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

西班牙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 2022-07-22 00:56:13

1. 西班牙帝国的黄金年代

日不落帝国(1521—1643年) 16及17世纪有时被称为西班牙的黄金年代(SiglodeOro)。
在16世纪,西班牙就从新西班牙得到了相等于1万5千亿美元(1990年的物价)的黄金及白银。当时其版图之广,使之经常被誉为“日不落帝国”。这个黄金时代中运转不灵的帝国,其权力重心并非远在内陆的马德里,而是塞维利亚。哈布斯堡王朝挥霍从卡斯蒂利亚和美洲殖民地得来的财富,为其利益而在欧洲屡开战端,数次拖欠借款,使西班牙破产。帝国与卡斯蒂利亚人民的矛盾,终于引发1520至22年的卡斯蒂利亚社区起义。哈布斯堡的政治目标有数:
获取美洲(金、银、蔗糖)和亚洲的产物(瓷器、香料、丝绸)。
削弱法国的势力,并阻止其东进。
维持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的霸权,以助天主教抵抗宗教改革。
抵抗穆斯林对欧洲的威胁,尤其针对奥斯曼帝国。
两位天主教君主(ReyesCatólicos)的政治婚姻,使其外孙查理继承了卡斯蒂利亚在美洲的帝国、地中海的阿拉贡帝国(包括今意大利大部份地区)、神圣罗马帝国、低地国家及弗朗什孔泰的王位。故此,此帝国是以领土传承而建立,而非征战。
查理平定了卡斯蒂利亚社区起义后,成为欧洲最有权势的人,其欧洲帝国无可匹敌,直到拿破仑年代为止。此外,他又尝试在沃木斯议会遏止宗教改革,但马丁·路德拒绝公开放弃其“异端邪说”。而且,他对宗教的虔诚,并未能阻止其哗变的部队劫掠罗马教廷。
哥伦布之后,一群称为西班牙征服者的探险战士继续在新大陆开拓殖民地。这些军队利用当地族群和国家的争端以获益。当地一些势力为了打败比自己强大的敌人,而过于渴求与西班牙人结盟,例如印加人及阿兹特克人。后来,其他欧洲殖民势力都经常利用同样的战术。而且,疫病的传播也使西班牙人更轻易征服美洲大陆。疫病(例如天花)在欧洲常见,在新大陆却从未出现,使得大量美洲原住民死亡。这造成劳工短缺,因此殖民者最初非正式地渐渐开始大西洋奴隶贸易(详见美洲原住民人口历史)。
当中最成功的西班牙殖民者领袖,可能是荷南·科尔蒂斯。他带领一支小军队,并同时有大约二十万名美洲原住民的支持,于1519至21年间征服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将墨西哥纳入西班牙帝国版图,作为建立新西班牙的基础。此外,佛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后来更成为秘鲁总督,可说是同等重要。征服墨西哥后,黄金城市的传言(北美洲的基维拉和西沃拉Quivira、Cíbola;南美洲的黄金国ElDorado)引起更多远征活动,不过很多都空手而回;即使找到城市的人,都发觉所得的比预期少得多。其实,矿场成立后,美洲殖民地才开始为王室带来大部分收益,例如波托西矿场(1546年)。
1521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发觉其国被哈布斯堡领土包围,于是攻击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属地,再次引起两国的冲突。法国遭遇灾难性败绩,先后在比克卡会战(1522年)、帕维亚会战(1525年,弗朗索瓦本人被虏)和兰德里亚诺战役(1529年)受挫。结果,弗朗索瓦退出战争,再次放弃米兰予西班牙。 帕维亚会战及奥格斯堡和约(1525—1555年) 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会战中击败法国,使很多意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担心他将会继续扩张势力。当时,教皇克莱芒七世倒戈支持法国及意大利一些重要城邦,参与针对哈布斯堡帝国的科尼亚克同盟战争,但是失败。
后来在1527年,查理渐渐厌倦教皇干预他认为与宗教毫无关系的事务,并攻陷罗马,使教皇蒙羞。结果,克勉七世与继任的教皇与世俗势力交往时,都显得加倍谨慎。
1529年,教皇与查理签署巴塞罗那和约,建立更和谐关系。西班牙正式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而查理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伦巴第)。而且,西班牙需要出兵,以推翻佛罗伦萨共和国。
1533年,克莱芒七世拒绝让亨利八世离婚,主要原因是他不希望触怒查理五世,令罗马再度被洗劫。
1522年,葡萄牙人斐迪南·麦哲伦主导一支西班牙船队进行环球航行,途中在菲律宾去世。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JuanSebastiánElcano)将会承继领导工作,使航行成功。
1528年,着名海军上将安德烈亚·多里亚(AndreaDoria)与查理五世结盟,打败法国军队,使热那亚重新独立,也让查理有改善财政的机会。同年,热那亚的银行首次借贷给查理。
西班牙更积极在新大陆建立殖民地,在1530年代建立新格拉纳达(今哥伦比亚),在1536年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
西班牙曾订立法例,保护其美洲殖民地的原住民,首条法例在1542年建立。法例的法律意义,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础。欧洲殖民者借着殖民地的遥远,感到权力受制时,便发动叛乱,使部分新法律(LeyesNuevas)被废除。后来,约束力较弱的法律订立,用以保护原住民,但纪录显示这些法律效力不足。监护征赋制(Encomienda)重新建立,印地安人不受保护,反而受到剥削。
1543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宣布首次与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结盟,并与奥斯曼军队占领西班牙控制的城市尼斯。亨利八世虽然不满查理五世阻止他离婚,但更不满法国,所以跟查理五世一起侵略法国。虽然西班牙在萨伏伊的切雷索莱战役遭受重大挫败,但法国仍然难以威胁西班牙控制的米兰,又在北方败于亨利八世,故此被迫接受不利的条件。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领导奥地利军队,继续在东方与奥斯曼军队交战。查理则处理早前未解决的国内问题,由路德派德意志诸侯及其他新教邦国组成的施马尔卡尔登同盟。
这个同盟已经跟法国结盟,并阻止一些德意志人企图破坏它的行动。可是,法王弗朗索瓦在1454年战败,使其与新教徒的同盟瓦解,令查理有可乘之机。首先,在1545年,特伦托大公会议举行,查理尝试进行和谈。然而,新教领导层在会上感到被天主教徒出卖,于是参与由萨克森选帝侯莫里茨发动的战争。于是,查理带领来自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入侵德意志,希望能恢复帝国统治。1547年,查理的军队在重要的米尔贝格战役击败新教徒,令施马尔卡尔登同盟崩溃。1555年,查理与新教邦国签署奥格斯堡和约,并根据他的“统治者的宗教乃人民的宗教”(拉丁语:cuiusregio,eiusreligio)原则,重建德意志地区之稳定,但并不受西班牙和意大利宗教人士的欢迎。查理对德意志的政策,令西班牙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天主教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保护者。这样的先例,在七十年后令西班牙参与战争,并结束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查理决定多在海岸与奥斯曼军队作战,结果牵制了奥斯曼军队企图在地中海东部进侵威尼斯共和国领土之攻势。当奥斯曼军队进犯西班牙东岸,查理才亲自率兵进攻非洲大陆(1545年)。 圣康坦到勒班陀战役(1556—1571年) 查理五世唯一合法婚姻所生的儿子腓力二世(1556至98年在位)与叔父斐迪南一世瓜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腓力二世视西班牙为他帝国的基础,但西班牙人口仅有法国的三分之一,难以为帝国提供足够的兵力。后来,腓力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联姻,使西班牙与英格兰结盟。
但是,西班牙仍然未得和平。1547年,深具野心的法王亨利二世登位,不久就再与西班牙发生冲突。腓力二世继位后,继续进行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先后在皮卡第的圣康坦战役和格拉沃利讷战役击败法军。1559年,两国签署卡托—康布雷齐和约,永久确认西班牙在意大利的主权。和约签署后庆祝典礼举行,亨利参加马上枪术比赛时被断矛插中,数天后去世。在往后的三十年,法国陷入长期内战与动荡,故此不能在欧洲强国竞赛中与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竞争。于是,由1559至1643年,没有法国威胁的西班牙国力达到巅峰,版图扩张至最大。
1557年,腓力二世统治的西班牙面对破产,于是给热那亚银行财团发展的机会。它们使德意志银行集团陷入混乱,并取代富格尔家族(TheFuggers)成为西班牙的金融巨头。哈布斯堡王朝制度累赘,热那亚银行为之提供流动借款和可靠的稳定收入。王朝则协助银行,将塞维利亚不太可靠、来自美洲的白银迅速运到热那亚,以提供更多资本。
1565年,佩德罗·梅嫩德斯·德阿维莱斯(PedroMenendezdeAviles)创立圣奥古斯丁,并建立殖民地佛罗里达。后来,法国海军军官让·里博(JeanRibault)与150名同胞企图在西班牙佛罗里达建立非法殖民地,不久后被德阿维莱斯击败。圣奥古斯丁很快就成为重要的战略地点,让满载金银的西班牙船只从新大陆的殖民地航行到西班牙。
同年的4月27日,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MiguelLópezdeLegaspi)在菲律宾创立首个永久的西班牙殖民地,马尼拉大帆船正式开始服务。这些大帆船把货物经太平洋从亚洲运载到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然后,货物又在墨西哥运上西班牙珍宝船队,最后运返西班牙。1572年,西班牙为了促进此贸易活动,建立了马尼拉。
当时,西班牙需要军队负责占领葡萄牙,以稳定对其之统治。而在1576年破产的西班牙,就仍然在恢复元气。1584年,奥兰治的威廉被一名神智不清的天主教徒刺杀。这位受尼德兰人欢迎的抗争领导人之死,似乎能令战争结束,但事实恰恰相反。1586年,伊丽莎白一世出兵支持尼德兰和法国的新教徒,其部下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Drake)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攻击西班牙商船,并特地主动进攻港口加的斯。1588年,为了停止伊丽莎白一世的干预,腓力派遣无敌舰队以攻击英军。当时天气良好,英格兰派遣较小型和敏捷的战舰,而且得到在尼德兰的间谍帮助,得以做好做战准备。结果,英军击败了为数更多、防备更佳的西班牙战舰。虽然西班牙遭受重大挫败,但随后的德雷克—诺里斯远征(1589年)是英西战争(1585至1604年)的转捩点,使西班牙占上风。几乎人人都肯定西班牙的舰队是欧洲最强,直到1639年的唐斯战役中,逐渐疲乏、弱态渐现的西班牙被尼德兰海军击败。
法王亨利二世去世后,西班牙参与法国的宗教战争。1589年,瓦卢瓦王朝最后的国王亨利三世在巴黎城外去世。其继位者、首位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纳瓦拉的亨利四世是能力出众的领导者。他在阿尔克战役(1589年)和伊夫里战役(1590年)击败法国天主教联盟,取得重要胜利。腓力二世坚决要阻止亨利成为法国国王,于是分派军队到尼德兰,并在1590年入侵法国。

2. 西班牙的文学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

1492年到1659年之间,Miguel de Cervantes(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的作者,Lope de Vega 等着名作家都是这个时代出生的,Lazarillo de Tormes, La Celestina等经典作品也是这个时代的

3. 什么是西班牙黄金时代

西班牙文学
十六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9.洛贝•德•维加是“黄金时代”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他最优秀的作品是《羊泉村》。
10.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中译本名《小癞子》)。
11.“黄金时代”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的创作。西班牙文学由于他的成就而登上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高峰。他的不朽名作《堂吉诃德》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硕果之一。

4. “西班牙黄金时代”指的是哪个时期期间有哪些杰出的人物

十六世纪是西班牙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西班牙继承了广阔的领土, 同样也继承了更多的宗教责任。其两代君主基于对宗教的狂热, 肩负起保卫基督教世界的重任。为了实现宗教的纯洁与统一, 他们常年征伐, 不仅对欧洲的新教势力大肆镇吅压, 还对土耳其进行远征。
西班牙“黄金时代”的战争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战争的背后则是对王朝利益的维护。
十六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洛贝•德•维加是“黄金时代”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他最优秀的作品是《羊泉村》。
“黄金时代”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的创作。西班牙文学由于他的成就而登上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高峰。他的不朽名作《堂吉诃德》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硕果之一。

5. 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历史

与法国争霸

1494年开始的意大利战争本来是米兰国内部斗争引发的,当时一方借助于那不勒斯王国,另一方借助于法国。但意大利北部历来是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必争之地,所以法国一介入,奥地利和西班牙也随即介入。他们联合了一些小国家先后组织了两次反法神圣同盟把法国赶出了意大利。

查理五世后,其帝国庞大的身躯,其统一欧洲的计划让英国、法国、丹麦等新兴国家甚至整个欧洲感到了威胁,其中尤以法国最为敏感,因为法国的东、北、南三面都被它包围。因此,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反对查理五世,他从外交上积极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势力,这也是法国此后二百年间的对外政策基轴。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就这样逐渐演变成欧洲的第一次争霸战,战争的主角就是法国和查理五世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1515年,法国派兵攻占了米兰,但在第二年就被打退。1523年,佛朗西斯又派兵进入意大利,结果仍是败退。1524年10月,佛朗西斯在打败趁势进入法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后,攻入意大利,直取米兰,但在1525年的巴威亚战役中兵败被俘。作为俘虏,佛朗西斯被迫签订了《马德里条约》,交出勃艮第公国,放弃对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米兰的要求。在他回国后,马上推翻了条约,准备再战。

查理五世取得的巨大成功使教皇也感到害怕了,两次反法同盟的盟友教皇克力门七世也起来反对他了。教皇组织了科涅克同盟,在法国领导下反对查理五世。查理派遣了一支军队在波旁公爵的率领下进攻罗马。波旁公爵在罗马城下战死,于是他率领的约两万德意志和西班牙雇佣军便失去了控制。1527年5月,他们冲进罗马城烧杀抢掠,把圣体盒拿去当夜壶,把十字架当靶子,把修道院改成妓院,教皇也被捉了。此事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终结的标志。两年后,查理在博罗尼亚会见了教皇,这是天主教皇帝与教皇的第一次会面,他双膝跪下,为罗马事件表示歉意,教皇原谅了他。三个月后,查理接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金皇冠后,坚持为教皇执镫,表示他精神上服从教皇。

此时的法国选择了和土耳其联合。在海上, 法国、土耳其和热那亚的舰队于1528 年对西班牙舰队及那不勒斯和西西里采取了联合行动, 迫使查理五世不得不全力关注地中海。 1536年,法土条约签订后,法国和土耳其海军常常一起行动,法国的马赛港就停泊着土耳其军舰。1538 年法土舰队进攻威尼斯,同年的普雷维沙海战后, 奥斯曼帝国开始享有地中海的海上优势, 查理五世受到遏制。1542 年, 法土两国又一次采取海上联合行动, 进攻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尼斯。在行动过程中, 土耳其舰队停靠土伦港, 并设立了海军前线指挥所, 以至当时该港被称为“君士坦丁堡第二”。亨利二世继承王位后, 继续执行其父佛朗西斯一世的政策, 仍保持与土耳其的同盟关系, 同时在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因此, 法土同盟的重要意义在于: 法国把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引入到欧洲国际关系, 将整个欧洲大陆的敌人引入欧洲大陆的权力政治之中, 迫使哈布斯堡王朝陷于两线作战的窘境,从而最终在欧洲恢复并维持了一种均势,维护了法国和其他正在兴起的、反抗查理五世霸权企图的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1544年,查理五世攻入法国,法国求和。3年后,佛朗西斯死后,他的儿子亨利二世又恢复了战争。查理五世在1556年退位后,战争在亨利二世和菲利浦二世之间进行,1557年和1558年法军连遭失败后,两国于1559年签订了《卡托-康布雷西和约》,实现了和平,法国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卡托-康布雷西和约》也标志着查理五世欧洲霸权图谋的失败和以均势为基础的欧洲体系的初步形成。

反对宗教改革

除意大利战争外,查理五世还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在德意志发生的宗教改革。查理计划的首要目标是统一德意志,以壮大帝国的力量。因此,自诩为天主教正统的查理不会容忍反对罗马天主教廷的宗教改革。然而不可遏止的洪流还是把他的计划冲得七零八落。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这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政府作为自己发展经济的后盾,但德意志境内分布的大大小小各行其是的独立力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教会也日益腐化,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中央集权政府抵制腐化的教会时,教会仍利用德意志的分裂进行掠夺。据统计,在16世纪初,每年从德意志流入教会的财富为30万金币,而当时的德意志税收只有1?4万金币,德意志成了“教皇的奶牛”,这招致了广泛的反对。当时全德意志约有1/3的土地属于教会财产,这是各路诸侯不能容忍的。

1517年,教会大力推行赎罪券,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箱时叮当一响,其已死亲属的灵魂马上就从炼狱飞升天堂。这种说法与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从《圣经》中所得出的理论完全相反。1517年11月1日晨,马丁?路德将着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维腾堡教堂的大门上。由于印刷术的帮助,《九十五条论纲》迅速传播,被译成多种文字,一个月之中就传遍了整个欧洲。形势的发展使原本对《九十五条论纲》不屑一顾的教皇利奥十世不得不重视起来。1519年3月,经过谈判,马丁?路德写信向教皇请罪,并呼吁德意志各阶层忠于罗马教会。尽管路德作了让步,但教会中的强硬派不肯罢休,他们派出了着名神学家约翰?艾克与路德辩论,结果路德输了。1520年,教皇驻德使节宣布将路德开除教籍,当众焚毁其着作。教皇于6月15日勒令马丁? 路德放弃自己的观点,于是路德被迫与教会决裂。

面对宗教改革,此时的德意志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三派势力:一是反对宗教改革的保守派;一是主张建立摆脱罗马教会控制的国家教会的温和改革派;一是主张变革整个社会制度的激进改革派。查理五世出于正统的天主教观念,支持保守派。但由于意大利战争的拖累以及不愿意得罪温和派势力,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对待马丁?路德。1521年4月18日,在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威吓马丁?路德失败后的第二天,虽然查理五世发表声明说“朕决心用朕之王国和领土, 朕之朋友, 朕之身躯,朕之鲜血, 朕之生命及朕之心灵来捍卫它(天主教信仰)” ,表明了自己坚定的保守派思想。但他其实是在马丁?路德离开沃尔姆斯后才下逮捕令的,后来马丁?路德被支持宗教改革的选侯菲特烈派人以绑架的形式保护下来。5月6日,帝国会议发布了《沃尔姆斯敕令》,宣布马丁?路德为异端,并在帝国境内逮捕马丁?路德及其支持者。这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1531年,新教徒们组织了一个斯玛卡德同盟,来反对查理五世和天主教诸侯,天主教诸侯则针锋相对地组织了一个纽伦堡同盟。1535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力量不足的旧教徒旧教徒指支持罗马教会的诸侯,后文中的新教徒指支持路德派的诸侯。不得不寻求新教徒的帮助,新教徒趁机扩大势力。1536年,纽伦堡联盟瓦解,一些旧教诸侯也倒向新教徒。与此同时,英国和北欧诸国纷纷建立国家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原本信奉旧教的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为了对抗查理五世也转而支持新教徒。1540年,为了扭转局势,查理五世提出新旧教诸侯进行谈判,探讨建立德国教会的可能性。在谈判破裂后,1546年,查理五世决定动用武力来打败新教徒。在作战中,不顾自己痛风的毛病,他骑在一匹大黑马上达21个小时,而且始终冲在前面。1550年,他颁布《血腥诏令》,宣布镇压新教,恢复旧教的统治。这个明显抬高世俗皇权的诏令引起了教皇和所有诸侯的不安,他们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查理五世。1552年查理五世被打败。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派的合法地位,并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各诸侯拥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利。德国的宗教改革在其他国家引起了连锁反应,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运动,派生出许多脱离罗马教廷的新教派,如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宗教改革取得了成功,这其实是以宗教改革的形式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查理梦寐以求的帝国境内的宗教统一变成了泡影,德意志不仅没有统一反而更分裂了。1556 年查理五世退位, 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斐迪南,统治着德意志帝国, 包括奥地利及其领地捷克和部分匈牙利;他的儿子菲利浦则统治西班牙、尼德兰和海外领地。查理帝国分解, 形成哈布斯堡王室的两个统治支系。
打击穆斯林
当查理在为帝国奔忙的时候,基督教的“老朋友”伊斯兰教又在欧洲东部方向威胁着欧洲诸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基督教反对伊斯兰教的天然保护人,查理的先辈伊莎贝拉女王光复整个西班牙的辉煌也促使他具有这种使命感。然而这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在其历史上最伟大的苏丹苏莱曼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横跨亚、非、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行政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行政管理之一,他们还拥有让欧洲许多国家羡慕的财政平衡。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样的一个强国,欧洲各大国都在避其锋芒。只有查理五世怀有击败异端的宗教热情,想要打败苏莱曼。轻率的企图产生了荒谬的行动。1526年,土耳其军队在莫哈奇大败查理五世的军队。1529年,维也纳受到围攻。

查理五世也不是没有胜利过。1534年,突尼斯哈夫斯王朝发生内乱,苏丹穆莱?哈桑被着名的“红胡子”巴巴洛萨就是红胡子的意思,赫尔丁是当时地中海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海盗。他投靠土耳其政府后,经常骚扰西班牙海岸,是查理五世的心腹之患。海盗巴巴洛萨?赫尔丁废黜。哈桑向查理五世表示要做永久的附庸。查理五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打击土耳其的势力。1535年,他在巴塞罗那集结了300艘战船,亲自登上一艘有80面金色船帆的大船,御驾亲征。3万人在迦太基废墟附近登陆,攻下了古莱特要塞,恢复了哈桑在突尼斯的统治。红胡子海盗逃往阿尔及尔。哈桑向查理称臣纳贡,并释放了2万名基督徒奴隶。查理凯旋而回,在意大利南部城市巴勒莫、墨西拿和那不勒斯停留时,居民热烈欢迎这位“在非洲和亚洲的欧洲捍卫者”,入城时在一些旗上写着“从旭日东升直到夕阳西下”,这应该就是指他的国土广袤,可能也是后世日不落帝国说法的起源。查理这次胜利的一个后果就是法国与土耳其结盟,他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1541年,受这次胜利的影响,为了赢得地中海的优势,查理率260艘船讨伐阿尔及尔。无奈天公不作美,有100艘船在路上因为暴风雨而损失,还有14艘船触礁。在好不容易登陆后,倾盆大雨又让他们陷入泥泞,面对蜂拥而来的阿拉伯人,只好撤退。查理五世垂头丧气,他打击伊斯兰教的战斗以失败告终。

但战斗并没有停止,双方仍在不断地发生冲突。1569 年 9 月,全欧最大的威尼斯火药厂突然大爆炸,烧毁了火药厂,也使停泊在威尼斯港的舰队损失了 4 艘舰船。苏莱曼误以为威尼斯舰队已在爆炸中化为灰烬,于是决定进攻威尼斯的塞浦路斯岛。1570 年 7 月,土耳其舰队开始进攻塞浦路斯。面对威胁,威尼斯向所有基督教国家求援,但应者寥寥。唯一的支持者是罗马教皇,他清醒地认识到基督教世界所面临的危险,认为夺得并保持地中海的制海权就可以扼制土耳其向西的扩张。在他的倡导下,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形成了一个反穆斯林同盟,并组建了一支基督教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总算拼凑了230 余艘军舰,总司令由唐?约翰(唐?胡安)担任,他是查理五世的私生子。此时的约翰年仅 26 岁,年轻气盛,是一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 1571年10月7日,联合舰队将土耳其舰队堵在了位于希腊勒班陀的佩雷特湾。清晨,土耳其舰队突围,联合舰队只有190艘船赶了上来。双方展开激战。由于联合舰队的火力猛,装甲厚,士兵普遍装备了火绳枪,强于土耳其士兵装备的弓箭,再加上唐?胡安的正确指挥,最终土耳其舰队大败。此战,联合舰队共击沉土军战舰 113 艘,俘获117 艘,缴获火炮 274门,击毙土军 3 万余人,俘虏 8000 余人,土军主帅战死。联合舰队只损失了 12 艘战舰,被俘 1 艘,死伤 15000 余人。根据胡安战前的宣言,联合舰队 15000 名奴隶划桨手全部获得自由。 此战,一个小兵在战斗中胸部和左臂受伤,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塞万提斯。

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的衰落,1598年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去世,说明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终结。无敌舰队的失败是军事上的失败,但黄金时代的终结却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金银

有了金银就意味着富强,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强国,与之不无关系。但金银的大量输入引发了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首要的就是通货膨胀。大量的金银使得金银的价格下降,物价上涨,首先是农产品,既而是工业品。到了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谷价上涨了5倍。法、英、德等地区的平均物价上涨了2倍半以上。价格的上涨使西班牙制成品价格昂贵,因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在国内由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造成群众购买力下降,国内市场日益狭小。其次,就是对国内工商业的打击。由于本国产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不占优势,为了挣钱,国内外纷纷把其他国家的产品走私到西班牙来,从而进一步打击了西班牙本已弱小的工商业。由于菲利浦二世利用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打击异端,迫使1568年~1570年摩里斯哥指留在西班牙的皈依了基督教的摩尔人。人被迫举行大规模起义。1609年在大主教瓦伦西指使下,西班牙颁布驱逐从事工商业的摩里斯哥人敕令。1609年~1610年,大约50万有熟练技艺的从事工商业的摩里斯哥人被逐出西班牙,这严重阻碍了西班牙经济的发展。第三,是引发国内奢侈和好逸恶劳之风。在拥有大量金银后,国内的贵族和富人把它用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对他们的工商业起了促进作用,也使自己高度依赖于外国,主要是尼德兰、英国、法国、德意志;另一方面阻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一些人则离家到美洲去追求金银。人口的减少影响了国内市场、农业生产和工业进步。由于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危机,使它不能吸纳殖民地生产出来的物品,而国内不能以优惠的价格提供足够数量的产品又加剧了殖民地经济的困难。从西班牙涌入美洲的大量人口需要美洲增加食物供应,而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这种增加远远赶不上需要。同时,西班牙王室由于财政困难(战争消耗、税收减少和海盗)又迫使它不断地攫取更多的金银,进而加剧了危机。国内和殖民地的人口变动和经济危机正好是同时发生的,它们相互作用增加了损失,激化了矛盾。

军费开支耗空了财富

在整个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一直打仗,意大利战争、与德意志新教徒的战争、镇压尼德兰革命、与土耳其人的战争、与英国人的战争,还有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等等。一个不稳固的大国,怀着过时的梦想,拥有如此多的对手,卷入如此多的战争,结果是很难想象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支撑的问题。在多场战争的背后,就是天文数字般的军费开支。在15世纪,欧洲开始了一场军事革命,战争规模扩大、新兵器崭露头角,攻打坚固的城防设施需要大量的人员,这一切都使得军费开支直线上升。1552年,查理五世在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西班牙、大西洋和地中海各条战线上同时受到攻击,于是他在德意志和尼德兰出动了109000人,在伦巴第出动了24000人,在西西里、那不勒斯和西班牙出动了更多的人。海军的花费更加惊人。由于广泛的敌人的存在,西班牙的船越造越大、数量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先进。在1574年,菲利浦二世拥有146艘大帆船,几乎是十几年前的3倍。1580年吞并葡萄牙后,敌人的增多,迫使菲利浦扩大舰队规模。

支出的增长远远大于收入的增长。1552年,查理五世在梅斯一战中就花费了约征自美洲的正常收入10倍的金钱。在不断的战争中,帝国来不及喘息。查理五世发现他的各种收入根本不能支付开销,连税收也早已抵押。查理不断向银行家借债以支持战争,但借款条件越来越苛刻,王室的信用在下降,利息越来越高,正常收入的大部分只能用来偿还以往债务的利息。金钱大量流入银行家手中。1557年,王室再也支撑不住,使得他的大债主德意志的银行家富格尔也破产了。但是战争仍在继续,支出也就避免不了。菲利浦二世在他统治期间将税收增加了2倍仍不能满足需要。这时,美洲金银产量的增加以及破产后不再给付利息,缓解了王室的困难,但随后的战争支出给王室带来了灾难。镇压尼德兰革命的军队每年的花费是政府总收入的1/4。1588年花费1000万金币的无敌舰队覆灭。1596年,在以空前的数额借债之后,西班牙政府又一次宣布破产。1598年,菲利浦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政府的高额支出使它的收入来源地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美洲的金银是王室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它屡遭私掠船的袭击,损失惨重。1628年一次就被荷兰人劫走价值1000万金币的白银。王室更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卡斯提的税收。沉重的税负,是经济日益萎靡的普通卡斯提人所无法承受的。他们只有两条路:破产或逃亡。尼德兰也是一个重要税源地,但尼德兰革命的爆发,使西班牙不仅收不上税,反而要为镇压革命额外增加开支。经济的窘迫影响了西班牙的军事能力,军事能力的削弱也影响了财富的获得。

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竞争

西班牙趁欧洲其他国家忙于自身事务时,占得先机,取得了成功。17世纪,西欧各国力量不断增强,他们不满足教皇对西班牙霸权的承认,趁其沉陷于欧洲不能自拔的机会,开始了挑战西班牙帝国的过程。竞争主要在三个地区展开:一个是欧洲本土和地中海,一个是美洲和大西洋地区,一个是东亚和东南亚。在欧洲本土和地中海,西班牙在一场接一场的车轮战中消耗着自己的力量;在美洲和大西洋,西班牙建立的贸易垄断制度面临着其他国家走私和海盗行为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张胆的破坏。与腐败的官员勾结的走私分子吞蚀着西班牙的市场,在菲利浦二世统治时期,美洲殖民地进口商品中的90%来自于其他国家。到18世纪,这个数字变成了19/20。大西洋上的海盗给西班牙的船只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西班牙往欧洲运送白银的船只是他们掠夺的目标。他们有时还攻入防护薄弱的城市,烧杀抢掠。在美洲大陆上,也出现了其他欧洲国家的身影,他们在美洲试图建立永久居住地,从西班牙口中抢食吃,这也是对美洲争夺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587年荷兰商人在巴西出现,1621年,他们建立西印度公司,以后又相继占领巴西繁华的圣萨尔瓦多、伯南布哥等城市。1623年,法国人和英国人分割了圣基茨岛,英国的议会决定设立西印度公司。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不仅在南美洲进行殖民活动,他们还到西班牙尚未正式占领的北美洲拓殖,并以此为跳板不断地向西属美洲渗透。

在亚洲的竞争更加激烈。西班牙在亚洲采取的是守势。1600年,英国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人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他们打破葡萄牙人的垄断,来到东方贸易。1595年,葡萄牙人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印度洋航线的秘密被荷兰人公布出来。1606年,葡萄牙和荷兰的舰队在马六甲进行了一场海战,战败的葡萄牙失去了东方海上霸主的地位。荷兰取代了它的位置,1641年,马六甲被荷兰人占领,葡萄牙的东方贸易航线被截断。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强大的殖民地,西班牙在菲律宾从此处于守势。

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衰落,1700年国王查理二世的死亡引发了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争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以外的领土丧失殆尽,直布罗陀成为英国殖民地直到今天。受法国大革命的鼓舞,西属美洲开始了独立战争,到1826年,除古巴外,各殖民地先后独立,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终结。西班牙再也没有恢复它的荣耀。

6. 西班牙的黄金时期是伊莎贝拉一世女王在位时期吗

十六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即自1500年以来,西班牙开始了黄金时期。

因为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生卒年为公元1451~公元1504,所以在其在位末年与西班牙黄金时期吻合。

7. 西班牙的绘画在什么时期是她的黄金阶段

从16世纪的格列柯开始,西班牙绘画进入了她的黄金时代。17世纪,西班牙出现了里维拉、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等绘画大师。人们习惯上把17世纪的西班牙美术称之为“委拉斯凯兹时代”。同时,这一段时朗,欧洲正值巴洛克美术盛行之时,所以美术史上也常把17世纪西班牙美术称为巴洛克绘画。

8. 西班牙的黄金时期是查理五世时期吗

不是。
日不落帝国(1521—1643年) 16及17世纪有时被称为西班牙的黄金年代(SiglodeOro)。
在16世纪,西班牙就从新西班牙得到了相等于1万5千亿美元(1990年的物价)的黄金及白银。当时其版图之广,使之经常被誉为“日不落帝国”。这个黄金时代中运转不灵的帝国,其权力重心并非远在内陆的马德里,而是塞维利亚。哈布斯堡王朝挥霍从卡斯蒂利亚和美洲殖民地得来的财富,为其利益而在欧洲屡开战端,数次拖欠借款,使西班牙破产。帝国与卡斯蒂利亚人民的矛盾,终于引发1520至22年的卡斯蒂利亚社区起义。哈布斯堡的政治目标有数:
获取美洲(金、银、蔗糖)和亚洲的产物(瓷器、香料、丝绸)。
削弱法国的势力,并阻止其东进。
维持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的霸权,以助天主教抵抗宗教改革。

9. 西班牙历史的帝国时代

西班牙帝国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帝国。它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国之一。在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进行环球探险、殖民扩张和开拓跨洋商路的急先锋。当时西班牙和美洲大陆之间的跨大西洋商路和途径菲律宾的东亚与墨西哥之间的跨太平洋商路十分繁荣。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广阔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西班牙帝国依靠其经验丰富的海军纵横大洋;依靠其着名的、可怕而训练有素的步兵——西班牙方阵(tercios)在欧洲战场上占尽了优势。正如着名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维拉(Pierre Vilar)所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正在上演的最特别的一幕史诗。”在16和17世纪,西班牙文化也正处于其黄金时代。
但是最初的美洲殖民地是令人沮丧的,尽管殖民对于贸易有刺激作用,当时的贸易规模仍然很小。随着殖民者来到新大陆的天花和麻疹等疾病使土着人口急剧减少,特别是在阿兹特克、玛雅和印加等文明的人口聚居区;而这又进一步削弱了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在16世纪20年代,墨西哥的瓜纳华托发现了银矿,开始大量产出白银,其后又在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Zacatecas)和秘鲁的波托西发现了银矿,美洲的白银输出急剧增加。运载白银的船队往返于大西洋两岸,重新带动了西班牙的经济,使其得以进口奢侈品和谷物。白银输出同时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维持其用于进行在欧洲和北非的一系列战争的军事力量的重要财政来源,虽然除了17世纪的少数年份,西班牙本土(特别是卡斯蒂利亚地区)的税收仍然是帝国最重要的岁入来源。尽管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便经历着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衰退,但是自1580年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合并(1640年重新分离)开始到19世纪其失去美洲殖民地,期间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面对新的挑战以及帝国建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灾难,西班牙的思想家们在自然法、国家主权、国家法、战争和经济等方面阐述了最初的现代思想。在萨拉曼卡学派等的影响下,他们甚至对帝国主义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西班牙帝国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达到了顶峰,随后又陷入衰退。身兼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治下的西班牙帝国在欧洲的领土达到了极限。
查理五世在1516年继承西班牙王位,从此西班牙便越来越深的卷入了欧洲的王朝斗争之中。查理五世并不经常呆在西班牙,而在其弥留之际,他将哈布斯堡的庞大遗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班牙及其在地中海和海外的财产,另一部分是神圣罗马帝国。此外,哈布斯堡在尼德兰的财产仍然归属于西班牙国王。
这次财产划分被证明是对于其继承者西班牙的腓力二世的巨大挑战,他在查理五世于1556年退位之后成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躲过了肆虐于欧洲其他地区的宗教冲突,仍保有罗马天主教的信仰。腓力二世把他自己当成了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和异教徒的天主教斗士。在16世纪60年代,他试图加强对尼德兰的控制,但却导致了该地区的动荡不安,并逐渐使加尔文教派掌握了主导权,发动了反叛运动和八年战争。这使得西班牙的财政消耗殆尽。其后西班牙又试图征服英格兰——后者是荷兰谨慎的支持者——这导致无敌舰队在英西战争(1585-1604)和对法战争(1590-1598)中的覆灭。
尽管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是自16世纪中期开始不断从美洲流入的白银、西班牙步兵的声名和很快地从无敌舰队的覆灭灾难中恢复过来的海军都使得西班牙仍旧保持在欧洲的主导地位。158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合并组成了伊比利亚联盟,这不仅使半岛得以统一,也将两个大帝国的全球资源都整合到了西班牙国王王冠之下。但是,卡斯蒂利亚的经济和行政问题以及本土经济的衰弱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变得日渐明显:高涨的通货膨胀、将犹太人和摩尔人驱逐出西班牙的不良后果以及西班牙对黄金、白银日益增长的依赖性,导致了政府的几次破产和由此而起的数次经济危机,这种情况在不堪重负的卡斯蒂利亚地区尤为严重。
西班牙沿海的村庄和巴利阿里群岛时常遭受来自北非的巴巴利海盗的攻击。福门特拉岛上的居民甚至短暂的撤离该岛。后来海盗的侵袭蔓延至了西班牙其他沿海地区和意大利沿海地区,海盗从他们的北非巢穴出发只要横渡一片平静的海域很快就能到达这些地区。其中最着名的海盗是土耳其的巴巴罗萨(“红胡子”)。据罗伯特·戴维斯统计,16世纪至19世纪,约有100万到125万欧洲人被北非海盗捕获,并作为奴隶卖至北非和奥斯曼帝国等地。这种情况在西班牙和其他基督教势力开始抑制穆斯林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并取得1571年勒潘多海战的胜利之后才有所缓解,但是海盗问题仍然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困扰着西班牙。
1596-1602年的塞尔维亚大瘟疫导致了约60万-70万人的死亡,约占当时西班牙国内人口的10%。而17世纪的另一场大瘟疫更是导致了约125万人死亡。
腓力二世于1598年去世,其子西班牙的腓力三世继承王位。在其统治其间,他与荷兰签订了十年停战协定,但是随后又卷入了欧洲范围的三十年战争之中。这时的政府政策为个人喜好所左右。不过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如格雷考和塞万提斯这样的天才人物。
西班牙的腓力四世于1621年继承王位。当时西班牙政府的政策大部分由大臣加斯帕尔·德·古兹曼·皮尔蒙特(Gaspar de Guzmán y Pimentel)所主导。1640年,正当中欧的战事连绵不绝,除了法国其他国家都未占到丝毫便宜的时候,葡萄牙和加泰罗尼亚地区发生了叛乱。为了国内的稳定,西班牙放弃了葡萄牙,但是在意大利和加泰罗尼亚大部分区域,法国势力都被驱逐出去,加泰罗尼亚的独立运动也被镇压下来。在腓力的智障儿子卡洛斯二世统治期间,西班牙最终失去了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沦为了二流国家。
卡洛斯二世死后,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绝嗣,随之而来的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各国都想染指西班牙王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波旁王朝最终获得了西班牙的控制权,但是作为妥协条件,法国与西班牙及其欧洲领土不可合并。 西班牙的黄金时代是指西班牙帝国(包括现今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国家)艺术和文学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正好是哈布斯堡王室统治的衰弱期(腓力三世、腓力四世和查理二世)。这个时期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胡安娜(Juana Inés de la Cruz)于1695年死于新西班牙。
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均是其国内主要的艺术赞助人。腓力二世所修建的恢弘的皇家修道院——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当时吸引了众多的欧洲伟大建筑师和画家。委拉斯开兹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画家,在当时也极受推崇,他和腓力四世及其首席大臣奥利瓦雷斯公爵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其存世的几幅画像展示了其独特的风格与高超的技术。格雷考是这个时期定居于西班牙的广受推崇的希腊艺术家,他为西班牙艺术注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西班牙绘画风格。许多西班牙最伟大的音乐也被认为出自该时期。汤玛斯·路易斯·德·维多利亚(Tomás Luis de Victoria)、路易斯·米兰(Luis de Milán)和阿隆索·洛博(Alonso Lobo)等作曲家的作品是文艺复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创造了轮唱(Antiphon)和对位法等音乐技巧,其影响甚至远及巴洛克时期。
西班牙文学在这个时期也十分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的作品。西班牙最为多产的剧作家是洛佩·德·维加(Lopéz de Vegas),他一生中可能完成了多达1000部的剧作,其中约有400多部留存至今。 来自法国王室的腓力五世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他在1715年签署了Decreto de Nueva Planta法案,终结了原来组成西班牙帝国的各王国的历史权力和特权,将其统一在卡斯蒂利亚的法令之下——后者的西班牙总议会(Cortes Generales)更乐意于接受国王的旨意。西班牙不仅在文化上,而且在政治上成为了专制主义的法国的追随者。其后,波旁王朝的斐迪南五世和卡洛斯三世继续统治着西班牙。
在卡洛斯三世及其大臣伊斯奎拉克侯爵莱奥波尔多·德·格雷戈里奥等人的统治下,西班牙开始实行开明专制,这在18世纪中期为西班牙带来了新的繁荣。尽管与法国一同输了对抗英国的七年战争,但是在其后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西班牙却夺回了之前失去的大部分领土,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改善。然而,卡洛斯三世的改革精神在其子卡洛斯四世的统治时期荡然无存,后者被认为存在智力障碍。在他的妻子的情人曼努埃尔·德·戈多伊(Manuel de Godoy)的操纵下,卡洛斯四世废除了卡洛斯三世时期诸多的改革政策。在法国大革命战争其间短暂的反对法国大革命之后,西班牙被哄骗加入了与这个邻国的不稳固的联盟,从而遭致了英国的封锁。卡洛斯四世优柔寡断,后来又拒绝加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大陆封锁体系,导致法军于1808年入侵西班牙,这又最终触发了西班牙独立战争。
在由于哈布斯堡王室腐朽的统治所导致的西班牙17世纪后半叶的衰弱之后,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西班牙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无法挽回西班牙相较于欧洲其他发生巨大变革地区,如英国、法国和低地国家,在政治和商业发展上的落伍。因拿破仑的入侵而爆发的混乱又进一步扩大了这条鸿沟。 西班牙在拿破仑战争初期站在法国的对立面,但是西班牙军队的战败促使卡洛斯四世与革命中的法国结盟。之后,在1805年的决定性的特拉法加海战之中,法西联合舰队的主力被消灭殆尽,这又促使西班牙国王重新考虑与法国的结盟。西班牙退出了大陆封锁体系,而拿破仑和西班牙国王又进一步交恶,最终导致法国入侵西班牙并废黜了卡洛斯四世。西班牙民众有力的抵抗了法军的入侵,全国各地的议会均声明支持查理四世的儿子斐迪南七世。
西班牙遭受到了英国的封锁,而它的殖民地——它们第一次与母国统治者断绝音讯——开始与英国独立进行贸易。其后它们在南美洲击退了英国的入侵,这进一步鼓励了殖民地的独立倾向。最初,殖民地议会宣布支持斐迪南,希望在议会已经起草的自由派宪法的框架下从马德里获得更大的自治权。这时的西班牙议会流亡至了加的斯。1812年,加的斯议会创立了第一部现代西班牙宪法——1812年西班牙宪法。
威灵顿公爵指挥下的英国军队和拿破仑的军队在半岛战争中展开战斗,此时约瑟夫·波拿巴被拿破仑在马德里扶立为西班牙国王。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出现了西方现代史上的首次游击战:法国在西班牙境内的补给线受到了西班牙游击队的多次攻击。伊比利亚半岛的战争局势不断反复,威灵顿花了数年时间坚守位于葡萄牙的堡垒,并在西班牙境内发动了数次战役。1813年,在决定性的维多利亚战役中,法军被击败。第二年,斐迪南被重新册立为西班牙国王。 虽然将法国军队赶出西班牙之后,西班牙议会已经宣誓恪守1812年宪法,但是费尔南德七世公开宣称这个国家太自由了。他回到西班牙后,拒绝了向宪法宣誓,并继续以其祖先的那种权力专制主义的方式进行统治。
虽然西班牙本土接受了费迪南的这种态度,但是西班牙帝国的新世界部分对此表示了反对。革命爆发了。西班牙由于之前与法国的作战和国家重建而濒于破产,甚至无法为士兵发饷,最终被迫于1819年将佛罗里达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1820年,一支被派往殖民地(此时的殖民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受到了来自反叛分子和门罗主义的双重威胁)的远征军在拉斐尔·德尔列戈领导下于加的斯发动起义。全西班牙的军队都声明对这些起义者表示同情。斐迪南被迫接受了自由派的1812年宪法。在自由派得势期间,斐迪南处于事实上的被软禁状态。
自由派统治了三年时间,其后发生了内战,这场战争为之后一个世纪的西班牙政治定下了一个基调。自由派的政府被当时的欧洲各国看成是大革命时期法国政府的翻版,引起了1822年凡罗拿会议的敌视,法国被授权介入这场战争。法国使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西班牙远征军摧垮了自由派政府,费尔南德重掌权力。此时,美洲殖民地已经完全沦陷;1824年,美洲大陆的最后一支西班牙军队在南秘鲁地区的阿亚库乔战役中被击败。
接下来的十年内,西班牙局势动荡不安。由于费尔南德只诞有一名女性继承人,西班牙王位很有可能由其兄弟卡洛斯王子继承。此时的斐迪南由于惧怕外国干涉,已经和保守派结盟,他没有把卡洛斯王子的不同政策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来考虑。斐迪南随后颁布了1830年国事诏书,使其女儿伊莎贝拉能够继承王位,从而破灭了卡洛斯王子的希望。卡洛斯王子逃往葡萄牙,对抗这份诏书。
斐迪南死于1833年,随后年仅三岁的伊莎贝拉登基为西班牙女王,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卡洛斯战争。卡洛斯率军侵入西班牙,并获得了西班牙保守派的支持;伊莎贝拉的母亲——两西西里的玛利亚·克里斯蒂娜(María Cristina de Habsburgo) 则被推举为摄政,直至其女儿成年。
年末,叛军看起来已经接近毁灭边缘了;玛利亚·克里斯蒂娜被称为“克里斯蒂诺军”(Cristino forces)的军队,已经将叛军赶出了巴斯克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其后卡洛斯任命了巴斯克总督托马斯·德·祖玛拉卡里格为他的总司令。祖玛拉卡里格使叛军恢复了战斗力,至1835年他已经将克里斯蒂诺军赶至了埃布罗河边,并将原本士气低落的叛军改造成了一支拥有3000多素质较之政府军更为优秀的士兵的军队。
1835年,祖玛拉卡里格的死改变了卡洛斯派的命运。克里斯蒂诺军在范盖拉亲王巴尔多梅罗·埃斯帕特罗的有力指挥下,在1836年的勒查纳战役(Battle of Luchana)中获得胜利,扭转了战争局势。1839年,一纸《范盖拉协议》结束了第一次卡洛斯战争。
埃斯帕特罗由于战争中的表现成为了战争英雄,广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的保护者”(Pacifier of Spain)。他要求玛利亚·克里斯蒂娜进行自由主义改革。但是反对这项主张的玛利亚·克里斯蒂娜辞去了摄政职位,并让埃斯帕特罗代替她成为了摄政。但是随后埃斯帕特罗推行的自由主义改革遭到了温和派的反对,这位前指挥官的雷霆手段在全国各地引起了零星的暴动,这些暴动最终都被血腥的镇压了。埃斯帕特罗在1843年被温和派的拉蒙·马里亚·纳维茨·坎波斯推翻,后者后来却被仍认为太过于倾向保守派。这时卡洛斯派又蠢蠢欲动,第二次卡洛斯战争随即于1846年在加泰罗尼亚爆发,但是由于缺乏组织,至1849年卡洛斯派被镇压。
成年后,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二世积极参与政府运作,但是在其统治期间却异常不受欢迎。人们认为她只亲近周围的人,而毫不关心西班牙的普通民众。1856年,她试图建立一个置于莱昂帕多·奥唐奈尔领导之下的跨国联盟——伊比利亚联盟,此时后者已经进军至马德里并解散了由埃斯帕特罗组织的一届政府。但是伊莎贝拉的计划最终宣告失败,她的政治威信以及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都大受打击。
1860年,伊莎贝拉发动了一场由奥唐奈尔和胡安·普里姆指挥的、针对摩洛哥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提升了伊莎贝拉在国内的威望。但是,钦查群岛战争期间的一场企图重新夺回秘鲁和智利的战役中,西班牙被南美国家所击败,遭遇到了灾难性的失败。
1866年,胡安·普里姆领导的一次叛乱被镇压。但是很清楚,西班牙人民对伊莎贝拉的统治日渐不满。1868年,爆发了光荣革命,进步人士弗朗西斯科·塞拉诺和胡安·普里姆联手发动叛乱,并在阿尔科莱阿战役中击败了伊莎贝拉的军队。伊莎贝拉被放逐至巴黎。
之后两年西班牙又爆发了革命,陷入了无政府状态。1870年,西班牙议会宣布西班牙将会拥有一位新的国王。事后证明,这个决定在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法国反对德意志霍亨索伦王室的利奥波德亲王为王位候选人而发动了普法战争。最后,议会选举意大利萨伏依王朝王子阿马德奥亲王(Amadeo de Saboya) 为西班牙国王,并于第二年加冕。
阿马德奥作为自由党人,已经向自由主义宪法宣誓。但是他立即就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整合四分五裂的西班牙政治形态。他为西班牙人之间以及西班牙各政党之间的相互斗争所折磨。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7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3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54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7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8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3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9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41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0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