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扇语哪些
Ⅰ 为什么会有扇语
为什么会有扇语?
你好,扇语是西欧某些国家用扇子传播含义丰富的信息,是动作语言的一种特殊传播形式。折扇源于朝鲜,15世纪传入中国,后来传到西欧,成为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贵妇人的时髦用具。她们除了拿它纳凉消暑之外,还用它秘密传递信息,以便与情人幽会。受严格的传统礼教的束缚,相爱的男女在社交场合不好用公开和直接的语言谈情说爱,迫使他们想出一种沉默的谈话方式。在18和19世纪的西班牙,妇女就是用“扇语”表达各种感情的。缓缓地扇动扇子,意思是说:“你对我无动于衷。”但是,如果手持打开的折扇离去,说的是:“请你别忘了我。”食指放在扇骨上,是要告诉对方:“我们必须谈一谈。”用左手摇扇,意思是:“你不要向她献殷勤。”如果她走进客厅同时把扇子收折起来,那是暗示:“今天我不出门”;但是,如果她扇着扇子走向阳台,那么所传递的信息就是:“待会儿我将出门。”扇语的意思与交谈者所坐的位置有很大关系。交谈者并排而坐和相对而坐,同一扇语就有不同的含意。另外,男女恋人在秘密交谈中还使用其它暗语:男子用右手食指碰左手掌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字母,而妇女则用折扇碰左手掌不同的位置作出回答。由于受妇女发明扇语的启发,西班牙男子在1822年和1823年发明了手杖暗语。但这项发明不是用来向妇女调情,而是为了密谋推翻专制政府,比如利用手杖暗示警察就在附近,以及其他危险情况和造反行动等。
Ⅱ 西班牙当地妇女的扇语有些什么含义
在中国,扇子是文人佩戴的装饰品,代表了风雅,对于女性而言,既是装饰品,又是纳凉时降暑气的工具。不过在西班牙等地区,扇子对于女性而言,不仅仅是纳凉的道具,还是情人间用来传递私密信息的工具。甚至由此衍生出了“扇语”这样的“秘密武器”。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古代的宗教约束,不过在西班牙当地,妇女们还是会记得这种传统的秘密语言,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去西班牙旅游的话,不妨提前先了解一下这些扇语,或许到了西班牙,还会有一段神秘的邂逅等待着我们呢。
Ⅲ 西班牙有哪些生活习俗
披风是西班牙女性的传统服饰,至今仍流行,西班牙妇女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斗牛裤子是男士的传统行头。西班牙人的住房装修考究、宽敞而舒适。
西班牙马斯克人的婚礼沿袭着一套传统的习俗。人们习惯上认为星斯二是“吉日”,因此婚礼一般选在这一天举行。典礼要在教堂里按天主教教会规定的仪式进行。
西班牙当地妇女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您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妇女,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西班牙人的见面礼节一般采取握手、亲吻和拥抱三种方式。两人初次相识边握手边问候,如对方无握手之意,可点头说“你好”致意。在西班牙做客,无论是熟人、朋友、亲属之间,都须事先约定,如不经事先打招呼就贸然到主人家或办公室是一种失礼行为。西班牙有一种晚睡晚起的习惯,客人最好在上午10时后和下午2时后拜访为宜。客人一般都带些礼品。一瓶葡萄酒,一盒点心,或送一束鲜花都可以。做客一般都不会准时到达,大多是晚10~15分钟,如迟到太多,是一种失礼行为,来得太早会使主人措手不及。在比较正式的情况下,吃饭时西班牙人有安排座次的习惯。一般是主人夫妇面对面坐桌子的两头,其余客人坐其两旁。餐后,立刻离开是失礼的,待得太久也是失礼的。
对西班牙人来说,HOLA(哦拉,中文意思:你好)这个词是每天要说上几十遍的,只要与人有接触,不管在什么地方认识不认识第一句话就是HOLA,还要加早上好或者下午好或者晚上好。邻里之间碰到面可能有些平时根本没接触的也会打声招呼说声你好。很多第一次来西班牙的中国人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HOLA,而老外学中文的第一句话也是HOLA的中文翻译,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人与人相处最基础最重要的问候。
与中国人的含蓄内敛不同,西班牙是个热情奔放的民族,所以他们的性格体现在了他们的肢体语言上。好久没见的朋友或亲人一定要来个紧紧的长时间的大拥抱,高兴之余很可能会有激动的眼泪。如果是第一次别人介绍认识,男女之间或女女之间要拥抱外加两个脸颊的KISS,男男之间则是握手,大家要自我介绍并且表示很高兴认识你之类的话。如果是一大帮朋友见面的话那就费时间了,每个人彼此拥抱亲脸寒暄一番都得好长时间。有一次参加小语同学的生日聚会,其中有一位家长中途才来,我们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张好长的桌子在喝饮料吃点心,她一进来从我身边的一位妈妈开始问候一个个接下来就这样绕着桌子一直拥抱亲下去,到最后一个问候完时,我旁边的一位大胡子爸爸已经两个汉堡包下肚了另加大半杯的可乐。。。
BESO在西班牙语里是指吻的意思,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个还是属于敏感的词,好像只有在恋人和亲人之间才会使用,但是在这边绝对是泛滥的了。开车的时候经常听广播,主持人和听众众通完电话最后动不动就给他(她)个BESO,有时候还加个FUERTE(强烈的 )甚至是MUY FUERTE(很强烈的),其实他们之间就是第一次通电话根本连面都没见过。与西班牙朋友打电话或发短信和邮件,总是会收到很多个BESO,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因为这只是他们一种问候的表达方式。
Ⅳ 西班牙的扇子语有哪些
19世纪和20世纪会初叶,扇子在西班牙已使用得相当普遍,并成为娇娘玉女们不可或缺的贴身携物。她们灵巧、娴熟地摇动着它,借以向心上人传递自己的心意。扇子的舒展和折叠,左右上下的移动,委实构成了一门神奇的运动艺术,传输着一种特定的词汇--情人间的默契
一边移动扇面,一边不时露出玉颜,并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对方--“我非常喜欢你”
用扇面遮脸,仅在上方露出双眸--“小心,有人在窥视我们”。
收起扇面,持扇点击胸口--“我在苦苦思恋着你”。
用扇子触碰前额--“我记着你”。
满脸愠色,急速收起扇面--“我好嫉妒”。
在胸前缓慢摆动扇子--“我还没有心上人”。
在胸前急促地摇动扇子--“别盯着我,我已订婚”。
把扇子搁在鬓角,朝天望着--“我日夜思念着你”。
如发现心上人不忠,或看到他正与另一人聊天,则用扇子点击鼻尖--“我看这事儿要崩了”。
打开扇子,并立刻收拢,用它指着花园--“亲爱的,在那儿等着我,我马上就来”。
把扇子搁在右面颊,表示同意;搁在左面颊,表示反对。
Ⅳ 世界上奇特的民族风俗有哪些
世界上奇特的民族风俗比较多,比如内蒙古民族选猎狗、洪都拉斯交换妻子、台州渔村独特的"送大暑”、等等风俗。
1、内蒙古民族选猎狗:
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当第一次出猎调驯猎狗时,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热血,使其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要禁忌猎兔子。否则在追逐狐狸时一旦遇到兔子就会失去主要目标。
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狗必须领会以下几点:吹口哨、示意、招手、指点、呼唤等暗示和要求。一只好猎犬不仅能抓住野外奔跑的狐狸,而且能把窜进洞穴的狐狸从洞中咬住尾巴拽出来。
猎狗每日喂一次食。在喂米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兔肉和羊肉等肉食,但须将肉煮熟加盐放晾后才喂。猎狗喂食量要少,掌握一定的标准,切忌喂得太饱。在冬季数九天,为预防狗掌冬裂需用蒜泥涂于狗掌。进入五九天,须将猎狗拴于带汉渍的鞍屉上进行控腹吊膘。
2、洪都拉斯交换妻子:
洪都拉斯的习俗令人匪夷所思,就是“卖媳妇”。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一些村镇,男人可以将自己的老婆“休掉”,并拉到集市上拍卖,或者拿去跟别人的妻子交换。被买来的老婆可以再度拿去拍卖。这个有些吓人的民俗同样也是玛雅遗风。当年玛雅人将抓获的男俘虏全部杀掉祭神,而女人则可被充当为妻子,或拿去交换。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习俗,政府也无可奈何。如今根据法律规定,这种交易只能在规定的“人集”举办,而且每3个月才能开一次集。
3、台州渔村独特的"送大暑”:
“送大暑船”是台州湾好多渔村旧时都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庙会习俗活动,以信仰迎“五圣”送出海,也就是说送暑保平安民俗信仰活动。据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规模最大,可谓声名远扬。
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红火。从小暑到大暑期间,附近的温岭、黄岩、玉环络绎不绝地冒着酷暑来到葭芷五圣庙,兴致勃勃地参与庙会活动,每天少则几千人,多则一万多人,活动延续半个月,总计参与人数达十几万。
(5)西班牙的扇语哪些扩展阅读
除了上述民族风俗外,世界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如印度一村落风俗奇特:每出生一女孩即种111棵树。
虽然印度大多地方还是偏爱男孩,但在拉贾斯坦邦的一个小村落,却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来庆祝女孩的出生。自2006年起,每逢有女孩出生,Piplantri村的居民就会种111棵树。
该村落里平均每年有60个女孩出生,按照上述传统,村民们至今已经种了超过25万棵树。这些树包括苦楝树、印度红木和芒果树。8000名村民之后都会悉心照料这些树木,确保它们和孩子们一起健康成长。
这项美好的传统是由该村落的前任村长发起的,旨在缅怀他几年前过世的女儿。除了种树以外,该村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委员会,来监管那些不愿意要女孩的家庭。他们已经向村民募集了336美元(约合人民币2082元),向女孩的父亲们募集了160美元(约合人民币991元)作为一项确保孩子安全计划的基金。
Ⅵ 西班牙宫廷礼仪有哪些,详细点
仪态礼仪
当地妇女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妇女,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见礼仪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商务礼仪
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旅游礼仪
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
葡萄牙人习惯在人名前加上某种称呼,以表示礼貌与尊重。对男子普遍称先生,对妇女称夫人或女士,对未婚女子称小姐或女士。对国家元首、议长、总统、部长、议员、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市长、州长、三军将领、文化团体领导人等应在其人名前加“埃塞伦西亚”一词。第二人称时用“伏萨埃塞伦西亚”。第三人称时用“苏阿埃塞伦西亚”。在书写时,为表示对国家元首的尊重,不使用缩写。对宗教领袖如教皇、大主教等不能用阁下一词,而应用“桑地达德”或“埃米能西亚”。前者用于教皇,后者用于红衣大主教,二者都是阁下的意思。
葡萄牙人家族意识强烈,凡事慢三拍,所以事先应安排好,以适应他们的拖拖拉拉。
交往当中忌对妇女粗鲁无礼,缺乏礼节。不得有人种歧视。商务谈判中不宜施加压力,宜保守地提出生意条件。说话当中客人要避免谈论有关政治和政府的问题。
交际过程中名片通于用于公司的高级职员之间。约会双方协定,没有预先通知不能失约,但等候15-30分钟并不稀奇。多数会见都安排在主顾的公司办公室里,主人可以关照一杯酒、一杯咖啡或不含酒精的饮料,客人应当接受。虽然葡萄牙语是国语,但人们也讲英语和法语,而且用英语进行商业谈判是最普遍的。但访问私人家庭办的小型公司,应先确认是否带一点小礼物,如一束鲜花.
Ⅶ 西班牙有什么民俗风情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妇女喜欢将捕捉到的萤火虫用薄纱包起来。
1、仪态礼仪
当地女性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见礼仪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和吻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3、餐饮礼仪
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也吃米饭,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过分油腻和咸味太重的菜。早餐习惯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兰地酒,饭后则喝咖啡及吃水果。
4、商务礼仪
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5、旅游礼仪
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
6、主要禁忌
在西班牙,不要对斗牛活动有非议。如果你对情况不了解,最好不要对斗牛活动发表任何意见。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鲜花,他们最喜爱石榴花。
Ⅷ 西班牙扇除了扇语之外还有别的用途吗
西班牙扇语女士专用 折扇源于朝鲜,15世纪传人中国,后来就成了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贵妇人的时髦用具。她们除了拿它纳凉之外,还用它秘密传递信息,以便与情人幽会。西班牙的扇子大多是丝织品做的,以黑色居多,四周镶着花边,上面画有人物,其中多为斗牛士或南部塞维利亚女郎。在西班牙生活久了就会发现,扇子只限女人使用,是妇女的专利。如果男人手持一把扇子在大街上走,就一定会遭人讥笑。 扇语煽情 在18世纪和19世纪,受传统宗教的束缚,相爱的男女在社交场合不好用公开的语言谈情说爱,妇女就用“扇语”表达各种感情:缓缓地扇动扇子,意思是“你对我无动于衷”。但如果她手持打开的折扇离去,那么她想说的是“请你别忘了我。”食指放在扇骨上,是要告诉对方“我们必须谈一谈”。用左手摇扇,意思是“你不要向我献殷勤”。如果她走进客厅同时收起折扇,那是暗示“今天我不出门”。但是如果她扇着扇子走向阳台,那么所传递的息就是:“待会儿我将出门”。当年轻姑娘打开扇子遮住脸的下半部,就意味她在问:“你喜欢我吗?”如果女士一个劲地急速扇扇子,那意思是说:“离开我,不然我丈夫要叫你吃苦头!”如果她把扇子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意思就是:“非常想你。”如果手拿扇子翻来翻去,等于告诉你:“你太讨厌”。如果把扇子收折起来,意思是说:“你这个叛逆者,不值得一爱!”如果把扇子指在桌子上,意思是说:“我不喜欢你,我爱的是别人。”如果打开扇子,支着下巴颏,意思就是:“我希望下次同你早点见面”。扇语的意思与交谈者所坐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交谈者并排而坐和相对而坐,同一扇语就有不同的含义。另外,男女恋人在秘密交谈中还使用其他暗语:男子用右手食指碰左手掌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字母,而妇女则用折扇碰左手掌不同的位置作出回答。
Ⅸ 西班牙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与文化
西班牙风俗
语言与宗教
西班牙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西班牙语是西班牙的官方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其各自的民族语言亦为官方语言。
西班牙语是拉丁美洲一些国家、非洲的赤道几内亚和北非几个国家的通用语言。还是菲律宾部份地区的通用语言。目前全世界共有2.3亿人使用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是联合国通用语言之一。
西班牙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对西班牙人的生活影响很大。此外还有3万新教徒和少数洗礼教派的信徒。
民风民俗
“大锅饭” 1987年,在西班牙两次打破“吉尼斯”的肉菜饭(类似中国的八宝饭)的“大锅饭”纪录。原纪录是做一锅肉菜饭可供1.5万人食用。这年两次纪录是制作可供3万和6万人食用的“大锅饭”。
肉菜饭是一种在巴伦西亚地区及整个西班牙经常食用的食物。它是用米、肉、鱼及豆角等制成的,颇受外国旅游者的欢迎。
“蜜月岛” 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岛,有个最大的马略卡岛,风光绮丽,气候宜人。50年代中期,法国有100对男女青年集体结婚。他们久慕马略卡岛迷人的景色,相约一起到这里欢度蜜月。事后,欧洲许多新婚青年男女都视此地为最好的蜜月之处。久而久之,该岛便被称为“蜜月岛”。
斗牛
斗牛被认为是西班牙的“国粹”、“国技”,素有“斗牛王国”之称。西班牙的斗牛,一向受到世界公众的注目和赞赏。 殉难节 妇女当政日。据传,1227年摩尔人攻占了萨马拉的塞哥维亚城堡,在人们束手无策之际,圣阿格达等一些妇女挺身而出,率领男子和其他一些妇女与敌人展开特殊搏斗,终于赶走敌人,夺回城堡。不少妇女英勇牺牲。后人为纪念在这次家乡保卫战中殉难的妇女,决定每年2月用两天作为“殉难节”,并由妇女当政,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亦称“妇女当政日”。
在这两天里,从公共事务到家庭,凡男人掌握的权力全部交妇女管理。妇女们“选出自己的两位市长”,履行市长权力。这一天,妇女们在“女市长”指挥下,抬着城堡保卫者圣阿格达的巨型雕像,向男子们守护的教堂进发。这象征当年夺取塞哥维亚城堡
很可能是由于享受的温和气候与日照时间长的特点,西班牙人比大部份欧洲人爱晚起和熬夜.一般商店自上9:00或9:30至13:30,下午自16:30或17:00至20:00或20:30营业,但是中午不关门的商店越来越多.通常一个礼拜休息一天半,一般是星期六下午与星期天.但是也有很多商店只有星期天关门.夏天,在旅游地区,商业时间可到晚上22:00或23:00一个礼拜营业七天.饭店营业时间不统一,正常地中午饭是自13:30至15:30,晚饭自20:30至23:00或23:30.夏天营业时间加长.有很多饭店中午不休息,不少连后半夜都开门.酒吧间白天与晚间营业.
一般来说,西班牙夜生活很强烈.酒吧间及迪斯科舞厅后半夜都不关门.夏天经常夜里3:00或4:00后才关门.大城市,如马德里或巴塞罗那,连冬天有很多娱乐场所天亮才关门.
小费
小费是西班牙一个流传的习惯.仅管大部份的饭店、酒吧间已收服务费,还是很正常留一点小费.这个习惯也扩展旅馆外勤侍者、剧院引座员及出租司机.仅管,不是强制性的,如果想不给小费人家不会反对.
独特风俗:
西班牙掷蕃茄大战
西班牙瓦伦西亚区布若尔镇 (BUNYOL)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以番茄为武器,在街头展开混战,把整个市中心变成了一片“番茄的海洋”。
今年,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约4.5万名游客参加了这次“掷番茄节”,人数达到了历史之最,嬉戏间互相投掷了10万公斤重西班牙上好蕃茄。
蕃茄大战这项活动始于1945年,当时法军正值占领西班牙之际,法令对人民限制严苛,其中那些官方人员一度禁止人民举办节庆,这引起当地的年轻人愤概,因而用蕃茄丢掷官员与牧师,表达心中强烈的不满。
欧洲南方一带是番茄盛产区,蕃茄大战所用的番茄每颗皆是不仅要已成熟且更是硕大无比,总共约重9万磅,全部都由西班牙边境城市运抵,以取得最低的成本开销。
在此场战役开始之前,大家会尽量把身上的衣物剩下到最少,有些人索性着一内裤或遮住重点部位,整个过程中,大家皆使劲的互丢番茄,所有的人都是沾满一身的蕃茄,从头至脚无一幸免,而小镇内则是一片深红,街上扑满一层番茄的残余,形成一种血红的特殊景。
人民网
西班牙奔牛节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市的保护神。奔牛节的起源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1923年,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首次来到潘普洛纳观看奔牛并写成了着名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奔牛节,奔牛节因而声名远播。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西班牙奔牛节更是名声大噪。当地居民为了感谢海明威为奔牛节做出的贡献,特地在斗牛场的大门口,为他竖起了一座雕像。
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其实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重约500公斤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4分钟内以24公里的时速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时常人仰牛翻,险象丛生,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为大功告成。奔牛节期间,每年都有人受伤,甚至也发生过死亡事件。据统计,从1924年到2002年,共有14人被牛顶死,200多人被牛顶伤。即使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爱好者每年7月6日至14日这几天还是云集潘普洛纳这个只有18万人的小城,在为期9天的人与牛之间的危险游戏中尽情享受欢乐与刺激。
西班牙社交礼仪
仪态礼仪
当地妇女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妇女,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见礼仪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商务礼仪
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旅游礼仪
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
Ⅹ 关于西班牙的事情
人能吃的他们都吃,不能吃的就不吃,一天24小时分白天黑夜,一年有12个月分四个季度,那里的人也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