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捞取多少克白银
㈠ 贸易的力量,一艘帆船是如何养活了堕落的西班牙,又维持了腐朽的明朝呢
贸易并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单纯的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买卖,实际上它是一连串的有关货物、金钱、人力、生产方式的流动,这种流动往往牵扯深远,甚至会影响多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命运。
大帆船贸易的开启,使得明朝有了源源不断的白银输入,逐步缓解了其通货紧缩所导致的统治压力。同时也使得西班牙将手中廉价的白银换来了大受市场欢迎的丝纱,使其在中转贸易中获取了大量利润,稳固了其在全球各地的殖民统治。
而在当时,无论是明朝还是西班牙,都可以说是正处于江河日下的趋势之中,这艘大帆船的来临,用贸易这支无形的手,既养活了堕落的做着世界君主国美梦的西班牙,又维持了腐朽的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明朝。
㈡ 西班牙误杀了3万华人,向明朝请罪,为何万历却赏赐其三万两白银
西班牙之所以误杀了3万华人完全是一种误会,而明朝赏赐的西班牙3万两白银主要说明了三点——不敢得罪西方列强,万历皇帝有私心,西班牙请罪只是一种表象!
向明朝请罪只是一种借口
应该这样说,当年的西班牙是非常有侵略和经济实力的,他完全没有理由向大明朝请罪,即使6万人也没有留下大明朝请罪,请罪的唯一原因就可能是借此机会当做导火索进行中国的侵略。换句话说,如果万历当时答应了西班牙的请罪,甚至认为他是有罪大,那么还有可能西班牙会到咯,中国会把大枪大炮对准中国。所以说西班牙当时请罪大明朝,只是一种借口!
㈢ 为什么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输入中国白银数额巨大
中国生产力和技术快速发展,远远超越周边国家,所以形成贸易摩擦,宋朝中国只能流出白银平衡和辽国,金国的矛盾;到了明清,中国贸易入超导致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贬值,黄金相对升值,但白银解决了流通中货币不足的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很大。清代后期,由于鸦片贸易和赔款,中国贸易走下坡路,变成了白银流出。宋朝的白银流出辽金,辽金还会回购宋朝商品,所以扩大了中国的商品交换地域,并不损害宋朝经济,而清代后期的白银流出,外国并不大量购买中国商品,所以中国经济受到损害。明朝中国还是吃了汇率的亏,当时不明白国外金银比价,国外是银子贱中国是银子贵,不知道老外白银居然那么多,白银成了中国当时事实上的硬通货,所以积累的白银财富实际在贬值,类似今天积累的美元,一样在贬值。清朝中后期中国与外国的贸易战,主要体现在贸易品种结构单一,造成两败俱伤:中国出口严重依赖茶叶,进口结构也很单一,就是白银;对方也找到一种成瘾品来对付中国,就是鸦片,并很快替代了白银。看起来就是中国的农业和西方(包括日本)的矿业在战斗,最后对方打不过,日本只好锁国,欧美只好贩毒。
㈣ 明朝末期每年光从西班牙就能赚走价值200万比索的白银,为什么崇祯还能穷到亡国
确实,在崇祯时期,进出口贸易赚了非常多的白银,但其实这些白银在明朝的时候并没有流入到国库当中,而是大量的在民间流通。虽然说当时白银很多,但其实就是一些资本家的阴谋,他们利用当时的汇率,用自己的银子拿到中国来换黄金。这样一来,明朝的白银就会越来越多,但其实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真正有高价值的黄金已经被他们换走了。这就是一种套利的形式,然后逐渐的在明朝的经济上体现出来。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又有外族入侵,那么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的国库当中没有多少军费,他只能向百姓征收税收,这个时候又导致了农民起义,总之就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套一环,然后最终导致了亡国。
㈤ 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历史(简介)
1492 年8 月3 日,哥伦布率领女王资助的3 艘帆船出发了。1493 年, 哥伦布首航美洲归来后, 西班牙王室给了他极为尊贵的接待。
1519年,西班牙在墨西哥建立了殖民地。之后,西班牙还在秘鲁发现了印加人的部落,而印加文明也从此受到巨大影响。然后还发现了秘鲁。
1588年着名的英西大海战,拥有134艘舰船组成的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仅有34艘战舰和25艘海盗船的英国舰队击败,海上强国地位,就此一去不返。
1648年,西班牙对法国作战失利,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宣告结束。此后,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又向英国割让了直布罗陀并丧失了葡萄牙和在意大利与荷兰的领土,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落。
西班牙每年有两支专门运载金银的船队往来于美洲和本土之间,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
至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的85%都为西班牙所有。在占领拉美的300年间,西班牙从那里掠夺的黄金累计数百万千克,白银上亿千克。
(5)西班牙捞取多少克白银扩展阅读:
西班牙每年有两支专门运载金银的船队往来于美洲和本土之间,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
至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的85%都为西班牙所有。在占领拉美的300年间,西班牙从那里掠夺的黄金累计数百万千克,白银上亿千克。
当时西班牙的海军和战舰堪称整个欧洲的典范,大多以“巨舰”着称,这种舰船的特点是船身宽阔,在船艏和船艉均建有高大的船楼,可以容纳更多的作战士兵。
㈥ 1西班牙银元=两白银 有加分
这是指西班牙本洋。这种银元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开始铸造银币,它的币面花纹有西班牙带王肖像。这种银元被称为西班牙本洋,在广东一带被称为“佛头”,它具有成色统一、规格整齐、便于计算携带等优点,在世界殖民地间广泛流通,英国商人在与中国正常贸易中也大量使用这种银元。(注意,这不是后来常见的“鹰洋”)
一枚银元重0.72两至0.73两之间,按0.72两重计算一下,2100万元合1512万两白银人民币近151.2亿元!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㈦ 西班牙银币在制造过程中含银量是多少
西班牙 女神银币,直径37.5mm,重25克,含银90%。
西班牙银圆,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双柱"银元,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明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记录,1681年至1833年,输入中国的白银达6800万两以上,合银元l亿枚,绝大部分是双柱银元。但是,由于清王朝向外赔款等原因,现存无几,因此备受收藏者关注。
“双柱”有“双球”和“人头像’两种。1732年开铸前者,1772年开铸后者。神话中欧非两洲原本相连,后被大力士海格立斯拉开。直布罗陀两岸的山峰被称为海格立斯柱,这就是双柱的来历。柱上有卷轴缠绕,成S形,S加两坚杠表示“元”也就由此而来。卷轴上有拉丁文PLVS 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两柱间有两个球,意为要征服全球。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德西利亚条约,以西经48~49度为界,以东属葡萄牙,以西属西班牙。人像银元有查理三世、四世和费迪南七世3个版别。
1772~1789年铸三世币,正面人像右边为DEI·GRATIA,左边为CAROLUS·Ⅲ,拉丁文意为“蒙神之恩查理三世为西班牙国王”。三世像但铸四世字,只铸1790年。
1791~1808年铸四世币,字与前者相同,只是Ⅲ改为IIII。
1808年以后,人像左边字改为FEDIN·Ⅶ,即费迪南七世。
1821年墨西哥独立,1825年停铸“双柱”,改铸“鹰洋”。“双柱”背面,两柱之间的皇冠下是盾徽,盾徽中央是三朵百合花;两个斜角对称为立狮,表示为亚拉冈王国;古城堡,表示为卡斯提王国。背面自右而左为HISPAN·ET·IND·REX以及8R等,意为西班牙及西印度群岛国王(1492年哥伦布到此误为印度附近的岛屿)。R为币制单位里亚尔,M上边有个小圆圈,表示为墨西哥。
“双柱”为不规则圆形。实测5枚,最大直径38.3~40毫米。厚度2.l~2.5毫米。书上理论重量27.07克,实测25.2~27克。边齿为炬形和圆圈相间的凸形花纹。含银903‰。
“双柱”并非西班牙本土铸造,1519至1521年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其后发现大银矿,1732年就地大量铸造“双柱”。此外,西班牙殖民地智利、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秘鲁等,也铸“双柱”。
㈧ 闭关锁国的明朝,如何获得世界上80%白银的
闭关不出的明朝,如何得到世界80%的白银,主要是实力强大!
闭关锁国明朝建立于1368年。明初,由于沿海倭寇猖獗,朱元璋下令海禁。这次海禁是明朝关闭的开端。此后直到清朝,这一政策可以说一直有效。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明朝虽然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但却获得了全世界80%左右的白银。这让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一切都已经闭关自守了,是怎么得到这么多白银的?
如今,我们再一次回顾这一事件。明代外贸的数量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为其整体实力很强。而且明王朝能够一直保持正常的对外贸易,因为它有强大的军力作保证。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明朝因为有了这么大的力量,才能赚这么多钱。能够说,自己强大了,才是硬道理。
白银的大量流入,当然也改变了明朝。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交易货币。而面对白银的大量流入,明朝也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这些都是后话。
㈨ 古装剧中,商贩收到银子都会咬一口,这是为什么呢
从古至今,经济一直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动力,所以贸易往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商贾在古代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日子绝对比一般人要过得好。可是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可是没有验钞机的,人们在做生意时难免会收到假钱。收到假钱什么心情?财物两空,就是想哭都哭不出来呀!心里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为了防止出现受到假钱的情况,古人就有了鉴别的方法,他们的智慧不禁让人们点赞!
第三种就是我们要说的用牙咬的方式了。其实呀,在古代咬银子还真是鉴定银子真假的一种方法,就算是脏点儿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最快的鉴定方法了。有的时候客人给的银子都是假的,把铜铁或者石头上面浇一层真的银子来骗人,咬一口下去能够看到里面到底是什么成色了。
㈩ 在世界近代史早期西班牙掠夺的金银财富去哪儿了
说起来可笑,那个时候有很多到了中国,让后后来又赔款出去了。
工业革命以前,西欧国家在对中国的贸易过程中,它们生产的商品,中国人不需要。然而中国生产的瓷器、丝绸、茶叶却是他们所必须的。1500年—1600年,西班牙人在对中国明朝的贸易过程中,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为了购买中国的瓷器和丝绸,西班牙必须使用白银支付(因为白银在明朝成为通用货币)。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货币,每年都在100万比索至300万比索之间,有的学者估计,这一时期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在57500~86250千克之间(57吨至86顿)。数量之大,令人惊讶。来往贸易的帆船就叫马尼拉大帆船。载着美洲的白银来中国东南沿海贸易,然后装载丝绸、瓷器、茶叶回美洲或行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