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玛雅奇琴伊察金字塔在google earth上的坐标是多少。
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吉萨南郊8公里处利比亚沙漠中的3座尤为着名,称吉萨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底边各长230米,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占地53,900平方米。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塔东南有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
难道是外星人所建的?
有人认为古埃及人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说金字塔也许是外星人造出来的,也许是更远古的人类留下的,因为,金字塔的谜太多了!
有人认为:在那邈远的年代,古埃及人怎么能达到如此高的科技水平?这些“超级知识”从何而来?为什么没有被继承下来?胡夫大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造的,而是外星人建造的。他们建造成后返回外星。比地球上文明更先进的“外星球文明”一直同人类保持着联系。
还有人认为: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足了的亚特兰蒂斯岛先民所造。据说,这个岛屿位于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以西,在公元前一万年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后来在“悲惨的一昼夜”,该岛突然沉于海底。该岛的科学家们提前撤离,一部分人带着科技资料在埃及建立了科学中心,并参照该岛庙建造了胡夫金字塔,把他们的全部科学知识隐藏于塔的内部结构中。
再有人认为:居住在非洲阿特拉斯山中麓一个柏伯尔部落建造了胡夫金字塔。据说,古代撒娇哈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居住着几只部落。后来土地逐渐沙漠化,部落东迁至尼罗河河谷。酋长成了埃及国王。他们动用部落的法术。建造了金字塔。尔后,他们掐指一算,认为人类将蒙受一段黑暗的时期于是各部落立即疏散到世界各地,其中有一只转移到阿特拉斯山。
被拿破仑军队的炮弹打爆鼻子的狮身人面像
埃及金字塔
更有人认为:金字塔的石头是“人造的”,是由石灰石和贝壳混合而成的,类似于现在的浇灌混凝土。
另外,有人认为:胡夫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外星人到地球上来的一个降落地点,是天神下界的停留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秘密庙宇,一个仓库储藏着开大辟地以来直到世界末日的历史上的重要文献;是天文台,用以观察苍穹,了解星辰的运行,占补未来;是多功能的计量器可用于测绘大量土地,可计算时间,确定一年月有365.2422天。
还有人说,胡夫在金字塔内的真正殡宫尚未发现,吉萨三座金字塔的下面有一座完整的地下城市,街道纵横,连通着地面上所有的金字塔,地下城门只有一种特殊的声音才能将他唤开,一里城门和发现胡夫殡宫,惊人之迹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下载地标:
309-Pyramids-Egypt.rar
㈡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的南北两侧有什么不同的特色
奇琴意为井口,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半。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7世纪至10世纪,具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天文观象台,以石雕刻装饰为主。而北侧新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奇琴伊察古城的城市建筑综合了玛雅人的建筑技巧和托尔特克人的雕刻装饰技巧。
㈢ 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位于什么地方
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有建筑物数百座,是古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遗址。“奇琴”意为“井口”,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半。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七至十世纪,具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天文观象台,以石雕刻装饰为主;北侧新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
帕伦克是反映玛雅建筑艺术的一处遗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内崇山峻岭间的一块坡地上,反映玛雅人当年建城定居多选择仓林山岭的特点。据在这里发现的刻有纪年的玛雅碑证明,这座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
帕伦克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铭文神庙”。金字塔为正方形,共十层,向上逐层缩小,最低一层有梯阶九级,其余有梯阶七级,共七十二级。“铭文神庙”就建筑在金字塔顶平台上。平顶,有五个门,走廊上有壁画、浮雕,庙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现在还未破译这些玛雅象形文字,至今无人知晓这些碑文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平顶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阶象征通往宇宙的阶梯,这是玛雅建筑的典型特征。
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形状相似,但有所不同,现已发现的墨西哥金字塔绝大多数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而不是陵墓。然而帕伦克的金字塔却是一个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纪时帕伦克统治者巴卡尔的陵墓。据说这座金字塔是巴卡尔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建造的,历时几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尔76岁去世时才建成。因而人们对此颇为兴趣怏然。进入这座墓室,必须拾级登上金字塔,进入铭文神庙,然后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阶才能下到墓室。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陵墓可能还有正门,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发掘时不想损坏金字塔而放弃了寻找。墓室的平面顶作假拱,全用石条砌成,高七米,长九米,最宽处为四米。墓室后壁正中凿一龛,内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两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约1.1米,长约2.8米,宽约2米,棺内壁四面均有浮雕纹。棺盖厚达27厘米,重达5吨。棺盖面及四周亦满雕花纹。在石棺内中央向下凿一石穴,它的前端为椭圆形,穴内涂满红色。巴卡尔仰卧在石穴内,头戴绿玉石面具,颈、胸、手、腕、足等处分别佩有玉制的项链、串珠、指环和小球。左足侧前,置绿玉太阳神偶像等。
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宫殿。宫殿中间是一个大院,看来是当时王室观看竞技或演出的场所。走廊壁上有各种绘画和浮雕,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光,其颜色虽已黯淡但仍可辨认,绿色尤为清晰,后走廊的东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烧灼一块巨石,然后将水浇在石上发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宫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层。宫殿和高塔的四面,还有类似宫殿的建筑物。金字塔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动中心。
奇琴伊察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人的圣殿,其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五百年到七百年左右,对整个乌松布拉河盆地有着重大的影响。典雅的建筑、高超的技术以及轻巧的浮雕都说明了玛雅人的神话,证明他们是这一文明的天才创造者。
㈣ 奇琴伊察的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奇琴伊察 (西班牙人到来以前的城市)
英文名称:Pre-Hispanic City of Chichen-Itza
国家:墨西哥
所属洲:北美洲
地点:奇琴伊察,梅里达的东南面
列入名录时间:1988
批准标准:198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文化遗产:高达29米的“库若尔甘金字塔”;墨西哥保存下来最大球场;“长着胡子的男人的神庙”;“美洲豹神庙”;“雄鹰和美洲虎的平台”;深达23米的天然进井;神圣泉眼;“千柱大厅”,大祭司的陵墓等。
意义:玛雅人和托尔蒂克人的文明在尤卡坦的历史见证。
历史事件:
约432-455年玛雅人根据邱玛耶的手稿在这里创建了自己聚居地。
1533年西班牙侵占该地区。
1841-1842年学者约翰·斯蒂芬斯考察该地区。
1904-1907年考察天然井、神圣泉眼。
1932年系统全面地调查研究和发掘遗址城。
1972年发现“光影蛇形”的影子游戏。

㈤ 请问有没有关于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的详细资料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是墨西哥古代宗教遗址,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
岛梅里达城东部120 公里处。半岛属石灰岩层地带,没有河流湖泊,但有许
多因岩层塌陷而形成的天然地下水池或水井。玛雅人的伊察部落能在该处定
居建城,靠的就是这些地下水池供水。“奇琴伊察”在玛雅语中即为“伊察
人的井口”之意,城市因此而得名。
古城初建于5 世纪,后随着玛雅帝国的衰亡而被遗弃。公元10 世纪末,
古城又曾一度兴旺。古城是以天象确立方位,布局严密、结构合理,主要建
筑多围绕方形天然水井或位于通向水源道路的两侧。古城南北长3 公里,东
西宽2 公里。遗址中最主要的建筑物有城堡金字塔、虎庙、厅殿、球场、石
柱、圣井、尼庵等等,还有一些圆形建筑,所有建筑都以雄伟壮观的风格以
及建筑内外精美的雕刻装饰而引人注目。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充分反映了玛雅人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和宗教意识。
遗址中最大的建筑物是城堡金字塔及塔顶上的“羽蛇神庙”。金字塔高30
米,底周长59 米,底座呈四方形,有9 层平台,塔身逐层缩小呈梯形。塔的
四面各有91 级宽阔的石台价直通塔顶,加上通到神庙的一级,总共有365
级,正好与一年的天数相等,含有时间的含义。石阶两边,配有雕刻成巨蛇
形的石砌栏杆。台阶最下端的栏杆是一对高1.43 米、长1.87 米、宽1.07
米的大蛇头,从蛇口内还伸出一条1.6 米长,0.35 米宽的巨舌。远远看去犹
如两条巨蛇正从塔顶“羽蛇神庙”处向下游动。整座金字塔为石砌结构,塔
的表面上布满了非常精致的雕刻和装饰建筑。塔顶上的羽蛇神庙高6 米,内
部使用了羽蛇形状的石柱装饰,布满了飞檐、精美的壁画。庙门上两个圆形
浮雕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装饰图案。玛雅人认为带羽毛的蛇神是天神和雨神
的化身,使风调雨顺。
在城堡金字塔以西有一个虎庙和一个球场。球场是由两堵86 米长、5 米
高、相距约100 米的平行石砌墙围绕而成,两墙中间的广场中央,有一个直
径约1 米的穿洞圆石盘。从虎庙的高处可看到球场的整个院子。虎庙的名称
来源于寺庙顶部一座老虎造型的高浮雕像。庙内有一幅非常精致、描绘城市
争夺战的壁画,画中武士们的姿态各异、形象生动。
城堡金字塔以东有一组院落、金字塔和石柱群,称为“千柱城”。可能
经历了地震的破坏,现在大部分石柱仅剩下柱基或半根柱身了。
圣井是遗址中一座大的地下泉水池,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水深21 米,地
下水从未干涸过。有一个石砌阶梯通往水池。据考证该城居民有传统的祭井
仪式,将青年男女及金银宝饰投入水池举行人祭。在圣井中已打捞出部分珠
宝饰物,它们现存于墨西哥和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内。
在圣井以南还有几座正面布满雕刻、保存相当完好的建筑。尼庵是古城
遗址中最漂亮的建筑,主体耸立在一个10 米高的路堤平台上,北面有一个宽
17 米的大石阶梯直达尼庵。尼庵对面有一些厅室,其门框等处均布满了象形
文字。
在城堡以西较远处,有一个圆形建筑物,称为“大蜗牛”,位于两层平
台的顶部,有环形阶梯可拾级而上。两层平台的周围,有两堵约1 米厚的蛇
形扶手围墙,墙上有许多雕刻和浮雕。此外,古城中的雨神庙、武士庙等都
很有特色。
㈥ 奇琴伊察古城在什么地方
奇琴伊察是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000米,有建筑物数百座,是古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遗址。奇琴意为井口,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
尤卡坦半岛没有多少河流,因此,奇琴伊察当地3个终年提供充足水源的溶井让它成为天然的人口聚集中心。其中一个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献祭之井”。
信奉雨神恰克的玛雅人把这个井视为圣地,并定期将玉、陶器和熏香等祭品投入圣井中作为对恰克的献祭,在大旱的时候偶尔还会使用活人献祭。
然而,某些人讲述的大量美丽年轻的处女被定期作为祭品抛入井中的可怕故事,还有故事称少男,而非少女,才是圣井的祭品。却并没有在古代文献或是对溶井的考古打捞中得到证实。圣井很久以来就是尤卡坦地区的朝圣地。
㈦ 奇琴伊察现在在哪国
奇琴伊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南部,是古玛雅文敏中心之一
㈧ 墨西哥的倾城古刹和奇琴伊察是一个地方吗
所谓的“青城古刹”和奇琴伊察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即:Chichen Itza。只是翻译过来之后读音不同罢了~~
“chichen itza”奇琴伊察是墨西哥着名的观光城市,它座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是世界着名的七大奇景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最具规模的玛雅文明遗址。
㈨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是哪个城市的遗址
奇琴伊察是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2000米,有建筑物数百座,是古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遗址。
㈩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位于哪个地方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部的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以东120千米。它是美洲最发达的、世界着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即玛雅文化遗址。这座古城建于公元435年,11世纪~13世纪城市发展达到顶峰。城内有玛雅文化中期和后期建筑物数百座。198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玛雅文化遗址
“奇琴”,玛雅语意为“水中之口”,因地表水多沿石灰岩孔隙渗漏到地下,只有在溶洞顶部岩层塌落的地方才能见到水,成为有水的天然井,故此得名。古建筑群集中在南北长3千米、东西宽2千米的地带,共有676座建筑物。城市建筑以天象确立方位,布局严密,结构合理,主要建筑多围绕方形天然水井或位于通向水源道路的两侧。城市分新、老两部分,南部老奇琴伊察具有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观象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