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怎么脱离西班牙的
‘壹’ 荷兰跟西班牙是什么关系
跟足球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荷兰跟西班牙都是南非世界杯四强。
荷兰曾经是西班牙的一个省。
1581年7月26日,乌特勒支同盟正式宣布废黜菲利浦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脱离西班牙独立。因荷兰省最大,经济最发达,所以也称为荷兰共和国,并选举奥兰治·威廉为领袖。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败,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干涉北方七省的力量。也就是在这一年,联合省在奥兰治·摩里斯的领导下宣布成立荷兰共和国。但是顽固的菲利浦二世不承认他的失败,直到他死后的1609年西班牙才与荷兰签订为期12年的休战协定,40年后,也就是1649年在《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中,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荷兰共和国,
‘贰’ 荷兰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
荷兰独立战争指的是尼德兰在1566—1609年期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既是一场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兰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荷兰的胜利而结束,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位于莱茵河、默兹河、些耳德河下游以及北海沿岸的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和法国北部的一小部分。尼德兰古代曾由罗马统治,中世纪初期成为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组成部分。11—14世纪,尼德兰分裂成许多封建领地,多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14世纪至16世纪中期,通过中世纪的王朝婚姻关系和王位继承,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
荷兰尼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成长较快。制造呢绒、丝绸、亚麻布、地毯、肥皂、玻璃器皿、皮革和金属制品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布鲁日、安特卫普成为重要的贸易、商业和国际信贷中心。安特卫普有1000多个外国银行和商号的分支机构,还成立了商品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港内可同时停泊2000余艘船只。佛兰德尔和布拉班特的农村中,农民份地改为短期租地,富裕的市民和部分佃农购买贵族土地经营农场,采取封建或者半封建的剥削方式。尼德兰北方最发达的省份是荷兰和泽兰。16世纪,这些地区的毛纺织业、渔业、造船、制绳、制帆等行业已多半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代尔夫特、多德雷梅特等城市的啤酒商人通过借贷契约和预付货款的办法把农民变成自己的剥削对象。阿姆斯特丹逐渐垄断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北方农村的封建关系一向薄弱,很快出现了贵族改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现象。
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和束缚。西班牙国库收入的一半来自尼德兰。腓力二世通过拒付国债、提高西班牙羊毛出口税、限制尼德兰商人进入西班牙港口、禁止他们同西属地贸易等办法扼制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手工工场倒闭、工人失业。西班牙专制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教会迫害。查理一世曾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颁布“血腥诏令”,残酷迫害新教徒。腓力二世加强教会权力,命令尼德兰总督一切重大事务听从教会首领格伦维尔的意见,并且拒绝从尼德兰各地撤走西班牙军队。
面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以宗教斗争为先导的尼德兰民众反封建斗争逐步高涨。加尔文教在尼德兰的教徒迅速增多,不时发生武装的加尔文教徒同当局和教会的冲突。在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压力下,腓力二世召回格伦维尔,答应撤走西班牙军队。但在1565年又秘密制定了残酷镇压尼德兰革命势力的计划。1566年,以奥伦治亲王威廉为代表的尼德兰贵族向西班牙国王请愿,表示忠于国王,要求废除宗教裁判所,缓和镇压异端的政策,召开三级会议解决迫切问题,但毫无所获。同年夏天,激进的加尔文教会要求贵族们“继续前进”。至此,贵族中的激进派加入到加尔文教会和革命群众的行列,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马特为首的激进群众掀起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安特卫普、瓦朗西安爆发了起义,大批手工工场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分子组织起名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袭击西班牙军队。1568年,奥伦治亲王从国外组织一支雇佣军进行了有限的战斗。1572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普遍发动起义,将西班牙军队驱逐出境,到1578年几乎整个荷兰和泽兰都获得了独立。最重要的几次战役是哈勒姆保卫战(1572年12月—1573年7月)、阿尔克马尔保卫战(1573年)、莱顿保卫战(1573年10月—1574年10月)以及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人的战役(1578年)。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举行起义,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也被推翻。
哈勒姆保卫战,全城居民奋起自卫,同仇敌忾,给西军造成重大伤亡,但终因弹尽粮绝而陷落。阿尔克马尔保卫战,使西军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弃城撤军。莱顿保卫战,市民坚持数月之久,甚至在粮绝之时仍拒不投降,直到“海上乞丐”游击队水淹西军,西班牙军队才仓皇逃窜……
1576年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召开,11月8日北南双方缔结《根特和解协定》,要求联合驱逐西班牙人,召开新的三级会议解决宗教问题,成立政府。政权落入反动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人士手中。三级会议对西班牙采取妥协态度,使得尼德兰各地爆发新的起义,反西斗争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1577年,南方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奥伦治亲王手里。他坚持用妥协的办法统一全国,依靠雇佣军,反对以武装的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革命军队。结果是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保守势力压制、排斥和打击革命势力,积极的革命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手工业者、熟练工人等)大批迁入北方。
1580年1月,荷兰、泽兰等10多个省的代表在乌得勒支缔结“乌得勒支同盟”,宣布要联合行动,“像一个省那样”,并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5月,奥伦治亲王威廉也在盟约上签字。次年,格罗宁根等几个省和地区也加入同盟。1581年7月26日,乌得勒支同盟的三级会议正式通过《誓绝法案》,废黜腓力二世,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新组成的国家称“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故又称“荷兰共和国”。
从1581年起,西班牙军队对南方发动反扑。1585年3月攻陷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保卫战持续13个月最终陷落,南方革命失败。1587年,荷兰共和国和英、法结成同盟,共同抗击西班牙,使荷兰独立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战役是纽波特会战(1600年)、西军攻克奥斯坦德之战(1601—1604年)、在上艾瑟尔和聚特芬反击西班牙统帅斯皮诺拉进军之战(1606年)以及荷兰海军获胜的直布罗陀海战(1607年)。长期的战争和多次失败,特别是“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元气大伤,极为虚弱,被迫于1606年同荷兰共和国谈判,并于1609年4月签订所谓《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南方仍然处于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战期满后,战争重新爆发,并成为30年战争(1618—1648)的一部分。1648年在签订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同时,也签订了《荷西和约》。西班牙终于正式承认联省共和国独立,承认尼德兰南部归荷兰共和国。
荷兰独立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西班牙的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摧毁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力军是城市平民和农民,思想旗帜是加尔文教。由于资本主义还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特别是南方的资产阶级同西班牙还有难以割舍的联系,因此使得这场革命战争异常复杂、曲折和持久,经历了几次反复。
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独立战争中,尼德兰并没有制定一个像样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政策,它的最后胜利归功于以下几点:1.尼德兰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进步力量对落后的、非正义力量的殊死搏斗,人民群众发挥了无比的创造力和英勇的革命精神,作出了巨大的牺牲。2.尼德兰革命有一个复杂但可以争取的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西班牙同欧洲大陆各国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无形之中给了尼德兰革命一个可以回旋、能够持久斗争的有利条件。只要革命之火不熄、独立意志不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3.荷兰独立战争,就其所进行的大部分战役而言,是一场要塞和城市攻守之战。尼德兰人民利用自己熟悉地形、气候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全民(城)老少全力抗战,创造了不少城市攻防战术和措施,虽然不是每战必胜甚至是败多胜少,但仍然为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石。荷兰独立战争对以后要塞攻防战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它不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政权落入大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手中,限制了工业资本的发展。因此,荷兰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商业资本和贸易的推动,虽可蓬勃发展,但缺少后劲,好景不会太长。荷兰独立战争胜利后,荷兰在17世纪中期迅速崛起。它的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有三大支柱,即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凭借这三大支柱,荷兰成为东方贸易的霸主、欧洲金融的中心和世界性的“海上马车夫”。但这种以商业资本为动力的迅速发展为时不长,17世纪下半期即开始衰落。
尽管如此,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对此给予应有的评价,称它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
‘叁’ 荷兰是怎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
16世纪60年代末荷兰人在奥伦治亲王威廉一世的领导下开始为推翻西班牙人统治而斗争(见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大约80年的英勇斗争,西班牙于1648年被迫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承认荷兰的独立地位。这不仅是一次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荷兰人建立的“联省共和国”被K.马克思称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联邦议会会场 荷兰共和国时期 16世纪末,荷兰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海军,荷兰商船队逐步代替了西班牙商船队称霸世界海洋的地位,荷兰航海家和探险家很快发现和控制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海运路线,并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殖民地。1602年,荷兰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21年成立了西印度公司。这两个公司到处建立城堡和采购站,通过欺骗或收买当地首领,通过奴役和屠杀殖民地人民,确保了对欧洲国际贸易的垄断,夺取了巨额利润。在这个基础上,荷兰进入17世纪——“黄金世纪”。随着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大发展,阿姆斯特丹也迅速成长成为欧洲的银行业中心和“世界的仓库”。荷兰西部的围湖造田和围海造田的成就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大发展。在工业和手工业方面,荷兰的陶器、银器、纸张、布匹、图书和其他印刷品畅销欧洲。但从总的来看,荷兰商业资产阶级并没有充分重视用所积累的资本来发展工业,以致荷兰没能象英国那样实现工业革命,这正是荷兰早期资本主义的致命弱点。
‘肆’ 荷兰的面积人口非常小,在17世纪怎么成为的海上霸主
提起荷兰,你会想到什么?风车、郁金香,或者是同性婚姻,安乐死。在大家的印象里,荷兰就是一个风景绝美,充满各类自由化的国家。然而,去过荷兰的朋友都知道,荷兰这个国家地势很低,面积只有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1726万人(2018年数据),还不及我国的一个省,属于典型的西欧小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在17世纪却创造了奇迹,一跃成为海上霸主。当时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就是这种霸主地位的生动体现。我们今天说说,荷兰是怎么崛起乃至称霸的。
‘伍’ 荷兰是如何成为了17世纪的世界霸主的
荷兰,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在17世纪,这里只有300万人口。然而,在世界,荷兰却拥有欧洲四分之三的船只,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外贸易,被人们称为“上海马车夫”。小小的荷兰是如何成为当时的商业霸主的?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小编试着经过地理位置、商业精神和制度创新方面才解释下。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严格来说,荷兰只是尼德兰的一部分,荷兰国名的全称叫做“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也就是尼德兰王国。本文之后都使用尼德兰一词。尼德兰在日耳曼语中的意思为“洼地”。这里有一半的土地海拔都低于海平面,从中世纪开始,尼德兰人就使用风车将海水派出陆地,向大海索要土地。
在17世纪,荷兰的殖民势力已经伸向了全世界,占据了印度尼西亚、好望角、巴西、中国台湾、新阿姆斯特丹(纽约)等地。荷兰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拥有1.5万艘商船,是欧洲船只的一半以上,因此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成为了当时欧洲各国学习的榜样,英国的经济学家托马斯·孟于反复强调要向荷兰学习“重商主义”,俄国彼得大帝也曾两次到荷兰学习造船业。
‘陆’ 荷兰是如何摆脱西班牙的封锁的
荷兰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西班牙的高税收荷兰人民奋起反抗成为了独立国家
‘柒’ 荷兰独立战争的战争进程
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马特为首的激进群众掀起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安特卫普、瓦朗西安爆发了起义,大批手工工场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分子组织起名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袭击西班牙军队。1568年,奥伦治亲王从国外组织一支雇佣军进行了有限的战斗。1572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普遍发动起义,将西班牙军队驱逐出境,到1578年几乎整个荷兰和泽兰都获得了独立。最重要的几次战役是哈勒姆保卫战(1572年12月—1573年7月)、阿尔克马尔保卫战(1573年)、莱顿保卫战(1573年10月—1574年10月)以及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人的战役(1578年)。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举行起义,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也被推翻。
哈勒姆保卫战,全城居民奋起自卫,同仇敌忾,给西军造成重大伤亡,但终因弹尽粮绝而陷落。阿尔克马尔保卫战,使西军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弃城撤军。莱顿保卫战,市民坚持数月之久,甚至在粮绝之时仍拒不投降,直到“海上乞丐”游击队水淹西军,西班牙军队才仓皇逃窜。 1576年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召开,11月8日北南双方缔结《根特和解协定》,要求联合驱逐西班牙人,召开新的三级会议解决宗教问题,成立政府。政权落入反动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人士手中。三级会议对西班牙采取妥协态度,使得尼德兰各地爆发新的起义,反西斗争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1577年,南方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奥伦治亲王手里。他坚持用妥协的办法统一全国,依靠雇佣军,反对以武装的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革命军队。结果是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保守势力压制、排斥和打击革命势力,积极的革命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手工业者、熟练工人等)大批迁入北方。
1580年1月,荷兰、泽兰等10多个省的代表在乌得勒支缔结“乌得勒支同盟”,宣布要联合行动,“像一个省那样”,并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5月,奥伦治亲王威廉也在盟约上签字。次年,格罗宁根等几个省和地区也加入同盟。1581年7月26日,乌得勒支同盟的三级会议正式通过《誓绝法案》,废黜腓力二世,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
新组成的国家称“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故又称“荷兰共和国”。
从1581年起,西班牙军队对南方发动反扑。1585年3月攻陷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保卫战持续13个月最终陷落,南方革命失败。1587年,荷兰共和国和英、法结成同盟,共同抗击西班牙,使荷兰独立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战役是纽波特会战(1600年)、西军攻克奥斯坦德之战(1601—1604年)、在上艾瑟尔和聚特芬反击西班牙统帅斯皮诺拉进军之战(1606年)以及荷兰海军获胜的直布罗陀海战(1607年)。长期的战争和多次失败,特别是“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元气大伤,极为虚弱,被迫于1606年同荷兰共和国谈判,并于1609年4月签订所谓《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南方仍然处于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战期满后,战争重新爆发,并成为“30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一部分。1648年在签订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同时,也签订了《荷西和约》。西班牙终于正式承认联省共和国独立,承认尼德兰南部归荷兰共和国。
‘捌’ 17世纪后荷兰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那时候没有冰箱,这种方法很独特,所以,那就是为什么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特别是英格兰。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这种船,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1543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认同了这种说法;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的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了。但是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荷兰的独立战争爆发。一开始,西班牙的军队轻而易举地粉碎了荷兰人一盘散沙似的抵抗。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就有15万荷兰人死于非命。严峻的现实,让各自为政的荷兰省份不得不团结起来。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七个省的代表在这间大厅中签署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此后,战争开始向有利于荷兰人的方向转化,一方面是由于荷兰人的联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菲利普二世在欧洲四面树敌,连年的争霸战争耗尽了西班牙的国力。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
荷兰人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爽快地同意了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荷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
1581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它是一个城市银行、财政银行和兑换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有一定数量的支付款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对于荷兰的经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明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那时叫做“想象中的货币”。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
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马克思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厅。出于对质量的考虑,市民们没有预先规定工程完工的期限。实际上,他们一共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和超过70吨的黄金,来营造这座宏伟的建筑。1656年,新的市政厅落成。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但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玖’ 荷兰成立时为什么要断绝和西班牙的贸易谢谢
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所以要和断绝和西班牙的贸易
‘拾’ 请问西班牙海上霸权是如何被荷兰取代的
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营与殖民地的转运贸易。北部的荷兰省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阿姆斯特丹是重要的港口。
16世纪末荷兰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开始了荷兰控制世界的时代。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