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病毒类型是什么
① 造成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病毒叫什么名字
H1N1,甲型(A型)流感病毒
② 1918年流感大流行,那种是什么流感死了多少人
1918—1919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夺去了5千万人的生命。导致这场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病毒”,也称“1918年流感病毒”
③ H1N1流感病毒属于哪种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病毒。。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病毒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猪流抗病毒药物达菲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④ 流感的历史、现状及将来
流感的历史:
在人类尚未发明疫苗之前,每次流感大流行都会造成数百万人失去性命。1918年,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其破坏力之大甚至超越了一战。
1944年,疫苗首先在美国出现。但是,人们总会遇到无法用疫苗阻挡的病菌,科学家们需要在疫情爆发后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目前,各国卫生组织尚无法确定现有疫苗能否抵御猪流感,因此正加紧收集病毒样本,来研发新疫苗。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他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医药之父”。在其着作中,希波克拉底描绘了一些类似于流感的症状。但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大流行病的记载始于1580年。当时,菲利普二世执掌着西班牙的政权。科学家认为,正是菲利普二世的军队将某种致命病毒转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18世纪,人类见证了三次流感大流行及两次传染病爆发。正如图片所展示的一样,医生竭尽全力去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在18世纪医生还无法认清传染性病毒的危害,因此难以有效解决传染病的爆发。
19世纪,城市的兴起与船运业的发展令人们的活动范围急剧扩大。1837年,德国柏林遭遇了一次极为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当年1月份该市的死亡率甚至超过了出生率。
同样因为流感大流行的原因,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商业被彻底摧毁。图片展示的是一座1890年的临时医院,当时俄罗斯正经历着一场大规模流感。
1918年,人类迎来了一次危害极大的流感大流行,严重程度创历史之最。在全球范围内此次流感造成5000万人丧命,其中西班牙有800万人丧生。因此,此次流感大流行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总计造成1900万人丧命。
为了应对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美国西雅图街头的警察戴上了口罩。尽管造成上千万人丧命,但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并没有在人类文化上留下很深的印记。当时,人们将目光都聚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很少有文学作品对流感大流行进行描述。
2004年,《自然》杂志报道有科学家重新培育出引发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科学家们对这种病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探究为何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会如此之快,同时利用这种病毒来研发新疫苗。
流感的现状:伴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家们逐渐对传染性病毒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仍有一些对抗病毒的措施是徒劳无功的。
流感的将来:科学家掌握了隔离病毒以及培育病毒的技术,距离研发出疫苗的时刻也越来越近。
(4)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病毒类型是什么扩展阅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着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流感
⑤ 甲型流感H1N1
[编辑本段]流感名称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编辑本段]更改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我国卫生部公告中则将这一疾病称为“甲型H1N1流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1日告诉记者,“甲型”即“A型”,我国这一名称与国际的名称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世卫组织多次表明,虽然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 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世卫组织发言人汤普森说,之所以更改当前疫情的叫法,是因为“猪流感”一词容易误导消费者,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就此表达关切。
[编辑本段]病毒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猪流抗病毒药物达菲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七天。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编辑本段]诊断标准
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印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中指出,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同时,诊疗方案还详细介绍了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甲型H1N1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编辑本段]防范措施
1.预防甲型H1N1流感
面对甲型H1N1流感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⑥ 求甲型h1n1的资料,写说明文用的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甲流的高危人群:
天津的王胜军医生写给世卫组织和中国卫生部的一封感喟的建议:
目前世界各国感染甲型H1N1流感人数在快速增加,中国感染人数也已达几万人。世界各国的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数也在相应增加,这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大规模爆发之前,特建议对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和死亡者进行MHC (HLA)—抗原分型测定。本项建议不涉及MHC(HLA)的重要作用,只提示MHC(HLA)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MHC(HLA)重要生物学意义——重要的是环境改变或某些疾病流行时总能有一部分个体因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生存下来,保证种群不致灭绝。显然MHC多态性的产生能造就遗传易感性各不相同的个体。此一时,某一部分个体生存力较强;彼一时,另一部分个体适应性好,从而在群体水平赋予物种极大的应变能力,已对付多变的环境条件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这是MHC生物学功能的真正体现,是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如果本项建议—重症患者和死亡者MHC(HLA)抗原分型的测定结果,与特定MHC(HLA)型别有关(规律性),说明甲型H1N1流感与特定MHC型别的人群遗传易感性相关。
[编辑本段]病毒特征
甲型H1N1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其遗传物质为RN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 nm~120 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和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 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10nm。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约为13.6 kb,由大小不等的8 个独立片段组成。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 和H3N2。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编辑本段]抗甲流首选药物
根据国家卫生部和世卫组织的推荐,抗甲流首选西药是达菲和乐感清,中成药是连花清瘟胶囊。
达菲的生产厂家是瑞士罗氏,目前已国产化,中国有两家企业引进仿制;乐感清的生产厂家是英国葛兰素史克,目前还没有国产化。连花清瘟胶囊的生产厂家是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11月有报道一些国家发生甲流病毒变异,个别患者出现对达菲的耐药性,但多数患者仍然有效。不过,达菲在临床上对青少年会产生副作用。[编辑本段]甲型H1N1流感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预防甲型H1N1流感要做到以下10点: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只有猪用疫苗,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还要详细就去http://ke..com/view/2412222.htm
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哪类病毒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病毒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猪流抗病毒药物达菲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⑧ 流感病毒有哪些种类
与人相关的流感病毒有三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 这三种里,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最强,大家熟知的HIN1,H5N1以及H7N9都是这一型的。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和2009年的猪流感就是H1N1引起的;2004年的禽流感就是由H5N1引起的,2013年的禽流感则变成了H7N9。
那么这里的H和N到底为何物?H/HA代表血凝素蛋白,N/NA代表神经氨酸酶蛋白;HA与NA为病毒表面的蛋白。
由于流感的流行性与这两种蛋白直接相关,科学家就以H与N对流感病毒命名,也就有了以上的代号。
如何理解H与N的功能?H与N就像蜗牛的两只触角,病毒可以通过这两个“触角”来识别人体细胞的“感染命门”,从而达到入侵人体的目的。
另一方面,病毒的蛋白只有H与N暴露在外,人的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这两个“触角”来定位病毒。普通病毒感染一般都有自限性,一周左右就会自愈。免疫系统从识别病毒到产生抗病毒抗体刚好需要一周的时间。对于普通感冒,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感冒药”。
⑨ 甲型H1N1病毒的感染类型是什么
一、按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属于稳定性感染
有囊膜的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不阻碍细胞本身的代谢,也不改变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因而不会使细胞溶解死亡。它们是以“出芽”方式从感染的宿主中释放出来,在一段时间内,逐个释放出,只有机械性损伤和合成产物的毒害,可使细胞发生混浊肿胀、皱缩、出现轻微的细胞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宿主细胞并不立即死亡。有时受染细胞还可增殖,病毒可传给子代细胞,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邻近的细胞。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麻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的感染都属于这一类型。
二、按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属于急性感染
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如麻疹、乙型脑炎、流感、脊髓灰质炎、水痘等都为急性感染。
三、根据病毒在体内的传播方式属于局部感染
局部感染指病毒仅在入侵部位的组织细胞中繁殖,扩散到邻近细胞或直接通过细胞间桥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病毒没有远距离扩散的能力,限于局部表面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如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病毒、腺病毒及轮状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