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无敌舰队到底是如何覆灭的
①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怎么样灭亡的!
为了争夺海洋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 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 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 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 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 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灭亡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基础说:
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 专治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 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
二是指挥失当说:
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1588 年4月25日,国王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 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 命为舰队统帅。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 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 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三是天灾说:
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 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 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 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 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 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 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 军覆没。
② 无敌舰队怎么被覆灭的
8月,英西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二次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8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线上,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50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70余艘军舰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时介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船只,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取得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弹药消耗过大,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无敌舰队”覆灭以后,西班牙逐渐衰落下去,而英国则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使本来一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16世纪末,英国几次派舰队去侵掠西印度群岛。接着,英国开始组织向北美的殖民活动。16世纪后半期,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力不断增长,经济走向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的中心。1500年,伦敦大约有5万人口,过了一个世纪,它的人口增加到原来的5倍左右,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日本大化革新
公元645年(大化元年),在日本发生了革新运动,因革新始于大化年间,故称大化革新。大化革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变革运动,它废除了奴隶制,建立了以中央集权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度。大化革新的划时代伟大意义,堪与十九世纪发生的明治维新相比拟。
③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来是怎么被英国所打败的
15世纪末到16世纪的前半期,西班牙凭借其强大的海上舰队占据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则落后很多,但是16世纪起,英国就经常在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抢劫西班牙运送经营的船队,并袭击西班牙的海外殖民据点,两国的冲突由此愈演愈烈,到了公元1587年,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
在一个顺丰的夜晚,英国以8条装满易燃物品的战船悄悄接近西班牙舰队,并将船点燃后乘小船离去,西班牙士兵舰船见起火,顿时惊慌失措,四处逃散,整个舰队陷入了混乱,英国正式开始攻击,打败无敌舰队,而后霉运缠身的无敌舰队又在逃命途中遇到风暴,直到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了43艘破烂战舰。关于当时战争的过程,因为美人曾生动的描述了这一幅画面,英国人极其灵活的证件,众多的传言及今日的水兵,比那些空有强大活力笨拙的西班牙舰队来说一直是处于优势,英国海军以灵活的船舰包围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并不断以猛烈炮火轰击,使西班牙舰队死伤惨重。
④ 西班牙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为什么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基础说。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专制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二是指挥失当说。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西班牙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1588年4月25日,腓力二世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焉有不败之理?三是天灾说。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
⑤ 自诩最强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被英国海军彻底击败的呢
一、后起之秀的威胁
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封建势力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十分愿意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的的理位置变得重要起来,英国的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向海外扩张,特别是争夺海外的贸易权,而西班牙对海洋和殖民地的独占阻碍了英国向外发展的道路。英国暗中鼓励走私贸易和对西班牙进行海盗掠夺,英国女王和许多显贵都是海盗公司的股东。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王室收入损失巨大。
1588年5月,"无敌舰队”终于准备就绪,从里斯本出发,向英国浩浩荡荡地开去。舰队离开里斯本不久就遇到了大风暴,水手们疲惫不堪,舰上的陆军更是因晕船而丧失战斗力,这仿佛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的前奏。
⑥ 无敌舰队是怎么覆灭的
西班牙是欧洲的老牌殖民国家。16世纪中叶。他拥有约1000万人口。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伊丽莎白统治初期,英国的海军实力还不够强大,根本不能同西班牙强大的海军舰队正面抗衡。于是,女王便纵容英国的一些着名海盗对海上的西班牙船只进行抢劫,骚扰西班牙的海上运输,乘机进行走私贸易,从侧面打击西班牙。英国的海盗行径使西班牙政府极其恼火,强烈要求英王惩处这些不法之徒。可是,女王不仅没有对西班牙政府的要求作出回答,反而对以德雷克为首的海盗大加封赏。女王的这一举动使英西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1587年腓力二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怂恿英国的天主教徒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然而事情败露,伊丽莎白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英军以先进的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彻底击败了一度称雄于海上的西班牙舰队。英军阵亡将士不过百人左右,而西班牙的2万多官兵葬身鱼腹,近百艘战舰粉身碎骨。“无敌舰队”的失败使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地位,从此一蹶不振。而英国却一跃成为海上强国,加速了其资本积累和海外殖民扩张的进程。
⑦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原因是什么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无敌舰队,与英国在英吉利海峡举行了一场让世人瞩目的战役。
但是的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更是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而当时的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然而,就是在这种众寡悬殊,西班牙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海战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也正是这场战争使得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学术界一直对“无敌舰队”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覆没的解决深感不解,专家们更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人认为,不得民心而发起战争是当时西班牙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当时的西班牙只是表面上的强盛。国王腓力二世的专制统治早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这种民愤使得战争失利。
也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西班牙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舰队总司令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深得国王信赖。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因此,他也曾向腓力二世请辞,但未被获准。而在这样一位将领指挥下的海战只能失败。
另外,有一部分人也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导致了最后的惨败。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泄露,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也因为晕船不适应而失去战斗力。而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厄运的发生无可避免。而更让舰队雪上加霜的是,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全军覆没的命运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敌舰队”覆灭的事实无可改变。但军事家们仍能在对“无敌舰队”覆灭原因的思考中,找到值得深思的东西。
⑧ 欧洲海权争锋: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怎样覆灭的
1588年夏天,英格兰舰队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攻克阿尔马达之海战,与公元前480年萨拉米斯海战,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以及1905年日本海海战一样,是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历史上着名的四大海战之一。
关于英国为什么能够获胜,或许是上天有意帮助弱势的一方,凭借情报方面的先机,英国舰队竟幸运地获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航线。这种情报方面的不对称性,为英国舰队以逸待劳伏击敌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此,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维护其海外利益,开始走向衰落。相反,英国凭借这一海战的胜利,一举取代西班牙“海洋霸主”地位,开启了长达300年的帝国霸业。
⑨ 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何惨败
在工业革命之后,一些西欧国家开始了海外贸易,其中西班牙最先获得成果,组建了一个无敌舰队,英国为了抢夺海外市场,和西班牙开动了无数次的战争。后来西班牙战败,他的无敌舰队也随之消灭,英国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在之后在全球建立了无数的殖民地。西班牙的衰败跟当初无敌舰队被消灭有很大的关系,而英国靠着自己的舰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日不落帝国。但现在他们因为要避开火灾分散开来,英国的舰队就可以穿插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当中,向他们分别进攻,而西班牙巨大的战舰却害怕在混战中伤到队友。所以只能被动的防守,最后被逼无奈只能向福斯湾逃去。结果他们又遇到了一场大飓风,只有少数的战船活着离开了大风暴,在这一次战役之后,西班牙损失了50艘战船和5000名船员。而英国只有500~100人阵亡,所以在这之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向了没落。
⑩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是怎么回事
西班牙“无敌舰队”曾经横行海域,所向无敌,故得此名,但因何惨遭覆灭,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为了争夺海洋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竟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为什么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大致有三种意见。
一是基础说。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专治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
二是指挥失当说。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1588年4月25日,国王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大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三是天灾说。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
“无敌舰队”就这样以多负少,惨遭灭亡,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让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