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围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
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2)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3)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
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③ 墨西哥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墨西哥与美国共有一个墨西哥湾,又与美国关系紧密,其油气开发的进展一定程度上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一、资源与储量
墨西哥2007年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油气资源的80%来自于墨西哥湾,目前日产量约为290万桶,其中向美国出口约150万桶。
墨西哥湾的坎塔雷尔油田被视为墨西哥的“掌上明珠”,该油田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一名渔民抱怨油污毁损了渔网,随即墨西哥政府发现了这个储量位列世界第二的“超级油田”。坎塔雷尔油田产量超过墨西哥石油总产量的2/3,坎塔雷尔几乎等同于“超级便宜”“超级容易开采石油”的代名词:一口普通的近岸油井,其日产量也就数百桶,而坎塔雷尔的一些油井,其喷涌的原油每日可高达5万桶,开发这些原油的成本仅为每桶4.2美元。
这个“物美价廉”的时代已成历史,坎塔雷尔油田目前已进入了枯竭期,其产量在过去数年里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墨西哥石油公司勘探与生产业务负责人卡洛斯·莫拉莱斯·希尔表示,目前典型的坎塔雷尔油井产量已经降至日产约8000桶的水平,坎塔雷尔油田的产量仅占墨西哥全国石油总产量的45%。
产量的下滑,加上墨西哥石油公司拥有的原油储量日渐缩小,对墨西哥整个国家的石油行业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墨西哥正面临着严峻的石油改革问题。
二、勘探和生产
2005年,墨西哥原油产量1.87亿吨,同比下降1.6%,占全球产量的4.8%;天然气产量3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占全球产量的1.4%。原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分别为9740万吨和101亿立方米。墨西哥原油生产中轻质和重质原油分别约占30%和70%,出口原油中轻、重质分别约占20%和80%。主要出口美国、欧洲和南美等,分别占78%和10%左右;天然气通过管道全部输往美国。墨西哥中东部陆上生产的轻质原油,坎佩切海上油田生产的重质原油,都集中到米纳蒂特兰附近的中心站,经4225千米的输油管道输送到国内6座炼厂,以及墨西哥湾的太平洋出口基地。
如图22-2和图22-3所示,墨西哥原油产量虽然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5亿吨的产量,而且,天然气的产量增长势头很快,2009年达到600亿立方米,稳定了墨西哥的油气资源大国形势。
图22-2墨西哥原油产量变化图
![]()
图22-3墨西哥的天然气产量变化图
墨西哥现有的6座炼油厂,2005年总加工能力为146.3万桶/日,随着重质油裂化能力的提高,现加工重质油能力占40%。目前,西半球墨西哥的海上油田规模最大,美国进口的重质油主要来自墨西哥。坎佩切海上油田已达到生产顶峰,后期产量可能急速下降。为此,墨西哥国家石油股份公司努力勘探新区,以维持产量,但其前景未卜。在坎佩切湾深海和陆上废弃油田的下层深度达2700米的储层虽有希望,但面临资金、技术困难,墨西哥国家石油股份公司难保勘探投资。专家指出,墨西哥有必要与深海资源开发经验丰富的跨国石油公司合资或合作,分散深海勘探风险。目前重油日产量200万桶以上,10年后日产量有可能减少至50万桶,为了弥补产量下降,必须努力增加储量和产量。墨西哥国家石油股份公司的炼油部门期望增加投资,实现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到2012年,实现炼厂现代化,提高油品质量,达到环保要求。最小目标为确保维持运营投资,至少实现一座大型炼厂现代化;除此之外,计划改造一座小炼厂,引进主要炼制设备、裂化装置等;更为积极的目标是计划投资新建两座较大的炼厂。
④ 世界大国石油分配大体情况。。。
世界各国、各地区石油分布如下:
巴西深海油田
2007年年底以来,巴西在被称为“盐上层”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油田。所谓的“盐上层”地区,延伸数百公里,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深海石油储备区 域。2008年4月,巴西又在大西洋巴西海域发现了一个巨大油田,国际地质学家预计该油田的最大埋藏量为330亿桶,可能成为历史上发现的第三大油田。
南美地区的常规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254.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8.2%.截至1999年底,南美地区共有剩余石油探明储量12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8.7%;1999年石油产量达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9.5%.其中以委内瑞拉石油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巴西。
俄罗斯-中亚地区俄罗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2000年底的剩余探明储量达75亿吨,占世界的5.3%.2000年该地区石油总产量达到3.88 亿吨,占世界的10.8%.俄罗斯剩余探明储量67亿吨,占世界的近5%.生产石油3.2亿吨,约占世界的10%,在世界产油国中列第二位。出口原油 1.2亿吨。
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总面积1.4344万平方公里。马拉开波湖也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石油湖,开采历史已有90多年,委内 瑞拉的石油工业诞生在这里。在马拉开波湖东南部500多公里,是全球有名的奥里诺科重油带,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委内瑞拉政府和石油专家估计该地区 蕴藏着2350亿桶重油。
墨西哥湾
在美国东南角近 海地区,墨西哥湾上钻井平台星罗棋布,717个海上平台每天生产130万桶原油、2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全美国原油产量26%、天然气产量11%。墨西哥湾 也是墨西哥石油工业的集中地。2006年,墨西哥在墨西哥湾西部尤卡坦地区坎佩切湾的坎塔雷尔巨型油田每天生产原油370万桶,占墨西哥原油总产量 80%。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共和国拥 有和管理的水闸型运河,经过狭窄的巴拿马地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由于巴拿马航道的影响,只能通过载重6万吨至8万吨的油轮,因此,能够顺利通过巴拿马 运河的油轮被称为巴拿马型油轮。巴拿马型油轮既不是大型原油轮也不是小型成品油轮,在国际石油贸易中占据的份额虽然不大但地位却举足轻重,已成为国际海运 中一种标准的油轮类型。
加拿大油砂
在常规石油资源 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占全球石油资源70%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世界上所探明的油砂资源有95%集中在加拿大。其已探明的油砂和 重油资源多达4000亿立方米(合2.5万亿桶原油),相当于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目前,加拿大在阿尔伯塔省共有26个油砂项目投入生产,总生产规 模达到每天83万桶,占加拿大石油产量的43%。
松辽盆地
中国最大的石油 生产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非海相沉积盆地。位于此的大庆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之际,大庆也即将迎来油田50岁华诞。50年间,大庆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已 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1976年到2002年实现持续27年原油年产量5000万吨以上。
我国石油资源赋存条件差。陆上有35.8%的石油资源分布在高原、黄土塬、山地、沙漠、沼泽和滩海等较恶劣的环境中;56%的石油资源量埋藏在 2000~3500m之间;西部埋深则以大于3500m的为主。我国非常规石油资源量占比例较大,陆上重稠油占16.4%(113.5亿吨)。海上重油 资源的比率更高,占33.3%.就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而言,低渗或特低渗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以上。而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 中大都是埋深更大、质量更差、边际性更强的难动用资源。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 印度洋北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东连南海,西接安达曼海,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桥梁,也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 来的海上枢纽。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之一,每年经过这一航道的5万多艘船只,运载着占世界运油量一半的原油,即占世界贸易量三成的产品,而且 这些数字每年还以8%的速度递增。马六甲海峡是亚太许多国家或地区必经的运油航线。如日本、韩国石油供应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而进口的90%来自中东,需要 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目前,马六甲海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过分依赖这条“咽喉水道”的问题,已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
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盛产 石油的主要有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东南亚的原油和天然气(以原油当量计算)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7%。油气开采业是文莱、印尼和马来 西亚三国的经济支柱。近几年,东南亚国家油气勘探获得累累硕果,预计到2012年之前至少有170座新油气田投产,分别位于文莱、柬埔寨、中国南海、印度 尼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合作开发区、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霍尔木兹海峡
位于亚洲西南 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呈人字形,是往来波斯湾各港的油轮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 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西方国家把霍尔 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波斯湾
亦称阿拉伯湾油 区、海湾油区。这里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世界上的19个大油田中,这一带就占了14个。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的58%,达 500亿吨之多。石油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8%。这里的原油约70%用于输出,每天外运的原油达200万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60%。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一 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从俄罗斯、南欧和阿尔及利亚的炼油厂主要 运往印度的石油必经此道,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1993年,埃及拓宽和加深苏伊士运河,进一步增加运河深度,使25万吨 级油轮从此能够顺利通过,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轮使用苏伊士运河。
几内亚湾
几内亚湾是近年 来发掘的新的石油富集地区。据估测,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蕴藏量的10%。这里的尼日尔爾利亚和安哥拉是非洲最大的两个产油国。几内亚湾的石油含硫量少,属于 提炼成本低的高品质油,而且距美国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与战乱不断的波斯湾相比几内亚湾相对比较平静。几内亚湾实际上已经逐渐变成美国能源安全供应的后勤 基地。
北非
石油发展前景十 分看好,至2008年,探明石油储量已近630亿桶。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石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 苏丹1999年开始生产石油,目前日产量已达30万桶,并计划把日产量提高到50万桶。突尼斯是北非的一个很有远景的油气区。
非洲和南美地区截至2000年底,非洲地区共有剩余石油探明储量10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7.1%.石油年产量达3.7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0.4%.该地区的油田一般油层较厚,油质优良,勘探成功率很高,预计西非将很快成为欧佩克以外的世界原油主要增产地。
里海
里海含油气盆地 是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在里海水域面积为38.64万平方公里的这块土地上,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 18%。里海西岸的巴库和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地区,以及里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产区。里海湖底的石油生产,已扩展到离岸数十公里的水域。随着海洋石油 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里海近年再度掀起“淘金热”。
北海
欧洲重要石油、 天然气产区,已知储量石油约47亿吨,天然气约1.5万亿立方米,年产原油已超过8630万吨。北海油气资源丰富,海底石油储量仅次于波斯湾和马拉开波湾 而居世界第三位。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油,80年代起大规模开采,使英国成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挪威其次,产量除满足本国需要外并大量出口。
季曼—伯朝拉
位于俄罗斯欧洲地区东北部的高纬地区,地处能源短缺的西北区,距耗能高的中央区也比较近。原油生产主要集中于科米自治共和国,乌萨为该油田最大采油区。
伏尔加—乌拉尔斯克
伏尔加—乌拉尔 油田,位于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流域区,又称“第二巴库”。储油区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产量占全俄产量的1/5以上。该油田位于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域,原油 加工与石油化学工业发达,区内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能力达1.5亿吨,原油与油品管道纵横交错并通往外区。
西西伯利亚
俄罗斯主要油气 产地,目前70%的俄罗斯原油开采自西西伯利亚。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油气田之一。该油气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这里的石油低 硫、低石蜡、汽油馏分含量高易挥发物质含量高,油品质较好。在西西伯利亚有数十个大油田,大部分油田位于秋明州。秋明州可采2.2亿多吨原油,占整个西西 伯利亚开采总量的90%强,整个俄罗斯开采总量的55%强。
阿拉斯加
位于美国西北 角,是全球最大的飞地。虽然临近北极圈,极度寒冷,但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尤以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阿拉斯加仅石油的蕴藏量就在50亿桶至 160亿桶之间。主要产区位于普鲁德霍湾油田,每天原油的运输量高达180万桶,通过阿拉斯加管道向外输送。美国一直以保护环境为由限制石油公司开采阿拉 斯加州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在世界的各个地区,原油品种有很大差别。按重度分,有轻、中、重三种;按含硫量分,有低硫、含硫、高硫三种。原油品种可分为低硫轻油、含硫轻油、含硫中油 和重油、高硫中油和重油等。低硫轻油经济价值最高,是原油中的佼佼者,主要集中在非洲、北海和东南亚。含硫轻油为数较多,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俄罗斯。含硫中 油、重油和高硫中油、重油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中东和拉美。
现在,各国和各石油公司对资源的竞争与合作在不断加强,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经济与技术实力是取胜的重要条件,地缘政治与外交政策常常是重要保证。资 源的稳定供应与安全保障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政治与外交政策。石油在新世纪前50年仍将不可能被大规模替代,而且仍将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军事装备现代 化的动力基础,对世界经济运行仍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一)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着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三)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四)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尔爾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爾尔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爾尔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⑤ 关于墨西哥经济情况的大致情况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全国约墨西哥城1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六分之五是高原和山地。矿业资源丰富,地下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15种矿产品的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铅、砷、铋、汞、镉、锑、磷灰石、天青石、石墨、硫磺、萤石、重晶石、氟石等。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重晶石、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碘、水银居第四位。己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05亿桶位。天然气储量为700亿立方米,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居世界第13位,在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⑥ 墨西哥算不算发达国家,墨西哥的经济产业支柱是什么
墨西哥人均收入和中国差不多,治安比中国差,毒品横行,几十年来gdp增长率都很低。
采矿业,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制造业等是墨西哥的支柱产业。
再过几年就会被中国甩在后头了。
⑦ 墨西哥就靠近最强大的加州德州,为什么发达

⑧ 墨西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1、石油化工
墨西哥是世界上第九和西半球第二大原油储藏国。根据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2013年统计,截至2013年1月,墨西哥石油资源(碳氢化合物)储量达445、37亿桶,比2012年增长1、8%。其中已探明储量占31、1%,有经济发展和恢复潜力的储量占27、7%,经济发展和恢复潜力不确定的储量占31、1%。根据PEMEX发展规划,到2015年日产量应达到甚至超过300万桶。
2、汽车制造业
汽车业是墨西哥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和最活跃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墨西哥是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商和第四大出口商。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在拉美地区所占份额也逐年增大。
3、采矿业
墨西哥作为拉美经济大国和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的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金、银、锑、汞、钨、钼、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