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理是西班牙什么大学
A. 这人送教皇镰刀锤子十字架是什么意思教皇表情不是很自然啊
方济各是解放神学代表人物,主张将天主教教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限结合。镰刀锤头是马克思主义代的代表,十字架也是天主教的象征。
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角度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B. 周建人后裔是谁
周建人与原配妻子名字叫羽太芳子两个人生育有4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名字叫周冲,出生于1915年,不过1岁就夭折了。
女儿的名字叫鞠子,又名马理,出生在1917年,是两个人的第二个孩子。她小时候曾经在北京的孔德学校中念书,结婚后跟着丈夫去了唐山,生育有两儿一女,后来在大地震中遇难。
第三个孩子名叫(周)沛,又名“丰二”,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土步”,他出生在1919年。他本身在学校学习的经济,后来在北京的中学教授数学老师。冲击期间,曾经在劳改队的地下室中关押,他是一个很有乐观的人,在地下室的日子中,他不仅学会了木匠活,还做出了不需要动力的抽风节煤灶。
周丰三,出生于1922年,后在1941年,3月24日这一天,他使用家中警卫的手枪,然后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了扳机。
周建人的第二位妻子名叫王蕴如,出生于1900年,是周建人在绍兴教书时收的学生,婚后生育有三个女儿,周晔、周瑾和周蕖。在解放之后,王蕴如曾经在高教部工作。1990年逝世,享年90岁。
三个女儿:
周晔出生于1924年,曾经在圣约翰(上海)大学就读,学习的英文系。1946年她加入党,开始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担任《工人日报》的记者,后来还担任过总工会妇女部的部长,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社长等,她曾经还担任过一段时间-杨之华女士的秘书。
她后来被调入了中央的统战部,协助整理父亲的相关资料,并出版过关于鲁迅先生的专着。她和丈夫生育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被过继给了三妹周蕖。大儿子曾经在人民出版社工作过,二儿子则是在北京的铁路部门工作过。
周瑾出生于1927年,曾经在中山医学院中念书,和姐姐一样是在1947年参加的革命,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次年她和父亲一块去了解放区。后再卫生部工作过,1954年留学去了苏联,回国后从事医疗研究工作,担任过药物研究所的党委书记等。和丈夫生育有两个孩子,后来都在美国工作,儿子在大学担任老师,女儿担任眼科的医生。
周蕖1932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跟随着父母去了解放区。曾经在清华度经济系,还没有毕业被选派去了苏联,在苏联学校的教育系毕业。回国后,在幼儿园当老师,之后在北京的师范大学担任教育研究所的教授。丈夫的名字叫顾明远,曾经是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两个人生育有一个女儿。
(2)马理是西班牙什么大学扩展阅读
1912年,周建人在教学之余经常和鲁迅到塔山、府山、蕺山、禹陵、兰亭、东湖等地方采集标本。后来写成《会稽山采物记》和《镇塘前观潮记》,发表时合称《辛亥游录》,刊于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第一辑上,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从此周建人开始了科普写作的生活。
1919年底周建人随母亲一行举家迁到北京定居。次年,经鲁迅介绍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
1921年10月,经鲁迅等荐介,周建人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先后达23年之久。这期间他担任中小学动植物教科书、自然科学小丛书的编辑。由他编写的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曾长时间为全国中小学所采用,对于普及科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在编辑之余,他又继续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1930年5月出版《进化与退化》一书,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科普小品。他完全是一位自学成材的科普作者。
北平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周建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
解放以后,他在政务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解放后不久,他就与叶笃荘、方宗熙合作翻译了达尔文的名着《物种起源》。他还为报刊杂志写了许多科普小品,如《关于熊猫》、《泛说老虎》等,后来这些科学小品集成一本小册子叫《科学杂谈》,196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他还为北京市的干部开设系列讲座,讲述自然科学诸问题。解放后出版的比较重要的自然科学论着有:《生活进化浅说》、《论优生学与种族歧视》、《田野与杂草》等。
解放以后他更多地关注哲学的研究和思想革命的研究。晚年(1970年开始)眼底出血,经常用放大镜读书,还描一些植物图片,以致双目失明,但他仍不放弃学习,双目失明以后,仍不断地写作,有时几行字垒在一起。
他总觉得中国的问题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太低,不懂科学,不讲科学,封建迷信思想还普遍存在,因此他大声疾呼,要普及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他写了《科学战线上一个老兵的话》,他给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写了贺信《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以后又写了《达尔文进化论是怎样吸引着我们》、《普及科学、厉行节育》、《思想科学初探》、《思想问题随录》等。
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计划生育与传宗接代》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不仅是对计划生育的一种支持和宣传,也是对旧观念的一种批判,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建人
C. 华中农业大学马理压分吗
华中农业大学马理不压分
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
D.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申请条件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申请条件如下:
本科:
高中三年平均成绩90%(例如满分100分需要90以上,150满需要135分以上),雅思6.0,不再提供语言课程了。
研究生:
研究生,大学期间平均成绩高于80%,可以无语言成绩参加大学的语言课程。
申请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注意事项:
一,马来西亚的国立大学根据政府规定,要求外国学生必须学习马来语,才能合格毕业。教学语言上,基本遵循文科专业是双语教学,即英语和马来语;理科专业基本是60%-70%的英语教学,马来语也比较多。所以,中国学生要做好学习马来语的准备。
二,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每年的入学时间基本上只有7月一次,有的12月也行。所以,在申请上,要提早进行,如果错过,就要等1年时间了。
三,学生申请的分数,即高中的会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要好,应该在85分左右,这样成功率会比较高。
四,国立大学里面的马来族学生比较多,饮食上马来西亚口味的菜比较多,有一些中国同学如果不喜欢吃,只能在宿舍自己做。一般有钱的华人有本事的华人要么出国,要么就在好的私立大学和私立学院就读。
五,在生活习惯上,马来西亚族或其他一些穆斯林民族的学生会和汉族学生有一些区别,要尊重人家的宗教习惯,避免误会和冲突。
六,公立大学的进度比较晚,在中国认可度不高。除了马大还有马理,别的都一般。大家不要以为学费便宜,其实不便宜。私立的大学联办的课程学费也只有3到4万人民币,如果真便宜的话,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私立?在公立的却只有那么一些,完成是因为私立的毕业出来在工作上比公立更有利,国内的中介都因为中国学生对大马的情况不了解,来收取高额的中介费。
七,公立大学的硕士课程相对来说是不错的,读本科学生要注意了。多去了解一下在大马公立大学中国学生的感受。自己买一张机票来大马也就三千块人民币左右的往返票,没有必要被不良中介忽悠。现在亚航开通了,从深圳过来更加便宜,双程只需要一千多人民币。
E. 山西大学(马理)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山西大学作为一所水平较高的一本院校,研究生就业在当地还是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的,该专业覆盖面也很广,可以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学校和教育机构成为老师,望楼主采纳。
F. 周晔和周海婴是什么关系
鲁迅与原配朱安没有孩子,跟许广平有一个儿子,即周海婴。“海婴”原本只是个小名。鲁迅起这个名字时说过,以后要另起个名字。
抗战期间,许广平被日军抓走,周建人接走周海婴。为保护侄儿,三叔重新给周海婴起了个名字——周渊。解放后,周海婴改回原名,毕竟这是鲁迅起的名字。周海婴于2011年去世。
周作人
周作人的太太是日本人羽太信子。信子生了一子二女。长子周丰一,长女周静子和次女周若子。1929 年,周若子因被误诊而病逝,年仅15岁。
周丰一
周丰一,解放后曾北京图书馆工作。他和妻子张菼芳一直跟他父母住在一起。周丰一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周建人一直是民进中央的领导人。他俩见过几次面。周丰一于1997年病逝。
周静子为人低调,丈夫杨永芳是西北大学的教授。解放后,她一直居住在西安,于1984年去世。
周建人
周建人的第一任妻子是信子的妹妹羽太芳子。芳子生了四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叫周冲。他是个男孩,可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了,后来的三个孩子分别是女儿周鞠子(马理),长子周丰二、次子周丰三。
后排左一为周建人,前排左一为羽太芳子
1941年3月24日,周丰三在八道湾用周作人警卫的手枪开枪自杀。那年,他才19岁。至于自杀原因,有着不同的说法。限于篇幅的关系,萧陶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周鞠子学的是音乐。为报考音乐学校,周鞠子曾远赴上海,在鲁迅家住过。鲁迅日记里有关于马理到上海的记录。解放后,周鞠子定居在河北唐山,死于唐山大地震。
周丰二由芳子抚养成人,对其父是恨之入骨。周建人回北平参加其母八十大寿,周丰二持刀行兇,欲杀周建人。解放后,周丰二与母亲芳子到法院起诉周建人犯有重婚罪。法院认定周建人与羽太芳子实际离婚成立,同时宣判周建人与周丰二脱离父子关系。周丰二曾是北京九十五中的数学教师,萧陶前几年认识的一位博友就是他的学生。据他说,十多年前,周丰二就已经去世了。
后排(左起)许广平、王蕴如、周建人,前排(左起)周蕖、周晔、周海婴、周瑾
周建人的第二任妻子是王蕴如。王蕴如为周家生了三个闺女,分别是周晔、周瑾和周蕖。周瑾只比周晔小一岁,周蕖小周晔五岁。
老大周晔曾担任过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协助父亲周建人整理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又替母亲王蕴如整理出版了《鲁迅在上海》,后因罹患肺癌而去世。
G. 现在马来西亚公立大学使用马来语还是英语讲课
公立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的科系全用英语教学,即使有些讲师英语不行也会叫其他讲师来专门开一节课用英语教授。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申请条件如下:
本科:
高中三年平均成绩90%(例如满分100分需要90以上,150满需要135分以上),雅思6.0,不再提供语言课程了。
研究生:
研究生,大学期间平均成绩高于80%,可以无语言成绩参加大学的语言课程。
申请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注意事项:
一,马来西亚的国立大学根据政府规定,要求外国学生必须学习马来语,才能合格毕业。教学语言上,基本遵循文科专业是双语教学,即英语和马来语;理科专业基本是60%-70%的英语教学,马来语也比较多。所以,中国学生要做好学习马来语的准备。
二,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每年的入学时间基本上只有7月一次,有的12月也行。所以,在申请上,要提早进行,如果错过,就要等1年时间了。
三,学生申请的分数,即高中的会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要好,应该在85分左右,这样成功率会比较高。
四,国立大学里面的马来族学生比较多,饮食上马来西亚口味的菜比较多,有一些中国同学如果不喜欢吃,只能在宿舍自己做。一般有钱的华人有本事的华人要么出国,要么就在好的私立大学和私立学院就读。
五,在生活习惯上,马来西亚族或其他一些穆斯林民族的学生会和汉族学生有一些区别,要尊重人家的宗教习惯,避免误会和冲突。
六,公立大学的进度比较晚,在中国认可度不高。除了马大还有马理,别的都一般。大家不要以为学费便宜,其实不便宜。私立的大学联办的课程学费也只有3到4万人民币,如果真便宜的话,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私立?在公立的却只有那么一些,完成是因为私立的毕业出来在工作上比公立更有利,国内的中介都因为中国学生对大马的情况不了解,来收取高额的中介费。
七,公立大学的硕士课程相对来说是不错的,读本科学生要注意了。多去了解一下在大马公立大学中国学生的感受。自己买一张机票来大马也就三千块人民币左右的往返票,没有必要被不良中介忽悠。现在亚航开通了,从深圳过来更加便宜,双程只需要一千多人民币。
H. 周建人夫人叫什么 是日本人么
叫羽太芳子,是日本人。
羽太芳子,1897出生于日本东京,1964年去世。羽太芳子于十五岁来到中国。1912年5月,因姐姐羽太信子分娩需人照顾,芳子由其兄羽太重久陪同,从东京来到绍兴。
十五岁的芳子到绍兴后,与二十四岁的周建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渐渐产生了感情。在姐姐羽太信子和哥哥周作人的从旁推促下,他俩于1914年2月28日结婚。
羽太芳子以后一直生活在北京八道湾,与孩子相依为命。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如此。她于1964年逝世。
(8)马理是西班牙什么大学扩展阅读:
周建人(1888年11月12日-1984年7月29日),生于浙江绍兴都昌坊口,初名松寿,乳名阿松,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浙江绍兴人。笔名克士、高山、李正、孙鲠等,鲁迅三弟。(即《风筝》中的小弟。)
周建人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着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有同名传记。
1919年,周建人迁居北京,23年潜心研究生物学,并从事着译工作,在《东方杂志》、《妇女杂志》、《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妇女解放,普及科学知识。
1923年应瞿秋白邀请,在上海大学讲授进化论,上海暨南大学、安徽大学任教授。
1984年7月29日,周建人在北京逝世。
I. 有关马的资料
坐马打电话:奇(骑)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
2.有关马的诗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有关的人物 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 非吕布第一人莫属
有关的历史故事很多 举例:
千金买骨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现在,河北易县和定兴搭界处,有一个金台陈村。据说这个村就是当年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的地方。
---------
孙膑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8284459.html
回答者:final_fei - 举人 四级 6-6 09:31
马后炮
一马当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马到成功;千军万马
按图索骥;伯乐相马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腊澹�骺茨曷帧?nbsp;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汉血马经典故事
汉血马以前脖子流出的汉有红色物质,像流血一般,故称之。中国古代称为
“大宛马”、“两极天马”,现称为“阿哈马”。
二千年前,世界马种处于原始土种状态,中亚土库曼斯坦干旱少雨的沙漠绿
洲中,已曾有十分优秀的快马——汉血马。张骞出塞发现了汉血马。当张骞向汉
武帝汇报大宛马后,武帝便命张骞带百余人的使团去了大宛国(今土库曼斯坦)
求马,带一尊黄金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换回大宛马。结果大宛国不允,归途
中汉使被杀,金马遇劫,大宛国是一封闭小国,并不知中国的强大,此种行为使
汉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从此爆发了两次大宛马战争。李广利将军
率兵数万人首次惩罚失利,第二次大获全胜,大宛国献出三千匹马给汉朝,二次
战争始得大宛马,可见汉朝重视马匹到何种程度。
当今纯血种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汉血马血统,而今汉血马是最长寿马,可
活到二十三岁。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马的故事
有个人想得到一匹好马、快马,却得到了一匹劣马、慢马。
这匹马离他理想的马差距太大了,他叹息着,把马放走。他要去找自己中意的马,他一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好马、快马。他不能随意降低标准,随意要一匹马。
可是,世界太大,他的脚步太慢,终没能找到他的理想之马。他也就成了没有马的人。 有人牵走他放掉的劣马。那人骑着劣马,找到了一匹好马,一匹日行千里的快马。
项羽驯服野马
楚霸王项羽驯野马“乌骓”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乌骓”当初被捉到时,野性难驯,许多人都休想骑它,就是骑得上的也顿时被它摔下来。壮强好胜的项羽听说便想一试。他驯马有术,一骑上“乌骓”,就扬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过一山。这马非但没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骑在马上,忽然用手紧抱住一树干,满想一下把马压制得动弹不得,谁知“乌骓”也不甘示弱,拼死挣扎,结果那树连根都离开了山土,“乌骓”总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愿地供霸王驱使了一生。
唐玄宗偏爱马舞
唐代,马戏达到顶盛时期。据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尤其偏爱女子马舞。唐宫设有男女马伎队,饲养大量舞马。每年8月5日前后,便是马舞高潮,勤政楼前舞马场上马舞通宵达旦。经长期训练的马便可闻乐起舞。马能衔杯向皇帝献酒,达到了令人惊叹不止程度。后来,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发掘出的“马球图”得到进一步证明。该图中绘有20多匹马,骑者均穿各色窄袖袍,着黑靴、戴袱头,相互策马抢球。
赵奢改姓为马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赋,不畏权势。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贵族平原君赵胜家不肯出租税,赵奢依法治罪,先后杀了赵胜家9个管事人员。后来赵奢升任将军,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重镇阏与牗今山西和顺牍,他奉命救援,打败秦军,因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因以为氏,即马服氏,后又省“服”为马氏。
徐悲鸿一生画马
徐悲鸿一生画的马论百盈千,但可分为三大类:1�天马行空的天马;2�立马斜阳的立马;3�小步奔走的马,所绘的马都是瘦马。悲鸿的马始终寄托着画家爱国主义的情怀。早期的马“踯躅四顾,萧然寡俦”,“为觅生刍尽日驰”;“九·一八”后,变为“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秋风万里频回首,认识当年旧战场”的马。画家有时以马抒写苦闷心情,如“此去天涯将马托”,有时以马表达希望和理想,“相期效死得长征”。解放后,他的马变为“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奔马。
于洋爱马如命
电影演员于洋的写字台上、书柜里都是千姿百态的马,大小24匹。这是他的心爱之物。一次家里人打扫房间,碰掉了一只马的耳朵,于洋发现了,大为恼火。他对马有着很深的感情。在牡丹江一带搞土改,他喂过马;在部队中当炮兵,他离不开马。有趣的是,于洋和他的女儿都属马。他最喜欢骑马,尤其是烈性马。他说:“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制服烈马。”于洋一直想拍一部关于马的电影,后来终于拍成了《骑士的荣誉》,了却了这桩心愿。
回答者:333777999dc - 门吏 二级 6-6 19:57
关于马的演化:
马的化石非常丰富,所以马的进化过程也被研究得非常详细。马的进化常常被用来作为进化的例子。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于五千六百万年前的北美洲,时值始新世。始祖马个头 只有狗那么大,弓着背,四肢长着多个趾头(前三后四)。由始祖马分化出了林林总总的众多支系。有的支 系越来越大,越来越擅长奔跑,也有的支系向着小型化发展。到中新世的时候以三趾马为代表的马类动物成 了一类十分繁盛的动物群,是地层古生物中常见的化石动物,常常作为地质年代断定的重要依据。现代马的 最直接祖先是出现于一千二百万年前晚中新世的恐马,而现代马则在四百万年前的上新世出现。北美洲一直 是马和马类动物起源和演化中心。马从这里起源并向四周辐射。马通过冰川时期形成的白令陆桥扩散到欧亚 大陆,最后进入非洲。马也通过中美地峡向南美洲扩撒。最晚到大约两万年前,马在北美洲彻底灭绝,南美的马灭绝得更早。原因现在仍是迷。有人认为跟美洲印第安人过渡捕猎有关。 从此,在近五千六百多万年的时间里作为马的老巢的北美洲第一次没有了马的存在,一直到公元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再一次把马带回了美洲。Discovery制作的一期关于马的节目里说道“当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西班牙人带来的马的时候,感觉象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现代饲养的马是由欧洲野马驯化而来的。野生的马已经灭绝。现存的普氏野马不是家马的祖先。马的进化历程充满了艰难险阻。马科动物曾经是如此繁盛,前后进化出几十个属,到最后却只有一个属六七种残存至今。马的兴衰历程实际上是奇蹄动物的兴衰历程,奇蹄动物在现代普遍呈衰落的趋势。
回答者:宝贝☆蓝 - 魔法学徒 一级 6-6 21:17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7.【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8.【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9.【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0.【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1.【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1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4【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6【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17【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18【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19【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20【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1【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2【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23【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24【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25【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回答者:584527804 - 试用期 一级 6-9 21:58
俗语:驴唇不对马嘴
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
人在衣裳马在鞍
成语:塞翁失马,车水马龙,马马虎虎,马失前踢,马到 成功,一马当先,龙马精神
谚语:塞翁失马-偃知非福
历史故事:赵高指鹿为马;塞翁失马;刘备的的卢马
马的作品:十面埋伏 六昭陵马 赛马
回答者:′破べ晓ˇ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6-10 14:28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
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罢)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 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宋魏泰《东轩笔录•失马断蛇》:“曾布为三司使,论市易被黜,鲁公有柬别之,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有福。’”陆游《长安道》诗:“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后又发展成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频频出现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口语中,或用来说明世事变幻无常,或比喻因祸可以得福,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伯乐相马
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他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很会辨别马匹的好坏,是着名的相马师,所以人们叫他伯乐(天上星宿名称,传闻专管天马)。有一次,伯乐经过虞阪,眼睛一亮,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用来拉车。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泪如雨下。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连连嘶叫起来。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
再给你个别人的回答,参对一下:
有关“马”的成语
•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 【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 【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 【驽马十驾】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 【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
• 【马不知脸长】比喻人不知道自己的缺点。
•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 【老骥伏枥】比喻年纪虽老,仍怀雄心壮志。
• 【黑马】比喻竞赛中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获胜者。
• 【拍马屁】比喻谄媚、阿谀、奉承。
成语典故——伯乐相马
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他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很会辨别马匹的好坏,是着名的相马师,所以人们叫他伯乐(天上星宿名称,传闻专管天马)。有一次,伯乐经过虞阪,眼睛一亮,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用来拉车。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泪如雨下。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连连嘶叫起来。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