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马有哪些
① 西班牙马的后裔-安达卢西亚马
正如前文所说,西班牙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在史前的时候就在伊利比亚半岛生息,这在25000年前的洞穴壁画可以窥探到。西班牙马、阿拉伯马和柏布马对世界养马业具有深远影响的三大马种.西班牙马并非热血马,但却比其他马种更接近热血马。19世纪以前,西班牙马曾是欧洲第一马种,而且文艺复兴学院古典马术所使用的马,在维也纳的西班牙骑术学校就是以西班牙马命名的。最着名的白色利皮扎马就是16世纪由西班牙出口到斯洛文尼亚利皮卡的马直接衍生出来的。西班牙马曾经对相关类型的马均有过重要影响,还是美洲大多数马的血统基础。
安达卢西亚马是西班牙马的后裔,而且是世界最优秀的马种之一。“安达卢西亚马”一名来自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名叫“安达卢西亚”的省,那里有培育该马的种马场。同是一种马,在西班牙,这种马叫“纯西班牙种马”;在西班牙以外,却以“安达卢西亚马”的名字而闻名于世;在葡萄牙,这种马叫“卢西塔诺马”,或者说该马是安达卢西亚马的葡萄牙版本。但也存在另外一种观点,就是卢西塔诺马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品种,是安达卢西亚马和葡萄牙本地母马杂交而育成的。
② 马匹的种类有哪些呢
马的种类繁多,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30 多个 。可以笼统的分为东方马和西方马。
1、汗血宝马
汗血马的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
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2、蒙古马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42厘米,体重267.7~372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3、哈萨克马
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4、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5、西南马
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着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6、三河马
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7、伊犁马
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8、山丹马
以驮载为主的兼用型马品种。产于中国甘肃山丹马场,以当地马与顿河马杂交育成,只含1/4的顿河马血液。1984年经鉴定命名。体质结实,富悍威,对高寒山地适应性强。头中等大,颈稍斜。甲较长,胸宽深,背腰平直,腰较短,尻较宽而稍斜。四肢坚固,关节强大,肌腱明显,后肢稍外向,蹄质坚实。毛色以骝为主,黑色次之。母马平均体尺(厘米):体高138.5,体长142.3,胸围169.3,管围17.6。在海拔2800~4000米的祁连山区,平均驮重100千克时行程200公里,历时5天,包括急行、涉水和翻越高山等。骑乘测验记录1600米为2分11秒,5000米为8分13秒。对侧步1000米为2分11秒最大挽力达455千克,相当于体重的91%。单马驾两轮胶车载重500千克,时速15公里。遗传性稳定。
9、巴里坤马
巴里坤马是挽乘兼用型地方马种,产于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县。现有马约1、5万余匹,主要分布在该县境内和县前山牧场一带。产区地处新疆东部天山山麓,年平均气温1.1℃,绝对最高气温33.5℃,绝对最低气温零下43.4℃,年平均降水量204.5毫米。全县拥有较大面积的天然草场资源,气候适宜,牧草丰富,发展畜牧业生产具有优越条件。据推测,现在巴里坤马是历史上的巴里坤土着马与蒙古马及哈萨克马经过长期的杂交繁育和风土驯化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
巴里坤马头较粗重,耳尖大,鼻孔大,眼明亮有神,胸宽而深,四肢关节粗大,蹄小质坚。主要毛色有骝色、栗色,也有部分青灰和花毛色。成年公马体高1.35米左右,体重370公斤。速力测验成绩,1600米2分34秒5;挽拉力也不错,用三马联驾胶轮大车,载重1500~2500公斤,日行(8小时)45~60公里。母马日平均产乳量可达7公斤多。屠宰率可达54%。公马到3~4岁开始配种,母马在3岁时开始配种。马匹的平均繁殖成活率在52.2%左右,最高可达70%以上。
10、百色马
百色马是广西存栏数量最多的地方马品种。有土山马和石山马两种类型。以矮短粗壮,小巧灵活,性情温驯,适应性强,耐粗饲,驮载负重量大,耐力持久着称。目前群体数量超过20万匹,约占广西马匹数量的50%。
百色马,原名百色石山矮马,古时又称果下马,类属中国西南马的一个品种。其主产区为广西百色市,故称百色马。属驮挽乘兼用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良地方马品种之一,已列入了《中国家畜品种志》和《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百色马体质干燥结实。头稍重,直头,颚凹宽广,耳小前竖,颈长中等,斜颈或稍呈水平。鬐甲适中,肋拱圆,背腰平直,腹稍大,尻略斜。肩短而立,肌腱、关节发育良好,骨量充实,蹄质坚实,前肢肢势正常,后肢多曲飞,部分呈外弧。鬃、鬣、尾毛较多。毛色以骝色为主,其他有青毛、栗毛、黑毛等。分中型马和小型马,小型马是我国唯一的矮马品种,体高1.1米。成年体尺:公马体高为114厘米,体长为114厘米,胸围为134厘米,管围为16厘米;母马分别为113、116、132、15厘米。百色母马生后10个月开始发情,初配年龄为2岁半。一年一胎或三年两胎。公马1岁~4岁时的体高分别为成年马的91.43%,92.76%,97.04%,99.20%;母马1岁~4岁时相应为93.41%,95.41%,95.57%,99.82%。
11、岔口驿马
岔口驿马,民间俗称“走马”,以擅长走“对侧步”而闻名于世,骑乘时步伐快速平稳,无颠簸之感。有较强的挽力。产区山高气寒,马匹终年放牧,因而形成了耐粗放饲养管理的特性,能适应较恶劣环境条件,耐劳持久,抗病力强,分布地域亦广。该马种不仅是甘肃省特有的宝贵畜种资源,也是我国稀有的马类种质资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岔口驿马体质结实,体型多呈正方形。头形正直,中等大,眼大眸明,耳小尖立,鼻孔大,颜面干燥。颈长中等,大多呈30°倾斜。鬐甲不高而长。前胸宽,胸廓深长,背长中等,腰短宽,腹部充实,肌肉发达。四肢关节、肌腱均发达,距毛少,蹄质坚硬,前肢肢势端正,后肢稍外向。公马的鬃鬣、尾毛较长。毛色以骝毛居多,青、黑、栗毛次之,头部白章较多见。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32.9厘米,135.3厘米,159.8厘米,18.5厘米,310.5公斤,成年母马分别为:129.9厘米,136.2厘米,158.7厘米,17.2厘米,303.9公斤。
12、大通马
大通马产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大通河流域而得名,中心产区在大通河流域的门源、祁连二县,以皇城、苏吉、仙米、阿力克、多隆等乡所产者质量最优。
大通马适合骑乘,特别善于在高原上长程骑乘,多走对侧步。大通马对高原适应性强,对海拔3500米的高寒山地生态环境适应良好。大通马长期适应高原环境,是体型偏重、挽乘皆宜的地方品种,且兼有蒙古马、河曲马等品种的血统,早已闻名于西北。它具有耐粗放、易恋膘、繁殖力较高的特点,并以善走对侧步着称,实为青海省境内有代表性的马种。
大通马体质粗糙紧凑,禀性温驯,悍威中等。体格粗壮,肌肉丰满。中躯偏长,结构尚匀称。头略重,多直头或半兔头,耳长中等,眼大而圆,鼻孔大,颌凹宽,头部轮廓不甚明显。颈显短薄,颈础中等,颈肩结合稍差。鬐甲低短。胸广肋拱圆,背腰平直,腰长腹大,膁窝明显。甲肢长中等,管部显细,距毛较多,关节强大,蹄质坚韧,后肢多轻度刀状、外弧肢势。鬃尾长毛较粗长。毛色以骝毛为主,黑、栗、青毛次之,杂色毛较少。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32.8厘米,139.9厘米,160.1厘米,18.2厘米,321.8公斤,成年母马分别为:127.1厘米,134.4厘米,152.8厘米,16.4厘米,271.7公斤。
13、鄂伦春马
鄂伦春马产于大小兴安岭山区。繁殖性能好,在小群自由交配的情况下,有些母马一年产一驹。生长缓慢,6~7岁时才能结束生长发育期。一般在3~4岁开始使役,先用于驮载,至6~7岁时用于骑乘。最有效的经济利用期为7~15岁。
鄂伦春马性情温顺,步伐稳健,行动敏捷,在山地乘驮能力较好,持久力强。登山能力很强,能迅速攀登陡坡,穿林越沟,横跨倒木,均很灵敏。特别是冬季在深雪陡坡下山时,背负骑手,采取犬坐姿势,可一滑而下。夏季遇沼泽地,可跳踏塔头(在沼泽地生长的草墩子)而过,并能走独木桥。常能忍饥耐渴,有的狩猎一天,无饲料时,夜间拴在树下,次日可照常狩猎。冬季在深雪山放养,能趴雪采草,吃雪解渴。其合群性好,公马护群、母马护驹能力很强,能与野兽搏斗。
鄂伦春马属乘驮兼用型。体质粗糙。体格不大,头长中等,呈直头,眼较大,鼻翼开张。颈长中等,颈础较低,呈水平颈。鬐甲不明显。胸廓深宽,假肋较长,背腰平直,腰部坚实。四肢较短,多呈曲飞,蹄质坚硬。毛色以青毛最多,骝毛次之,其他毛色较少。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129.6±1.41厘米,133.0±3.8厘米,159.8±10.9厘米,18.2±1.4厘米,成年母马分别为:129.8±5.2厘米,137.8±4.7厘米,159.3±7.3厘米,17.7±0.7厘米。
14、锡尼河马
锡尼河马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盟。属乘挽兼用型。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清秀,眼大额宽,鼻孔大,嘴头齐。颈直。鬐甲明显。胸廓深广,背腰平直,肋拱腹圆,尻部略斜,肌肉丰满。四肢干燥,关节明显,肌腱发达。前肢肢势正直,后肢多呈外向,蹄质致密坚实。鬃、鬣、尾毛长中等,距毛短而稀,毛色以骝、栗、黑为主,杂毛较少。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146.7±4.0厘米,152.3±3.3厘米,171.6±7.7厘米,19.8±1.0厘米,成年母马分别为:138.9±4.4厘米,144.8±5.0厘米,167.9±7.1厘米,18.5±0.7厘米。
锡尼河马是兼用型地方良种,在完全依靠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表现出体大力强、力速兼备、乘挽皆宜、富持久力、耐粗饲、适应性强等良好性能。但因选育的历史尚短,个体间仍有一定差异,少数马匹外形尚有缺点。
15、焉耆马
焉耆马早在汉朝时,就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隋唐时焉耆年产马达10万匹,有“龙驹”“海马”之美称。
焉耆马产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与蒙古马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头较长,耆甲中等高长,背较长直,毛色以骝、栗、黑毛为主。成年体尺:公马体高为142.4厘米,体长为144.9厘米,胸围为168.7厘米,管围为19.5厘米;母马相应为135.2、141.5,161.4和17.7厘米。骑乘速度1千米为1分23秒,5千米为8分23秒,最大挽力400千克,单马载重为600千克。日产奶4.36千克,90天泌乳量392.4千克,屠宰率为45.7%,初配期公马为3岁,母马为4岁,母马受胎率为53.5%。
16、建昌马
建昌马,因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而得名。适应性强,特别能适应山地的生态环境。体格短小、精悍、机巧灵活,善于登山涉水,能耐劳苦,并可长途托运。凉山州彝族地区每年都举行赛马节,使建昌马附加了更多的人文历史特色,对建昌马的品质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建昌马体质结实干燥。体格较小。头稍重,多直头,眼明亮有神,耳小灵活。颈略成水平或斜颈。鬐甲较尻略低,亦有鬐甲与尻同高或稍高者。胸稍窄,背平直,腰短有力,背腰结合良好,尻略短微斜。四肢较细,肩短面立,肌腱明显,蹄小质坚,肢势一般正常,前肢间有外向,后肢多有刀状。全身被毛短密,鬃、鬣、尾毛较多而长。毛色以骝毛较多,其次为黑毛等色。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16.0±5.6厘米,118.2±7.2厘米,131.5±7.0厘米,15.7±1.2厘米,215.9±29.5公斤,成年母马分别为:114.1±4.6厘米,115.5±6.5厘米,129.5±6.9厘米,14.6±0.9厘米,205.3±27.5公斤。
17、云南马
云南马,也称“滇马”, 产于云南的滇西和滇东的乌蒙山区。体质结实,体格短小,结构匀称。头略重,额宽或略突,鼻平直。颈短。鬐甲低平胸宽深,腹圆而微收。鬃尾毛发达。毛色复杂,毛色以骝、栗、黑、青毛较多,白章极少见。公马驮重60千克~100千克,母马驮重40~60千克,日行30千米,可连续使役半月以上。云南马1.5~2岁时达性成熟,母马3岁时开始配种,繁殖年龄可至15岁。成年体尺:公马体高为119厘米,体长为120厘米,胸围为140厘米,管围为16厘米;母马相应为118、122、141、15厘米。
18、贵州马
贵州马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马科动物,个体小,体质结实,躯体近高方型,毛色以骝、栗色为主。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必节地区。成年体尺:公马体高为116.1厘米,体长为114.3厘米, 胸围为132.7厘米,管围为15.2厘;母马相应为113.2、113.9、129.4、14.6厘米。驮载力公马为108.36千克,母马为91.83千克;日行30千米可连续半月以上,单马载重551.7千克,速力1000米1分20秒。性成熟母马为1.3~2岁,初配年龄为3岁,繁殖率为71%,成活率为91.6%,繁殖年龄为3 ~16岁。
③ 马的品种有哪些
1.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蒙古马
2.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42厘米,体重267.7~372千克。
. 3.哈萨克马,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4.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5.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着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6.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7.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8.山丹马以驮载为主的兼用型马品种。产于中国甘肃山丹马场,以当地马与顿河马杂交育成,只含1/4的顿河马血液。1984年经鉴定命名。体质结实,富悍威,对高寒山地适应性强。头中等大,颈稍斜。甲较长,胸宽深,背腰平直,腰较短,尻较宽而稍斜。四肢坚固,关节强大,肌腱明显,后肢稍外向,蹄质坚实。毛色以骝为主,黑色次之。母马平均体尺(厘米):体高138.5,体长142.3,胸围169.3,管围17.6。在海拔2800~4000米的祁连山区,平均驮重100千克时行程200公里,历时5天,包括急行、涉水和翻越高山等。骑乘测验记录1600米为2分11秒,5000米为8分13秒。对侧步1000米为2分11秒最大挽力达455千克,相当于体重的91%。单马驾两轮胶车载重500千克,时速15公里。遗传性稳定。
9.荷兰温血马 Dutch Warmblood (KWPN)
要说有哪一个品种的马,像明星一样快速窜红,那就是荷兰温血马。这是个新的品种,荷兰在1958年才开始有血统登记簿,然而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马术竞赛与骑乘用马。荷兰温血马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产品,有别于二十世纪以前就有的温血马,它是专门为了马术竞赛用而培育出来的温血马。虽然这是荷兰人所创造的品种,但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欧洲品种,因为除了荷兰之外,还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血统。
10.柏布马,的家乡在古时候北非的巴巴利(Barbary)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摩洛哥、阿尔吉利亚、利比亚、突尼斯。现今在阿尔吉利亚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e)与摩洛哥皇室都有很大的繁殖场。当地边远山区与沙漠的游牧民族(Tuareg)也应该还有饲养许多柏布马类型的马。
④ 请问马品种有哪些
1、阿拉伯马(中东)
是最漂亮的马,血统为热血,产地中东,尽管速度不如纯血马,但它具有极大的耐力和高雅的气质.它是纯血马的基本血统.体高1.42米-1.50米.
2、纯血马
是世界上速度最快,身体结构最好的马匹,勇敢,敏感,个性倔强,血统为热血.最佳的赛马,娇贵,不适合其它用途.17世纪繁衍于英格兰,由阿拉伯马,西班牙马,加洛韦马杂交.体高1.50米-1.70米.
3、汉诺威马
是德国竞赛马中的领先者,它是跳跃马和盛装舞步的表演马.它有异乎寻常的力量,华贵而正确的动作和特别良好的性格.它是由纯血马,荷尔斯泰因马,特雷克纳马的后代.体高1.62米左右.
4、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
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马匹,属热血马,产地为北部欧亚大陆,它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长距离的骑乘马,也是跳跃和盛装舞步马.体高1.52米左右.
5、塞拉.法兰西马
是法国的温血马,是欧洲各种竞赛马中最坚强和最多用途的一种.它具有高度勇敢的性格,适合跳跃,并能够在越野赛和各种比赛中进行竞争.体高1.60米.
6、阿帕卢莎马
是美国的温血马,是印第安人以西班牙马培育的后代,它是育种和休闲的马匹,现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跳跃和赛跑,它以持久力,耐力和良好的性格而着称.体高1.42米-1.52米.
7、腓特烈斯堡马
是丹麦的的温血马,它是高雅而积极的骑乘马和高品质的军用战马主要来源.体高1.53米左右.
8、奥尔洛夫快步马
是前苏联的温血马,它是一种体形高而轻的马匹,它的肌肉非常有力,整体比例关系很协调.体高1.6米左右.
9、布琼尼马
是前苏联培育出的温血马,常作为军马.它具有较强的持久力和耐力,身体高大强健,但四肢和关节较差.体高1.6米左右.
10、阿尔捷金马 (汗血宝马)
世界上最珍贵的马种之一。
⑤ 西班牙有哪些马匹
一般都是西班牙纯种马价位高。你需要哪方面资料发邮件给我
⑥ 世界着名的马种有哪些
1、阿哈尔捷金马
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2、内蒙古三河马
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
3、纯血马
纯血马有着严格的血统薄,以保证它的优良与纯正。每一匹马驹都要进行双亲血统以及祖代种系的注册登记。随便翻开一本纯血马的血统薄,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匹马的宗族系谱,老一些的血统薄甚至可以查到三十代以前的记录。
4、弗里斯马
弗里斯马是荷兰本土唯一的单一血统纯种马种,历史久远,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纯种马血统,早在13世纪就被人们所熟知。
5、蒙古马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6、新疆伊犁马
新疆伊犁马是我国马的优良品种。原产新疆伊犁地区。近几十年来由奥尔洛夫马、顿河马等与哈萨克马杂交育成。头颈高昂,四肢强健,体形高大。
⑦ 世界上有哪些品种的马才算的上是好马
世界最好的战马品种:英国纯血马 德国汉诺威马 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
法国塞拉.法兰西马 西班牙安达鲁西亚马 丹麦腓特烈斯堡马 苏联布琼尼马
苏联顿河马 中国蒙古马 中国伊犁马
以下为世界着名马种(排名不分先后)
英国纯血马:纯血马是世界上速度最快,身体结构最好的马匹,勇敢,敏感,个性倔强,血统为热血.最佳的赛马,娇贵,不适合其它用途.17世纪繁衍于英格兰,由阿拉伯马,西班牙马,加洛韦马杂交.体高1.50米-1.70米.
阿拉伯马:阿拉伯马是最漂亮的马,血统为热血,产地中东,尽管速度不如纯血马,但它具有极大的耐力和高雅的气质.它是纯血马的基本血统.体高1.42米-1.50米.
德国汉诺威马:汉诺威马是德国竞赛马中的领先者,它是跳跃马和盛装舞步的表演马.它有异乎寻常的力量,华贵而正确的动作和特别良好的性格.它是由纯血马,荷尔斯泰因马,特雷克纳马的后代.体高1.62米左右.
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阿克哈-塔克马(汗血宝马)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马匹,属热血马,产地为北部欧亚大陆,它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长距离的骑乘马,也是跳跃和盛装舞步马.体高1.52米左右.
法国塞拉.法兰西马:塞拉.法兰西马是温血马,是欧洲各种竞赛马中最坚强和最多用途的一种.它具有高度勇敢的性格,适合跳跃,并能够在越野赛和各种比赛中进行竞争.体高1.60米.
法国阿尔登马:这种马生活在法国和比利时的阿尔登地区,骨骼粗壮,是狮子鼻的重型马,为全世界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在19世纪,发展了两个类型,其一为活泼的轻型挽马,另一而较慢但非常有力的重型挽马,这是法国北部的工作马。
英国夏尔马:夏尔马,世界上最高贵的挽用马 ,最重的重型马.身高常在1。8米以上,重达一吨。这种马可以拉动5吨的重物。现在英国的一些啤酒场依然让它们工作。他脚上长有细细的长毛,好象带有“护脚套”。
西班牙安达鲁西亚马:现代的安达鲁西亚马是西班牙的后代,它与阿拉伯马和柏布马对于全世界的马有最深渊的影响。到了19世纪,西班牙马成为欧洲数第一的马,而且是文艺复兴学院古典马术所使用的马,以 维也纳的西班牙骑术学校就是以西班牙马命名的。最着名的白色利皮扎马就是16世纪时由西班牙出到利皮卡(在斯洛文尼亚)的马直接演化而来的,西班牙马曾经对所有各类型的马有主要影响,并且现在还是美洲大多数马的血统基础
贝尔修伦马:贝尔修伦马的祖先为阿拉伯马——由摩尔人引入欧洲。由于马的强壮、勇猛,以及结实的四肢和身躯,在许多方面用途广泛,性情温顺,速度快且能持久,可作挽重炮用,体高150—158厘米,毛色多为青或黑色。因其有东方血统,尽管体形高大仍不失轻盈、优雅的体态,耐严寒酷暑,食量少而劳动量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40年里,贝尔修伦马在全世界的需求量很大,即用于农耕,又作为引种改良其他重型马。
美国标准马:产于美国,也称“美国速步马”,是世界一流速步马,含有纯血马血液。主要用于轻驾车赛,其快步和对侧步平地竞赛速度居世界之首,创造和保持着多项世界记
美国阿帕卢莎马:阿帕卢莎马是温血马,是印第安人以西班牙马培育的后代,它是育种和休闲的马匹,现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跳跃和赛跑,它以持久力,耐力和良好的性格而着称.体高1.42米-1.52米.
美国夸特马是一个完全美国种的马,被宣称为是全世界最普及的马。在美国夸特马协会登记注册的已达300万匹。它的血统基础是1611年进口到弗吉尼亚州的英国马和前几个世纪带到美国的西班牙马的血统。它能用于各种工作:种地、拖犁、赶牛群、驾车和骑乘。英国移民场用它们进行1/4英里的赛跑,从此就叫成夸特马(英语quarter的意思是1/4)。这种马具有全速跑过1/4英里的能力。在西方,夸特马曾是最优秀的牧牛小型马,赶牛群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本能。
丹麦腓特烈斯堡马:腓特烈斯堡马是的温血马,它是高雅而积极的骑乘马和高品质的军用战马主要来源.体高1.53米左右
苏联奥尔洛夫快步马:奥尔洛夫快步马是温血马,它是一种体形高而轻的马匹,它的肌肉非常有力,整体比例关系很协调.体高1.6米左右.
苏联布琼尼马:布琼尼马是苏联培育出的温血马,常作为军马.它具有较强的持久力和耐力,身体高大强健,但四肢和关节较差.体高1.6米左右.
苏联卡巴金马:卡巴金马是在北高加索地区培育的一种山地马。它的步伐稳健、机敏,而且还具有在浓雾和黑暗中寻找道路的能力。这个品种繁衍于16世纪,是干旱大平原的马与波斯马、土库曼马、卡拉巴赫妈等血缘混合的结果。后来在国家种马场中又经过优选培育而有所提高。那些用于提高相邻品种品质的卡巴金马都在跑道上进行过性能测验。盎格鲁-卡巴金马是与纯血马杂交的结果,它比较大一些,保留着吃苦耐劳的特性。
在这个品种里曾经发现天生的溜蹄马,它以长距离持久力见长。卡巴金马虽然最初是作为乘用马来培育,但也能挽用。
苏联顿河马在传统上,顿河马总是和哥萨尔骑兵相联系。现在,它主要用于长距离的竞赛,在布琼尼马的繁殖中,大量地使用顿河马。
顿河马是以西伯利亚无树大草原坚强的蒙古马与快速的阿克哈—塔克马和波斯马、阿拉伯马等混合血统为基础。奥尔洛夫、纯血马和混血高级阿拉伯马等在19世纪初用以提高顿河马的等级。
顿河马是吃苦耐劳的马,易于饲养,能够在冰冻的顿河干旱草原中生活。它的脾气很好、适应性强,带市在体格上没有吸引力。虽然它在体型结构上有很多缺点,例如动作受到限制、不自然、不高雅和不适宜,但是很少有马能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苏维埃重挽马:苏维埃重挽马原产于前苏联俄罗斯中部黑土地带,用比利时重挽马改良农用马而成。建国初引入我国,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改良农用马,培育农用马效果较好
蒙古马: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三河马: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马: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伊犁马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河曲马: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西南马: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着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⑧ 马的种类有哪些除了千里马,还有那些
千里马不是马的种类,只是一种通称而已。
依照品种分类,有下列三种
阿拉伯马 (Arabian)
公元七世纪的伊斯兰圣战,对于马类以及人类历史都是很重要的分水岭。当时阿拉伯马到达伊比力半岛,随着回教帝国从中国扩展到欧洲,阿拉伯马也分散到全欧洲。
柏布马 (Bard)
这一种遗传因子很强的品种来自北非的摩洛哥,在公元七世纪柏柏尔骑士由北非进入西班牙,后来又向上进入欧洲。
西班牙马 (Spanish)
西班牙马曾经是欧洲主要的马,为许多君王和领袖所喜爱。在16世纪初西班牙马被征服者带到美洲,当时所建立的品种一值繁衍到现在。另外像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葡萄牙的卢西塔诺马(Lusitano)以及维也纳西班牙马术学校的利皮札马(Lipizzaner)也都是它的后代。
.依照体型分类,有下列四种
一型马(森林马)
来自欧洲西北部,身高在12到12.2个手之间,轮廓挺直,有宽阔的前额和小耳朵,能耐潮湿,在苛刻的环境下生长。现代类似的品种:埃客斯穆尔马(Exmoor)
二型马(高原马)
来自北欧亚大陆,身高在14到14.2个手之间,体格结实,外貌粗壮,能耐寒冷且精力充沛。现代类似的品种:高地小型马(Highland)
三型马(草原马)
来自中亚洲,身高在14.3个手之间,身高纤瘦,体型修长,毛皮细致,颈部细长,有出色的耳朵和鹅型的臀部,能耐热,在沙漠中生活 。现代类似的品种:阿克哈塔克马(Akhal-Take)
四型马(沙漠马)
来自西亚地区,被认为是阿拉伯马类型,身高在10到11个手之间,外型精细而纤瘦,头小有凹型轮廓,尾跟特别高,能耐热,是沙漠或干旱草原的马。现代类似的品种:里海马(Caspian)
.按照马的个性与气质,分为三大类
热血马
热血马是最有精神,跑得最快的马,通常用来作为赛马。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有:阿拉伯马(Arabian)、英国的纯血马(或叫撒拉布兰道马 Thoroughbred)。
冷血马
冷血马具有庞大的身躯与骨架,安静、沉稳,通常用来作为工作马。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有:英国苏格兰的克莱兹代尔马(Clydesdale)、法国的佩尔什马(Percheron)。
温血马
体型、个性与脾气上,介于热血马与冷血马之间,是由热血马与冷血马杂交育种出来的品种,通常用来作为骑乘用,马术运动所用的马大多是温血马。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有:德国的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er)、波兰的特雷克纳(Trakehner)。 (来自中国马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