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制造业如何

西班牙制造业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8-06 19:37:44

① 现阶段西班牙这个国家主要进口和出口什么产品西班牙从中国进口什么产品居多

2019年1-9月西班牙货物进出口贸易统计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9年1-9月,西班牙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279.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4.8%。其中,出口2489.7亿美元,下降4.6%;进口2789.3亿美元,下降5.0%。贸易逆差299.6亿美元,下降8.0%。

分国别(地区)看,1-9月,西班牙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英国的出口额分别为378.8亿美元、273.5亿美元、194.9亿美元、184.4亿美元和172.7亿美元,分别下降2.4%、2.8%、4.6%、2.5%和5.3%,五国合计占西班牙出口总额的48.3%。1-9月,西班牙自德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和荷兰的进口额依次为385.9亿美元、313.6亿美元、212.7亿美元、181.0亿美元和145.4亿美元,其中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的进口下降4.0%、4.1%、7.1%和0.7%,自中国的进口增长6.6%,五国合计占西班牙进口总额的44.3%。西班牙的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德国、荷兰和尼日尔爾利亚,1-9月逆差额分别为159.2亿美元、112.4亿美元、62.9亿美元和43.2亿美元,其中对中国、荷兰和尼日尔爾利亚的逆差额增长10.6%、10.4%和0.2%,对德国的逆差额下降7.0%。1-9月,西班牙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分别为85.9亿美元、68.2亿美元和65.3亿美元,增长5.4%、9.7%和6.2%。਍

分商品看,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是西班牙的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商品,1-9月这五大类商品的出口额为493.8亿美元、320.7亿美元、270.6亿美元、210.7亿美元和206.7亿美元,分别下降1.6%、6.1%、0.9%、10.4%和9.7%,合计占西班牙出口总额的60.3%。西班牙主要进口商品为机电产品、矿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1-9月这四大类商品的进口额为495.5亿美元、422.9亿美元、394.4亿美元和351.8亿美元,分别下降1.9%、11.0%、1.9%和1.7%,合计占西班牙进口总额的59.5%。


西班牙进口商品海关数据

② 新冠肺炎重创欧洲汽车产业,为何最焦虑的是西班牙

冠状病毒席卷欧洲,西班牙汽车工业因此受到重创。西班牙是欧洲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在整个国家汽车产业链向电气化转型的关键节点,疫情的流行极有可能给整车生产和零部件制造带来更长久的负面影响。

?

他认为,最大的难题不是疫情期间遭遇大面积停产的风险,而是“后疫情时代”可能给整个市场带来的挑战。

“更大的问题在于,西班牙如何适应未来汽车的计划,汽车制造商依赖西班牙廉价的成本制造汽车,但随着传统燃油时代的结束,这些优势将逐渐被淡化。

为了应对相关的产业威胁,ANFAC最近提出了一项及至2040年的发展计划,呼吁在电气化时代的软件和信息管理方面进行扩张,并大力开发围绕车载电池的相关产业链。

尽管如此,这一轮转型涉及的风险很高。汽车制造商往往会把新兴业务的投资重点放在离家近的地方,大众汽车雄心勃勃地进军电气化市场,其中大部分核心生产力都布局在德国。缺乏总部设在西班牙的母公司一个劣势,依旧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短板。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制造业的行业现状

美国:数据不乐观6月美国制造业活动从5月份的意外萎缩中恢复扩张,6月制造业指数从上个月的49回升至50.9,增幅略高于预期。其中新订单分项指数从48.8升至51.9,生产分项指数从48.6跳涨至53.4。制造业成本压力小幅上升,支付价格指数从5月的49.5升至52.5。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就业分项指数从5月的50.1下跌到48.7,行业的就业情况是2009年9月来最差,经济复苏仍可能受到制造业复苏不力的挑战。欧元区:整体仍萎缩市场机构马基特(Markit)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PMI由5月的48.3升至48.8,显示出改善迹象,整体制造业创下近一年半以来的最乐观水平,但仍继续萎缩,尚未步入扩张。多数欧元国家制造业在6月份的下降幅度均小于前几个月。西班牙制造业则从48.1上升到50,这是26个月以来首次没有萎缩扩张。希腊制造业创下两年来最小萎缩幅度;法国从46.4上升到48.4,意大利也从47.1上升到49.3。不过,欧元区头号经济大国德国的制造业PMI略有下降,从48.7微幅下跌至48.6。制造业数据进一步表明,欧元区的经济困境正在见底回升,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强劲的复苏。英国:两年来最强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化革命的国家,有“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的美誉。英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英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烟草、纺织、造纸、印刷、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工程机械及同类行业占据最大部分,2003年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0.8%。在这个部分中,交通设备贡献最大,有8家全球性的汽车制造商在英国开展经营。英国制造的设备范围广泛,主要生产商有英国宇航系统公司即BEA系统公司,生产民用及国防用途的航空、陆地及海运设备;VT集团、GKN和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不同于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虽然相同的英文名字)则生产航空引擎和发电系统。
英国政府设立了一家制造业咨询机构(Manufacturing Advisory Service,MAS),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帮助和商业建议。自2002年启动以来,制造业咨询机构已完成了2.8万份综述和1万个具体项目。通过提高效率和附加业务,为英国公司带来了超过7亿英镑的收益。据英国商务部估算,投资于MAS的每6000英镑中,有3000英镑是公共资金,企业得到的净收益则高达3.5万英镑。
2009年英国制定了低碳工业战略(Low Carbon Instrial Strategy),向制造业咨询机构追加400万英镑投资,用于为竞争低碳机遇的制造商提供专业建议,包括为民用核工业供应商提供支持。也是在2009年,英国政府与工业界联合启动英国先进工程国际市场营销战略(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for UK Advanced Engineering)。由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与英国工商组织协商制定战略目标,帮助企业增加国际销售,并吸引更多的高附加值先进工程来英国投资。
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海内外订单增加,6月欧元区外主要国家英国的制造业表现呈现出连续第三个月来的上升,当月数据为52.5,是25个月来最强劲的数据,高于5月份的51.5,也高于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值。Markit表示,第二季度英国的制造业增长了0.5%。制造业的上升趋势和近几个月来英国经济加速的走势十分吻合。因此,英国央行在本周再推更多量化宽松措施几无可能。而制造业的数据提升人们对英国经济正在重新获得动力的预期。日本:制造商信心明显改善1日日银短观调查显示,6月份日本制造业大企业信心指数为4,比3月份上次调查的-8大幅上升12点,也是2011年9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正值。该指数为时隔1年9个月首次出现正值,表明这些企业正受到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日元贬值、出口形势好转等积极因素的提振,商业信心明显增强。市场人士强调,一系列数据都显示出制造业的回暖态势。不过彭博社援引前高盛经济学家太久保卓治(Takuji Okubo)说:“尽管近期数据喜人,企业管理者们知道无法确保数据持续向好。”亚洲多数国家:制造业活动放慢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除日本外,亚洲其他地区6月制造业活动数据透露的信息并不乐观。有些国家制造业活动放慢,有些已陷入衰退。这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可能疲软,直到今年晚些时候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能够带来提振。 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129112亿元,比2007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9%;私营企业增长2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3%,重工业增长13.2%。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长19.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6.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长18.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1%,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
6大高耗能行业比2007年增长10.0%,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长14.0%。
2008年,我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071亿元,比2007年增长7.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756亿元,增长12.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09亿元,增长21.8%;上缴税金2058亿元,增长2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71亿元,增长24.7%。
利用外资方面,一直以来制造业均居于主导地位。2008年,制造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达到11568个,占全部利用外资项目个数的42.04%,比2007年减少39.7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亿美元,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54%,比2007年减少22.10%。
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6%,跌幅超出市场预期,该数据也创下11月以来新低。同时发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月略有上浮,同比增速为2.4%。当前CPI数据显示通胀压力不大,而PPI的超跌则预示经济动能不足。
PPI比值出现显着下降,基本可以确定PPI第一阶段上涨已近尾声,而是否会存在第二段成本推动式上涨,要看后期CPI是否有超预期的表现。
PPI超跌显示经济遇冷
在经历四季度和一季度跌幅短暂收窄后,4月份PPI环比为-0.6%,且翘尾因素-2.48%是2010年以来最低点,较3月下降约0.2个百分点,使得4月PPI同比大幅降至2.6%。
从整个周期来看,我国PPI已经连续14个月负增长,4月PMI中购进价格指数为40.1,环比3月份大幅回落10.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也意味着PPI短期内将继续疲软。
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说,PPI持续为负,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上游的原材料加工企业没有利润,这对于增加其投资意愿不是很有利,但是单月PPI跌幅扩大并不说明趋势的改变。“国家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给中国生产资料价格带来输入型影响,某些行业的产能仍然在调整过程中,尤其是一些上游行业很难获得利润。”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在国内制造业持续低迷。部分关键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而且库存重新回到历史高位,对生产者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在出口方面,近几个月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则持续下滑。
“随着后期石油价格、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可能上涨,再加上国内铁路等有效投资的释放以及改革红利逐步凸显,相信PPI逐渐会转负为正,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左晓蕾说道,长期来看,产业结构要调整,需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对于落后产能行业也没必要因为其亏损而去扶持。
同时,交通银行报告指出,“由于PPI翘尾因素自5月将进入回升通道,短期内PPI同比降幅将有所缓和,但实质性回升仍然取决于国内外需求的持续提振,短期还应关注国际油价异动。”
CPI或将温和中上行
相比PPI,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较为温和,国家统计局表示,在4月份2.4%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为1.4和1.0个百分点,分别比3月份增加0.2和0.1个百分点,两者合计增加0.3个百分点,影响4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4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与鲜菜价格上涨密切相关。
杨为敩表示,虽然在3月食品价格超跌的判断下,4月进行了修复式上涨,但是上涨幅度仍然较低;另外,非食品价格同比数据出现下降,亦对消费品价格有向下的拉动力。除了供给瓶颈缓解带来的周期弱化效应之外,H7N9禽流感也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进而促使肉类价格出现进一步的回落。
中国物价水平较低,但PPI显示经济需求偏弱,而外围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等经济体却纷纷降息以刺激经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CPI反弹并不代表实体经济好转需求上升,预计我国降息窗口很快打开。
但也有不同观点,“通胀压力反弹会使得中国不会放松货币政策,由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未来几个月的CPI仍将上行,预计5月CPI会至2.7%,而6月则攀升至2.9%。”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说,随着通胀水平逐渐接近一年期存款利率,降息窗口不会打开。
“央行将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年内将保持利率和存准率不变。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将是管理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朱海斌说。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研究报告 指出2015年3月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PMI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活动有所加快,生产指数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是带动本月PMI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在近期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利好作用下,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增加,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61.3%,为近期高点;三是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降幅收窄,一些建筑钢材产品价格出现回升,市场环境的有利因素对企业的生产也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表现依然稳定,PMI为51.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稳中有升,是制造业生产增长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PMI回升的重要因素;中、小型企业PMI双双回落,持续低于临界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依然较大。
虽然PMI小幅回升,但涨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时本月的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小幅回落,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显偏弱,制造业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2015年3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虽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近期走势总体稳健,表明我国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总量增速有所减缓。本月电信、互联网软件、邮政快递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春节过后,一些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航空运输等服务性行业业务总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回落,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8.9%和54.7%,均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表明随着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以及天气转暖,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较快增长。

④ 同为中等发达国家,韩国和西班牙,谁的发达程度更高

在《2018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上各国发达程度的分数中韩国得分0.903,西班牙得分0.891。所以韩国的发达程度更高。


继续用数据说话,在制造业增加值方面,韩国2018年制造业增加值为440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而西班牙制造业增加值仅为180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4位,中间相差9位,韩国再次领先。在工业增加值方面,西班牙工业增加值为3125亿美元,而韩国201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5687亿美元,韩国领先西班牙。

由此看来韩国在很多方面均领先西班牙,虽然西班牙以前很辉煌,但是现在来看,确实是韩国领先了。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这是我的一点看法,谢谢。

⑤ 意大利和西班牙哪国发达

作为重要的工业国,2004年意大利的经济水平位于全球第6位,居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之后。而且意大利还是全球第六大制造业出口国。但是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拥有发达的工业和私营企业;南方则偏重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失业率达到20%。

意大利大部分工业原料和75%的能源都依靠进口。1990年代以来,意大利采用了紧缩的财政政策以达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货币联盟的要求,由此也从低利率和低通胀收益。意大利自1999年就开始采用欧元。

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表现落后于其他欧盟成员。当前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短期的改革以图提高竞争力和长期的增长潜力,其中包括减轻税赋负担、改造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和昂贵的养老金制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减速和工会组织的抵制,改革的效果缓慢。

西班牙拥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她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欧洲国家前列。西班牙的制造业、旅游业发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4。

西班牙近年来的经济开放效果卓越,不过失业率居高不下。西班牙实行8年免费义务教育。

⑥ 西班牙现在经济怎么样

一、2006年西班牙经济形势

无论是以前的人民党政府还是现在的工社党政府基本采取了相同的经济政策,即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生产率;抑制通货膨胀;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推动企业国际化,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正是由于西班牙政府经济政策到位,西班牙经济已连续十多年保持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就业不断增加,失业率不断下降,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八大、欧盟第五大经济强国。

1、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为9761.8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3.9%,远远高出欧盟平均水平。2006年内需对西班牙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9个百分点,是西班牙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外需对西班牙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个百分点。

2、就业成绩显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西班牙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供了有利条件。2006年西班牙创造了68.76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增长了3.56%,失业率从2005年的8.7%下降到2006年的8.3%;其中新创造的全日制净就业岗位为55万个,比上年增长了3.1%。最近十年间西班牙新创造就业岗位绝对数在欧盟国家中居首位,相当于欧盟15国的1/3强。

3、建筑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功不可没。2006年西班牙建筑业产值达1852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建筑业新创造了18.6万个就业岗位,占西班牙新创造就业岗位的1/4。近年来,西班牙建筑业成为西班牙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6年西班牙经济增长了3.9%,其中建筑业对经济的推动力为1个百分点。

4、通货膨胀率有所好转。西班牙能源匮乏,消费量不断增加,对外依赖严重。专家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5美元,西班牙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3个百分点。去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下跌,西班牙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2006年西班牙通货膨胀率仍高达2.7%,比欧盟25国平均水平(2.1%)高0.6个百分点,严重影响西班牙产品的竞争力。

5、外贸逆差继续扩大。2006年西班牙外贸总额为4294.31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1.56%;出口为1698.72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0.6%,为近6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是2005年增速的2倍多;进口为2595.5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2.2%;外贸逆差896.8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5.3%,仅为2004年增幅的一半,也远低于2005年的28.3%,但西班牙仍为西方国家外贸逆差第二大国家。

6、企业、家庭负债沉重。2006年西班牙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大企业兼并数量大增,从而导致企业债务增加。截至2006年底,西班牙企业负债高达1.025万亿欧元,比上年底增加了28.1%,西班牙企业负债远远高出国内生产总值。由于西班牙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喜欢负债消费;使用抵押贷款购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截至2006年底,西班牙家庭负债达7760亿欧元,其中5700亿欧元是购房抵押贷款。另外,截至2006年底西班牙公共债务为3885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8%,比上年减少了3个多百分点,为最近20年来最好水平。2006年欧洲央行5次加息,官方利率从年初的2.25%提高到3.50%,大大加重了企业和家庭负担。

7、公共开支盈余继续增加。近年来,西班牙政府加快税收体制改革,经济加速增长,税收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西班牙所得税增长了14.8%,公司税增长了14.5%,增值税增长了9.6%;同时中央政府严格抑制公共开支,因此中央政府收支出现大量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2%。通过非法移民身份合法化,大量外来移民加入社会保险体系,加上西班牙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社会保险体系也出现大量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另外,2006年各自治区政府公共收支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2%,市政府公共收支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1%。因此,2006年西班牙公共收支连续第二年出现盈余,达178.9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

8、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旅游强国地位。2006年西班牙共接待外国旅客5850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仅次于法国;旅游外汇收入387.4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0.7%,仅次于美国。

9、西班牙对外投资大幅增长。2006年由于西班牙企业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对外投资比上年增加了80.8%,达588.38亿欧元。同期,西班牙吸引外资为132.46亿欧元,比上年下降了23.78%。

二、2007年西班牙经济预测

西班牙经济已连续十多年快速增长,在西方国家中是少见的。最近十年,西班牙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65%,在欧盟15国中,只有爱尔兰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西班牙相媲美。据西班牙经济财政部预测,2007年西班牙经济增长率将达3.4%;在今后3年,西班牙经济仍将会以高于3%的水平增长,到2009年人均收入将超过意大利,与法国和德国持平。尽管如此,西班牙在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抑制通货膨胀、改革劳动市场、控制债务风险、减少巨额外贸逆差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⑦ 西班牙国家有什么特点

境内多山,是欧洲高山国家之一。西班牙的制造业、旅游业发达,拥有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有“旅游王国”美誉。西班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时成为成为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现今全球有5亿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3多的语言。西班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排名第13。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

⑧ 西班牙帝国的兴衰和对今天世界的影响

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发现绕过非洲到印度的航线后,西欧以海上商路取代古“丝绸之路”,造成了地中海商业的衰落,而沿大西洋沿岸的一些欧洲国家则随之振兴。人口仅100万的葡萄牙历经数代艰苦牺牲,耗尽国力得到的只不过是一条稳定的航线,而他们千辛万苦运来的东方香料完全被西班牙的商人买断,大部分利润落入西班牙之手。

西班牙的制造业、运输业、进出口贸易非常繁荣。上帝又通过哥伦布之手把美洲献给了西班牙国王。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积累的金银和矿藏,通过船队运往欧洲大陆。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一百多艘战舰、三千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

金银当然是财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美洲大量的金银流入,开始,为了积累财富,西班牙政府采用严格措施把金银留储在国内,禁止出口;但本质上金银不过是金属而已,不能吃不能喝还不能用,除了做装饰品(在当时)。金银大量流入不过是相当于货币投入激增,而生产能力却没有相应增长,导致物资相对短缺,通货膨胀严重。于是政府又把原因归于向殖民地输出货物,禁止向殖民地输出西班牙货物,这在当时是个得到多数人拥护的英明决定,因为手工生产效率很难提高,存在生产极限。这样一来,西班牙的商业和工业便失去了市场,反而促使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加工工业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

由于市场的丧失,西班牙的工商业得不到发展而萎缩。而英国等国生产的商品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而逐渐物美价廉。这样一来,西班牙干脆放弃了产业发展,只用美洲金银来购买外国货物。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国家则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没有纸币的年代,英国没有“货币”,只有通过发展开矿、工业、商业及军事工业(海盗)等,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去获取西班牙手中的金银。西班牙的白银使得英国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西班牙的殖民地给英国带来了广阔市场。由于劳动力相对不足,英国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改进纺织机械,寻求机械动力,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

为了获得西班牙的白银,英国王室与海盗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实际上英国商人多出身海盗,后来也是亦商亦盗,“商船”通常装备大炮。军事上的胜利使政府能获得巨大财富,政府就能够借到更多钱去改进军事技术再去打仗,给债权人更多回报,政府就越有信用,很难想象一个失败的政府能借到钱。于是现代金融业在英国诞生了。

1588年,庞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表面上的原因是一系列战略战术失误和恶劣的天气,实际上体现了英国和西班牙之间技术力的巨大差距。“无敌舰队”覆没后,西班牙屡战屡败,不是西班牙不想吸取教训,而是技术力的差距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对手,从此衰落下去。

西班牙在发展过程中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在每个时代都使资源按照利润最优化配置,改善了人民生活。但从长的时间来看,却贫穷落后了。因为从美洲获得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提高技术力,而是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奢侈消费掉了。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6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9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6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5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1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8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7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9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