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什么时候占领的休达
⑴ 西班牙和葡萄牙哪个更早进行殖民侵略
最早殖民的是葡萄牙。
但是最早进行掠夺性殖民侵略的是西班牙。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布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欧洲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当时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方,尤其来自是中国、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热那亚垄断,西欧国家决定自己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首先对东方航线展开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达伽玛经过好望角抵达印度。为了确保与印度的贸易不受莫卧儿帝国、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国的干扰,葡萄牙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处殖民地,修筑要塞,配备军队,保护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时在非洲沿海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
由于经好望角前往东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垄断,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个帝国,建立起极其广大的殖民地。1494年经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经50度以东的美洲大陆也获得了面积极为庞大的殖民地。
⑵ 西摩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西摩战争指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上叶西班牙为侵占北摩洛哥而进行的战争。1860年2月,西班牙军队4.4万人乘苏丹政权日趋衰弱和法军从阿尔及利亚入侵摩洛哥之际,突然占领得土安。3月23日,西军击败摩军后,向丹吉尔推进。英国不希望西班牙在直布罗陀附近的地位得到加强,在它的压力下,西班牙只得暂时停止业已开始的军事行动,并被迫很快将其部队撤出得土安。
但是,根据1860年4月26日签订的西摩条约,摩洛哥被迫赔款1亿列阿利;西班牙在休达地区扩大了一点领地,并在西迪伊夫尼获得了渔业基地。1884~1885年,西军占领里奥德奥罗港,该港后来成为殖民地中心,名称未变。北摩洛哥里夫请部落奋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西班牙于1891、1893、1897年同这些部落进行了多次战争。
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欧洲列强加紧了在摩洛哥的殖民扩张,这种扩张是在帝国主义强盗(主要是法国西班牙和德国)之间的激烈争斗中进行的。殖民主义列强曾派出大批军队同摩洛哥人作战,其中包括4万人的西班牙远征军。1909年,里夫地区的摩洛哥请部落(柏帕尔族)曾数次战败西班牙殖民者,但未能阻止它们的扩张。1910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埃利—阿赖什(今阿赖什)和埃利克萨雷利—克比尔。
根据1912年签订的法摩条约和法西条约,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12年11月,西班牙在摩洛哥领土上建立了一个保护区。丹吉尔及其周围地区被划为国际共管区。但是,摩洛哥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这一斗争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更为加强,已成为西班牙占领者同法帝国主义者在摩洛哥划地分赃的严重障碍。1918年底,西班牙殖民者制订了详细的“绥靖”计划,首先征服保护区西部的安杰拉和吉巴拉诸部落,尔后对里夫地区实施向心突击。
为此,占领军增加到6.3万人。1921年春末,西军包围了西部起义军的主力。但是,里夫诸部落展开了游击战争,拥有2万人的西班牙远征军在安瓦尔(今安瓦利)战役和蒙特—阿鲁伊特战役中遭到失败,西军指挥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保持其东部地区的阵地上。里夫诸部落于1921年9月在东部地区成立由阿布德·艾尔·克利姆为领导的里夫共和国。共和国军队是由正规部队和16~50岁的所有成年男子参加的部落民军组成。正规部队基本上是由过去的殖民地部队的士兵组建而成的。他们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缴获来的,包括几百门火炮和机枪。里夫军队的特点是机动性强。里夫军在坚持进攻战术的同时,善于利用诸如迂回和包围等机动方式,力求对敌部队、分队间的结合部实施突击,并经常袭击敌后方。至1923年4月,西军总计达14万人。1924年6月,里夫军转入进攻,于11月底将占领军从国家腹地全部赶出。西班牙独裁者普利莫·德里维拉将军率领的16万占领军死、伤、俘2.7万余人,处于全军覆没的边缘。尽管西军指挥部动用了飞机、装甲汽车和大量的海军兵力,但是在东西部地区各部落不断加强团结的情况下,未能扭转战局。西班牙已无力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里夫共和国的影响几乎扩大到西班牙在摩洛哥的整个保护区。法国帝国主义者非常害怕里夫共和国得到巩固,害怕法国在摩洛哥的保护区各部落及北非其他殖民地的各部落受到影响,于1924年5月开始侵占共和国南部地区。
1925年4月,里夫军对法国占领军展开攻势,并在起义的格藻阿和桑哈贾部落的帮助下将军事行动移到法国保护区。拥有重炮、坦克和飞机的10万法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在这种形势下,西法两国于1925年6~7月在马德里举行谈判,达成封锁摩洛哥海岸和对里夫共和国采取共同军事行动的协议。法国远征军的人数达32.5万人。西班牙占领军的人数为14万人。敌人在两条战线上均占绝对优势,殖民主义者采取“焦土”战术,造成各起义部落物力人力资源枯竭,部分封建上层分子叛变,里夫军于1925年9月底又退回到1924年的阵地。
嗣后,在胡塞马地区登陆的18500名西班牙登陆兵,攻占了共和国首都阿季迪尔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共和国继续英勇抵抗,拒绝了英国政府通过暗中调停而强加给它的旨在巩固殖民统治的所谓“自治”。1926年5月,法西两国军队在克尔特河地区转入进攻,包围了里夫军的主要集团,并对其大本营塔尔吉斯特城实施突击。被分割成几部分的里夫军于5月27日停止抵抗。阿布德·艾尔·克里姆被俘,后来被流放到留尼汪岛。但是,很多地区的武装斗争仍在继续。直到1934年武装斗争的最后一些据点才被除掉。
里夫共和国同西法殖民联军所进行的多年的英勇斗争,是当时民族解放运动的极为重大的事件。正如伏龙芝所指出的,在军事学术领域里,它表明,装备低劣的小部队在山地沙漠地带,同正规军大兵团作战时,采用机动性强和灵活果断的游击战,是行之有效的。
里夫人民所进行的战争,使北非人民解放运动获得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经验。里夫人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矛盾尖锐,部落分散,起义具有地区局限性,同时也是由于法西帝国主义者在军事上占优势。
⑶ 西班牙和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
早在15世纪,葡、西两国就开始了殖民探险活动。葡萄牙人最早殖民活动是1415年占领了摩洛哥的休达地区,此后一直向南探航,致力于开辟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487年,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南行,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的船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他们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西班牙探索新航路是从资助哥伦布开始的。哥伦布的航行计划遭到葡萄牙王室拒绝两年后,被西班牙王室采纳。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起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后来又有3次前往美洲,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香料、丝绸,西班牙王室深感失望,直到1506年去世,哥伦布始终认为到达的地方是亚洲的印度。1519年,西班牙王室资助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穿越大西洋,绕过好望角,1522年返回西班牙,完成了环球航行,葡萄牙、西班牙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了。
⑷ 西班牙为何会占据非洲的两座城市
西班牙一共占领了非洲大陆上两块土地,一是梅利利亚;二是休达。
西班牙的主体部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占领了这个岛的80%。而他所占领的非洲大陆上的土地面积也并不大。休达约18平方公里,梅利利亚约12平方公里。虽然现在这两块地方表面上都属于西班牙,但是,由于这两块领土都被摩洛哥包围,摩洛哥认为这两个城市的归属权应该属于他们,这也成为了摩洛哥和西班牙的心结。
在1497年在占领梅利利亚的行动中,佩德罗·埃斯托皮年没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梅利利亚。没过多久,梅利利亚就受到穆斯林重新占领的威胁,在1694-1696年和1774-1775年两次受到穆斯林军队的围攻。在1936年弗朗哥将军将梅利利亚纳入囊下成为了西班牙的一部分。休达也是如此,从最开始的被葡萄牙统治到后来的1668年1月1日,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和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六世在里斯本签订了《里斯本条约》,葡萄牙把休达割让给西班牙。
⑸ 求1859年西班牙与摩洛哥战争的资料
西班牙-摩洛哥战争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侵略北摩洛哥的数次殖民战争。
15世纪后,西班牙强占摩洛哥北部海港城市梅利利亚和休达,并以此为基地向内地扩张。1859年10月,西军出动5万人进攻得土安。1860年2月,得土安陷落。4月,双方签订《得土安条约》,西扩展休达领地,占据伊夫尼地区。
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西不断蚕食摩北部领土,并在里奥-德奥罗港建立行政中心。1912年11月,西、法在摩洛哥划分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班牙开始对北摩洛哥发动大规模进攻,采取先西后东战略,首先镇压西部杰巴拉人部落起义,尔后集中兵力于1920年开始进攻东部里夫地区。1921年7月,西军1.4万人(由F.西尔韦斯特雷将军统率)在里夫地区的安瓦勒被阿卜杜·克里姆指挥的起义军歼灭。8月,退守阿鲁伊山的3000余西军投降。9月,里夫各部落通过《民族誓约》,并于翌年2月成立以克里姆为埃米尔的里夫共和国。里夫军队约有6.5万人,其中正规军仅六七千人,但机动性强,运用迂回、包围、奇袭等战术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取得重大战果。1924年8月,里夫军民粉碎10万西军进犯,至年底共歼敌2.7万余人,将西军逐出国土。1925年7月,西、法殖民者签订关于封锁摩海岸和对摩联合作战协定;9月,西班牙独裁者M.普里莫·德里维拉和法军元帅H.P.贝当率西法联军40万人南北夹击里夫共和国。联军实行残酷的"焦土政策",到处烧杀抢掠、狂轰滥炸,于1926年5月以绝对优势兵力合围里夫军主力,并向其总部所在地塔尔吉斯特突击。里夫军队战败投降,但里夫军民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山地沙漠地区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胡述宝《中国军事网络全书·军事历史卷》)
⑹ 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开始殖民掠夺
15世纪晚期,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两国都处于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两国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两国王室都热衷于新航路开辟的海上探险活动。
在1415年,葡萄牙士兵占领了北非港口城市休达,并在1418年击败了企图夺回休达的摩尔人。而一年后,葡萄牙国王航海家亨利的两名船长在风暴下驶进马德拉,而其他葡萄牙航海家更在1427年发现了亚速尔群岛。葡萄牙殖民帝国就因而开始发迹。
⑺ 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有什么
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产生、发展、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四个时期。殖民主义的产生时期大致从15世纪初至19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殖民列强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等。其中走在最前列的是葡萄牙、西班牙,本文试对葡、西两国早期殖民活动的有关方面作一归纳对比,欢迎指正。
一、关于相同方面
葡萄牙、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封建国家,由于这一共同因素,再加上他们殖民活动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大致相同,因此,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有许多相同之处。
1、时间上,在近代所有殖民国家中,葡、西两国最早走上海上探险和殖民扩张的道路。
早在15世纪,葡、西两国就开始了殖民探险活动,到16世纪中叶,这两国已建立起各自殖民帝国的基本轮廓,第一次世界瓜分是在葡、西两国之间进行的。而荷、英、法的殖民扩张则要到16世纪晚期17世纪初才开始。那么葡、西两国为什么能够最早走上殖民征服的道路?原因大致有三。第一,当时两国已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他们能够首先进行殖民征服的政治前提。15世纪后半叶,欧洲其他国家刚刚结束百年战争,又陷入玫瑰战争、意大利战争或大封建主反抗的漩涡里而难以自拔,他们虽有探索新航路的强烈愿望,却不得不落在葡、西两国之后来实现。第二,葡、西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第三,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先进的航海技术。
2、组织方式上和手段上,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国家出面组织的,武力征服是他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当时葡、西两国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国内工商业基础薄弱。由于商人力量弱小,尚未有能力单独组织对外扩张,因此两国的殖民探险活动主要是国家出面组织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领导的人类历史上三次最重要的航行都是政府组织的。可以说,封建政府是当时殖民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和资助者。又由于两国国内商品少,无法用更多的商品与殖民地进行贸易,所以武力征服是他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贸易只不过是个副产品。掠夺黄金、屠杀土着、抢占土地,成为哥伦布及其后继者们的三部曲。而后起的殖民国家荷、英、法诸国,由于商业资本的发达,他们对外殖民不是政府包办,而是在国家政权的支持下,由商业公司(如英国组建了伦敦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单独组织进行;主要手段也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商业殖民。
3、性质上,葡、西两国殖民活动属于封建殖民征服,算不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扩张。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第一,两国的殖民征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当时,欧洲社会商品的性质基本上仍是封建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只表现为一些零星的幼芽,根基是不牢固的。第二,两国的殖民征服都是在封建王室直接策划与控制下由贵族为主体进行的。第三,两国王室组织和支持殖民征服的目的,是扩大封建统治范围。第四,两国都建立了封建性的庞大的帝国,在殖民土地上,着重掠夺金银、土地,极少从事资本主义经营,且所得财富没有在本国化为资本,而是花在封建主的奢侈享乐上。
因此,无论是从两国殖民征服的原因、组织、目的,还是结果上看,两国殖民活动均是封建性的。
二、不同方面
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尽管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尽相同,他们的殖民活动又各有特点。
1、时间上,葡萄牙的殖民活动早于西班牙。
葡萄牙人最早殖民活动是1415年占领了摩洛哥的休达地区,此后一直致力于开辟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而西班牙的殖民活动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开始的,1493年占领爱斯班诺尔(今海地),这是西班牙第一块殖民地。为什么葡萄牙比西班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首先,葡萄牙较早形成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7世纪阿拉伯人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后,当地居民就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建立自己的国家。其中,葡萄牙王国形成于12世纪中期,而西班牙王国则形成于15世纪晚期。其次,葡萄牙疆域不大,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从国王阿方索三世(1248-1279年)和迪尼什(1279-1325年)的时代起,历代国王都致力于海上势力的发展,无意介于欧洲大陆的纷争。最后,葡萄牙掌握了更多的航海知识,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例如,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请求资助时,遭到拒绝。因葡萄牙人确信地球比哥伦布所认为的还大,海洋更宽,前往东方的最近便之路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越大西洋,结果哥伦布是在西班牙王室赞助下成行的。
2、空间上,葡萄牙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向是由西向东,重点在亚非地区;西班牙则是自东往西,重点在美洲地区。
葡萄牙王室支持了由西向东殖民探险的迪亚士、达·伽马远航活动,殖民重点在亚非;西班牙王室支持了自东往西殖民探险的哥伦布、麦哲伦远航活动,殖民重点在美洲。葡、西两国殖民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是两国争夺殖民霸权斗争的结果。早在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刚刚在西非海岸进行殖民探险时,就以一副霸主的面孔出现。葡萄牙政府三令五申,宣告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未经葡萄牙下令许可,不准在西非沿岸航行。1455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也颁布了授予葡萄牙海上霸权的特权令,其大意是:葡萄牙殖民者已经侵占的地方是它的势力范围,还未侵占而准备侵占的地方也是它的势力范围。根据教皇的谕令,葡萄牙统治者便以“海上霸主”自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受到了西班牙的挑战,于是葡、西两国互不相让,走上了争夺殖民霸权的道路。在教皇的调停下,两国在1494年6月签订了《托德西里雅斯条约》,议定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一里格约合6公里)处,自北极至南极划一条线,即所谓教皇子午线,线东属葡萄牙势力范围,线西属西班牙势力范围。但这条“子午线”忽视了地球是圆的,世界上任何地方既处于线东,也处于线西。所以,麦哲伦船队环航全球后,两国在太平洋又发生了争执,为此于1529年签订《萨拉戈萨条约》,规定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划一条线,线西和线东分别属于葡萄牙、西班牙的势力范围。根据上述两条分界线,地球已一分为二,西班牙几乎独霸美洲,而葡萄牙则独霸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巴西。这两个条约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葡、西两国殖民活动的理论依据。
3、掠夺方式上,葡萄牙主要占“点”据“线”,以欺诈性贸易掠夺财富为主;而西班牙则抢占大片土地(即“面”),直接掠夺金银。
到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已占领了非洲西岸、非洲东岸、印度洋西岸的一些据点,控制了欧洲绕非洲到印度的航路。接着,葡萄牙占领了马六甲,掌握了由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咽喉,进而垄断欧洲到摩鹿加群岛的香料贸易线。后来,又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地方建立了商站。因此,葡萄牙在亚非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同时采取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办法掠取大量财富。而西班牙则在中、南美洲侵占大片土地。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区,除巴西外,都被划入西班牙庞大殖民帝国的版图之内。葡、西两国掠夺方式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第一,两国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不同。葡、西两国由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的差异,相对来说,葡萄牙的军事力量弱小,西班牙的军事力量强大。第二,两国殖民对象不同,葡萄牙所侵略的对象大多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封建国家。而西班牙的侵略对象是远远落后于欧洲、地广人稀的美洲,且当时美洲的一些主要地区(如墨西哥、秘鲁)的印第安人之间不团结、闹分裂的程度,远比当时某些非洲人的情况严重。所以,相对弱小的葡萄牙面对的是强大的封建国家,难以深入亚非内地、征服广大的内陆地区,只能占领一些比较偏僻的沿海港口和岛屿作据点,以欺诈性贸易进行间接掠夺。相对强大的西班牙面对的是地广人稀、又不团结的美洲,能够比较轻易地占领大片土地,直接掠夺金银。
⑻ 非洲各国被殖民的时间以及经过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国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
2、工业革命时代,殖民地的萎缩
1776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英国还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开普殖民地、香港等地。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占领殖民地的高潮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4、重新瓜分殖民地与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占领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尼日尔爾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
(8)西班牙什么时候占领的休达扩展阅读:
1、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还有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2、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都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体系也不复存在。
⑼ 休达的历史
从公元前五世纪迦太基人统治时期开始,休达的地理位置就让他成为了商路上的重镇以及军事要地。但在公元42年罗马帝国占领休达之后,这座贫穷的城市就只有了军事上的作用。约400年后,汪达尔人赶走了罗马人,之后西班牙的西哥特人和拜占庭帝国又相继占领这块地方。
710年,一支穆斯林的军队逼近休达,但在休达的西哥特王国统治者朱利安的劝说下,这支军队转而进攻西班牙----据阿拉伯的史书记载,朱利安仇恨西班牙的原因是西班牙的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虐待他的女儿。因此,休达成为了这支塔里克·伊本·齐亚德将军率领的柏柏尔军队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的根据地。
朱利安死后,阿拉伯人开始统治这座城市,这招致了城市周围柏柏尔部落的仇视。740年,在马萨拉·阿尔·哈希尔的领导下,一场以“圣战”为名义而进行的叛乱摧毁了休达。直到公元9世纪,柏柏尔人的马哈克萨部落在首领马哈克斯的领导下重建了休达,并建立了短暂的巴努·伊萨姆王朝。之后在他的孙子的领导下,伊萨姆王朝曾短暂地向马格里布的阿拉伯伊德里斯王朝效忠。最终在公元931年,伊萨姆王朝的国王让位于科尔多瓦的倭马亚王朝哈里发阿尔·拉蒙三世,伊萨姆王朝终结。1031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逐渐失去统治权,王朝逐渐陷入混乱,最终在1084年被柏柏尔人建立的穆拉比德王朝取代。之后休达再次成为侵略西班牙的基地,1147年,取代穆拉比德王朝的阿尔摩哈德王朝终于占领了西班牙。阿尔摩哈德王朝的统治持续到1242年被哈福西斯王朝取代,在1232年曾经历了伊本·胡德的叛乱。哈福西斯王朝很快就衰弱了,1249年他们被驱逐出休达。此后休达在政治上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1309年至1415年间,统治休达的是菲兹王朝。1415年,葡萄牙国王约翰一世占领了休达,以消除伊斯兰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影响,同时传播基督教。
1668年1月1日,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和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六世在里斯本签订了《里斯本条约》,葡萄牙把休达割让给西班牙。
在文化上,现代的休达可以看作安达卢西亚的一部分,它距离安达卢西亚的加迪斯省海岸只有12英里。同时休达是一座国际性的城市,这里居住着大量的柏柏尔穆斯林、犹太人以及印度教徒。
⑽ 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什么如何征服殖民地的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布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欧洲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当时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方,尤其来自是中国、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热那亚垄断,西欧国家决定自己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首先对东方航线展开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达伽玛经过好望角抵达印度。为了确保与印度的贸易不受莫卧儿帝国、阿曼以及土邦国的干扰,葡萄牙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处殖民地,修筑要塞,配备军队,保护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时在非洲沿海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
由于经好望角前往东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垄断,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个帝国,建立起极其广大的殖民地。1494年经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经50度以东的美洲大陆也获得了面积极为庞大的殖民地。
由于西班牙征服地区盛产金银,大量贵金属经西班牙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其他地区的物价变革和工商业发展。同时,由于咖啡、可可、茶叶、烟草、蔗糖、马铃薯等新消费品引入欧洲,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大幅度改变,导致对这些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广大地区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和法国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加勒比海诸岛,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东北沿海地区,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首创的黑人奴隶种植园传入英、法、荷控制的这些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而由于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对印第安土着的残酷屠杀,印第安人的数量由15世纪末的5000万锐减至17世纪的400万,因此欧洲殖民者不得不从非洲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
从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尔人用作奴隶(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从1502年起开始把非洲黑人运入美洲。对奴隶贸易的需求促使两国以及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设了许多商站,贩卖奴隶、象牙、黄金和辣椒(当时被称为“天堂的种子”,科特迪瓦(今名科特迪瓦)的另一个名称是种子海岸)。但是由于西非的海岸难以接近,再加上当地的地貌和气候不适合欧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只限于少数滨海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