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暖流为什么比墨西哥暖流弱
Ⅰ 日本暖流的介绍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大陆后的向北分支,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环,为全球第二大洋流,只居于墨西哥湾暖流之后。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我国台湾一带,东到日本以东与北太平洋暖流相接。为世界着名的暖流。其特点是:高温、高盐、水色高、透明度大。
Ⅱ 日本暖流的影响
日本暖流是整个东中国海环流的主干,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条件有重大影响
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环,为全球第二大洋流,只居于墨西哥湾暖流之后。自菲律宾开始,穿过台湾东部海域,沿着日本往东北向流,在与亲潮相遇后汇入东向的北太平洋洋流。黑潮将来自热带的温暖海水带往寒冷的北极海域,将冰冷的极地海水温暖成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黑潮得名于其较其他正常海水的颜色深,这是由于黑潮内所含的杂质较少,阳光穿透过水的表面后,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当的快,就像搭上高速公路般,可提供回流性鱼类一个快速便捷的路径,向北方前进,故黑潮流域中可捕捉到为数可观的回游性鱼类,及其他受这些鱼类所吸引过来觅食的大型鱼类。
黑潮的速度约为100至200公分每秒,厚度约在500到1000公尺,宽度约200多公里。于日本四国的潮岬外海测得海水流量达6500万立方公尺/秒,约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流量之360倍。黑潮年平均水温约摄氏24至26度,冬季约为18至24度,夏季可达22至30度。黑潮也较邻近的黄海高7至10度,冬季更可高出20度。 黑潮的主流并非沿着东亚大陆边缘流动,而是沿着东亚岛弧流动,因此,黑潮对岛弧的影响也较大陆显着。然黑潮的支流延深进入东亚大陆的边缘海,也对大陆区域造成一定影响。
Ⅲ 为什么大西洋暖流的势力大于日本暖流的势力
北大西洋暖流(North-Atlantic Current)
是西风带作用于墨西哥湾暖流而产生的
又名北大西洋西风漂流。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系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源于纽芬兰浅滩外缘,在北纬40°附近折向东北流,在北纬50°附近,主干流向东北,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主干段流速每秒0.25~0.50米,向北递减。表层水温7~15℃,流量每秒2000~4000万立方米。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大陆后的向北分支。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我国台湾一带,东到日本以东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相接。为世界着名的暖流。其特点是:高温、高盐、水色高、透明度大。 其形成有三方面的因素:一、北赤道暖流遇大陆而偏转北上。二、夏季海洋风的吹拂和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吹拂。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日本暖流是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东部向北偏转而形成的。它的主流沿台湾岛的东岸、琉球群岛的西侧向北、直达日本群岛的东岸,在北纬40°附近与千岛寒流相遇,在西风吹送下,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大的一股暖流,它在台湾岛东面的外海处,其宽度约有100—200千米,深200米,最大流速每昼夜可达60—90千米,平均流量每秒约2200万立方米。由于日本暖流来源于北赤道暧流,因此水温和盐度均较高。水温夏季达29℃,冬季为20℃,二者向北逐渐降低;盐度在150—200米层达到最大值,为3.48—3.5%。 日本暖流是整个东中国海环流的主干,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条件有重大影响
Ⅳ 日本暖流对东亚地区影响最强和最弱的季节分析原因
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把暖流影响带到陆地
Ⅳ 提出欧洲地区2010~2011年冬季“千年极寒论的依据之一是某暖流较往年减弱,此暖流为什么是墨西哥
欧洲旁边是大西洋,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在太平洋。巴西暖流在南半球,欧洲在北半球
Ⅵ 【地理解疑】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却是寒流
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南北半球不同的海陆面积分布造成的。
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洋相对独立分隔,实际上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分别是太平洋的日本暖流和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的延伸,所以海水温度相对较高,呈现暖流性质。
而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高纬海水与西风漂流海水交换多,南半球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寒流)之间没有大陆相隔,因此南极寒流的汇入也是南半球西风漂流成为寒流的重要原因。
(6)日本暖流为什么比墨西哥暖流弱扩展阅读:
世界表层海水大规模地往一个方向运动就是洋流,洋流对于地球表层系统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随着洋流的运动,使得地球高低纬度之间海水的热量能够进行交换,维持着全球的热量平衡。所以,我们根据洋流的温度情况,分为暖流和寒流。
一般来说,从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洋流,就是从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属于暖流。
从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的洋流,就是从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属于寒流。
Ⅶ 请问日本暖流是否受西风带影响.秘鲁寒流是否受西风带影响,为啥都哪些洋流运动受风带影响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大陆后的向北分支.
其形成有三方面的因素:一、北赤道暖流遇大陆而偏转北上.二、夏季海洋风的吹拂和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吹拂.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日本暖流的形成是不受西风影响的,但它形成后却受西风影响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秘鲁寒流又称洪堡德寒流,是一支补偿流,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它始于南纬45°左右的西风流,贴近南美西海岸经智利、秘鲁、厄瓜多爾尔尔等国北流直到赤道海域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
秘鲁寒流的成因是底层海水补充上层海水,故属于补偿流.
风海流有: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Ⅷ 如果全球变暖,那么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暖流势力将会变强还是变弱
偶只能说,世界真奇妙。
按理时候变暖后,冷空气将减少,可去年的气温就极冷,这主要还是和2极有关系,所以这个东西除了专业人员没人会去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