新阳丸”号。

9月23口,“新阳丸”号的仪器记录下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这时,“敷根丸”号巡逻艇返回港口报告说:海面上发现一个黄烟袅袅新冒出来的小岛。然面,当“新阳丸”号赶到现场时,除看到两块岩石裸在海面之外,所谓新冒出来的小岛又已沉入海中。

由于海底火山爆发越来越厉害,“新阳九”只得返航。可是日本水文地理署的官员,开始为他们派出的另一艘考察船“海阳5丸”的安全问题担心了。这艘船9月21日载着一批专家驶离东京;至今音讯全无。

他们耐心而忐忑地等待了几天,仍然毫无音讯。“海阳5丸”自离港后,未发回一封电报。水文地理署立刻开展营救工作,派出人员船只前住搜索。因为船上载有日本最着名的一批学者,连同船员共计31人。前往搜索的人空手而归,他们说除了发现那座海底火山重新爆发之外,什也未发现。“海阳5丸”失踪了。

为什么搜寻的人员在海面上我不到任何漂浮物?为什么“海阳5号”连份电报都 没发回?船上装有3O吨燃料,为什么遇难水域连一点油花花都设有?

这片海域被日本人称为“魔鬼海”。它位于日本列岛和小笠原群岛之间。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起失踪事件,人们是不会把这里称之为“魔鬼海”的。

早在1928年2月28日,—艘6000吨级的美国轮船“亚洲王子号”,驶离纽约港,经巴拿马运河驶入太平洋。—个星期之后,一艘名叫“东部边界城市”号的轮船,曾经收到“亚洲王子号”发出的呼救信号,这个信号重复了几次就消失了。

驻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动用很多力量前往搜寻,但一无所获。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日本的“魔鬼海”作祟? 1957年4月19日,日本轮船“吉州丸”正在这一带海域航行。船长和水手们都奇异地发现“两个闪着银光,没有机翼,直径约10米长,圆盘状的金属飞行物”从天而降,钻入离船不远的水中,当时海面激起巨浪。船长马上记下当时的位置:北纬31度15分,东经 142度30分。

很明显,飞碟是涉嫌对象。不,除了飞碟之外。包括日本魔鬼海在内的远东海域,还发现一种被称作“闪闪发光的海底巨轮”的神秘物体。

1967年3月,3艘货轮上的水手都看到了一个泛着磷光的车轮状物体;高速地在水下远行,光是从旋转的中心辐射出来的。3艘船中有一艘船上的水手,一周之内两次见到这个怪异的现象。另—艘船的水手,在10月份又在同一海域发现同样的现象。半年时间之内,人们总共5次观察到它。这片海域是在曼谷到婆罗洲西北的一条直线上。

研究这种磷光巨轮的权威人士,汉堡的库待·卡勒教授说,这种磷光轮在旋转中似乎放射着千道光芒。中国的“成都”号货轮的船长说,他也曾见过一种乳白色雾状波浪,这种被浪宽9米,彼此间距9米,在水下2.5米的深处,以每秒钟起伏两次的节律从船下穿过。这表明,磷光轮的支臂以每秒钟至少30米的速度在旋转运行。

这位“成都”号货轮船长,一个星期之后他又看到两个巨“轮”。这一次观察到的现象颇为古怪,它每秒钟放射5—6次光,其闪光照亮了近80%的海面,其亮度虽不强烈,但能看得清书上的字。

“格伦法洛赫”号船长称,他曾观察到一种发光状雾似的沙堆,从一个直径15—30米的中心点踊了出来。他还发现两个海底巨轮,叠在上下做反向旋转。

卡勒教授说,这些“海底巨轮”在婆罗洲和暹罗(泰国)湾海面最容易发现。美军“河狸”号船上的官兵,也曾在这一带海域发现过”巨轮。

有些学者试图以海洋中发光的微生物作用来解释这一现象,但那些微生物怎么能构成一种比风速、气流速度都快的光辐射线呢?

百慕大谜题尚未解开,“巨轮”现象又给我们的科学家带来了麻烦。

㈦ 米国是指英国还是美国

米国是指美国。

米国,日本人对美国的称谓,日本用“米”来代表American的me,所以称“米国”。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中北部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

对外贸易: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汽车、大豆、精炼石油、飞行器、原油、集成电路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汽车、原油、广播设备、计算机、汽车零件等。

2020年美国前五大货物贸易伙伴为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美国前五大货物出口市场为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英国。美国前五大货物进口来源地为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

㈧ 四大神秘海洋区域是哪些

不至四个吧
据资料表明,海洋的神秘地带并不止百慕大三角区一个,“神秘地区”至少有7个。百慕大三角区、日本海域三角区、沉没在大西洋岛附近海域、太平洋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葡萄牙沿海和非洲东南部海域、哈特勒斯角。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使三角区如此神秘?迄今为止,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无法解释。飞机、船只的失踪事件在年复一年神秘地发生着。日本海域三角区在日本本州的南部和夏威夷之间,日本人叫它“魔鬼海”。这个魔鬼海三角区,是从日本千叶县南端的野岛崎冲及向东1,000余千米再与南部关岛的3点连线之间的区域,在这里很多船舶和飞机也是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最奇怪的事件是1976年1月16日,一艘载有220屯矿石的挪威运输船“贝尔基·伊斯特拉”号在毫无巨风骇浪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在这里失踪,并失踪得毫无痕迹;另外一些失踪船只的记录,也表明它们都是奇怪地消失。1980年,一艘从美国洛杉矶起航至我国青岛的货船,在野岛崎以东1,220千米处,即进入了日本魔鬼海域时,突然发出了“sos”救援信号,不久,这艘挂南斯拉夫旗,载重为14,712吨,有船员35人的“多瑙河”号货船便消失在这片神秘的海区。而仅仅在前一天夜里,与这艘货船失踪时间相隔不到9个小时,另一艘巨轮也在日本魔鬼海宣告失踪,这是一艘从智利驶往日本名古屋的利比亚货船。
它是航行在野岛崎以南570千米处遇难的。这艘名叫“阿迪尼斯”号载重29,700吨,有船员32人的货轮,也是在发出“sos”信号后很快沉没的。“阿迪尼斯”号和“多瑙河”号分别失踪的5天和6天之后,即1981年1月2日下午5点47分,一艘希腊货轮也在野岛崎以东l,300千米处,连续发出呼救后,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船上的35名船员也无一生还。短短一个星期中,3艘巨轮连续被魔鬼海吞没,不能不使人感叹这片海域到底怎么了?
同样奇怪的是,失事后,对该海域进行搜索的飞机和舰船均找不到失踪船只的痕迹,更不见失踪船员的尸体,仿佛被大海吸进去了一样,其他一些舰船、飞机的失踪也是在罗盘、仪表莫名其妙地失灵后,就再也没有消息。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做魔鬼三角区,日本人甚至叫它“天龙三角区”,这是回本人选用西方神话故事里的天龙命名的。天龙是个长着翅膀和利爪、口中吐火的巨大怪鲁,象征着暴力和邪恶。
在此可见人们对这一海域的恐惧。有人猜测是因为此海域海洋极真复杂,给操纵带来了困难而使船只、飞机失事;也有的猜测海底一定有巨大的磁铁矿,所以罗盘飞快地旋转而找不到方位,但这并没有可靠的根据。不管怎样,此地船只失踪事件多发生在冬季,而每年冬季这里的水温和气温相差20度,因此海上常产生上升的强气流,从而激起海面上的三角波。据说,此海域可能有高这20多米的巨浪,这对船只来说当然太可怕了。
地中海三角区被陆地环绕的地中海,一直被人们视做风平浪静的内海。谁知在这里居然也有个魔鬼三角区,这个三角区位于意大利本土的南端与西西里岛和科西嘉岛3座岛屿之间,这里叫泰伦尼亚海。
这个三角区域里,有几十艘船只和飞机被不明不白地吞没。1980年6月某日上午8时,一架意大利班机准时从布朗起飞,目的地是西西里岛的巴拉莫城,预计航程所需时间为1小肘45分钟。当该机飞行了37分钟时,机长向塔台报告了自己的位置在庞沙岛上空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谁也不知造这架飞机是怎么失踪的。机上8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踪迹全无,飞机自然也无影无踪。
更奇怪的是在风平浪静的海上,一些船只会突然失踪,甚至大船也不例外。最近一次失踪事件颇为蹊跷,两艘鱼船在相互看得见的海上捕鱼,地点在庞沙岛西南偏西大约46海里处,一艘名叫“沙娜”号的渔船上有8名船员在紧张作业,而另一艘名叫“加萨奥比亚”号的渔船则有11名船员,当时两艘渔船不仅通话、联系.而且灯光也相互看得见。但是拂晓时分,“加萨奥比亚”号发现“沙娜”号不见了。
起初他们以为它开走了。但鱼情如此之好,没有作业完毕的“沙娜”号为什么要开走?为此,“加萨奥比亚号”船长向基地做了报告。3小时后一架意大利海岸巡逻直升飞机到了这一海域。令人惊奇的是,这时不仅看不见“沙娜”号,就连不久前刚刚汇报“沙娜”号失踪的“加萨奥比亚”号也不见踪影,深感奇怪的直升机仔细搜索了每一片海域,直到飞机油箱里的油料只够返回基地时,该直升机才在通知了在附近海域的一艘19.000吨的大型捕鱼船协助搜索,留意情况之后离开。这艘名叫“伊安尼亚”号的捕鱼船的船长说,他们的船3小时以内即可抵达该海域,将会注意那里失踪船只的来救信号。并在那里过夜。
第2天清晨,3架直升机再次来到这一区域搜索,奇怪的是,不要说前两艘失踪的船只找不到,就连“伊安尼亚”号也不见了。从此,这3艘船只连同船上的51名乘员,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在风平浪静的海上失踪了,而且事后也是一点痕迹没有留下。

㈨ 日本人所说的墨国是哪里丰臣秀吉时代就有墨国的说法,19世纪80年代还有日墨通商条约

墨西哥合众国(西班牙语: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简称墨西哥,为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

㈩ 日本人为什么自称大和民族古代为什么中国叫日本扶桑

中国有扶桑花,日本有扶桑木,玛雅人有扶桑图腾, 1,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关于 日本 的记载都是 用倭 或者 日本 来称呼,民间也有用 东瀛 的叫法。同时,关于 扶桑的记载 是与 日本分开的!就说明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不然不会分开记载。 2,现在国内外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都对 传说中的扶桑国 进行考证。结果是:中国史书中关于扶桑国 概况的记载,与 古代墨西哥 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在墨西哥出土了 距今1000多年的 中国古代雕刻以及一些与中国古代相关的 文物!另外,在墨西哥湾海底 发现了一个距今1000多年的石锚,据多国考古学家联合考证,与中国古代也有一点关系。 扶桑 被认为是日本,主要流行于近代 中国那些文人,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在文章中 把日本称为 扶桑,有人居然还以此为 证明 扶桑即日本 的证据。难道就因为文人习惯性在诗或散文中 把日本称扶桑,它就成为了证据啊? 日本不承认自己是扶桑族,是因为,扶桑是 别人对他们的称呼(尚且不提 对不对),然而他们自己称呼自己为 大和民族。就像,古代汉人 自称是 华夏民族,然而其他少数民族 对汉人 称呼为 汉人,汉族最早不是自称的,是别人称呼我们的!我们自称华夏! 从侧面也反应了,日本人自己都不承认是 扶桑人,就说明了,扶桑 是中国人对他们的误称!本来是墨西哥人。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2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4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