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运宝船装多少金银
1. 英国海盗德雷克抢了西班牙多少财富
1572年,德雷克召集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横渡大西洋,躲进了巴拿马地峡,像当年的探险家一样,横穿了美洲大陆,第一次见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在南美丛林里他们蹲守了近一个月后,抢劫了运送黄金的骡队,又抢下了几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的返回了英国成为了英雄,这次行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得黄金,更重要的是德雷克证明了西班牙人并不是不可侵犯的,他受到女王的召见,并很快成为了女王的亲信。
15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处死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西班牙对英宣战,积怨已久的两国终于拔剑相向,但当时,英国海军还非常弱小,仅有三十四艘战舰,根本无力与西葡联盟作战,危机时刻,德雷克带领着25只海盗船赶到了。沿着西班牙的海岸,德雷克开始“外科手术式的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击沉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舰,接着又冲进加的斯港击沉了33艘西班牙船只,5月15日,德雷克舰队突袭里斯本附近的舶锚地,在混乱中千百艘船只相撞沉没,损失无以估量。接着,他又攻占了圣维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在回国的路上,他又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运宝船,抢到了价值11万镑的财富。由于这一系列的行动,战争至少延后了一年,从而为英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2. 亨利七世与尼德兰签订了商业条约,对两国贸易有什么影响
亨利七世与尼德兰签订了商业条约,恢复了两国一度中断的贸易。1495年,西班牙与法国为争夺富庶的意大利北部地区爆发了战争。这主要是一场陆地上的战争,但是海洋此时不能不被牵扯进来,法国不能不注意到西班牙从美洲大陆获得的财富。1523年,法国在一场惨败之后,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向私人船主让·安戈颁发了私掠许可证,安戈于是命令弗勒前往美洲劫掠西班牙人。
当时,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科尔特斯正将其劫掠的大量金银财宝装船准备送往西班牙本土,由于防备力量不足,财宝大部分被弗勒劫走,据估计,被劫财宝的价值大约为80万达克特(当时欧洲通用的一种金币,1达克特等于227克)。此次抢劫行动震惊了整个欧洲,它使欧洲第一次认识到西班牙在美洲劫掠到的巨大财富,也使更多的法国海盗加入到对西班牙美洲财富的劫掠中来,大量的海盗船只守候在西班牙海岸甚至是美洲大陆边缘,等待猎物的出现。
1496年,亨利七世与尼德兰签订了商业条约,恢复了两国一度中断的贸易。1498年,亨利七世又与里加签约,取得了与汉萨同盟城市贸易的权利。在地中海,15世纪末期,英国与佛罗伦萨缔结了商业条约,规定凡是出口到佛罗伦萨的羊毛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达,同时还限制对威尼斯的羊毛供应。这一系列航海条约的颁布以及贸易协定的签署,大大提高了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能力,同时也使英国商人的竞争对手遭受极大的打击,汉萨同盟以及威尼斯在英国的特权大都被废止,其船只也很难再进入英国领土,汉萨同盟在大西洋的贸易衰落了,威尼斯前往西北欧贸易的弗兰德尔船队也不得不在1532年停航。
英国的海外贸易虽然在欧洲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当西班牙与葡萄牙展开海外探险,新的利润源泉已经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英国也发起了自己的探险。1496年,就在哥伦布从美洲回来的第二年,亨利七世即派遣卡伯特前往西北方向探险,希望同样能够发现前往亚洲的航路。
这件事情表明了英国对海外获利机会的敏感,也深刻地表明了都铎王朝的转变。卡伯特的航行发现了格陵兰岛和纽芬兰的渔场,将世界上最丰富的渔场献给了英国,带来了一种最终被证明甚至比西班牙的银矿更有价值的资源——鱼,从此很多欧洲人不必在漫长的冬季里忍饥挨饿,而且还训练了大批高素质、能够适应远洋航行的海员。
但是鱼带来的资源压力的缓解是经过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效果的事情,不是英国当时最迫切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当金银和香料源源不断地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时候,更加刺激了英国立刻发财致富的欲望,一批批探险队踏上了寻找亚洲之路。这是对财富渴望的表现,按照这样的逻辑,一旦无法找到前往亚洲和新大陆的航道,那么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挑战迟早会到来。1553年,当钱塞勒从伦敦出发,再次前往寻找通往东方的航道的时候,霍金斯已经在准备他的美洲之行了。这将使一直处在默默无闻地位的德文郡大放异彩。
3. 西班牙18世纪宝船沉在加勒比海底,1400亿珍宝该归谁所有
在争夺战火中沉没的西班牙宝藏船“圣荷西”号,如今现身海底引燃哥伦比亚、美国寻宝公司和西班牙之间的“战火”1708年,一艘满载金银的西班牙大帆船在哥伦比亚附近海域沉没。
所载财富相当于当时西班牙一年收入1708年5月28日,西班牙“腓力五世”船队从巴拿马起航了,船队中最着名的要数“圣荷西”号。这艘西班牙大帆船长150英尺(约45.7米),宽45英尺(约13.7米),船上有500名船员和100名乘客。船上满载秘鲁金矿出产的金条、银条、金币、金铸灯台等,还有来自巴拿马的珍珠、来自安第斯山的绿宝石、紫水晶和钻石。这简直就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童话中那个装满金银的山洞。
4. 沉睡海底的“黄金船队”有多少财富
“圣荷西”号船的沉没,对西班牙人来说并非先例,早在1702年,西班牙历史上着名的“黄金船队”就在大西洋维哥湾被英国人击沉,从而留下探宝史上一大遗案。那时,西班牙财政困窘,一支由17艘大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遵命载着从南美洲掠夺的金银珠宝火速运回西班牙,其间将经过一段最危险的海域,在6月的一天,正当“黄金船队”驶到亚速尔群岛海面时,突然一支英、荷联合舰队拦住去路,这支15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迫使“黄金船队”驶往维哥湾躲避。面对强敌的包围,唯一而且最好的办法是从船上卸下财宝,从陆地运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但偏偏当局有个奇怪的规定:凡从南美运来的东西必须首先到塞维利亚市验收。显然不能违令从船上卸下珍宝,侥幸的是在皇后玛丽?德萨瓦的特别命令下,国王和皇后的金银珠宝被卸下,改从陆地运往马德里。
在被围困了一个月后,英、荷联军约3万人在鲁克海军上将指挥下对维哥湾发起猛攻,3115门重炮的轰击,摧毁了炮台和障碍栅,西班牙守军全线崩溃,由于联军被眼前无数珍宝所激奋,战斗进展迅速,港湾很快沦隐,此时“黄金船队”总司令贝拉斯科绝望了,他下令烧毁运载金银珠宝的船只,瞬时间,维哥湾成为一片火海,除几艘帆船被英、荷联军及时俘获外,绝大多数葬身海底。
这批财宝究竟有多少?据被俘的西班牙海军上将恰孔估计:约有4000~5000辆马车的黄金珠宝沉入了海底。尽管英国人冒险多次潜入海下,也仅捞上很少的战利品。于是,这批宝藏强烈吸引着无数寻宝者。从此,在近1000海里的海底,出现了一批批冒险家身影,他们有的捞起已空空如也的沉船,有的却得到了纯绿宝石、紫水晶、珍珠、黑琥珀等珠宝翡翠,有的仍用现代化技术和工具继续寻觅。随着岁月推移,风浪海潮已使宝藏蒙上厚厚泥沙,众多传闻又使宝藏增添了几分神秘,无疑给冒险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不幸的是那部分由陆地运往马德里的财宝,在途中有一部分被强盗抢走。这部分约1500辆马车的黄金,据说至今仍被埋藏在西班牙庞特维德拉山区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这显然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梦想发财的人们。(待续自从着名探险家哥伦布于1492年起四次远涉重洋,神游美洲寻宝探险以来,寻宝这一富有刺激冒险意味的活动成了一种时髦。“泰坦尼克”号沉船的被寻获,那价值连城的珠宝金银犹如热风,更掀起了空前的寻宝热潮。在当今世界上,至少有10处宝藏是寻宝者久寻不获的,它们神秘地隐藏在某一方,等待着幸运儿的寻觅、发现。
5. 一艘西班牙运宝船能装多少金银 十万英镑
十万?太小瞧当时的运宝船了,为啥后来欧洲列强都去殖民地混,为啥西班牙葡萄牙最后衰落了,都是因为运得太多太高调……
据英国媒体1月7日报道,美国一家海底打捞公司最近在佛罗里达海域发现了一艘西班牙沉船,根据沉船大小及其所在位置判断,它就是“享誉”国际打捞界、250年前西班牙运宝船“解脱女神”号。消息一出,举世皆惊,因为史载“解脱女神”号载有价值20亿-30亿美元的金银珠宝,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含金量”最高的沉船!目前,宝船尚未浮出水面,而美国、西班牙和法国就已展开了激烈的夺宝大战,三方均称自己是合法的船主。
6. 加勒比海锡尔伯暗礁中沉船财宝是怎么回事
17世纪中叶,在古巴岛附近的锡尔伯海域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运宝船沉没事件,并演绎出一系列曲折的故事。
锡尔伯海域位于古巴岛东南,加勒比海北部,是这一带最危险的暗礁区。水下几乎到处都是致命的珊瑚暗礁,并且年复一年地演绎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风暴、海潮和沉船。很多西班牙船长都称这一地区为“忧郁之眼”或“向每个人张开眼睛的暗礁”。还有人把这一带称为欧洲最大的船只公墓。
据海底勘查专家估计,有大量的西班牙运宝商船或因为航行技术不佳或因遭遇狂风暴雨而触礁,还有的是被猛烈的海浪抛在了岩石或者珊瑚礁的尖角上。总之,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静静躺在了水下珊瑚的迷宫里。
“努埃斯特拉”号是17世纪时西班牙在美洲新建的一支船队的旗舰。1641年7月底,“努埃斯特拉”号下海开始它的处女之航,经过第一站古巴的哈瓦那之后,被编入由总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指挥的舰队。在31艘舰船的护卫下,这只西班牙运宝船开始向东航行。当“努埃斯特拉”号经过佛罗里达角和萨尔乌之间狭窄而纵横交错的珊瑚暗礁水道时,遭遇到强风暴,几十艘船只顷刻之间支离破碎,其中有的沉入海底,有的被卷入巨浪。而“努埃斯特拉”号由于桅杆被折断,船帆也被撕破,就只能在海面上随风飘荡。
1641年11月2号,风雨交加,怒吼的海风和汹涌的巨浪把“努埃斯特拉”号推到了锡尔伯海域。船员们只听得珊瑚暗礁咔嚓咔嚓撞击着“努埃斯特拉”号的船底,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卷入冲天的巨浪之中,等从巨浪中颠簸出来,船已断成两截。万分惊愕中,绝大多数船员被抛入海底。有几个船员手疾眼快,赶紧逃到自制的木排上,漂流到露出海面的珊瑚礁石上,用木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上面靠仅有的一点储备艰难地忍耐了几个星期。但由于好多天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也没有救援的船只,他们只好自救。于是这些幸存者又把他们的小平台改造成一只小船,试图前往伊斯帕尼奥拉岛。然而,就在离岛不远处,小船被风浪卷入海底,整个小船上仅有奥塔维奥一人幸存。据奥塔维奥后来透露说,当时,“努埃斯特拉”号船上满载着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哥伦比亚的宝石及委内瑞拉的璀璨珍珠。
“努埃斯特拉”号沉没四十二年后,威廉·费布斯前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它的残骸,并成为三百年来世界寻宝史上最幸运、最富有的人。
加勒比海锡尔伯暗礁中的运宝沉船之谜17世纪中叶,在古巴岛附近的锡尔伯海域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运宝船沉没事件,并演绎出一系列曲折的故事。锡尔伯海域位于古巴岛东南,加勒比海北部,是这一带最危险的暗礁区。水下几乎到处都是致命的珊瑚暗礁,并且年复一年地演绎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风暴、海潮和沉船。很多西班牙船长都称这一地区为“忧郁之眼”或“向每个人张开眼睛的暗礁”。还有人把这一带称为欧洲最大的船只公墓。
据海底勘查专家估计,有大量的西班牙运宝商船或因为航行技术不佳或因遭遇狂风暴雨而触礁,还有的是被猛烈的海浪抛在了岩石或者珊瑚礁的尖角上。总之,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静静躺在了水下珊瑚的迷宫里。
“努埃斯特拉”号是17世纪时西班牙在美洲新建的一支船队的旗舰。1641年7月底,“努埃斯特拉”号下海开始它的处女之航,经过第一站古巴的哈瓦那之后,被编入由总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指挥的舰队。在31艘舰船的护卫下,这只西班牙运宝船开始向东航行。当“努埃斯特拉”号经过佛罗里达角和萨尔乌之间狭窄而纵横交错的珊瑚暗礁水道时,遭遇到强风暴,几十艘船只顷刻之间支离破碎,其中有的沉入海底,有的被卷入巨浪。而“努埃斯特拉”号由于桅杆被折断,船帆也被撕破,就只能在海面上随风飘荡。1641年11月2号,风雨交加,怒吼的海风和汹涌的巨浪把“努埃斯特拉”号推到了锡尔伯海域。船员们只听得珊瑚暗礁咔嚓咔嚓撞击着“努埃斯特拉”号的船底,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卷入冲天的巨浪之中,等从巨浪中颠簸出来,船已断成两截。万分惊愕中,绝大多数船员被抛入海底。有几个船员手疾眼快,赶紧逃到自制的木排上,漂流到露出海面的珊瑚礁石上,用木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上面靠仅有的一点储备艰难地忍耐了几个星期。但由于好多天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也没有救援的船只,他们只好自救。于是这些幸存者又把他们的小平台改造成一只小船,试图前往伊斯帕尼奥拉岛。然而,就在离岛不远处,小船被风浪卷入海底,整个小船上仅有奥塔维奥一人幸存。
据奥塔维奥后来透露说,当时,“努埃斯特拉”号船上满载着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哥伦比亚的宝石及委内瑞拉的璀璨珍珠。“努埃斯特拉”号沉没四十二年后,威廉·费布斯前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它的残骸,并成为三百年来世界寻宝史上最幸运、最富有的人。
费布斯出生于英属北美殖民地一个清教徒家庭,是家里的第21个孩子。此人天生是个乐观派,尽管他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养成了对世间万物强烈的好奇心。多年以来,他一直向往着去探索海底的宝藏。
1651年,他从缅因州来到印第安纳,然后又去了波士顿,靠做甲板上的建筑木工为生。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成了造船的行家。有了一些积蓄以后,他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艘独桅纵帆船——“波士顿之星”号,并自任船长出海航行。
二十三岁那年,他成了波士顿最年轻的船主兼船长。随后的十五年间,他把自己的事业向加勒比海扩展,其主要业务就是向托尔图加和牙买加的海盗们提供存货和商品,在西班牙人和海盗之间扮演走私船长的角色并大发横财,一度垄断了西班牙与新大陆殖民地之间的贸易。
在一次去西印度群岛的航行中,费布斯无意中听到有关锡尔伯海域西班牙运宝船队沉没的故事,从此被“努埃斯特拉”号沉船所吸引。他当即决定去伦敦请求拜见英王查尔斯二世。幸运的是,查尔斯二世对他的计划非常支持,并成为他的资助人。同时,查尔斯二世还允许他租借海军的“阿尔及尔玫瑰”号快速驱逐舰以探险使用,这艘驱逐舰配备有18门火炮。
费布斯一向谨言慎行,包括这次的寻宝,尽管英国国王是资助人,他还是想尽量在秘密状态下进行。1683年,费布斯率领他的手下悄无声息地出发了。为了防止太多人获知他的这次秘密行动,费布斯带领他的探宝船在驶向加勒比海的锡尔伯海域途中从不作长时间的停留。刚开始,因为他对四十二年前的“努埃斯特拉”号沉船地点和周边情况一无所知,就通过多方联系,把当年整个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奥塔维奥请了过来当向导,向他了解情况。等他的探宝船快要到锡尔伯海域时,费布斯就把年老的向导奥塔维奥打发回了伊斯帕尼奥拉乌。因为费布斯十分清楚,掺和的人越多,打捞出宝藏时他得到的越少。
然而,事实并非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多少年过去了,锡尔伯海域依然到处密布着可怕的珊瑚暗礁。“努埃斯特拉”号残骸周围的境况比他预期的更加复杂。几周以来,海员们一直靠驱逐舰的舰载小艇来勘测海面下的地理环境。经过艰难搜寻,他们只发现了一块上面长满了珊瑚的银条,别的什么也没有找到。食物和饮用水却一天天减少。船员们开始抱怨,不想继续搜索下去了。费布斯不得不中断了这次海底探宝。
当他们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后,得知老向导奥塔维奥已经去世,费布斯非常沮丧地继续驶往英国,等待着他的是一条坏消息:此时,他的资助人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英王查尔斯二世已经去世。而英国的继任者不但对他的探宝毫无兴趣,还指责他劳民伤财,并把这位痴迷的寻宝者送进了监狱。
幸亏经过宫廷中权高位重的朋友帮助,费布斯总算获得自由。后来,通过宫廷重臣冯·阿尔伯马尔公爵求得英王的同意,费布斯才被允许继续探宝。但这一次他不但得不到英国皇家方面的资助,还必须答应英王王室的一个条件:一旦探宝成功,国王要求分得打捞出水的财物总价值的十分之一。
费布斯最大的特点是从不气馁,愈挫愈奋。他重新找了几位赞助者,并设法搞到两艘200吨的帆船。一艘名为“詹姆斯和玛丽”号的大帆船,排水量为200吨,配备两门火炮。一艘较小的“伦敦之亨利”号为多桅帆船,排水量为50吨,配备十门火炮。他重新组成了探险队,重返锡尔伯海域。
费布斯有着多年的经商经验。这一次,他满载着从各地筹集到的各式各样的交换物品驶向伊斯帕尼奥拉岛,因为当年的岛上有大批的海盗,费布斯带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海盗们所急需的,他因此可以大赚一笔。
费布斯的计划是,一旦他这次探宝再度失败,就要靠卖掉这些货物获得的利润以弥补损失。
他先甩出障眼法,把“詹姆斯和玛丽”号抛锚在普拉塔港(今属于多米尼加共和国),自己扮作一个和善又只想为赚钱而卖货的商人,在岛上与海盗们周旋。“伦敦之亨利”号则肩负着探宝的秘密使命,在罗格斯船长的带领下驶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努埃斯特拉”号的遗骸。
几个星期下来,罗格斯船长毫无所获。最后,这位身心疲惫的船长也想重蹈上次探险无功而返的后辙。将要撤退的前一天上午,在卡布隆角附近晶莹透彻的浅水中,他突然看见一颗光彩夺目的海鳃珊瑚,只见它在浅浅的海底时隐时现,似乎把罗格斯船长眼前的一大片海面都闪耀得五彩缤纷。
罗格斯船长马上叫了一个潜水员下去采摘,他想把这个美丽的珊瑚作为礼物送给费布斯以作为这第二次探宝失败的留念。没想到潜水员下去后,在这个珊瑚边突然发现了几门全身长满珊瑚的火炮,火炮位于水下10米至15米深处。他马上把这个意外的发现上来告诉了罗格斯船长。船长一听,当即又让另外几个潜水员下去勘查。终于,“努埃斯特拉”号在大片大片珊瑚的簇拥中露出了她神秘的面容!
原来,四十多年以来,“努埃斯特拉”号一直夹在岩层中间,周身又被珊瑚缠绕覆盖着,静躺地沉睡在加勒比海海底。
随后,罗格斯手下的潜水员们陆续从“努埃斯特拉”残骸中打捞出许多银条及大量的西班牙货币。当然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并不重要,他们急于搜寻的还是当年“努埃斯特拉”号的幸存者奥塔维奥告诉他们说的船上那些价值连城的黄金、宝石和珍珠。然而,正当他们试图再度下海时,突然强风暴来临,“伦敦之亨利”号不得不全速逃往伊斯帕尼奥拉岛,向费布斯汇报他的战绩。
当费布斯得知他的“伦敦之亨利”号已发现运宝沉船的消息后,立即指挥他的两艘事先已经检修过的、装满补给品的舰船驶往锡尔伯海域,于1687年2月22日抵达。
打捞工作从一开始就处处危机四伏,潜水员要想进入沉船遗骸的内部,每一次都必须用铁爪把甲板和船舱板使劲地撬开,才能挤进被珊瑚缠绕的船舷。此外,潜水员的氧气供给是通过很长的皮管来完成的,橡皮管与漂浮在海面的猪膀胱相连,把空气导入潜水帽。由于受到这种几近原始的通气方式限制,潜水员在水下就不能长时间停留。猪膀胱容积有限,里面的空气很快就会耗尽,以至于潜水员很快就都生了病,几天后有几个潜水员连连吐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还是坚持着下海,打捞出大量的金条和银条。
几个星期以来,费布斯一直日夜坚守在打捞现场。原来他所关注的还不是那些零散的金条和银条。因为,当年“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的唯一幸存者老奥塔维奥曾向费布斯详细讲述过,1641年7月底,总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曾命令把一只价值连城的珠宝箱存放在“努埃斯特拉”号运宝船的最尾处,那只箱子里装满了专门为西班牙国王陛下准备的珠宝。令费布斯担忧的是,存放那只箱子的地方恰恰是沉船在海底的最深处。费布斯几次要求潜水员潜到残骸的最深处,但每次都遭遇失败。
后来,费布斯派出最有经验的潜水员,让他们无论如何搜索到那个珠宝箱。然而,以18世纪的潜海技术来说,下潜到水下10米至15米海底以下,简直是用生命作赌注。最后,费布斯自己竟然要亲自下潜,去搜索那只珠宝箱。费布斯几次下潜,只要他一出海面,他的嘴里和鼻孔就会血流不止,显得十分吓人。
最终,费布斯和他的手下还果真找到了那只珠宝箱,并经过三天的艰苦奋战,终于把它从残骸中拖到了“詹姆斯和玛丽”号的甲板上。费布斯和船员用自带的斧头万般小心地打开了珠宝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像天使,走进了《一千零一夜》中的童话世界,眼前看见的都是晶莹的钻石、珍珠、绿宝石和红宝石,简直像是在做梦。”
费布斯的打捞工作从1687年2月22日开始到5月初风暴即将来临时结束。这期间,他仔细地把打捞出来的每一件珍宝都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整理,并认真做了记录、图样和目录清单。
当费布斯的“詹姆斯和玛丽”号及“伦敦之亨利”号急速张帆,要离开锡尔伯海域时,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法国海盗船“格洛伊”号早已得知风声,企图夺走他们千辛万苦打捞出来的珍宝。“格洛伊”号海盗船是一艘配备有20门舰载火炮的双桅横帆帆船,此刻,它正虎视眈眈地跟着费布斯的两艘运宝船紧追不放。费布斯十分清楚,由于他的船上满载着宝藏,根本无法与海盗交战。他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能逃脱出海盗的魔掌。夜半时分,等到海上明亮的月光隐没之时,费布斯突然下令关掉船上所有的光源。海盗船一时措手不及。这样,费布斯的“詹姆斯和玛丽”号与“伦敦之亨利”号才借着夜幕的掩护逃出锡尔伯海域,直接驶往英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寻宝者,费布斯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重新返回了维特福德港。
费布斯打捞的宝藏到了英国后,交给了英国王室国库官员接管,经过国库官员严格的清点,费布斯和他手下的潜水员从“努埃斯特拉”号打捞出来的珍宝总共重达34吨,其中白银3.5万磅,黄金2.5万磅,其他贵重物品3.47万磅以及数不胜数的西班牙货币皮阿斯特,据估算相当于当时英国最富有的人的年收入总和。
按照协议,普通海员、随部军官每人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一份。而英国王室所获份额则达三万英镑之多,当年在危难关头毅然支持费布斯探宝的冯·阿尔伯马尔公爵更是获得其中的五万英镑。费布斯本人则分得这批珍宝的第16份,大约将近两万英镑。
更大的喜事还在后面,费布斯可谓名利双收。由于他探宝成功,不但被英国国王于1692年任命为第一任马萨诸塞州的州长,还由于他在探宝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勇敢和机智而被加封为骑士,从此人们尊称他为“威廉阁下”。
费布斯探宝成功的消息在欧美广为流传,成为千家万户的美谈。他不仅刺激了海洋探险热和冒险精神,同时,在他之后,到加勒比海探宝之风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一股不断高涨的风潮。在伦敦,沉船打捞公司为扩大企业的影响,曾经在泰晤士河由潜水员向市民们展示其技术。被打捞上来的财宝除分给赞助者、船员、潜水员之外,按惯例十分之一归皇室所有。
费布斯后来移居伦敦,于1695年四十四岁时死去。临死之前,他把他成功的探宝历程写成《恶魔及其海底秘话》一书。然而,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费布斯自己在书中对他打捞珍宝的沉船残骸到底是不是西班牙的“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提出质疑,并含糊其辞地指出,他的那次打捞“只不过是一种伪装了的海盗行为”!费布斯的书出版之后,他在书中的说法,马上引起世界各地寻宝者广泛的关注和各种各样的猜疑和联想。
人们不禁疑惑,莫非他打捞的根本不是“努埃斯特拉”号运宝船?假如不是,那真正的“努埃斯特拉”号是不是还在锡尔伯海域?沉船的宝藏是否还静静地沉睡在海底呢?
于是,在时光又过了将近300年之后,1968年,雅克·伊夫·库斯托萌生了前往锡尔伯海域探宝的念头,希望能找到“努埃斯特拉”号,那艘传说中的西班牙运宝大帆船。此人在寻宝界享有盛誉,是进行水下研究的知名先驱者和水下考古的开路先锋。1968年夏天,经过精心的准备,他乘坐“卡利普斯”号考察船前往锡尔伯海域,但最后只挖掘出一些几个世纪以前的商船遗骸,里面也没有他期望的金银珠宝,只发现一些诸如带柄的罐子、多棱角的酒瓶、火炮和炮弹、钉子、汤匙、盘子和锅,奖章和十字架等简单的生活用品。
那么,费布斯打捞的到底是不是“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假如不是,他的宝藏到底是从哪条船上打捞出来的?而真正的“努埃斯特拉”号船上的宝藏到底被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