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馒头包子怎么吃
Ⅰ 馒头包子怎么做
馒头包子做法:
用料,面粉,水,豆沙
1.5克酵母粉用30度的温水化开
Ⅱ 包子怎么做好吃
1、面粉加用温水调好的干酵母(按说明书),揉透。
2、做肉馅:好五花肉剁馅,加盐、胡椒、少许味精、小葱末、加一点点水(加菜就不加水)搅拌拌匀,反复多次,搅拌时最好朝一个方向,然后放冷藏室静置30分钟,即可。
注:馅里加蔬菜的做法:
我一般用青菜(小白菜,大白菜、芹菜也可以),烧一锅水,开,放青菜适量,变色捞出,放入旁边一大盆冷水里,及时冷却,(否则,青菜会黄),然后用手捞出挤干水分,剁碎,这样好剁多了,再挤干水分,拌油。
和肉馅混合,拌匀!及时用!
1、肉包子馅
买一斤猪肉馅(羊肉。牛肉)大葱一颗,姜一块把葱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馅放在一起,在倒入酱油、香油、植物油盐、味精(鸡精)搅匀即成为包子馅
2、三鲜包子馅
用料:面粉70克(两小碗)猪肉30克(小半碗),鲜虾仁
5-6个(切碎成泥),鸡蛋半个炒碎,白菜心适量(2两),香菇
一个(切碎)葱、姜、盐、香油适量,自发面一小时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量。
做法:将葱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与虾肉、
肉末一起拌匀后加盐,再拌匀加入炒好的鸡蛋,把白菜心
切碎放在一起搅拌均匀不加酱油,做包子馅。包子温火蒸
15-20分钟。
特点:包子松软,吃时似灌汤,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合
Ⅲ 包子和馒头怎样做才好吃
馒头、包子,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大众面食。看似很简单的东西,真正要做起来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想要让做出的成品拥有光滑、细腻的外皮,这跟揉面、发面、以及蒸制都有很大的关系。我最近面食做得有点多,连着发了几篇,在评论里我收到很多亲们说自己做出来的馒头不够光滑,或者是塌陷、麻点什么的,问我问题出在哪。说实话,这不是在评论里三言两语就能回复清楚的。所以我整理了这个揉面的详细过程。只要面团揉得到位,离做出漂亮的馒头就不远了。 面团揉得好,做出的馒头包子就很漂亮,反之面团揉得很粗糙,那成品的外皮也就粗糙。图片上是我刚揉好时的面团图,不是蒸好的馒头哈。从图中可以看出,面团表皮相当的细腻。我一般拌好面粉团起来以后,每次揉面8到10分钟左右。 更多的注意事项(发面、蒸制等)见日志。
工具/原料
more
面粉 300克 温开水 150克 酵母 3克 食盐 1/4茶勺 白糖 适量
方法/步骤
1/22分步阅读
面粉放入盆中。
2/22
先用温开水化开白糖,(如果不放糖的话,这步可省略)。
3/22
加入3克酵母.
4/22
静置片刻。
5/22
把食盐加入面粉里拌匀,再把酵母水缓缓的加入面粉里,一边加一边用筷子搅拌(如果酵母水用完了,不够的话,直接加温水就可以了),搅拌至面盆里都是大大小小的絮状面团,没有干粉,就刚好了(如图)。
6/22
把絮状面揉到一起,成初步的面团,这时候的面团,是相当粗糙的。(如图)
7/22
把面团移到操作台上(因为操作台一定比在面盆里揉更方便),利用手腕的力气,压在面团上,把面团往前推。
8/22
用四个手指把推出去的面团往回拉,接着用手腕的力气再推出去。
9/22
揉出去以后面团会变得较长,再用手指往回拉。
10/22
拉到面团靠近身边的这头。
11/22
继续推出去,再拉回来。
12/22
松手后面团的样子,是个横着的长条。
13/22
把面团换成直的。
Ⅳ 包子馒头.怎么做才能好吃
白面和水的比例1比6,一斤面六两水,加白糖少许,干酵母,泡打粉,和好面拿湿毛巾盖住,醒十分钟,然后揉、搓、扎。再醒一会,就好了。这样的包子筋道,也白。主要看你比例对了没有。望采纳
Ⅳ 包子和馒头是怎么做的,怎么做才好吃
包子跟馒头都是需要放酵母的,将那些酵母放进馒头里,揉捏发酵,最后再放进蒸笼里,蒸熟了就能吃了,口感也很好。
Ⅵ 包子馒头怎样做才好吃
包子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发酵后通过蒸笼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 包子在江南地区,包子一般叫做馒头。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区分包子和馒头的。没馅的叫馒头,有馅的叫包子。
在我国山东泰安等地区,将饺子也称为包子。
主要材料:
面粉1000克、发酵粉适量、肉馅750克、蔬菜适量、植物油50克、香油少许、鸡精适量。
作法:
一、发面:
有两种发面的方法
1.用面肥发面(通常叫大碱发面)
把面肥用水先泡开然后把面粉倒进去合匀,醒8小时待面发起是原来的1倍,然后对碱当面没有酸味,稍微有一点点碱味,再醒半小时既可,蒸时锅内放点醋 以免蒸出的包子皮有花点, 一定要用凉水把包子放进去再通电.
2.用酵母发面(通常是快速发面法)
a.配料:面粉500克,干酵母3克 泡打粉5克,豆油1两, 温水(250克--300克)根据面粉的吃水量,糖20克.
b.做法:
1.将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干酵母,泡打粉,糖,拌合均匀,扒坑.
2.在坑内加入温水,放入豆油.抄拌揉合成面团稍醒.大约1小时左右.
3.待面醒好后,做成自己想做的包子,慢头,花卷.
4.把做好的生坯摆入屉内.锅内放入冷水.再插电蒸13分钟既可.(如果蒸馒头大约在30分--40分如果蒸花卷17分钟)
二、制作包子馅儿
1、肉包子馅
买一斤猪肉馅(羊肉、牛肉),大葱一颗,姜一块把葱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馅放在一起,在倒入酱油、香油、植物油盐、味精(鸡精)搅匀即成为包子馅
2、三鲜包子馅
用料:面粉70克(两小碗)猪肉30克(小半碗),鲜虾仁 5-6个(切碎成泥),鸡蛋半个炒碎,白菜心适量(2两),香菇 一个(切碎)葱、姜、盐、香油适量,自发面一小时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量。
做法:将葱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与虾肉、 肉末一起拌匀后加盐,再拌匀加入炒好的鸡蛋,把白菜心切碎放在一起搅拌均匀不加酱油,做包子馅。包子温火蒸15-20分钟。
特点:包子松软,吃时似灌汤,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合
而且,包子也有说人笨或长得难看的意思馒头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在江南地区,一般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馒头叫做包子,而普通的馒头叫白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南北方人都区分包子和馒头。馒头分有馅和无馅两种。馒头一般是半圆外表平整,每逢节日顶部会印上大红印;江南地区的有馅馒头主要有豆沙馅和油包两种。包子则半圆顶部捏合处褶皱不加红印,通常有肉馅、豆沙馅、油菜、白菜粉条、萝卜丝、南瓜、韭菜鸡蛋等各式各样。
制作馒头所需的原料:面粉、发酵面、(白糖)、水、碱、(青红丝)。
因其经过发酵,易堵,肠胃不好的人应少吃。 [编辑本段]2、制作方法 1、将发酵面(老面)加面粉、水和成面团,放入盆中或醒发箱发酵(发酵时间视室内温度和老面的多少而定);
2、取出发酵好的面团加碱和白糖(白糖可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北方基本一点糖也不放,只有在南方才会出现放白糖的情况),揉透揉匀后搓成长条,揪剂子,摆在笼屉上,剂子口朝上,撒上青红丝,在旺火上蒸二十分钟,取出即可。
注意:
1、发酵面时一定要发到时间,剂子口一定要朝上;
2、下剂子摆在笼屉上时,千万不要碰,否则不会“开花”;
3、上笼屉时火一定要旺,而且要在水沸时上笼屉。特点:色泽洁白,形如花朵,甜香爽口。
发酵粉用35度-37度温水化开,用这个水和面。到软硬适度不粘手,揉光用湿布盖好醒面发酵。如今的天气,2个小时是肯定能发起来地。然后将面置于案板上,加干面再揉匀,再醒一会。这时就随便你了,是加豆馅,是放肉和菜或是其它东西作成诸如豆包、包子、花卷、糖三角,就看你的想吃啥了。成形后,再放约半小时。特别注意的是上锅开蒸这道工序,一定要中火,锅里要用冷水,勿谓言之不预也。要是像平常那样大火开水,出来的绝对是死面团。大火开水的作法只适用于用面肥发酵的面。 [编辑本段]3、注意事项 ■蒸馒头勿用热水
许多人爱用热水或开水蒸馒头,以为这样开得快。其实这并不科学。因为生冷的馒头突然遇到热气,表面粘结,容易使馒头夹生。
正确的方法应是在锅内加冷水,放入馒头后,再加热升温,可使馒头均匀受热,松软可口。 、
■发酵的水温
发酵粉融于温水中,水温不能超过四十度。
■馒头的酸味
发好的面团如果觉得有酸味,可以加一点碱面中和,一般只要不是发得太过不加也没关系;
■蒸馒头
蒸馒头的过程中不要掀开锅盖;
■馒头塌陷
馒头蒸好后不要急于掀开锅盖,焖十分钟再掀盖,防止馒头塌陷。
■蒸馒头怎样判断生熟?
蒸馒头判断生熟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用手轻拍馒头,有弹性即熟;
(2) 撕一块馒头的表皮,如能揭开皮即熟,否则未熟;
(3) 手指轻按馒头后,凹坑很快平复为熟馒头,凹陷下去不复原的,说明还没蒸熟。
馒头
man tou
1.a steamed bun; a steamed mpling; steamed bread
■馒头的标准
从2008年1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
该国家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原料生产的商品馒头,但像荞麦等杂粮类馒头就不在标准内。在感官方面要求馒头必须是圆形,形态完整和美观,没有褶皱、斑点,气味有小麦香;馒头的体积不能太小,1克面粉体积最低限度必须超过1.7毫升,小于这个体积的馒头就不合格;馒头水分有最高限量要求,要小于等于45%,否则极易长毛。
Ⅶ 馒头包子做法
材料:
香芋400克,中筋面粉400克,细糖50克,酵母粉6克,泡打粉5克,水
做法:
1.香芋去皮洗净后切丁,放入蒸笼以大火蒸约6分钟至松软后,取出放凉碾压成泥备用。
2.中筋面粉及泡打粉和糖放入钢盆中,再加入酵母粉拌匀。
3.将香芋泥和适量的水倒入面粉中并拌匀,揉至均匀成团没有硬块。
4.用湿毛巾或保鲜膜盖好的面团静置发酵约20分钟。
5.再将醒过的面团揉至表面光滑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揉成馒头状,盖上毛巾再饧20分钟左右6.起蒸锅加水烧热,待蒸气升起时将醒发的馒头以大火蒸约8分钟即可。
Ⅷ 小笼包的样子
笼包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着名的河南王楼“山洞梅花包子”,传说靖康之变以后由北宋皇室以“灌浆馒头”之名带入江南后演变而来,与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灌汤包系出同门。近代小笼包,大多指起源于上海南翔镇的小笼馒头。南翔小笼馒头是由上海南翔镇日华轩小吃店店主黄明贤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首创的,原名小笼大肉馒头,又称南翔大馒头,他认为小巧玲珑的小笼包被称为大馒头,能使食客产生强烈的反差并生趣意。在工艺上,黄明贤用不发酵的精面粉为皮,采用手工剁成的猪腿精肉为馅料,肉馅里还加上肉皮冻。小笼包一经面世就受到了食客的青睐,成为一款老少咸宜的小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黄明贤儿媳的表弟吴翔升又在上海县城城隍庙开设了长兴楼售卖小笼馒头,这也是南翔馒头店的前身。江南地区的无锡、常州、南京、杭州、芜湖等地也都有着悠久的小笼包烹饪历史,现存不少以小笼包为特色的百年老店。 小笼包高清照片
说起小笼包,开封有、上海有、天津有、杭州有各地均有特色,下面就一一介绍各地小笼包。
开封小笼
开封小笼包又称灌汤小笼包,是开封的着名小吃之一,早在北宋时期,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东京汴梁(今开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楼”, 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
20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创办“第一点心馆”,主营灌汤包子。30年代,他适应市场需求,对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将原来用半发面皮和瘦皮和瘦肉掺猪皮冻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制馅,改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软三硬”和面,使面皮盘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小笼包子带蒸笼一起上桌,现吃现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这便是开封小笼包。
建国后,开封小笼包子得以发扬光大。尤其是黄继善开创的“第一楼包子馆”所经营的灌汤小笼包子,经过名师的不断改进,更具特色。其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远近闻名,吸引了大批开封市民和中外游客,多以品尝此名食为乐事。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第一楼”先后发展了系列产品“小笼包子宴”和“速冷包子”。“小笼包子宴”又称“什锦包子宴”,依馅料不同分为山楂、三鲜、南荠、麻辣汤、鸡丁、笋丁、韭菜头、鱼仁、虾仁和灌汤十大风 开封小笼包子
味。“速冷包子”先后投放本市及全国市场,受到欢迎。来开封旅游的国外友人和港澳侨胞,在饱览了古城名胜之后,以能品尝开封小笼包子为乐事,并给予很高的赞誉。[1]
常州小笼
关于小笼包的历史,亦有说,真正成型的小笼包诞生于清·道光年间的江苏省常州府,是当时位于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首创着名的加蟹小笼馒头和加蟹顶黄小笼馒头(顶部有大块蟹黄)。后来小笼馒头的工艺推广到了附近的无锡、上海、南京等地,并与当地风俗相融合改进,成为江浙一带的特色小吃。
常州加蟹顶黄小笼馒头
古时有万华,近代有迎桂,如今的常州人都知道,吃小笼馒头要到 “迎桂”(迎桂小笼包)。迎桂茶社创建于1911年,由于经营得法,注重质量而使其闻名遐迩,深受市民喜爱。产品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辅以香醋、嫩姜,风味更佳,堪称常州一绝。1985年被评为市优质产品,并编入“江苏省小吃食谱”,1990年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十大名点之一。
加蟹小笼包是常州季节性的传统风味小吃,每年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之际上市供应。加蟹小笼包,原来叫加蟹馒头。常州人历来包子、馒头不分,通通叫馒头。
小笼包又分随号、对镶、加蟹三种,“随号”就是不加蟹油的;“对镶”就是一笼包子有六只是加蟹的,另外六只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一笼包子又称一客,所以老常州人吃小笼包常常是这样叫的:“两客对镶”。或者:“十客加蟹,我要带到上海去呔。”老吃客堂吃一般只会点“对镶”,老吃客认为:吃加蟹馒头只有一只随号、一只加蟹夹花着吃,才能充分体会到蟹的鲜美,如果你总是吃加蟹的,嘴中味觉就会有些迟钝,越来越感觉不到蟹的鲜味了。所以会产生“对镶”这种约定俗成的名称。[2]
常州加蟹小笼包皮薄馅大卤多,讲究一个“宁可人等馒头,不可馒头等人”。那才能达到最好的口感。应该把小笼包挟出香醋碟子里浸一下,用筷挟起来,馒头朝外面侧一点,咬开底部一边的皮子,先小心吸鲜美的卤水,再把开了口的馒头浸到醋里,让醋进入到馒头里边,然后把整个馒头放入嘴中。如果你不先把汁水吸掉,就一口咬下去,不是要烫了自己,就是将汁水射得一塌糊涂。[2]
无锡小笼
无锡的小笼以皮薄卤多而誉遍沪、宁、杭一带,是无锡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 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肉丸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着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此点不仅可即席食用,还可作馈赠亲朋的礼品。“游龙”美称的清代干隆皇帝,曾遍游名山大川,尤其酷爱江南的佳山秀水、园林古迹和民风民俗。他曾六次下江南巡游,干隆下江南之旅,沿南京、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杭州一线,干隆皇帝第一次南巡,于1751年旧历二月十九日到无锡,宿北营盘(石塘湾北)的龙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决定要到无锡秦园(寄畅园)。二十日晨,御驾从黄端口墩换乘小船到秦园,就品尝了当地的小笼包。可见当时江南各地民间已有小笼包的雏形。[3]
上海小笼
上海的南翔小笼有百年历史,诞生于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创始人是一家点心店――日华轩点心店的老板黄明贤,后来他的儿子在豫园老城隍庙开设了分店。也就是在这繁华喧闹的豫园里。[4]
南翔小笼包初名“南翔大肉馒头”,后称“南翔大馒头”,再称“古猗园小笼”,现叫“南翔小笼”。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竹、虾仁和入肉馅,每只馒头折裥14只以上,一两面粉制作10只,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美食本来就是一门艺术,中国人发明的包子可算是这门艺术中的一个杰作,而南翔小笼馒头更是把这一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南翔小笼制作精细,它以精白面粉发酵为皮,选取猪腿精肉为馅,而最独特的是要用隔年老母鸡炖汤,再和猪肉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
揪出的面团大小均等,还用食用油抹其表面,这样会使口感更好。要把胚子拉到底,差不多大小,包的时候手要向上拉,它的优势是皮薄,肉嫩,丰满。热腾腾的雾气直往上冒,小笼蒸好了,此时的小笼包一个个雪白晶
各式小笼包成品(19张)莹,如玉兔一般,惹人喜爱。戳破面皮,滑溜溜的汁水一下子流出来。雪白的面皮,透亮的汁液,粉嫩的肉馅,诱人到极致。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还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初夏加虾仁,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
南翔小笼味美细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从当年第一次在南翔小镇石舫上零售,到今天分店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南翔小笼的变化令人瞩目,然而,它的那份原汁原味、自然淳朴却始终不变 小笼包
,始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着姜丝,咬一口南翔小笼,然后细细品味,品味上海传统的饮食文化,品味远离喧嚣都市的那份“乡野”之情,品味好吃的南翔小笼。天津小笼
狗不理小笼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础上,借鉴常州无锡等地小笼包的优点,具有皮薄,馅大的特点,并把包子放入蒸笼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14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3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 小笼包
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备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3]
2制作方法方法[3]
方法一
材料
1.瘦肉(四两)、肥肉(一两)、面粉(九两)、滚水(半杯)、椰菜或绍菜叶(数片)
2.调味料:盐、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两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汤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
3.沾汁料:姜丝(半汤匙)、食醋(两汤匙)。
做法
1.瘦肉及肥肉一同剁烂,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状,分别做成小肉丸;
2.面粉筛匀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滚水,迅速拌匀成软粉团,以少许面粉爽手;
制作所需材料(11张)将粉团搓成长条形,再分切小圆粒,碾成薄圆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笼包形状。
3.放入笼屉隔水蒸七至八分钟,拌匀。沾汁一同上桌,趁热进食。
注意事项
1.正宗的小笼皮要用专门的擀面杖,家里一般用普通的擀面杖,可以把外边压出褶皱,像荷叶裙边的样子就可以了;
2.包小笼的时候,不用收口,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小笼边,轻轻收一下就可以;
(蒸之前一定要在小笼表面喷水,因为擀小笼皮的时候,要加许多面粉,才能压出荷叶裙边,如果不喷水,蒸好的小笼皮会很干)[3]。
方法二
无锡小笼馒头以皮薄汁多而誉满沪、宁、杭一带。食时要咬开外皮一小口吮吸卤汁。此点不仅可以在筵席上食用,也可以作为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每逢喜庆节日,小笼馒头似乎是家家不可缺少的食品。
教您小笼馒头怎么做,如何做小笼馒头才好吃:
1.盆内加面粉325克,用80℃的热水140克(夏季用温水)和成雪花面,倒入撕碎的酵面、食碱水,揉至光滑软韧为紧酵面。
2.猪腿肉绞碎放入盆内,加酱油、精盐拌匀,皮冻绞碎掺入肉中,加绵白糖、味精、葱姜末拌和成馅料。
3.面团搓成长条,摘成大小相等的面剂40个,逐个按扁,用擀面杖擀成边薄中间厚的圆皮(直径约5厘米),包入馅料25克,捏成有15-20个褶纹的馒头生坯。
4.取小格蒸笼,放入10个生坯,上旺火沸水锅蒸约5分钟即可。食时备玫瑰香醋和嫩姜丝蘸食。[3]
3制作要领1.面团要用嫩酵面;
2.馅料调时要加入皮冻。[3]
4吃法技巧由于小笼馒头中含有大量汤水,所以吃起来务必要小心。
1.首先,将小笼馒头夹入小碟中,要小心不要将皮夹破。
2.在小笼馒头侧面咬开一小口,略微吹凉一些。(小笼馒头汤汁较烫,最好不要直接入口,可用筷子夹住后吹一下汤汁,但千万不可倒入小碟中。) 小笼包
3.流传的吃法先喝汤,这个理念是错误的,小笼的精髓就在于汤与皮、馅的完满结合,三个要素缺少一个入口都不行,保证小笼美味不流失的方法是待汤汁稍凉之后,将整个小笼送入口中,让汤汁在嘴中完全包住小笼,封住美味,毫不流失。
吃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提来提去还不带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然后再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3]
5国外发展自50多年前有中国移民在西班牙经营中国餐馆开始,中国的小笼馒头也开始在西班牙食客中享有盛誉。西班牙语菜单上的解释是:“中心加肉的中国面包”。由于美味可口,有的西班牙餐馆或酒吧也出售类似中国小笼馒头的食物,但被叫做“西班牙产中式夹肉面包”。
小笼包集锦(25张)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移民大量进入西班牙,中国饭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小笼馒头是每家饭店必备的主力食品之一。不过那时的小笼已经不再写成“小笼”,而是被写成“小龙”。有的写“中国小龙”,有的写“上海小龙”。对于这个“小龙馒头”,西班牙语的注释更绝:“加中国龙肉的小面包”。
至于是谁把“小笼”改成了“小龙”,记者一时无法考证,由于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小龙”、“巨龙”反正说的都是中国人、中国物。有的西班牙餐馆随之进行大胆改革,干脆将“小龙馒头”解释成:“中国的龙面包”。于是“龙面包”这一名称也就在中西饭店里迅速走红,“龙面包”既好吃又易记,不像其他的中餐名字不易说更不易记。
2000年之后,“小龙馒头”又发生了变化。为纪念武打巨星李小龙对武打电影的杰出贡献,各国电视台纷纷开辟李小龙电影专题。在西班牙,印有李小龙的彩色招贴画大街小巷都能看见,西班牙小孩更是一口一个Bruce lee(李小龙),一口一个中国功夫。也就在此时,“小龙馒头”的含义又发生变化,有的饭店将“小龙馒头”解释成“武打巨星李小龙最喜欢吃的中国肉面包”。“小龙馒头”的西班牙名就叫“Bruce lee”,人们点菜时对跑堂说,“我要Bruce lee”,跑堂就知道食客要的是中国的小笼馒头了。驰名国外,闻名四海,小笼馒头无疑是小吃中的出名食品了。[3]
6被曝问题2012年4月,在果冻、老酸奶纷纷与皮鞋明胶扯上关系,不少人闻之色变的同时,网上又有一篇帖子引起公众关注,一位网友爆料,有人把明胶用在小笼包里。她介绍说,小笼包里肉馅要加肉皮冻,传统工艺程序繁杂,费时费工。所以好多店就直接用食用明胶代替肉皮冻,省事又省钱。
针对此问题,小吃店予以否认,某家店主称小笼包的用料成本会比大肉包更便宜,但价格往往还要超过大肉包,就是因为人力成本、燃料成本太高,她的店要3个人忙五六个小时,才能做好一批肉皮冻。如果哪家店用明胶代替,能省下不少人力成本。但她同样表示忧虑,单纯的明胶无味,不可能完全代替肉皮冻,势必还会加入肉味香精,这就更不利于健康了。
而专家则表示,虽然明胶是公认比较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按照国家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明确标注。明胶也不例外,只要食品中用到,无论是小笼包,还是火腿肠,都应该标注出来,向消费者明示。否则,销售者就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违法了国家的相关规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