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西班牙如何参加高考
㈠ 高中生西班牙留学条件
哪些条件的同学可以到西班牙读本科?
①高中毕业,有完整三年高中成绩且及格
(注:学制规定可提前毕业的,成绩可以不满三年)
②能拿到高中毕业证
③高考分超过338分(大部分省市)的同学可以用高考分数申请西班牙大学本科,可选学校和专业也比较多。
高考分数不到338或者未参加高考的同学也可以申请,但是选择面相对局限。
㈡ ●●●●●●西班牙“留学”问题●●●●●
1. 选择题的做法
(1)选择题的构成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大多以 “组题” 的形式出现 , 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 , 最多可达到 5 个试 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 立意、情 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 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题肢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 “范围关键词” :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 :表明……、说明 " …·、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 , 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 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 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 , 得分的机遇率仍有 2596, 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 , 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 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选择题解题的思路及步骤
(1)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类;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总称为问答题; 部分省市试卷还包括分析说明题、研究性学习试题等。
(2)具体做法
①认真读题 , 弄清题意 , 明确中心及分论点 ,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 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 必须明确 , 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 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 , 只有围绕中 心答题 ,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 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 包括政策 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这是解题的钥匙。
②归类对号 , 落实课、节、框
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 , 然后胸有成竹 , 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③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先归纳题目观点 , 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步 :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 即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 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 , 理论联系实际 , 分析阐明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步得到体现。这一寸步的层次由理论依据的层 次而定。要遵循由远及近 , 由表及里。由共性到个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 ,层层剖析。
第四步: 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 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 , 主要是指党代会、人代会通过的决议 , 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等。
第五步: 用事实证明(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等)。答题不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重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 。 “事实证明” 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
第六步 : 反面论证。在正面论述之后 , 一般还应联系反面观点 , 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 , 以加深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用“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来展开。
第七步 : 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在论述题答案中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处可以看到在阐述了一个观点后对青年学生(我们)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态既要联系实际 ,又要扣紧题意 , 不要空喊口号。
④答案规范化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 , 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 , 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 , 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指导
总体概述
成绩的取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抓书本知识,二抓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1、是细心审题: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2、是规范答题:
格式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如评论式的问答题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较式问答题要先答比较项再展开具体内容。
语言规范:也就是语言表达要用学科语言,我们应尽可能用书本语言去答题。要点表述规范:一是强调答案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点而丢了得分点;二是表述必须条理化,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3、是迁移知识:
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联系书本知识,不知道用书本语言来表达,结果造成不能得分。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
(1)、做选择题时,不少题目在确定选项时很难判断,但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
(2)、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看到问题中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必须回归书本找答案。
(3)、做问答题时,这点更重要,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必须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意,不能云里雾里,然后在脑子中过滤这段时期的有关内容,从中挑出题目需要的内容组合答案,如果能养成习惯的话,解答这样的问答题就很简单了。
4、是掌握技巧:
(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讲选择题时一般至少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发散思维。
(2)、抓住一般规律,切忌满天撒网。例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都是要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找比较项,同时注意抓住参照项来思考。
(3)、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如材料式选择题,所选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原则。程度式选择题就要学会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题,方法很多,但至少要养成一个习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抓有效信息,并且将找到的信息予以标注,然后再组织答案。
分例解说
一、关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类型简介
根据近几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选择题的题型主要分七类:
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
近几年排列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三种:(1)按某一类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2)按历史地理知识的排列。(3)按因果关系顺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苏高考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1)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
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动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的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注重于历史结论。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2004年广东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4.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中引用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例如: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2004年广东)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5.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人民的斗志
6.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在题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几个相同点及不同点,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的结论,要求应试者通过比较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2004江苏高考题)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7.填空式选择题(单纯识记题)
填空型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表述不完整,用选项补充完整,其实是填空题的变形。这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否准确。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
一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二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关键。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领会题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第二,妙用解题技巧。
三、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
(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由于强调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试题中要求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即回答“是什么?”的相对减少,而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现象产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条件等),即回答“为什么?”以及“如何评价?”(含性质、特征、作用、影响等)的试题则大量增加,这种命题特点不仅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还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
二、关于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②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③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步骤分析
第一步:浏览材料、明确主题。
从材料中的“永乐二年”、“顺治元年”等有关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题所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这就是本道题的主题。这时,应该马上从脑海里调出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斗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等知识点和“闭关锁国”这一外交政策,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显然,本题是要求比较明清两个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异同点,并归纳出其历史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阅读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湾”就很重要,它隐含着当时清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心态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势力的增长,维护满清的长久统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带着问题到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如第①问,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许下水”、“不许越界”,材料三的“内外隔”等;第②问,材料一的“因以为寇”,材料三的“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题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据材料意思和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第①问的“相似之处”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问的“不同”,应具体从材料中的意思出发,结合所学,得出“海患”、“固统”这一关键区别。第③问,应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去理解其历史影响。
这样,已经初步形成本题的答题提纲。
第四步: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根据上述提纲,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概括说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简单翻译材料,避免“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①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②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贫穷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材料题一定得紧扣材料,上述四个步骤始终没有离开材料,其中关键步骤应该放在第二、三步上,这两个步骤做好了,动笔书写答案应该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确的。而考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这两个环节,不少考生害怕时间不济,往往是材料都没有读完,意思也没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离题千里,答非所问,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题(包括问答题),一定要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良好审题习惯。
2、下笔作答时,应该根据材料的语言环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师授课的讲述和材料中的原话照搬照抄,同时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书写清晰、规范。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题是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的,考生们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四步法”,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关于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五、认真检查,及时更正:对题目和答案要认真而严格地检查一遍。看审题是否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通过检查,应及时更正,做到对题作答,要点分明,书写规范,亦无错别字
㈢ 到西班牙可以不参加嘎高考直接上大学吗
你有没有高中毕业证呢?这个可是必须的呀 高不高考倒是关系不大 你没有高考成绩 也是可以去西班牙的
第一年学语言是铁定的 你想想你不学的话 以后的课也听不懂 那不是白去了么?是吧 这个和你有没有高考成绩是没有关系的 有没有都要学一年语言的
那么学完第一年的语言之后 如果你有高考成绩 并且比较理想的话 是可以直接上本科了 但是如果你没有高考成绩的话 是没有办法直接读本科的 要先读一个预科课程(就是楼上说的FP 在西班牙叫做职业技术学院)是1-2年的 然后才能申请本科 还有一条路就是读完第一年的语言 参加西班牙的高考 但是这条路很少有人走 因为中国人在学完一年的语言后 参加西班牙的高考还是相对困难一些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读FP 然后申请本科
还有一个我觉得你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内是基本只能申请的是西班牙的语言学校 就是你第一年读语言的地方 说可以同时帮你申请本科 有的地方叫做双录取 其实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是预录取通知书 就是像你说的 只有语言达到标准以后这个通知书才能生效 要是达不到就不生效 所以你在国内办理留学的时候别让中介说本科在国内就能帮你申请好给忽悠了 呵呵
还有就是 你到了西班牙第一年学语言所在的语言学校 在西班牙的哪个城市都是有的 有的是大学名义的 比如说像萨拉戈萨大学的语言中心 也就是所谓的公立的 还有很多就是私立的 比如说ENFOREX 唐吉柯德 德丽贝斯等 但是并不是像咱们经常认为的 公立的就是好的 私立的就不好 在西班牙的语言学校公立的和私立的是同等地位的 有的私立比公立的还要好很多 而且价格公立的和私立的都是收费的 而且差不了多少 有的公立的比私立的还要贵 西班牙的语言学校主要是看城市 它所在的城市消费各方面高 那么学费就会相应高一些 并不是根据公立私立看分学费的 无论你是在公立的还是私立的读 都是可以申请全部的大学的 没有规定你读大学的语言中心 就必须申请该大学的本科 这个是没有限制的
一下子说了这么多 不知道你能不能消化啊 呵呵 不过有什么随时欢迎来问我 ~
㈣ 去西班牙留学需要什么条件
1如果您是去读本科的话
西班牙读本科的条件:
①高中毕业,有完整三年高中成绩且及格
(注:学制规定可提前毕业的,成绩可以不满三年)
②能拿到高中毕业证
③高考分超过338分(大部分省市)的同学可以用高考分数申请西班牙大学本科,可选学校和专业也比较多。
高考分数不到338或者未参加高考的同学也可以申请,但是选择面相对局限。
2如果您是去读研究生的话
西班牙硕士申请的学历要求
大专或以上学历,大专以下的学历如中专是无法申请硕士的。这种情况的同学如果想尽快到西班牙留学,最简单的路径其实是尽量在国内拿到大专学历。
普通的三年全日制大专、专升本等是可以申请西班牙官硕的哦。
当然,不管你的学历是什么,要申请硕士,必须能在入学前拿到毕业证。不能提早申请,边读本科边读硕士,也不能在挂科无法毕业的情况下就读硕士。
西班牙硕士申请的语言要求
1.如果是申请英语授课:
强烈建议雅思达到6.5以上!!如果是申请理工类的对口专业,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申请商科最好达到雅思6.5以上哦。
2.如果是申请西语授课:
最低也要达到语言学校的B1,或者有专四、专八等证书,有dele、siele更好。
㈤ 我是应届高考生,高考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可以申请过去西班牙读本科么
一、西班牙公立大学的高中生入学条件:
(1)高考成绩单;
(2)高中毕业证和高考准考证
(3)身份证(无身份证可提供户口簿)
(4)本人1寸免冠彩色照片6张
(5)进入西班牙大学开始本科一年级学习的中国学生,必须按照中国教育体制完成高中学业并参加高考,同时通过西班牙教育部门对高考成绩成绩的评估。分数达到西班牙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可以继续申请去学习的目标大学。
(6)西班牙认可的中国高考最高分等同于西班牙体制中的最高分10分。举例说明,750分分满分的的考试,450分等于6分,可以认为达到了西班牙大学的资格。然后因为中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标准不同,每年的最低分数都不一样。进入公立大学一般要420-450左右,可以说只是达到西班牙公立大学的入学资格,因为免学费,西班牙的本国人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公立大学招生都采取的成绩优先的原则,优胜劣汰,招生名额满额不再录取,因此中国学生能进入公立大学就读的机会是相当的困难。
另外,中国高中生如果高考分数达不到西班牙的评估标准,就要参加当西班牙的高考,西班牙的课程与国内相差太多,而且是全西班牙语授课,并且教学内容完全是根据西班牙高中的教学大纲制定,对于母语是西班牙的本地人来高考都不是太容易,因此对于没有太多西班牙语基础的中国人来说参加西班牙的高考是相当困难的。
㈥ 去西班牙留学需要哪些条件
西班牙留学并不一定必须拥有高考成绩,但是建议大家准备去西班牙留学的高中生们最好参加高考,并努力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这么建议的原因在于,就目前的西班牙对于高中毕业生申请的政策来说,高中毕业申请西班牙留学无外乎以一下两类人群的三种情况最多:
人群一,没有高考成绩
没有高考成绩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情况造成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不能提供高考成绩的同学在申请去西班牙留学的时候有两种选择。
1. 申请去西班牙参加西班牙的高考,准确的说是西班牙为外国人准备的高考。这个考试虽然近几年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是整体来说对于中国学生太难了完全不适合考虑,到是那些随父母到西班牙多年的侨胞子女比较适合考这个项目。
2. 不直接申请大学,而是申请去西班牙就读高等教育学院,毕业后可以免除那些考试直接申请大学,不过弊端就是要多花费2-3年的时间。
人群二,有高考成绩
相比没有高考成绩的同学来说,大家大多数还是有参加高考的。高考成绩能够达到350分以上的同学在申请西班牙留学在语言通过之后是可以直接申请进入西班牙的公立大学的。
必须学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的等级划分一共6级,分别是A1、A2、B1、B2、C1、C2
不像有一些国家可以在无语言的情况下直接出国去读书,在申请西班牙留学签证的时候使馆是要面试的,这要求申请者需要有西班牙语基础。官方的要求是在国内先接受500学时的西班牙语培训,语言能力能够达到A2标准就能够通过签证的面试。
顺利拿到录取和签证之后,首先并不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虽然不同专业需要的语言能力不同,但是想要进入大学开始正式的本科课程,我们还要先把西语的能力提升到B2水平,具体的话就是在各位申请的语言学校或大学的语言中心进行9-12个月的语言强化来实现。
㈦ 想去西班牙留学,需要怎么准备
高考很必要
西班牙留学并不一定必须拥有高考成绩,但是建议大家准备去西班牙留学的高中生们最好参加高考,并努力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这么建议的原因在于,就目前的西班牙对于高中毕业生申请的政策来说,高中毕业申请西班牙留学无外乎以一下两类人群的三种情况最多:
人群一,没有高考成绩
没有高考成绩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情况造成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不能提供高考成绩的同学在申请去西班牙留学的时候有两种选择。
1. 申请去西班牙参加西班牙的高考,准确的说是西班牙为外国人准备的高考。这个考试虽然近几年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是整体来说对于中国学生太难了完全不适合考虑,到是那些随父母到西班牙多年的侨胞子女比较适合考这个项目。
2. 不直接申请大学,而是申请去西班牙就读高等教育学院,毕业后可以免除那些考试直接申请大学,不过弊端就是要多花费2-3年的时间。
人群二,有高考成绩
相比没有高考成绩的同学来说,大家大多数还是有参加高考的。高考成绩能够达到350分以上的同学在申请西班牙留学在语言通过之后是可以直接申请进入西班牙的公立大学的。
必须学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的等级划分一共6级,分别是A1、A2、B1、B2、C1、C2
不像有一些国家可以在无语言的情况下直接出国去读书,在申请西班牙留学签证的时候使馆是要面试的,这要求申请者需要有西班牙语基础。官方的要求是在国内先接受500学时的西班牙语培训,语言能力能够达到A2标准就能够通过签证的面试。
顺利拿到录取和签证之后,首先并不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虽然不同专业需要的语言能力不同,但是想要进入大学开始正式的本科课程,我们还要先把西语的能力提升到B2水平,具体的话就是在各位申请的语言学校或大学的语言中心进行9-12个月的语言强化来实现。
㈧ 西班牙高考考什么内容
高考前有一个高考资格考试。必须先通过资格考。这边也分文科和理科。公共科目是西班牙语言(也就是国内的语文)和评论课(具体的讲应该是写作,语文侧重文学常识,评论侧重个人意见的表达。)。文科有西班牙文学,当代世界历史,拉丁语,艺术史,文科数学和哲学。理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除了两门公共课,学生需要选修三门就可以。
资格考试从3月份开始陆续进行,第一次高考时6月份。如果资格考试有没通过的,可以再九月份再补考,同时,9月份还有第二次高考,给那些没考好的学生第二次机会。
㈨ 初中毕业,想到西班牙留学,跪求高手
如果未满16周岁的话, 直接拿居留去教育局报名, 他们会根据你的年龄和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帮你分配年级的, 差不多如果你在国内刚读完初三的话应该是读初四, 不然的话特可以把初中的毕业证书双认证, 过来直接报名读高中。
西班牙(至少加泰罗尼亚)没有中考, 不过上高中初中的课程必须通过(以前是可以当两门, 现在新的教育政策好像是只能当一门)。 我记得四五年前初四是要学数学, 物理, 化学, 英语或法语, 西班牙语, 嘉泰兰语和体育的, 现在应该也变不了多少, 可能根据每个学校不同还会有不同的选修课, 有些学校也有宗教。
从初四开始上要想顺利考上高中并且顺利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的话, 说实话, 不是特别容易。 主要是语言问题,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身边就有不少列子。 但是说句很老土的话,那些成功了的, 付出的努力也是别人不能比的。
高考, 说实话不难, 主要是语言问题。 中国人的数理化英基础比这边学生要好, 在题目看懂的情况下那高分一点不难, 主要问题在历史(或哲学)和西班牙语, 嘉泰兰语到时候可以申请免考(不过乘中学几年最好学学嘉泰兰语, 因为到大学后你会发现很有用的)。 还有高中平时成绩很重要, 因为是总成绩的60%, 高考成绩才40%, 所以平时要尽最大的努力拿高分。
楼上西班牙豆豆说的可能是留学生的条件, 你是家庭团聚, 不能算留学生, 这个在你身上不适用。顺便说一下, 就算读了CFPS, 上大学还是要高考的, 好像取分制度有点不同。 否则不用高考的话谁都可以先去读个CFPS再读大学了。
㈩ 西班牙的高考
一、基本情况
西班牙目前有公立、私立大学共73所。
西班牙大学的专业分为四大类:人文、实验科学与健康、社会科学与法律以及技术教育,每类学科按照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自主的学术价值划分为若干培养阶段,其组织模式大致为以下四种:
1、第一阶段教育(短期阶段,即“大专阶段”)。此种学业具有职业导向,完成该阶段学业后可获得大专文凭。在有些情况下,大专毕业生继续进行同类学科第二阶段教育的学业,也可以直接或通过进修其他补充课程间接进入大学本科课程的第二阶段学业。
2、第一、二阶段教育(长期阶段,即完整的“大学本科阶段”)。此种学业分为两个阶段,但通过第一阶段后并不颁发任何文凭,也不意味着完成完整的学业或具备专门的职业资格。只有完成全部两个阶段的学业,学生才可按所学学科获得相应的大学本科文凭,即文学学士学位或工程、建筑类学士学位。
3、仅第二阶段教育(即仅为“大学本科后两年阶段”)。此种学业为期2年,完成后可获得相应的大学本科文凭,即文科学士学位或工程、建筑类学士学位。大专或大学本科已完成第一阶段学业的学生,可以直接或通过进修其他补充课程间接进入该阶段学业。
4、第三阶段教育(即“研究生阶段或博士学业”)。获得文科学士学位或工程、建筑类学士学位的学生可进入本阶段学习。研究生学业首先包括2年的课程,2年课程结束后,学生可获得高级学术证明,该证明被西班牙所有大学承认,标志着学生已具有某方面专业学习的足够知识并具有撰写博士论文的资格。此后,希望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应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完成并通过博士论文后,学生可获得相应学术领域的博士学位。
大学各阶段学业的时间长短由政府法令予以规定。一般而言,第一阶段教育为期3年,其间应获得180-270个学分。第一、二两阶段教育(即“大学本科”)的长度为4、5或6年,每阶段至少2年(第一阶段2-3年,第二阶段2-3年)。在整个学业期间应获得300-450个学分方可毕业。仅第二阶段教育(即仅为“大本后两年阶段”)的长度为2年,其间应获得120-150个学分。在第三阶段教育(即“研究生阶段或博士学业”)中,学生必须取得至少32个学分,即授课阶段至少20个学分和研究性论文阶段的至少12个学分。
外国学生可在每年的7月份前向有关学校的校(院)发出入学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