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西班牙多少陆军
1. 除了日本还有哪些国家曾经计划吞并中国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日本虽小,但却有一颗野心,一直想要吞并中国,自唐朝到民国,日本一共发动了四次吞并战争,战争计划高度一致,即先征服朝鲜,进而以此为跳板征服吞并中国。尤其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战争,丰臣秀吉甚至都做好了吞并成功之后的规划,天皇定居北京,他居住浙江宁波,这就犹如还没中五百万,就已经想好五百万怎么花了。
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日本之外,还有一国计划吞并中国,从国家层面做好了详细的征服计划,而且计划书中宣称:只要区区2.5万人即可征服中国!这就是16世纪的西班牙!
当然,由于英国的崛起,让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欧洲遭到强劲挑战,甚至一直屡战屡败,导致西班牙无力东顾,最终这一计划无疾而终。但西班牙有勇气制定这么一个征服计划,虽说有荒诞的一面,却也非常值得中国人深思。从大航海时代到近代,中国的强大力量一直闲置,错过太多太多的全球盛宴了。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一语成谶,近代百年屈辱来了,至今还在为此填坑。
2. 彻底打碎西班牙霸业梦的战争,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总是那么巨大,战争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更是巨大。宗教战争是近代第一场波及整个西欧的国家的战争,经历了整整30年,因此也称为“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内容十分复杂,包含民族独立、宗教改革、霸业对决等,如此多的复杂因此集中在一起,让这场战争对欧洲形成了全方面的影响。
一,披着宗教外衣的争霸这场战争之所以叫做“宗教战争”,就是因为和宗教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5世纪到16世纪,西欧各国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国家控制的民族教会,脱离天主教会的控制;二是建立“廉价教会”“平民教会”,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各个国家在改革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英法两国已经形成了民族国家,王权强盛,因此两国的改革主要是建立了民族教会,并没有改变宗教内部的本质。波西米亚、德意志、瑞士、荷兰的改革就比较彻底,建立了“廉价教会”。
3. 德意两国是怎么干涉西班牙内战的
3月,西班牙长枪党的领袖桑胡尔霍秘密前往柏林,拜谒纳粹德国的元首希特勒,请求希特勒支持他的叛乱计划。
希特勒知道,位于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扼守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战略通道,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壤。法西斯在西班牙的胜利,将大大加强法西斯国家在欧洲的战略优势,并牵制法国等西方民主国家。他因此慷慨地向桑胡尔霍表示,德国将全力支持他的叛乱,届时将向他提供包括军事装备在内的一切援助。
与此同时,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的代表也来到罗马,寻求墨索里尼的支持。意大利法西斯的既定目标是建立地中海区域的霸权,墨索里尼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机会,立即答应帮助西班牙法西斯叛乱。
有了德意法西斯援助的承诺,桑胡尔霍有恃无恐,决定发动叛乱。1936年7月17日,在桑胡尔霍的命令下,驻扎西属摩洛哥的西班牙殖民军公开叛乱,武装对抗共和政府。充满血腥的西班牙内战从此开始。叛乱当日,桑胡尔霍乘飞机从葡萄牙回国,飞机失事,桑胡尔霍摔死了,他的副手,法西斯叛军的二号人物佛朗哥便成了叛军的首领。
叛乱像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从西属摩洛哥向西班牙国内蔓延。百分之八十的西班牙陆军参与了叛乱。但是,海军和空军仍忠于共和政府,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叛军主力无法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回国,分布在国内各据点的叛军迅速被共和政府的军队和武装工人所分割、包围。叛军处境岌岌可危。
佛朗哥连连电告柏林和罗马,敦促德意迅速采取援助行动,介入西班牙内战。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肯坐视佛朗哥叛军被共和政府打垮,他们进行了联系,决定联手干涉西班牙内战,援助佛朗哥叛军。对于决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来说,西班牙是德国的战争高等学校,不仅可以检验德国新式武器的效能,还可以使他的军队取得宝贵的实战经验。
7月28日,30架德国容克运输机在西属摩洛哥机场降落,之后墨索里尼也派来20架运输机。德意还同时派来运输舰船。大批西班牙叛军乘坐德意运输机和军舰,返回西班牙。叛军主力运到西班牙后,西班牙战场的实力对比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叛军逐渐占有优势,共和政府处于叛军南北夹击之中。
1936年11月28日,德国与西班牙叛军签订秘密合作协定。1937年3月20日,意大利也与西班牙叛军签订同样的协定。从此,德意法西斯开始全力援助西班牙叛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它们共向西班牙叛军提供了1300架飞机、1000辆坦克和大批武器弹药,大大加强了叛军实力。
德意法西斯还派遣大批地面部队参与西班牙内战。德国派遣了绰号为“秃鹰军团”的支援部队,它以空军为主,兵力达16000人。意大利派了一支规模更大的部队去西班牙,总数为73000人,直接与西班牙共和政府作战。
在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之际,英法政府仍推行绥靖政策,它们宣布对西班牙内战的交战双方持中立立场,并实行严格的武器禁运。在英法策划下,欧洲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组成,德国和意大利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由于叛军可以持续获得德意法西斯的援助,武器禁运仅仅切断外部世界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
西班牙人民与法西斯的战斗得到了世界进步力量和人民的积极支持。1936年10月,第一批来自前苏联的援助物资抵达西班牙。在此后的两年中,前苏联为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648架飞机,347辆坦克,1183门火炮及其他物资,并派出3000名军事人员,参加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战斗。
1936年10月22日,国际纵队建立,来自54个国家的近4万名左翼人士加入了这支志愿部队,他们中有中国人民熟悉的加拿大人白求恩、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作家萨特等着名人士。国际纵队在反击法西斯叛军的进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年10月28日,根据国际不干涉委员会的决定,国际纵队离开西班牙。他们在巴塞罗那举行告别检阅,无数西班牙人含泪送别。他们知道,在这支队伍中,有2000名国际主义战士为了西班牙的自由和独立,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
1938年8月之后,西班牙共和国所获的国际援助日渐减少,到年底已完全断绝。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更加肆无忌惮地援助佛朗哥叛军。它们的武装部队直接参与叛军对马德里的围攻;它们的空军对共和政府控制下的城镇进行狂轰滥炸,凶残地杀害和平居民;它们的军舰在公海上严密封锁西班牙海峡;意大利公然派遣潜艇,袭击开往西班牙共和政府控制地区港口的商船,包括外国商船。对此,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听之任之。
1939年1月,叛军占领加泰洛尼亚地区,共和政府遭到沉重打击,处境危急。3月6日,马德里发生右翼军人政变,颠覆了人民阵线政府。3月28日,佛朗哥叛军在德意军队的协助下,最终攻占马德里。随后西班牙法西斯在全国建立统治。
4. 二战时各国军力排名
如果是在1940年,法国覆灭之前……
综合第一名:法国 拥有远远超越德国的装甲部队,其中型坦克,轻型坦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强于德国,FT-17强于1号2号,R-35强于3号……并且拥有强悍的怪兽坦克b1-bis,海军则远远强于德国和苏联。
第二名:苏联,570万陆军,20000辆坦克(是的,你没看错,是两万……当时法国才3000多,德国只有2500),59000门火炮(1939年数据),但是羸弱的海军拖了后腿……
第三名:德国,稍微落后于法国的坦克部队,但是拥有绝对先进的指挥理念和伟大的指挥者,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下拖了他们的后腿,强大的空军虽然拉了很高的分数,但是海军却只能躲在海底,无法为德国运来更多的资源……
第四位:英国,将自己的军队分散到世界各地,是英国人的失误,但也体现了他们的强大,无匹的海军,一流的陆军(在欧洲拥有大批部队,先进的玛蒂尔达坦克,曾经让所有德国坦克束手无策、在亚洲尤其是印度,可以招募强悍的锡克族人以及善战的穆斯林参战,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始终没有进入印度。在非洲则部署包括精锐的冷溪警备团一部在内的强悍部队,想想意大利那十几万军队就知道这些部队有多强悍了……)
第五名:美国,它在当时只能排到第五位,海军很强,可惜装备陈旧了些,陆军方面虽然开始大规模扩军,M1加兰德也全面列装,但是当时的M3格兰特坦克还没有列装,这简直不可原谅,另外在空军方面也落后于德国……
第六名:日本,陆军的轻武器自动化程度比德国还有低,坦克轻小,战斗力差,火炮也比较落后。空军则拥有不错的零式战斗机,但是由于海军占去大批资源,导致其战绩不佳。超一流海军,不得不说,日本海军的扩军做得十分出色,强悍的海军让日本有底气和美国叫板,可惜……工业的劣势是无法逆转的……
第七名:意大利,陆军,除了巨大的数量,根本一无是处,坦克和日本的差不多,虽然轻武器和火炮稍微强点,但是战斗意志却差得太多。海军,作为一个纯粹的地中海国家,居然在法国投降后无法控制地中海,直接导致德国的北非军团无法得到供给……空军,没有高速战斗机的空军如何作战?意大利人给出的答案是——投降……
第八名:中国,庞大的陆军,杂乱的武器配置,仅仅手枪就20多种口径,真不知道当时的后勤是怎么活着的,轻武器自动化程度高于日本低于德国,重武器则基本与日本平齐(雷诺坦克比日本坦克好,火炮则不如日本的),但是海军的劣势极大,基本没有战斗力。至于空军,1940年的中国连意大利都不如……
5.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怎么回事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与反对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西班牙人民民主革命。
1931年4月在西班牙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联合成为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民主力量在1936年2月的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共和国政府。但是西班牙反动派依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支持策划了反对共和国的军事阴谋。1936年7月17日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部队发生叛乱,次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都爆发了叛乱。法西斯阴谋家们把大部分军队拉到了自己一方。叛军利用叛乱的突然性和共和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占领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并在西班牙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省修筑了防御工事。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西班牙共产党的号召下起来保卫共和国。民军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部队经过顽强战斗,粉碎了在马德里、巴塞罗娜、巴伦西亚、卡塔黑纳、马拉加、毕尔巴鄂以及在国内其他各大中心城市叛乱的守备部队。
叛乱者处于危机之中,他们只控制了几个经济落后的省: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而国内所有大的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基本交通线和最重要的农业区都在共和国控制区内。然而西班牙政府没有抓紧时机彻底粉碎叛军。佛朗哥分子得到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法西斯列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英、法、美三国政府也对西班牙共和国采取敌视立场。他们宣布了“不干涉”西班牙内部事务的政策,而实质上是为扼杀西班牙的民主制度推波助澜。西班牙共和国处在经济封锁之中。
叛军依靠法西斯大国的援助于1936年8月初开始沿葡萄牙边界向卡塞雷斯和巴达霍斯方向发动进攻。1936年9月中旬起马德里成了紧张争夺的目标。在通往西班牙首都的远近接近地上展开的激烈战斗表明,共和国方面不仅有可能击退叛军,而且能够彻底粉碎他们。法西斯大国担心叛军遭致失败,决定公开插手西班牙的国内战争。1936年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利断绝了与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并且承认佛朗哥为西班牙政府首脑。在短期内调往西班牙的外国部队竟达5方多人,其中包括意大利常规军2.5万人和德国“鹰”军团编成内的近1万人。随后干涉军的力量又迅速增长。1936~1939年共有30多万干涉者士兵在西班牙作战,其中德国5万、意大利15万、葡萄牙2万、摩洛哥约9万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西斯集群。战争头两年内德国和意大利向佛朗哥提供了1650架飞机、1150辆坦克和装甲车、2700门火炮、数十万支步枪、750万发炮弹、1.7万枚航空炸弹、7600多辆汽车和大量军需品。意大利和德国的武装干涉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军事优势转到佛朗哥分子一边。
1937年1~2月叛乱者和武装干涉者两次试图夺取马德里都没有成功。在中部战线、南部战线、特别在马德里附近,未经严格训练的民军部队在激战过程中改编为正规的人民军。这支军队不仅坚守了马德里,在哈拉马河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在瓜达拉哈拉粉碎了意大利远征军。这些胜利证明了西班牙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政策是正确的。
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军的战争赢得了民主力量、全世界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支持和竭尽全力的援助。世界上54个国家的4.2万名国际主义志愿者抵达西班牙,其中大部分人加入了国际纵队和3个国际营。为了有效地帮助西班牙人民,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把一些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派往西班牙,如:陶里亚蒂、达列姆、柯都维亚、隆哥、布克、拜姆勒、科尔、孔特鲁拉斯、施泰恩、赖谢尔、斯弗契夫斯基、明尼希、乔皮奇、帕罗维奇、季米特洛夫、扎尔卡、盖尔、雷恩、福克斯等。苏联人民忠实地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保卫者的最前列。苏联把反对法西斯侵略看作是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事业。
仅在1936年苏联人民就募集了6160万卢布作为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资金,而苏联政府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了8500万美元的贷款。在近3年期间内苏联冲破法西斯强国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封锁,除了向共和国提供粮食、药品和工厂设备以外,还提供了648架飞机、407辆坦克和装甲车、1186门火炮、2万余挺机枪和近50万支步枪。大约3000名苏联志愿者——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手和其他专业人员曾在共和国军队中英勇奋战。苏联军事专家在创建正规的人民军以及准备并实施反对干涉军和叛军的最重要战役方面给共和国以巨大的帮助。
佛朗哥在马德里附近遭到反击后,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指示把争夺的重心转向西班牙北部,以便占领与共和国分隔的重要工业区——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在战线的其他一些地段法西斯分子转入防御。1937年年中叛军和干涉军集中兵力转入进攻。有15万名士兵和军官参加了进攻,其中包括10万名意大利人。佛朗哥分子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上。共和国军仅能以临时凑集的6万人的部队对抗进攻之敌,然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干涉军向未设防的城市和乡村猛烈实施密集空中突击。1937年4月26日在没有任何军事必要的情况下完全炸毁了格尔尼卡。叛军和干涉军利用无政府主义者的背叛行为而得以突破北线的防御,于6月20日夺取了毕尔巴鄂城,并由此向桑坦德,进而向希洪进攻。
为了援助阿斯图里亚斯的保卫者,共和国军指挥部更加积极地组织中部战线和东部战线的战斗行动。1937年6~9月实施了两次重大的进攻战役,一次在马德里西北部,另一次在萨拉戈萨东部。佛朗哥被迫从北方抽调部分兵力投入到马德里和萨拉戈萨附近的战斗。北线得到了一个月的喘息机会,但是这一机会未能适当加以利用。8月底桑坦德失陷,2个月之后共和国军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支撑点——希洪也陷落了。共和国军在东线左翼成功地实施了攻克敌之主要支撑点——特鲁埃耳的战役。为了恢复这里的态势,法西斯分子不得不中断进攻马德里的准备工作而把全部兵力调往特鲁埃耳。共和国军未能得到其他方向上的突击支援,重新被击退到原出发地。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共和国某些政党的队伍中和陆军部的机关里出现了投降情绪。特别是陆军部长普里托阻挠人民军队的加强,其行动是十分有害的。
法西斯指挥部利用在特鲁埃耳取得的胜利,把主要力量调往东部战线。干涉军和叛军在埃布罗河河谷地区集中了西班牙5个军,以及意大利远征军,德国“鹰”军团,几乎全部空军和大量坦克兵团;而共和军在这个方向上作战的只有11个师,这些师在不久前的战斗中已经遭到削弱,也没有预备队。
1938年3月9日叛军部队转入进攻,突破了共和国军的防御并重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38年4月8日共和国政府进行了改组,普里托被免职,奈格林总理亲自担任军事领导。政府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倡议,提出了内容广泛的纲领: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把人民阵线的范围扩大到全民族统一的程度。这项纲领开辟了在西班牙恢复民主和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的道路。
共和国指挥部力图削弱法西斯的攻势,在加泰罗尼亚发动了进攻。7月25日共和国军突然强渡埃布罗河并在宽阔地段上冲破了敌人正面,夺取了河右岸的大面积登陆场。埃布罗河战役是共和国军扭转政治军事形势和使战争进程朝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但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加紧镇压、欧洲许多小国家的制度法西斯化以及法国边界的封闭,使西班牙共和国处于严重困境。德意干涉者在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武装干涉中不仅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而且得到英、法、美三国统治集团的直接支持。叛军和干涉军获得增援后决定夺取加泰罗尼亚。他们集中了大约26个师,而共和国军方面只能以总数为17.6万人的21个师相抵抗。这些师在以前的恶战中已丧失了元气,仅装备有240辆坦克和装甲车、225门火炮和134架飞机。
1938年12月23日敌人开始在加泰罗尼亚战线发动进攻。共和国为数60万人的五个集团军均在其他战线上,在这里战斗的共和国部队得不到他们积极行动的支援,而处于困境。经过1个月的激烈战斗,共和国军于1939年1月26日放弃了巴塞罗那。2月11日法西斯分子以重大伤亡为代价开进到法西边界。2月9日英国巡洋舰“德文郡”号迫使梅诺卡岛的保卫者投降。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的公开支持下逼迫共和国方面投降。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并断绝同共和国奈格林政府的外交关系。以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会党人贝斯太罗为首的叛变分子和投降分子受英法两国政府的指使于3月3日在卡塔黑纳发动了反对共和国的叛乱,这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共和国的舰队却在海军上将布伊萨率领下离开基地,开赴宾泽特,后在那里被法国当局拘留。3月5日晚卡萨多组织了反革命政变并夺取了马德里市政府。3月28日叛徒们把战线让开,3月30日共和国的全部领土被法西斯军队占领。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注定西班牙人民失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内部原因主要是:在工人阶级和人民阵线内部团结不够牢固,结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致使无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不能实现自己的路线和制止投降分子的破坏活动;没有尽早地组建正规军,招致战争初期丧失大片领土;过多地采取防御战略使共和国军不能予敌以强有力的突击和在军事行动中达到有利于共和国的转折;没有按照西班牙共产党的指点建立必要的军事经济。
西班牙人民民族革命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最高峰。在这一战争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人民民主特征的新型民主共和国。西班牙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流血最多的战争之一。战争期间,在军事行动、空战、轰炸和佛朗哥分子占领区的镇压中死亡的人数达100多万。这场战争中武装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在某一方向上实施进攻配之以在战线其余地段的阵地防御。与空军和海军协同动作的步兵部队在武装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西班牙战争证明:战斗和战役的成功要靠武装力量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协同。战争过程表明,空军的战斗能力很强,它能够在掌握制空权和大量集中使用的情况下达到可观的效果。战争的经验还表明,仅能防枪弹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在炮火的打击下会遭受严重损失。同时,在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的支持下集中实施坦克冲击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固守所占领土中步兵起了重大作用。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干涉者利用它封锁西班牙共和国的海岸,轰击港口和基地并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共和国海军主要被用于护送地中海的运输船和掩护海岸。
6. 世界各国军队数量是多少
世界各国军队数量:
1.中国:230万
2.美国:140万
3.俄罗斯:124万人
4.印度总兵力:117.5万人
5.朝鲜:约105.5万人
6.韩国总兵力:67.2万人
7.土耳其总兵力:63.9万人
8.巴基斯坦总兵力:58.7万人
9.伊朗总兵力:约54~54.56万人
10.越南总兵力:约48.4万人
11.埃及总兵力:45万人
12.缅甸总兵力:约43.48万人(含准军事部队)
13.法国总兵力:35.88万人
14.乌克兰总兵力:34.64万人
15.德国总兵力:33.35万人
16.叙利亚总兵力:32万人
17.巴西总兵力:31.325万人
18.泰国总兵力:30.6万人
19.印度尼西亚总兵力:29.9万人
20.意大利总兵力:29.84万人
21.日本:27.3751万人
22.波兰总兵力:24.065万人
23.罗马尼亚总兵力:21.965万
24.英国总兵力:21.094万人
25.摩洛哥总兵力:19.63万人
26.西班牙总兵力:19.395万人
27.墨西哥总兵力:17.5万人
28.以色列总兵力:17.5万人
29.希腊总兵力:16.85万人
30.柬埔寨总兵力:约13.9万人
31.秘鲁总兵力:12.5万人
32.阿尔及利亚总兵力:12.2万人
33.孟加拉国总兵力:12.1万人
34.埃塞俄比亚总兵力:约12万人
35.菲律宾总兵力:约11.78万人
36.斯里兰卡总兵力:11~11.5万人
37.安哥拉总兵力:11.4万人
38.马来西亚总兵力:约11万人
39.沙特阿拉伯总兵力:约10.55万人
40.约旦总兵力:10.405万人
41.保加利亚总兵力:约10.15万人
7. 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经是海上霸主,二战时期在干嘛
二战时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干嘛?其实简而言之,他们没干嘛,一直保持所谓的"中立",不过在当时全欧洲大战的环境下,他们中立的表象之下,其实也暗流涌动,在暗中也曾为不同阵营提供过相当程度的帮助与支持。因此战后在西方得到了和西班牙截然不同的待遇,它成为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首批援助国之一,尽管它按照西方标准也是不折不扣的“独裁国家”,但它还是成为了北约的创始成员国,其经济也在战后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繁荣。
8. 西班牙军队现在有多少人
2014年,西班牙三军总兵力约为13.3万人,其中陆军8.56万人,海军1.94万人,空军2.75万人。此外,国家警察6.2万人,国民警卫队7.98万人,国防预算为56.54亿欧元。
9. 蓝色师团的介绍
蓝色师团(西班牙语:División Azul,德语:Blaue Division),西班牙陆军正式名称为西班牙志愿师(西班牙语:División Española de Voluntarios),德军正式名称为步兵第250师(德语:250. Infanterie-Division)是二战时期在东线给德军助战的一个西班牙志愿者师。佛朗哥既要报答西班牙内战德国的支持,又要与西方同盟国保持和平,就约定该师只能与苏联军队作战。该师一开始是士兵15492,军官2612人,但后来通过轮换,一共有约47000名西班牙军人参战。最初报名的很多是内战老兵,包括长枪党人、还有争取洗清记录的原共和党人。该师正式制服不是西班牙军服,而是卡洛斯派的红贝雷帽、西班牙外籍兵团的咔叽裤、还有长枪党的蓝色上衣,因此得名“蓝师”。他们在战场上穿德军制服加西班牙袖标。
10. 西班牙有多少军队
现役部队16.605万人。义务兵5.17万人。
预备役部队
44.79万人,其中陆军斗3.6万人,海军3900人,空军8000人。
准军事部队
7.576万人,其中国民警卫队7,5万人,海上国民警卫队760人。
陆军
10万人,义务兵3万人。编有8个军区司令部(含2个海外军区),1个机械化师,2个装甲旅,1个山地旅,2个西班牙军团,1个防空团,1个工程兵旅,1个陆航旅,1个炮兵旅,1个防空司令部,1个海岸炮兵司令部(含2个岸炮团),3个特种作战营,1支快速反应部队。
主战坦克:665辆,其中AMX-30ERl/ER2型209辆,M-48A5E型164辆,M-60A3TTS型184辆,“豹”ⅡAⅣ型108辆。
装甲侦察车:BMR-VEC型340辆。
步兵战车:“皮扎罗”式14辆。
装甲输送车:1624辆,其中M-113型1311辆,BMR-600型313辆。
牵引炮:105毫米457门,155毫米20门。
自行炮:105毫米48门,155毫米90门,203毫米64门。
岸炮:6英寸44门,305毫米6门,381毫米3门。
火箭炮:140毫米14门。
迫击炮:120毫米409门,81毫米1314门。
无坐力炮:106毫米638门。
反坦克导弹:“陶”式200具,“霍特”式28具,“米兰”式442具。
高炮:20毫米329门,35毫米92门,40毫米183门。
地空导弹:“罗兰”式18部,“防空卫士”厂“蝮蛇”13部,“西北风”式108部,“霍克”式24部。
直升机:174架(其中武装直升机28架)。
海军
3.695万人,义务兵1.07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4个基地司令部,6个海军基地。分为4个海管区。
航空母舰:“阿斯图利亚王子”号1艘。
潜艇:8艘,其中有“加莱尔纳”级4艘,“鲸”级4艘。
护卫舰:15艘,其中有“圣玛丽亚”级6艘,“巴利埃里”级5艘,“侦察”级4艘。
巡逻艇:33艘。
扫雷舰艇:12艘。
两栖登陆舰:4艘,其中有“新港”级2艘,“加利西亚”级2艘。
两栖登陆艇:13艘。
支援与补给舰船:32艘。
海军航空兵 700人(义务兵290名)。编有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联络机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装备有“AV-8B”型战斗机17架,“嘉奖”2型3架,直升机37架。
海军陆战队 6900人(义务兵2800名)。装备有M-60A3型主战坦克16辆,“蝎”式轻型坦克17辆,LVTP-7两栖装甲战车16辆,105毫米牵引炮12门,155毫米自行炮6门,“陶”式反坦克导弹12具,“龙”式反坦克导弹18具,“西北风”式地空导弹12部。
空军
2.91万人(义务兵1.1万名)。编有4个军区(即中部军区、东部军区、直布罗陀海峡军区、加那利群岛军区),1个后勤支援司令部。
作战飞机211架。
攻击/战斗机:F-5B型35架。
战斗机:EF-18A/B型90架,“幻想”F-1CF/D日EE型65架。
侦察机:RF-4C型14架,C-212型6架,“色斯纳”560型2架。
海上巡逻机:P-3A型2架,P-3B型5架。
电子战飞机:C-212型2架,“猎鹰”20型2架。
运输机:“大力神”C-130H型7架,C-130型12架,C-212型34架,CN-235型20架,“猎鹰”20型3架,“猎鹰”50型1架,“猎鹰”900型2架。
加油机:KC-t30H型5架,“波音”707型4架。
联络机:130-27型21架。
搜索救援机:C-212型9架,F-27型3架,CL-215型15架。
教练机:C-101型74架,E-26型37架,E-24型25架,E-20型5架,C-212型试飞机1架。
直升机:57架。
空空导弹:“麻雀”AIM-7型、“响尾蛇”AIM-9型、“阿姆拉姆”型AIM-120型、R-530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西北风”、“防空卫土”/“蝮蛇”若干部。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