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家元首叫什么
①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人物生平
1892年12月4日,佛朗哥生于西班牙科伦那省的费罗尔,是军人世家出身。 祖上四代都是海军军官,其母为保守的中上层阶级,其弟莱蒙是西班牙空军中首屈一指的人才。他原来也想去当海军军官的,但美西战争后,西班牙海军大裁减,海军军事学院减少招生人数。
1907年,佛朗哥的父母把14岁的他送入托莱多一所着名的陆军学校读书。1910年毕业后任陆军少尉, 1912年参加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一直在军队任职,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曾被撤职,很快又复任军职。
1913年升任当地最精锐的骑兵中尉,年轻的佛朗哥很快展示统帅部队的的才能,赢得了彻底的职业献身精神的美誉,他谨慎而诚实,性格内向,少有知己,从不参加轻浮的娱乐活动。1915年佛朗哥擢升为西班牙陆军最年轻的上尉,翌年因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穿进他的胃部和肺部而回到西班牙休养。
1920年被相继成为西班牙驻摩洛哥海外军团副总指挥、28岁接管全部指挥权,同年与卡门·波洛结婚,生有一女,在镇压了1924年里夫部族的民族大起义的关键性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 1926年,佛朗哥33岁时晋升准将,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将军,到法国军事学院学习。1928年任新成立的萨拉戈萨地方陆军学院任院长。1931年君主政体被推翻,新西班牙共和国的领导人采取了坚决的反军国主义政策,军事学院被解散,佛朗哥被列入退役名单。1933年保守势力重掌共和国时将他恢复现役。
1934年佛朗哥升任少将,当年10月阿斯图里亚斯矿工为反对三名右翼分子进入国会而发动起义,佛朗哥受命前往镇压,获得成功。
1935年5月任右翼政府的陆军参谋长。 开始整饬纪律,加强军事制度,无力控制国家的中右政府被解散后,新一轮大选定于1936年2月举行。
这时西班牙分裂为两派,右翼民族主义集团和左翼人民阵线。左翼虽赢得选举,但新政府却无力阻止西班牙的社会和经济加速分崩离析,尽管佛朗哥从未属于任何党派,但他迫于不断加剧的无政府状态,要求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他的要求被新政府拒绝,并被调离总参谋部,派往偏僻的加那利群岛司令部。
1936年11月,长枪党创始人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被执行死刑后,1937年4月,佛朗哥控制了长枪党。此后,一些卡洛斯主义者被整合入长枪党,成为佛朗哥时期的代表政党,其意识形态包括国家工团主义、国家天主教主义、极权主义等被合称为“长枪党主义”(西班牙语:Falangismo),成为佛朗哥时期西班牙的主要意识形态。 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在西班牙本土和西属摩洛哥发动军事政变。政变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右翼团体的支持,其中包括天主教神职人士、长枪党以及君主主义者。7月18日黎明,加那利群岛广播了佛朗哥发动军事政变的宣言,当天早晨驻摩洛哥的陆军也开始叛乱。第二天早上,佛朗哥飞抵摩洛哥,24小时内牢牢控制了这个保护地和驻防该地的西班牙军队,在西班牙登陆后,佛朗哥和他的军队向马德里推进,政变军队决定推举一位总司令,佛朗哥成为最佳人选,部分原因是他不是西班牙典型的“政治将军”。西班牙随后陷入三年内战,内战一方是苏联和墨西哥支持的第二共和国政府军及共产国际纵队。另一方是佛朗哥将军率领的右翼反共和政府武装,他们得到了得到了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支持,他们协助佛朗哥将非洲外籍军团空运到本土参战。国民军安东尼奥·萨拉查统治下的葡萄牙,将这场内战称为“讨伐”、“失地再收复运动”,也对国民军提供了援助。由于共和政府在其统治期间迫害天主教会,所以一些天主教信徒也为国民军提供了援助,爱尔兰派出了天主教志愿军参战。英、美、法三国则宣布不干涉。苏联和墨西哥则是共和政府的支持者。
1936年10月1日。佛朗哥被管制国民军占领区的“国防委员会”认作形式上的“西班牙国家领袖”。成为新民族主义政权的国家元首。佛朗哥所主持的政府基本上是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但他认识到需要一个正规文职机构,以便赢得更广泛的支持。他发动反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后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支持。 11月,长枪党创始人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被佛朗哥执行死刑。
1937年3月的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国际纵队战胜了为佛朗哥作战的意大利军队。这场战役之后,佛朗哥转向北部。 1937年4月19日,佛朗哥重组西班牙长枪党,他将长枪党扩大成为多元组织的同时指出,是政府利用党,而不是相反,因此他的政府成为一种形成制度的专制系统,在这方面有别于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国模式。 通过一种全面、有条理的“消耗战”模式,佛朗哥的部下控制了西班牙许多地区,在这些地区,支持共和政府政策(包括区域自治、自由选举、给予妇女权利等)者大都被囚禁或处决。右派认为这些“敌对分子”构成了“反西班牙”的罪名。
1939年1月26日,佛朗哥占领巴塞罗那,政府逃亡,标志着西班牙独裁统治正式确立。欢呼的人群欢迎佛朗哥的军队胜利进入巴塞罗那。在过去的3天里,皇家军队已经撤离该城,佛朗哥国民军进城时,只遇到零星的抵抗。1月26日早晨,佛朗哥的军队从两侧夹击并占领了这座城市。挥舞着旗帜的佛朗哥国民军从北向南推进时,一下子占领了几个机枪阵地。从西面杀来的摩洛哥军队只打了几枪,就席卷入城。佛朗哥的军队入城时,人们潮水般围拢过去,行佛朗哥式礼。 3月21日,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由于其部队军事素质相对较高,以及德国和意大利持续不断的大量援助,他于1939年4月10日赢得全面和绝对的胜利。佛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党,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为唯一合法政党。 逮捕、枪杀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欧洲其他国家及拉美各国。 尽管佛朗哥谋求内战后重振西班牙,但这场耗尽资源的战争使国家内部继续分裂,资源耗尽。5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政府更加不稳,佛朗哥最初震惊于希特勒无故入侵信奉天主教的波兰,小心翼翼地避免单独卷入战争。这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看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阿道夫·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被希特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年至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在二战后,西班牙关键的地理位置和佛朗哥强烈的反共政策,使得西班牙逐渐和西方民主国家缓和关系。但因从1939年起佛朗哥一直推行一种自给自足的政策,到1950年代初为止西班牙的人均GDP勉勉强强为西欧国家的40%不到。
从1950年代开始很多技术官僚的想法得到了佛朗哥的批准,且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助,西班牙的经济大大得到了发展,它成了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国家,稍微比日本的低一点。该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的原因是旅游业的开放和国家的工业化。
至1974年,西班牙的人均GDP达到了西欧国家的80%。这种水平西班牙只在1990年代时又达到过。汽车业、核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西班牙国产的SEAT 600,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在当时的工薪阶层中很受欢迎。在1946年西班牙仅有72000辆私家车,至1966年有超过一百万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涨幅可与此相提并论。但佛朗哥直到他死前几个月,依然严格的控制着国家体系,像是移民,当时每年西班牙所开放的外国技术移民名额是少之又少,审查则是十分苛刻。在政治方面,罗马式敬礼在1975年10月1日佛朗哥最后一次对公众讲话时依然在人群中大量出现。带有帝国之鹰的国旗直到1978年民主宪法正式通过才正式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佛朗哥在国内仍推行其恐怖统治。对长枪党以外的党派,尤其是共产党、社会党党员,大肆搜捕、关押,甚至处死,而且还使用阉割刑和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佛朗哥的这种恐怖暴虐统治,引起世界范围的强烈不满。
1946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建议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从西班牙召回大使,决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现行制度,今后就不接纳西班牙为联合国会员国。面对这种国际孤立的局面,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在国内开展仇视犹太人和一切外国人运动,禁止在公共场合悬挂写有外国字的招牌,鼓励使用本国产品。
1967年,西班牙设立总理,他又兼任总理。 1969年,他指定原王室继承人胡安亲王的儿子胡安·卡洛斯一世为他的接班人。1973年,佛朗哥辞去首相职位。但仍是西班牙的国家元首及军队统帅。
1975年11月19日,佛朗哥逝世,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君主立宪制及展开民主改革,长达四十年的独裁统治结束。
② 各国国家元首名字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美国总统布什
爱尔兰总理埃亨
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德国总理默克尔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
俄罗斯总理普京
英国首相 托尼?布莱尔
法国总统 希拉克
德国总理 施罗德
圣卢西亚首相 肯尼?安东尼
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总统 巴沙尔?阿萨德
荷兰首相及总务部长 简?彼得?鲍肯内德
挪威首相 谢尔?马格纳?邦德维克
瑞士总统 约瑟夫?戴斯
芬兰总统 塔里娅?哈洛宁
罗马尼亚总统 扬?伊利埃斯库
圭亚那总统 巴拉特?贾格迪奥
博茨瓦纳总统 费斯图斯?莫哈埃
伯里兹总统 萨伊德?穆萨
瑞典首相 约兰?佩尔松
佛得角总统 佩德罗?皮雷斯
丹麦首相 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
③ 西班牙的皇帝是谁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于罗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国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孙子,其父为巴塞罗那伯爵。胡安·卡洛斯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幼时随其父旅居意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国。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复君主政体并任国家元首,他选中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国王并召其回国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学毕业后,接受了全面的军事训练,先后在西陆、海、空三军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他入马德里大学攻读政治、法律、哲学、历史、文学、国际法等课程。大学毕业后,胡安·卡洛斯开始从政实践,先后到政府各部门熟悉行政管理情况。1969年7月,西班牙议会批准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国家元首。他于1975年11月登基,王号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还是西班牙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对内主张“改革”和“民主化”,对外主张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④ 世界各国总统名字分别是什么
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韩国总统文在寅、缅甸总统吴温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新加坡总统雅各布、印尼总统佐科、东帝汶总统卢奥洛、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印度总统考文德、孟加拉总统哈米德、尼泊尔总统班达瑞、阿富汗总统加尼、塔吉克斯坦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伊朗总统莱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格鲁吉亚总统祖拉比什维利、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夏季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黎巴嫩总统奥恩、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伊拉克总统萨利赫、阿联酋总统哈利法、也门总统哈迪、俄罗斯总统普京、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拉脱维亚总统列维茨、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冰岛总统约翰内松、爱尔兰总统希金斯、法国总统马克龙、葡萄牙总统德索萨、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马耳他总统维拉、斯洛文尼亚总统帕霍尔、克罗地亚总统布兰诺维奇、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黑山总统久卡诺维奇、阿尔巴尼亚总统梅塔、北马其顿总统彭达罗夫斯基、希腊总统萨克拉若普卢、保加利亚总统拉德夫、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摩尔多瓦总统桑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匈牙利总统阿戴尔、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波兰总统杜达、捷克总统泽曼、斯洛伐克总统恰普托娃、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毛里塔尼亚总统加祖瓦尼、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冈比亚总统巴罗、佛得角总统丰塞卡、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几内亚总统孔戴、塞拉利昂总统比奥、利比里亚总统维阿、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马里总统凯塔、布基纳法索总统卡波雷、加纳总统阿库弗-阿多、多哥总统纳辛贝、贝宁总统塔隆、尼日尔爾利亚总统布哈里、尼日尔爾尔总统巴祖姆、中非总统图瓦德拉、喀麦隆总统比亚、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圣普总统诺瓦、加蓬总统邦戈、刚果总统萨苏-恩格索、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安哥拉总统洛伦索、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瓜、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马拉维总统查奎拉、莫桑比克总统纽西、科摩罗总统阿苏马尼、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毛里求斯总统鲁蓬、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吉布提总统盖莱、厄立特里亚总统阿费沃基、埃塞俄比亚总统祖德、南苏丹总统基尔、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瓦努阿图总统摩西、帕劳总统惠普斯、密克罗尼西亚总统帕努埃洛、马绍尔群岛总统卡布阿、瑙鲁总统安吉米亚、基里巴斯总统马茂、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美国总统拜登、墨西哥总统洛佩兹、危地马拉总统贾马太、萨尔瓦多总统布克莱、洪都拉斯总统埃尔南德兹、尼加拉瓜总统奥特加、哥斯达黎加总统阿瓦拉多、巴拿马总统科蒂佐、多米尼加总统阿比纳德尔、多米尼加国总统萨瓦林、特多总统威克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苏里南总统单多吉、圭亚那总统阿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哥伦比亚总统杜克、厄瓜多爾尔尔总统拉索、秘鲁总统卡斯蒂略、智利总统皮涅拉、阿根廷总统费南德斯、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巴拉圭总统阿布多、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被政变推翻而未正式辞职的总统仍算在内)
⑤ 西班牙在佛朗哥统治时简史
西班牙国家元首(1939~1975),长枪党首领,法西斯军人独裁者。
1892年12月4日生于埃尔费罗尔军官家庭,1975年11月20日卒于马德里。1907年入步兵学院学习。1912年赴摩洛哥参加西班牙殖民战争。1915年升为少校。1926年晋升为准将。在J.A.普里莫·德里维拉军事独裁时期,任萨拉戈萨军事学院院长。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后,被取消现役军人资格。1933年,保守势力控制共和国,被重用。1934年晋升为少将。1935年任陆军参谋总长。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得胜利,佛朗哥被调往加那利群岛任军事长官。1936年7月18日驻摩洛哥的圣胡尔霍将军,领导发动了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叛乱。后来圣胡尔霍坐飞机在由葡萄牙到西班牙的途中机毁人亡,佛朗哥利用这一意外的机会,登上叛军魁首的宝座。在德国A.希特勒和意大利B.A.A.墨索里尼的支持下,镇压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争。1936年10月1日,任陆、海、空三军大元帅。经过近3年内战,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佛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党,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为唯一合法政党,取消共和时期的代议制度,颁布“关于一切权力归国家元首”的法令,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大权都由自己一人独揽,内阁各部部长,所有军、政要员甚至主教都由他任命,一切法律、法令都由他批准。逮捕、枪杀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欧洲及拉美各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佛朗哥面临着是否参战的选择,这也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看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例如,在一次马德里盛大阅兵典礼上,由于佛朗哥故意把准备要出席的德国元帅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贝当的后面,使这位早已将自己的指挥棒、元帅服送到马德里以施威摆阔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后,放弃到马德里参加观礼。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被希特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佛朗哥在国内仍推行其恐怖统治。对长枪党以外的党派,尤其是共产党、社会党党员,大肆搜捕、关押,甚至处死,而且还使用阉割刑和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佛朗哥的这种恐怖暴虐统治,引起世界范围的强烈不满。1946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建议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从西班牙召回大使,决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现行制度,今后就不接纳西班牙为联合国会员国。面对这种国际孤立的局面,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在国内开展仇视犹太人和一切外国人运动,禁止在公共场合悬挂写有外国字的招牌,鼓励使用本国产品。1947年,佛朗哥又签署《国家元首关于国家元首职位继承法》,宣布西班牙为立宪王国,规定佛朗哥有指定国王继承人,罢免国王继承人的权利。
在对外政策方面,由于美苏开始走向冷战,佛朗哥又开始利用美苏矛盾,实行亲美政策,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1953年,佛朗哥与美国签订了《美西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西班牙向美国提供海、陆、空四个军事基地。从而获得美国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打破联合国对西班牙的制裁。依仗美国的势力和影响,佛朗哥在外交上有了更宽的活动空间。对英、法两国,佛朗哥也一直在寻找改善关系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同美国交往中讨价还价的实力。1963年,美西协定十年有效期已满,按规定重新讨论延期的条款。正值此时,美法关系十分紧张,佛朗哥又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与法国的关系,双方外事活动频繁,委员互访,发表联合公报,签订海空军联合演习协议等等。这样做,目的是为美西协定延期谈判作准备。在1963年签署的美西延期协议中几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过这个协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武装西班牙军队。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个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之一。
佛朗哥把世界上最后一个法西斯独裁政权维持近40年,除了实行暴政以外,还采取一些较灵活的安抚措施。他往往在血腥镇压了民众反独裁运动之后,也作一些让步。譬如,禁止解雇固定工人,建立较发达的社会保险制度,禁止把小佃农从土地上赶走,对政治犯减刑或特赦等等。佛朗哥实行的这种软硬兼施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一直持续到1975年,是年11月20日,83岁的佛朗哥因冠心病复发而寿终正寝。佛朗哥在弥留之际是痛苦的,他的私人医生不得不用手指塞进他的喉咙抠出窒息着他的血块,他对医生说:“死也这么费劲”。佛朗哥死后,国内有些人用香槟酒庆祝,大街上空空荡荡,悄然无声,人们长期的积怨倾泻在这种空荡和安谧之中。西班牙当代最着名的诗人之一阿尔维蒂说:“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刽子手死了,地狱的烈火烧他,也不足解恨”。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为他的死感到悲痛,认为佛朗哥经历了西班牙史上一个有意义的纪元。
⑥ 二战结束后第一任西班牙首相是谁
西班牙:1947年佛朗哥宣布西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5年11月佛朗哥病逝,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登基。1976年7月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西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1982年10月工人社会党首次在大选中获胜组阁,并在1986年、1989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赢得大选蝉联执政。1996年人民党上台执政,2000年5月再次赢得大选。2002年7月,内阁进行重大改组。
希望采纳
⑦ 各个国家元首的名字 谁给列举出来
亚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日本 明仁天皇 小泉纯一郎
巴基斯坦 穆沙拉夫 穆沙拉夫
菲律宾 阿罗约 阿罗约
朝鲜 金正日 总理洪成南
韩国 总统金大中 总理李汉东
印度 总统纳拉亚南 总理瓦杰帕伊
印度尼西亚 梅加瓦蒂 梅加瓦蒂
以色列 总统卡察夫 总理沙龙
伊拉克 萨达姆 萨达姆
新加坡 总统纳丹 总理吴作栋
柬埔寨 国王西哈努克 首相洪森
越南 国家主席陈德良 总理潘文凯
美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美国 布什 布什
加拿大 英国女王 总理克雷蒂安
古巴 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
巴西 卡多佐 卡多佐
墨西哥 总统福克斯 福克斯
阿根廷 总统德拉鲁阿 德拉鲁阿
欧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英国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首相布莱尔
德国 总统约翰内斯·劳 总理施罗德
法国 总统希拉克 总理若斯潘
意大利 总统钱皮 总理贝卢斯科尼
西班牙 国王卡洛斯一世 首相阿斯纳尔
俄罗斯 总统普京 总理卡西亚诺夫
荷兰 女王贝娅特丽克丝 总理科克
乌克兰 总统库奇马 总理基纳赫
瑞典 国王古斯塔夫 首相佩尔松
南斯拉夫 总统科什图尼察 佩希奇
非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南非 总统姆贝基 姆贝基
埃及 总统穆巴拉克 总理奥贝德
利比亚 领导人卡扎菲 卡扎菲
尼日尔爾利亚 总统奥巴桑乔 奥巴桑乔
纳米比亚 总统努乔马 努乔马
博茨瓦纳 总统莫哈埃 莫哈埃
阿尔及利亚 总统布特弗利卡 阿里·本弗利斯
大洋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澳大利亚 英国女王 总理霍华德
新西兰 英国女王 总理克拉克
斐济 总统伊洛伊洛 总理恩加拉塞
⑧ 西班牙的国王——胡安·卡洛斯——是属于哈布斯堡王室还是属于波旁王室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于罗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国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孙子,其父为巴塞罗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时随其父旅居意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国。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复君主政体并任国家元首,他选中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国王并召其回国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学毕业后,接受了全面的军事训练,先后在西陆、海、空三军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他入马德里大学攻读政治、法律、哲学、历史、文学、国际法等课程。大学毕业后,胡安·卡洛斯开始从政实践,先后到政府各部门熟悉行政管理情况。1969年7月,西班牙议会批准胡安·卡洛斯为未来的国家元首。他于1975年11月登基,王号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还是西班牙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对内主张“改革”和“民主化”,对外主张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⑨ 现任世界大国国家元首首脑名字全称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日本 明仁天皇 小泉纯一郎
巴基斯坦 穆沙拉夫 穆沙拉夫
菲律宾 阿罗约 阿罗约
朝鲜 金正日 总理洪成南
韩国 总统金大中 总理李汉东
印度 总统纳拉亚南 总理瓦杰帕伊
印度尼西亚 梅加瓦蒂 梅加瓦蒂
以色列 总统卡察夫 总理沙龙
伊拉克 萨达姆 萨达姆
新加坡 总统纳丹 总理吴作栋
柬埔寨 国王西哈努克 首相洪森
越南 国家主席陈德良 总理潘文凯
美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美国 布什 布什
加拿大 英国女王 总理克雷蒂安
古巴 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
巴西 卡多佐 卡多佐
墨西哥 总统福克斯 福克斯
阿根廷 总统德拉鲁阿 德拉鲁阿
欧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英国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首相布莱尔
德国 总统约翰内斯·劳 总理施罗德
法国 总统希拉克 总理若斯潘
意大利 总统钱皮 总理贝卢斯科尼
西班牙 国王卡洛斯一世 首相阿斯纳尔
俄罗斯 总统普京 总理卡西亚诺夫
荷兰 女王贝娅特丽克丝 总理科克
乌克兰 总统库奇马 总理基纳赫
瑞典 国王古斯塔夫 首相佩尔松
南斯拉夫 总统科什图尼察 佩希奇
非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南非 总统姆贝基 姆贝基
埃及 总统穆巴拉克 总理奥贝德
利比亚 领导人卡扎菲 卡扎菲
尼日尔爾利亚 总统奥巴桑乔 奥巴桑乔
纳米比亚 总统努乔马 努乔马
博茨瓦纳 总统莫哈埃 莫哈埃
阿尔及利亚 总统布特弗利卡 阿里·本弗利斯
大洋洲各国
国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澳大利亚 英国女王 总理霍华德
新西兰 英国女王 总理克拉克
斐济 总统伊洛伊洛 总理恩加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