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战舰为什么输给英国

西班牙战舰为什么输给英国

发布时间: 2022-08-16 13:11:00

A.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怎么样灭亡的!

为了争夺海洋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 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 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 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 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 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灭亡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基础说:
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 专治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 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
二是指挥失当说:
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1588 年4月25日,国王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 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 命为舰队统帅。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 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 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三是天灾说:
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 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 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 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 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 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 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 军覆没。

B. 明明是无敌的西班牙舰队,为什么会被英国击败

没错从表面上看,无敌的西班牙舰队不应该被英国击败,但是,西班牙舰队的将领换人了,同时在战术战略上的错误决定了这场战役的结局,西班牙舰队必败无疑。

西班牙舰队曾是一个不败的舰队


英国的战舰比较轻巧,虽然看起来在体积方面没有西班牙战舰的体积大,而且感觉火炮数量也不如西班牙舰队的数量多。但是,战舰的体积小,灵活性和机动性就更好。

也正是因为英国的战舰机动性更好,所以他们在开炮的时候就会全方位无死角的开炮,这样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而且一个西班牙陆军将领运用的是自己在陆地上的战略方式,完全不符合海上战斗,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以西班牙舰队的惨败告终。

无敌的西班牙舰队的失败,让西班牙渐渐走入了下坡路,只能说这也和执政者的贪图享乐无心国事有关,只不过可怜的陆军将领帮帝王背了锅而已。

C. 1588年8月8日,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什么被打败了

1588年8月8日,西班牙“无敌舰队”和英国战舰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船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

D.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来是怎么被英国所打败的

15世纪末到16世纪的前半期,西班牙凭借其强大的海上舰队占据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则落后很多,但是16世纪起,英国就经常在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抢劫西班牙运送经营的船队,并袭击西班牙的海外殖民据点,两国的冲突由此愈演愈烈,到了公元1587年,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

在一个顺丰的夜晚,英国以8条装满易燃物品的战船悄悄接近西班牙舰队,并将船点燃后乘小船离去,西班牙士兵舰船见起火,顿时惊慌失措,四处逃散,整个舰队陷入了混乱,英国正式开始攻击,打败无敌舰队,而后霉运缠身的无敌舰队又在逃命途中遇到风暴,直到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了43艘破烂战舰。关于当时战争的过程,因为美人曾生动的描述了这一幅画面,英国人极其灵活的证件,众多的传言及今日的水兵,比那些空有强大活力笨拙的西班牙舰队来说一直是处于优势,英国海军以灵活的船舰包围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并不断以猛烈炮火轰击,使西班牙舰队死伤惨重。

E. 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何惨败

在工业革命之后,一些西欧国家开始了海外贸易,其中西班牙最先获得成果,组建了一个无敌舰队,英国为了抢夺海外市场,和西班牙开动了无数次的战争。后来西班牙战败,他的无敌舰队也随之消灭,英国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在之后在全球建立了无数的殖民地。西班牙的衰败跟当初无敌舰队被消灭有很大的关系,而英国靠着自己的舰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日不落帝国。但现在他们因为要避开火灾分散开来,英国的舰队就可以穿插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当中,向他们分别进攻,而西班牙巨大的战舰却害怕在混战中伤到队友。所以只能被动的防守,最后被逼无奈只能向福斯湾逃去。结果他们又遇到了一场大飓风,只有少数的战船活着离开了大风暴,在这一次战役之后,西班牙损失了50艘战船和5000名船员。而英国只有500~100人阵亡,所以在这之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向了没落。

F. 西班牙军舰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西班牙人死抱着过时的接舷战术,不重视火炮在海战中的作用;西班牙的大多数军舰的战斗性能、航海性能和机动性能均不及英国军舰;舰员中3/4由陆军战士组成,海上素养和战斗素养很差;舰队司令没有指挥舰队作战的经验。西班牙舰队在格拉夫林海战中的失败严重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威力,以后西班牙不得不放弃在英国沿岸进行登陆的念头。

英国舰队由于这次胜利,夺得了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从而能对西班牙沿岸进行劫掠性的侵袭,尔后并开始争夺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G. 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英国海军(海盗)

西班牙无敌是因为西班牙船的挂钩战打的好,所以自称无敌。但是西班牙船的炮击能力不是很强。而且西班牙船逆风行驶的话,几乎等于没动。因为西班牙大帆船实在是太笨重了。
英西大海战时。天气很恶劣。在加上英国舰队的指挥官是一名很厉害的海盗。还有英国船机动性好和远程炮击能力好的优势。其次,让西班牙像不到的是。英国船可以逆风航行。结果就是:西班牙几乎是跑过去挨打的。。。。。。

H. 无敌西班牙舰队为什么输了呢

元朝铁骑的强大。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欧洲人提起这支铁骑,称他们为上帝之鞭。这是因为,这铁骑在到达了欧洲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他们有些人现在提起来都是瑟瑟发抖,为什么元朝,在征伐日本的时候,却接二连三的吃了败仗呢?原因是因为轻视他们,轻敌是战争中最大的弊病。

后人总结,西班牙失败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西班牙虚假的繁荣。当时的西班牙国王,不得民心,他在民间大肆的搜刮财产,用来补给自己的军队,但是不得民心,又有哪一个士兵愿意为他作战呢?

第二个就是没有统帅,在和英国作战的前几天。西班牙的统帅刚好死了,于是士气低落。西班牙的新统领,居然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海战的军官,结果大家也就想得到了。

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轻敌。西班牙没有了解到英国的实力。等到他们两个人作战的时候,荷兰人出手了。西班牙大惊失措,没想到英国还有这一手。倘若西班牙舰队,没有轻敌,那么今天世界的格局,可能又是另一番样子。

I. 自诩最强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被英国海军彻底击败的呢

一、后起之秀的威胁


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封建势力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十分愿意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的的理位置变得重要起来,英国的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向海外扩张,特别是争夺海外的贸易权,而西班牙对海洋和殖民地的独占阻碍了英国向外发展的道路。英国暗中鼓励走私贸易和对西班牙进行海盗掠夺,英国女王和许多显贵都是海盗公司的股东。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王室收入损失巨大。


1588年5月,"无敌舰队”终于准备就绪,从里斯本出发,向英国浩浩荡荡地开去。舰队离开里斯本不久就遇到了大风暴,水手们疲惫不堪,舰上的陆军更是因晕船而丧失战斗力,这仿佛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的前奏。

J. 16世纪时,英国为什么会打败强大的西班牙

在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加速历史进程的事实。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请记住一个伟大的名字:纳尔逊,当时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大家应该都知道,水手标准的帽子是无檐帽加上两根飘带,这个的起源就是因为纳尔逊将军。

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把他的舰队主力集中在法国海军上将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Pierre-Charles Villeneuve)防线的两个关键点上。纳尔逊在数量和武器上处于劣势,以27艘战列舰对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但是,在舰队的航海术和短距重炮这两个关键因素上,皇家海军的舰队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纳尔逊决定突破联合舰队的防线并近距接战,从而发挥自己舰队的长处。他摒弃了传统的线列式战术——即把舰队一字排开并用舰炮攻击两侧的敌舰,而是把他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舰队分为两队,并垂直地穿插到敌舰中去,不过这样做,最危险的就是得承受敌舰铺天盖地的火力。 纳尔逊知道,如果他采取传统的线列式战术,与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联军舰队比拼火力,则他取胜的机会简直就是微乎其微。因此,他宁愿暂时暴露在联军舰队的火力下,也要集中力量来突破其队列,从而使交战从比拼火力转变比拼航海技术和近距射击,而这正是英国舰队所擅长的。他计划用他那非正统的但却非凡的近战,把联合舰队的前队9艘军舰从大队中分割开来,并且用他的舰队猛攻后队的西班牙和法国军舰,而那里正是联军最薄弱的地方。

面对英国军舰的追击,法国维尔纳夫给联合舰队下的掉头命令,使舰队打乱了已经列好的队形。舰队中不少地方出现缺口,影响了士气。联合舰队后方是刚离开的加的斯港,有些官兵不愿恋战,准备打不赢就逃回去。而纳尔逊也担心敌人舰队再缩回港内,于是指挥英国舰队切入法西舰队和加的斯之间,令敌人无处可退。纳尔逊用旗语,向所有英国军舰下达了着名的命令: “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ty)”英国舰队分成两支,分别由柯林伍德和纳尔逊指挥,乘风破浪,逼近敌人。柯林伍德和任务是歼灭敌军后卫,而纳尔逊则率队直插法国舰队的中间。(后世的日本,与英国颇多相似之处,日本海军也颇以英国海军为榜样,在日本海大海战中,联合舰队司令东乡海军大将升起Z字旗,发出着名的指令:“皇国兴废,在此一举”,亦颇有英国海军之风。)

纳尔逊以“胜利”(HMS Victory)号为旗舰,而在纳尔逊的南面,卡斯伯特·柯林伍德(Cuthbert Collingwood)将军以“王权”号(Royal Soverign)为旗舰,他们各率一个支队,冲向联合舰队。纳尔逊的战舰完全暴露在联合舰队侧翼的火力中,而且自己的舷炮并不能向前攻击。纳尔逊必须冒着风险,集中他有限的舰队,凭着自己船员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射击技术,迅速插进联合舰队的中间,好在英国舰队已抢占了上风头,两个英舰支队都是顺风而行,因此航速很快,迅速冲向法舰。上午11点30分,柯林伍德已经接近法西联合舰队的后段,法舰队司令维尔纳夫发出了“开火!”的命令。11时45分,法舰“弗高克斯”号射出了第一炮,射向柯林伍德的旗舰“王权”号,此时,交战双方都升起他们的国旗。在英、法、西三国的船上,鼓乐齐鸣,士兵举枪敬礼。

在接近敌方舰队的最后时刻,领头的英国军舰被击中,开始燃起熊熊大火。不过,他们还是插进了联合舰队的队列,并且给予敌人以迎头痛击。纳尔逊支队在战斗中将联合舰队的前队(前9艘军舰)与中军分割开来,柯林伍德支队则以楔形插入了联合舰队后队与中军的连接点,并猛攻西班牙和法国战舰的后队。

会战开始。特拉法尔加大海战分为三个阶段:柯林伍德的攻击,纳尔逊的攻击和法将杜马罗尔反攻失败。

当法舰“弗高克斯”号向英舰“王权”号开炮时,英舰“王权”号仍继续保持航向不变,切进了法舰“弗高克斯”号和西班牙舰“圣安拉”号之间。英舰“王权”号以一敌二,先用左舷炮轰击敌舰“圣安拉”号的船尾,使之遭受重创,接着,又对着敌舰“弗高克斯”号发射右舷的火炮,此后又驶近“圣安拉”号的身后,继续向它猛烈射击。至下午2时20分,西班牙军舰“圣安拉”号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乘员死者104人,伤236人,开始下旗投降。而此时,英舰“王权”号也身负重伤,英巡洋舰“欧亚拉斯”号赶来营救。而对于已经投降的西班牙舰“圣安拉”号,英舰“欧亚拉斯”号舰长黑木大佐布莱克伍德上校跃过船去,把重伤垂危的阿尔发海军少校运到“欧亚拉斯”号。

在英舰“王权”号出战8分钟后,英舰“贝里岛”号也从法舰“弗高克斯”号的后面切入敌舰队之间,随即,英舰“火星”号也投入了战斗。此后,其它每一艘英国军都是以这种方式陆续切入敌舰之间,向两端的敌舰用两侧的舷炮猛击,使每艘敌舰都受到了连续的集中火力打击。下午3时,柯林伍德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亲王”号也投入了攻击。

法西舰队被英舰的切入搅得阵势大乱,到战斗结束时,与柯林伍德交战的15艘法西两国军舰,其中10艘被俘,1艘被击沉。逃走的只有4艘,其中有1艘为西班牙旗舰“奥国王子”号,而此旗舰上的西班牙海军将领格拉维拉已经身负重伤,奄奄一息。

就在柯林伍德支队开始作战25分钟后,纳尔逊支队也投入战斗。与前者不同,它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鱼贯形队形。纳尔逊亲乘旗舰“胜利”号,率“提米莱尔”号、“海王星”号3艘三层甲板大型战列舰向联合舰队的前队与中军之间插入。下午12点24分,“胜利”号的左舷炮开始射击。交火不久,“胜利”号开始向右旋转,纳尔逊企图寻维尔纳夫的旗舰。虽然“胜利”号上的一切望远镜都在拼命寻找,想发现维尔纳夫的司令旗,但是一无所获。于是,纳尔逊遂假定维尔纳夫可能是在法国最大的军舰,四层甲板军舰“三叉戟”号上,于是指挥“胜利”号向“三叉戟”号发动猛攻。正当“胜利”号向“三叉戟”号发炮猛轰之际,“胜利”号的一名观测兵发现在“三叉戟”号后方有一艘不起眼的两层火炮甲板中型战列舰,此舰是法舰“布森陶尔”号,上面挂着总司令维尔纳夫的旗帜,维尔纳夫的旗舰被发现了。“胜利”号冒着敌人的炮火,钻到了“布森陶尔”号的身后,用其船头上的68磅短炮和侧舷的火炮,对准“布森陶尔”号的舷窗中猛射,由于“胜利”号逼得太近,炮火太猛,“布森陶尔”号被打得千疮百孔,人员死伤惨重。

此时,英舰“海王星”号和“征服者”号也赶来围攻法国旗舰“布森陶尔”号,“胜利”号把这艘中型舰交给他们,自己转而进攻法国的大舰“敬畏”号。“胜利”号和“敬畏”号立即纠缠在一起,“胜利”号和“敬畏”号战列舰互相逼近,双方投钩手立刻就把对方的战舰勾住了。英国水兵和法国水兵都准备跳上敌舰甲板,进行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法舰“敬畏”号舰长、法国海军上校卢卡斯指挥法国水兵冲向“胜利”号的甲板,遭到英军水兵用步枪猛烈扫射,英军火力太猛,法军纷纷倒在英军枪口之下,死伤惨重。战斗持续了一小时。纳尔逊和“胜利”号舰长、皇家海军上校哈迪亲临甲板指挥战斗,就在法军的冲锋即将被英军击退之时,法舰“敬畏”号上的一个狙击手打来一枪,正中纳尔逊的胸膛,纳尔逊应声倒地,水兵们急忙将他抬到后舱抢救,纳尔逊一直平静地躺在那里等到战斗结束。

正当“胜利”号与“敬畏”号交战时,英舰“提米莱尔”,“海王星”号向法国最大的军舰“三叉戟”号发起围攻,激战一个半小时后,“三叉戟”号战死245人,负伤173人,这艘四层甲板巨型战列舰遂开始下旗投降。英国人登上这艘大舰去收容俘虏,发现,“其死伤人数在三四百之间,到处都是血肉,后甲板上堆满伤兵,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手。”

法舰一艘艘地投降,而英舰还在源源不断赶来助战,此后,英舰“不列颠”号,“巨人”号和“征服者”号,先后加入战阵,围攻法国旗舰“布森陶尔”号,下午2时5分,维尔纳夫终于坚持不住,下令“布森陶尔”号降旗投降,维尔纳夫被俘。据英国人记载,法国旗舰上“到处都是死尸,景象非常之凄惨。死伤总数在四百人以上,多数尸体没有脑袋。”

英舰虽然数量比法舰少一些,但是,战斗力超过法舰数倍,所以,此战只是一部分英舰投入战斗,就已经击败了法国舰队,在“胜利”号开始作战40分钟后,英舰“阿贾克斯”号才开始作战,而后“阿伽门农”号,“非洲”号、“奥利安”号,也都相继赶到参战,而当维尔纳夫降旗投降时,纳尔逊支队中的最后两艘军舰,“米罗陶尔”号和“斯巴尔特”号都还不曾参加战斗。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最后阶段是法西联合舰队将领杜马罗尔的反攻,这不过是法军的垂死挣扎而已。杜马罗尔的分舰队一直处于联合舰队的前卫,战斗打响时,维尔纳夫命令“各自为战”。但杜马罗尔缺乏主动攻击精神,一直在舰队的前卫位置徘徊,等待具体指示。而此时,舰队司令维尔纳夫正被纳尔逊打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那里有功夫管他?此时,杜马罗尔仍然没有主动参战的意思,还在等待命令。直到下午2时,维尔纳夫支持不住了,这才想起杜马罗尔,急忙发令,令他调转头来支援自己,但是,此时不巧风恰好停了,杜马罗尔舰队的调头转向十分困难。等到他好不容易转过头来,法军主力维尔纳夫已经投降了。最后时刻,杜马罗尔把10艘军舰编成两队投入反击。当时,联合舰队败局已定,但不管形势的恶化,杜马罗尔还是最后打了一下,总算是有所交代吧。经过一番炮战,法舰“圣奥古斯丁”号、“拉约”号、“英提皮德”号、西班牙军舰“海王星”号(作战双方各有一艘“海王星”号)向英国舰队投降。杜马罗尔则乘旗舰“恐怖”号连同“蝎子”号、“布朗山”号、“杜高陶因”号、“英雄”号等舰艇逃走。10月21日下午4时30分,震天的炮声终于停止了,战场上空仍然硝烟弥漫,久久不散,鲜血染红了海面,有的军舰还在燃烧。整个会战,法军死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死1022人,伤1383人,总计联合舰队被俘三四千人,伤、毙、俘加在一起,联合舰队损失有1.4万人;而英军人员损失则小得多,死449人,伤1214人。军舰方面,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被摧毁,只有14艘逃脱,而在逃脱的14艘中,1艘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而当夜晚间,风暴大作,连续四天,多数负伤的法西军舰都沉没了,包括被俘的法西军舰。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舰队则无一船损失。

身负重伤的纳尔逊得知会战已胜利的消息后说:“我感到满意。”他亲吻了哈迪舰长:“感谢上帝,我总算尽了我的职责。”然后与世长辞,时年47岁。

10月27日,柯林伍德派拉皮罗提尔中尉回国报捷。11月4日,拉皮罗提尔在法尔茅斯上岸后,火速前往伦敦。他一路调换了19次马,于11月6日清晨1时赶到海军部。拉皮罗提尔见到英国海军部长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失去了纳尔逊子爵!”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特拉法加海战也是装备实心炮弹的木质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海战。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彻底歼灭了法西联合舰队。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名垂史册。英吉利民族为他深感自豪,就连他的敌人拿破仑对他也是推崇备至,当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拿破仑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挂上纳尔逊的画像,一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告一结束。此战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达一个世纪以上。

水兵帽上颇有特色的两根飘带的来历,与英国海军将领纳尔逊有关。1805年,拿破仑皇帝率领一支阵容强大的舰队,向英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不畏强敌,带领一支舰队,与敌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在纳尔逊的英明指挥及全体将士的奋力拼搏下,英国海军一举歼灭了15艘敌舰,打击了来犯之敌的嚣张气焰,保卫了英国领土,使英国海军的威风四扬。这场战斗的胜利,使智勇双全的纳尔逊成为英雄。可他在激战中由于胸部中弹而为国捐躯了。全英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英国海军决定,为了悼念这位杰出的统帅,在举丧期间,所有水兵帽后面都要缀上两根黑布带,以示哀悼。谁知,水兵帽缀上黑布带后,戴起来更好看。举丧期结束后,黑布带也没有拆除,仍为水兵们沿用,以至后来成了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英国水兵服诞生后,受到其他国家海军的喜爱。许多国家仿制英国水兵服,有的国家做了一些改进,于是形成了式样大致相同的水兵服。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5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7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5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4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0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7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5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8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