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美军在西班牙投放多少氢弹

美军在西班牙投放多少氢弹

发布时间: 2022-04-26 13:16:59

1. 氢弹和原子弹的大小和重量分别是多少

原则上说,一个棒球大小的铀235球体就接近了临界质量,重量为16公斤左右,铀的密度大概是19克/立方厘米。

所以,原子弹的体积主要取决于1、需要的当量数(也就是准备把多少接近临界质量的铀块聚集的一起……当然,数量越多,威力就越大)2、通过何种方式使这些物质聚集在一起。这主要看引爆的技术了。其中,2对原子弹体积的影响最大。

根据原子弹引发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枪式”原子弹和“收聚式”原子弹。“枪式”原子弹将两块半球形的小于临界体积的裂物质分开一定距离放置,中子源位于中间。在核装药的球面上包覆了一层坚固的能反射中子的材料,其作用是将过早跑出来的中子反射回去,以提高链式反应的速度。在中子反射层的外面是高速炸药、传爆药和雷管,再将雷管与起爆控制器相连接。起爆控制器自动地起爆炸药。两个半球形裂变物质在炸药的轰击下迅速压缩成一个扁球形,达到超临界状态。中子源放出大量的中子使链式反应迅速进行。

“收聚式”原子弹将普通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并把小于临界体积的核装药制成若干小球置于炸药球内。炸药同时起爆,将核装药小球迅速压紧并达到超临界体积,从而引起核爆炸。“收聚式”原子弹的的结构复杂,但核装药利用率高。现代原子弹综合了这两种引发机构,使核装药的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从而获得了极大的破坏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首枚原子弹“小男孩”长10 英呎(3米),宽28英吋 (71厘米),重8900磅(4000公斤)。使用枪式设计,将一块低于临界质量的铀-235以炸药射向三个同样处于低临界的环形铀-235,造成整块超临界质量的铀,引发核子连锁反应。小男孩装有60 公斤的铀-235,当中只有约一公斤在爆炸中进行了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约相等于一万三千公吨的 TNT烈性炸药。

在日本长崎投掷的胖子长10 英呎八吋(3.25米),直径五英呎(1.52米),重10,000磅(4545公斤)。胖子是内爆式钚弹。处于低临界的球形钚,被放置在空心的球状炸药内。周围接上了三十二枚同时起爆的雷管。雷管接通起爆后,产生强大的内推压力,挤压球形钚。释放的能量约相等于二万公吨的 TNT烈性炸药。

现在,由于制造技术的提高,原子弹的重量和体积等已经大为缩小。目前的战术核武器,象美国1978年10月开始生产代号为W-70的中子弹,其弹头重211公斤,弹长2.46米,弹径0.46米,弹头威力相当于1000吨TNT炸药。而核地雷、核导弹、核鱼雷、核航弹、核深水炸弹也已经装备部队。目前,美军大约有320枚装备有W80核弹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核地雷也是美陆军常备的小型战术核武器,有两种。一种是中型核地雷,重181公斤,其爆炸威力为1000吨-1.5万吨TNT当量,应算作微型核武器了,可由吉普车或直升机运输、工兵分队埋设。另一种是特种核地雷,重68公斤,爆炸威力为10-1000吨TNT当量,由特种部队潜入敌后埋设。

2.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构成,威力是什么

核武器按其装料和主要杀伤因素分,有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
按作战使用范围分,有核弹头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水雷等;
按梯恩梯当量(以下均简称当量)分,有特大当量(50万吨级)、大当量(10万~50万吨级)、中当量(2万~10万吨级)、小当量(1千~2万吨级)和特小当量(小于 1千吨级)的核武器等。

震惊世界的原子弹 原子弹是利用一些重原子核的自持链式裂变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果的武器,亦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巨大,通常在几百到几万吨级当量之间。 根据原子弹起爆方式不同,它可分为枪式原子弹和内爆式原子弹。在枪式原子弹中,2块~3块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分开放置,起爆时利用化学炸药爆炸产生的力迅速将其合拢而达到超临界状态。内爆式原子弹则是利用化学炸药爆炸产生的内聚爆轰波,压缩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使其密度加大而达到超临界状态。由于内爆式效率高,所以现在的原子弹多采用内爆式。 原子弹一般由外壳、引爆系统、化学炸药、反射层、核装料和中子源等部分组成。引爆系统用来引爆化学炸药。化学炸药用来压拢或压紧核装料。反射层由铍或铀-238构成,后者不仅能反射中子,减少中子的漏失,而且由于密度较大,还能起到护持器的作用。原子弹的核装料主要是铀-235和钚-239。钚—239 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的几率比铀 —235大,裂变后放出的中子也较多,因此,用它作核装料对于提高武器的比威力和小型化较为有利。为了触发链式反应,核武器中还必须有中子源及时提供“点火”中子。 1939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原子弹研制计划。1945年,美国制造出三颗原子弹,一颗用于试验,其余两颗分别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此后,前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分别于 1949年 8月、1952年10月、1960年 2月和1964年10月爆炸了各自的第一颗原子弹,印度也于 1974年 5月爆炸了它的第一个核装置。

威力无比的氢弹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果的武器,是核武器的一种,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 1952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当量达1000万吨以上。由于当时采用的是液态氘作热核装料,该装置连同冷却系统重达65吨,根本无法作为武器使用。这种氢弹称湿式氢弹。后来采用氘化理—6作热核装料,体积大大减小。常温下氘化锂—6为固态,所以这种氢弹称为干式氢弹。 氘、氚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的先决条件是需几千万度的高温。目前这种高温条件只能由原子弹爆炸来提供,因此原子弹在氢弹中起着“扳机”和点火器的作用。 一般氢弹多以铀— 238作壳体。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能引起铀—238核裂变反 应,释放出大量能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当量并降低成本。这种弹称三相氢弹或氢铀弹,它的放射性沾染很强,所以称作“肮脏氢弹”。 继美国1952年试验氢弹以后,前苏联于1953年试验了氢弹。英国、中国、法国也于50年代和 60年代相继进行了氢弹试验。 目前,氢弹向三个方向发展:当量可调和小型化;提高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安全性能;研制能增强或减弱某种杀伤破坏因素的各种特殊性能的氢弹,如感生辐射弹、电磁脉冲弹等。

增强辐射的中子弹 中子弹曾经喧嚣一时,有干净的核武器、加强辐射弹等称号。其实它只是以高能中心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低当量小型氢弹。中子弹加强了中子辐射而相对减弱了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效应。 据试验得知,一枚1000吨当量的中子弹,其瞬时辐射对坦克乘员的杀伤半径相当于一枚 10000吨当量的普通裂变弹,但由于其当量只有10000的 1/10,冲击波破坏半径将减少一半多。显然,中子弹是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中子弹以氘和氚作聚变材料,以便得到较大的中子产额。它不像氢弹那样采用铀-238外壳,因为那样会造成裂变产物的能量释放。中子弹的裂变聚变比较小,也就是说裂变扳机小,从而放射性沉降少。中子弹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为当量低,一般是一两吨,因为只有在当量小于2000吨时,中子弹的辐射杀伤半径才会大大超过冲击波。 中子弹的方案早在50年代末便由美国核武器专家柯恩提出,但直到70年代才研制成功。1981年,里根总统批准生产中子弹,并将其存储在美国本土。此后,法国又研制和试验成功了中子弹,而尚未做出是否生产和部署的决定。前苏联也宣布自己曾对中子弹进行过试验。 中子弹由于加强了只对人员、动物有杀伤效应的中子辐射,而减弱了对附近建筑物起破坏作用的光辐射和冲击波,因而可以将敌人杀伤杀死,而又获得完好的器材装备。

核武器中最“肮脏”的氢弹----三相弹 三相弹亦称氢铀弹。它是在氢弹热核装料的外面包上一个铀-238外壳,构成所谓变—聚变—裂变的三相式氢弹。这种氢弹的反应过程大致是:原子弹爆炸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中子,这些中子与氘化锂-6中的锂-6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氘同氚的聚变反应放出14兆电子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进一步引起铀-238外壳裂变,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在反应释放的总能量中,裂变、聚变各占一半左右。由于大量使用铀-238,不仅提高了爆炸威力,也降低了成本。随之而来的是三相弹爆炸后放射性裂变物的污染特别严重。故三相弹又被称为“肮脏”的氢弹。

地下工事的克星----钻地核弹 长期以来,地下工事曾是领率机关的指挥部、隐蔽所,在地下隐蔽所可以安全地指挥作战, 丝毫不会受到炮火和空袭的伤害。 而现在,钻地核弹的出现,使地下工事受到空前的威胁。 所谓钻地核弹就是一种携带核弹头钻入地下深入进行爆炸的武器装置,钻地核弹在地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有效地破坏已经加固处理的各种类型的指挥中心、导弹发射井等军事设施或控制部门。 钻地核弹还能起到核地雷的作用,给敌人行动造成障碍,迟滞敌方行动速度。但又不需人工埋设。 钻地核弹爆炸时,放射性沉降减少,地面辐射也相应减少。钻地核弹一般由导弹或飞机投掷,也可用大炮发射。钻地核弹的钻地深度可达几十米。目前,美国不但继续研究战术钻地核弹,而且还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的钻地核弹。

用于实战的核航弹 装有核装置的炸弹称为核航弹。这种航弹通常由战略轰炸机或战术轰炸机运抵目标上空投掷。 现代核航弹一般装有降落伞,以便减缓下落速度和提高命中精度。1945年 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先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是最早使用的核航弹,同时也是直至目前在实际作战中仅有的核航弹作战的两个战例。 美国目前装备有 5种类型核航弹。核航弹是美国核武库中的重要武器。美国核武库中的核航弹 在核武库中,核航弹占有重要地位。首次核袭击就是从核航弹开始的。 核航弹是装有核装置的炸弹,通常由战略轰炸机或战术轰炸机运到目标上空投掷。现代核航弹一般装有降落伞,以便减缓下落速度和提高命中精度。 美国B-28核航弹是美军最早的一种大当量核航弹。50年代末装备使用。这种航弹长约4.32米,直径约50厘米,重约 952千克,有多种改进型。主要用于破坏重要的工业设施和加固的军事目标。它部署了约1200枚,可用B-52、B-1B及具有双重作战能力的 A-4、A-6、A-7和F-100等战术飞机运载,现已退役。 美国B-43核航弹是美军战略和战区兼用的核航弹。它共有 5种当量,最小为 2万吨,最大为 100万吨。弹长约 4米,直径约46厘米,重量为 900千克。1961年开始部署,现代在服役,共部署有2000枚,可由B-52、FB-111等飞机运载。 美国B-61核航弹是美国的一种多用途航弹。这种航弹有 7种型号,其中60年代末装备的B-61-1型为战略核航弹,重 322.7千克,当量90万吨,投弹高度500米;另6种均为不同威力级别的战区核航弹,弹长361 厘米,直径34厘米,重 300余千克。在10万吨~50万吨当量范围内设有4种当量。 美国共部署B-61核航弹约3000枚,凡能运载核航弹的美国战略和战术飞机均可使用。

守土戍边的核地雷 在一群群功能、大小以及性质不同的地雷中,核地雷堪称老大,成为地雷之王。 以核材料为装药的地雷称核地雷,也称核爆破装置或原子爆破雷。核地雷是一种战术核武器。目前美国装备的有两种,即中型核爆破装置和特种核爆破装置。 中型核爆破装置的核地雷其爆炸当量为0.1万吨~1.5万吨,地雷重约 181千克,可埋在地下建筑物和隧道内或桥梁和水坝上,利用定时器或遥控指令引爆。这种核地雷主要用于阻挠敌军行动。特种核爆破装置的特种核地雷,其特点是当量小于1000吨,重量约68千克。这种小型核地雷可由特种部队或别动队随身携带,能潜入敌后埋设以摧毁敌后的机场、指挥所、运输站、通信点及工业基地和油料供应系统关键设施,从而影响敌军战斗力,降低其士*气。 特别小型的特种核地雷是核恐怖手段之一,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要特别加以防范。

在水中游向目标的核鱼雷 核鱼雷是带有核战斗部的鱼雷。它由潜艇携带,用于攻击水面大型舰艇、舰队、商船队和潜水艇等。有时也可用于港口、基地和大型海岸工程的攻击。 核鱼雷一般装有定时引信、碰撞引信和磁性引信,以确保攻击的可靠性。在一般作战中很少使用核鱼雷,其原因是发射核鱼雷的运载工具舰船要与目标接近,因为核鱼雷航程较短、威力大,所以近距离攻击能使自己的舰船受影响,不如使用其它武器更为方便、安全。

反潜武器中的精品----深水核炸弹 将核弹头装在炸弹上,专门用来攻击潜艇等水下目标的炸弹称为深水核炸弹。深水核炸弹装有水压引信,当炸弹下潜到预定深度,水压引信接通电源,使核弹头在水下爆炸,靠强大的水中冲击波摧毁潜艇。 一枚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在水下爆炸,可将相距 1千米内的潜艇击沉或使其严重损坏。深水核炸弹由反潜飞机或直升机携带,舰艇的反潜火箭发送,也可装在攻击型潜艇上,通过鱼雷管发射,它是反潜武器中的一种有效的武器。

美国核武库的的核炮弹 美国核武库中除核导弹、核航弹外,还有核炮弹。核炮弹是用火炮发射的装有核装料的炮弹。核炮弹体积小,威力一般为几百吨到 1万吨当量,常作为战术武器使用,主要用来打击机场、桥梁、部队集结地和集群坦克等目标。美国装备的火炮口径有155毫米、203毫米和280 毫米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它们可发射核炮弹,前苏联也有可发射核炮弹的火炮。 美国装备 203 毫米火炮的增强辐射型核炮弹为W-79 核炮弹。有W-79-1、W-79-2和W-79-3等三种改进型号,当量为 800吨~2000吨。炮弹装定有密码锁和指令失灵系统,安全性较好。其中W-79-3型为中子弹装置,采用该装置的炮弹重约55千克。W-79核炮弹于1981年开始部署。 美国装备 155毫米大炮的炮弹核弹头为W-82核弹头。该核弹头长约87厘米,直径约15厘米,重约43千克。当量小于2000吨。其主要特点是弹头采用部件组装,易于在野外按需要将装药改装成加强辐射弹头。1986年装备部队。 在现今的 W系列中尚有W-85核弹头和W-86核弹头。它们原本都是为潘兴Ⅱ号远程战区弹道导弹发展的核弹头。W-85核弹头是 B61-4核航弹和W-70、W-80核弹头的改进型。长约 106厘米,直径32厘米,当量可调,有低于 1千吨、1万吨~2万吨和 5千吨~ 5万吨三个档次。核弹采用密码锁定,首先需打开密码锁, 然后解除弹头保险, 导弹点火也有密码,弹头爆炸需多方解除保险才可运作。 W-86核弹头是潘兴Ⅱ号导弹配属的单一当量的钻地核弹头。1976年开始研制,设想远距离发射,弹头将钻入相当于九层楼房高的地下深处爆炸,以摧毁敌方硬目标、点目标和地下军事领率机关。使其破坏程度达到最大、放射性沉降物最少,但由于潘兴导弹任务变化,此W-86钻地核弹头的研制便搁浅下来。

3. 美军在西班牙投下4枚氢弹,3枚落地一枚沉海,过程是怎样的

氢弹打捞成功: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弹道计算之后,美军划出了最后可能的一片海域,于是美军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利用拖船拖拽着声纳,以每小时1节的速度进行地毯式搜寻。

但海上的复杂情况和陆上不同,海上有洋流的影响,氢弹的位置很难确定。所以从2月10日开始水下搜寻直到3月3日,连续20多天水下搜索也始终没有发现氢弹。这不得不让指挥部扩大了搜寻范围,并加强了搜寻队伍的力量。

最终,在经过不懈努力之后,在3月15日,利用潜水艇在水下进行地毯式搜索的队伍,终于在一处大陆坡上发现了氢弹的踪迹:一定6米款的降落伞覆盖在了一块大陆坡上,此时的深度是700多米。

在调集打捞力量之后,美军终于在4月2日的时候,将氢弹成功打捞了上来,幸运的是,这枚氢弹也并未发生泄漏。

由此,在3000多人的搜寻队伍的努力之下,历时近3个月终于结束了这场氢弹危机。

4. 美军在西班牙投下4枚氢弹,3枚落地一枚沉海,为何没炸死一人

要是美军真的在西班牙内投下了4枚氢弹的话,很有可能西班牙这个国家就没了,因为,氢弹的威力比起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那颗“原子弹”还要大,且是原子弹的1250倍。

试想,要是像这样的氢弹足足有4颗被投入了西班牙,那么小小的西班牙只怕一瞬间就灭亡了,这个国家从此也会从世界版图上彻底消失。可能这个说法,大家不一定会相信,因为氢弹的威力确实很大,可其爆炸范围也仅仅只有15平方公里,就算是他们爆炸的地点都不相同,那么也最多会对60平方公里内的区域进行爆炸伤害,充其量对西班牙来说也就60公里的损失。要知道,西班牙这个国家其国土面积可不仅仅只有60公里的。

确定好这4枚氢弹是在没有被点燃的情况下才投下去的之后,飞行员们也是暂时松了一口气,至少最糟糕的事情没有发生。再然后,他们才开始想办法要拯救自己的性命了,因为战斗机上有专门的应付危险的保命装置,所以他们逃走的时候还是非常轻松的,直接就启动了弹射装置,一下子就被弹射出很远的距离。也正是因为美国飞行员们的优秀能力,这才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成功的保住了所有的西班牙人。

5.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核爆炸灾难包括什么

日本遭原子弹轰炸

日本本州西南部的广岛县在19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为军事重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宣言”,责令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若罔闻。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军于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在日本广岛市区投掷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TNT)当量为1.5万吨。原子弹在离地600 米空中爆炸,霎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广岛市顷刻沦为焦热的火海。

此次人为制造的惨案中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 亿度的高温使得一切化为乌有;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 20 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所有的建筑物又被冲击波形成的狂风摧毁殆尽。

据统计显示,悲剧发生之前广岛人口为 34 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 8.8 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 5.1 万余人;建筑物有半成以上都被不同程度的摧毁。但是这次悲剧并没有使日本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于是美军选择了继续。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02分,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这次袭击将原子弹“胖子”投到长崎市中心,其破坏性绝对不亚于上次。“胖子”是一颗钚弹,长约3.6米,直径1.5米,重约4.9吨,梯恩梯(TNT)当量为2.2万吨,爆高503米。“胖子”采用复杂的“内爆法”引爆系统,由气压、定时、雷达和冲击4个不同引信组成。

此次悲剧造成长崎市二分之一的人口当日伤亡或失踪,建筑物有六成以上都被毁。

投掷在广岛和长崎的两枚原子弹,虽然初衷是想迫使日本尽快投降,但客观上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即使是幸存者也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但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永远无法洗去。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1970年,前苏联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建成,该核电站为乌克兰提供了10%的电力,由4座核反应堆组成(是前苏联70年代设计的RBMK-1000型压力管式石墨慢化轻水堆)。

人民一般都不会去怀疑诸如3C认证产品,或者是有口皆碑的产品。但是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大爆炸,改变了苏联人民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信任,改变了这一切。

1986年4月25日夜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准备对四号反应堆进行安全测试,测试工作在4月26日凌晨正式开始,测试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故意违反操作章程:将控制棒大量拔出,这些控制棒是调节反应堆堆芯的温度的,拔掉它们将是一个致命的失误。由于没有控制棒调节温度,使得堆芯过热。26日凌晨1时23分,工作人员再次心存侥幸违章操作,按下了关闭核反应堆的紧急按钮,这时本意和实际情况发生了冲突,本来想立即停止试验,但是电源的突然中断,致使主要冷却系统停止了工作,反应堆失控了! 堆芯内的水被强辐射立即分解成了氢和氧,由于氢和氧浓度过高,随即导致了四号核反应堆的大爆炸。

2000吨重的钢顶被爆炸的冲力掀了起来,一个巨大的火球突然从反应堆中腾空而起,灾难就这样降临了。8吨重的核燃料碎块、高放射性物质块就这样瞬间被无情的抛向了黑暗的夜空,摄氏2000度的高温和高速放射剂量也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地面上哭声喊声一片,一片火海。蒸发的核燃料迅速渗入到大气层中,在周围地区造成了强烈的核辐射,给人体、生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半小时后,救援人员火速赶到,消防车、空军、直升机等能用的都用上了,从空中向4号反应堆投了近5000吨白云石、砂粒、硼化物、土和铅等灭火材料,火势才逐渐被消灭。但放射性烟尘仍在扩散,直到5月5日止,最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才基本得到控制。

在这次核爆炸最初的几天时间里,工作人员和参加事故善后工作的人员之中有不少人因高辐射而伤亡。据调查结果显示,因受到大剂量辐射而死亡多达300多人,当场死亡的就有30人。等到灾情稍微得到一些控制以后,大批的工人就被匆忙调集到切尔诺贝利清理现场。前苏联政府又动员了数十万人的力量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地下水,为此专门用钢建成了一座长160米、宽110米、高75米的黑色建筑物,并将4号核反应堆残存物质全部封闭在里面,这座建筑物因这场大灾难被称为“石棺”。

这场灾难发生后,围绕在核电站半径30公里地区居住的居民都被紧急撤离,并把这一地区辟为隔离区,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随后政府又把普里皮亚待地区的居民撤走了一大批,撤离的居民有13万之多。

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前苏联试图将这一事故隐瞒过去,因为当时苏联和西方的关系非常不好,所以也没有通报邻国。但是泄漏的放射性尘埃却不通人性,没有那么清晰的国界概念,而是不断向北欧、东欧和西欧的上空飘去,危害地区不断增多。随风席卷而来的辐射浪潮,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一场飞来的横祸。

欧洲各国陆陆续续都觉察到空气的异样状况,纷纷发出声明。瑞典声称,其大气里的放射性尘埃比平常高出5倍;丹麦称空气中的辐射程度比平常高出4倍;芬兰的辐射程度最高,在其北部和中部的辐射程度比正常情况高10倍。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这些国家证据确凿并且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苏联才不得不公布这起核爆炸事件的真相。

这次核爆炸是二战以来最大的核灾难。有5.5万人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死亡,15万人残废,并且还造成了大量的生态难民。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有15万平方公里的苏联领土受到了直接污染,其中乌克兰26个州中12个州的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核污染,300万人受害。由于有大剂量放射性碘的严重侵害导致约15万人的甲状腺受损,儿童得白血病的比率高出正常标准二至四倍。畸形婴儿大量出现也是由于辐射物质导致人体染色体变异。

白俄罗斯是受核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在白俄罗斯4.6万平方公里1350万人口中,有150万人生活在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地区,其中四十多万是儿童,这些儿童中有十分之一患有各种放射病,很是令人痛心。

在俄罗斯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受害州已由原来的4个上升到17个,受害人数也多达300万人。

迄今为止,人民仍然没有摆脱核污染,通过对核电站周围45~140公里范围内采集的蘑菇进行化验,研究人员发现90%的蘑菇中放射物质的含量达到4200贝可勒尔以上,超过国际标准10多倍。专家们说,至少还需要一百年才能消除这次核灾难造成的核污染。切尔诺贝利曾经是苏联人的骄傲,现在却是人类心中的一个无法抹去的伤痛。2000年12月15日13时15分,乌克兰总统下令彻底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电站虽然关闭了,但这场“20世纪最大的人间悲剧”并没有画上句号,这个沉重的负担却会被人类一直背着走下去。
三里岛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人声鼎沸,一片慌乱。大量放射性物质在两个小时后大量溢出。

直到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美国民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更是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民众们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政府也不得不重新检查发展核动力的计划。

这次出人意料的核泄漏事件是由于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前些天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仍断流。当堆内温度和压力在此情况下升高后,反应堆就自动停堆,卸压阀也自动打开,放出堆芯内的部分汽水混合物。同时,当反应堆内压力下降至正常时,卸压阀由于故障未能自动回座,使堆芯冷却剂继续外流,压力降至正常值以下,于是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操作人员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反而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以上种种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与设备上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迅速而急剧的扩大,最终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所幸的是在这次事故中,主要的工程安全设施都自动投入,加之反应堆有几道安全屏障(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等),没有人员伤亡,仅三位工作人员受到了略高于半年的容许剂量的照射。

三里岛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核电厂附近80千米以内的公众受到的辐射剂量不到一年内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

这是美国第一起也是最严重的一起商业核事故,它将改变此后美国核工业的中心和方向,使得美国人民强烈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停止建设核电站,并且广为宣传用原子燃料发电的危险。

乌拉尔存储罐核爆炸

1957年9月29日,在苏联的大型核工业聚集区乌拉尔地区,克什特姆、车里雅宾斯克两城之间的一个地下核废料存储罐突然发生爆炸,强烈的爆炸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把放射性尘埃和物质喷到天空中,其威力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100倍。

一片直径l0公里的带有放射元素锶90的烟云升空。1万多居民当即撤离污染区。据原苏联遗传学家麦德维杰夫估计,这次爆炸后几天就有几百人因辐射致死,当年至少有1000人死于辐射。

由于天气极恶劣,狂风把放射性烟云刮到数百公里之外,结果造成南乌拉尔地区3000平方公里的核污染,区内草木不生,成千上万的人患了辐射病。但是,当受核辐射的居民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不懂放射性核医学,不知道如何根据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对症治疗,结果,导致很多患者濒于死亡。事故一年之后死了几千人,三年之后死了几万人。

大家知道,核废物中的钚是一种不易溶解的元素,乌拉尔地区核废物中的钚,大部分被土壤所吸收。当水浸透蓄积着钚的土壤,钚与水作用,触发链式反应,水被迅速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压力增大而产生强烈的爆炸,从而造成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核灾难的发生。

在核废料处理环节还没有解决好的时候,当时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为了跟美国人争高低,不顾科学家们的反对,下令提前开炉运转。为了节省核废物处理费用,苏联当局便把核废物都堆积在乌拉尔的林区之中,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放射性废物贮存场地,留下重大隐患。

通往该区的所有公路、铁路被封闭了长达一年之久。一年后,在该区外50km处设立了检查站,所有进入该区(有限度地开放)的机动车辆都必须接受检查,关闭所有车窗,不许拍照,要以最高车速通过,不得停车逗留。1958年到1968年不许该区居民生育子女。

直到1978年,污染区还有20%的地方未能恢复生产活动。

1989年2月,即核事故发生后32年,苏联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了有关该次事故的技术报告,终于将该次事故公布于众。其实,这是苏联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苏联原计划在克什特姆镇邻近处建立一座快中子反应堆,在先拉斯诺亚尔斯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废物库。这项计划在苏联国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抗议。可能是因为针对这次反核风波,苏联官方才公布了乌拉尔核事故的有关资料,认为该次核事故后30年来并未引起明显的能证实的健康危害。

太平洋进行核试验:比基尼事件

1954年3月1日凌晨时分,位于太平洋比基尼环礁约160公里的公海上,日本“第5福龙丸”号渔船正在航行。此时在比基尼环礁上进行了氢弹核试验,天亮之前,天空被照得很亮,不久有烟柱升起。两个小时后,“福龙丸”的船员发现船上散落了大量氢弹爆炸后的灰,他们没有意识到,飘散到他们船上的,是具有辐射作用、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死亡之灰”。

1954年3月14日,“福龙丸”回港后有关部门对船员们带回的“爆炸后落灰”进行了分析,才知道是美国研制的新型氢弹,美国正在研制秘密武器和进行核武器开发的事实因此被曝光。

当时福龙丸号上共有 23名船员,所有的船员立刻被送往东京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半年后,船上年纪最大、负责通讯的久保山爱吉去世,年仅40岁。

事后才有报道,美国是在比基尼环礁上秘密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氢弹爆炸试验。据科学家分析,这枚氢弹的破坏力不亚于当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保守估计威力至少要高1000倍。试验造成了核污染,“第5福龙丸”号上的船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受害者。日本国内将这一事件称作“比基尼事件”。

1945年8月,继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遭到了挑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1946年1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和调查研究后,最后选定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作为新的原子弹试验场。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马绍尔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陆地面积181平方公里,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1946年2月,美国强迫当地居民搬迁,美军工程兵开进了比基尼环礁,进行了可恶的氢试验。尽管马绍尔人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安居乐业的家园,但在美军舰炮和坦克的威胁下,他们不得不含泪搬迁到200公里外的另一处岛屿上。更为恶毒的是,美军并没有告诉居民们搬迁的原因和核试验可能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最终让当地居民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1952年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氢弹“迈克”在这里被引爆。霎时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500倍的核辐射、冲击波、光辐射……肆无忌惮地在太平洋上空炫耀。远在60公里以外观测氢弹爆炸的科研人员诙谐地描述说: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热核太阳。

氢弹的试爆成功,使美国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领域的优势地位,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下,满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睡个舒服觉了。可是他们忘记了狡兔应该有三窟的,仅有一个是不够的。1953年8月,苏联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这又深深地刺痛了美国,于是美国决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氢弹,马绍尔人真正的噩梦来临了。

两个国家就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在较劲。1954年3月1日,美国将一颗预测为6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放置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6时45分许,氢弹在离地面大约两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场景很快让观测人员傻眼了:这绝不可能是600万吨的爆炸当量!因为他们发现,氢弹所在的那个小岛和附近两座小岛在爆炸的一瞬间就从视线中消失了。美军的空中观测飞机发现,原先放置氢弹的地方忽然成了一个大深湖。大湖宽近2公里,深达80米。人们在离爆心220公里远的岛上都可清楚看到亮光。事后,据美国科学家们测算,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高达1500万吨,比原先的估计要大2倍多。美国试爆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心里的平衡感找回了许多,但这所有的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由于没有估计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美军没有及时通知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业的各国渔船事先撤离,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污染区近2万平方公里。

在这次氢弹试验后,无辜的马绍尔人向联合国派出了请愿团,要求美国停止在该群岛的核试验,但是自诩重视“民主与人权”的美国却根本不顾这些岛民的性命,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且叫嚣如果再请求就会有威力更强的在等着他们。直到1958年7月,美国才迫于全世界的压力,停止了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0年到1990年,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共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其中,仅在马绍尔群岛就进行了67次核试验,而23次在比基尼环礁进行。在1954年的一年内,马绍尔群岛所属岛屿上就接连爆炸了三颗1000万吨以上当量的核武器。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飘落到了群岛的其他地区,使许多人都出现了皮肤烧伤、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现象,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也成为当地的常见病,而这一切美国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满足争取全球世界霸权地位的野心,一次又一次的进行试验。

残留的放射物在这些地区虽然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但是早已经混杂在土壤中,使得当地生产的食品和饮水都成了辐射污染源,人们不得不从外地运来必需的生活用品。几十年过去了,美国的军舰和试验人员走了,但却给马绍尔群岛和这片广袤的太平洋海域留下了永久的创伤与痛苦。人们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再也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

6. 目前美国究竟拥有多少枚氢弹总体核威慑能力如何呢

美军的氢弹储备量是非常不小的,毕竟其主要对手俄罗斯就以核武库而闻名。笔者猜测美军的氢弹大概在2000枚左右,但是美军的核打击能力比较强大,所以总体核威慑能力非常强大。

最后就是美国的氢弹储备和总体核威慑能力还是很强大的,比一般的国家要强大太多了。而且作为目前美国的对于这些氢弹的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基本上在海军和陆军进行部署。而空军主要使用的是原子弹等战略核武器。海军主要使用的是三叉戟等海基的潜射导弹,陆军的搭载工具主要是民兵系列的陆基弹道导弹。所以美国的战略核威慑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7. 氢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真能毁掉一个省吗

氢弹爆炸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将一颗5千万吨当量的氢弹投在纽约,那么这座城市很快就会化为灰烬,想想都令人心惊胆战。不过,由于氢弹爆炸主要产生的是强大的冲击波和超高的温度以及大量的射线,所以即使在地球上引爆无数颗氢弹,也不会对地球产实质性的伤害,不过地球表面的一切生物将会不复存在。

先不说人类是否能够凑齐所有的材料制造出100万颗'沙皇炸弹",即使有一天人类真的造出100万颗"沙皇炸弹",同时引爆它们也只不过是让整个地球表面的生物在劫难逃,至于地球,可能仍然会在不停运转,等待生命在一次降临。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3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4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