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帝国有哪些着名将领
‘壹’ 古罗马帝国有哪些着名将领
卢库鲁斯(前117—前56)罗马将军、执政官
卢库鲁斯早年参加同盟者战争,后为苏拉部将,随其与米特拉达悌六世作战。前74年当选执政官,率军远征小亚,打败米特拉达悌六世,并追击至亚美尼亚,打败亚美尼亚国王提格拉尼一世,攻陷其首都。卢库鲁斯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着名将领,着有战史着作。
庞培(前106—前48)罗马将军、执政官
庞培出身贵族,早年作为苏拉的部将消灭了西西里的马略派残部,又转战非洲。苏拉死后,庞培倾向贵族派。前72年,在西班牙镇压了塞多留运动。前70年任执政官。前67年迅速剿灭了地中海上的海盗。至前63年,最后打败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悌六世,之后灭亡叙利亚的塞琉古王国,并占领巴勒斯坦。前60年,庞培与恺撒、克拉苏结成同盟。恺撒进军罗马后,庞培退往巴尔干地区,集结兵力与恺撒作战,初战小胜后,于前48年在法萨罗战役惨败,逃亡埃及被杀。庞培在军事上颇具才能,也有许多辉煌的战绩,但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使其一败而亡。
安东尼(前82—前30)罗马将军、执政官
安东尼早年随恺撒出征高卢,成为恺撒最得力的大将,随其参加了高卢战争和内战的历次战役,表现出色。前44年与恺撒一起担任执政官。恺撒死后,安东尼与屋大维、雷必达结成同盟。前42年,安东尼与屋大维在腓力比战役中彻底打败了布鲁图、喀西约指挥的共和派军队,安东尼在战役中起了主要作用。随后安东尼统治罗马的东方各行省,进攻帕提亚失败。他在埃及与女王克莉奥帕特拉结婚后,与屋大维开战。前31年,双方决战于亚克兴,由于埃及女王临阵脱逃,安东尼的军队被屋大维歼灭,在逃回埃及后自杀。
屋大维(前63—后14)罗马皇帝
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在恺撒死后,成为其继承人。前43年屋大维在穆提那击溃安东尼,之后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同盟,共同反对贵族共和派。前42年,屋大维与安东亚克兴战尼的联军在腓力比战役彻底打败了布鲁图、喀西约指挥的共和派军队。前36年,屋大维最后消灭了小庞培的势力。随后与安东尼开战,前31年,屋大维在役中打败安东尼与埃及的联军,随即占领埃及,灭亡托勒密王朝。至前30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统治者,后又称“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屋大维是罗马内战的最后胜利者,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其在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
阿格里帕(前62—前12)罗马将军、执政官
阿格里帕出身贫贱,少年时成为屋大维的好友。前37年,屋大维的舰队被小庞培歼灭,于是起用阿格里帕重建海军。阿格里帕用铁扎木块加固战舰的水线一带,创造出最早的“装甲”战舰,并装备火箭,还亲自发明了铁爪钩,以抓住远处的敌舰,形成接舷战。阿格里帕率领这支新舰队迅速歼灭了小庞培的海军,扭转了战局。前31年,在着名的亚克兴大海战中,阿格里帕是屋大维舰队的实际指挥者,起了重要作用。帝国建立后,阿格里帕又率军远征高卢和日耳曼,取得了胜利。后任执政官,修建了万神殿等着名建筑。阿格里帕是古代最杰出的海军将领之一,在军事上足智多谋,又是能工巧匠,为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作出了重大贡献。阿格里帕还着有地理学着作。
阿尔米尼(约前18—后19)日耳曼部落首领
罗马人称其为阿尔米尼(阿尔米尼乌斯),他的本名可能叫赫尔曼。在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罗马加强了对日耳曼尼亚的控制。公元9年,日耳曼部落首领阿尔米尼领导日耳曼起兵反抗罗马统治。罗马将军瓦鲁斯率领3个军团前往镇压。阿尔米尼引诱罗马军团东渡莱茵河,在条顿堡森林设伏,全歼了罗马军团,瓦鲁斯自杀。此次战役的胜利,阻止了罗马帝国向莱茵河以东地区的入侵。阿尔米尼后来在日耳曼人的内部矛盾中被杀。在近代,赫尔曼被奉为日耳曼人的第一位民族英雄。
图拉真(52或53—117)罗马皇帝
图拉真生于西班牙,从军后长期在东方和日耳曼尼亚征战,表现出色。91年,任罗马执政官,后任日耳曼尼亚总督。97年被皇帝涅尔瓦收为养子,98年继位罗马皇帝,其后进行了大规模对外扩张。101年后,图拉真两次入侵并征服达西亚。113年远征东方,占领亚美尼亚,进入两河流域,打败帕提亚军队,攻占其首都泰西封,直抵波斯湾。图拉真在对外征服中的一系列胜利,使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顶点。
马可·奥勒留(121—180)罗马皇帝
马可·奥勒留祖籍西班牙,生于罗马,是皇帝安敦尼·庇阿的养子和女婿。161年即位后长期对外作战,竭力保持帝国疆界。162—166年,与帕提亚人作战,打败其国王沃罗盖斯三世。马可·奥勒留接着转向多瑙河,与日耳曼人作战。172年打败日耳曼的马克曼尼人,174年又打败奎德人。178年马克曼尼人再次反抗罗马,马可·奥勒留出征病死。马可·奥勒留是新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其一生艰苦征战,保持着罗马帝国的辉煌。
科农(约前444~约前392)
雅典海军统帅。贵族出身。前405年率雅典海军与来山得指挥的斯巴达海军会战于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附近之羊河河口,遭惨败,仅率9艘战船逃往塞浦路斯避难。后斯巴达与波斯发生冲突时,以雇佣军首领身分参加并指挥波斯舰队。前394年8月在尼多斯附近大败斯巴达海军,为波斯夺回爱琴海制海权。次年返回雅典,重建长墙工事和比雷埃夫斯港,试图恢复雅典旧日霸权。前392年出使波斯,在小亚细亚萨迪斯遭波斯亚美尼亚总督提利巴佐监禁,逃脱后不久身亡。
阿格西劳二世(约前444~前360年)斯巴达国王,统帅。
阿基丹姆二世之子。即位时斯巴达霸权已趋衰落。公元前396年率军进入小亚细亚,占领弗里吉亚,打败波斯总督提萨菲奈斯。公元前395年科林斯战争爆发后,回师希腊参战。次年在喀罗尼亚等地打败反斯巴达盟军。公元前378年发动维奥蒂亚战争,两次围攻底比斯。公元前371年参加留克特拉之战,被底比斯军打败。公元前362年,在南希腊的曼丁尼亚会战中再次败北。次年率雇佣军进军埃及,支持赖革大那西斯夺取王位,获大笔酬金。死于归途
‘贰’ 西方古代有哪些着名将领
1.亚历山大
2. 拿破仑
3. 汉尼拔
‘叁’ 17至19世纪的古代欧洲,都有哪些强大的帝国有哪些着名的国王或者将军吗
这个时期主要有:法兰西帝国 (查理大帝)
西班牙帝国
葡萄牙帝国
荷兰(当时荷兰比较先进了不再称为帝国)
英国(最早的是亨利八世——脱离罗马教皇的控制、克伦威尔——护国主、伊莉莎白女王——多次提出改革使英国一度称为海上霸权)
法国(拿破仑——通过政变上台,提出变革使法国变强,颁布多项法律使法国率先进入先进国家之列,征战四方,当时欧洲实力弱点的国家几乎都成为其奴役国,而实力中等的都成为其附属国,各国极其痛恨,两次组织包括英、德、俄、奥等在内反法同盟,都被拿破仑打败。)
俄罗斯帝国(主要有一个凯瑟琳女皇——它曾把东欧及南欧在内的大片领土征服,实行铁血政策,彼得大帝——曾打败瑞典,现在俄罗斯临波罗的海的弯角大片领土就是当年彼得大帝从瑞典手中抢回来的,而彼得大帝还多次西欧工匠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先进成果、向荷兰人请教圣彼得堡这个城市排水及修建)
德国(威廉二世,曾多次向英国的海上霸权发出挑战未果,在萨拉热窝事件后找到借口发动一战,后由于同盟国的力量强大被打败。)
‘肆’ 在历史上,西班牙帝国有什么特殊的故事没有被人们讲述呢
西班牙是一个独特的王国,并且西班牙帝国被列为西欧历史上十大帝国之一,那么为什么西班牙帝国能够有如此成就呢?我们有什么不太了解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下有关西班牙帝国的特殊历史故事。
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伍’ 西班牙 皇室 军权
细读西班牙王国的历史,略为思考便不难明白,西班牙在16世纪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跻身世界列强的。在西班牙的发迹过程中,一位航海家兼冒险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位不但在西班牙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也可大书一笔的人物便是哥伦布。西班牙阿拉贡地区出生的“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看中了哥伦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们也想借助哥伦布,让他为西班牙在海外寻找一个新世界。于是,他们于1492年资助哥伦布探险。哥伦布不负重托发现了美洲,新世界几乎无穷无尽的金银使西班牙暴富起来。拥有了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等巨额财富,西班牙也几乎拥有了整个世界。
遗憾的是,飞来的横财却没有使西班牙的经济飞跃。王公贵族们不是将财富挥霍掉,便是用它重整军备。因此,西班牙虽然拥有了一支令对手敬畏的无敌舰队,但它的经济实力却远远滞后于其军事实力,更不能与其强劲对手大英帝国相提并论。而且,无敌舰队并非无敌,就如同常胜将军并非没有过失败一样。西班牙王公贵族生活上的骄奢淫逸与政治上的短视无能,为日后西班牙帝国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当时在欧洲大陆君临天下的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王朝只是它的一个分支。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因为没有子嗣,便立下遗嘱,确认法国王储的次子安茹公爵为其继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为西班牙国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为夺回在西班牙的王位发动了所谓的王位继承战争,双方在欧洲大陆厮杀、征伐达12年之久,欧洲列强均被牵涉其中。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和约》确认菲力浦五世为西班牙合法的国王。
菲力浦五世去世后,其子费迪南德六世于1746年即位;1759年费迪南德六世夭折,其弟查理三世即位,并统治西班牙达29年之久。
在波旁王朝众多的西班牙君主中,查理三世是最受历史学家们青睐的一位。查理三世痛感教会干政造成的诸多流弊,以空前的铁腕在帝国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下令驱逐耶稣会会士,禁止僧侣团活动,把他们解散并没收其财产。查理三世最受人民欢迎、最遭教会痛恨的着名行动,结束了宗教法庭和残酷刑讯带来的恐怖。
与其父相比,查理三世之子查理四世遭到历史学家众口一词的批评。查理四世重用弄臣曼努埃尔·戈多伊,此人担任王朝的首席国务部长和首相,把持朝政长达25年之久。在戈多伊的唆使下,查理四世与欧洲新贵拿破仑结盟,这次决策的失误导致西班牙历史最大的失败之一。1805年在着名的特拉法加海战中,纳尔逊海军上将率领的英国舰队几乎将法西联合舰队彻底歼灭,“无敌舰队”从此蜕化为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历史名词。
1801年西班牙民众暴动反对戈多伊的专制统治,戈多伊在最后关头仓皇逃遁,寻求法国的庇护。拿破仑则以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接待这位昔日的盟友。
查理四世愧对苍生,引咎退位,让位于其子费迪南德七世。拿破仑见势不妙,引兵攻入西班牙,费迪南德尚未当上国王,先沦为俘虏。拿破仑任命其哥哥约瑟夫·波拿巴为新国王。西班牙人奋起反抗,开展了所谓的“游击战”抵御法军的入侵。1812年西班牙各路人民代表齐聚加的斯,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了王权和教会权力的界限。这一刻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西班牙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制的诞生。
拿破仑兵败大陆,被流放海外,费迪南德也于1814年重新掌权。他虽然接纳了1812年人民代表共同制定的新宪法,但与此同时,这位生性多变、易为他人左右的君主又把其前任查理三世的许多改革措施予以推翻,僧侣团、宗教法庭和刑讯又回到了西班牙。这一不得人心的举措遭到自由党人的反对。费迪南德又顺从了他们的要求,他对1812年的宪法重新发誓,划分他和教会的权力,宗教法庭随之又被取缔。
三年之后,费迪南德七世又在西班牙建立了专制的君主制。直到19世纪以后很长时间,君主专制和自由政体交替主导着西班牙的政局,内乱频仍、世事跌宕是19世纪西班牙的真实写照。
1833年,费迪南德七世去世引发了一场内战。费迪南德七世死时,其女儿伊莎贝拉公主尚未成年,因此暂由他的第四个妻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对此,费迪南德的小弟卡洛斯坚决反对。他在巴斯克地区、纳瓦拉、阿拉贡及加泰罗尼亚等地呼吁反对王后摄政,为此导致了欧洲历史上着名的1833年~1840年及1872年~1876年间两度祸害西班牙的王位继承战争。
伊莎贝拉女王统治西班牙直至1868年。同年,她被军人推翻流亡国外。第二年西班牙被自由派统治,短期内甚至成为共和国。之后,阿方索十二很快在西班牙恢复君主统治,西班牙又回到了保守状态。阿方索重新给予教会过去的权力地位。在其后任阿方索十三统治期内(1886年登基),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1898年,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也交给了美国,至此,查理五世开创的庞大的西班牙帝国分崩离析……
而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争斗在世纪之交之后依然没有停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931年4月14日,共和党人在选举中获胜后,国王退位,这标志着波旁王朝的终结,共和党人为此欢呼雀跃。然而随后的1936年便爆发了内战。陆军参谋长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在内战中渔利,建立了独裁统治。与西班牙颇有势力的君主主义者相比,工于心计的佛朗哥更像一个老练的权术家。他一步步向对方妥协,1945年他答应恢复君主制,1947年又颁布一部法律,确定在他死后由一位经他确认的王室成员出任国家元首。佛朗哥在多方寻觅之后,终于确定阿方索十三的孙子、波旁王朝的直系后裔胡安·卡洛斯为其继承人。
胡安·卡洛斯1938年1月5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是巴塞罗那公爵、西班牙王子胡安·卡洛斯的儿子。他生长在意大利和瑞士,10岁时才第一次踏上西班牙的国土。
胡安·卡洛斯和弟弟阿方索一块儿在圣塞巴斯蒂安上学,1955年入萨拉戈萨军事学院,随后又进马林海军学院、圣哈维尔空军学院就读。在军事学院就读期间发生了一场悲剧,胡安·卡洛斯的弟弟死于非命:当时兄弟俩正擦枪准备一起去打猎。阿方索的枪意外走火,阿方索当即身亡。
胡安·卡洛斯在三个兵种中均被任命为中尉。作为未来的武装力量总司令,他对西班牙的军队知之甚详。此外,他还在马德里大学修读了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在父亲同意下,他接受了佛朗哥的建议,成为这位大独裁者的继承人。1969年7月23日,佛朗哥的继任人选正式公布。
1962年5月,胡安·卡洛斯与一位欧洲王室的公主结婚,她便是希腊公主索菲,西班牙人按自己的习惯称她为索菲亚。这起婚姻符合传统的观念,结婚仪式在教堂举行。所有人都相信,王子将是未来西班牙称职的国王。他由佛朗哥任命避免了国内局势的动荡。
1975年11月,佛朗哥死后仅几天,胡安·卡洛斯宣布成为西班牙国王。1976年11月17日通过了关于政治改革的法律,佛朗哥的独裁政体被彻底结束,重新在西班牙实行两院制。1978年在对政治犯进行大赦后,君主立宪制宪法被人民所认可。现在西班牙是一个根据现代议会制原则进行统治的王国。为了能从现行的君主专制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胡安·卡洛斯主动剥夺自己的权力。为此,他在世界范围内达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如今,他同其他欧洲君主一样享有类似的权力和义务。
1981年2月23日下午,以国民卫队军官特赫罗斯为首的一批对改革不满的军人突然袭击议会,发动了政变。大批支持政变者的军队和坦克开往首都,占领了马德里的国家电台,要求恢复佛朗哥的独裁制度,新生的西班牙君主立宪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胡安·卡洛斯国王在得知政变的消息后,立即于当天夜里亲自向各省的军区司令打电话,警告他们同叛乱分子保持距离。各军区司令知道国王对政变的态度之后,明确表示不支持政变者。胡安·卡洛斯国王还亲自说服军队的高级领导人站在自己一边,他们中有许多是国王军校时的同学。国王甚至披挂上阵,身穿军队总司令的戎装在电视台发表讲话,呼吁人民反对政变,支持国王和政府。气势汹汹的政变分子内心其实很虚弱。他们眼见国王的态度如此坚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君主立宪制,于是俯首就擒,参加政变的部队也纷纷投诚。在1981年2月23日这个决定性的夜晚,胡安·卡洛斯真正成为西班牙的国王,他也因此赢得了西班牙乃至全世界的敬佩。
胡安·卡洛斯一家住在萨苏埃拉王宫里。这座别墅式王宫坐落在马德里城边上,外表看上去像一个庄园。胡安·卡洛斯喜欢书籍和古典音乐,也爱收集历史上着名的帆船模型,他曾被牛津、剑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博洛尼亚、斯特拉斯堡、哈佛、利马和曼谷等世界名校均授予过名誉博士学位。国王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工作,每天4小时的午休时间用来长距离散步或骑马。总理定期来到王宫向国王通报近期国务。当然,国王在马德里皇宫里也有工作间。正式的会面,如国王夫妇接见国宾和大使等都在这里的豪华房间里进行。每逢节日,国王夫妇还在此举行宴会。这里的大餐厅约有400平方米,设145个座位,而在萨苏埃拉宫则只能款待20名左右的客人。加冕厅内设有国王夫妇的加冕椅,四级铺着红地毯的台阶通向加冕椅前。国王夫妇很少坐在加冕椅上,接待客人时他们总是站在客人中间。
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索菲亚都热心于运动。夏季,国王一家喜欢在马约卡岛附近的海面上驾驶帆船;冬季,则在比利牛斯山滑雪。国王还喜欢飞行、高速驾驶摩托车和汽车飞驰。国王为人非常随和,据说有一次国王骑摩托车旅行,途中碰到一个摩托车手因缺油而抛锚,国王驾驶摩托车疾驰,带这位车手买来了汽油。在国王摘下头盔擦汗时,那个摩托车手才认出眼前的热心人原来是国王陛下。
在西班牙,人们不称王后索菲亚为“殿下”,而是平民色彩较重的“夫人”。国王夫妇共有三个孩子:公主伊蕾娜、克里斯蒂娜和王储菲力浦。孩子们上学、放学,都是王后亲自接送。王后爱好考古和音乐,她还是名出色的护士。王后在马德里的慈善机构工作,她支持红十字会,是一家精神障碍者救助组织的成员。
国王一家一般都在马约卡岛的马里温特宫度假。1995年夏季,警方在马约卡岛上破获了一起针对国王的刺杀事件。这起事件是西班牙巴斯克地下组织埃塔(ETA)所为。幸亏马约卡岛上的警察在行动开始前便将杀手抓获。
国王的两个女儿均受过高等教育。伊蕾娜公主当了老师,1995年3月18日与一位同龄银行家海梅·马里夏拉尔结婚。克里斯蒂娜公主先是学社会学,后又在美国进修语言。因为早在儿时父亲便带她出海航行,她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帆船手。
王储菲力浦中学毕业后到加拿大莱克菲尔德学院深造。像父亲一样,他接着读军事学院,三年后完成了在三个兵种军事学院的巡回。1988年开始攻读法学和经济学。身高1.97米的王储自少年时起就跟随在父亲的左右,9岁时被确认为亚斯都里阿斯王子(西班牙西北部地区,历史上曾是王国)。在一次欢庆仪式上,父亲授予他胜利十字勋章,接着意味深长地告诫儿子:“这枚十字勋章既是颁给现在的你,同时也是颁给作为未来国王的你。你必须像王冠所要求的那样,以自豪和尊严来佩带它。你必须勤奋、勇敢、知人善任。这枚十字勋章要求你和所有西班牙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永远去做西班牙要求和期待你去做的事情。”
‘陆’ 拿破仑皇帝与德赛将军的关系
德塞将军在很多方面与拿破仑一样优秀。他不但有将才还有治国之才,如果德塞将军没有在马仑哥战役中
阵亡,他一定会成为拿破仑好助手。如果1808年他出现在西班牙,一定会独当一面,不用再拿破仑过问西班牙
的战事。拿破仑在埃及期间,为赞赏德塞将军征服上埃及的卓越功绩,将缴获的土耳其总督的宝剑赠与德塞,
上刻“拿破仑赠给上埃及的胜利者德塞将军”拉纳元帅,即拿破仑文选中的“兰恩将军”。在第一次意大利战役时,他还是个上校,不如马塞纳、奥热罗
等人那样出名,他随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参加了拿破仑1800年重返意大利的战役,1805~1809年几乎所以
重要战役。在1804年的18位帝国元帅中赫然在列。
是位出色的的前卫部队指挥官,他在弗里德兰会战中,以一个军拖住俄军六万多人,为拿破仑大军赢得最
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阿斯佩-埃斯林战役中被炸断双腿,在临终前他对拿破仑一番忠告催人泪下。克莱贝尔将军,曾服役于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他在拿破仑离开埃及后统帅东征军,如果不是被伊斯兰狂热
教徒所刺杀,他一定会为拿破仑保住埃及,直到亚眠协议签署。那样,法国将占有埃及,与英国进行的
争夺印度的斗争将局势大变。在1800年的同一天,拿破仑的两位重要将领德塞和克莱贝尔双双死去,对拿破仑
是极大的损失!
达武元帅,贵族出身,他是拿破仑的元帅中不多的能独当一面的帅才,他是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的第一
功臣。拿破仑迷们对他很熟悉。马塞纳元帅,在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是他在苏黎世战役中击败了俄国名将苏沃洛夫,拯救了岌岌可危的
共和国。这样的战绩在拿破仑的元帅当中是少见的。雷尼埃将军,即拿破仑文选中的“列尼叶将军”,在埃及,他带领自己的师团臂缠白布,夜袭土耳其
阿勃达拉赫兵营,以阵亡3人的代价击溃了土军,拿破仑称赞他沉着镇定、指挥如神!
有关他的事绩介绍得不多,他的名字在埃及出现后,就失去踪影。
最后在莱比锡会战中出现。以他的资历和将才,却未列入帝国元帅名单中,奇怪!
如果斑竹有他的资料,请介绍!
卡法列利将军,拿破仑的工兵将军,阵亡于叙利亚阿克尔城下,拿破仑称他精通他的兵种,有高尚的道德,
是一个好人,一个威武的军人,可靠的朋友,优秀的公民。他牺牲前还发表过一篇论国民教育的卓越演说。
法国革命开始时,他虽然热爱革命,但拒绝新的宣誓,被革除军职。
显示此人有非凡的智识和鲜明的个性。
奥什将军是共和国时期的名将,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的司令官,他曾有过远征爱尔兰,掏英国后院的伟大
计划,拿破仑对他极为赞赏,他于1797年在美因兹去世,法国和拿破仑都过早失去了一位名将。
茹贝尔将军,一直在拿破仑的意大利军团服役,1799年在诺维阵亡,拿破仑一直认为他有帅才,可惜英年早逝。苏尔特元帅,曾参加了击败苏沃洛夫的苏黎世战役,在拿破仑1805年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他的身影,
他是拿破仑元帅中的皎皎者,他有些粗心大意,在葡萄牙战争时期和滑铁卢会战中都吃了威灵顿的亏。
德塞将军在很多方面与拿破仑一样优秀。他不但有将才还有治国之才,如果德塞将军没有在马仑哥战役中阵亡,他一定会成为拿破仑好助手。如果1808年他出现在西班牙,一定会独当一面,不用再拿破仑过问西班牙的战事。拿破仑在埃及期间,为赞赏德塞将军征服上埃及的卓越功绩,将缴获的土耳其总督的宝剑赠与德塞,上刻“拿破仑赠给上埃及的胜利者德塞将军”拉纳元帅,即拿破仑文选中的“兰恩将军”。在第一次意大利战役时,他还是个上校,不如马塞纳、奥热罗等人那样出名,他随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参加了拿破仑1800年重返意大利的战役,1805~1809年几乎所以重要战役。在1804年的18位帝国元帅中赫然在列。是位出色的的前卫部队指挥官,他在弗里德兰会战中,以一个军拖住俄军六万多人,为拿破仑大军赢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阿斯佩-埃斯林战役中被炸断双腿,在临终前他对拿破仑一番忠告催人泪下。克莱贝尔将军,曾服役于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他在拿破仑离开埃及后统帅东征军,如果不是被伊斯兰狂热教徒所刺杀,他一定会为拿破仑保住埃及,直到亚眠协议签署。那样,法国将占有埃及,与英国进行的争夺印度的斗争将局势大变。在1800年的同一天,拿破仑的两位重要将领德塞和克莱贝尔双双死去,对拿破仑
是极大的损失!
达武元帅,贵族出身,他是拿破仑的元帅中不多的能独当一面的帅才,他是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的第一功臣。拿破仑迷们对他很熟悉。马塞纳元帅,在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是他在苏黎世战役中击败了俄国名将苏沃洛夫,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共和国。这样的战绩在拿破仑的元帅当中是少见的。雷尼埃将军,即拿破仑文选中的“列尼叶将军”,在埃及,他带领自己的师团臂缠白布,夜袭土耳其阿勃达拉赫兵营,以阵亡3人的代价击溃了土军,拿破仑称赞他沉着镇定、指挥如神!
有关他的事绩介绍得不多,他的名字在埃及出现后,就失去踪影。
最后在莱比锡会战中出现。以他的资历和将才,却未列入帝国元帅名单中,奇怪!
如果斑竹有他的资料,请介绍!
卡法列利将军,拿破仑的工兵将军,阵亡于叙利亚阿克尔城下,拿破仑称他精通他的兵种,有高尚的道德,是一个好人,一个威武的军人,可靠的朋友,优秀的公民。他牺牲前还发表过一篇论国民教育的卓越演说。
法国革命开始时,他虽然热爱革命,但拒绝新的宣誓,被革除军职。
显示此人有非凡的智识和鲜明的个性。
奥什将军是共和国时期的名将,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的司令官,他曾有过远征爱尔兰,掏英国后院的伟大计划,拿破仑对他极为赞赏,他于1797年在美因兹去世,法国和拿破仑都过早失去了一位名将。
茹贝尔将军,一直在拿破仑的意大利军团服役,1799年在诺维阵亡,拿破仑一直认为他有帅才,可惜英年早逝。苏尔特元帅,曾参加了击败苏沃洛夫的苏黎世战役,在拿破仑1805年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他的身影,他是拿破仑元帅中的皎皎者,他有些粗心大意,在葡萄牙战争时期和滑铁卢会战中都吃了威灵顿的亏。
‘柒’ 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帝国下设4个总督辖区和4个将军辖区分别是什么
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帝国下设4个总督辖区和4个将军辖区:总督辖区为新西班牙区、新格拉纳达区、秘鲁区、拉普拉塔区;将军辖区为危地马拉区、委内瑞拉区、智利区、古巴区。这些殖民地的整个经济生活从属于宗主国的经济利益,当地居民备受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