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西班牙哪个强
㈠ 世界经济前五十强国家
2015年世界GDP排名前50名国家名单 【完整版】
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比去年的预测值2.5%略高一些。文章称,低油价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一般认为,油价每降10%,全球GDP将增加0.2%。2015年发达国家中表现最佳将会是美国,预计增速为3.3%。
㈡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航海最牛
西班牙。 纵观世界战争史,海战对许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曾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如萨拉米斯海战之于波斯和希腊,阿克兴海战之于罗马和埃及。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最后失败,再一次证明了海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西班牙衰落,而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两个海军强国的较量 16世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 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战争初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纳统率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梅迪纳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 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出发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风暴。狂风恶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们被晃得晕头转向,准备登陆的“旱鸭子”更晕得像站不住的醉汉。这样,舰队只好返港避风。待到7月,舰队又踏着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 英国方面也做好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97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7月22日清晨,战争爆发,英军纵队列阵,迎着强劲的西南风,抢到横队列阵的“无敌舰队”上风位置,放过“无敌舰队”的前卫后,充分发挥自己两舷的火力,重炮猛轰其后卫舰船。“无敌舰队”阵脚大乱,节节败退。23日拂晓,海上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处在东北风上风头,于是他们以多围少,重创英国最大军舰“凯旋”号。这样,在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 25日,双方再度交手,激战几小时后,双方尽管损失不大,但弹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纳决定改变计划,向加莱前进。霍华德也率领舰队转向多维尔。此刻,双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弹药补给问题,霍华德还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取一些补给,而“无敌舰队”则要困难得多,在未到达加莱之前,一点接济都没有。 26日黄昏,“无敌舰队”到达加莱附近海域,在加莱与格里斯尼兹港之间驻锚,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鉴于“无敌舰队”弹药空虚,英国舰队放心大胆地在敌人长炮射程之内停泊,甚至一些英国舰只驶到敌轻武器射程的边缘线上,穿来穿去,随心所欲,梅迪纳对此惟有望洋兴叹。 28日凌晨,霍华德在旗舰“皇家方舟”号的主舱召集作战会议。因为攻击的时间紧迫,决定在舰队中挑选8艘200吨以下的小船,改装成大船,作为突击使用。清晨,“无敌舰队”的哨兵发现几艘轻装船只向他们靠拢,突然,小船上发出熊熊火光,接着,“无敌舰队”的大小船只一片混乱,一些船已经被大火点燃。梅迪纳慌忙命令各舰砍断锚索,想等火船过去后,重新占领这个投锚地。但在混乱中,许多船只只顾夺路逃走,结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来,全舰队已经开始溃散。火船过后,梅迪纳命令所属各分舰队向加莱集中,但只有少数船只执行了命令,大多数船只由于刚才砍去两只锚,只靠剩下的一只锚已经系留不住,遂沿岸向东北方向漂流而去。 此时发生的情况,霍华德看得清清楚楚,“无敌舰队”正以杂乱无章的队形驶向敦刻尔克方向,这样它就没有可能再回到加莱了。霍华德立即命令舰队全速追击,在高速航行中,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的距离逐渐缩短。考虑到自己的弹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华德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敌人,在保证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的短距离才开始实施炮击。此时,“无敌舰队”已没有弹药储备了,英国舰队抓住这个弱点,把握风向,进退灵活,无所顾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连续不断地向敌舰发射大小炮弹。“无敌舰队”只有后退之力而无招架之功。 上午9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角接火。英国舰队步步紧逼,“无敌舰队”各舰距离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乱。英国舰队各舰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突然风向转变,霍华德及时命令舰队摆脱战斗,“无敌舰队”趁此机会,退出英吉利海峡。 整整一个星期的交战中,“无敌舰队”耗费了十万多发大型炮弹,而英国舰队无一遭到重创,只是阵亡了一名舰长和二十余名水手。与此相比,仅仅格南费里尼斯一战,“无敌舰队”即死伤一千四百余人。 7月29日黄昏,梅迪纳召集作战会议,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风向有利,应再度设法控制英吉利海峡,否则,别无出路,只能绕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结果,天公不作美,风向始终未变,“无敌舰队”只得采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无敌舰队”的覆灭 8月,英西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二次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8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线上,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50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70余艘军舰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时介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船只,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取得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弹药消耗过大,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所击败,虽然损失是微小的,但是在精神上的杀伤是巨大的。在此之前,西班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发现新大陆到只用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环球航行、大败土耳其舰队、白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和遍布全球的贸易点和殖民地(16世纪末葡萄牙并入西班牙),这些伟大的成就让西班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不可被击败的,而无敌舰队的毁灭则把这种自信击的粉碎,从此西班牙开始了衰退之路
㈢ 罗马全面战争中哪个国家最强大
前期肯定是埃及最强,理由嘛就是繁殖能力强。
中期肯定是罗马咯,三罗中期强到BT,只要不内耗,基本没对手。
后期的话就是赛刘古了,理由就是那重甲骑兵,重装步兵,还有逆天的大象。
㈣ 南非,埃及,西班牙,菲律宾,帮我把这几个国家的总体军事力量做个比较好吗
按总体的话,我认为要综合下国家经济能力,军费开支还有军事活动这三方面,我对这4个国家不太了解。。南非军工业较为发达,埃及经过长时间的中东战争,不比以往,西班牙没详细了解过,菲律宾武器落后,靠国外进口,暂时就想到这么多。谢谢
㈤ 根据2012欧洲杯的表现,将参赛的16支球队划分为4个等级:强、较强、一般、弱。
强:西班牙,德国。。。西班牙不用说了,绝对欧洲翘楚,就实力而言,德国是唯一接近西班牙的球队
较强:意大利,葡萄牙,英格兰,法国,荷兰。。。荷兰虽然小组没有出现,但是其队伍阵容的实力我相信还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三个前锋居然是三个金靴尼玛),只要后方改善以及队伍团结一些,荷兰是最接近第一梯队的一支队伍了
一般:俄罗斯,捷克,希腊,克罗地亚,乌克兰,瑞典
弱:波兰,丹麦,爱尔兰
㈥ 西班牙和埃及的热身赛比分多少
2比0
西班牙在埃尔切2比0击败非洲冠军埃及,将阿拉贡内斯上任以来的不败纪录延续到21场(13胜8平)。这是两队历史上首次交锋,西班牙挑选埃及是为了模拟小组赛对手、同样来自北非的突尼斯。
前两场担任替补的劳尔进入首发。第14分钟,安东尼奥-洛佩斯在左侧25米开外右脚大力斜射,埃及门将哈达里倒地扑球脱手,劳尔在小禁区线上左脚推射右下角得分,1比0。他前一个进球要追溯到去年10月26日在皇马的比赛,这位西班牙队进球纪录保持者在94场国家队比赛中攻入43球。
局面被动的埃及队也有扳平机会,劳尔进球后仅3分钟,肖基在门前将球顶高。上半时结束阶段,埃及队越打越有感觉,连续获得两次机会,但在第36分钟,拉布低射偏出右门柱,随后阿布特里卡耶将球打偏。上半时补时阶段,托雷斯低传比利亚,但比利亚近在咫尺的射门紧贴立柱而出。
下半时开始后,比利亚等三名队员替换下场。A.哈桑在门前准备抢点射门,幸亏普约尔抢先铲球破坏。第57分钟,托雷斯在右肋距门27米处赢得任意球,替补雷耶斯左脚主罚踢出一记绝妙的弧线球越过人墙挂近角入网,2比0。这是他的第4粒国家队进球。
劳尔被路易斯-加西亚换下时,得到了球迷的热烈掌声。路易斯-加西亚几乎将比分扩大为3比0,然而他的射门被哈达里托出横梁。卡西利亚斯则作出两次飞身扑救,化解了替补阿里的一次头槌和一次打门。6月7日,西班牙还将在日内外与克罗地亚队交锋。
西班牙(4-3-3):卡西利亚斯/拉莫斯,普约尔,巴勃罗(86'华尼托),安东尼奥-洛佩斯/阿尔贝尔达(46'哈维-阿隆索),法布雷加斯(70'伊涅斯塔),塞纳(46'哈维)/劳尔(68'路易斯-加西亚),托雷斯,比利亚(46'雷耶斯)。
㈦ 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哪个国家更值得旅行
埃及现在治安不行,如果要自由行神马的,欧洲的西班牙可以选择,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巴伦西亚,格兰纳达,伊比萨等等。
㈧ 被罗马所征服的这些国家里谁最强
毫无疑问,你列举的四个国家里迦太基取得的战绩非常辉煌,但要说谁最强大……不好说啊,毕竟他们与罗马的战争发生在不同年代。
马其顿其实也很强,但他们在与罗马的战争中,战术思想僵化,以致三战皆负;
埃及当时是希腊化的托勒密王朝统治,实力也颇为强大,但因为内部纷争被罗马钻了空子。
至于希腊,当时的斯巴达和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两败俱伤,新型霸主底比斯又被马其顿屠城,整个希腊已经成为马其顿的附庸,因此,在罗马与马其顿的战争中,希腊其实处在等待被胜利者统治的地位上,根本不算参加博弈的一方。
而迦太基虽然曾出现汉尼拔这样伟大的统帅,也曾几乎灭掉罗马,但这毕竟是罗马共和国中期的事,那时的罗马还远远没有到达自己鼎盛的时期。
至于北方蛮族,高卢人很强,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甚至攻破了罗马城外城。但到了共和国晚期,面对凯撒的罗马军团,他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如果没有韦桑热托里克斯这个高卢英雄的出现,高卢人的表现实在有些对不起他们的祖先。
日耳曼人与罗马之间有一道天然屏障黑森林,这是他们一直没有完全被罗马征服的原因,他们或多或少曾介入过高卢与罗马的战争,可是从未有过值得一提的表现——高卢人至少还出过韦桑热托里克斯这样曾击败过凯撒领袖呢,而日耳曼的领袖阿里奥维斯特压根就没取得过对罗马人的、哪怕是暂时的优势……
西班牙用不着说,很弱的,先是被迦太基征服,随着迦太基的灭亡他们又被罗马征服……可以说,西班牙可以算是罗马在亚平宁半岛以外最早建立的行省了。
不列颠尼亚人倒是挺强的,曾迫使凯撒与其签订合约,之后也始终没有完全被罗马征服,甚至迫使罗马人修建长城来阻拦他们。但也要考虑到因为它离罗马统治中心太远,罗马人对不列颠不够重视。而且,不列颠岛几乎从未间断的被北欧人(日耳曼人、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等)入侵着,不列颠人有时甚至只能联合罗马人来抗击这些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