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平等部是干什么的

西班牙平等部是干什么的

发布时间: 2022-09-13 13:11:53

⑴ 为什么西班牙这么多女性参政

1、过去:西班牙过去“大男子主义”盛行。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妇女要想外出旅游或开设银行账户,必须有丈夫的书面许可。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妇女的地位才逐步得到改善。
2、来自政府的支持:以萨帕特罗为首相的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妇女工作。萨帕特罗2004年4月执政后,立即兑现“让内阁实现男女平等”的竞选承诺:全部16名内阁大臣中,8名是女性,而且,内阁第一副首相便是女性。妇女在西班牙内阁中成了真正的“半边天”。此外,在西班牙本届议会中,女议员占36%。
3、来自法律的支持:2006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西班牙政府通过了《男女平等法》法案。这部《男女平等法》有两个特点引人注目。一是全面。该法对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规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和国家政权、公共部门、企业乃至家庭生活等各个层面。二是各项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强。妇女参政特别是进入国家政权各级领导岗位是实现女性同男性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法规定,在国家各级选举中,列入候选人名单的女性人数不得低于40%。该法还规定,各级公共部门任命领导成员,女性也不得低于40%的比例。
4、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对企业,该法一个重要条款是要让妇女进入企业的领导层。该条款规定,企业管理委员会中女性领导成员也要达到40%的比例(该法生效后的4年内实现)。该法还要求企业必须同员工签署有关男女平等的协议。在家庭生活层面,该法明确规定,男女都有照顾家庭的责任。针对这一原则,该法有一系列的具体规定,如给予有新生儿的男性员工10天带薪照看孩子的时间,假期工资由企业和社会保险分担。该法规定了激励措施和惩罚办法。比如,切实落实了该法的企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获得公共部门合同的优先权;对违反该法的单位,根据违法程度,最高罚款额可达9万欧元。
希望对你有用处!

⑵ 16世纪的西班牙,到底发生了什么

16世纪,当时的最强全球殖民帝国西班牙计划征服中国,西班牙计划让公民与中国妇女结婚,培养混血后代,执掌中国的统治权。然而一场海战改变了历史走向,西班牙梦想落空。

16世纪西班牙狂妄殖民中国,培养混血后代,一场海战梦想落空
西班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殖民帝国。16世纪时,西班牙本土疆域包括葡萄牙和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凭着其可怕、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主宰欧洲。

西班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贸易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占领美洲大片领土。此外西班牙征服了非洲众多海岸,亚洲的印度沿岸,菲律宾等地区。一时之间,凭着其无敌舰队,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

16世纪西班牙狂妄殖民中国,培养混血后代,一场海战梦想落空
16世纪末,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宾之后,即开始积极考察、分析中国国情、民情,并对福建沿海进行侦察,熟悉航道并绘制地图。1586年4月,西班牙驻马尼拉殖民政府召开马尼拉大会,制定了征服中国的计划书。侵华远征军计划由1万到1.2万名西班牙士兵组成,另加5000名日本人。远征军总司令由菲律宾群岛的总督担任。军队由枪手、甲胄兵和毛瑟枪手等组成。派遣4艘大帆船的船员,以及三四名铸炮者,还有12名武器和抛火器的工匠、一些能制沥青的手工艺匠以及能造高舷侧大帆船的船匠。

计划书强调侵略成功后,西班牙可利用在中国获得的物资打击自己的敌人。中国还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员,西班牙可获得金、生丝、绸缎、精美的手工艺品。西班牙国王可以从中国获得大量租税和利润。征服中国后,西班牙人可定居中国并得到封爵。

计划书还建议西班牙公民与中国妇女结婚,培养混血后代,执掌中国的统治权。西班牙人和中国妇女结合,便会有适宜作神甫和传教士的人以及担任政府官员和担任军事职位的人。这些人组成的亲属集团和利益集团将会巩固西班牙在中国的统治。

16世纪西班牙狂妄殖民中国,培养混血后代,一场海战梦想落空
西班牙称霸全球依靠强大的无敌舰队,无敌舰队约有150艘以上的大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西班牙征服中国的计划还未实施就遭受了挫折。西班牙为争夺美洲殖民地,与新兴起的英国发生了矛盾。1588年夏天,英国舰队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海战,西班牙遭受失利。1588年到1601年,西班牙五次远征英国,均告失利。

而西班牙国内,低地国家荷兰从西班牙统治下获得独立。为了应付与英荷的战争,西班牙侵华计划只得一搁再搁,直至最后流产。

16世纪西班牙狂妄殖民中国,培养混血后代,一场海战梦想落空
明朝水师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对外的几场海战都是全胜。1633年7月料罗湾海战,参战的荷兰舰队9艘以及荷兰招揽的50多艘海盗舰队全军覆没。明朝郑芝龙的水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此后荷兰人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才可以保证在远东水域的安全。

西班牙侵华计划破产,如果他们真来打明朝,也将是惨败而归。

⑶ 联合国是干什么的

1、维持世界各地和平。

2、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3、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

4、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有: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前共有193个成员国,其中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

(3)西班牙平等部是干什么的扩展阅读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联合国

1、汉语:Lián hé guó

2、英语:United Nations(UN)

3、法语: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4、西班牙语:Organización de las Naciones Unidas、Naciones Unidas

5、俄语:Организация Объединённых Наций

6、阿拉伯语:الأمم المتحدة

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联合国

⑷ 学习西班牙语以后能做什么工作

学习西班牙语以后可以做的工作如下:
大体上是这样的,如果你的学校够牛属于985、211学院的话可以进入到外交部或者驻外使馆。口语和笔译都很好而且还是男孩子的话,你可以选择外派常驻这条路。擅长口语和笔译且是女孩子的话,可以考虑进入外贸公司跟单或者进行文案笔译工作。
性格活脱,不愿意坐在办公室围栏内,可以进入西班牙语导游圈,这会让你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机缘巧合做了国际领队的话,基本上欧洲那就是每周都去。
每年国考,政府都会设置很多小语种职位,例如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而且和其他工作的考生相比,小语种只有少量的几个人去挣一个职位,而且我国驻世界各地的大使馆、外交部等机构对小语种的人才也是需求量很大的,所以,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想要进入公务员的队伍还是比较容易的。
现在很多高级院校都开设了小语种专业,但是教师资源却比较匮乏。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这样的学校去当老师,真正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⑸ 白色情迷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内容

中文片名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原片名 Trois couleurs: Blanc 更多中文片名 三色:白 白色情迷 三色之白色篇 更多外文片名 Trzy kolory: Bialy Trzy kolory: Bia?y .....(Poland) White Three Colours: White Three Colors: White .....(USA) Trzy kolory: Biay .....(Poland) 影片类型 剧情/ 喜剧 片长 91 min 国家/地区 法国 英国 波兰 瑞士 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波兰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SR 级别 Argentina:13 Australia:M UK:15 Finland:K-12 Sweden:11 USA:R Spain:18 Chile:14 Canada:14 Germany:12 South Korea:18 Iceland:12 Singapore:M18 Hong Kong:IIA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克日什托夫·皮尔斯维奇 Krzysztof Piesiewicz 演员 泽比纽·扎马洲斯基 Zbigniew Zamachowski .....Karol Karol 朱丽·德尔比 Julie Delpy .....Dominique Janusz Gajos .....Mikolaj Jerzy Stuhr .....Jurek Aleksander Bardini .....Le notaire (The Lawyer) Grzegorz Warchol .....L'elégant (The Elegant Man) Cezary Harasimowicz .....L'inspecteur (The Inspector) Jerzy Nowak .....La vieux payson (The Old Farmer) 制作人 Yvon Crenn .....executive procer Marin Karmitz .....proce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摄制格式 35 mm 制作处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制作公司 CAB Proctions [瑞士] Canal+ [法国] France 3 Cinéma [法国] MK2 Proctions [法国] Zespol Filmowy "Tor" [波兰] 发行公司 人造眼 Artificial Eye [英国] Film Arte [阿根廷] ..... (Argentina) JMM Invest S.L. ..... (Spain)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 Miramax Films [美国] ..... (USA) (subtitled) 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特技制作公司 Ercidan [法国] 其它公司 Action Light [瑞士] ..... electrical equipment American Express [美国] ..... thanks Aéroports de Paris [法国] ..... thanks Locaflash ..... electrical material RATP "Roue Libre" [法国] ..... thanks Samuelson Alga Cinéma [法国]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Tri-Track SInc. [法国] ..... re-recording facilities Virgin Records Ltd. [英国]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as Virgin Movie Music)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1994年1月26日 美国 USA 1994年2月18日 荷兰 Netherlands 1994年3月10日 西班牙 Spain 1994年3月11日 德国 Germany 1994年3月24日 瑞典 Sweden 1994年3月25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4年5月27日 芬兰 Finland 1994年10月2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4年11月3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编辑本段]电影幕后 幕后制作 这是《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二部,白色象征平等。影片有一种苦涩的自嘲精神,用人物大起大落的命运,取得情感的宣泄。由此,白色所象征的平等成了男女之间对控制地位的你争我夺。影片的风格是对传统言情剧的一种反动,本片也是三部曲中惟一的喜剧。 波兰导演兼编剧可尔斯托夫·基耶斯罗斯基红蓝白三部曲之一。导演试图用《白色》表现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构思令人感叹,片中也多次出现主人公身着白色服装出现的场景,比如多米尼加国头身着白色婚纱的场景,卡洛尔身着白色西装的场景等等。 花絮 ·Juliette Binoche和Florence Pernel,在Kieslowski的蓝白红三部曲之蓝Trois couleurs: Bleu (1993)中的两位主演,在本片有客串演出。 精彩对白 [Expecting to find valuables, the luggage thieves open the suitcase containing Karol](期待找到值钱的东西,小偷们打开装着卡罗的箱子) First Thief: Fuck! It's alive! 第一个小偷:他妈的!是个活的! Second Thief: What the fuck? 第二个小偷:他妈的是什么? Third Thief: Pull him out! 第三个小偷:把他拖出来! [编辑本段]三部电影详细剧情 《蓝》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篇。该片一出品即获取了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而《蓝》相应地把视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义中。 与宿命感伤,温情弥漫的《蓝》相比,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显得幽默诙谐得多了,但是主题内涵的相似性,同样使该片承载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影片《红》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该三部曲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尝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他的这番话可以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 ----魔时网影评 经典电影——红白蓝三部曲 三部影片用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诠释了人性,不同的颜色被俄国导演基斯洛夫斯基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影片中没有夺人喧目的镜头,却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脉搏,而且每部影片结尾都会出现同一个身处不同场景的老太太, 相信各位看过之后必有更深的感想~~ 导演:基斯洛夫斯基 演员: 《红》 艾琳·雅各布 琼·路易斯 特林提·格南特 《红》剧情: 模特瓦伦婷与男友分手后,意外地认识了一位退休法官。他在年轻时,被女友抛弃并且受尽屈辱。再加上他的职业的关系,他对人性抱着批判、敌视的态度。退休后,他整天窃听邻居的电话,以此消磨自己的生命。瓦伦婷认为他这样做极不道德。退休法官打开窃听器,告诉瓦伦婷在平静的生活下面,隐藏着人性的阴暗面。瓦伦婷认为人总有虚弱的时候,但是能够改正。因为这时她自己也非常地无助,她的弟弟得知自己和她一样是个私生子以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吸毒而见诸报端。而这时她又被男友误解而两相分离了。在叙述老法官的窃听行为时,开始讲述一个见习法官的故事。他的经历几乎和老法官如出一辙。失恋之后,他决定到英国度假,在海上时受到风暴的袭击,患难后与同船的瓦伦婷终于都找到了彼此爱的归宿。而老法官在瓦伦婷的感染下,也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蓝》 茱莉叶·比诺什 伯努瓦·雷让 弗洛伦恩·佩奈尔 《蓝》剧情: 朱丽叶是一位着名音乐家的妻子。他们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儿,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但一次车祸夺走了一切。但正是由此开始,朱丽叶才走进更深层的人生。而以前,她一直都生活在丈夫的阴影下。虽然自己也是一个音乐家,但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把身心放在家庭上,并且以此为幸福。但这种幸福其实是非常脆弱的。朱丽叶离开了音乐家的蓝色小屋,住进了公寓,走进她以前所不熟悉的生活。她看到一个年轻人被人追打逃避无门,她看到妓女以卖身为乐并且依然保持纯洁,她看到刚从贵妇人的车里下来的流浪汉坐在地上吹奏短笛,她看到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太太,走过漫长的路,非常吃力地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她看到自己厨房里一窝小鼠,让她恶心也让她怜悯。每当这些时候,贯穿始终的主题猛然间响起,让她心颤晕眩。 丈夫的助手来帮她整理资料,朱丽叶知道他一直爱着自己。作为对丈夫和以前生活的报复,她和助手作爱然后离开了他。但是助手终于找到了她,求她和自己一起完成音乐家的遗作。在这期间,她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其实已有情人在外,并且已经怀了孩子。但是她经历的一切使她学会了宽容怜悯和关爱,最终她和助手一起把音乐家的《欧盟交响曲》最后乐章完成。 http://ke..com/view/527431.htm?fr=ala0_1_1

⑹ 一战、二战的时候,拉丁美洲国家在干什么

一战、二战期间的拉丁美洲国家,受到的战争洗礼相对较少。期间主要是国家发展与种族的融合。 这也奠定了之后拉丁美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分析一战、二战时期的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不难发现其变化及动作: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太子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向法国宣战。德国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同时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及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宣战。
战争主要在由德国和奥匈帝国还有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进行。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欧美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最初在欧洲进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欧洲范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一战中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集团的德、奥匈等国战败而结束。

即1914--1918.。

与此同时

1910年--1917年,墨西哥在干革命,推翻蒂亚斯的独裁统治,挫败美国干涉,制定了1917年的新宪法;1920年起,墨西哥进入相对和平时期。

哥伦比亚就没什么大事了,无非就是种咖啡,采石油,种香蕉之类的,一直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然后人民不干啦,1930年哥伦比亚共产党就成立了。

委内瑞拉1908年戈麦斯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长达27年的亲美独裁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始在委内瑞拉建厂。战后,美国资本大批涌入。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马拉开波湖盆地油田的开发,委内瑞拉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随着石油等工业部门的发展,委内瑞拉工人阶级逐渐形成。1928年 2月,爆发了大规模反独裁政权的群众运动。1935年以后,民主运动再度高涨,国家民主党 (1941年改称民主行动党 )和共产党(1937)等相继成立。

圭亚那也一样啊,被美国压榨,美国公司跑去那采资源。

厄瓜多爾尔尔在自由党人L.普拉萨·古铁雷斯任总统期间(1901~1905,1912~1916),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可可成为主要出口商品。1916~1925年,厄瓜多爾尔尔的政治、经济大权完全掌握在商业和农业银行手中。1925年一些青年军官发动起义,推翻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G.S.科尔多瓦政府(即厄瓜多爾尔尔七月革命)。

巴西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新政府打着“秩序和进步”的口号,并以总统制为基础来加强巴西的近代化,除了生产全世界四分之三产量的咖啡之外,在经济上也缔造了佳绩。后来在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下,“咖啡经济”受到了沉痛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政变、独裁统治和君主立宪等体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玻利维亚15世纪就被西班牙占成殖民地了,一战之前几十年和智利打仗,打了几年,输了,丢了一片领土,一战之后的十几年1932年,又和巴拉圭打仗,又被人刷了经验,又丧失了大片领土。

智利在1891年,海军军官J.蒙特发动内战,夺取政权。此后,地主阶级联合大进出口商通过国会控制政府,开始了所谓“国会共和时期”(1891~1920)。这个时期,智利经济有所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逐渐成长起来,1909年成立了工人联合会。1912年,在L.E.罗卡瓦隆领导下成立了社会劳工党。

巴拉圭1904~1936年,自由党掌权。这期间,党争不止,党阀擅权,政治混乱,经济发展缓慢。

乌拉圭算是比较安定的国家了,在20世纪上半叶,经济稳定、社会安宁。直到1973年发生军事政变。

阿根廷1853年,乌尔基萨将军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国,乌成为阿制宪后第一任总统。1860年改为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文人交替执政局面。但是政局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也算是比较稳定的。

其实一战基本上可以说算是欧洲的战争,南美地区基本没有卷入战争,所以这些国家在一战期间基本上就是采矿采石油,种咖啡种香蕉,暴力一点的国家或者地区就你打我,我打你,但都是局部战争,很少有大规模战争。

二战开始,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从39年九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5月8日,苏俄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为止。

这期间

墨西哥1920年起进入和平时期。但历届政府并没有认真贯彻1917年宪法原则和社会改革纲领。土改进行缓慢,工人生活贫困,外国资本控制着墨西哥大量财富,经济发展迟缓。1934年L.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他组织资产阶级左翼激进政府,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大力推进土改,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比其执政前历届政府20年分配总额还多一倍以上。1937年实行铁路国有化,1938年将外资石油公司全部收归国有,建立石油、铁路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部门。这些改革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墨西哥虽然没有大规模卷入二战,但是众所周知墨西哥当时是美国的小弟,完全被美国控制,所以站在同盟国这边,开放了一些港口,也有派兵出战的表现。

哥伦比亚在1930年 7月成立哥伦比亚共产党。同年,自由党人E.奥拉亚·埃雷拉当选总统(1930~1934在任)。自由党再度执政后,在人民的压力下实行了一些改革。A.洛佩斯·普马雷霍第一次执政期间,于1936年修改宪法:明确三权分立原则,实行直接选举;废除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规定工人有权罢工,有选择职业的自由;政府承认农民占领私人荒地的所有权,规定工人的最高工作日和失业补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工业品进口减少,咖啡输出增多,哥伦比亚的工农业都有所发展,国家黄金储备增加,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哥伦比亚与日本断交,1943年11月对德宣战。1946年,保守党人M.奥斯皮纳·佩雷斯在美国支持下当选总统(1946~1950在任)大肆迫害自由党人和劳动人民。1948年 4月,自由党左翼领袖J.E.盖坦被暗杀,导致人民武装起义。1949年保守党人L.E.戈麦斯·卡斯特罗当选总统,执行亲美独裁政策。1950年农民在山区组织游击队,多次击退政府军的围攻。1953年武装部队司令G.罗哈斯·皮尼利亚发动政变上台,1957年被迫下台。同年自由党和保守党达成协议,组成全国阵线,决定从1958年起16年内两党轮流担任总统,共同组阁。

委内瑞拉在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马拉开波湖盆地油田的开发,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随着石油等工业部门的发展,委内瑞拉工人阶级逐渐形成。1928年 2月,爆发了大规模反独裁政权的群众运动。1935年以后,民主运动再度高涨,国家民主党 (1941年改称民主行动党 )和共产党(1937)等相继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委内瑞拉的食品、纺织、印刷等民族工业有所发展,一些大庄园逐渐变为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农场。1945年10月,一批青年军官和民主行动党人发动政变,推翻了I.梅迪纳·安加里塔政权,成立革命执政委员会,由民主行动党领袖R.贝坦库尔特任主席。1947年12月举行第一次普选,民主行动党人R.加列戈斯当选总统,次年 2月就职。民主行动党政府宣布实行民主自由,并对外国石油公司增加所得税。1948年11月,美国支持M.佩雷斯·希门尼斯发动政变,建立亲美军事独裁统治。1958年 1月委内瑞拉人民起义推翻了佩雷斯·希门尼斯政权。同年12月举行普选,贝坦库尔特当选总统,次年 3月由民主行动党、民主共和联盟、基督教社会党组成三党联合政府。

圭亚那继续被欧美国家压榨orz

厄瓜多爾尔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站在同盟国一边,自由党总统C.A.阿罗约·德尔里奥将加拉帕戈斯群岛租让给美国作空军基地。1941年厄瓜多爾尔尔同秘鲁发生边界武装冲突,结果失败,丧失大片国土。1944年 5月阿罗约·德尔里奥被人民起义推翻,J.M.贝拉斯科·伊瓦拉就任总统(见厄瓜多爾尔尔人民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厄瓜多爾尔尔民族民主运动高涨。1945年颁布了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同年底,美国被迫撤除设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空军基地。1947年发生军事政变,贝拉斯科·伊瓦拉政府被推翻。1948年自由党人G.普拉萨出任总统,同美国签订双边军事协定。1952年贝拉斯科·伊瓦拉第3次当选总统。同年8月,厄瓜多爾尔尔同秘鲁、智利共同签署维护 200海里海洋权的《圣地亚哥宣言》。1956年以后曾多次建立亲美独裁政权。1968年6月贝拉斯科·伊瓦拉第5次当选总统。两年后他解散议会,宣布全国戒严,独揽大权。1971年由于美国渔船不断在厄瓜多爾尔尔领海非法捕鱼,厄美关系紧张。

玻利维亚32年才被人胖揍一顿,还没缓过来

智利在1936年,激进党、共产党、社会党、民主党和劳工联盟组成人民阵线。激进党在人民阵线支持下执政,P.A.塞尔达(1938~1942)、J.A.里奥斯·莫拉莱斯(1942~1946)和G.冈萨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继任总统。前两届政府曾大力兴办学校,成立“生产开发公司”,发展民族工业,向农民贷款,发展对外贸易。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更加壮大。1941年国会选举时,有18名工人代表被选入国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4年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1945年对轴心国宣战。冈萨雷斯·魏地拉执政初期,曾吸收共产党人入阁。1947年起,关押并流放大批共产党人,镇压罢工工人,并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断交。1948年颁布<保卫民主法>,宣布共产党为非法。1952年,C.伊瓦涅斯·德尔坎波当选总统后,继续执行对外追随美国、对内压迫人民的政策。由于美国资本的控制,智利民族工业发展非常缓慢;农业亦非常落后,全国70%的可耕地掌握在大地主手中。人民生活日益困苦,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日益发展。

巴拉圭1936年2月17日,R.弗朗哥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他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一些政治、经济改革,征收大庄园主部分闲置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1939年 4月,J.F.埃斯蒂加里维亚在自由党支持下当选总统,1940年9月因飞机失事遇难。H.莫里尼戈继任总统后,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948年2月,“红党”把他赶下台,夺取政权,由J.N.冈萨雷斯任总统。此后政局混乱,总统更迭频繁。1954年 5月,A.斯特罗斯纳发动政变,推翻当时的总统F.查韦斯,利用红党和军队维持其统治。他对外依靠美国,对内严厉镇压反对派,执政至今。

乌拉圭继续安定

阿根廷一直在中立,因为战前阿的政策相当亲德,很晚才对德宣战,而且时任的总统倾向于纳粹制度,战后也很多纳粹逃到阿根廷。

其实在珍珠港事变后,当时乌拉圭国家党领导人的讲话最能代表南美洲国家的心声,他说:“这场战争应该由金黄头发的人和黄种人自己解决。反正这是狮子与狮子为争夺猎物的斗争。”几乎所有南美洲人也抱着这样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因此,绝大数南美洲国家都没有卷入战争。

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巴西:

巴西是惟一积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南美洲国家。二战全面爆发前,巴西与纳粹德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主要是巴西向德国出口商品,德国给巴西提供军火。战争爆发前一年,德国25%的进口来自巴西。同一年,巴西开始从德国大量进口武器。自1930年起,投机分子瓦加斯统治着这个拥有四千五百万人口的南美最大国家,正如其政府成员公开所说,瓦加斯在意识形态上接近德意日轴心国。1937年11月10日,他发动政变废止宪法、禁止一切政党活动,使自己成了所谓的“新国家”的独裁者。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后,美国一边观望“不出手”,一边又督促南美洲各国加入盟国阵营。1940年7月至1941年12月,美国向巴西提供了为数不少的军事、技术和财政援助。1941年2月,巴西总统瓦加斯向美国保证,如果美国受到别国攻击,巴西将全力支持美国。同一年,美国便开始支持巴西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造大型炼钢厂,这座炼钢厂建成后就成了巴西工业化的象征。巴西在美国的支援下,很快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成为南美洲举足轻重的国家。有历史学家说:“战争期间,美国把对拉丁美洲四分之三的军事投资给了巴西。依靠美国的财政和技术援助,巴西在拉丁美洲加强了自己的优势地位,超越了阿根廷。”

为了阻止巴西与美国的交往,1942年2月至8月,德国击沉了近20艘巴西商船,巴西于8月28日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1944年6月30日,一支由美国训练和装备的26000名巴西远征军陆军部队加入美军第五师,投入意大利战场。据统计,在整个二战期间,巴西空军共执行了2550次飞行任务,有1889名巴西人阵亡,在前线阵亡的约有650人。
1933年至1938年期间,巴西与德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德国把瓦加斯威权政府看作是理想的伙伴。1938年,德国25%的进口、主要是原料和农产品来自巴西,同期巴西与美国的贸易额下降。同一年,巴西开始从德国进口武器。 1938年,瓦加斯借口加强民族主义,禁止外国人从事政治活动。这样,在巴西南方生活的八十万德国移民受到了限制,当时的德国移民接受纳粹的学校教材和宣传材料、报纸和德国乌发电影制片厂的电影。1931年起在巴西存在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有五千名党员,该党由于进行政治活动,也遭到取缔。

以下为全文转自网络:巴西是盟军的一员,早在二战初期就被美国争取,加入了盟军并获取大量的军事援助.巴西陆军在意大利有出色战绩,巴西远征军第一师在1945年7月6日回国前,在远离故土的战场,巴西远征军奋战了239天,陆军部队一共俘获了敌方将军2名、军官892名和士兵19679名,其代价是阵亡13名军官444名士兵,2064名战伤,658名事故受伤,被俘1名军官34名士兵,失踪16人。空军部队共有48名飞行员执行了445次战斗任务,出击2546架次共计5465飞行小时,投弹约1010吨,击毁了1304辆汽车、12列火车、8台装甲车辆、25座铁路公里桥梁和31个燃料库和弹药库。大队的损失是,飞机被击落22架,飞行员当中5名在防空炮火下阵亡,3名在事故中丧生,3名被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西除了派遣远征军直接赴欧作战,还在空运中转以及大西洋船队的护航中也作出了贡献。虽然没有远征军那么引人注目,但是这些贡献对于保护大西洋航线的畅通、巴拿马运河的防卫、加勒比、南大西洋的反潜作战以及补给运输交通线路的巩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远赴重洋的那支远征军部队,虽然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在最早的战斗中发挥不佳,但是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也学会了本领,逐渐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可以说,对于在意大利的战斗,任何远征军将士都为此感到光荣。尽管从组织上看来,远征军是隶属于美军门下,从补给到作战几乎都听任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雇佣兵的色彩,但是他们的英勇行为以及从作战的历史来看,直到现在,巴西人还是以此为荣,并对远征意大利的行动进行着高度的评价。
虽然到了最后,几乎所有的南美国家都象征性地对轴心国宣战,但是只有巴西,才是对战争作出了有意义的贡献,通过与美国的深入合作,在巴西国内,瓦加斯总统所期待的经济军事各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参战以前所兴建的钢铁厂就是巴西的工业化所迈出的第一步,这以后,由于美国在巴西军事基地的建设,从客观上,巴西的铁道、机场、道路等交通设施比起战前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样,由于远征军获得的现代化武器以及在实战中取得的现在作战的经验,巴西的国防力量比起南美各国也有了巨大的差异。无形中,巴西在南美各国中的威望也上升到了不可动摇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远征军的士兵还在另一个意义上改变了巴西自身。由于巴西在战前和别的南美国家一样,还是一个独裁气息严重,等级差别森严的国家,这一次大规模的远征欧陆,所招募的士兵大多来自社会的底层,然而到了意大利,隶属在美军这么一支民主气息相对浓厚的军队下,平等的思想在他们身上扎下了根,也为他们培养了一种自信和自尊以及对个性的认识。他们回到了国家以后,很快便成为了推动巴西民主化的先锋力量。战后的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和别的以军人当政的南美军事独裁国家有着不同,在国内动乱政变不绝的那些国家中,唯有巴西保持着一种相对而言安定和发展的状态,这一切,和那239天的远征都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而新一代巴西总统中甚至也有原来远征军的成员。由此可见,那一支规模不大的远征军,对于战后所巴西起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巴西是积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南美国家,两万六千名巴西士兵在意大利战线与盟国并肩作战,参战给巴西带来了军事现代化、使巴西获得了进入工业时代的入场券,在南美洲拥有了更大的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西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源源不断地供应盟军战略物资,派兵作战.积极配合盟军的军事行动,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铺平了道路。

所以,拉丁美洲的各个国家在一战、二战时期主要动向概括为: 融合、抗争、发展。

⑺ 格伦部是干什么的

·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是着名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在西班牙王室赞助下,于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并且成功到达美洲。

⑻ 联合国的总部是啥

1L的好像只介绍了其中一个啊
联合国的总部不只一个,美国纽约、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肯尼亚内罗毕、泰国曼谷等

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2003年9月1日,包括联合国秘书处大院及附近的其它联合国机构办公大楼在内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实行全面禁烟措施。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东河之滨,有一块72000平方米的“国际领土”,这就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它的主体建筑是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厦,于1951年建成。右侧是联合国会场和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的会议楼;左侧连着哈马舍尔德图书馆,馆内珍藏各类图书约10万册。联合国总部门前迎风飘扬着所有成员国的国旗。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欧洲总部): 在瑞士日内瓦设有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它位于美丽的日内瓦湖西南端的罗讷河畔,包括阿里安纳公园在内,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这里建造的万国宫,全称为“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或称“联合国欧洲总部”),设有200多个联合国所属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每天几乎同时有80多个国际会议在此举行。每个会议厅都设有同声传译席,不同语言的代表,只要戴上耳机,即可选择自己所要听的语言。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 建在维也纳北郊的多瑙河畔,由7座大楼组成,主楼18层,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可容纳4000多人同时办公。这座联合国城是1974年联合国大会上决定建立的“联合国会议城市”,奥地利政府经过6年的精心施工,于1979年建成,并以每年每平方米1奥地利先令(约合人民币0.1元)的租金租给联合国使用,租期为66年。
除了上述三大“联合国城”,还有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联合国非洲总部)、联合国曼谷办事处(联合国亚洲总部)等

howerver,
瑞士日内瓦,肯尼亚内罗毕、泰国曼谷分别是欧非亚的(算是地区性的)总部

⑼ 谁能给我卡梅·查孔(西班牙国防大臣)的具体资料,高分求助,最好是全英文的

卡梅·查孔·皮克拉斯(西班牙语:Carme Chacón Piqueras,1971年3月13日),西班牙政治家,曾任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第一届内阁住房部长(2007年-2008年),现任第二届内阁国防部长(2008年至今)。

查孔在巴塞罗那大学获得法律学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奥斯古德大楼法学院、金斯顿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查孔担任过宪法教授和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执行委员会教育、文化及研究委员会秘书。

查孔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位女国防部长,被任命时她还怀有7个月的身孕。

卡梅·查孔1971年3月13日生于加泰罗尼亚地区巴塞罗那附近,是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她曾经担任过营业员,在巴塞罗那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英国的多家大学任教。

还是大学生时,卡梅·查孔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她成为市议员,2004年成为议会发言人,最终随着萨帕特罗获选进入内阁。2007年7月卡梅·查孔出任房产大臣。2008年4月14日,卡梅·查孔成为西班牙首位女国防大臣。

⑽ 五个国际组织,并说出在国际上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现任总干事是欧盟前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 (法国人),2005年9月任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IBRD) 通称“世界银行” (World Bank) 。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5年12月27日,28个国家政府的代表签署了这一协定,并宣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并在巴黎、纽约、伦敦、东京、日内瓦等地设有办事处,此外还在20多个发展中成员国设立了办事处。 世界银行将在肯尼亚开设非洲地区总部

现任行长罗伯特·佐利克,2007年7月任职,接替因“女友门”事件而辞职的沃尔福威茨。2008年2月,佐利克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世行首次任命发展中国家人士出任这一要职。
世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复兴。法国是第一个从世界银行得到贷款的国家。1948年以后转向世界性的经济援助,通过向生产性项目提供贷款和对改革计划提供指导,帮助欠发达成员国实现经济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简称“世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于巴黎的国际公共卫生局和1920年成立于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战后,经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64个国家的代表于1946年7月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会议,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4月7日,该法得到26个联合国会员国批准后生效,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每年的4月7日也就成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 ”。同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卫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该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世卫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改善公共卫生;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等。截至2006年11月,世卫组织共有191个正式成员和2个准成员 。

世界卫生大会 是世卫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审议总干事的工作报告、规划预算、接纳新会员和讨论其他重要议题。执行委员会是世界卫生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大会的决议、政策和委托的任务,它由32位有资格的卫生领域的技术专家组成,每位成员均由其所在的成员国选派,由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任期三年,每年改选三分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君子协定,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是必然的执委成员国,但席位第三年后轮空一年。常设机构秘书处下设非洲、美洲、欧洲、东地中海、东南亚、西太平洋6个地区办事处。

欧洲联盟(欧盟)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957年3月25日,欧洲六国领导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政大楼签署了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的《罗马条约》。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当时的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1886年-1963年)代表法国政府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这个倡议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6国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2002年 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

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国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 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6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在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晤,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圣彼得堡举行第二次峰会,6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宪章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运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对外交往等原则作了明确阐述,标志着该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得以真正建立。2003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莫斯科举行第三次峰会,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时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被任命为该组织首任秘书长。2004年1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在北京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约14.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
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它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1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0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1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7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1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3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