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语名着有哪些

西班牙语名着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8-09 14:33:36

‘壹’ 西班牙有哪些小说名着

《堂吉诃德》作者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迷雾》作者米格尔·德·乌纳穆诺
生活好像一场迷雾。奥古斯托爱上了欧亨尼娅,但欧亨尼娅并不爱奥古斯托。对于奥古斯托来说,整个故事看起来是一个爱情悲剧。他反复思考,是“我爱故我在”,还是“我思故我在”?爱与思的困惑,正是上千年来欧洲哲学的迷雾。

‘贰’ 《百年孤独》作为20世纪经典名着,它主要讲了什么

1、主要内容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2、作品简介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着”。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着之一。
3、作品影响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刚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深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叁’ 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中国文学作品

http://www.chinaviva.com/libros/libros.htm

http://libreriacompas.com/libros-de-Chino-978.html

这两个网站上都有一些被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中国作品

‘肆’ 名着导读——《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的名字在中国已不陌生,而《堂吉诃德》中那两位一高一矮、一瘦一胖的游侠骑士的形象更是老少皆知。塞万提斯已被当做经典作家而永垂史册,而《堂吉诃德》也以其特有的魅力一直受到文坛的重视,为世人所瞩目。
《堂吉诃德》取得如此高的评价是作者始料未及的。如果塞万提斯地下有知,看到人们把他看做是西班牙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世界文坛的天才的话,定会大吃一惊。他同时代的人也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在塞万提斯在世的那个时代他只被认为是一个平庸的诗人,没有成就的小说家。尽管他因写骑士历险的小说获得成功,但他却不属于任何高雅的文学沙龙。他一生生活贫困,经历坎坷。即使《堂吉诃德》成了畅销书,他仍处在穷困潦倒之中。他没有洛贝·德·维加那么家喻户晓、成就斐然;也没有卡尔德隆那么受到宫廷的赏识。然而,《堂吉诃德》的发表,以及这部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却使塞万提斯在他死后逐渐成为世界文坛声名赫赫的经典作家,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作家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对《堂吉诃德》的理解与认识各个时期并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文科学的发展,书中深刻的内涵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并被不断地揭示出来。尽管塞万提斯写这部小说的本意看起来似乎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而且在《堂吉诃德》发表后,骑士小说也就奇迹般地销声匿迹了,但是,我们不能低估塞万提斯在创作时的真正用心,因为书中展现出的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流溢出的丰富的思想远远不是出自要扫除骑士小说这么一个简单的动机。我们应该而且也必须看到《堂吉诃德》诞生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以及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的新的理解,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不断阅读本身就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作者创作的延伸。
毋庸置疑,《堂吉诃德》的成功是与塞万提斯生活的那个时代及其文化氛围,与他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的,是与西班牙丰富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
塞万提斯于一五四七年出生在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加拉·德·埃纳雷斯。他出生的确切日子已无法考证,只知道他受洗礼的日子是十月九日。他的父亲是一位善于吟作歌谣的不得意的外科医生。为了养家糊口,他经常来往于当时西班牙的几个大城市。塞万提斯自幼跟随父亲,过着动荡的生活。
十六世纪上半叶正是西班牙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班牙自十五世纪末成了欧洲大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不断向海外扩张,征服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疯狂地掠夺黄金。一五一六年卡洛斯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一五一九年他又从祖父那里继承了德国王位,并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改称卡洛斯五世。西班牙依仗它庞大的军队和无敌舰队称霸于欧美两大洲,成为一个军事大国。它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得到发展,经济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它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一四九二年西班牙的第一部语法书出版后,以卡斯提亚语为国语的语言日趋完善,出现了蒙特玛约尔的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小说和鲁埃达的戏剧。文艺复兴思想的传入使西班牙的文学艺术进入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黄金时期。塞万提斯正是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无疑地受到了绚丽多彩的文学作品的影响。
塞万提斯对文学有特殊的爱好,为了广泛阅读拉丁经典着作和其他名着,他到一个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家中教西班牙语,以后又随他们去意大利,在当时的红衣主教裘利奥·阿括维瓦手下当了一名扈从。这样,他便有机会利用他主人丰富的藏书,浏览名着。此外,他还接触到不少意大利的文人学士,结识了被称为“哲学游侠骑士”的吉奥尔达诺·布鲁诺,亲耳聆听托尔瓜托·塔索对古代艺术的精辟论述。他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他对古代光辉的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样,他便能在《堂吉诃德》中借主人公之口,对文化教育、贵贱等级、清廉公正、自由平等问题发表精辟的论述,闪耀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一五七○年,也就是塞万提斯到意大利后的第三年,正值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托曼帝国在土耳其人的率领下重整旗鼓,一步步地夺取北非,占领塞浦路斯,并在地中海集结海军,向欧洲国家大举进犯。年轻的塞万提斯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参加了西班牙驻扎在意大利的军队,并被派到在地中海游弋的“侯爵夫人号”上服役。一五七一年十月七日,着名的雷邦多海战爆发了。那天清晨,塞万提斯正发烧躺在床上,听到枪声后便带病请战,并不顾一切地参加了战斗,表现得无比英勇。结果,他胸部受伤左手致残(后人因此称他为“雷邦多”的独臂人)。在伤愈后的几年里,他继续服役,参加了多次战斗,受到西西里岛总督和舰队司令、西班牙国王腓利普二世的弟弟堂胡安的嘉奖。一五七五年塞万提斯随身携带多封推荐信,其中有堂胡安写给国王的举荐信,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乘“太阳号”兵船启程回国。不幸的是,船在海上遭到海盗的袭击,被劫持到阿尔及尔。那封本可以使他前途无量的推荐信使他遭致更大的不幸。土耳其人把他当成了重要人物,向他勒索巨额赎金,使得他那本来就很贫寒的家庭更无法筹措。塞万提斯在阿尔及尔囚禁了五年,经受了奴隶生活的磨难,但他并不逆来顺受,更不愿忍受异族的奴役。他四次与其他囚犯合谋逃跑,但均事败未遂。而每次事情失败后他总是出来承担责任,并拒绝说出自己的同伴,表现出坦荡无畏的气概。就连凶残的阿尔及尔君王对他也不得不敬重三分,另眼相看,使他免遭绞刑之灾,在关押了五年以后,也就是一五八○年九月,塞万提斯被他的家人和西班牙三位一体会的教士赎回。
塞万提斯回国后处境维艰,他在雷邦多战斗中的英雄行为早已被人遗忘,他升迁军官的美好前景也成了泡影。他不得不四处奔走,寻找工作。他在这一时期已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尚未上演的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和他的第一部小说《咖拉泰》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由于当时的稿酬菲薄,不足以养家糊口,塞万提斯的生活十分不稳定。他曾于一五八二年和一五九○年两次谋求去美洲的官职,但均未获批准。一五八七年他不得不去为无敌舰队当粮油征购员,其足迹遍及整个安达鲁西亚地区。一五九四年他还当上格拉纳达境内的税收员。在这一时期他还数度入狱,但每次在狱中的时间都很短,因为事实很快就证明了他的清白无辜。大约也就是他在塞维利亚的监狱时,孕育出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一六○五年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出版后便获得空前的成功,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并被译成英文(一六一二)和法文(一六一四)出版。一六一四年当《堂吉诃德》的第二部才写到第五十九章时,塞万提斯发现有人冒名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篇,肆意歪曲原着,并对他本人进行恶毒的攻击,他便以卓越的才华迅速地完成了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更加成熟的第二部,于一六一五年出版。第二年,即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他因患水肿病在马德里自己的家中去世。
《堂吉诃德》发表三个多世纪以来,以其被人不断揭示的内涵与深义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归纳起来,这部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塞万提斯深深扎根于西班牙文学传统之中,在吸取了拉丁文古典小说、西班牙民歌、田园小说、传奇小说、流浪汉小说和骑士小说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把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描写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地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书中塑造了大约七百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十六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公爵夫妇的骄奢淫逸;牧羊少年的惨遭毒打;勤劳农民的饥寒交迫;贫苦妇女的横遭凌辱;苦役囚犯的艰难困苦……在一本小说中,以如此宽广动人的画面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可以说是塞万提斯之首创,它给予近现代小说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塞万提斯对人物的塑造,特别是对人物典型的刻画,是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寓意深长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就是一个内在情感丰富、矛盾复杂的人物典型。首先,作者通过疯疯癫癫的堂吉诃德的可怜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漫画像,告诉人们阅读骑士小说会带来多么可怕的恶果。你看,那明明是磨房的风车,他却认为是三头六臂的巨人,于是便催马提矛舍命冲去,结果被掀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即使这样,当侍从桑丘跑来再一次告诉他这不是巨人而是风车时,他还辩解说这是魔法师把巨人变成了风车。这种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这个人物最直接的含义。其次,作者把堂吉诃德当做英雄来赞颂。透过令人发笑的一件件荒唐事可以看到他锄强扶弱、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他冲向羊群,戳破酒囊,与风车搏斗,是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社会的丑恶势力。而他的骑士职责便是要争得民主、自由、平等,并随时准备为理想去赴汤蹈火。这时,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勇敢斗士了。此外,堂吉诃德还是一个思想脱离实际的文学典型。他生活在主观的幻觉之中,满怀着善良的愿望,为解救别人的痛苦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而得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害了别人,也嘲弄了自己。
对几层含义不同的堂吉诃德,作者采取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对一味追求骑士道的堂吉诃德是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挖苦,竭尽全力暴露他的荒唐与可笑。而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智的堂吉诃德则是热情地歌颂。实际上,堂吉诃德侃侃而谈的崇高理想和对现实的无情抨击,正是作者本人的心声。对于处在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冲突之中的堂吉诃德,作者的嘲讽是善意的,富有同情心的。其实,这正是作者的美好理想在生活中处处碰壁的写照。
桑丘·潘沙是另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但目光短浅、狭隘自私的普通农民,他与耽于幻想、迂腐固执的堂吉诃德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陪伴游侠堂吉诃德的过程中,他受主人的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他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们主仆两人相辅相成,相反相连,全书的矛盾冲突便在他们这一“智”一“愚”的对话中不断发展。
德国诗人海涅曾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并称赞塞万提斯塑造了这么一对人物典型是“这位创作家在艺术上的识力以及他那深厚的才力”。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了一对对互相矛盾的因素,如现实与想象,智慧与愚蠢,崇高与荒唐,勇敢与胆怯,诚实与虚伪,真实与虚幻,理性与疯癫……这些相互对立的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的层次更加丰富,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同时也使小说的哲理更加深刻。在小说中,堂吉诃德的疯与不疯就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层次。凡是不谈及骑士道的时候,堂吉诃德都头脑清醒,对问题都有十分高明的见解,但一涉及骑士小说,他立即变得不通情理、疯癫起来。然而,即使就在他疯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情况:有时是神志完全颠倒,一味蛮干。在第二十二章中堂吉诃德释放苦役犯后,硬逼着他们去见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而惨遭毒打就是明证。有些时候,堂吉诃德在疯中还有几分清醒,居然会说自己在发疯,或指责桑丘发了疯,这种疯子自己说自己发疯,而且还指责别人发疯,就在疯与不疯之间增添了层次,令读者深思。在全书的结尾,堂吉诃德从疯病中清醒过来,而桑丘却“疯”了,这个“疯”的转换使得这一两重性的层次更加丰富,寓意更加含蓄深刻。
《堂吉诃德》发表至今已近四百年了,但译介到我国还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事情,那时的译名是《魔侠传》。现在,直接从西班牙文译出的《堂吉诃德》已有几个版本了。这不仅反映出我国外国文学百花园的繁茂,也说明了塞万提斯的这部长篇名着在我国的广泛影响,这对我们更好地继承并弘扬外国文学遗产无疑是件好事。

陈凯先

‘伍’ 郭冰肌翻译的西班牙语着作

《马尼拉帆船 (1739-1745)》 【墨】维.罗.加西里 着

‘陆’ 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西方名着是

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西班牙文学名着《魔侠传》
西班牙文学名着《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两年后(1607年),英国人托马斯·谢尔顿(ThomasShelton)将之翻译为英文,这也是《堂吉诃德》的第一个翻译本。1922年,它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即林纾和陈家麟合作翻译的《魔侠传》(西万提斯:《魔侠传》,林纾、陈家麟,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2月初版,说部丛书第4集第18编,上
下两册。)。但是,作为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西班牙文学名着《魔侠传》在当时并未引起什么反响,在今天也被认为价值不大,因为只译了半部,因为是从英文转译的,更因为还是不懂外文的林纾与口译者合作译出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魔侠传》还原到相关的历史语境中,就会发现它的种种“问题”并非仅仅是译者造成的,而可能是代表彼时翻译特点的一个典型个案。
我们先来谈谈《魔侠传》的问题。

首先,《魔侠传》只译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所以从整个中译本看来,除了滑稽可笑的闹剧之外,没有任何人文主义或理想主义的精神存在。

第二,《魔侠传》看不出塞万提斯的叙事手法———比如,译本将小说改为只有一个叙事者,即全知全能的作者,这就取消了原着的现代性。塞万提斯“是第一位现代作家,他是小说复调形式的源头”。但是《魔侠传》没有将这种叙事特点表现出来。

第三,《魔侠传》略去了原文中与西班牙历史文化传统互文的语句。《堂吉诃德》最突出的语言风格之一体现在桑丘身上。他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张口就是西班牙谚语,而《魔侠传》将贯穿全书始终的主仆二人之间饶有趣味的对话全都译为第三人称叙述口吻,小说“双声复调”的风格被合为一个声部。

第四,除了删减之外,林译也随意增加了自己的观点。最显明的一例是,第一部第三十一章中(《魔侠传》第四段第四章)讲述男孩安德列斯再次遇见堂吉诃德,责怪堂吉诃德上次的多管闲事,不但没能救得了他,反而使他遭受了主人更加凶狠的毒打,而且连工钱都被扣下了,于是他诅咒堂吉诃德说,“上帝要叫您还有天底下所有的游侠骑士都不得好死”(p277)。而林纾在此改为“似此等侠客,在法宜骈首而诛,不留一人,以害社会”;并在括号之内加上自己的评论,“(吾于党人亦然。)”。

《魔侠传》的问题是事出有因的。自1612年谢尔顿(Shelton)的第一个英译本出版至1922年,已经出版过几种较好的译本。不过,莫特克斯(Motteux)本在英译本当中并非佳作。约翰·奥姆斯比(JohnOrmsby)在自己译本的序言中曾经这样评述它,莫特克斯(Motteux)本是由多人合译的,虽然是从西文直接译过来的,但是西班牙语的味道经过这么多人之后已经消失殆尽。尽管文字优雅得体,但是它把《堂吉诃德》仅仅当成一部滑稽作品。莫特克斯本的译者们试图以伦敦英语的浮躁和油滑加强《堂吉诃德》的幽默,这不仅是多此一举,而且是对原着精神的篡改。当时口译者陈家麟极有可能选的就是莫特克斯(Motteux)的“杂译本”。虽然,奥姆斯比对莫特克斯(Motteux)本最不满的地方就是后者把《堂吉诃德》仅仅译作一本滑稽小说。但是,在19世纪之前,世人对《堂吉诃德》的接受基本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所以也不是莫特克斯(Motteux)特别具有的坏处。直到1860年屠格涅夫还批判俄国读者只把堂吉诃德当做滑稽家。但英译本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林纾对《堂吉诃德》的理解。他似乎没有把它当做是和《茶花女》、《艾凡赫》、《大卫·科波菲尔》、《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等那些他曾经倾力翻译、热情推崇的许多名着一样来看待。

还需要指出的是,《魔侠传》它是林纾去世前一年出版的作品。后期林译小说,被钱钟书先生称为“老笔颓唐”,而且“态度显得随便”,甚至有些“漠不关心”,译作中再难见到序、跋、题诗、按语、评语等等,也很少表达自己对所译作品的见解;与前期那个“精神饱满而又集中,兴高采烈,随时随地准备表演一下他的写作技巧”,充满自信的林纾判若两人。钱钟书先生认为“林纾六十岁后没精打采的译笔”将“塞万提斯的生气勃勃、浩瀚流走的原文”译得“死气沉沉、支离纠绕”。当然,杰出的英译者奥姆斯比也承认“事实上,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都难以有令人完全满意的译本出现,这不仅是因为西班牙谚语几乎无法把握,不可译的词语成千上万,更重要的原因是,《堂吉诃德》的幽默韵味主要归功于它的警句式的洗练简洁,而那是西班牙语特有的,其他语言只能隔着一层进行模仿”。所以《魔侠传》与原着的风格“不对等”,也并非中国译者特别的无能,而实在是个世界性的普遍难题;更何况,1922年的林纾,晚景凄凉,又如何能有心情体会塞万提斯的奇思妙想和妙语连珠呢?

最后,考察《魔侠传》还不应该漏掉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就是与林纾合作的口译者陈家麟(字黻卿,直隶静海人)。他是与林纾合作翻译作品最多的口译者,除未刊10种之外,还有单行本58种。总的来说,陈家麟在林纾的合作者中,既不及王寿昌文学素养深厚,又不如魏易英文好,虽说二人合译最多,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错误也较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合作成果中,比如将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都译成小说;而且所译中有大部分是三流作品。口译者的水平高下直接影响到林译小说的质量。陈家麟是后期林纾最主要的合作者,但是那也正是林纾的翻译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而《魔侠传》恰恰是二人此时合作的结果。

金克木在评论《魔侠传》时说,“林译出来,毫无动静”。由于《魔侠传》的上述特点,所以从创作的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一个作家直接接受了它的影响。彼时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作家膜拜塞万提斯。与《巴黎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块肉余生述》等引起广泛阅读和反响的林译小说比起来,《魔侠传》得到的只是寂寞无声。当然,1922年的林纾已经被新文化运动席卷过的文化思想界视为一个老朽落伍之人,白话翻译小说已成主流,谁还会去阅读一个根本不懂外语的“翻译家”以文言译就的“古董”呢?

其次,作为讽刺小说的《堂吉诃德》嘉年华式的闹剧风格,并不符合五四后文坛的时尚,也就无法赢得大批读者。当时五四小说已经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引领新风新雨,各种新潮你方唱罢我登场,最怕“落伍”二字。既如此,一种被打倒批臭了的小说类型,包括狭邪、公案侠义、谴责、科幻四种曾经在晚清文坛引领风骚、产量丰沛的小说类型很快被清理出文化精英的视野之外。在这样的语境之中,《堂吉诃德》虽是外国文学经典中的经典,又如何能俘获读者芳心?

《魔侠传》虽以“魔侠”为名,但既非武侠也不言情,既不黑幕也不科幻,它所讽刺批判的是距离中国人过于陌生和遥远的骑士文学,无法直接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它是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时代中被视为“封建遗老”的林纾以文言译就的,即使它如前期林译小说一般优秀,也无法再现彼时“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的震撼与冲击。无论是林纾(林译小说),还是《魔侠传》所标示的闹剧式的讽刺小说类型,它的故事、它的文字风格、它的篇章结构,既无法满足学习西方变革中国文学的五四精英们的迫切诉求,也无法满足市民层读者群的消遣娱乐心理。就这样在不新不旧的尴尬中,《堂吉诃德》来到了中国。

‘柒’ 金庸小说有西语版本吗西语国家有没有出版过金庸的小说

有的,雪山飞狐、鹿鼎记、越女剑、书剑恩仇录等好几部金庸小说都有英文版的。

‘捌’ 名着推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读的理由:
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简介 ······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本文限于篇幅,将只涉及其中的两性关系。

《芒果街上的小屋》
作者: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读的理由: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优美纯净的小书,一本“诗小说”,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在写作中追求现实和精神家园的故事。
它由几十个短篇组成,一个短篇讲述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梦、几朵云,几棵树、几种感觉,语言清澈如流水,点缀着零落的韵脚和新奇的譬喻,如一首首长歌短调,各自成韵,又彼此钩连,汇聚出一个清晰世界,各样杂沓人生。

简介 ······

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语里的希望。生活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区芒果街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就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和对美的感觉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围的世界,用诗一样美丽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讲述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讲述年轻的热望和梦想。梦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梦想在写作中追寻自我,获得自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 奥德丽·尼芬格

读的理由:
这是一曲高昂的爱的颂歌,是一程常人不可思议的浪漫之旅。这像是一本科幻小说,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意。这像是一本爱情小说,却饱含了信念与时空的哲理。

简介 ······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个新颖的故事,它涉及到三个层面的连动:引人入胜的科幻概念、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以及感人至深的爱情。全书交织贯穿了亨利和克莱尔不同角度的视野和叙述,传神地表达出克莱尔那种总是被丢下后的思念,那种不寻常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对亨利超乎一切的爱;还有这个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将身在何方的男人,他的恐惧,和他对来之不易的爱情的感激之意。
作者奥黛丽·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是一名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目前她居住在芝加哥。
此书电影版权已由布莱德·彼德(Brad Pitt)和詹妮佛·安尼斯顿(Jennifer Aniston)买下,布莱德·彼德也将出演书中的男主角亨利。影片由加斯·范桑特(Gus Van Sant)执导。导演加斯·范桑特两年前正是以一部小成本、纪实题材的《大象》突袭了嘎纳电影节,并最终摘下金棕榈奖,震惊全球。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的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他以为他在二十八岁时是第一次遇到二十岁的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后,亨利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而这次遇见的却是六岁的克莱尔。
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被丈夫远远抛在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让人联想到文学大师马尔克斯的巨着《霍乱时期的爱情》,书中的男主人公历经战乱和瘟疫,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痴情等待他深受女子的感人故事。

‘玖’ 西班牙文学作品有哪些

《完美罪行之友》 安德烈斯-特拉别略《堂吉诃德》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西班牙戏剧之父”)《伟大的牵线人》 何塞·埃切加赖(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吉利的姑娘》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诗人 《天堂的影子》戴利贝斯(Miguel Delibes)----《异教徒》
蒂尔索·德·莫里纳---- 《塞维利亚的嘲弄者》(1630)
卡斯特罗----《熙德的青年时代》(1618)
路易斯·德·冈果拉---- 长诗《寂寞》和《波利非莫和伽拉苔亚的故事》
凯维多----《大骗子堂帕勃罗斯·布斯康的一生》
彼德罗·卡尔德·隆·拉·巴尔卡---- 《精灵夫人》(1629),《萨拉梅亚的镇长》(1636),《人生如梦》(1635)
阿尔瓦罗·庞波(Alvaro Pombo)---- 《玛蒂尔达·图尔平的财富》
罗萨莱斯----《风之影》,《看不见的城市》

‘拾’ 推荐一本西班牙语小说,西班牙语版的,适合初学者看的小说!

初学是有多初学?大致的语法结构都知道了吗?
《El Camino》,《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西文版),《小银与我》,这三本都算是比较简单的了。
或者可以看《恰如水之于巧克力》。
国内的原版小说大多数都是名着,其实可以直接看稍难一些的。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6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8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5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5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1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7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6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8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