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跟西班牙争夺菲律宾
㈠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最后却没有实施,为什么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最后却没有实施,为什么?因为太傲慢了,发现打不过,西班牙曾经制定过一个详细的计划:由10000-12000名西班牙军队、5000-6000名日本人、500名奴隶和一些菲律宾人组成的25000人的远征队,与葡萄牙军队(当时的西班牙国王也是葡萄牙国王)联合征服大明。按照当时西班牙的逻辑,他们愿意派遣2万人去征服明朝,这足以“给面子”。当然,傲慢是不能吃的。西班牙人的傲慢被几记耳光唤醒。
这个疯狂的计划后来没有实施。原因是西班牙受到如此严厉的教育,以至于它被打回了原来的形状,因此它无法接触到东方。也许有一个所谓的征服计划,但它被许多人遗忘了。谁知道呢?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都是后人编造的?无论如何,它最终没有得到实施,更不用说收效甚微了。不管人们怎么说。然而,在个案的基础上,想象是可以的,也是无害的。
从地理上讲,明朝与西班牙不同,但时代不同了。可以想象,他们可能会相遇,甚至发生冲突。因此,这个所谓的征服计划可能已经提出,但尚未实施。而西班牙人,因为当时有几个扩张中的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所以他们非常强大,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将触角伸向东方,然后与明朝变得不友好。接下来,提出了所谓的征服计划,这并不出乎意料。这甚至意味着一切都是可能的。
㈡ 西班牙曾经想二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却没有实施
在进攻明朝前,西班牙就集结了130艘战舰去进攻英国,但是并没有取得胜利,实力受到削弱,自然进攻明朝的计划也没有得到实施。
㈢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究竟是怎样的
17世纪初,西班牙国力强盛,凭借无敌战队的组建,打败很多国家,在欧洲地位非常凸显,位居第一。实力雄厚的西班牙并没有就此打住称霸世界的野心。只见西班牙殖民者在亚洲还不断扩张领土,抢占殖民地。甚至还企图凭借菲律宾这个小国家作为阵地,战胜明朝。可见其西班牙狂妄自大。就连西班牙殖民者好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声称只要用不到100人的兵力,就能把明朝毁灭,足以可见西班牙殖民者骄傲蛮横。然而,为什么西班牙希望利用2万兵力征服明朝的计划却没有实施呢?
总而言之,为什么西班牙希望利用2万人战胜明朝的计划未实施,主要是由西班牙殖民者对明朝认识不足;荷兰国力不断强盛等原因造成的。战败后的西班牙,再也不可能征服明朝,甚至称霸全世界。
㈣ 菲律宾没被郑成功拿下,真的是因为婚外情吗
1654年,清军大举进攻江南地区,郑成功所率领的部将成为明朝末期最后残存的势力之一。面对清军的攻势,郑成功也无法匹敌,只好一路退居到海岛厦门、金门等地。
为了有一处坚实的固定地盘,郑成功将目光放在被荷兰殖民的台湾岛上。
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与岛上驻守的荷兰大军交战,翌年成功收复台湾,开启了郑氏统治台湾的时代。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清朝采取了计划达20年的“迁界令”,阻断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交流,断绝台湾的经贸财源。郑氏集团为此深感焦急,为了缓解清政府“迁界令”对台湾造成的打击,郑成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继续向南进军,攻占菲律宾群岛。
郑经的这次代价最高的婚外情,是导致郑成功死亡的最直接原因,郑成功的死亡也导致了唾手可得的菲律宾群岛与中国失之交臂。若郑成功攻占菲律宾,中国极有可能增加7000多座岛屿、近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㈤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怎么说呢,这个时候的西班牙已经步入到了整个帝国的末期阶段!此时的西班牙,由于长时间占据着世界第一殖民地国家,这样一个称号,拥有着无敌舰队,所以西班牙这个时候飘了!他认为这个世界全部都应该成为这个殖民地,去发现他的金矿,他的银矿来支撑这个庞大且腐朽的西班牙帝国。
但是教会方面对这个事情坚决反对。反对的原因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是总体来讲可能是当时蒙古军队打的确实有点儿狠!所以教会方面对于这个事情避而不谈,甚至于反对此事的推行,就这样筹备了一年多的军队,就立刻什么用场都派不上,毕竟教会不同意在大义的名分上面!西班牙帝国是吃了亏了,再拖拖拉拉之中,过了几年就迎来了跟英国的决战。
接下来剧情大家都知道,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就此没落,此后再也别提什么带着两万人去征服中国,这样的计划,自保都很困难!
㈥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最后为什么没有过来
明神宗时期,西班牙的一位总督确实对西班牙的国王说过:给他20000个人,他就把明朝打下来,送给国王。但是这位总督没想到,这个计划就只停留在计划阶段,后面就没了音信。
明朝时期,也就是16世纪,那时候交通并不发达,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相互并不了解彼此,对于彼此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传言中获取信息。既然相互不了解,难道西班牙不怕失败吗?事出必有因!
古代轮船可不像今天,动力强,航行快。古代轮船在顺风的情况下,最快速度只能达到25海里/小时,但是平均下来只有15海里每小时,但是从西班牙到明朝的距离约有10000公里左右。并且海上的风险也是不可预测的,这给这只王牌舰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由于距离远,他们在路途上消耗的时间就会特别长,那么后勤供给,食物的供应也是一个难题。
㈦ 郑氏集团曾想驱走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
是的。
郑成功父子的确是前后三次欲对菲律宾出兵,但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成行。至于原因,主要是为了讨伐西班牙殖民者。
明朝晚期,西班牙殖民者来到菲律宾。起初,他们对当地的华人采取拉拢政策,因为当地的经贸发展要仰赖华人的努力和贸易。但随着华人影响的提升,西班牙殖民者与华人的矛盾开始凸显,并最终导致1603年的大涂刹!
当时明朝正府获悉此事大为震惊,但它一贯把移民国外的华侨视为贱民,因此仅写了一份《谕吕宋檄》,于1605年5月底、6月初,由中国贸易船队中一名船主带到马尼拉,分交菲律宾总督、马尼拉最高法院和马尼拉大主教。檄文未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涂刹行为进一步严加追究,只要西班牙殖民当焗保证华侨今后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宣布对殖民者“不忍加诛”,“其海外戕刹姑不穷治”,要求西班牙方面“当思皇帝浩荡之恩,中国仁义之大”。
明朝未出兵讨伐还有当时现实条件的限制。在西班牙殖民者涂刹华人大致同一时期,明王朝进行了3场大规模战争,虽然3场大战明朝都获胜,但国家军事和财政损耗极大。
明朝的纵容使得西班牙殖民者对菲律宾华侨的欺压更加有恃无恐,绝境中的华侨不堪其苦。得知菲律宾华侨的悲惨处境后,1657年,郑成功致函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名华侨,要求他停止与西菲当焗进行贸易。他还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示惩罚。
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派人向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刹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
面对郑成功的威胁,西班牙人反而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集体涂刹。郑成功闻讯,一面抚恤逃到台湾的华侨,一面组织筹备军队,于是菲律宾岛上再度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但郑成功尚未出兵就出现内乱,不久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接着治理台湾,并派人同西班牙殖民当焗交涉。据说郑经在1670年和1671年两次准备征讨马尼拉,但因各种因素而未能出兵。
㈧ 荷兰和西班牙争夺台湾岛时,明朝为何坐视不管呢
日俄战争时期,外国军队在中国的国土上开战。其实早在1641年,就有过两个西方国家在中国境内发生战争,因为时间遥远且战争规模远不如近代,所以知名度不大。这两个国家是荷兰和西班牙,发生战争的地点则在中国台湾,确切地说是荷兰与西班牙,为争夺中国台湾而爆发的争霸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