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班牙内战
‘壹’ 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立场是怎么样的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如果当时拥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西班牙如果参加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封锁直布罗陀海峡,那么必将对盟军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作战造成极大的困难。可是,在战争一开始,西班牙就宣布“中立”。当时西班牙已是佛朗哥统治下的法西斯独裁国家,为什么却没有参加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呢?这的确是一个饶有趣味而又令人费解的问题。
有人认为,佛朗哥不参战是因为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当时,西班牙内战刚刚结束,由于必要的进口工业原材料和设备供给不足,黄金、外汇储备也十分短缺,加上灾荒频繁,导致食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濒于停滞,人心浮动。政治方面,共和派、君主派右翼集团和共产主义者左翼集团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和影响。法西斯组织长枪党内部酝酿着的种种不和、猜忌、争斗又削弱了党的独裁统治能力。故而佛朗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国民经济,稳定政局,确保独裁统治。显然,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国内危机并非不参战的可靠理由,对于法西斯国家来说,解决上述危机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可能正是对外战争。
另一种说法是,佛朗哥不参战是因为同盟国的利诱、拉拢。西班牙和直布罗陀、丹吉尔特殊地理位置使盟国担心,一旦西班牙加入轴心国作战,直布罗陀海峡必为其控制,大西洋与地中海航路中断,后果不堪设想。为此,1940年3月,英国同意向西班牙提供200万英镑的贷款,并允许它从盟国进口某些禁运的工业原材料,英国还从阿根廷快速运送一批食品到西班牙以解决其燃眉之急。1941年初,美国以红十字会的名义援助西班牙价值150万美元的食品和药物。随后,罗斯福又设法让国会同意放松美国商人向西班牙输出石油的控制。然而,事实上德、意向西班牙所提供的好处是远远超过盟国的,除西班牙内战期间进行的援助外,德国还一直向西班牙提供军火、机械、精密仪器,并曾同意向西班牙提供部分石油、小麦、棉花、橡胶和肥料等物资。可见这种看法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
第三种说法是:佛朗哥反对的,只是苏联,而不愿向西方国家开战。因为苏联是支持西班牙国内左翼力量的后台。佛朗哥曾经说过:西班牙和西方世界的真正敌人是苏联,西方国家之间的任何战争都不过是为俄国人火中取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佛朗哥立即表示支持德国的军事行动,并很快组织了1.7万人的长枪党志愿军,称为“蓝色师团”,参加对苏作战。佛朗哥强调,“蓝色师团”只表明西班牙抵制苏俄的一贯立场,这并不等于参加轴心国一方作战。这种说法也有可疑之处:西班牙人民阵线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后,国内的左翼力量已经不能再对佛朗哥政权产生致命威胁。如果说佛朗哥是“意识形态至上者”,那么为什么1943年德军失去对苏优势后,他又要落井下石,撤回“蓝色师团”呢?
笔者认为,西班牙在“二战”中始终保持中立而不参战,是由包括上述几种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当说是战争形势变化使然和西班牙自身利益所需。
首先,西班牙地处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要冲,尤其直布罗陀海峡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西班牙若参加轴心国一方作战,必然成为美英盟国首先进攻的对象。此时西班牙是否能够招架得住美英的猛烈打击,便事关西班牙整个国家的存亡问题,没有获胜的绝对把握,佛朗哥敢去冒这个险吗?而当时德国希特勒的主要目标是消灭苏联,不太重视地中海和北非一带地区;意大利虽然对地中海和北非地区很感兴趣,但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却极为低下,根本不是美英军队的对手。这样,精明的佛朗哥在得不到德军强大兵力保护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贸然参战的。
其次,如果说战争初期西班牙不参战主要是因为国内困境的话,那么后来西班牙仍保持中立则主要是形势不利使然。1940年6月14日,西班牙出兵占领了国际共管的丹吉尔,随即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参加轴心国的条件,其中包括对直布罗陀、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省的领土要求。在部分要求得到承认后,德、西双方议定共同对直布罗陀采取军事行动。可是,当德军做好一切准备,而且供给了西班牙作战所需的重武器并通知其明年1月开始行动的时候,佛朗哥却明确表示西班牙目前还不能参战,德国只好取消了这一战略行动。佛朗哥这时之所以出尔反尔,显然是认为参战时机尚不成熟,因为当时不列颠之战正在激烈进行,胜负未分,而意大利却已在地中海和北非战场被打得焦头烂额。1940年11月11日,从英国“光辉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对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港进行轰炸,给以致命的打击,使意大利残存的海军不敢再同英国海军较量。接着在北非与英军较量的意大利陆军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迫使意大利不得不向德军求救。而后来德军亲自出马对地中海战略要地马耳他岛的进攻也以失败而告终,英军牢牢控制着地中海的制海权。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如果盲目参战,必然会面临失败的巨大风险。
至于后来轴心国集团在战争中每况愈下,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打得落花流水,西班牙就更不敢冒险参战了。
‘贰’ 75年,西班牙的佛朗哥为什么让皇室继承西班牙的统治权
他作为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他意识到了民主化是大势所趋,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国际社会的前提。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具有西班牙皇室正统并且必定会推行民主化的继承人来继承统治权。
1936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并于1939年取得胜利,建立独裁政权。
(2)如何看待西班牙内战扩展阅读:
对佛朗哥的负面评价:
佛朗哥自认国家元首后,取消其他一切政党,法西斯长枪党成为唯一合法的政党,逮捕、枪杀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欧洲以及拉美各国。
佛朗哥是法西斯势力喂养长大起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为德、意法西斯做了许多事,最突出的,就是他曾派出“蓝色师团”参与了希特勒的反苏战争。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英等帝国主义的包庇下,他依然统治着西班牙。一切进步的力量继续遭到残酷的迫害,人民继续遭到沉重的剥削和压榨。
佛朗哥领导的右翼法西斯势力在西班牙内战中杀害大约20万名支持共和政府和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民众,这些遇难者被随意埋在乱葬岗内。
当他死后,西班牙当代最着名的诗人之一阿尔维蒂说:“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刽子手死了,地狱的烈火烧他,也不足解恨”。
‘叁’ 在西班牙内战时,达利和超现实主义间的纠葛是如何的
但是随着西班牙内战的临近,向来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达利与其他的超现实主义者发生了冲突,终于在1934年的一次“审讯”中被开除出了超现实主义团体。然而,在接下来的10年左右时间里,他依然能够在国际超现实主义作品展中亮相。1938年,达利在茨威格的陪同下去伦敦访问了弗洛伊德,还为之画素描,或许是哗众取宠的天性驱使,他把弗洛伊德的头盖骨画成一只蜗牛壳的残痕。
‘肆’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法西斯是如何做的
德、意法西斯开始插手,不但帮助将叛军从摩洛哥运抵西班牙,还分别派遣5万和15万军队去西班牙协助叛军作战。英、法等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名义下,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
‘伍’ 都是法西斯国家,西班牙的结局怎么和德意日如此不同
南欧最强国——西班牙的经济复兴
文史君说:
西班牙在20世纪产生的激烈变革,总体上讲是分几个时段的。第一个时段是弗朗哥上台前的民主化政府时期,这个时期的西班牙内政是温和的,经济状况是低迷的。第二个时段是从弗朗哥上台到七十年代结束统治,这个时期西班牙的变动较大。在战后,弗朗哥政府从总体上接受了西方对西班牙的民主改造,其政权性质也在逐步的发生变化。通俗来说就是不那么“法西斯”,而是愈发地“德谟克拉西”起来。第三个阶段我们谈的比较少,是从弗朗哥下台后直到今天的新西班牙,她正在以其特有的活力重新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之上。西班牙的明天将会怎样?让我们对她送上属于自己的美好祝愿吧!
‘陆’ 对于西班牙内战苏联是如何对待的
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坚定地站在西班牙人民一边,谴责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径,深刻地揭露了英法美等国“不干涉政策”的实质,全力支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的正义斗争,给西班牙人民提供了包括坦克和飞机在内的大量援助。共产国际也号召各国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柒’ 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中,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是怎样较量的结果如何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3股政治势力:法西斯势力(德意日) 国际反法西斯势力(共产国际) 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势力(英美法等大国) 反法西斯势力反对法西斯势力 纵容势力纵容法西斯侵略 客观上成为其帮凶 二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势力逐步壮大 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大国也逐渐加入反法西斯的行列。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法西斯势力在二战中被削弱并先后投降。 影响:加速了法斯斯势力的失败。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其政治目的是要扩大欧洲法西斯势力和地盘,支持佛朗哥建立法西斯政权,军事目的是要夺取战略要地,并对法国形成战略包围,此外,德国还想把西班牙战争作为未来战争的实验场,因为到1936年,德国的扩军备战已经完成。德过还想通过西班牙战争,玩弄政治骗术,在反共产国际旗帜下拼凑侵略集团。这样,原来是西班牙国内社会矛盾的发展所引起的民主主义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由于德意的公开武装干涉,以及西方国家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纵容,内战演化为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西班牙全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捌’ 西班牙内战是如何爆发的
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军人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1936年2月16日,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组成由共和党、社会党、共产党等参加的联合政府。君主派、大地主、资本家、高级僧侣、长枪党人和反动军官等势力仇视新政府。1936年7月18日,在德意志法西斯的支持下,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10月1日,西班牙内战开始。内战初期,西班牙共和军在人民支持下阻止了叛军在南部的进军,控制了国内所有大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交通干线。叛军处境十分危急。但此刻德、意法西斯开始插手,不但帮助将叛军从摩洛哥运抵西班牙,还分别派遣5万和15万军队去西班牙协助叛军作战。英、法等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名义下,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国际进步力量积极支持西班牙联合政府,来自54个国家的大约3.5万名志愿人员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1936年11月6日,佛朗哥叛军和干涉军战争矛头直指马德里。至1937年3月,叛军先后向马德里发动4次大规模进攻。在西班牙共产党等领导下,马德里守军和人民击退了叛军的进攻,守住了首都。之后,叛军把作战重点转向西班牙北部。1937年4月,叛军主力推向毕尔巴鄂方向,对未加设防的城镇和乡村实施空袭,6月20日占领毕尔巴鄂。继而向桑坦德、希洪进军。尽管此间共和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略进攻,但未能挽救北部危局。接着,叛军转向东线,1938年3月,突破共和军防线,夺得东线战略主动权。7月25日,共和军在埃布罗河战役中获胜;部分扭转了军事形势。但《幕尼黑协议》的签订助长了德意法西斯支持佛朗哥对共和国的进攻。12月23日,叛军和干涉军开始全面进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和国内部又出现党派分争,力量削弱。1939年3月28日马德里陷落,共和国倾覆,佛朗哥建立独裁统治。内战中有100余万人死亡,成千上万的群众逃往法国。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大的流血战争之一,给西班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