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舰队覆灭后为什么没有强盛

西班牙舰队覆灭后为什么没有强盛

发布时间: 2022-09-08 17:22:01

Ⅰ 1588年,无敌舰队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没标志着海上强国西班牙的衰落,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开始。但这次海难给我们的感触太多了。假如腓力二世不是那么昏庸,假如不是麦克纳西多尼亚率舰队出征,假如……但历史事实不会重来,后人也难有从中吸取这血泪的教训。想一想,就是皇帝和公爵的昏庸无能,才使那么多英勇的西班牙战士无端地殒命大海;正是公爵的无知,才造成了舰队的军事失败和误入歧途,终为风暴所灭。祸在人而不在天。当时的西班牙人已没有了先辈的开拓精神,因而西班牙的衰落也成为历史之必然。只是这一海战使西班牙元气大伤,再无力与英国抗衡,加速了其衰败的过程,由此可见,人在事中是起如何大的作用啊!

当今时代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无敌舰队与其说毁于天意,不如说是毁于腓力、公爵之类的手中!

Ⅱ 1588年海战以及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对于西班牙来说有哪些影响

英国与西班牙的1588年海战,以及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对于西班牙来说,“无敌舰队”的覆没不但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倾覆,而且是西班牙殖民帝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尽管腓力二世把战争的失败归咎于风暴与海涛,并叫嚣将很容易地再建一支舰队。但“无敌舰队”没有能够再生,西班牙也没有能够再掌海上霸权。其欧洲第一强国的地位,也随着“无敌舰队”的覆灭而开始衰落。1589年,腓力二世出兵干涉法国胡格诺战争,后遭失败被逐出法国。而自1567年开始的对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血腥镇压,绵延几十年不得结果,最后终于1609年由腓力二世和尼德兰北部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缔结停战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终被推翻。在17世纪上半叶的欧洲30年战争中,西班牙作为德国皇帝的盟国最终战败。从此西班牙便一蹶不振,不得不退出欧洲强国的行列。

Ⅲ 英西战争惨败,“无敌舰队”变成讽刺,西班牙怎么就衰落了

在“英西海战”决战正式打响之前,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其实也是非常看重这次远征英国的战争的。

但是,他统治下的海军将领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巨大的关注,以及充足的作战之前的准备。

据说在英国海军将领德雷克袭击葡萄牙海军之时,烧毁了大量西班牙舰队需要制作木桶的木材。

这些木材其实大有用途,其制作的木桶能够为无敌舰队准备大量的淡水,以供长期远征作战使用。很可惜的是,此次德雷克的袭击,使得西班牙损失了大量制作木桶的木材,然而海军将领却并没有做出快速补充的决定。

后来在英西大海战证明,缺少了这种木桶对于西班牙海军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由于木桶良好的制作材料缺乏,使得大量的淡水变质污染,造成了船员生病,作战能力迅速下降。

在海军作战必要的军舰建造上,其实西班牙所做的准备也远不如英国充分。西班牙虽然拥有强大的无敌舰队,并且在长期的远洋航行和护航作战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技巧。

但是在大航海时代,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之后,西班牙原来那种灵活的、善于登舰进展肉搏的舰队,已经不再符合战争需要了。

公元16世纪80年代,英国已经建造的是盖伦帆船,这种军舰体积大,船上装满了远距离重炮,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新式火炮军舰。

西班牙虽然在战争打响之前,仓促进行了盖伦帆船的临时建造,但是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和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有一定的差距,这成为了后来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的重要原因。

导致无敌舰队惨败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因素,还有西班牙传统、落后的海上作战思想,以及由于远征英国导致海上战线拉的过长,后勤补给始终难以保持。

我们先说西班牙的海上作战思想,无敌舰队之所以能够在公元16时期前半期保持强大的作战能力,以及远洋护航的接触战绩,一方面是因为其使用灵活多变的小船作战方式。

另一方面就是依靠小船航速快的优点,快速追上敌舰,然后利用海军登舰进展肉搏的方式,实现战争的胜利。不过这种海上作战思想和方式,在公元1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新型重炮战舰的出现而逐渐被淘汰了。

比如在英西海战之前,双方都建造了庞大的重炮舰队,这种通过远距离开火作战的方式,使得西班牙原来的登舰肉搏战术很难再有空间施展,并发挥作用。

当然英国方面也是针对西班牙无敌舰队这种极具特色的作战方式,作了充足的战略准备,比如开战时可以保持舰队间的距离,利用不断的炮击阻击无敌舰队的靠近。

后勤供给的严重不足,可以说是导致西班牙无敌舰队最终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腓力二世为了惩罚英国,凭借自己高傲自大的姿态发动了远征英国的海战。

这使得西班牙不得不进行超远距离的海洋航行,使得其距离自己的海军基地过远。比如后来在无敌舰队的船员补给、淡水补给、食物补给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物资匮乏的状态。

这使得无敌舰队难以进行持久性的海上作战,而英国则属于本土作战,后勤补给工作要顺利得多。

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新航路开辟运动之后,率先崛起的两大殖民帝国和海洋强国,实际上在西欧的海外贸易中其实占据了垄断地位。

再加上公元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任了葡萄牙国王,这就使得腓力二世原来不可一世的气焰更加膨胀。

而英西关系在公元16世纪中期不断走向破裂,直至双方矛盾彻底激化、公开,成为英西海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英国随着都铎王朝统治的稳定,国力不断强大,也再难以忍受西班牙在西欧世界中的嚣张气焰,特别是其垄断了西欧与美洲之间的贸易,以及西欧通往美洲的制海权。

西班牙无敌舰队,从舰队名字就能够看出其海军势力之强大,作战能力之强悍,但是在腓力二世时期,无敌舰队的惨败无疑对其名字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如此强大的舰队,由于战略战术的缺陷、后勤补给的匮乏以及腓力二世的大意轻敌,最终走向了没落。

英西大海战实际上不仅仅进行了此次战役,在无敌舰队战败之后,西班牙又相继发动了五次远征英国的海上战争,但是收效甚微。

不过英国的战争收益其实非常有限,但是已经将西班牙原来无可匹敌的制海权大幅度削弱了,并且在西欧与美洲的贸易中分取了一杯羹。

参考文献:《无敌舰队》

Ⅳ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是怎么回事

西班牙“无敌舰队”曾经横行海域,所向无敌,故得此名,但因何惨遭覆灭,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为了争夺海洋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竟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为什么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大致有三种意见。

一是基础说。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专治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

二是指挥失当说。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1588年4月25日,国王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大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三是天灾说。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

“无敌舰队”就这样以多负少,惨遭灭亡,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让人费解。

Ⅳ 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何惨败

在工业革命之后,一些西欧国家开始了海外贸易,其中西班牙最先获得成果,组建了一个无敌舰队,英国为了抢夺海外市场,和西班牙开动了无数次的战争。后来西班牙战败,他的无敌舰队也随之消灭,英国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在之后在全球建立了无数的殖民地。西班牙的衰败跟当初无敌舰队被消灭有很大的关系,而英国靠着自己的舰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日不落帝国。但现在他们因为要避开火灾分散开来,英国的舰队就可以穿插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当中,向他们分别进攻,而西班牙巨大的战舰却害怕在混战中伤到队友。所以只能被动的防守,最后被逼无奈只能向福斯湾逃去。结果他们又遇到了一场大飓风,只有少数的战船活着离开了大风暴,在这一次战役之后,西班牙损失了50艘战船和5000名船员。而英国只有500~100人阵亡,所以在这之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向了没落。

Ⅵ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讲的是什么

西班牙一直是海上强国,它的财富当然不是靠打鱼积累起来的,有时它也去别的国家拿点儿,但有时并不顺利。

在大约400多年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据考证,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纷纷涌到那里去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此间西班牙拥有一支庞大的帆船舰队,最繁盛时舰队拥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他们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无敌舰队”顾名思义就是天下无敌。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却迎来了覆灭的命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迅速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同时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西班牙看到了英国的崛起,为了遏制它,曾多次干涉英国“内政”,并阴谋刺杀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还以颜色,利用武装海盗船抢掠西班牙运送珠宝的船队,袭击舰船锚地,抢劫、击沉西班牙的舰船。于是,一场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大西洋海战就这样爆发了。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无论是实力、武器装备,还是战船的威力,西班牙无疑都占据绝对优势,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实力悬殊。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

何以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历代史学家大致持三种意见。

1.缺少国内基础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个头号殖民强国和海上霸王,其殖民势力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海外贸易盛极一时,有1000余艘商船常年航行于世界各大洋。各殖民地的金银和其他财富犹如一条从不干涸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班牙国库,其财力、国力之强盛,在当时的西欧首屈一指。然而,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暂时的虚假繁荣。因为西班牙的工业不发达,其繁荣强盛不是建筑在本民族的经济基础上,而是靠掠夺殖民地的金银。据统计,仅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西班牙的黄金有5500公斤,白银24.6万公斤。这种靠掠夺他国财富来维持的强盛肯定是不会持久的。其次,西班牙还缺少举国一致的政治基础。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腓力二世(1527—1598年)的反动统治,西班牙迅速走上衰落的道路。腓力二世是个保守的天主教卫道士,1556年他继位为国王后,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曾先后批准执行过一百多次火刑,迫害“异端”,滥杀无辜;实行重税政策,搜刮民财;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他专横残忍,挥霍无度,不关心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只满足于享用掠自殖民地的金银财宝,在马德里豪华宫廷里,整日杯筹交错,歌舞不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腓力二世的政策和行径,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他不惜耗费巨大国力、财力,组织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自然在国内是得不到多少人支持的,因而缺少战争获胜的基础。

英国当时虽然在军事上还不如西班牙,但政治上已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君主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业,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另外,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宗教改革,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新教国教。这就使整个英国对此次战争的认识较为一致,资产阶级把打败西班牙看做是扫除障碍、建立海上霸权的前提条件,进而可以向海外扩张,在殖民主义餐桌上分享一席之地;新教徒认为这是同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决战;人民积极支援战争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之,也是西班牙惨败的根本原因。

2.指挥失当说

缺乏政治经济基础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仅是一家之言。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其政治、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大厦将倾的境地。从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西班牙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无敌舰队”的惨败主要是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装备完毕后,腓力二世于1588年的4月25日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代其率队远征。西顿尼亚本是个陆军将领,因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故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一开始他即上书国王,恳请辞职,要求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果然不出所料,西顿尼亚的指挥糟透了。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后,立即抢占上风方位,主动出击。西顿尼亚按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但西班牙舰队的阵势很快被打乱,损失惨重。西顿尼亚无心恋战,传令撤出战斗,向东退驶。是夜,又出乎他的意料,英军巧施火攻,把装有易燃物的8条破船点燃,顺风开进西班牙舰队,顿时烈火熊熊。西顿尼亚从梦中惊醒,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起航避让。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船竞相逃避,互相撞沉,或被大火烧毁。西顿尼亚原想等火船漂过以后,再恢复战斗序列,谁知因他错令断锚,多数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停船,只好任风吹去。天亮后又被英军追上,因弹药消耗、损失过大,“无敌舰队”几乎无还手之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西顿尼亚见大势已去,不敢再战,遂率残舰败卒,绕道返国。回到西班牙时,“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舰船,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是这次惨败的主要原因。连西班牙士兵都把这次不幸归罪于西顿尼亚,纷纷抱怨道:“真见鬼!陛下竟把一个只学会在陆上走路的人派到海上来指挥!”其实,腓力二世对西顿尼亚指挥打胜这场海战也是信心不足的。出航前,西顿尼亚曾接到腓力二世的密封谕旨,上面写道:密。只有在舰队司令亡故时才许拆开。原来,腓力二世早就曾想任命轻骑兵上将唐?阿隆索来指挥西班牙舰队,这封密谕就是要阿隆索在西顿尼亚发生不幸时接替总司令职务的。“无敌舰队”出航前,阿隆索是皇家军事委员会成员,担任过西西里舰队的总司令,获得过圣约克勋章,是既能领会、执行国王意旨,又善于指挥海战的舰队司令官。他在这次远征中担任分舰队司令,可惜由于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同“无敌舰队”多数官兵一样葬身海底了。但腓力二世为何不起初就任命阿隆索为总司令呢?这又是个不解之谜。有人曾断言,如果“无敌舰队”的总司令是阿隆索,而不是西顿尼亚的活,这场海战的结局可能将是另一番图景。

3.亡于天灾说

认为“无敌舰队”不是毁于人祸,而是亡于天灾。它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5月27日奉王命扬帆起航的,这个季节,正是大西洋风多、雾大、浪险之时。西顿尼亚曾为此忧心忡忡,他深知此时在大西洋上航行,前途难卜,但又不好违拗王命,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率队出征。果然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6月19日,突然狂风大作,海浪翻天,“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吹翻、吞噬,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大多数因晕船失去战斗力。西顿尼亚一筹莫展,虽经多方搜寻、救援,仍然损失了33艘舰船、8449名士兵和船员。由于天不作美,“无敌舰队”未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西顿尼亚公爵写信据实报告国王,建议暂停远征,与敌人达成体面的妥协,待来年再图进兵。但腓力二世的回答却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即使您在拉科鲁尼亚不得不再扔下10或12艘船只,您也必须立即出港……”西顿尼亚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队伍与英军交锋的,这就种下了导致“无敌舰队”覆亡厄运的种子。当遭到惨败撤回国时,如惊弓之鸟的残舰败卒在苏梅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英军以未失一艘战舰,仅死伤100余人的轻微代价,大获全胜。这一结局,也许是老天帮了大忙。事后,腓力二世不无感慨地长叹道:“我派(无敌舰队)去是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浪作战。”这说明天灾的惩罚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似乎均言之成理。但“无敌舰队”覆亡的根本原因何在呢?是缺乏战争的基础,还是指挥的无能,抑或是天灾风暴种下的毒瘤所致?这一问题,还应深入研究、探讨,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Ⅶ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无敌舰队,与英国在英吉利海峡举行了一场让世人瞩目的战役。
当时的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更是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而当时的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然而,就是在这种众寡悬殊,西班牙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海战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也正是这场战争使得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学术界一直对“无敌舰队”在羸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覆没的结局深感不解,专家们更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人认为,不得民心而发起战争是当时西班牙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当时的西班牙只是表面上的强盛。国王腓力二世的专制统治早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这种民愤使得战争失利。

也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西班牙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舰队总司令西顿尼亚出生于名门望族,深得国王信赖。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因此,他也曾向腓力二世请辞,但未被获准。而在这样一位将领指挥下的海战,如何能不败呢?
另外,有一部分人也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导致了最后的惨败。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泄漏,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而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厄运的发生无可避免。而更让舰队雪上加霜的是,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全军覆没的命运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敌舰队”覆灭的事实无可改变。但军事家们仍能在对“无敌舰队”覆灭原因的思考中,找到值得深思的东西。

Ⅷ 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什么会惨败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是基础说。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专制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 二是指挥失当说。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西班牙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1588年4月25日,腓力二世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焉有不败之理? 三是天灾说。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

Ⅸ 为什么无敌舰队一被歼灭西班牙就从此一蹶不振

西班牙国土面积小,综合国力并不算强大,它完全是靠远洋掠夺发展起来的,灭了舰队,就等于断其发展的手脚,所以...

Ⅹ 西班牙为何丧失了海上霸权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始建于1588年5月的西班牙舰队包括127艘兵船、运输船和水手,以及2.3万名步兵。这一庞大舰队于1588年5月28日从里斯本出发,7月,在英吉利海峡遭到英国舰队的迎击而惨败。舰队进入北海,企图环航苏格兰与爱尔兰返回西班牙,结果在途中遇到风暴,半个舰队被大海吞噬,人员损失近万名,西班牙从此丧失海上霸权,英国逐渐取而代之。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