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群岛有什么好物种
㈠ 加拉帕戈斯群岛物种丰富原因
孤悬海外,受人类影响小。
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动植物生存。
远离大陆,因此产生了自己特有的生态系统。
㈡ 俄罗斯,美国,英国,西班牙的代表性动物是什么
俄罗斯代表性动物是西伯利亚棕熊。
美国代表性动物是白头海雕(俗称秃鹰)。
英国代表性动物是狮子。
西班牙代表性动物是公牛。
拓展资料:
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
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鼻涕虫、蚯蚓,乌贼、牡蛎、红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虫、放射虫、蛔虫、猪肉绦虫、沙蚕、蜗牛、蛞蝓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异养有机体。
参考资料:网络-动物
㈢ 有关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资料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19个火山岛组成,从南美大陆延入太平洋,约1000公里,被人称作“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现存着一些不寻常的动物物种。例如陆生鬣蜥,巨龟和多种类型的雀类。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参观了这片岛屿后,从中得到感悟,为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简介:
加拉帕戈斯群岛东西约300公里,南北约200公里(另一资料:从北向南延伸300千米),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公里(从厄瓜多爾尔尔首都基多乘飞机约需1小时30分)。是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的一组海洋岛。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是面积4588平方公里的伊莎贝拉岛,此外还有圣鲁斯岛、圣华金山岛等大小共60多个岛屿(另一资料:加拉帕戈斯群岛群岛是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群岛的总面积达8000平方公里(另一资料:7800平方千米)。其中96.6%的面积现为国家公园,其周围为一个面积79.9平方千米的海洋保护区。
群岛的名字“加拉帕戈斯”源于西班牙语“大海龟”之意。由于远离大陆,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着。
这些群岛孤零零地耸立在太平洋之中,岛上除了雨水几乎没有其它淡水资源。原来是一些荒无人烟的岛屿。1535年一艘巴拿马航船遭遇强劲的洋流偏离了航线,该船上的巴拿马主教贝兰加偶然发现了群岛,他为群岛命名拉斯·恩坎塔正斯,意为“被迷住的”。当时岛上没有人烟。在一些岛上发现了印加人陶器碎片,证明在西班牙人以前有人曾占领这些岛屿。(还有资料说是:1535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发现岛上栖息着大量世界罕见的巨龟,就取名“加拉帕戈斯岛”,意即“龟岛”。)
1685年加拉帕戈斯群岛才第一次出现在由英国人绘制的航海地图上。17世纪末一些海盗以这些岛作为隐匿之所。1832年建国刚刚两年的厄瓜多爾尔尔共和国正式占领群岛。后将该群岛设立为加拉帕戈斯省,省府定为黑巴克里索港(位于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上)。
1835年,26岁的查尔斯·达尔文跟随一艘名为“小猎犬”号的英国海军测量船来到这里,他在岛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集标本,岛上一些物种的差异和特异想象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并令他百思不解。这为他1859年发表的《物竞天择的物种起源》一书提供了原动力和信心,他的着作使加拉帕戈斯群岛成为生物学专家和爱好者必去的“圣地”,值得指出的是,达尔文并没有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自然现象证明自己的进化论,年轻的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考察和经历只不过是给了他阐述这一理论的信心而已。后来,在群岛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圣克里斯托瓦)岛上还建立着一座为纪念达尔文而塑造的半身铜像纪念碑,人们为纪念他还把他研究过鸟类的岛取名为“达尔文岛”。现在的生物学专家和爱好者来到这里,似乎是来参观和瞻仰进化论思想的“故居”。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上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火山,最高的在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伊莎贝拉岛(伊莎贝尔)上,名为沃尔夫火山(1707米),次高的是一座死火山,亦在该岛上,名为阿苏尔山(1689米)。一些火山口形成的天然湖泊犹如镶嵌在火山顶峰的碧玉,晶莹闪亮。崎岖不平的地表堆满了暗红色的火山喷发物。这个群岛虽然距赤道不远,但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这里不适于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繁茂的热带雨林的生长,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高大的树木生长在较高的山坡,树下铺满羊齿类植物。这里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并非终年高温多雨。这样的环境适合热带和寒带动物共同生存。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多种类型的动物:海狮、海豹、海獭、鹈鹕、信天翁、企鹅、反舌鸟、火烈鸟等。
毫无疑问,给达尔文灵感的就是加拉帕戈斯的成群结队的雀科鸣鸟。所有这些鸟都是偶然从南美洲飞抵这里的古老品系的后代。它们在整个岛上找到了许多闲置的适于栖息的生态环境,并进化成能在体形大小、鸟喙形状、羽毛颜色、声音、饮食和行为等方面各有不同的13个品种。不同品种的鸟,其嘴部的差异性就是这种适应性传播的最好证明。有些鸟具有典型的食籽喙,另一些以仙人掌植物为食的鸟长有一种长而尖的嘴,还有一些以昆虫为主食的鸟拥有一个小乳头状的鸟喙。啄木鸟不仅长有一个专门的喙,而且还形成一种复杂的行为模式,包括用仙人掌刺去捕获裂缝中的幼虫。
最着名的动物有巨型海龟(又称“象龟”),它们的数量成千上万,身长多在1米以上,成熟的龟体体重约180千克,最重的体重可达250千克,寿命最长的可达400年。这里的巨龟,即便是同一种类,因其生存岛屿的不同,甲壳的形状各有差异。
这里还因为生存着闻名遐尔的史前爬虫类动物鬣蜥(亦称“海鬣蜥”)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些鬣蜥能潜入海水中捕捉食物,而雌鬣蜥必须经长途跋涉到火山口产卵。这种鬣蜥仅以海草为食,7种不同的海鬣蜥,每种都显示明显的差异,并在不同的岛屿上进化。6个岛屿上均有一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的陆生鬣蜥。这种地球上惟一尚存的海鬣蜥可以在海底爬行,它们以海草为食,并且通过发育不完全的蹼足适应了海上生活方式。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水域发现的其他两种海生动物(海狗与海狮),也同为特有物种:加拉帕戈斯海狗是亚南极属中惟一的热带代表,喜夜间活动;而加拉帕戈斯海狮则在白天活动。
加拉帕戈斯群岛确实是地球上少有的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岛上没有凶猛的食肉动物,而且所有的动物都不惧怕人类。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或许是你从未体验过的与野生动物“面面相觑”的快乐(抑或是恐惧)。
今天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已经被规划成国家公园,自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更收到厄瓜多爾尔尔政府的重视,来这里的游客的数量被官方严格控制,以确保岛上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1998年9月,伊莎贝拉岛的阿尔塞多(阿尔基多)火山(1097米)爆发,流淌的岩浆进入象海龟的栖息处,厄瓜多爾尔尔政府遂出动直升飞机救援,成为当时的热门新闻。
科隆群岛原名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上,由16个大岛和许多小岛、岩礁组成,总面积约为7976平方公里,属远在岛东1000公里的厄瓜多爾尔尔。
龟岛科隆群岛是一群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岛屿,满布�岩峭壁和火山堆。然而这里却栖息、生长着很多世界稀有的珍奇动物,其中最为奇特的要算大海龟了。这些大海龟可以长到1米多长,200多公斤重,背上可以驮一两个人。龟的性格都很温顺,喜欢生活在海岸边草丛里,以仙人掌作主食。1535年,西班牙人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发现岛上到处都是大海龟,就给这个群岛取名为“加拉帕戈斯”,意思就是“龟岛”。
大蜥蜴也是这里的奇特动物,有陆生的,也有海生的。陆生的有1米多长;海生的比陆生的数量多,身体也比陆生的大,灰黑色的身子拖着一条很长的尾巴,样子很像恐龙。据说这种大蜥蜴的始祖产生在中生代,现在只有科隆群岛才有这种动物。
在这个靠近赤道的群岛上,竟然还生活着只有严寒的极地才能生存的企鹅、信天翁、海豹等动物。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极地出发的秘鲁寒流经过这里时,群岛被“浸”在冷气流中,因而温度明显降低,形成了既干燥又凉爽的气候,从南极海域伴随着寒流前来施行的企鹅、海豹等“游客”,也乐意在此安家了。
1835年9月,达尔文乘着英国海军考察船来到此岛考察。他发现这里的动植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发生变化,如生活在各个岛上的同一种鸟类和海龟的形态和习性大不相同。这个发现使他认识到自然也能对物种进行选择,为他的“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达尔文,在岛上建起了达尔文的半身铜像纪念碑和生物考察站,这个岛又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
除科隆群岛外,非洲东部印度洋上的阿尔达布拉岛也是一个举世着名的龟岛。在那里,大约生存着15万只大海龟(象龟),它们体长2米,体重200多公斤。
㈣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矿产
科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爾尔尔,位于南美大陆以西1000公里的太平洋面上,群岛面积7500多平方公里,由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凝固而成的13个小岛和19个岩礁组成。
群岛的多样性气候和火山地貌的特殊自然环境,使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和植物同时生长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这里奇花异草荟萃,珍禽怪兽云集,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群岛上现存有其他地区罕见的多种动物。科隆群岛由7个大岛,13个主要岛屿,23个小岛,50多个岩礁组成,其中以伊萨贝拉岛最大,群岛最高点是伊莎贝拉岛上的阿苏尔山,高1689米。第二大岛是圣克鲁斯岛。群岛全部由火山堆和火山熔岩组成。
五百万到一千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加拉帕戈斯的顶部浮出了海平面,第一次从厄瓜多爾尔尔大陆约600公里的太平洋中部出现。这些火山峰完全没有植物和动物的生命迹像。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最初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长距离扩散才能抵达该岛屿。
当考虑栖息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物种的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不平衡”,相较于大陆的物种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物种都是。举例来说,有很多原生爬行动物,但没有两栖动物;有陆地和海洋鸟类物种丰富,但很少哺乳动物。当考虑植物,那些有大花,大种子均缺席,而草类和蕨类植物比比皆是。
物种迁移有两种主要方式,到达偏远的岛屿(除了涉及人类的任何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空气中飞行或被风吹动的形式,而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在海上游泳或漂浮,有时靠植被纠结筏的帮助。
海水漂流
那些海洋动物海狮、海龟和企鹅,很可能是当今加拉帕戈斯动物最早的祖先,它们在洋流的帮助下居然以自己的方式游至岛屿。另一方面,许多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鼠类),则是搭乘植被纠结的木筏从南方或中美洲大陆的岛屿来到该岛。虽然在它们达到加拉帕戈斯之前,绝大多数的筏会沉没,但少数成功者上了岸。在该群岛有许多爬行动物,因为爬行动物最适合对付海上的咸水及恶劣环境,而该岛又有它们喜欢的阳光充足的条件。这就解释了加拉帕戈斯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使用这个“木筏”登陆的理论也解释了该岛为什么没有原生两栖类,哺乳类动物。
加拉帕戈斯的海岸植物,红树林和菊树属植物,其种子是耐盐的,而这些种子很可能也是以海路的方式到达此地。
气流风动
风被认为是运送植物的较低形式,如蕨类,苔藓,地衣和孢子,在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较重的种子如维管束植物相当稀缺,因为这些种子候风旅游会更困难,而那些使用完全相同的风力交通工具设计成羽毛种子的植物则除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整个群岛会有蒲公英家族(菊科)的成员。
许多小昆虫,甚至微小的蜗牛,也可以很容易地被微风吹起。飞行能力较弱的陆地鸟类和蝙蝠( 2种)可能也是在风的帮助下抵达。然而,大陆鸟类在加拉帕戈斯岛生活的只有一小部分,这是因为它们经过一个非常困难的旅程,只有极少数成为成功者。
海鸟,通常具有优秀的长距离飞行能力,它们以自己简单地方式飞向岛屿。这些鸟类的羽毛或脚爪可能带来了植物种子或繁殖体。
科隆群岛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动植物自行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独自的特点,造就了岛上独特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最初是由鸟或海船偶尔地把南美大陆的植物种子带到岛上,它们在此落地生根,适应新环境而生息繁衍。
科隆群岛的特有物种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相比都稳居最高水平,大约80%的陆地鸟类,爬行动物和陆地哺乳动物的97%,而植物的30%以上都是当地特有的。发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物种,加拉帕戈斯就超过20%。其中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加拉帕戈斯企鹅也在北半球被发现的唯一一种企鹅。
在科隆群岛上,生活着700多种地面动物,80多种鸟类和许多昆虫,其中以巨龟和大蜥蜴闻名世界。海狮,海豹,企鹅等寒带动物,也常在这里的海边出现,因此,科隆群岛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气候特点是雨量较少、湿度低、气候凉爽、水温不高。高等植物约有700种,其中约40%为当地特有的种属。植物与中美、南美洲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干燥低地覆盖着空旷的仙人掌林。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着森林,主要树木有腺果藤树、醉鱼树和番石榴。过渡地带上面的潮湿的森林区中为菊树(Stables属)植物林(一种古代遗留下的植被),矮树丛密布。无树的高地上只有蕨类和草类。
群岛以其罕见的动物而闻名,因其巨大的陆龟(古西班牙语称龟为“加拉帕戈斯”)而得名,据信这种龟是地球上生命最长的动物。岛上的动物群和中美、南美洲的动物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说明岛上多数动物源出那里。越过海洋的困难是动物稀少的原因。两栖动物很少,爬虫也不多,当地特有的陆地哺乳动物只有7种啮齿动物和两种蝙蝠。岛上鸟的种类和亚种只有约80种;陆地上多数鸟类为统称为加拉帕戈斯地雀的鸣禽类。
这个群岛虽然距赤道不远,但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这里不适于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繁茂的热带雨林的生长,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高大的树木生长在较高的山坡,树下铺满羊齿类植物。这里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并非终年高温多雨。这样的环境适合热带和寒带动物共同生存。可以在这里看到多种类型的动物:海狮、海豹、海獭、鹈鹕、信天翁、企鹅、反舌鸟、火烈鸟等。
代表物种
植物:迄今为止(2012年),这些岛屿引进的植物有825种,而维管束植物约在552和614种之间,大多数是人类引进的。超过100引入的物种已经在野外建立了生态群。
干燥低地覆盖着空旷的仙人掌林。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着森林,主要树木有腺果藤、醉鱼草属和番石榴。过渡地带上面的潮湿的森林区中为树菊属(Scalesia),是所特有的菊科的一个特征显着的土着属,它一共有6个物种,矮树丛密布。无树的高地上只有蕨类和波利亚草属、大戟属、铁苋菜属和豆科植物等草类。
巨龟:加拉帕戈斯象龟之间的大小和形状量变异很大,有两种主要形态存在,圆顶壳(类似于其祖先的形式)和鞍背背甲。圆顶龟往往体型规模更大,它们的头胸甲前部不具备向上隆起,往往生活在更大,更高的岛屿与潮湿的高原牧草的地方,那时食物更为丰富和容易获得。鞍背壳应对旱灾期间缺乏可供应的食物,在干旱岛屿上进化形成。背甲的前角向上,让乌龟头部延长的更高,可以取食较高的植物,如仙人掌。巨龟分布在群岛的各个岛屿上,这些陆龟进化出不同的12个亚种。
鬣蜥:该群岛6个岛屿上均生活有科隆群岛特有的陆生鬣蜥,以肤色分为3种,“黄加岛陆鬣蜥、粉加岛陆鬣蜥和玫红加岛陆鬣蜥。并有7种不同的海鬣蜥,这些史前爬虫类动物,也是地球上惟一尚存的海鬣蜥,因为在不同的岛屿上进化,每种都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它们可以在海底爬行,并以海草为食,并且通过发育不完全的蹼足适应了海上生活方式。雌鬣蜥必须经长途跋涉到火山口产卵。该物种在群岛上的数量达到数十万只,遍布各岛屿的沿岸。
哺乳动物:哺乳类动物在科隆群岛相当有限,因为岛屿远离大陆,虽然登记在册的有32种(不包括驯化的狗,猫,猪,山羊,驴,马和牛),事实上,只有5种哺乳动物被视为原产于岛屿:加拉帕戈斯海狮、圣达菲稻鼠、加岛稻鼠、加拉帕戈斯灰蝠、加拉帕戈斯红蝠。其他可以加上在保护区进出的水生哺乳动物——海豚和鲸鱼。
陆地鸟类:居住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29种鸟类,其中22种是特有物种,另外还有4个特有亚种。其中包括6种地雀、6种树雀、莺雀、加岛哀鸽、加岛南美田鸡、加拉帕戈斯群岛鵟、大嘴蝇霸鹟、加岛崖燕、加岛嘲鸫、查尔斯嘲鸫、冠嘲鸫、圣岛嘲鸫。13个雀类不同品种的鸟,其嘴部的差异性是适应性传播的最好证明。有的具有食籽喙,以仙人掌植物为食的鸟嘴长而尖,以昆虫为主食的鸟拥有一个小乳头状的鸟喙。
海鸟: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热带海鸟的圣地,这里有蓝脚鲣鸟、红脚鲣鸟、纳斯卡鲣鸟、加岛崖燕、加岛信天翁、暗腰圆尾鹱、弱翅鸬鹚、丽色军舰鸟、
小军舰鸟、红嘴鹲、燕尾鸥,岩鸥、加岛白脸针尾鸭、加拉帕戈斯企鹅、斑腰叉尾海燕,也有最常见的滨岸水鸟,包括大火烈鸟、大蓝鹭、黄冠夜鹭、
夜鹭、绿蓑鹭,蛎鹬和普通白鹭等等。加拉帕戈斯大火烈鸟数量约320-350只。这是世界上最小的火烈鸟群,被列入濒危的红色名录。
海洋动物: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正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因此,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这里有加拉帕戈斯鲨鱼、直翅真鲨、红石蟹、刺鳐、海鳗、白头礁鲨鱼、鲸鱼、鲔鱼,蝠鲼、锤头鲨、绿海龟和玳瑁等。近20 %的海洋生物是地方性的,是当地特有物种。
加拉帕戈斯蜗牛
无脊椎动物:科隆群岛有物种多样性的最大群体,估计它们占于所有的栖息地的总生物的51 % 。这些陆生无脊椎动物其生态作用至关重要:传播花粉、参与有机物质的养分循环,从而促进土壤形成。直到2001年,一共查明有2289种陆生无脊椎动物。包括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缨尾目、蜻蜓目、螳螂目。而软体动物有海螺、蜗牛、海洋环节动物、棘皮动物(如海胆和海参) 、腔肠动物(如珊瑚和柳珊瑚) 和海绵等。
㈤ 加拉帕戈斯群岛资料急!!!!!!!!!!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13座主岛和60多座小岛、岩礁和暗礁组成,分布于400公里的公海海域。这里是4股主要洋流的汇合场所,而岛屿本身则是巨大的海底火山的山顶,至今仍在缓慢平稳地移动。
各种不同的生物为何能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立足?小气候和海拔形成了不连续的生境,恰好成为岛上多个生物群的理想栖息地,例如:海鬣蜥、海燕、蓝脚鲣鸟,还有象龟。
加拉帕戈斯群岛拥有罕见的惊人地貌,是一座具备各种复杂进化环境的自然实验室,达尔文形容它是一个“自我世界”,这个世界脆弱而又狂暴,这些都使得加拉帕戈斯成为一个地球上与众不同的地方。
配解说词:
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称“魔幻之岛”。
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生物形态多种多样。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对这一生物进化的神秘舞台——加拉帕戈斯群岛所作的详细描绘,
确定了它在生物进化论中的特殊地位。
作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生物的栖息地,
作为“进化论”的故乡,
加拉帕戈斯群岛于1978年和2001年被登录为世界遗产。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以西大约1千公里的太平洋上,横跨赤道。
群岛由大小19个岛屿以及无数的岩礁组成。
从海底喷射而出的灼热岩浆,形成了一座座火山岛。
这些岛屿如群星一般点缀在茫茫的大海上。
这里是赤道暖流和来自遥远的南极寒流交汇的地方。
正是这富饶而又洋溢着生命力的大海,维系着加拉帕戈斯群岛独特的生态圈。
这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热带海洋的企鹅。
很久以前,
它们的祖先乘着寒流,从遥远的南极海来到这里。
这是本来以陆地植物为食的海鬣蜥。
地球上,只有加拉帕戈斯群岛才有这种潜入海中捕食的鬣蜥。
远离大陆的火山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这个孤立的小宇宙中演绎的进化故事,
造就了这处举世无双的自然遗产。
热带海洋的巨浪从溶岩裂缝中喷出,化作冲天的水柱。
加拉帕戈斯群岛诞生于几百万年前,
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堆积而成。
漆黑的熔岩犹如凝固的惊涛骇浪,犹如大海冰封的化石。
加拉帕戈斯群岛至今仍有几座频繁喷发的火山。
地球的内部运动孕育了神秘的岛屿,
这支水与火的交响曲至今仍在鸣奏。
圆扇仙人掌本来是贴伏在地面上生长的。
可是在这里,为了保护自己的花和果实不被陆鬣蜥吃掉,
它们挺直腰身不断地向高处伸展,结果长成了10多米高的巨大身形。
就像要与自己的食物——圆扇仙人掌竞争似的,
象龟的脖子也越伸越长。
这是一场你追我赶、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
生物进化的这部历史长剧,永远没有落幕的时候。
爬行类动物的王国——加拉帕戈斯群岛。
对于它们来说,除了鸟类,没有其他天敌。
这个奇特的生态圈与大型爬行类动物横行地球的恐龙时代很是相似。
这些动物在千百万年前,选择了加拉帕戈斯群岛。
它们以孤独的海岛生活为代价,换取了这个生物进化的天堂。
海底升起的气泡,携带着强烈的地球生命的信息。
不久的将来,加拉帕戈斯群岛又将迎来新岛诞生的一刻。
大海的深处,岩浆正以它巨大的能量继续演绎着地球变动的故事。
这里是南美大陆以西一千公里、赤道上的太平洋。
加拉帕戈斯群岛宛如恐龙时代的爬行类动物的王国。
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温那些已经逝去的地球故事。
在茫茫大海中的孤岛上,这些奇异的生物们实现了各自独特的进化过程。
孕育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神秘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1978年和2001年被登录为世界遗产。
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进化的实验场。
这些鸟是鸬鹚的同类,名叫鹈鹕。
面对富饶的加拉帕戈斯海,鹈鹕放弃了在天空的飞翔。
为了便于在水中畅游捕食,它们的翅膀渐渐退化,变得越来越小。
章鱼是鹈鹕最喜爱的食物。
鹈鹕总是把章鱼捉弄得奄奄一息、再也无法反抗后,才将其一口吞进。
伊萨贝拉岛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
西拉尼古拉火山就位于这里,巨大的火山口直径达15公里。
突起在海面上的是达福纳岛火山口。
火山口内是巨大的鸟类巢穴。
加拉帕戈斯美洲军舰鸟在这里集体筑巢。
据说它们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最大的军舰鸟。
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龟象龟,
喜欢生活在森林中的沼泽地。
贪凉怕热的象龟除了产卵,几乎从不到海边来。
这是加拉帕戈斯群岛北部的平塔岛上仅存的一只象龟。
被研究人员保护下来的这只象龟,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孤独的乔治”。
在它身边,放养着几只遗传基因相近的雌性象龟。
让“孤独的乔治”留下子孙,防止物种灭绝,
这是研究人员最大的心愿,和最大的课题。
乔治时常移动着它巨大的身躯,主动接近雌性象龟。
乔治与雌性象龟还没有成功交配过。
乔治的推算年龄在80至100岁之间,
据说象龟可以活200年,因此还有希望。
对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独有的海鬣蜥(lie xi)而言,
水温上升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为海鬣蜥赖以为生的海藻,只在低温的海水中生长。
海藻不能正常生长,那么海鬣蜥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在1997年那次据说是20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厄尔尼诺现象中,
半数以上的海鬣蜥由于缺少食物而死亡。
在上次厄尔尼诺现象后,
人们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又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鬣蜥。
那是海鬣蜥和陆鬣蜥的杂交品种。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海鬣蜥无法靠海生存,于是便在陆地上留下了子孙。
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磨难,
为了物种的生存与繁衍,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们今天仍然在继续抗争着。
生物进化的宝库——加拉帕戈斯群岛。
它不仅是一个“魔幻之岛”,更是一面魔幻的镜子。
透过它,
我们不但看到了地球的过去,还能看到地球的未来。
㈥ 有人说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是真正的世外桃源,为什么这么说
兰萨罗特岛作为西班牙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广袤的黑色火山岩浆地貌闻名全球,这座火山岛是一个致力于保护其原始自然美景的旅游目的地。 属于那利群岛七个最大的岛屿之一,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兰萨罗特岛为生物圈保护区,这里的地貌是独特的充满个性的。
上面只是举了几个岛屿的例子,这样漂亮的岛屿还有很多,因为完整的保留着一些天然的风貌,而且自然环境也非常好。大多数的美景都是纯天然的美景,这大概是呗称作世外桃源的真正原因,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毕竟超级浪漫。
㈦ 西班牙的代表性动物是什么
英国 狮子(由于: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勇敢而又英明。他推崇法治,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正义之狮”。他是首位把“丛林之王”狮子作为皇室标志的英格兰国王。1189年,因勇敢而着称的“狮心国王”理查一世即位。到那时,着名的“三狮徽章”已经问世。如今,人们可以在英格兰运动队的运动衫上领略这种徽章的风采。)国鸟:红胸鸲(又称鸥亚鸲
美国 国鸟:白头海雕
日本 国鸟:绿雉
法国 国鸟:公鸡
德国 国鸟:白鹳
意大利 国石为珊瑚 所以就是珊瑚虫吧 呵呵
俄罗斯 棕熊
荷兰 白琵鹭
墨西哥 凤头卡拉鹰
格林纳达 格林棕翅鸠
多米尼加国 红颈亚马逊鹦鹉
巴哈马 大红鹳
尼加拉瓜 绿眉翠
加拿大 潜鸟
洪都拉斯 黄颈亚马逊鹦鹉
安圭位岛(英属维尔京群岛) 衰鸠
博茨瓦纳 燕尾佛法僧
新加坡 黄腰太阳鸟
百慕大群岛 白尾
开曼群岛 古巴鹦鹉
特立尼特和多巴哥 棕臀小冠雉
危地马拉 凤头绿咬鹃
牙买加 红嘴长尾蜂鸟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啄木鸟
委内瑞拉 拟黄鹂
哥期达黎加 灰知更鸟
巴拉圭 裸喉钟雀
古巴 古巴咬鹃
挪威 国鸟河乌(Cinclus cinclus)
瑞典 国鸟乌鸫(Turs meru la)
荷兰 国鸟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卢森堡 国鸟戴菊(Rngulus regulus)
丹麦 国鸟云雀 (Alanda arvensis)
新西兰 国鸟 几维鸟
巴布亚新几内亚 国鸟大极乐鸟(Paraolisaea apeda)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国鸟蜂鸟
巴哈马 国鸟大红鹳(Phoenicopterusruber)
西班牙 斗牛
韩国 国鸟:喜鹊
阿尔巴尼亚 国鸟:山鹰
丹麦 国鸟:云雀
多米尼加 国鸟:金刚鹦鹉
肯尼亚 国鸟:公鸡
南非 国鸟:蓝鹤
澳大利亚 国鸟:琴鸟 笑鸟 鸸鹋
冰岛 国鸟:矛隼
奥地利和爱沙尼亚都选定 国鸟:家燕
爱尔兰和中美洲的隆尔瓦多都选定 国鸟:蛎鹬
斐济 国鸟:鸽子
菲律宾 国鸟:食猴鹰
比利时 国鸟:红隼
芬兰 国鸟:大天鹅
孟加拉国 国鸟:喜鹊 国兽:孟加拉虎
尼 泊 尔 国兽:黄牛
印度 牛 国鸟蓝孔雀(又称印度孔雀)(Pavo cristatus)
加拿大 国兽:河狸
泰国 亚洲象 国鸟:火背鹇
基里巴斯 军舰鸟
毛里求斯 国鸟:已经灭绝的渡渡鸟
文莱 白腹海雕
㈧ 西班牙有什么特别的动物吗
西班牙帝雕 (学名:Aquila adalberti)是白肩雕 (学名:Aquila heliaca)的近缘种,仅分布于西班牙的西部和南部(摩洛哥北部也是可能的产地,但至今无法证实)。直到最近,西班牙帝雕一直被视为白肩雕的亚种,但由于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特征的差别,它已被广泛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利氏壁蜥(Podarcis lilfordi)是西班牙特有的一种蜥蜴。它们栖息在温带的森林、地中海森林、岩壁及石滩。
依比兹壁蜥(Podarcis pityusensis)是一种蜥蜴,与巴利阿里群岛的伊维萨岛有密切关系,已成为西班牙的特有种。
㈨ 科隆群岛的生物多样性
科隆群岛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动植物自行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独自的特点,造就了岛上独特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最初是由鸟或海船偶尔地把南美大陆的植物种子带到岛上,它们在此落地生根,适应新环境而生息繁衍。
科隆群岛的特有物种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相比都稳居最高水平,大约80%的陆地鸟类,爬行动物和陆地哺乳动物的97%,而植物的30%以上都是当地特有的。发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物种,加拉帕戈斯就超过20%。其中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加拉帕戈斯企鹅也在北半球被发现的唯一一种企鹅。
在科隆群岛上,生活着700多种地面动物,80多种鸟类和许多昆虫,其中以巨龟和大蜥蜴闻名世界。海狮,海豹,企鹅等寒带动物,也常在这里的海边出现,因此,科隆群岛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气候特点是雨量较少、湿度低、气候凉爽、水温不高。高等植物约有700种,其中约40%为当地特有的种属。植物与中美、南美洲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干燥低地覆盖着空旷的仙人掌林。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着森林,主要树木有腺果藤树、醉鱼树和番石榴。过渡地带上面的潮湿的森林区中为菊树(Stables属)植物林(一种古代遗留下的植被),矮树丛密布。无树的高地上只有蕨类和草类。
群岛以其罕见的动物而闻名,因其巨大的陆龟(古西班牙语称龟为“加拉帕戈斯”)而得名,据信这种龟是地球上生命最长的动物。岛上的动物群和中美、南美洲的动物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说明岛上多数动物源出那里。越过海洋的困难是动物稀少的原因。两栖动物很少,爬虫也不多,当地特有的陆地哺乳动物只有7种啮齿动物和两种蝙蝠。岛上鸟的种类和亚种只有约80种;陆地上多数鸟类为统称为加拉帕戈斯地雀的鸣禽类。
这个群岛虽然距赤道不远,但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这里不适于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繁茂的热带雨林的生长,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高大的树木生长在较高的山坡,树下铺满羊齿类植物。这里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并非终年高温多雨。这样的环境适合热带和寒带动物共同生存。可以在这里看到多种类型的动物:海狮、海豹、海獭、鹈鹕、信天翁、企鹅、反舌鸟、火烈鸟等。 代表物种图片简介 植物:迄今为止(2012年),这些岛屿引进的植物有825种,而维管束植物约在552和614种之间,大多数是人类引进的。超过100引入的物种已经在野外建立了生态群。
干燥低地覆盖着空旷的仙人掌林。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着森林,主要树木有腺果藤、醉鱼草属和番石榴。过渡地带上面的潮湿的森林区中为树菊属(Scalesia),是所特有的菊科的一个特征显着的土着属,它一共有6个物种,矮树丛密布。无树的高地上只有蕨类和波利亚草属、大戟属、铁苋菜属和豆科植物等草类。 巨龟:加拉帕戈斯象龟之间的大小和形状量变异很大,有两种主要形态存在,圆顶壳(类似于其祖先的形式)和鞍背背甲。圆顶龟往往体型规模更大,它们的头胸甲前部不具备向上隆起,往往生活在更大,更高的岛屿与潮湿的高原牧草的地方,那时食物更为丰富和容易获得。鞍背壳应对旱灾期间缺乏可供应的食物,在干旱岛屿上进化形成。背甲的前角向上,让乌龟头部延长的更高,可以取食较高的植物,如仙人掌。巨龟分布在群岛的各个岛屿上,这些陆龟进化出不同的12个亚种。 鬣蜥:该群岛6个岛屿上均生活有科隆群岛特有的陆生鬣蜥,以肤色分为3种,“黄加岛陆鬣蜥、粉加岛陆鬣蜥和玫红加岛陆鬣蜥。并有7种不同的海鬣蜥,这些史前爬虫类动物,也是地球上惟一尚存的海鬣蜥,因为在不同的岛屿上进化,每种都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它们可以在海底爬行,并以海草为食,并且通过发育不完全的蹼足适应了海上生活方式。雌鬣蜥必须经长途跋涉到火山口产卵。该物种在群岛上的数量达到数十万只,遍布各岛屿的沿岸。 哺乳动物:哺乳类动物在科隆群岛相当有限,因为岛屿远离大陆,虽然登记在册的有32种(不包括驯化的狗,猫,猪,山羊,驴,马和牛),事实上,只有5种哺乳动物被视为原产于岛屿:加拉帕戈斯海狮、圣达菲稻鼠、加岛稻鼠、加拉帕戈斯灰蝠、加拉帕戈斯红蝠。其他可以加上在保护区进出的水生哺乳动物——海豚和鲸鱼。 陆地鸟类:居住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29种鸟类,其中22种是特有物种,另外还有4个特有亚种。其中包括6种地雀、6种树雀、莺雀、加岛哀鸽、加岛南美田鸡、加拉帕戈斯群岛鵟、大嘴蝇霸鹟、加岛崖燕、加岛嘲鸫、查尔斯嘲鸫、冠嘲鸫、圣岛嘲鸫。13个雀类不同品种的鸟,其嘴部的差异性是适应性传播的最好证明。有的具有食籽喙,以仙人掌植物为食的鸟嘴长而尖,以昆虫为主食的鸟拥有一个小乳头状的鸟喙。 海鸟: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热带海鸟的圣地,这里有蓝脚鲣鸟、红脚鲣鸟、纳斯卡鲣鸟、加岛崖燕、加岛信天翁、暗腰圆尾鹱、弱翅鸬鹚、丽色军舰鸟、小军舰鸟、红嘴鹲、燕尾鸥,岩鸥、加岛白脸针尾鸭、加拉帕戈斯企鹅、斑腰叉尾海燕,也有最常见的滨岸水鸟,包括大火烈鸟、大蓝鹭、黄冠夜鹭、
夜鹭、绿蓑鹭,蛎鹬和普通白鹭等等。加拉帕戈斯大火烈鸟数量约320-350只。这是世界上最小的火烈鸟群,被列入濒危的红色名录。 海洋动物: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正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因此,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这里有加拉帕戈斯鲨鱼、直翅真鲨、加拉帕戈斯招潮蟹、红石蟹、刺鳐、海鳗、白头礁鲨鱼、鲸鱼、鲔鱼,蝠鲼、锤头鲨、绿海龟和玳瑁等。近20 %的海洋生物是地方性的,是当地特有物种。 无脊椎动物:科隆群岛有物种多样性的最大群体,估计它们占于所有的栖息地的总生物的51 % 。这些陆生无脊椎动物其生态作用至关重要:传播花粉、参与有机物质的养分循环,从而促进土壤形成。直到2001年,一共查明有2289种陆生无脊椎动物。包括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缨尾目、蜻蜓目、螳螂目。而软体动物有海螺、蜗牛、海洋环节动物、棘皮动物(如海胆和海参) 、腔肠动物(如珊瑚和柳珊瑚) 和海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