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会干涉西班牙内战
‘壹’ 西班牙内战因何而起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的成立,引起了西班牙反动势力的仇恨。在大地主、大资本家、反动僧侣和法西斯势力的支持下,反动军队准备武装叛乱夺取政权,其中反动军官组织“西班牙军事联盟”和法西斯组织“长枪党”起着重要作用。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分子扩大了对西班牙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并答应给叛军以军事物资援助。叛军领袖是反动将军圣胡尔霍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1936年7月17日,西属摩洛哥首先发难,参加叛乱的3.5万官兵中有1.1万“外籍军团”、1.4万摩洛哥雇佣军。7月18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发生了暴动,武装力量的80%——12万官兵和大部分国民警卫军——站在叛乱分子一边。7月19日,佛朗哥乘英国飞机从加那利群岛(人民阵线政府免去佛朗哥的军队参谋总长职务后调任加那利群岛司令官)飞抵摩洛哥的得土安直接指挥叛乱。7月20日圣胡尔霍从葡萄牙(圣胡尔霍曾因组织叛乱被判刑,大赦释放后移居葡萄牙)飞回西班牙途中因飞机失事身死,佛朗哥成为叛乱的魁首。10月1日佛朗哥被宣布为“国家元首”和叛军“最高统帅”。他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鼓吹西班牙必须建立强大的极权主义国家,佛朗哥的叛乱挑起了西班牙内战。
‘贰’ 二战之前德国为何要插手西班牙内战
二战之前德国为何要插手西班牙内战,这可能是德国为了后来的侵略要做铺垫,可能要再掠夺资源,这是我个人理解。
‘叁’ 为什么会发生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西班牙内战,这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一场内战,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和左翼人民阵线联盟与西班牙国民军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长枪党等右翼团体作战;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和共和国政府得到了苏联、墨西哥和美国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得到了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由于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轴心国集团与共产主义势力之间的代理战争,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1936年7月17日,在北非的摩洛哥的西班牙军队发生了军事叛变。西非叛军从摩洛哥出发进攻伊比利亚半岛,叛变很快蔓延到西班牙。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
‘肆’ 西班牙同当时德意志法西斯国家的关系如何
西班牙同当时德意法西斯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其当时政策的重要因素。“我宁可被拔掉三四颗牙齿,也不愿再搞这样的谈判。”这是1940年10月23日希特勒为争取西班牙同佛朗哥在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昂带进行谈判后,对墨索里尼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但反映了当时谈判的背景,并且也可以看作为二战时西班牙同轴心国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
德意法西斯当时之所以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植佛朗哥的法西斯政权,很大原因就是想让西班牙在日后的战争中成为自己的盟友,站到自己一边。1939年8月,还未取得内战全国胜利的佛朗哥政权便宣布,如果战争爆发,他们将恪守中立。这一声明,虽然使柏林感到不快,但只是将其看成是佛朗哥在内战持续期间的权宜之计,并且预计到法西斯的西班牙虽然名义上是中立的,将仍然会给轴心国作出有用的贡献。
1940年初,德国在欧洲的战事节节胜利时,西班牙和德国的距离达到了历史的最小值,西班牙与德意法西斯的结盟只有一步之遥,这在上文已经提过。但两国最终还是未能结盟,这不能不说是在当时复杂环境下对各自国家利益问题进行博奕的结果。199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戴维·斯塔福德经过对丘吉尔在二战时期信件的研究,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正是丘吉尔对当时西班牙法西斯政权高级官员和军官的“金钱外交”,阻止了西班牙倒向轴心国,从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
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节节胜利,而居于重要战略位置的西班牙,其政府随时都可能投降纳粹。对于英国来说,德国如果控制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那将是一场灾难——地中海的战略运输线将被封锁。
但丘吉尔不愧为“二战名相”,他在分析了佛朗哥政府的内部势力之后,决定通过收买一些对佛朗哥有影响力的西班牙高级指挥官,以影响当时佛朗哥和西班牙的对外政策。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作为当时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曾专门从预算中拨出一笔资金用于这项绝密行动:由英国国库在一家瑞士银行的纽约分行存入1000万美元。戴维·斯塔福德教授说:“这笔钱很可观,但是,鉴于涉及的事情重大,用于收买西班牙军人就显得不是很多了。”他在研究庄吉尔当年的信件时发现了这个收买事件。戴维·斯塔福德说:“西班牙同德国联合在一起可能会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
也许,正是丘吉尔这种不拘世俗和釜底抽薪的做法,避免了当时法西斯的西班牙投向轴心国的法西斯联盟,从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
1939年内战结束后,佛朗哥成为终身元首,他进而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建立法西斯独裁专政。佛朗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行“中立”政策,但派遣“蓝色”师团配合德军进攻苏联。1947年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他为终身摄政王。1969年7月,指定前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在他死后继承王位。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于马德里。
‘伍’ 二战中西班牙不是中立国吗,为什么1937年会遭到德国空军轰炸
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内战。西班牙以弗朗哥为首的右翼武装和以左翼组成的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发生了战争。之后德国,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就对这场内战进行了武装干涉,派部队帮助弗朗哥叛军对共和国军进攻。这其中就包括了着名的德国空军“秃鹰军团”,轰炸格尔尼卡就是他们干的,因为这个城市处在共和国军的重要运输线,
另外苏联为首的国际左翼力量也派出了志愿军参战帮助共和国政府。即着名的“国际纵队”。但最后共和国军还是战败了。弗朗哥统治了西班牙,并在二战开始后宣布中立。
‘陆’ 为什么德国二战时不打西班牙
二战期间,西班牙的国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脑是佛朗哥,当时的执政党也是西班牙的法西斯政党长枪党。在意识形态上,西班牙法西斯与德意法西斯较为接近,此外,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以及意大利都曾经出兵帮助佛朗哥的长枪党以期赢得内战,多一个战略盟友,在未来的欧洲战争中多一筹胜算。所以可以说佛朗哥政权的建立就是得到了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的大力支持。
而瑞士在当时是中立国,并且瑞士有自己的军队,凭借着地势也可以据险而守,此外在二战期间,瑞士也为德军提供武器和军火。同样的中立国还有瑞典。
‘柒’ 西班牙爆发内战的原因
西班牙内战发生于:1936年~1939年
1936年7月18日清晨,一架事先准备好的英国小型飞机,从北非加那利群岛载着西班牙在该岛的驻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飞往西属摩洛哥的德土安。他在那里发动了一场反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军事叛乱。从此就开始了为时达两年多(1936年7月18日至1939年3月5日)的“西班牙内战”。由于德、意法西斯很快就给予叛乱分子直接支持和进行公开武装干涉,“内战”也在实际上成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捍卫民主和独立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和法西斯侵略势力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题
这场内战的根源在西班牙社会本身,是它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而德、意法西斯的支持和干预,是促使这些矛盾爆发,并使内战得以延续和扩大的重要因素。
近代历史上的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占有除巴西外的几乎整个中美洲和南美洲。可是这个显赫一时的殖民强国在3次重大的打击下一蹶不振:第1次是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侵英失败葬身英伦海峡,从此失去了海上霸权;第2次是1810~1826年,拉丁美洲西属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战争,使西班牙殖民体系摇摇欲坠;第3次是1898年美西战争,后起的美国给予它最后一击,它的势力完全被逐出美洲,失去了最后残存的殖民地——古巴、关岛和菲律宾。
军事失利是国力衰弱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加剧了内部的矛盾,加速了国家的衰落。20世纪初,正当西方其他大国大踏步前进的年代,古老的西班牙却远远被抛在后面,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被挤出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昔日称霸海上的雄风已经一去不复返。
西班牙社会落后的根源在于其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交织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土地问题、工人问题和民族问题构成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题。
半封建生产关系首先表现在土地关系上的大土地贵族占有制。被喻为“西班牙社会的癌症”的大庄园制是其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大庄园往往连田数万公顷,而广大农民则贫无立锥之地。20年代的西班牙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7%。土地分配情况如下:1%的人口占有全国耕地51%,14%的人口占有土地35%,20%的人口占有土地11%,25%的人口占有土地2%,40%的人口根本没有土地。大庄园的土地常常是种不完就任意抛荒也不给农民耕种,由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沉重地租夺去农民收获物的一半甚至更多,把农民压得喘不过气,大批农户完全失去了土地沦为雇农。在30年代初,全国只有40%的土地有人耕作,而这些耕地又有1/4年复一年地荒废着。内战前雇农人数约达250万人,只靠打短工为活。因此,农村贫困,阶级矛盾尖锐,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与这种半封建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是政治上的君主立宪制。20世纪的西班牙正处在波旁王朝末代君王阿方索十三世统治下,虽然有议会之类的资产阶级统治机构,但是政府要员,将军和议员们绝大部分还是大土地贵族,另外就是天主教会高级僧侣和一些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按其阶级性质来说,这个政权是封建贵族、上层僧侣和大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可以说,统治西班牙的主要力量还是贵族大地主。
天主教会在西班牙具有特殊的势力和地位。它深入到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会拥有全国的1/3的地产和一大批企业,高级僧侣本身常常是大地主或大财主,在政治上也有重要的影响,是君主政治的重要支柱。
此外,西班牙还具有一般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是中立国,它利用这一地位和交战双方都发展贸易,经济有所增长。但是重要的经济领域,如冶金、采矿等多为外国资本、尤其是英、法资本所控制。在20年代,西班牙现代无产者人数并不多,只有约40~50万人。1920年4月,成立了西班牙共产党,党员人数不过1200人。大量手工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存在是无政府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潮传播的温床,无政府主义的工会——“全国劳工联合会”会员达100万人;社会党的工会——“劳动总同盟”会员也达20万人。
除阶级矛盾外,西班牙还存在严重的民族矛盾:少数民族处于受压迫的无权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境内各少数民族: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巴斯克人等,都各有其风俗、语言和文化,彼此存在很深的民族隔阂,分离主义严重。20年代初,在俄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高潮的影响下,西班牙工农运动和民族自治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共和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冲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产生了君主制度的危机。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不得不借助原加泰罗尼亚军事长官普里莫·德·里维拉对全国实施军事专政,暂时压制了各类矛盾的发展。1929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班牙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国王只得弃车保帅,抛开普里莫·德·里维拉,让他辞职以平众怒,结束了军事独裁专政。但是这阻止不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1年,西班牙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捌’ 德、意两国为什么要干涉西班牙内战
20世纪30年代中期,刚刚摆脱君主专制的西班牙又陷入新的政治危机。进步民主力量和极右翼法西斯势力进行空前激烈的斗争,双方都在准备最后的决战。
1936年1月,西班牙进步民主力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联合,共产党、共和党左翼、共和联盟、社会党、工团主义党、劳工总会、马克思主义统一工党等左翼党派,宣布组成人民阵线。左翼力量的联合,对西班牙政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2月16日,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得胜利,组成人民阵线政府。
人民阵线政府上台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民主改革,大赦政治犯,恢复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实行土地改革,分配土地给农民与佃农,限制天主教会的权利。这些改革引起西班牙长枪党所代表的极右法西斯势力的仇视,他们决心以武力推翻人民阵线政府,开始策划叛乱。西班牙山雨欲来风满楼,风云激荡。
3月,西班牙长枪党的领袖桑胡尔霍秘密前往柏林,拜谒纳粹德国的元首希特勒,请求希特勒支持他的叛乱计划。
希特勒知道,位于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扼守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战略通道,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壤。法西斯在西班牙的胜利,将大大加强法西斯国家在欧洲的战略优势,并牵制法国等西方民主国家。他因此慷慨地向桑胡尔霍表示,德国将全力支持他的叛乱,届时将向他提供包括军事装备在内的一切援助。
与此同时,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的代表也来到罗马,寻求墨索里尼的支持。意大利法西斯的既定目标是建立地中海区域的霸权,墨索里尼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机会,立即答应帮助西班牙法西斯叛乱。
有了德意法西斯援助的承诺,桑胡尔霍有恃无恐,决定发动叛乱。1936年7月17日,在桑胡尔霍的命令下,驻扎西属摩洛哥的西班牙殖民军公开叛乱,武装对抗共和政府。充满血腥的西班牙内战从此开始。叛乱当日,桑胡尔霍乘飞机从葡萄牙回国,飞机失事,桑胡尔霍摔死了,他的副手,法西斯叛军的二号人物佛朗哥便成了叛军的首领。
叛乱像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从西属摩洛哥向西班牙国内蔓延。百分之八十的西班牙陆军参与了叛乱。但是,海军和空军仍忠于共和政府,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叛军主力无法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回国,分布在国内各据点的叛军迅速被共和政府的军队和武装工人所分割、包围。叛军处境岌岌可危。
佛朗哥连连电告柏林和罗马,敦促德意迅速采取援助行动,介入西班牙内战。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肯坐视佛朗哥叛军被共和政府打垮,他们进行了联系,决定联手干涉西班牙内战,援助佛朗哥叛军。对于决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来说,西班牙是德国的战争高等学校,不仅可以检验德国新式武器的效能,还可以使他的军队取得宝贵的实战经验。
7月28日,30架德国容克运输机在西属摩洛哥机场降落,之后墨索里尼也派来20架运输机。德意还同时派来运输舰船。大批西班牙叛军乘坐德意运输机和军舰,返回西班牙。叛军主力运到西班牙后,西班牙战场的实力对比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叛军逐渐占有优势,共和政府处于叛军南北夹击之中。
1936年11月28日,德国与西班牙叛军签订秘密合作协定。1937年3月20日,意大利也与西班牙叛军签订同样的协定。从此,德意法西斯开始全力援助西班牙叛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它们共向西班牙叛军提供了1300架飞机、1000辆坦克和大批武器弹药,大大加强了叛军实力。
德意法西斯还派遣大批地面部队参与西班牙内战。德国派遣了绰号为“秃鹰军团”的支援部队,它以空军为主,兵力达16000人。意大利派了一支规模更大的部队去西班牙,总数为73000人,直接与西班牙共和政府作战。
在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之际,英法政府仍推行绥靖政策,它们宣布对西班牙内战的交战双方持中立立场,并实行严格的武器禁运。在英法策划下,欧洲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组成,德国和意大利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由于叛军可以持续获得德意法西斯的援助,武器禁运仅仅切断外部世界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
西班牙人民与法西斯的战斗得到了世界进步力量和人民的积极支持。1936年10月,第一批来自前苏联的援助物资抵达西班牙。在此后的两年中,前苏联为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648架飞机,347辆坦克,1183门火炮及其他物资,并派出3000名军事人员,参加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战斗。
1936年10月22日,国际纵队建立,来自54个国家的近4万名左翼人士加入了这支志愿部队,他们中有中国人民熟悉的加拿大人白求恩、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作家萨特等着名人士。国际纵队在反击法西斯叛军的进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年10月28日,根据国际不干涉委员会的决定,国际纵队离开西班牙。他们在巴塞罗那举行告别检阅,无数西班牙人含泪送别。他们知道,在这支队伍中,有2000名国际主义战士为了西班牙的自由和独立,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
1938年8月之后,西班牙共和国所获的国际援助日渐减少,到年底已完全断绝。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更加肆无忌惮地援助佛朗哥叛军。它们的武装部队直接参与叛军对马德里的围攻;它们的空军对共和政府控制下的城镇进行狂轰滥炸,凶残地杀害和平居民;它们的军舰在公海上严密封锁西班牙海峡;意大利公然派遣潜艇,袭击开往西班牙共和政府控制地区港口的商船,包括外国商船。对此,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听之任之。
1939年1月,叛军占领加泰洛尼亚地区,共和政府遭到沉重打击,处境危急。3月6日,马德里发生右翼军人政变,颠覆了人民阵线政府。3月28日,佛朗哥叛军在德意军队的协助下,最终攻占马德里。随后西班牙法西斯在全国建立统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西班牙法西斯叛军和德意法西斯联合绞杀的结果。西班牙内战后,国际形势更加动荡,法西斯主义在欧洲进一步得势,世界大战日益临近。
‘玖’ 西班牙内战是怎么回事第一个被德国占领的国家是
波兰 德国第一个占领~ 闪电战
‘拾’ 有关于西班牙内战的问题
1,西班牙在战争初期是犹豫不决的,但是最后保持了中立,作为盟军来说,一个中立国比一个敌对国好得多,所以,盟军并没有进攻西班牙。西班牙中立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正是有了它的中立,盟军在直布罗陀的要塞才能保住。若非如此的话,轴心国可以轻易控制北非,甚至封锁地中海,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所以,对盟军来说,西班牙是一定要保持中立的。
2,“法西斯政权”这个概念是战后才形成的,按照最狭义的观念,只有墨索里尼政府才使法西斯政权,希特勒政府是纳粹。到很久以后,独裁政府才被称为法西斯政府,所以盟军当时并不认为西班牙政府是需要和希特勒/墨索里尼一样被打倒的。
3,战后,国际局势急转直下,华沙条约/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是冷战双方的集团得以形成,但是西班牙在战后并没有加入华沙条约,所以西方也没有理由去对付这个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