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发生了什么大战
❶ 西班牙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战争]西班牙战争
西班牙内战是本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民为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捍卫革命成果、捍
卫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革命战争。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
革命战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它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美洲殖民
地。
1898年重新瓜分殖民领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又以西班牙的惨败而
告终。从此西班牙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落后的西班牙,引起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陷于紊乱,人
民群众非常不满,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1931年4月,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真正解决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
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异常尖锐,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很薄弱。1935年欧洲政局风云
变幻,战争的威胁逐渐逼近。面对法西斯日益猖獗的状况,共产国际提出了建立人民阵
线,团结无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切进步力量,以抗击法西斯势力的号召。西班牙共产党经
过努力使西班牙各左派政党联合组成了人民阵线,并在1935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
胜,组成了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在人民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进步的社会改革。这些初
步的社会改革引起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端仇视,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几乎所有反共和的右翼党派和反动军官都在积极寻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帮助和支持,
阴谋策划叛乱,以颠覆共和政府。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西属摩洛哥梅利里亚的军队首先发动叛乱,次日,驻摩
洛哥殖民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飞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挥叛军,另一反动将领莫拉
则在西班牙北方发动反叛。叛乱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这时共和国军队的80%官兵被
叛乱者所控制。叛乱因为早有预谋,而且是在国际反动势力支持下进行的,所以一开始
进展颇为顺利。佛朗哥统率的摩洛哥军团由南向北,莫拉率领的正统派和保皇党军队由
北向南,企图南北夹击首都马德里,迅速夺取政权。然而,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君主制度
和法西斯主义,珍惜革命的初步成果,积极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纷纷自动起来保卫共
和国,民警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军队同叛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爱国军民的浴血奋
战,使得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中心城市的叛乱先后被迅速平定,叛军的速胜
计划破产。
正当叛乱几乎失败之时,德、意法西斯眼看西班牙反动派的叛乱难以获胜,便不惜
撕下伪装,于1936年8月公然支持叛乱,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
班牙有其险恶的用意。一是想控制住成为地中海通往大西洋咽喉的西班牙这块战略要地,
以便在未来对英法作战时能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二是想以西班牙作为新武器的试验场,
以便为未来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德、意法西斯公开的武装干涉开始时,首先用飞机、
船只把佛朗哥的叛军主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本土。与此同时,大批坦克、
飞机、大炮等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给叛军,并出动轰炸机闯进西班牙的领空,对和平
城市和居民实施狂轰滥炸。接着法西斯正规军也踏上了西班牙国土,与叛军一起进攻西
班牙政府。由此西班牙民主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就演变为一场具有国际性的
反法西斯战争了。
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是世界法西斯势力对民主势力的又一
次猖狂进攻。这场战争对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
是,这时英、法、美政府却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表面上禁止各国向西班牙
输送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是封锁西班牙共和国,听任德、意援助叛军,伙同德、意
共同扼杀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国。因此德、意法西斯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武装干涉的规模,
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5万德军、15万意军在西班牙直接参战。叛军在得到德、意公开支
持,取得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人力补充后,于8月13日攻占了西南重镇巴达霍斯,南北两
支叛军会合,然后挥兵直指马德里。共和国处境逐渐恶化。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合
势力的战争,赢得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集会,谴责德、
意的武装干涉,要求英、美、法放弃“不干涉”政策。
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共同目的,来自54个国家的4.2万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
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9月,马德里开始遭到轰炸。11月初叛军进至马德里城郊,马德里保卫战进入紧张
阶段。7日,叛军开始全线展开进攻。共和军顽强抵抗,狠狠打击叛军,使叛军每前进
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叛军进入马德里市区的企图未能得逞。1937年2月和3
月,叛军和德、意侵略军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强大的攻势,都遭到失败。其中在着名的瓜
达拉哈达阻击战中,共和军和国际纵队的战士给意军和叛军以迎头痛击,经数小时的激
战,意军损失惨重,溃不成军,死伤近万人,被俘达数千人。经过几番较量后,法西斯
侵略军和叛军被迫暂时放弃占领马德里的企图,将其主要攻势转向北方。
1937年夏,叛军和侵略军在集聚兵力后转入进攻。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有15万人,
佛朗哥叛军主力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作战。共和军仅能集结6万军队分散抗击敌人。6月
20日,巴斯克地区的首府毕尔巴鄂失守。10月22日,共和军在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的
最后一个据点希洪城陷落。随后,法西斯指挥部把作战重点转向了东线。1938年3月,
叛军转入进攻,突破共和军防御,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切断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中部
以及南部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共和国处于
多方受敌的危急局面。这时英、法政府却封锁法西边界,扣留共和国从国外购买的大批
军火。12月法西斯联军集中30万重兵进攻加泰罗尼亚。1939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
府巴塞罗那失陷。
2月11日,法西斯联军在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后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公开支持下,胁迫共和国政府投降来迅速结束西班牙战争。
2月27日,英、法两国政府相继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断绝同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
此时共和国政府处境非常困难,尽管决心作战到底,但共和国内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打
断了政府继续抗战的意图。3月5日在英、法指使下,共和国内部的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
会党首领贝斯太罗与叛军相勾结,在马德里发动反革命政变,夺取了共和国政权,实行
白色恐怖,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者。为了配合这一叛乱,佛朗哥的军队全线出
击,牵制在前线的共产党作战部队不能回师援救马德里。28日,经历了两年八个月战斗
洗礼的英雄城市马德里终于在内外敌人夹攻下陷落。4月初叛军控制西班牙全境,共和
国被扼杀,法西斯独裁政权开始了在西班牙的统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
意的武装干涉以及英、法的所谓“不干涉”政策。内部诸因素中,西班牙共产党始终没
有掌握人民阵线的领导权问题则是最主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场战争牵制了德、
意法西斯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为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它
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侵略势力的
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❷ 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战爆发于什么时候
爆发于1492~1541年间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战,是继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对外扩张、掠夺战争,经过50年的武力征服,西班牙在美洲最终建立起了一个20多倍于西班牙本土的殖民帝国。
❸ 什么是西班牙内战
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发生的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人民为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捍卫革命成果、捍卫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民族革命战争。在国际反动势力的干涉下,内战以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是三十年代国际反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一个重大事件。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落后的西班牙,引起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陷于紊乱,人民群众非常不满,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1931年4月,西班牙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未真正解决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异常尖锐,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很薄弱。1935年欧洲政局风云变幻,战争的威胁逐渐逼近。响应共产国际的号召,西班牙共产党经过努力使西班牙各左派政党联合组成了人民阵线,并在1935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在人民的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进步的社会改革,引起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端仇视,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几乎所有反共和右翼党派和反动军官都在积极寻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帮助和支持,阴谋策划叛乱,以颠覆共和政府。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西属摩洛哥梅利里亚的军队首先发动叛乱。次日,驻摩洛哥殖民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飞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挥叛军;另一反动将领莫拉则在西班牙北方发动反叛。叛乱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这时共和国军队的80%官兵被叛乱者所控制。叛乱因为早有预谋,而且是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进行的,所以一开始进展颇为顺利。佛朗哥统率的摩洛哥军团由南向北,莫拉率领的正统派和保皇党军队由北向南,企图南北夹击首都马德里,迅速夺取政权。然而,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君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珍惜革命的初步成果,积极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纷纷自动起来保卫共和国,民警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军队同叛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爱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使得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中心城市的叛乱先后被迅速平定,叛军的速胜计划破产。
正当叛乱几乎失败之时,德、意法西斯眼看西班牙反动派的叛乱难以获胜,便不惜撕下伪装,于1936年8月公然支持叛乱,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德、意法西斯公开的武装干涉开始时,首先用飞机、船只把佛朗哥的叛军主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本土。与此同时,大批坦克、飞机、大炮等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给叛军,并出动轰炸机闯进西班牙的领空,对和平城市和居民实施狂轰滥炸。接着法西斯正规军也踏上了西班牙国土,与叛军一起进攻西班牙政府。由此西班牙民主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就演变为一场具有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了。
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干涉,是世界法西斯势力对民主势力的又一次猖狂进攻。这场战争对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是,它们却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表面上禁止各国向西班牙输送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是封锁西班牙共和国,听任德、意援助叛军,伙同德、意共同扼杀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国。因此,德、意法西斯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武装干涉的规模,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5万德军、15万意军在西班牙直接参战。叛军在得到德、意公开支持,取得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人力补充后,于8月13日攻占了西南重镇巴达霍斯,南北两支叛军会合,然后挥兵直指马德里。共和国处境逐渐恶化,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合势力的战争,赢得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来自54个国家的4.2万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9月,马德里开始遭到轰炸。11月初叛军进至马德里城郊,马德里保卫战进入紧张阶段。7日,叛军开始全线展开进攻。共和军顽强抵抗,狠狠打击叛军,使叛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叛军进入马德里市区的企图未能得逞。1937年2月和3月,叛军和德、意侵略军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强大的攻势,都遭到失败。经过几番较量后,法西斯侵略军和叛军被迫暂时放弃占领了马德里的企图,将其主要攻势转向北方。
1937年夏,叛军和侵略军在集聚兵力后转入进攻。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有15万人,佛朗哥叛军主力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作战。共和军仅能集结6万军队分散抗击敌人。6月20日,巴斯克地区的首府毕尔巴鄂失守。10月22日,共和军在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据点希洪城陷落。随后,法西斯指挥部把作战重点转向了东线。1938年3月,叛军转入进攻,突破共和军防御,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切断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中部以及南部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共和国处于多方受敌的危急局面。这时英、法政府却封锁法西边界,扣留共和国从国外购买的大批军火。12月法西斯联军集中30万重兵进攻加泰罗尼亚。1939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失陷。2月11日,法西斯联军在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后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的公开支持下,胁迫共和国政府投降来迅速结束西班牙战争。2月27日,英、法两国政府相继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断绝同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此时共和国政府处境非常困难,尽管决心作战到底,但共和国内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打断了政府继续抗战的意图。3月5日在英、法指使下,共和国内部的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会党首领贝斯太罗与叛军相勾结,在马德里发动反革命政变,夺取了共和国政权,实行白色恐怖,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者。为了配合这一叛乱,佛朗哥的军队全线出击,牵制在前线的共产党作战部队不能回师援救马德里。28日,经历了两年八个月战斗洗礼的英雄城市马德里终于在内外敌人的夹攻下陷落。4月初叛军控制西班牙全境,共和国被扼杀,法西斯独裁政权开始了在西班牙的统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以及英、法的所谓“不干涉”政策。内部诸因素中,西班牙共产党始终没有掌握人民阵线的领导权问题则是最主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场战争牵制了德、意法西斯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为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它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❹ 16世纪的西班牙,到底发生了什么
16世纪的西班牙,问题在于如何在各个领地之间分配帝国的军事开支,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解决方案是修改宪制。帝国的每个省份——从秘鲁到佛兰德斯——都要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为国防做出贡献,组建一支在任何一个王国受到攻击时都可以用上的14万人的军队。这个责任不会再不成比例地由卡斯蒂利亚负担。相反,卡斯蒂利亚独有的对西班牙命运的使命感将属于所有人。正如他在1624年的《大备忘录》(Great Memorial)中所言,腓力不应该只是“葡萄牙、阿拉贡、巴伦西亚国王和巴塞罗那伯爵”,他将是“西班牙国王”。
萨丁尼亚和马略卡(Mallorca)不情愿地签字同意这一措施,同时还在协商当地贵族的军事和行政职位。巴伦西亚和阿拉贡用一笔现金买断了自己的长期义务。加泰罗尼亚、葡萄牙和那不勒斯则支吾搪塞。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表兄莱加内斯(Leganés)侯爵迭戈·马克西亚(Diego Mexia)说服佛兰德斯和布拉班特每年多出50万埃斯库多,而且为佛兰德斯的军队提供1.2万人。
地租收入日益减少的大贵族早已依赖国王的年金,他们也被要求在战争中为国王出钱出力。这些大贵族势单力孤,除了捐钱之外别无选择。叛乱加剧了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偏执,他的手段变得越来越武断。他开始向特权阶级提出更多的要求,把积极响应当作忠诚的证明。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Francisco de Miranda)写了一篇备忘录回顾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失势,为将来的国务操作提供建议。他承认伯爵–公爵的意图可能值得赞许,不过“由于他无穷无尽的索求和临时财政政策,我们只能说他的政权变成了暴政”。
1636年,腓力四世承认西班牙面临“一场任何人从未见过的恢宏而狂暴的大战……我们的敌人想要摧垮我的整个王国”。战火延烧至佛兰德斯和北德意志、西北大西洋海域、巴西、加勒比、东印度、北意大利与瓦尔泰利纳、西南德意志、阿尔萨斯、洛林、鲁西永和西比利牛斯。西班牙帝国没有一处不被战争波及。整个十年间,西班牙一边在佛兰德斯维持大军,一边在大西洋建造海军。17世纪30年代末,西班牙拥有150艘前线战船和数支敦刻尔克私掠船队。
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定期向皇帝输送补助金,他唆使法国国王的弟弟加斯东·德·奥尔良和法国宫廷里其他心有不满的人与西班牙联手。尽管曼托瓦之战输了,但是西班牙依然拥有米兰,仍能干涉北意大利政治。
1632年8月22日马斯特里赫特陷落是西班牙霸权坍塌的第一个标志。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North-Rhine-Westphalia)和佛兰德斯两地西班牙驻军的供给线因此被切断。在大将(登·贝赫)叛逃的情况下,布鲁塞尔政府向尼德兰发出求和讯号,然而黎塞留破坏了和谈并且入侵洛林公国。
西班牙加大了对皇帝的补助金(每年100万弗罗林),1633年向佛兰德斯派出费里亚公爵(米兰的指挥官)和腓力四世的弟弟、大公夫人伊莎贝拉的指定继承人枢机主教王子堂费尔南多(Cardinal Infante DonFernando)率领的2.4万人的援军。这支军队在莱茵河上游惨败,不过1634年西班牙又组织了另一支援军(1.2万人),这是战争结束之前西班牙最后一支穿过瓦尔泰利纳的军队。
❺ 在西班牙内战中,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
❻ 西班牙内战与二战
西班牙内战是由德国、意大利支持的弗朗哥政权和苏联支持的共和军之间在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内战。西班牙君主制结束后,共和政府由于国内矛盾和经济危机而困难重重,当时驻北非地区的弗朗哥军队发动叛乱,获得德意军事支持,一路向北推进至马德里。之后双方子啊马德里周围僵持一年以上,最后由于弗朗哥军队获得德意大量军事支持(德国派出兀鹰军团、意大利派出志愿空军),共和军内部又受到第五纵队的破坏而胜利。战争结果以弗朗哥获得西班牙政权,建立亲德、意的独裁政府而告终。
西班牙内战结束于1938年,次年即爆发二战,但说西班牙内战导致二战则不甚确切,因为西班牙自始至终没有参加过二战,尽管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极力拉拢,但弗朗哥却始终保持中立,使西班牙免于卷入二战战祸。仅仅在德国入侵苏联后,象征性的派出一支“蓝色师”以支援名义,加入德军阵营对苏作战。
德国和意大利通过西班牙内战,看出了奉行绥靖政策的英法盟国的软弱,助长了其发动世界战争的信心,使德国认为英法会想方设法避免欧洲战争,以致其在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也进行战争冒险,最终引发了二战。
❼ 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对墨西哥的征服是与殖民者科尔特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科尔特斯1485年生于西班牙的青德林城,其父是个很有地位的人。科尔特斯19岁离开西班牙,到新世界寻找财富,1504年远航西班牙岛(今圣多明各),成为那里的小农场主。1511年参加西班牙人征服古巴活动,遂与当时西班牙驻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的妻子的妹妹结婚,后被任命为圣地亚哥市市长。
1518年,科尔特斯被选派率领探险队前往墨西哥,这支探险队于一个星期五在尤卡担海岸登陆。上岸之后,科尔特斯在海岸附近逗留一些时间,收集有关墨西哥的形势材料。在和当地印第安人发生冲突之后,科尔特斯得到了印第安亲酋长献出的二十几名年轻的印第安女子,其中一个在接受基督教洗礼后取名玛丽娜。玛丽娜会说阿兹特克语和玛雅语,后来又学会了西班牙语,为科尔特斯搜集情报,对征服墨西哥起了很大作用。
1519年4月,科尔特斯率领船队抵达阿兹特克王国境内的胡安·乌鲁亚岛。在离该岛不远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殖民据点,然后决定进军阿兹特克王国内地,士兵们对这次冒险感到不胜恐惧。为了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科尔特斯下令烧掉所有船只。
当时同阿兹特克敌对的托托的纳克人幻想借助西班牙殖民者的力量,摆脱阿兹特克人对他们的统治,科尔特斯乘机加以离间,进一步加深了托托纳克人与阿兹特克人的对立。然后于1519年8月中旬,首先打败了与阿兹特克人有世仇的特拉斯卡拉人。后者失败后加入科尔特斯的队伍,一道攻打兹特克人。科尔特斯继续进军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击败墨西哥国王蒙特苏马二世,生擒了这位国王。
1520年2月,古巴总督见科尔特斯派遣纳尔威斯率领1300人在韦腊克鲁斯登陆,欲捉拿科尔特斯。科尔特斯主动出击,粉碎了纳尔威斯的进攻,并俘获了纳尔威斯,然后又将纳尔威斯手下的人大部分争取到自己一边来。
之后,阿兹特克人又发动了几次武装,反抗均被科尔特斯打败。从此墨西哥变成了西班牙的附属国。
对南美大陆的征服是由殖民扩张者皮萨罗来完成的。皮萨罗是西班牙文盲冒险家,秘鲁印加帝国的征服者。1475年出于西班牙的特鲁希利奥,他像科尔特斯一样,为求名追利而奔赴新世界。1515年参加巴尔沃亚领导的探险队,发现了太平洋。1519年任新建的巴拿马市市长。皮萨罗47岁时,从一个西班牙探险者那里得知有个印加帝国。他深为科尔特斯征服墨西哥的消息所打动,决计打败印加帝国。1524~1525年,他进行了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第二次远征成功地到达秘鲁海岸,带回许多的东西和奴隶。
1528年,皮萨罗返回西班牙。次年,西班牙国王许他前往征服秘鲁,特之并入西班牙,并为此活动提供资助。皮萨罗回巴拿马后,组织人马于1531年1月离开巴拿马,向秘鲁进发。
第二年,皮萨罗到达秘鲁,仅带着177人和62匹马向印加帝国的卡哈马卡城进发。皇帝身边也有4万士兵。皮萨罗设了个毒计欺骗阿塔华尔帕,请他前来会面,不要带武器,士兵也不要带武器。这样,皮萨罗抓住黄金时机,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士兵们发动突然袭击,仅半小时,便将印加士兵全部击溃。但保留了那个可怜皇帝的一条性命,借以统治印加人民和掠夺金银财宝。到1538年8月,西班牙完全征服了印加帝国后,皮萨罗才将塔华尔帕处死。之后,西班牙殖民者继续向南美大陆扩张。1534年征服了厄瓜多爾尔尔。1538年征服了哥伦比亚,并侵入巴西境内,1541年征服了智利。此后,又征服了委内端拉、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地。至16世纪中叶,除巴西外,整个中美洲大都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西班牙经过跨世纪的武力征服,最终在美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其幅员为西班牙本土的20多倍。通过对美洲的殖民掠夺,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广大美洲地区则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落后境地。
❽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怎么回事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与反对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西班牙人民民主革命。
1931年4月在西班牙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联合成为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民主力量在1936年2月的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共和国政府。但是西班牙反动派依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支持策划了反对共和国的军事阴谋。1936年7月17日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部队发生叛乱,次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都爆发了叛乱。法西斯阴谋家们把大部分军队拉到了自己一方。叛军利用叛乱的突然性和共和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占领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并在西班牙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省修筑了防御工事。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西班牙共产党的号召下起来保卫共和国。民军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部队经过顽强战斗,粉碎了在马德里、巴塞罗娜、巴伦西亚、卡塔黑纳、马拉加、毕尔巴鄂以及在国内其他各大中心城市叛乱的守备部队。
叛乱者处于危机之中,他们只控制了几个经济落后的省: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而国内所有大的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基本交通线和最重要的农业区都在共和国控制区内。然而西班牙政府没有抓紧时机彻底粉碎叛军。佛朗哥分子得到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法西斯列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英、法、美三国政府也对西班牙共和国采取敌视立场。他们宣布了“不干涉”西班牙内部事务的政策,而实质上是为扼杀西班牙的民主制度推波助澜。西班牙共和国处在经济封锁之中。
叛军依靠法西斯大国的援助于1936年8月初开始沿葡萄牙边界向卡塞雷斯和巴达霍斯方向发动进攻。1936年9月中旬起马德里成了紧张争夺的目标。在通往西班牙首都的远近接近地上展开的激烈战斗表明,共和国方面不仅有可能击退叛军,而且能够彻底粉碎他们。法西斯大国担心叛军遭致失败,决定公开插手西班牙的国内战争。1936年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利断绝了与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并且承认佛朗哥为西班牙政府首脑。在短期内调往西班牙的外国部队竟达5方多人,其中包括意大利常规军2.5万人和德国“鹰”军团编成内的近1万人。随后干涉军的力量又迅速增长。1936~1939年共有30多万干涉者士兵在西班牙作战,其中德国5万、意大利15万、葡萄牙2万、摩洛哥约9万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西斯集群。战争头两年内德国和意大利向佛朗哥提供了1650架飞机、1150辆坦克和装甲车、2700门火炮、数十万支步枪、750万发炮弹、1.7万枚航空炸弹、7600多辆汽车和大量军需品。意大利和德国的武装干涉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军事优势转到佛朗哥分子一边。
1937年1~2月叛乱者和武装干涉者两次试图夺取马德里都没有成功。在中部战线、南部战线、特别在马德里附近,未经严格训练的民军部队在激战过程中改编为正规的人民军。这支军队不仅坚守了马德里,在哈拉马河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在瓜达拉哈拉粉碎了意大利远征军。这些胜利证明了西班牙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政策是正确的。
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军的战争赢得了民主力量、全世界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支持和竭尽全力的援助。世界上54个国家的4.2万名国际主义志愿者抵达西班牙,其中大部分人加入了国际纵队和3个国际营。为了有效地帮助西班牙人民,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把一些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派往西班牙,如:陶里亚蒂、达列姆、柯都维亚、隆哥、布克、拜姆勒、科尔、孔特鲁拉斯、施泰恩、赖谢尔、斯弗契夫斯基、明尼希、乔皮奇、帕罗维奇、季米特洛夫、扎尔卡、盖尔、雷恩、福克斯等。苏联人民忠实地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保卫者的最前列。苏联把反对法西斯侵略看作是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事业。
仅在1936年苏联人民就募集了6160万卢布作为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资金,而苏联政府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了8500万美元的贷款。在近3年期间内苏联冲破法西斯强国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封锁,除了向共和国提供粮食、药品和工厂设备以外,还提供了648架飞机、407辆坦克和装甲车、1186门火炮、2万余挺机枪和近50万支步枪。大约3000名苏联志愿者——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手和其他专业人员曾在共和国军队中英勇奋战。苏联军事专家在创建正规的人民军以及准备并实施反对干涉军和叛军的最重要战役方面给共和国以巨大的帮助。
佛朗哥在马德里附近遭到反击后,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指示把争夺的重心转向西班牙北部,以便占领与共和国分隔的重要工业区——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在战线的其他一些地段法西斯分子转入防御。1937年年中叛军和干涉军集中兵力转入进攻。有15万名士兵和军官参加了进攻,其中包括10万名意大利人。佛朗哥分子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上。共和国军仅能以临时凑集的6万人的部队对抗进攻之敌,然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干涉军向未设防的城市和乡村猛烈实施密集空中突击。1937年4月26日在没有任何军事必要的情况下完全炸毁了格尔尼卡。叛军和干涉军利用无政府主义者的背叛行为而得以突破北线的防御,于6月20日夺取了毕尔巴鄂城,并由此向桑坦德,进而向希洪进攻。
为了援助阿斯图里亚斯的保卫者,共和国军指挥部更加积极地组织中部战线和东部战线的战斗行动。1937年6~9月实施了两次重大的进攻战役,一次在马德里西北部,另一次在萨拉戈萨东部。佛朗哥被迫从北方抽调部分兵力投入到马德里和萨拉戈萨附近的战斗。北线得到了一个月的喘息机会,但是这一机会未能适当加以利用。8月底桑坦德失陷,2个月之后共和国军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支撑点——希洪也陷落了。共和国军在东线左翼成功地实施了攻克敌之主要支撑点——特鲁埃耳的战役。为了恢复这里的态势,法西斯分子不得不中断进攻马德里的准备工作而把全部兵力调往特鲁埃耳。共和国军未能得到其他方向上的突击支援,重新被击退到原出发地。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共和国某些政党的队伍中和陆军部的机关里出现了投降情绪。特别是陆军部长普里托阻挠人民军队的加强,其行动是十分有害的。
法西斯指挥部利用在特鲁埃耳取得的胜利,把主要力量调往东部战线。干涉军和叛军在埃布罗河河谷地区集中了西班牙5个军,以及意大利远征军,德国“鹰”军团,几乎全部空军和大量坦克兵团;而共和军在这个方向上作战的只有11个师,这些师在不久前的战斗中已经遭到削弱,也没有预备队。
1938年3月9日叛军部队转入进攻,突破了共和国军的防御并重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38年4月8日共和国政府进行了改组,普里托被免职,奈格林总理亲自担任军事领导。政府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倡议,提出了内容广泛的纲领: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把人民阵线的范围扩大到全民族统一的程度。这项纲领开辟了在西班牙恢复民主和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的道路。
共和国指挥部力图削弱法西斯的攻势,在加泰罗尼亚发动了进攻。7月25日共和国军突然强渡埃布罗河并在宽阔地段上冲破了敌人正面,夺取了河右岸的大面积登陆场。埃布罗河战役是共和国军扭转政治军事形势和使战争进程朝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但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加紧镇压、欧洲许多小国家的制度法西斯化以及法国边界的封闭,使西班牙共和国处于严重困境。德意干涉者在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武装干涉中不仅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而且得到英、法、美三国统治集团的直接支持。叛军和干涉军获得增援后决定夺取加泰罗尼亚。他们集中了大约26个师,而共和国军方面只能以总数为17.6万人的21个师相抵抗。这些师在以前的恶战中已丧失了元气,仅装备有240辆坦克和装甲车、225门火炮和134架飞机。
1938年12月23日敌人开始在加泰罗尼亚战线发动进攻。共和国为数60万人的五个集团军均在其他战线上,在这里战斗的共和国部队得不到他们积极行动的支援,而处于困境。经过1个月的激烈战斗,共和国军于1939年1月26日放弃了巴塞罗那。2月11日法西斯分子以重大伤亡为代价开进到法西边界。2月9日英国巡洋舰“德文郡”号迫使梅诺卡岛的保卫者投降。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的公开支持下逼迫共和国方面投降。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并断绝同共和国奈格林政府的外交关系。以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会党人贝斯太罗为首的叛变分子和投降分子受英法两国政府的指使于3月3日在卡塔黑纳发动了反对共和国的叛乱,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共和国的舰队却在海军上将布伊萨率领下离开基地,开赴宾泽特,后在那里被法国当局拘留。3月5日晚卡萨多组织了反革命政变并夺取了马德里市政府。3月28日叛徒们把战线让开,3月30日共和国的全部领土被法西斯军队占领。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注定西班牙人民失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内部原因主要是:在工人阶级和人民阵线内部团结不够牢固,结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致使无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路线和制止投降分子的破坏活动;没有尽早地组建正规军,招致战争初期丧失大片领土;过多地采取防御战略使共和国军不能予敌以强有力的突击和在军事行动中达到有利于共和国的转折;没有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指点建立必要的军事经济。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最高峰。在这一战争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人民民主特征的新型民主共和国。西班牙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流血最多的战争之一。战争期间,在军事行动、空战、轰炸和佛朗哥分子占领区的镇压中死亡的人数达100多万。这场战争中武装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在某一方向上实施进攻配之以在战线其余地段的阵地防御。与空军和海军协同动作的步兵部队在武装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西班牙战争证明:战斗和战役的成功要靠武装力量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协同。战争过程表明,空军的战斗能力很强,它能够在掌握制空权和大量集中使用的情况下达到可观的效果。战争的经验还表明,仅能防枪弹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在炮火的打击下会遭受严重损失。同时,在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的支持下集中实施坦克冲击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固守所占领土中步兵起了重大作用。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干涉者利用它封锁西班牙共和国的海岸,轰击港口和基地并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共和国海军主要被用于护送地中海的运输船和掩护海岸。
❾ 什么是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战
1492~1541年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战爆发于1492~1541年间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战,是继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对外扩张、掠夺战争,经过50年的武力征服,西班牙在美洲最终建立起了一个20多倍于西班牙本土的殖民帝国。
这场征服战争始于哥伦布航抵美洲,西印度群岛最先遭到西班牙的蹂躏。1946年,西班牙在海地岛建立了西属关注第一个殖民据点圣多明各域,之后开始向周围的海岛扩张,首要目标是古巴。1511年,哥伦布的长子迭戈·哥伦布派其副手迭戈·贝拉斯克斯率领300名殖民者,入侵古巴。
贝拉斯克斯花了3年时间征服了整个古巴。灭绝人性的西班牙殖民者肆意屠杀印第安人,甚至用活着的印第安人去喂他们的警犬,但印第安人是宁死不屈的。1529年12月,西班牙派遣大军进山围剿,起义失败。贝拉斯克斯在古巴也实行监护制,驱使印第安人在矿场上和农田里从事奴隶般的劳动,致使印第安人的死亡率十分惊人,至1550年,全古巴的印第安人几乎消灭殆尽。
西班牙在征服古巴的前后,还征服了牙买加(1509)、波多黎各(1509)和巴哈巴群岛(1513年)。这些岛上的印第安人的命运同样异常悲惨,几遭绝迹。西印度群岛就这样被西班牙征服了。
对墨西哥的征服是与殖民者科尔特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科尔特斯1485年生于西班牙的青德林城,其父是个很有地位的人。科尔特斯19岁离开西班牙,到新世界寻找财富,1504年远航西班牙岛(今圣多明各),成为那里的小农场主。1511年参加西班牙人征服古巴活动,遂与当时西班牙驻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的妻子的妹妹结婚,后被任命为圣地亚哥市市长。
1518年,科尔特斯被选派率领探险队前往墨西哥,这支探险队于一个星期五在尤卡担海岸登陆。上岸之后,科尔特斯在海岸附近逗留一些时间,收集有关墨西哥的形势材料。在和当地印第安人发生冲突之后,科尔特斯得到了印第安亲酋长献出的二十几名年轻的印第安女子,其中一个在接受基督教洗礼后取名玛丽娜。玛丽娜会说阿兹特克语和玛雅语,后来又学会了西班牙语,为科尔特斯搜集情报,对征服墨西哥起了很大作用。
1519年4月,科尔特斯率领船队抵达阿兹特克王国境内的胡安·乌鲁亚岛。在离该岛不远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殖民据点,然后决定进军阿兹特克王国内地,士兵们对这次冒险感到不胜恐惧。为了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科尔特斯下令烧掉所有船只。
当时同阿兹特克敌对的托托的纳克人幻想借助西班牙殖民者的力量,摆脱阿兹特克人对他们的统治,科尔特斯乘机加以离间,进一步加深了托托纳克人与阿兹特克人的对立。然后于1519年8月中旬,首先打败了与阿兹特克人有世仇的特拉斯卡拉人。后者失败后加入科尔特斯的队伍,一道攻打兹特克人。科尔特斯继续进军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击败墨西哥国王蒙特苏马二世,生擒了这位国王。
1520年2月,古巴总督见科尔特斯派遣纳尔威斯率领1300人在韦腊克鲁斯登陆,欲捉拿科尔特斯。科尔特斯主动出击,粉碎了纳尔威斯的进攻,并俘获了纳尔威斯,然后又将纳尔威斯手下的人大部分争取到自己一边来。
之后,阿兹特克人又发动了几次武装,反抗均被科尔特斯打败。从此墨西哥变成了西班牙的附属国。
对南美大陆的征服是由殖民扩张者皮萨罗来完成的。皮萨罗是西班牙文盲冒险家,秘鲁印加帝国的征服者。1475年出于西班牙的特鲁希利奥,他像科尔特斯一样,为求名追利而奔赴新世界。1515年参加巴尔沃亚领导的探险队,发现了太平洋。1519年任新建的巴拿马市市长。皮萨罗47岁时,从一个西班牙探险者那里得知有个印加帝国。他深为科尔特斯征服墨西哥的消息所打动,决计打败印加帝国。1524~1525年,他进行了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第二次远征成功地到达秘鲁海岸,带回许多的东西和奴隶。
1528年,皮萨罗返回西班牙。次年,西班牙国王许他前往征服秘鲁,特之并入西班牙,并为此活动提供资助。皮萨罗回巴拿马后,组织人马于1531年1月离开巴拿马,向秘鲁进发。
第二年,皮萨罗到达秘鲁,仅带着177人和62匹马向印加帝国的卡哈马卡城进发。皇帝身边也有4万士兵。皮萨罗设了个毒计欺骗阿塔华尔帕,请他前来会面,不要带武器,士兵也不要带武器。这样,皮萨罗抓住黄金时机,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士兵们发动突然袭击,仅半小时,便将印加士兵全部击溃。但保留了那个可怜皇帝的一条性命,借以统治印加人民和掠夺金银财宝。到1538年8月,西班牙完全征服了印加帝国后,皮萨罗才将塔华尔帕处死。之后,西班牙殖民者继续向南美大陆扩张。1534年征服了厄瓜多爾尔尔。1538年征服了哥伦比亚,并侵入巴西境内,1541年征服了智利。此后,又征服了委内端拉、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地。至16世纪中叶,除巴西外,整个中美洲大都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西班牙经过跨世纪的武力征服,最终在美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其幅员为西班牙本土的20多倍。通过对美洲的殖民掠夺,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广大美洲地区则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落后境地。
❿ 西班牙内战是如何爆发的
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军人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1936年2月16日,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组成由共和党、社会党、共产党等参加的联合政府。君主派、大地主、资本家、高级僧侣、长枪党人和反动军官等势力仇视新政府。1936年7月18日,在德意志法西斯的支持下,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10月1日,西班牙内战开始。内战初期,西班牙共和军在人民支持下阻止了叛军在南部的进军,控制了国内所有大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交通干线。叛军处境十分危急。但此刻德、意法西斯开始插手,不但帮助将叛军从摩洛哥运抵西班牙,还分别派遣5万和15万军队去西班牙协助叛军作战。英、法等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名义下,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国际进步力量积极支持西班牙联合政府,来自54个国家的大约3.5万名志愿人员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1936年11月6日,佛朗哥叛军和干涉军战争矛头直指马德里。至1937年3月,叛军先后向马德里发动4次大规模进攻。在西班牙共产党等领导下,马德里守军和人民击退了叛军的进攻,守住了首都。之后,叛军把作战重点转向西班牙北部。1937年4月,叛军主力推向毕尔巴鄂方向,对未加设防的城镇和乡村实施空袭,6月20日占领毕尔巴鄂。继而向桑坦德、希洪进军。尽管此间共和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略进攻,但未能挽救北部危局。接着,叛军转向东线,1938年3月,突破共和军防线,夺得东线战略主动权。7月25日,共和军在埃布罗河战役中获胜;部分扭转了军事形势。但《幕尼黑协议》的签订助长了德意法西斯支持佛朗哥对共和国的进攻。12月23日,叛军和干涉军开始全面进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和国内部又出现党派分争,力量削弱。1939年3月28日马德里陷落,共和国倾覆,佛朗哥建立独裁统治。内战中有100余万人死亡,成千上万的群众逃往法国。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大的流血战争之一,给西班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