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为什么要共和
㈠ 西班牙政体特点
君主立宪制政体
内阁由议会占大多数席位的政党在赢得议会选举后组织
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赢得议会选举
国家最高元首为国王无实权
㈡ 西班牙历史的共和时代
西班牙共和国在希达果事件(Hidalgo affair)之后,阿马德奥公开宣称西班牙人民是不可治理的,并逊位离开了这个国家。王位虚悬时期,由激进派和共和党人组成的政府宣布了成立西班牙共和国。
共和国马上就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局面——卡洛斯派是其中最直接的威胁,他们在1872年选举中的惨淡表现之后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而第一国际亦号召发动社会主义革命;起义和动荡局面席卷纳瓦拉和加泰罗尼亚地区;此外共和国亦为罗马天主教会所反对。 虽然前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仍然在世,但是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可能会再次引起国内的分裂,于是在1870年她放弃了王位转而支持她的儿子阿方索,后者正式加冕为西班牙的阿方索十二世(1875-1885)。在西班牙第一共和国的骚乱局面之后,西班牙人更乐于接受波旁王朝统治下的秩序的回归。当时正在国内抵抗卡洛斯派暴动的共和军在马丁内兹·坎波斯准将的带领下于1874-1875年冬季向阿方索效忠。共和派政府被解散,随后在1874年新年前夕,阿方索任命他所信任的顾问安东尼奥·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洛(Antonio Cánovas del Castillo)为首相。阿方索主动出击,有力的镇压了卡洛斯派,并很快的赢得了大部分西班牙国民的支持。
西班牙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帕拉希德斯·门托·萨迦斯塔所领导的自由派和安东尼奥·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洛所领导的保守派轮流执掌政权。在阿方索十二世统治期间,西班牙的政局得到了改善,经济也获得了部分的恢复。1885年,阿方索去世;之后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洛又于1897年被刺杀,政局再次动荡不安。
1868年开始的十年战争中古巴开始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这导致了西班牙的新世界殖民地上废奴主义盛行。美国对该岛和岛上的人民很感兴趣,遂使得局势愈加恶化。美国缅因号战舰的爆炸引发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西班牙遭遇到了灾难性的失败。最终古巴获得了独立,而西班牙则失去了它在新世界的最后一块殖民地——它将波多黎各连同太平洋上的关岛和菲律宾以20万美元割让给了美国。1899年,西班牙将其在太平洋上仅剩的几个岛屿——北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卖给了德国,至此,西班牙的殖民地只剩下了非洲的西属摩洛哥、西属撒哈拉和西属几内亚。
灾难性的1898年催生了98一代,这批人由要求新政府变革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组成。无政府主义运动和法西斯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初的西班牙盛行。1909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场叛乱被残酷镇压。
西班牙在一战中的中立地位使其可以向战争双方提供其所需的物资,造就了西班牙这个时期经济的繁荣。但是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的爆发和战后经济的减速给西班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这个国家负债累累。1919年,一次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活动被镇压。
对西属摩洛哥摩尔人的虐待最终导致了1921年爆发的起义,其后西班牙失去了其在北非的殖民地,只剩下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块飞地。为了逃避责任,阿方索十三世决定支持米格尔·普里莫·德·里韦拉(Primo de Rivera) 将军的独裁(1923-1930),这标志着西班牙君主立宪时期的结束。
1925-1927年间,在法国的协助下,西班牙收复了摩洛哥。由于知识分子和内地军队的力量,共和国逐渐成为了西班牙社会的第一政治选择。1930年,国王接受了普里莫·德·里韦拉辞职,由Damasco成立了新的政府。出于对国王支持独裁活动的反感,在1931年4月的市政选举中,城市居民投票给了共和派政党。国王在未逊位的情况下逃离西班牙,共和国随之建立。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由尼赛托·阿卡拉-扎莫拉和曼努埃尔·阿扎那领导的中左翼联盟组建了共和国的第一届政府。虽然政府成员起草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如军事改革,农业改革,经济改革等等,但普里莫·德·里韦拉政权遗留下来的经济混乱问题和巨额债务,以及乖张多变的执政联盟导致了政局持续的动荡不安。1933年,右翼的西班牙自治权利同盟(CEDA)执掌政权;1934年10月,爆发了大规模工人武装起义,紧张局势在阿斯图里亚斯和加泰罗尼亚地区达到定点,最后起义被CEDA政府强力镇压下去。这又在西班牙全境引发了大规模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卡洛斯派死灰复燃,同时长枪党也已经出现。
在第二共和国时期,妇女首次获得了普选投票权。同时共和国向巴斯克自治区和加泰罗尼亚地区下放了相当大的自治权。 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政坛呈两极分化的局面,左翼与右翼针锋相对。左翼热衷于阶级斗争、土地革命、推行地区自治和打击教会以及保皇党势力。而右翼政党——其中右翼天主教联盟西班牙自治权利同盟(CEDA)为最大党——则对所有议题都持反对意见。1936年,人民阵线中的左翼联盟获得选举胜利。但是这个由中左翼所主导的联盟却被两方面的力量所削弱了:一方面是以无政府主义的全国工人联盟(Confederación Nacional de Trabajo,CNT)和伊比利亚无政府主义联盟(Federación Anarquista Ibérica,FAI)为代表的革命团体;另一方面是以长枪党和卡洛斯派为代表的反民主的极右翼团体。前些年的政治暴力又重新出现了:枪战取代了罢工,无地劳动者开始强占土地,教会官员被杀,教堂被焚毁,等等。同时,右翼军事组织和雇佣枪手开始大批刺杀左翼活动分子。共和民主制下,各个政治派别之间从未达成和平所必须的一致意见和相互信任。最终,整个国家滑入内战的深渊。右翼和军队高层开始策划一场政变,并将长枪党政客何塞·卡尔沃·赛特罗被共和派政府警察枪杀一事作为起事信号。
1936年7月17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 将军率领摩洛哥的殖民地军队攻入西班牙本土,同时由Sanjurjo将军率领的另一支军队从纳瓦拉向南攻击。各地的部队都被调动起来接管政府机构。佛朗哥意欲立即攫取权力,但是遭到了如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和巴斯克自治区等地区共和党人的有效抵抗,这意味着西班牙即将面临一场漫长的内战。不久之后,西班牙南部和西部都处于民族主义者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正规军非洲兵团是战争双方职业兵的最大来源。战争双方都拥有国外的援助,民族主义者从纳粹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得到了援助;而共和派则获得了苏联,墨西哥和由志愿者组成的国际纵队的支持。
战争初期共和派对阿尔卡扎的围困是战争的转折点,民族主义者长期坚守之后等来了佛朗哥的援军,围困被解,民族主义者获胜。尽管民族主义者在1936年11月发动了突袭,共和派还是成功的守住了马德里,1937年前者又在加拉玛(Jarama)和瓜达拉哈拉地区发动攻击,皆以失败告终。但是不久民族主义者又开始攻击共和派的阵地,切断了马德里的补给,并在马德里东面发动攻击。北方的巴斯克自治区于1937年后期陷落,不久阿拉贡前线也崩溃了。民族主义者对格尔尼卡城的轰炸可能是战争期间最着名的事件,该事件是后来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的灵感来源。此时的西班牙战场成为了纳粹德国空军秃鹰军团的武器实验场。1938年7-11月间的埃布罗河战役是共和派试图扭转局势的最后一击,最终以失败告终,巴塞罗那在1939年初落入民族主义者的手中。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1939年3月,共和派的其余阵地全线崩溃,马德里也最终陷落。
西班牙内战造成了30万至100万人的死亡,共和国消亡了,佛朗哥则离其独裁者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佛朗哥将所有的右翼政党整合为改组后的长枪党,并禁止了左翼和共和政党以及工会的活动。
战争期间双方都是残酷无情的,平民被屠杀或监禁的情况随处可见。战后的1939年至1943年,成千上万的共和派遭到了监禁,高达15万1000人被处死。许多共和派遭到了流放,直到佛朗哥时期结束之后才回到国内。 西班牙在一战和二战中都保持中立,但在内战期间仍然遭受了战火之苦。佛朗哥执政期间,西班牙在经济和文化上基本与外部世界隔绝,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它迈出了追赶其邻国的步伐。佛朗哥时期,西班牙曾积极寻求从英国手里收回直布罗陀海峡,并在联合国中寻找支持。60年代,西班牙开始对直布罗陀地区施加限制措施,并最终于1969年关闭了国境线,并直至1985年才重新开放。
西班牙在摩洛哥的统治至1967年宣告终结。虽然在1957-1958年的伊夫尼战争中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西班牙仍逐渐地放弃了非洲的殖民地。1968年,它同意西属几内亚独立成为赤道几内亚;1969年,它又将位于摩洛哥内的飞地伊夫尼割让给了摩洛哥。佛朗哥统治后期开始实行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和政治自由化,催生了西班牙奇迹,其中就包括了旅游业的繁荣。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逝世,国家统治权被交予胡安·卡洛斯一世,佛朗哥时期结束。
佛朗哥逝世前几个月,西班牙的政府陷入了瘫痪状态,从而使得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从中获益,他发动了“绿色进军”,迫使西班牙放弃了其最后一块殖民地——西撒哈拉。
㈢ 欧洲大国都卷入了二战,西班牙凭什么能保持中立
西班牙内战自顾不暇,已经无法在进行侵略,但因为地理原因左右逢源,不明确自己的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让整个欧洲遭遇了生灵涂炭之苦,英法德意苏等欧洲大国几乎都被卷入其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国内局势不稳定。中立政策为西班牙争取了全身而退的资本,让西班牙免于战火。
由于西班牙和苏联矛盾太深,面对苏联的威胁,所以西班牙才向美国靠拢,拼命的抱美国的大腿,向美国妥协,加入北约,做了美国的小弟。欧洲各国开放投资移民之后赚的让人眼红,在其中,西班牙的黄金签证项目一直独占鳌头。有许许多多的移民客户,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很多人获得了在西班牙工作生活的权利。
㈣ 关于西班牙的国家制度
自从西班牙双王统一西班牙之后,西班牙一直是君主制王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波旁王朝)。二十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西班牙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影响。Primo de Rivera的独裁结束,阿方索十三世流亡法国。1931年,第二共和国成立。(ps:第一共和国于1873年成立,不过很短命啦,就那一年左右吧)不过第二共和国命也不长,从1931到1939一共也就八年,期中政权易了三次手,而且从1936年开始了西班牙内战。随着1939年西班牙内战以弗朗哥的胜利结束,第二共和国宣告了死亡,同时开始了三十多年的弗朗哥的独裁。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时期的国家制度叫什么,貌似“独裁”不算是国家制度哦。抱歉。弗朗哥死后,胡安卡洛斯当国王至今,西班牙为君主立宪制。
希望有帮到你
㈤ 西班牙为什么在24小时之内换了3届政府
西班牙爆发的内战迅速波及到全国。法西斯军队的领导人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发誓要继续前进,直到占领马德里。忠于共和政府的军队则奉命与反叛者决一死战,要把马德里以北的瓜达拉马山变成“法西斯的坟墓”。这场战争的爆发使整个欧洲的局势紧张起来。
意大利已派遣飞机前往西属摩洛哥以帮助佛朗哥,使得局势变得更加紧张。法国向英国和意大利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召开一个联合会议。这次会议将强调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必要性。英国外交部对法国的呼吁反应冷淡。美国迅速采取行动,转移被这场战争困在西班牙的美国人。大约有150名美国人跑到马德里大使馆避难,他们中许多人睡在地板上和浴缸里。海岸警卫队汽车艇“卡尤加号”救起了在圣塞瓦斯蒂安的美国难民,还有一些美国人在圣让—德吕兹避难。克劳德•鲍尔斯大使逃往靠近法国边境他自己的避暑别墅。“卡尤加号”在以后的几天里将停留在靠近他的别墅的海域。美国班轮“埃克塞特”号破例在巴塞罗那靠岸停留,帮助160多名美国人离开西班牙。他们中很多人是妇女和儿童。夜间发生在巴塞罗那的恐怖事件使那里的居民毛骨悚然。忠于共和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公然默许左派分子搜查民宅。据悉已有不少人甚至是全家人在夜晚失踪。另据报道说,在城市附近偏僻的地区有暗杀事件发生,被暗杀的甚至有传道士和修女。在马德里,内务部长已经下令不许继续进入民宅搜寻反叛分子和武器。一份报告说有几百名反叛军官已经被捕,首都局势很紧张。政府官员们宣布那里食物供应充足,试图以此来安抚民心。但是也警告市民如果他们藏匿食物,囤积居奇,他们将被告发。54名忠于共和政府的士兵正保卫首都的水源。佛朗哥将军自从带着来自摩洛哥的军队在卡的斯登陆并发动了内战之后,已经运动到阿尔赫西拉斯。他正企图沿着海岸去往被称之为叛军大本营的马拉加。佛朗哥宣称“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们胜利的进军,西班牙得救了!”佛朗哥强烈要求共和政府解散。此外,在南部前线,右派力量正向塞维利亚挺进。政府军的飞机轰炸了马略尔卡岛上帕尔马市的叛军阵地。许多叛军企图乘小汽船逃跑,但是他们被政府军的潜水艇抓住。从北部向马德里挺进的叛军已经由于共和政府军队凶猛的反击而减缓下来。政府宣布已经有成千的叛军被处死。在北部,叛军控制了圣塞瓦斯蒂安周围的乡村。得到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支持的忠于共和政府的军队还没有力量能阻止叛军的稳步前进。据说成千的巴斯人参加了叛军,叛军的飞机扫射了圣塞瓦斯蒂城的街道。虽然政府最近在马德里附近炫耀自己的军事力量,但它的政治力量比起它的军事力量来却相形见绌,佛朗哥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出的威胁使政局动荡不安,致使西班牙在24小时之内换了3届政府。
㈥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为什么要独立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原因:
1、分离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加泰罗尼亚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地区,有自己的语言,历史上曾一直要求能够获得高度自治权。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愿望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一直存在。
2、国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泰罗尼亚地区拥有700多万人口,占西班牙总人口的约六分之一。然而这个地区创造的GDP占了整个西班牙的20%,因而也是西班牙十分富庶的地区,2008年经济危机重创西班牙后,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加重了加泰罗尼亚的经济负担。
根据自治政府2012年发表的2006-2009年加泰罗尼亚财政报告显示,此四年间,占全国总人数16%的加泰罗尼亚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8.6%,位列全国第一;上缴税款占政府财政收入的19.5%。然而,政府对加泰罗尼亚的财政拨款则仅占全国的14%。这引起了一些加泰罗尼亚人的不满。
3、加泰罗尼亚地区部分民粹政党的推波助澜起到了主要作用。民粹政党利用西班牙和加区的社会经济矛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操纵民意,以达到选举目的。
(6)西班牙为什么要共和扩展阅读:
加泰罗尼亚地区于1469年成为西班牙王国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加区自认为有独立于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部分民众有独立倾向。1931年,西班牙成立共和国,加区开始享受高度自治,但在佛朗哥统治期间又遭到全面压制。1975年佛朗哥去世后,西班牙进入民主转型。
1978年,西班牙新宪法赋予加区高度自治权。2006年,西班牙议会通过一项新的自治法令再度扩大了加区的自治权,但西班牙宪法法院2010年判决这一法令部分内容违宪。受这一判决刺激,加区民族主义情绪重新高涨。
2 012年,支持独立的政党在加区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2014年11月,尽管遭宪法法院禁止,加区政府仍执意举行了独立公投,约540万选民中有230万参加投票,其中80.8%赞成独立。2015年11月9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议会投票赞成了从西班牙独立的决议,并推出了所谓的独立路线图。
2016年10月6日,加泰罗尼亚议会通过法案,2017年9月再举行独立公投。 2017年9月29日,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者参加了独立前的最后一次公投集会。 2017年10月2日凌晨,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宣布,90%的选票支持加泰罗尼亚成立独立共和国。西班牙中央政府则宣布公投无效。
2017年10月28日,西班牙政府通过发布公告,正式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并解除该地区高级领导人职务。
㈦ 西班牙是如何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西班牙位于西欧,20世纪30年代前是一个半封建的君主制国家。1931年4月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㈧ 二战结束后的西班牙,为何要倒行逆施复辟君主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所有战争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它改变了世界的局势。所以很多国家的君主制也都在二战之后废除了,也可以说是在一战和二战中间,世界上许多国家改变了自己国家的制度。
是因为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佛朗哥就把胡安·卡洛斯接回西班牙了,宣布卡洛斯会成为新的继承人,那么这个卡洛斯是什么人呢?是前国王的孙子。这也就是说,在卡洛斯登基后会成为新的国王,而有了国王,这也就意味着西班牙会复辟君主制。所以事情就在公元1975年卡洛斯登基,正式成为了西班牙的国王,随后君主制被复辟。令人震惊的是,复辟君主制居然得到了西班牙人民的支持,这在欧洲历史上可以说是无法想象会发生的事情。
你们觉得西班牙在复辟君主制后还会废除君主制吗?
㈨ 西班牙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1、西班牙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2、西班牙现行宪法于1978年12月6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同年12月29日生效。宪法规定西班牙是社会与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王位由胡安·卡洛斯一世的直系后代世袭。最高元首(国王)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代表国家。政府负责治理国家并向议会报告工作。宪法承认并保证各民族地区的自治权。西班牙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审批财政预算,监督政府工作。立法权以众议院为主,参议院为地区代表院。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3、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古代的帝王独裁,变成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主流观点。在宪政体制下由一个世袭或选出的君主作为元首的政体。经济基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限制王权的传统。广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这个更常被称为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国家元首是一位君主(皇帝、国王、大公等等,教皇有时也被看做是一个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