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天气对西班牙农业影响
⑴ 欧洲西部气候对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欧洲西部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平原地形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西欧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此乳畜业发达。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2、欧洲西部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气候温凉热量不足,难以发展喜温农作物种植;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难以发展喜光农作物的种植,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⑵ 西班牙8月前9天共有743人因高温死亡,高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2022年中国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引发了全体国民的关注,甚至很多人自己已经实际体会到了高温天气给自己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实际上,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也深刻的受到了高温天气的危害。据了解,西班牙也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2年8月份,9天之内西班牙就出现了743人由于高温而造成的死亡情况。高温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对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例如高温会造成水资源的减少,造成干旱现象的出现,农作物也会随之出现减产。
同时在高温天气下,人们使用空调、冰箱等电器的频率会大大增加,这也就会造成城市用电量的急剧升高,人们洗澡的频率也会出现上升,所以用水量也会出现增加,这样就可能会给城市的水电部门造成比较严重的负担。如果在同一时间段之内用电量超过了所能承受的范围,也很可能出现停电的事故,给很多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⑶ 世界各大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着。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着。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着。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着,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⑷ 欧洲西部是世界最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原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原因:
1、地处温带气候区
2、收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无高大山脉阻挡)
影响:我认为温带海洋气候区十分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世界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国并不在西欧。
既然是温带海洋气候区自然是气候温和,四季的降雨无明显差别,日照不足。“雨热同期”才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那里比较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当地的传统和广阔的市场,那里的农业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绝不是种植业。
⑸ 受持续高温侵袭,西班牙眼下正经历着历史性干旱,对农作物有何影响
2022年的极端天气是比较多的,尤其在暑假期间出现了连续多天高温酷暑的天气,而且西班牙也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干旱,导致当地的农作物出现枯萎,晒死的现象。要知道农作物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水分以及光照,这样作物的生长才会更加的健康,也能保证收成较好。但是西班牙已经连续多天没有下雨了,所以农作物在炎热的暴晒之下生存,土地出现干裂的现象,甚至部分农作物还出现晒死、不结果实的情况。
其实除了西班牙,国内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干旱的情况,都能够证明农民的收益是受不到保证的,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没有办法做出改变。希望接下来的时间能够多一些雨水,这样才能够让西班牙人民看到希望。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西班牙人民可能会出现渴死的现象,这样的画面想必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⑹ 高温天气再次来袭,会对西班牙造成哪些影响
高温天气不仅对健康造成影响,对外界的影响也很大,西班牙再次出现高温来袭的情况,西班牙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已经导致多处伤被火烧毁,几百多居民已经被疏。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高温天气,给西班牙再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相信西班牙政府能够战胜这场高温。
据西班牙政府表示,由于西班牙再次遭受高温来袭,这次的火灾可以说是当地2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西班牙数百名消防员正在紧急的扑救,但至今未能受控。
高温天气对于西班牙来说,不仅是森林受到燃毁,对人民的健康也同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受高温天气影响,人们患病的几率也会更高,因此,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避免高温天气对身体造成的各种影响,要做好防火工作,避免森林出现再次燃烧的危险。
⑺ 是关于地理的问题:为什么西班牙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气候,工业,农业等等所有方面的成因)
西班牙东临地中海,北濒比斯开湾,东北同法国、安道尔接壤,西部和葡萄牙紧密相连,南部的直布罗陀海峡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的咽喉要道,与非洲大陆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最窄处只有14公里),是南欧一颗璀灿的明珠。
西班牙总面积共计505877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1000,是欧洲土地面积较广阔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是欧洲第四大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一起位于欧洲西南端伊比利亚半岛上,号称“永不沉没的航船”。由于欧洲主要山脉之一的比利牛斯山脉横亘半岛与大陆之间,所以自古以来又称为比利牛斯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呈五角形,面积共为55.38万平方公里,其中西班牙占据了5/6以上,达49.246万平方公里。半岛以马德里为中心,距东部的巴塞罗那600公里,同最南端的加迪斯城相距530公里,距最西边的拉科鲁尼亚城590公里,离北部的西、法边境600公里,即使和最西端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相距也只有600多公里。
西班牙的领土,除半岛陆地部分外,还包括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岛,其面积为5014平方公里;北非西海岸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面积为7413平方公里;另外,西班牙还有两块处于摩洛哥土地上的飞地:梅利利亚和休达,面积32平方公里(两地归属问题至今同摩洛哥有争议)。从马德里坐飞机到巴利阿里岛上最大的马略卡的首府帕尔马和加那利岛中的大加那利岛,分别只需1小时和2.5小时。
气候
西班牙大陆本土大体上位于北纬36度至43度之间。由于地形变化多端,西班牙各地的气候大相径庭。本土与地处非洲的加那利群岛的气候,简直是两个世界,不能同日而语。但一般说来,西班牙大部分地区受地中海的影响,属温带。除少数地区外,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热,生活比较舒适。
西班牙一年四季分明。最冷月为1至2月,平均气温是:东部、南部为摄氏8度至13度;北部2度至10度。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东部、南部为摄氏24度至36度;北部为摄氏16度至21度。
因西班牙地处南欧,受三面海洋气候的影响,东、南有来自地中海温暖而潮湿的气流,北部又有大西洋吹来的阵阵季风,加之本土地理环境复杂,崇山峻岭,林海草原,错落有致,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小气候。
北部和西北部沿海一带为海洋性温带气候,全年风调雨顺,植被很好,有“绿色西班牙”的美名。夏天气温不高,清凉爽快。冬天瑞雪纷纷,一片银装素裹,气温较低。中部高原为不大显着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夏热冬冷,但均不强烈。春、秋两季相对较长,阳光充足,风清月白,气候宜人,也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南部和东部地区为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夏季炎热,最高气温高达40多度;冬季温和,几乎全年无霜冻。
除西北部沿海一带,西班牙许多地区气候干燥,严重缺水,年降水雨量在500至1500毫米之间,东南部地区不超过500毫米,而降水大多在冬天。由于常年少雨干旱,密林较少,有些地主甚至有沙漠化趋势。
⑻ 西班牙部分地区气温达44℃,为何会出现如此高温天气
今日是5月26日,根据央视财经的消息,西班牙的部分地区的气温高达44摄氏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要知道,从上个月的印度百年难遇热浪降临,到西班牙这次气温突然上升高达44摄氏度。可以说今年是气温不太平常的一年,那么为什么西班牙的部分地区会达到这种温度呢?或者说为什么全球气温都不太正常呢?
第一、全球变暖导致的整体气候上升,最终体现在西班牙等地的气温异常上
全球变暖一直都是我们所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的人认为全球变暖根本不存在。有的人则认为全球变暖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但是无论如何,全球变暖都已经切实的让我们的气温增加了不少。这次西班牙的44°高温很难说和全球变暖没有关系。但是有人说,全球变暖肯定没有幅度这么大,这说明西班牙高温和全球变暖没有联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全球变暖带来的温度虽然是整体上的,但是气候复杂的改变运转,让一些地方的气温会比之前更高,一些地方则会更低。比如说我们这边,最近本来改到夏季的气温但是却迟迟是春季的气温。可以说这是整体的改变影响的部分的极端温度了。
希望气候早日恢复正常,大家都能见到分明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