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鬼节什么时间
1. 墨西哥过圣诞节吗放假几天
墨西哥是过圣诞节的,通常是放9天假期。在墨西哥,走访节日活动是诸多非宗教式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中的最亮点。在9天中,一群群城镇市民挨家挨户地走访,象征着刚出生的耶稣的拜访者。人们还在特定时间在家中玩打出圣诞礼物的小游戏。
此外,圣诞贺卡作为圣诞节礼物在墨西哥等国家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圣诞节这天寄赠圣诞贺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思念之情。
(1)墨西哥鬼节什么时间扩展阅读:
墨西哥圣诞节的相关介绍:
5世纪中叶以后,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成了教会的传统,并在东西派教会中逐渐传开。因所用历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会举行庆祝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形式也有差别。
圣诞节习俗传播到亚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西方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举行欢宴,并以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增添节日气氛,已成为普遍习俗。圣诞节也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
2. 几月几号是鬼节啊有什么禁忌吗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
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等,但最着名的是万圣节(每年的10月31日)。
中国四大鬼节
一、三月三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二、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三、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佛教中称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四、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也称“寒衣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禁忌:
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鬼节禁忌:
1.额头要露出来
额头有正气之光,不要让头发遮住额头,否则会影响运气,尤其是在中元节这天,更要露出来为好。
2.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身边!
3.不要乱踩
无论是祭品或是其它,在烧的时候不可乱踩乱跳,否则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
4.忌半夜洗晾衣服
洗后的衣服因潮湿容易让游离电波黏着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
5.中元节这天不要随意乱拍别人肩头
此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头顶与两肩,会让鬼魂等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别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注:鬼节毕竟是迷信,不要过于注重这些繁文缛节。
3. 农历几月几日是鬼节
官方的说法是鬼节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但是南北方时间不同,南方坚持过七月十四的鬼节。
说法一
相传南方原并无中元节,是古代汉人南迁传入的。但为何南方过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有这样一种传说是:大约在宋代,北方战乱,一批汉人仓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把祖宗带走?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能跟着灵牌走。此时离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们已经等不及。
为了聚拢祖先们的亡灵,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的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逃往南方的汉人就把中元节改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过。现在,“七月十四”已经是许多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说法二
据查,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四,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节,即鬼节。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过节,是因为以前外敌入侵,为了避免因过节而被敌人一网打尽,先人们就把节日提前了一天。
鬼节的习俗
鬼节是几月几号阴历 鬼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鬼节祭祖是传统
是祭祖。尽管如今已有很多人开始通过网络祭祖、鲜花、电子香烛等方式替代传统的祭祖方式,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会通过焚香、烧纸钱、点蜡等活动祭祀祖先。那么免不了要注意下面这些消防安全常识了:
1、在山上祭扫时,严禁动用明火、吸烟、烧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防止山火。
2、不要在小区内草坪上、燃气管道旁、高压电线、汽车旁、化粪池边、芦苇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烧香纸,燃放爆竹,防止因燃气泄漏或引燃沼气而发生爆炸。
3、祭扫如需点烛、烧纸、点香、燃放鞭炮,请清理周围可燃物,并进行现场守护,待火完全熄灭方可离开,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4、大风天请避免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爆竹。
5、祭扫活动中,严禁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
对于中元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与其说迷信,不如说敬畏、感恩,缅怀亲人、敬畏生死,敬畏自然。一个人有所敬畏,做人做事便会有所顾忌,事事给自己和别人都留有余地,所谓生活,亦是如此,总之,这个节日教会我们,人生苦短,所以更要珍惜,学会感恩,认真生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鬼节是几月几号阴历 鬼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鬼节传统习俗
以前,民间过“七月十四”的气氛是相当浓厚的。应节的时辰是中午,在广东、广西的许多地方,是用鸭子来祭祀祖先的。据传说,鸭子是背祖先灵魂过河的灵物,杀鸭子过节是为了让它完成这一使命。而实际上,因为鸭子在“六月田”(即早造收获季节)中吃了不少散落在田里的谷粒,长得膘肥肉满,正是好吃的时候,祭祀先人后,味道鲜美、肥嫩的鸭肉又可大快朵颐。
“七月十四”的重头戏是晚上的“支幽”,“支幽”的意思是“支开幽灵”,也可以说是“给幽灵一点日常开支”。当晚,家家户户在家门口摆供品,烧纸钱、花衣,插香火、蜡烛。这些纸钱是特制的,将草纸染上颜色,加盖个金钱印,卷成圆筒状或折成元宝形;花衣表示布匹、衣服、鞋袜等;将这些东西与香烛一起焚烧,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让其在阴间“享用”。这些祭奠物品也表示向阴间发放了“钱财”,施舍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满街点燃的香火蜡烛,是指引鬼魂来享受祭品、回归地府的通道。
在粤西的吴川等地,还有“支山幽”和“支水幽”的活动。“支山幽”就是在野外的山岭、坡地上摆放祭品、点燃香烛,祭祀山间的无主孤魂;“支水幽”的地点则是在河边、塘边,祭祀在水中淹死的人
4. 鬼节是几月几号
鬼节是8月14号。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
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泰国鬼节等,最着名的是万圣节。
内涵融合
农历七月报恩月,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
据大藏经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
道教中元节源出大献经,佛教盂兰盆会源出佛说盂兰盆经。唐代僧人曾揭发道士刘无待仿拟佛教盂兰盆会伪造大献经。
5. 世界上有鬼节吗是几月几号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泰国鬼节等,但最着名的是万圣节
6. 鬼节是什么时候
鬼节(中元节)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2019年鬼节(中元节)为8月15日。
(6)墨西哥鬼节什么时间扩展阅读:
中元节的佛教典故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
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释迦牟尼。
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7. 伊斯兰国家鬼节有哪些
伊斯兰国家鬼节有很多种,下面简述几个:
1、印度鬼节
印度鬼节3年一次,当地人会将其祖先从坟墓中挖掘出来,通过精心的打扮这些遗体,来缅怀他们已故的祖先。而这种方式的纪念活动,并非所有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等到夜幕降临,家人会在楼梯、走廊、阳台以及屋里都安放上点燃的一根根蜡烛,为死者祈祷,并期盼亡灵保佑家人平安。
2、泰国鬼节
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府举行,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
泰国鬼节不但没半点惊悚,反而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游行途中,“众鬼”不但会向围观的途人扮“鬼脸”,还狂歌热舞一番,期间的歌曲甚至以摇滚音乐为主,有时更有乐队现场伴奏。更有意思的是,众“鬼”在游行途中有时还会手持木制假阳具,因为当地人视假阳具为土地肥沃、产量丰富的象征,寓意来年丰收富足。
3、墨西哥鬼节
每年的10月31日,墨西哥鬼节,当地民众迎来一年一度的鬼节。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
墨西哥的土着居民印第安阿兹台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
4、巴西土着“夸诺普典礼”
8月14日,巴西库库诺土着居民在亚马逊地区举行夸诺普( Kuarup)纪念活动。在活动中,当地土着居民首先在场地中央搭起一座木头支架,用以代表死者的精神及灵魂。在第一天的纪念活动中,土着居民将祭祀他们的祖先,第二天则开始举行摔跤比赛。
5、菲律宾鬼节
菲律宾人有4.5%信奉伊斯兰教,也过鬼节,菲律宾民众认为“鬼月”要多穿红衣,避免穿黑色衣服;不要在半夜吹口哨,以免招鬼引魅;宜在鬼月期间以亡者生前喜爱的东西祭拜;不宜结婚、开张、买房、乔迁、出游、动手术等。
另外,美国有万圣节,中国有鬼节等。
8. 墨西哥亡灵节哪天
从10月31日起,墨西哥举国欢度“亡灵节”(也叫“死人节”)。墨西哥的这一节日,既与西方的“万圣节”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表现了浓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特色。
墨西哥的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墨西哥人是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看法。因此,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一年一度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每年的亡灵节,就是这样一种阿兹特加人的哲学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
按照民间风俗,11月1日是“幼灵”节;2日是“成灵”节。人们在墓地通往村庄或者小镇的路上撒了黄色的花瓣,让亡灵循着芬芳的小路归来。晚间,在家门口点上南瓜灯笼,为亡灵上门引路;在祭坛上摆着玉米羹、巧克力、面包、粽子、辣酱、南瓜、甜食、甜点等供品,让亡灵享用。“亡灵节”祭坛上的面包与平常食用的面包是不同的。不同的形状又有不同的含义。有的做成“人”形,有的“人”形不带“腿”,表示“鬼魂”;被叫做“罗斯凯特”的螺旋状面包,表示生命的轮回;做成千层饼形状、并带有装饰的面包“奥哈尔德拉”,意在欢迎亡灵的归来。节日里,无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戴着面具,穿上印着白骨的鬼怪衣服,在街上招摇过市,表示亡灵归来。
在墨西哥,孩子们从小就被告知这项传统。在墨西哥4年级小学生的《公民知识》课本上,“亡灵节”被列为墨西哥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孩子们从课本上知道:“11月2日的亡灵节是我们为那些已经不和我们在一起的人举行的节日。这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相反,而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节日;人们用食品和其它东西为死者布置祭坛;在公墓里弹奏音乐,并且写一些‘骷髅’诗互相取笑。这是西班牙殖民时代以前就有的印第安习俗、印第安文化;阿兹特加人就是这样庆祝的。”
报纸上也在“亡灵节”这一天,用整版的篇幅刊登总统、内阁部长与知名人士的骷髅漫画,配上墓志铭。被画成骷髅的人也引以为荣幸,表现出墨西哥民族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在首都墨西哥城,政府有关部门为了展示这种古老的文化,还特地组织各区文化部门在市中心的宪法广场上搭起各种各样的祭坛。参加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空心思,把祭坛搭得又漂亮、又富有艺术性。从而表示对民族文化特性的继承。小商小贩也被特别允许在广场四周贩卖各种传统食品。参观的人们喜气洋洋,完全是过节一样。
虽然墨西哥的“亡灵节”与其它西方国家有相似之处,具有西班牙殖民前的印第安民族与西班牙人的双重渊源,但是,本质上还是继承了印第安人传统,表现出印第安文化特征,以及他们特有的幽默和理念。墨西哥人普遍认为,这一文化主要是继承了古代印第安人,特别是玛雅人或阿兹特加人的观念。而且来源于现在被称作“美索阿美利加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虽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受到殖民时代欧洲文化的影响。但是,墨西哥人总是愿意把他们所继承的古老的文明、文化作为民族的特性,来区别于他们和其它的西方国家。这种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9. 鬼节是哪一天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等习俗。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逐渐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节日由来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于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又会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原义是解倒悬,传说佛的徒弟目健连,苦于其母生前作恶,被罚下地狱深处,无由解脱,去问佛有什么解救法门,佛告诉他,于僧徒解制日(在中国是七月十五)斋僧,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依佛教仪轨,四月中开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间不准外出,七月十五日结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来接受信众布施,所以有此一说。中国佛教徒为之造出《盂兰盆经》宣扬其事,后来形成设斛食祭鬼的习俗。这样一来,中元节的特点,是道佛两教之义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灵、设食祭鬼的活动,在民间成为最大的“鬼节”。
10. 有哪些国家过鬼节
1、中国的“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放灯之习俗就是为了让鬼魂可以托生。
同时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孝亲节)。所以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10)墨西哥鬼节什么时间扩展阅读: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辞典解释为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习俗:
1、不请吃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万灵之日)。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2、南瓜灯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
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参考链接:网络-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