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墨西哥的墨水怎么来的

墨西哥的墨水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2022-02-23 23:37:12

1. [求助]请问带墨水的.和硒鼓到墨西哥.客户那边需要做什么吗

建议去立刻网查询一下 查看原帖>>

2. 墨水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对于墨水的起源,权威的《大英网络全书》采用了这样的说法:“书写墨水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用于古埃及和中国。”这说法有着考古学上的依据,是经得起推敲的。

今人根据对存世的写在古埃及纸莎草上的文字墨迹的分析,知道古埃及很早就使用墨水了,他们制造墨水的原料是炱和水。可是,炱不溶于水,因此他们在使用这种墨水时要经常摇晃墨水罐,写字很不方便,字迹也不清楚。后来,有人想出在墨水里掺进树胶,墨水变稠了,炱就不易析出来。

也许是中国的植物和矿物品种要比埃及来得丰富的缘故吧,古代中国人虽然也使用烟炱制成的黑墨水,但同时还使用一些植物或矿物制成的彩色墨水。如用茜红制成的红墨水,用靛蓝制成的蓝墨水,用赭石(即赤铁矿)制成的红墨水等。

在中国人制作彩色墨水的种种原料中,最着名的大概要算是朱砂了。这是一种绯红色的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古时帝王常用朱砂配成的红墨水在奏章上作批示,称为“朱批”。以后这习惯传到民间,书评家在评校书籍时也往往用朱笔。现在,教师批改作业一般都用红笔,或许就是当年这种习惯的延续。

不过,炱也好,红赭石也好,朱砂也好,由于它们不溶于水,所以尽管在配制时可加上胶水,但也只适合毛笔等吸水量较大的笔书写,并不适用于西方后来发明的鹅毛笔、蘸水钢笔等的书写,而茜红、靛蓝等虽然可溶于水,但颜色容易褪去,日久字迹变淡,甚至会完全看不出来,也同样的不合适。

显然,随着笔的进化和对书写要求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既容易书写,又不易褪色的墨水来。100多年前,英国的利·斯蒂文森有了这个发明欲望。

斯蒂文森是英国普雷斯顿一位药剂师的儿子,由于父亲职业的关系,他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斯蒂文森观察到一个有意义的现象:鞣酸遇到铁离子会生成一种黑色物质,如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较多鞣酸,用铁制小刀剖开后往往在剖面上或小刀上会有黑色显现。斯蒂文森试着提取了一些鞣酸,将它与氯化铁溶液作用后,果然生成了颜色乌黑的黑色物质,而且,这种黑色物质可以牢牢地黏附在纸上,永不褪色。

那么,是不是将鞣酸与氯化铁溶液混在一起就能制成墨水了呢?

“还是不行!”斯蒂文森轻轻叹了口气,一仰身,躺在了床上。因为这种黑色物质就是鞣酸铁,它并不溶于水。也就是说,这样配制出来的墨水与炱配制的几无两样。斯蒂文森并未中止他的发明探索,他身体躺在床上,脑中却在进行理性的思索。

那一段时间,老斯蒂文森——他的父亲,对儿子的行动实在不明白:他常常躺一会儿,又翻身起来摆弄各种试剂,然后再叹口气躺到床上去……

如此这般,不知折腾了多少日子。终于,在19世纪中叶的一天,斯蒂文森来到父亲面前,拽起他就跑:“父亲,我成功啦!”

面对桌上一瓶有着浅浅的淡绿色的液体和一些写着淡淡字迹的纸片及一些有着黑色字迹的纸片,听着儿子兴奋的叙述,老斯蒂文森明白了:儿子这些日子的折腾有了成果。

原来,斯蒂文森想到,虽然鞣酸铁不溶解于水,无法使用,但鞣酸亚铁却能溶解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如用酸性鞣酸亚铁溶液作为墨水来书写的话,那么虽然它写出的字迹很淡,可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变成黑色的鞣酸铁,字迹就越来越深了。

不久,斯蒂文森发明的这种墨水就在市场上出现了,它是用含丰富鞣酸的植物五倍子,加上硫酸亚铁和胶水配制的。以后,为了克服这种墨水书写时不够清晰的缺点,在人造染料发明之后,人们又在墨水中掺进点蓝色染料,这就成了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蓝黑墨水了。用它写出来的字,刚开始时是蓝色的,这是蓝色染料的颜色,过了一段时间,无色的鞣酸亚铁被氧化成黑色的鞣酸铁,字迹就变黑了。

随着化学技术的进步,墨水品种已非常多。不过,除黑色的碳素墨水外,几乎都是以可溶性合成染料作为惟一着色物质的,它们的化学稳定性较差,时间长了还是会褪色。所以,人们最欢迎的、最常用的,还是以斯蒂文森的发明为基础的蓝黑墨水。

3. 墨西哥城怎么造成“墨”色天空的

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位于该国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40米,号称世界最高的城市,面积可达1500平方千米,人口多达1800多万。市内以及城市周围星罗棋布的古印第安人文化遗迹是墨西哥也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宝贵财产。然而,作为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墨西哥城的污染在全球也是非常有名的,有人甚至用“烟雾弥漫,天日难辨”来形容墨西哥城的污染状况。1992年,联合国宣布墨西哥城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6年后,当地的空气为墨西哥城赢得了“世界上对孩子最危险的城市”的称号。

墨西哥城里的300万辆汽车、众多的炼油厂和林立的烟囱,每天产生约1200吨污染物,一年则要向空气中排放350万吨一氧化碳、45万吨二氧化硫、35万吨碳氢化合物、27万吨氮氧化合物和43万吨尘埃等。即使是在晴天,这个城市的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路上人们不得不戴上口罩,正在飞行的小鸟会突然死亡,而小孩在画天空时,用的是褐色彩笔。在城郊的埃卡特佩克,街道和房屋每天都被白色粉末所覆盖,当地居民说像下“雪”。而那种“雪”是顺风从城市附近工厂吹过来的苛性碱粉末。墨西哥城每年都要拉响十几次烟雾污染警报,甚至致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

在这样的污染环境中,许多墨西哥城的市民,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感到眼睛刺痛,不由自主地流泪、干咳,甚至出现呼吸不畅、头痛等症状。为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墨西哥城设立了许多类似电话亭的氧气亭,居民投进2美元的硬币,便可进入亭内呼吸1分钟的纯氧。20世纪80年代末,墨西哥城设立了25个氧气亭,平均每个亭为80万人提供氧气服务,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科学家称,长期的空气污染正在毁掉该市市民的嗅觉。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生活在墨西哥城中的市民和附近小镇、农村的居民相比,城里人分辨日常的气味诸如咖啡、橘子汁等要吃力得多。同时还发现他们更难嗅出已腐烂食品的气味。专家称,由于每天吸入了太多的有害气体,导致他们的嗅觉受损,甚至嗅觉死亡。

2240米海拔高度的墨西哥城由于含氧量低,燃料在引擎中的燃烧不充分,所以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专家警告说,如果墨西哥城大气中悬浮粒子的平均浓度提升10%,那么每年将可能导致4000多人死亡。

除了地理原因之外,超过350万辆行驶在街道上的汽车(其中30%超过了20年)成为造成墨西哥城空气严重污染的罪魁祸首。这些拥挤的车辆每天排放出大量的尾气,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因此,墨西哥城的防治污染工作主要围绕控制汽车尾气展开。

进入21世纪,汽车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世界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有关专家统计,到21世纪初,汽车排放的尾气占了大气污染的30%~60%。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尾气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由局部性转变成连续性和累积性,而各国城市市民则成为汽车尾气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4. 关于墨水的故事

人们常以“喝墨水不多”自谦才疏学浅。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古今文人墨客作书画、写文章乃至书信,都离不开毛笔,而且习惯于书写(画)前把毛笔尖放到嘴里,用牙齿轻咬、舌尖润舔,借以把粘结着的笔尖化开、润软,于是,墨污了自己的唇、齿、舌,“喝墨水”的比拟也因此而来。说起“喝墨水”,还真有两则鲜为人知的名人趣闻哩!
据史载,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创作《三都赋》时,由于构思太专致,经常错拿两支毛笔当作筷子,吃起他妻子为他送来的饭菜,结果弄得满嘴墨污,也把一些墨汁随饭菜送进肚里去了。但他的《三都赋》名篇也由此而闻名于世。
无独有偶,中国现代革命家、军事家陈毅同志,也有一个“喝墨水”的故事轶闻。那一次,陈毅同志到亲戚家去过中秋节,进门后发现书桌上有一本他爱读的好书,就高兴得忘了步行几十里路程的疲劳,立即拿着这本书躲到一个空房间里,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还找来笔、砚,边读边用毛笔批点。主人几次来催他去客厅一起吃饭,看书入迷的陈毅不肯去,主人只好把一盘糍粑和一碟糖端来让他充饥。谁知陈毅注意力仍集中在书上,边吃边读,不是把糍粑蘸碟子里的糖,而竟把糍粑伸到旁边的砚台里蘸上墨汁,直往嘴里送,弄得满嘴墨黑,他却还全然不知。当亲戚们发现他这般模样时,大家都捧腹大笑不止,而陈毅同志省悟后却风趣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哩!”
从上述两则趣闻中,我们不难感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谛。如果一个人从小爱读书、勤用笔、多动脑,那么,他就会开拓眼界,增长学识,博学多知而学有所获、事有所成,并能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5. 墨水是怎么来的

墨水多数是蓝色的,也有红色、绿色的,黑色的墨水很少。那为什么却叫它“墨水”呢?原来,从前墨水只有黑色的,没有蓝色和绿色的。最早制造墨水的原料是煤烟和水,它黑得像墨,由此得名。

2000多年前,埃及和阿拉伯的学者和商人,就用墨水来写字和记账。这种墨水容易沉淀,蘸水前得摇晃墨水瓶,写字很不方便,字迹也不清楚。后来,人们在墨水里掺进胶水,墨水变稠了,煤烟就不易析出来。

100多年前,化学家发现,五倍子等植物里含有鞣酸,它同铁离子生成的黑色物质可以牢牢地粘附在纸、布等纤维上,形成字迹,永不褪色。用它来做墨水很理想。可是,鞣酸铁是细粉末,不溶解于水,没法使用,而鞣酸亚铁却能溶解在酸性水溶液里,它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变成黑色的鞣酸铁。

6. 墨水的是谁发明的

韩国人

7. 墨水是谁发明的

是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是在19世纪初发明的。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是很不方便的。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

蓝墨水的发明在19世纪初,发明人是英国的韦奇伍德。

8. 墨水是怎样做出来的用的是什么材料

墨水
墨水是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体,墨水被用于书写或绘画。人们想到墨水一般首先想到钢笔或毛笔的墨水,但实际上用得最多的是印刷用的墨水。

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海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

用色素制造的墨水一般参有其它物质来防止色素被擦掉。这样的墨水一般不渗入纸内,因此在印刷时使用的墨水可以降低印刷的成本。

用染料制造的墨水更强烈,但这样的墨水一般是溶在水中的,它们渗入纸内,并可能渗到纸的背部,因此它们在印刷中有一定的技术障碍。因此这样的墨水一般使用干得非常快的溶液或在印刷时设法加速墨水的干燥。其它的技术有使用比较硬的纸或使用特别的纸。

墨水的常用颜色有红、黑的像墨水和蓝黑三种。红墨水一般用来批改作业,使用范围较小。蓝黑墨水颜色超白,很易褪色,书写流畅,是人们学习和工作中书写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墨水。黑墨水以碳素墨水最为理想,黑墨水没浓度,有光泽,写在纸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用来写钢笔字或书写钢笔书法作品,效果最好。

墨水要使用同一牌号、同一颜色的,不能混用,否则,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沉淀,不利书写。每次书写完之后,应及时套上笔帽,否则,笔尖上的墨水会被晾干,再次书写时下水就不畅如果要换一种墨水使用,应先将笔洗净晾干再灌注新的墨水。

9. 墨水瓶怎么来的

①玻璃的:是砂子、纯碱烧结入石灰炼出来
②塑料的:聚乙烯、丙烯、聚氯乙烯加稳定剂、稀释剂、固化剂、塑性剂等恒温加热熬出来
③我才小学四年级,十万个为什么?问谁?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2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4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