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教堂怎么画
① 教堂简笔画怎么画图解
你好:
教堂简笔画这样画图,如图:
②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空间感觉是如何表现的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全部绘以建筑结构的样式,这与教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谐和,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它更显得庄严华丽。在主题思想上,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的内容时,不拘泥于情节的宗教依据,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有的重在表现英雄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有的为加强先知与女巫的聪慧与睿智因素所有那些作为四角装饰的裸体形象,则是他的裸体雕像主题的绘画再现,他们有的是一些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有的在赞美自身的美,有的是在检阅巨大的天赋人权。
在《创造亚当》上,左侧那个体魄健壮的裸体青年男子,使我们联想起他那着名的雕像《大卫》,而右侧那个点化人类精英的耶和华,一位年长的智者形象,又使我们联想起他的雕像《摩西像》。他后面由一群天使拥戴着,背景空无一物,象征广袤的宇宙空间。这幅宗教画给人以新的提示,那就是说,创造生命的力量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亚当与人类的创造者,在这茫茫的太空中是真正的主宰,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一切!当拉斐尔看了这幅巨大的天顶画之后,不禁感慨地说:“米开朗基罗是用上帝一样杰出的天赋创造这个艺术世界的!”
抢救天顶壁画
为了抢救天顶壁画,由詹路易吉.科拉卢西为首的修复小组,利用现代技术,经九年时间,现已修复如初。
创作意图
西斯廷天顶画虽然是采用了宗教题材,但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却十分明确:通过对人的创造力的神化,来赞扬人的肉体美和精神没。在《创造日月》里,飞翔的天堂里的耶和华是一个精力饱满的老年人的形象,他满怀激情地伸开两手来创造天体,显示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在《创造亚当》中米开朗琪罗把赋予人以生命和力量处理成为:由于创世主坚定的意志的感染而使人身上假寐的力量活跃起来。耶和华把手伸出去接触具有完美而刚健的躯体的亚当的手,这一接触使亚当具备了生命、力量和意志。对于人类“堕落”的主题,米开朗琪罗也以新的方式进行了处理他要着力表现的不是人的原罪,而是人的独立自主的感情:他以夏娃大胆地伸手去摘取禁果的构图表现了人对命运的挑战。在表现灾难的《大洪水》中,艺术家以一个戏剧性的悲剧情节突出强调了人的求生意志。就连穹窿两侧的先知与女巫,艺术家也把他们刻画为一些充满生命力与激情的形象:神秘狂热的以西结,全神贯注的约珥,神采奕奕的伊示雅、热情奔放的但以理、英勇威武的库姆女巫、兴奋炽烈的特尔斐女巫等等。即使是在天顶画上起着辅助的装饰作用的人物,也都是贯穿着形象的情感洋溢的表现力。称之为奴隶的裸体青年,分布在情节性结构图的角隅,在这些裸体青年身上,米开朗琪罗体现了无法抑制的欢乐与旺盛的生命力,发挥了造型手法的丰富多彩,使得整个天顶画充满了热情。
评价
与天顶画中心形象的热情、有力、大气相比,米开朗琪罗对天顶的横槽与支架上的构图则处理得比较压抑、宁静。安排在模槽里的人物身上,占压倒优势的是宁静、超然物外、淡淡的哀愁的气氛;但是安排在支架里的人物身上,则是不安、焦虑、呆滞的情绪。这些形象是米开朗琪罗在教堂工作的最后一年里完成的,他们标志着这位艺术家创作进展中下一个阶段的起点。
西斯廷天顶画的完成显示了米开朗琪罗在回话领域中异乎寻常的创造力和高度完美的技巧,为了解决天顶画的整个布局问题,艺术家探索了天顶画的结构分划,尽管人物众多,可是这样的结构分划不仅使场面具有条理井然的首尾一贯倾向,使无数独立的人物之间每一个人物都一目了然,同时也使庞大的画面具有装饰处理浑然一体的印象。天顶画符合文艺复兴时代的纪念性绘画原则,不仅没有破坏穹窿与墙垣的建筑形式,恰巧相反,它丰富了穹窿于墙垣的建筑形式,明确了穹窿与墙垣的建筑结构,加强了穹窿与墙垣建筑形式的造型可感性。
在文艺复兴画家中,没有一位画家像米开朗琪罗那样发现了人体本身的表现力,并且将它们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画家情感和精神的自由表达。《西斯庭教堂天顶画》,是这位大师的天才的想象和超人的强力相融合的奇迹,一种原始的泰坦神式的生命精神浸透了基督教的神圣秩序,在这里,信仰是由每个强健而激奋的身体鸣响的深沉伟大的灵魂颂歌。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信仰是什么,只要他走进在罗马梵蒂冈内的西斯庭小教堂,抬头望向教堂天顶的那一瞬间,他的心就不能不感受到强烈的震撼,犹如一个神奇的世界突然敞开在他的眼前一样。绝少有人在观瞻这一人类艺术奇迹之间会对它一无所知,至少人们对它的局部图片是熟悉的。但是,当你亲眼瞻仰它的时候,你仍然震惊于它的辉煌壮丽,而且承认你的任何想象都逊色于它。这些绘画的伟大价值是把宗教精神寄寓于丰富生动的人性生活和高度协调的构图秩序中。最令人惊赞的是,生活性和秩序感的高度统一。正是这种统一,使这些本来以宗教精神为主题的绘画却传达出超宗教的人性激情。如果我们在观赏这组巨画的时候会感受到不可抗拒的震撼力的话,那么,这种震撼力不是来自于画像展现的宗教故事,而是来自于画像本身。形象对于寓意的超越,是文艺复兴艺术对艺术史的伟大贡献。这一方面张扬了人本身超宗教的感性生命及其价值,所以文艺复兴艺术成为人文主义的旗帜;另一方面为艺术的独立价值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③ 外国教堂壁画里的小天使怎么画
我觉得需要一个模型,你可以看看别人都是怎么画的,然后就照着他画外国教堂壁画里的小天使。
④ 西班牙美术作品鉴赏举例
我把西班牙的整个美术发展过程大概内容发给你看吧!有不懂的我在跟你解释。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早在公元前50万年前,伊比利亚半岛就有人居住。克里特人、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都曾给过这个半岛以强有力的影响。在中世纪,这里曾经建立过西哥特王国。711年阿拉伯人入侵,统治达700多年。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完成统一,成为欧洲海上强国,开始了文艺复兴时代。从16世纪中叶起到世纪中叶,美术方面的主要代表是D.委拉斯贵支。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美术一直缺乏生气,只是到了18世纪90年代,由于F.de戈雅的出现才打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西班牙美术再一次吸引了欧洲。19~20世纪西班牙的美术界动荡复杂,在法国的影响下也涌现出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其中最着名的有P.毕加索、J.米罗、J.格里斯、S.达利等人。史前和古代在阿尔塔米拉山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洞壁画。这是至今人们看到的世界上最早的绘画。形象是野牛、驯鹿和野马等,艺术水平极高。在卡
斯特利翁的山洞还找到一些用骨头雕成的山羊头。此外,最着名的还有1903年在黎凡特地方发现的岩画。类似的岩画,从北部的莱里达起南至加的斯,约有40余处。黎凡特岩画是中石器时代的产物,它最大的特点是:人的形象多起来了,并在狩猎时手里拿着弓箭。这时的绘画开始注意构图完整性与人和大自然的联系。
在中部发现的岩画《战争图》,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可能是最早的军事题材绘画。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器皿上刻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几何花纹常有浮雕感。有一钟形的陶器形状如一个倒立的钟,上面的花纹十分考究。这种陶器最早流行在安达卢西亚一带,后流传到西部和北部地区。在青铜时代,阿尔梅里亚一带的艺术很有特色,现在仍有不少建筑遗址和器皿被保存下来。
阿尔加文化是阿尔梅里亚文化的继续,它的青铜制品、陶器也很出名。公元前10~前 9世纪在沿海一些地区,受腓尼基人的文化影响,南方的塔尔苏斯地区与腓尼基人的殖民地加的斯在文化艺术上交流频繁。随着希腊的强大,在东海岸出现了希腊的殖民地,从而又带来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在伊维萨岛发掘出一尊《迦太基女子半身像》(公元前4~前3世纪),从风格上看它颇似希腊雕像。罗马人西征又把罗马的文化带到了伊比利亚
半岛上,在西部的梅里达至今保存有罗马风格的剧场和竞技场,在东部塔拉戈纳保存有凯旋门和奥古斯都宫以及一些公共设施。在公元前2~前3世纪,在一座墓室的壁画上发现了一个画家的名字──席尔瓦,这恐怕是至今知道的最早的一位西班牙画家。
中世纪从5世纪下半叶起进入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成为西哥特王国的领地,至今保存下来的西哥特建筑有着名的圣佩德罗·德拉纳韦教堂(8~10世纪)等。711年阿拉伯人开始主宰西班牙,此后开始大量建筑清真寺。科尔多瓦大清真寺(786~990)是一座最典型的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很不相同,南北长112米,东西宽126米,内部有很多的柱子,柱顶和柱身有花纹,柱身并不粗,显得十分秀丽,柱子之间,相互连接着红白两色相间的券拱,内部十分华丽,但采光较差。11世纪上半叶在西班牙出现了一批罗马式的建筑物,如卡斯蒂利亚地区弗罗米斯达的圣马丁教堂(1066年)、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修道院(约1080~1241)等。13~14世纪是哥特式艺术发展的时代,在卡斯提尔王国境内布尔戈斯、莱昂、托莱多 3个城市的大哥特式教堂尤为着名。在阿拉贡,巴伦西亚以及南部一些地区,也建有哥特式建筑物,工匠大多是摩尔人,他们很善于把天主教的哥特式风格与伊斯兰教的装饰风格糅合在一起,这种折衷的风格名为穆旦式。
西班牙中世纪雕塑基本上有两种形式:①用于建筑物上的浮雕,②用于祭坛上的彩色木雕。
在13世纪有一件非常精美的彩色木雕《悲哀的圣母》,形象生动,正在哭泣的圣母宛如一位人间的母亲。在哥特式时期,一些教堂建筑物上的浮雕在风格上很接近法国,不过西班牙的雕塑家比较重视细节的刻画。哥特式时期比较优秀的浮雕作品如莱昂大教堂门廊上的先知像和圣母子雕像,这些作品最主要的一点是排除概念化,人物自然、朴素、生动。圣母头戴花冠,面部表情富有人情味,端庄、恬静。从15世纪起,教堂里的祭坛木雕日益增多,它像一个大屏风,上面雕刻着各种宗教故事,并涂上色彩,这种手艺无疑是与西班牙民间木雕艺术有着密切关系。西班牙中世纪的绘画以教堂壁画和作为插图的细密画为主,知名的壁画家是F.巴萨。
文艺复兴时代西班牙的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略有不同:意大利城市资本主义势力比较雄厚,而西班牙封建王权高于一切,宗教势力十分强大;意大利有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而西班牙则缺乏这方面的传统。因为常常受到教会的阻挠与干涉,人文主义的思想很难扎根,例如在西班牙的美术作品中,很少看到女裸体的描绘。整个艺术显然带有较浓郁的宫廷主义和尊僧主义的色彩。
16世纪上半期国王查理五世提倡向意大利美术学习,有不少意大利画家来西班牙工作,也有一些西班牙的画家去意大利深造。在同一时期,尼德兰的艺术对西班牙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最着名的建筑物是:格拉纳达的查理五世宫(始建于1527)和在腓力二世在位时建筑的埃尔埃斯科里亚尔建筑群(1567~1583)。这两座建筑物都是为了显示王权的永恒而建造的,特别是后一座,它的规模之宏大是惊人的,如果把它内部的走廊联结起来,长度达16公里。在这些建筑物上,可以看出注重装饰风格的西班牙宫廷的特色。人们把这种风格叫作银匠风格。因为它颇似首饰匠人的手艺。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雕塑家有D.福门特、D.de西洛埃、A.
贝鲁格特等。
埃尔埃斯科里亚尔建筑群
西班牙文艺复兴早期绘画方面的代表是瓦仑西亚画派的L.达尔、J.巴科和卡泰罗尼亚画派的J.乌格特等人。乌格特画的祭坛画人物生动,在人物背后还出现了风景的描绘,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进入16世纪,西班牙才开始有了架上绘画,很多从意大利学成归来的艺术家都从事这类绘画,最为杰出的代表是J.de华内斯、L.de巴尔加斯、A.费纳德斯等人。费纳德斯画的《航海者圣母》(约1531),反映了塞维利亚海上贸易的情景。16世纪下半期在腓力二世执政时,西班牙宫廷艺术由开放变为保守,在马德里宫廷里最流行的是态度端庄、缺乏激情的王族肖像。着名的宫廷画家有J.F.纳瓦雷特、A.S.科埃略以及他的学生J.P.del□克鲁斯。这一时期,在意大利的影响下,在地方上出现了样式主义美术和乡土风味的现实主义美术。L.de莫拉莱斯是西班牙样式主义美术的代表。他大部分时间在故乡巴达霍斯工作,多画宗教题材,人物有点变形,并带有多愁善感的表情。由于他的画有时还有点神秘主义的色彩,有人送给他一个“神人”的外号。另一位大画家 El.格列柯虽然受样式主义艺术影响,但和莫拉莱斯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包含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格列柯也不同于一般的宫廷画家,他曾想进入宫廷但失败了,他不想粉饰现实,也不愿歌功颂德,而是独辟蹊径,多少带有点失意的心情表现他自己,也表现托莱多城那些没落的贵族。16~17世纪之交是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流行时期,这时,在美术上也开始出现了描绘世俗生活和市井人物的绘画。巴伦西亚的V.F.里瓦尔塔、塞维利亚的老F.de埃雷拉和F.帕切科等人都是西班牙第一代现实主义画家,为西班牙17世纪艺术的黄金时代的到来作了准备,把艺术引上一条与宫廷相反的平民世界的道路。
17世纪西班牙艺术最辉煌的时代之一,是17世纪上半期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三大艺术代表是J.de里韦拉、F.de苏尔瓦兰和委拉斯贵支。里韦拉的艺术无疑是受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实际上,它甚至比卡拉瓦乔的更粗野,他的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反映了西班牙农民、渔夫所特有的严峻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气质。苏尔瓦兰主要描绘寂静的僧侣世界,他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的,所以作品颇有生活情趣。委拉斯贵支的作品,具有全欧洲的意义。他在塞维利亚接受了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接近下层人民生活,大量的肖像画作品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德和对下层人民的热爱与同情。塞维利亚B.E.穆里略是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个代表。他还是美术教育家,曾是塞维利亚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画风甘美,善画圣母子及流浪儿生活的风俗画。J.de N.巴尔德斯·莱亚尔也是塞维利亚画家,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寓意象征的形象,并充满了动荡不宁的气氛。他的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苦闷的心情。在17世纪下半期,马德里宫罗马式美术又占了上风,代表人物有C.科埃略等人。西班牙17世纪的雕塑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代表人物是巴亚多利德的G.费尔南德斯。南派的代表人物有塞维利亚的J.蒙塔涅斯及其学生A.卡诺。17世纪的雕塑大致有这样3个特点:①大多是宗教题材;②多是彩色木雕,有祭坛木雕和人像木雕;③注重外在的刻画,缺乏人物内在感情的表达。
18世纪18世纪是西班牙艺术的低潮阶段。1744年马德里建立了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这里成了古典主义艺术中心。只是到了18世纪末,由于出现了戈雅,才打破了美术界沉闷局面。戈雅的艺术在前期受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名作铜版组画《加普里乔斯》中,可以看到,画家最早是企图唤醒理性来改造西班牙落后腐败的局面。1808年后,在人民的奋起反封建反拿破仑斗争的年代里,他已站在了人民的一边,激发出更大的激情,以艺术为武器进行了战斗。西班牙两次革命失败后,戈雅虽然心情沉重,但是决不是一个绝望的悲观主义者,他坚信光明必将到来。因此,他画了《这是真理》、《巨人》、《抱水罐的姑娘》等一些颇有生气的作品。戈雅的悲剧在于他有着崇高的理想,但又无法摆脱那个病魔的社会。
19世纪进入19世纪在法国的影响下,西班牙兴起了古典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J.阿尔瓦雷斯-库韦罗、J.马德拉索、 V.洛佩斯-波塔纳等人。其中马德拉索曾作过法国J.-L.大卫的学生。19世纪 30年代浪漫主义勃兴,比较着名的代表人物有L.阿伦萨-涅托E.卢卡斯-帕迪利亚等人。19世纪下半期涌现出一批描绘历史题材的画家。A.希斯维特创作的《枪杀托雷哈斯和他的同志们》(1865)一画,以1831年的起义为背景,揭露了斐迪南七世继承人的伪善面目。19世纪下半期在一些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中,流露出对社会不满的批判情绪。其中M.福图尼曾到过欧洲各国,眼界开放,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感。作品中所描绘的大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物,表现了他对这些小人物的深厚的同情。19世纪的着名雕塑家是A.马里纳斯、A.克罗尔等人。马里纳斯的作品具有激情和纪念碑艺术的特色,克罗尔在风格上具有沙龙味,两人有着明显的差异。
20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影响下,西班牙兴起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J.索罗利亚是一位杰出的印象主义画家,他生于巴仑西亚,后到罗马、巴黎等地深造,回国后在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任教授。他是一位追求色彩和外光的大师,创作了不少佳作。A.D.de雷戈约斯、J.米尔、C.A.de贝鲁埃特等人也都是印象主义画家。其中雷戈约斯曾以点彩的手法描绘风景。20世纪可谓流派纷呈时代。立体主义画家除了毕加索、格里斯外,还有F.阿吉雷、迪亚斯等人,迪亚斯很显然把P.塞尚的风格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糅合在一起。西班牙表现主义绘画带有较浓的地方色彩,这一派的画家很多,影响也比较大。J.G.索拉纳早期受表现主义影响,不过,他仍重视对生活的描绘。超现实主义起于20年代,最着名的代表有米罗、达利、格里斯等人。抽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有A.塔皮耶斯、A.绍拉等人。在20世纪上半叶还有不少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优秀画家,他们最主要的特点是使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励人们去争取美好的生活。I.苏洛阿加-萨瓦莱塔曾在罗马、巴黎等地学习,是一位很有个性特色的画家,同时也是
一位杰出的雕塑家。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涌现出一些投身革命的艺术家。1937年在巴黎的国际展览会上,毕加索展出了他创作的控诉法西斯罪行的《格尔尼卡》。米罗等人也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取得了国际进步人士的赞扬。内战时期也有不少人从事革命版画创作,他们把绘制的传单、招贴画贴在马德里的街头。20世纪在巴塞罗那兴起了20世纪主义运动,在40年代又出现了第二次20世纪浪潮派。
1957年后,西班牙出现了3个比较有影响的艺术派别:马德里的进步派、科尔多瓦的57之旅派、巴仑西亚的帕尔巴约派。进步派大都由一些非具象的画家组成,57之旅派主要宣扬理性的艺术,帕尔巴约派具有构成主义倾向。在50~60年代又兴起社会写实派主张具象的艺术。在60年代巴仑西亚的写实纪事派的年轻的画家们极力提倡具象的艺术,主张用更加通俗的绘画语言服务于社会。今天在西班牙比较有影响的写实主义画家还有女风景画家C.拉丰、A.阿维亚等人。西班牙20世纪着名的雕刻家不少,古典风格雕塑家J.克拉拉受法国雕塑家马约尔的影响,大理石雕《青春》(1902)表现了一位沉思中的少女,在她身上闪烁着青春的气息。这些是一些代表画家的作品,这只是一部分的,他们的作品你可以在网络上搜到的,你可以看一下。格列柯:《托莱多风景》,格里斯:《自然死亡》,达利:《内战的预兆》,戈雅:《读信的女子》,委拉斯贵支:《宫娥》
⑤ 塞维尔大教堂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塞维尔大教堂由金碧辉煌的主祭坛、唱诗席、珍宝荟萃的圣器收藏室和五座中殿构成。与罗马的圣彼得堡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并列为欧洲规模最宏伟的三大教堂,也是规模最大的哥特式宗教建筑。
大教堂位于市中心宪法大道后侧,最早由阿拉伯统治者建造,而教堂部分哥特式的建筑则是西班牙人自己在15世纪初兴建,于1519年完成。塞维尔大教堂的旧址曾是伊斯兰教徒占领时代所建的清真寺。1248年,基督徒重新收复塞维尔后,清真寺被改建为临时教堂,随着基督徒在安达鲁西亚逐步取得胜利,教会人员决定在塞维尔建造一座“让后世叹为观止”的大教堂,于是开始酝酿兴建教堂。
塞维尔大教堂于1401年动工,1507年全部建成,总宽度为160米,长度达140米,除了庞大的建筑规模外,最大的特点便是与伊斯兰教建筑做了完美的结合。大教堂占地24000千方米,光是支撑的柱石就有157根,是世界第三大哥特式教堂(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伦敦的圣保罗教堂)。教士聚会厅的圆顶穹隆、王室小教堂、加里西圣器室、大圣器室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灵柩就存放在大教堂内,崇拜他的人们到西班牙后定会到这儿来告慰航海家的灵魂。如此壮观的陵墓,足见西班牙人民对这位异国人的重视。据说,教堂中的十字架就是用当年哥伦布从美洲带回来的第一批金子铸成的。四个盛装的航海者雕塑显得极为精致,他们肩负着异域的文明,守立在安息于西班牙的勇者身边。西班牙许多着名的画家都有作品珍藏在大教堂内。每年的圣母怀胎节和狂欢节的最后几天,人们都有机会看到大教堂中的一种六人舞,优美的舞蹈所表达的亲切与柔和使观者的心灵备受抚慰,而舞蹈本身的平实也是西班牙民族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
⑥ 西班牙1100年前的一个教堂中发现太空人的浮雕,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一个跟现在宇航员长得很像的一个形态的壁画,上面画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宇航服,你说这是真的吗?其实我倒是不觉得奇怪,因为从外面看,宇航服其实也是很笨重的,我们一般人都不知道宇航服里有什么,所以这个壁画也只是涂鸦一般凑巧,刚好画得和宇航服相似而已。
所以对于这些什么远古飞机,远哥宇航员,我们都不需要太在意,早就消失在历史中了,如果当时有那为什么不传承下来,至于外星人之说也是一种猜测而已,没有证据的都可以认为是恶作剧,而且大多都是无稽之谈。
⑦ 圣彼得堡大教堂拱顶上的壁画,米开朗基罗是怎么画上去的
这些伟大的壁画是非常难以绘制的。米开朗基罗为了整体的壁画与建筑相得益彰,会先认真的在工作室绘制草图。草图的数量上百上千幅。在经过仔细的推敲和修改以后,他会按照墙面和天花板的尺寸,把草图等比例放大成为底稿。之后把底稿贴在墙上和天花板上,再用拓印,刻线等方法,沿着底稿的轮廓把线条描绘在墙壁上。有了轮廓以后,就可以绘制颜色和立体感了。
以绘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塑造人物形象达343个之多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为例。米开朗基罗为天顶画《创世纪》绘制了300多幅草图,然后按照需要的尺寸,把草图放大成底稿。之后画家和他的助手们把底稿贴在潮湿的泥灰墙上,再用铁笔尖把每天要绘制部分的轮廓刻到墙壁上,然后毁掉底稿。米开朗基罗的许多的草图幸存了下来,而底稿则全部毁掉了。
⑧ 西班牙教堂建筑的外观
西班牙境内教堂林立。说起教堂,人们不期然总会想到它宏伟的外观,精美的内里,以及其教化的功能。然而,在西班牙,教堂既是生之地,也是死之地。人们洗礼于斯,安息于斯,升天于斯,教堂在西班牙人的生命轮回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精巧华丽的教堂即可称为中古时代的建筑象征。教会建筑壮丽的教堂以赞美上帝,祈求赐福给天下众生。城镇之间竞相兴建壮观宏伟的大教堂,让高耸的螺塔伸往天际。当时,兴建大教堂需要集结庞大的资金并耗费上百年的时间来建造,而那些散布在乡间田野中的小教堂又寄托了信徒们多少希望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