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暴捶节是什么意思
A. 三皇炮捶的基本理论
三皇炮捶的基本理论主要在“炮捶根”内,什么叫根?根基、基础也。它是炮捶拳艺的要领和根本,是基本理论总的名称。其内容丰富、充实、广泛,包括了:炮捶拳歌诀,大枪歌,手歌,身法口诀,十二炮法,炮捶五要等,总量名称就叫“炮捶根”。“炮捶根”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它来源于会友镖局多位着名镖师的口述和实践经验,并由他们的弟子整理而成的理论宝库,也是三皇炮捶后代传人遗留下来的武功纪要,此非少数人所作,是历代的心血结晶。因此它有极为重要的保留价值,也是喜爱炮捶必须学习的理论基础。《炮捶根》的全部内容都是用口诀和歌诀形式写成的,顺口、好记、易懂,但真正理解却要从长期实践中来。其中用各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三皇炮捶拳的风格特点。下面将“炮捶根”的部分内容分述于后:
1、三元:
练炮捶要讲胸元、背元、虎口元,此为三元。胸元就是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不能腆胸叠肚。胸空则灵,腰变则活,两肩抱拢,虎背自元。松肩坠肘,有利攻守。这是胸元和背元,与它配合还要讲胯动腰随,腰动胯合方可致用。虎口元就是扣爪,屈指扣爪,虎口自元。屈指练的是入木三分的扣刻之力和抓拿之功。扣爪圈虎口练的是外撑劲,是拳谱所讲的“雕爪蛇腰出水龙”的雕爪。雕是大鹰,爪是炮捶拳的手型,练的是鹰爪力。
2、三平:
三平是对拳和腕部在技击实践中使用方法上的具体要求,即:大指扣、四指拢、拳顶平、虎腕挺。虎腕是形容肘活则手灵,变化多端。具体要求紧握拳关节挺击实面不伤。
3、三沉:
三沉是沉肩、沉气、沉肘。沉肩则背松腰灵,沉气则腰实脉通,沉肘则守门护胸。炮捶要讲:打时放长击远,收时快似闪电,进与退要抽撤连环。三沉之要是松、顺、通,即身上要松,功法要顺,气血要通。
4、四正四隅
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犄角旮旯,前后左右的意思。技击实用讲真假虚实,变化莫测,步法灵活,进退自如。炮捶的四正四隅,是讲运用在技击攻守中的手法、腿法与身法三个方面的关系。身手腿三个方面,既分上中下,又各有不同用法,要密切配合互不可分。在运用中有时以手为主,有时以腿取胜,都是以身法配合,才能进退自如,妙在其中。
5、关于身法,身法与腰密不可分,互为所用。身法为整体,腰为中枢,讲身必讲腰,有腰必有胯,腰转胯合,胯动腰随乃运气活身之道。身法讲整体的形态美感和气势神韵。腰胯讲灵活,腰法与练功和运用的关系极为重要,腰是一身之轴,一技之本,一法之根。不论演练或应用,都应该动则有法,击则有方,发则有力,至则有点。在实际应用上有腰才能有实力,有腰才能击中要害打在点上,没有腰法就什么也谈不上。腰法运用要胯配合,拧腰必须转胯,腰转胯合,胯动腰随方可为力。实际应用上要讲:腰要活,肘要合,腰是轴,臂是杆,肘是环节手是点。着力部位要明确,冲在拳顶,戳在指梢,切在掌沿,踏在掌根。一团一展,一合一开,一收一放全离不开腰和胯。更好地运用腰法应该是:收之有法,放之有力,动作灵活,走似龙蛇,神态生动,用法巧妙,协调统一,变化莫测,以上诸项皆以腰为本也。拳谱云:磨转千遭脐不动,就是强调腰功的重要性和腰功与身法的关系。
6、关于手法:
手法是技击对抗运动中第一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在训练中还要讲手型。凡是攻进退守,劈打遮拦都是以手为主,讲的是手法运用,炮捶拳在手法运用上,主要表现在拳、掌、钩、爪、指五种手型的运用上。讲手法是个概念,五种手型的运用,都包括在手法之中。但分开来讲,又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三皇炮捶的“夫子三拱手”,就是神拳宋迈伦所创造的实用技击手法,后来为会友镖局一些着名镖师所擅用。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搓、刁、掠、带的技术,再加上“本力勇”这个根本的力量,结合起来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拳法运用要讲:顶冲挂撩,掌法讲:劈撑踏撞,钩手讲:搜,搜就是抄。钩手在器械演练中是配手,俗话说:“配手合,套路活”。可见配手在套路演练中的重要性。爪是炮捶拳特有的手型和手法,爪的形象取之于雕,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就是爪的形象与技法。爪用之于抓拿刁捋,拍打击身,用时十指紧扣(抠)要有入木三分之感。要求是有方法还要有功力,功力应是第一的,没有功力任何方法无以为用。指法,在炮捶拳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练剑的剑诀,二是分叉指又叫二指掌,实用于技击。在二趟炮捶里的“托腮掐喉”和“二龙戏珠”用的就是环形掌和分叉指。
7、关于腿法:炮捶拳的腿法和步法紧紧相连,配合运用,但与长拳有所区别。它没有长拳的腾空旋转,弹跳击拍之类的动作,主要以底桩为主,它配合腿法中的前蹬后点,踢弹扫挂,盖撩,并结合步法中的擦步、挤步、套步、插步灵活运用。再加上身法中的挨膀挤靠,胯打腰撞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实用方法。炮捶拳的技法重点要表现在蹲桩下式,四六为根(脚下是四六步,前四后六,前虚后实,交替运用)和直出直入,挤进拧出(挤步进去就是进步插裆,拧出就是以腰代身,拧转出来便于换式变招)。
8、关于肩肘腕手:
肩随肘,肘随手,手动腕随,肘动肩移,前手走后掩肘,手要硬,腕要活,肘要掩,肩要合。肩肘腕,胯膝足各部关节在实际应用中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在对抗性的运动中,身体各个部位协调一致,互相顺应时,整个身体各部关节是一回事,这样发力时才能打成一个整劲,防守时才能快速灵活。但是在将要被他人所制时,就不能直胳臂硬腿的,而是应该松肩、松肘、松腰,以散全身之力,要松得一点劲全没有了,叫对方摸不着拿不准,象泥鳅一样才行。这是为了更好地随机应变,找对方的薄弱环节,抓住一点而发其力。松的时候就要松到肩是肩的,肘是肘的,腕是腕的,手是手的,肩、肘、腕、手全都成了一节一节的零碎。与它们配合的则是胸含肘抱,胯动腰随。
9、五形:猿、熊、虎、甲、龙为炮捶拳的五形。就是用五种动物的形象,体现在汉族武术运动之中,用武术的动作和神态,来展现它生动具体的形象。它不仅具有每种动物的特点和本能,体现在汉族武术运动的技击内容之中,而且还要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美的艺术感受,这些就是“五形”所要表现的内容。
(1)、猿,就是猿猴。猿的体积小、动作灵巧,外形类似猩猩但又和猩猩不同,猿没有猩猩的力气大。练炮捶拳学猿,学它的灵活敏捷,猿能上树如走平地的本领,在技击运用上则应突出它的快速准确,万无一失的运动规律。这个规律不好掌握,运动员一定要坚持长期刻苦实践,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快而不乱,这是技术上的上乘之功。
(2)熊,熊是笨拙的动物,它和牛、猪虽然长相不一样,性格却有点相同,都是慢性子,动作迟缓,慢慢腾腾。炮捶拳学熊,主要取它的沉着稳重,壮实如山的特点。换句话说,炮捶底桩的沉稳扎实,就是取意于熊的笨重壮实的特点。当然,在实用中光强调笨重就不行了,应扬长避短,尽其能而为所用。
(3)虎,虎的形象威武,
搏斗技能有三:一扑、一掀、一剪,非常厉害,也是虎的本能。常言:龙生云,虎生风,证明了兽中之王的气势。炮捶拳学虎要学它的猛兽下山磅礴之势,万钧之力和它的三项本能。这是从形态与技法上讲,武术动作上要讲虎背熊腰。炮捶拳中的三元:胸元、背元、虎口元的“元”,就是要求虎背要圆。这是从炮捶拳式架的背和腰的形态上讲,动作起来则要求“雕爪蛇腰”。拳谱上说含胸拔背,双肩抱拢,沉肩掩肘,封闭自如,拳法上还要求“三沉”。
(4)甲,即龟。要学它的伸缩性,在技击实用上要充分体现出它的伸缩自如的动物本能。武术进击为伸,退守为缩,变化神速,取之为用。
(5)龙,取其气势。要体现出青龙出水、腾云驾雾,见首不见尾和龙腾虎跃的气势来。在炮捶里要表现出一定的威力,学龙要有龙形、龙意、龙的形态和气势。当然谁也没有看见过真龙,龙、凤凰、麒麟都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实际并不存在。据说龙分九种,各有各的气质。也有人说,龙有十三,九种有别。美术家们称龙的形态是:头似牛,身似蛇,角似鹿,爪似鸡,尾似龟。特艺行业的艺术家们说:龙是猪嘴狼牙。过去还有什么:九龙杯、九龙壁和叶公好龙的故事等等。这都说明人们对于龙的形态是喜爱的。因此在拳艺的演练中,要创造出意似蛇龙的形象来。拳谱云:雕瓜蛇腰出水龙,就是要练出青龙出水的气势来体现炮捶拳的拳势。
10、五要:
炮捶“五要”内容丰富,项目繁多,它是“炮捶根”的内容之一,也是炮捶拳理论的精华所在,此文只论述其中一项,即“身法歌诀”之一。
原文:
“浮气要聚,本力要勇,虎腕要挺,腰眼要灵,心血要活。天门扛,腰脉提,仓门歉气分阴阳。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八卦为根。总得一身之法。何为一身之法?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紧五把,表六节,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节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
释义:
“浮气要聚”:气即术之本也。气沉而静,意燥则浮,气聚则力实,气散则体灵。静则听,暴则不明,气要聚合方可为力。拳谱云:“炮捶以气为主,以理当先。”究其实意,气聚则刚发。什么是气呢?呼吸为气,身体内部之动力为气,推动血液循环,能使肌肉伸缩为气,故气乃人之生命要素之一。多舒畅,少急促,免暴躁为养气之道。什么是理呢?即:方法、要领、道理,内含之意也。理通则意达,讲的是心静、气沉,意识集中之意也。
“本力要勇”:本力就是生来就有的力气。比如一个人的劲大劲小,是身体素质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劲儿,一般说来有两种内容,一种是先天的力,一种是后天的功。先天的力是生来就有的自然力,是没有经过锻炼改造的拙力,是不带有技术性的一种劲儿。后天的功是武术的劲,是经过长期锻炼而得到的,带有技术性的一种劲,也叫功力。这种劲儿不仅有技术性,还包括技巧性,这个劲要讲究充实完整,协调统一,也可以说本力加功力就是炮捶的劲。“勇”就是有胆有力。有胆无力,有也没用;有力无胆,有也空空;胆量和力量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身体素质好是锻炼的结果,是长期实践而得到的,有了好的身体素质,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表现在力量上,常言说:练什么就有什么,不练哪项就没有哪项好的身体素质,也谈不上有什么本力。“勇”讲的是实力和胆量,实力和胆量是锻炼出来的。俗话说:一力降十会,以巧破千斤,任何巧若是没有实际力量作基础,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实力出不来巧,单纯的巧作用不大,尽管人与人的生理和体质条件有一定差别,但是实践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最主要的。本力勇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实践出真知。“虎腕要挺”,什么是“虎腕”,它和拳谱里讲的“雕爪”与“蛇腰”一样,是生动的形容,虎腕就是腕子。打拳动手不折腕子,就要有挺劲,虎腕挺而发之有力,击实而不伤。就是说打出去很有力量的拳或掌,击中对方时有挺劲才不至于戳了腕子。挺腕子的关键在于肘,肘活则手灵,变化多端。雕爪是手型,蛇腰是身法。
“腰眼要灵”,拳谱云“磨转千遭脐不动”,讲的就是腰的用法。敌在外而我在内,敌走一步而我动一点,敌走大圈,我走小圈。腰是中枢,系全身之脉不可不灵,用时要象珍珠走玉盘一样随心所欲,要灵活到象一颗滚动的钢珠。“心血要活”,气血要合,气动无形血有形,心与气、气与血密切关联。气要顺方可流畅无阻,血要活方可贯注全身。气血舒畅顺达,动作才能顺利进行,血液流通才能气贯四梢,血走四肢八节运动时才能协调,才有板眼、有节奏,体现在精气神上。“天门扛”,天门即头顶,也叫幸脑门儿。扛就是挺脖子,好象头上放着东西往上顶一样,炮捶叫悬顶收颏。拳谱云:“天门扛头如顶物,心气散意不旁驰”,讲的就是悬顶收颏、舒胸散气、意识集中。天门扛可以振作提神,脖子一挺上身就整,带动两肩两膀完整、充实、有力。练功夫不能丢顶,丢了顶就丢了练武术的精气神,就没有了气势神韵了。
“腰脉提”,练炮捶的腰一讲活、二讲合、三讲沉稳、四为主。活是动作要灵活,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是腰部的灵活性和它的气势。合是腰胯相合,互为所用。沉稳是炮捶拳的根本,要体现在斜马裆小弓步和进退的步法上。提是要提肚填小腹此为本也。
“仓门歉气分阴阳”,仓门指丹田,歉气即少,不满足的意思。分阴阳讲两手两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即动作上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相化相互配合之意。它内在的含意是要求做到收腹含胸、沉肩、沉气、沉肘。拳谱云:“阴聚阳散,拳打团发”,阴阳就是聚散,团发就是收放。
“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重要在沉,就是要求虚胸壮腹,气纳丹田。炮捶拳打的是沉稳刚健,充实有力。因此气沉式稳、朴实无华是三皇炮捶拳的根本。阴聚阳散就是拳打团发,一收一放,一团一展,阴是收缩,阳是发出,关键在于沉着稳重,松散自如,击之而有力,充实而刚健,稳健而不可摇。阴阳肚可聚可散,可吸可壮。聚散,吸壮皆收放也。
“八卦为根”, 所谓八卦即四正四隅八个方位,自己占中心,亦可为九宫,左顾右盼,生死交换,进“出”瞬息万变。根即足下,根基也。炮捶的步型前四后六,前虚后实,又叫方砖步,此步型便于进退,易于攻守,虚实互换,跟进(后脚跟进),带出(前脚带出),进退连环,本身守中,根在足下。
“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这两条一讲力二讲气,讲的是炮捶拳的根本。力起于足下为根,气鼓荡于腹内为主。如炮捶拳的小弓步就是以后足为根,不能拔根拧钻。步法中的擦步、挤步、带步就是以腰带身,以前带后或是以后带前,重心要落在腿上,完成动作后,脚就是根。前如空后如丁,前虚后实,这是前进的步;后脚带前脚随,后实前虚,这是后撤的步,动是一脚为主,扎实两足为根。丹田足就是气归丹田,讲丹田之气,练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守元,又叫“看气”。没有充实的元气,什么也谈不上。一个人体质条件再好,精力不充足,体力也充实不了。精实而体壮,气实而无惧,力实而勇为武术之要。
“紧五把,表六节”,也有叫扌票六节的。五把指的是上下十指(趾),手指与脚趾。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金钩入地得太平”,这就是炮捶拳的手和脚。紧是要有内含之力,紧五把就是十指紧扣,或是足趾抓地。表六节或扌票六节是内与外的两种不同含意,表,是表示,表明,表现出来,是发作出来,是把内含的东西用动作形态表现出来。比如吃中药用芦根水做引子,为的是表汗。所以说表六节是含于内而形于外的意思。所谓六节,一可以理解为:肩肘腕胯膝足,通身上下六部关节的总称。二也有泛指的意思。因为它并不仅限于六个关节部位。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从发动到发功力,从内到外,若是没有全身各主要部位的密切配合,要想取得得心应手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具体到实际运用,就应是从里到外,也就是含于内而形于外,既起到了内部发动的作用,又表现在动作的形态上,这就叫表六节。关于扌票六节,是扌票在一起的意思。是讲收或团,不是展开放,是表于外而合于内的东西。意思是全身各个部位拧成一股绳,扌票成一股劲儿,这样拳发出去才能充实有力,打出真正的刚劲和整劲,这里讲的是内含的东西。唯有对炮捶拳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才能发现这些表于外而含于内的基本内容。打个比方说:炮捶拳的沉肩、沉气、沉肘,沉肩沉肘容易发现,而沉气就不易看出。再如“雕爪蛇腰”外形的动作能够看得清楚,而同样是有形的表现“金钩入地”,它表现的足趾抓地,形是在鞋和袜子里面,怎能看得见呢?因此扌票六节虽有外部形态的表现,但内含之意才是它的核心。
“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从七到十四的数,是顺序排列的数目字,并不代表具体内容,也不说明几就是几个关节或第几关节。如七节沉既不是说七个关节的沉,也不是说第七关节是沉。它讲的是炮捶拳的“三沉”,沉肩、沉气、沉肘,重点放在沉字上。八节挺是“虎腕要挺”,九节灵是腰部活动。“十节攻”是弓箭步的前弓腿,炮捶讲弓腿膝不过足,十字捶肩不过膝。“十一蹬”就是足根,仍然讲弓步,这里指后腿,足根要蹬上劲,不准拔根拧钻;后脚跟就是根,要蹬在根上,这就是“劲从足下起”。十二把是手和脚,“雕爪”与“金钩”。雕爪要锋利,金钩应入地,手脚抓挠,是功力也是技法。十三心肝脾肺肾,是讲通过运动对于身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和各生理机能的影响,起到了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十四胀肚入槽,是讲运动以后达到了胸舒气散,骨软筋活,精神振奋,气纳丹田,舒畅愉快的目的。最后一句是“方得周身之理”,是综合归纳的意思。
B. 九月十四日是什么节
★中国
◎阳历
9月10日 教师节-----TEACHER'S DAY
定教师节为 9月10日,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师生要有新的感觉。新生入学伊饱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9月9日 毛泽东逝世纪念----Mao Zedong passed away the commemoration
9月28日 孔子诞辰---Kong Zi birthday
◎阴历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 Double Nineth Festival
★美国
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 ---Labor Day
旨在向美国的工人们表示敬意,通常要游行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它标志着夏天假期的结束,而对许多学生来说,它意味着新学年的开始。
9月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祖父母(外祖父母)节 ---Grandparents'Day
★法国
9月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 遗产日---Inheritance date
★日本
9月15日 敬老节-----OLD PEOPLE'S DAY
阴历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 赏月 ---Enjoys looking at the moon
★巴西
9月7日 国庆日(独立日)---National Day
★智利
9月18日 国庆日(独立日)---National Day
★越南
9月2日 国庆日(独立日)---National Day
★沙特阿拉伯王国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9月23日 国庆日(独立日)---National Day
★耶路撒冷
犹太人的新年在9月,为期两天,其最富特色的仪式是吹羊角号。节后有10天的时间为赎罪日做准备。号角声提醒人们谨记上帝创造世界、人要接受上帝审判的教导,呼唤人们真心忏侮,改邪归正。
★亚美尼亚
9月21日 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日---National Day
1991年9月21日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
★卡塔尔
9月3日 国庆节(独立日)---National Day
★世界节日
9月1日 利比亚九月革命节-----The Great 1st of September Revolution (LIBYA)
9月2日 越南国庆日-----National Day (VIET NAM)
9月3日 圣马力诺国庆日-----National Day (SAN MARINO)
9月7日 巴西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BRAZIL)
9月8日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
9月9日 朝鲜共和国日-----Day of the Founding of DPPK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定教师节为 9月10日,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师生要有新的感觉。
9月10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2日 佛得角国庆日-----National Day (CAPE VERDE)
9月12日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日-----The people's Revolution Day (ETHIOPIA)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5日 第三个星期六 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16日 墨西哥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Mexico)
9月16日 中国脑健康日--- Chinese brain healthy date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
9月18日 智利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CHILE)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 国际和平日九月第三个星期二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The nation loves the tooth date
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9月21日 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
大会邀请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区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以适当方式,包括通过教育和公众宣传庆祝国际和平日并同联合国合作实现全球停火。
9月22日 马里宣布独立日-----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ALI)
9月23日 国际聋人节(9月第四个星期日)
9月23日 世界儿童日
9月23日 秋分
9月30日 博茨瓦纳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BOTSWANA)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是全世界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
9月30日 世界心脏日(最后一个星期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
大会宣布国际和平日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国国防教育日---Nation defense ecation date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
9月的最后一周 世界海事日---World maritime affair date
是由国际海事组织确定的,由各国政府自选一日举行庆祝活动,以引起人们对船只安全、海洋环境和国际海事组织的重视。
★各国国庆日
9月1日 利比亚九月革命节
9月2日 越南 国庆日(独立日)
9月3日 卡塔尔国庆节(独立日)
9月3日 圣马力诺国庆日
9月7日 巴西 国庆日(独立日)
9月9日 朝鲜共和国日
9月12日 佛得角国庆日
9月12日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日
9月16日 墨西哥独立节
9月18日 智利国庆日(独立日)
9月21日 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日。
9月22日 马里宣布独立日
9月23日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庆日(独立日)
9月30日 博茨瓦纳独立日
你找一下吧,貌似9.14不是任何节日
C. 妇女节墨西哥多地爆发女性抗议,她们是为了什么进行抗议
众所周知,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制定这个节日的初衷是,维护女权、促进男女平等与社会和谐,相比以前,虽然女性地位逐渐提高,但还是没能做到男女平等,特别是印度,女生几乎是没有地位,只能沦为劳动和生育的工具。虽然时代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结果,但这个社会对女性来说是很苛刻,最新新在全世界都存在,不仅要求女性照料好家庭,还要事业有成。可以说女性是一个柔中带钢的群体。
相比于男性,女性确实属于弱势群体,但不意味着女性人权就可以不受保护。希望世界多一份包容,共同构建和谐地球村。
D. 9月16日的节日风俗
中国脑健康日
简介
2000年9月16日,我国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中国医促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的王忠诚等百余位着名专家学者发出倡议,将每年9月16日定为“脑健康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简介
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罗兰(F.Sherwood Rowland)和穆连(Mario Molina)发现。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 1995 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墨西哥独立日
简介
墨西哥独立日,墨西哥人民为了纪念伊达尔哥,就以发出“多洛雷斯呼声”的日子——9月16日,定为墨西哥的独立日。
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伊达尔哥(1753-1811年)敲响了教堂的钟,召来了附近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年近60的伊达尔哥登上讲台,庄严宣布:“对于我们,国王也好,捐税也好,再也不存在了。这些可恶的赋税,是残暴和奴役的象征,压迫了我们3个世纪。”接着,他高声问道:“你们愿意自由吗?三百年前,可恨的西班牙人夺去了我们祖先的土地,你们愿意夺回来吗?”群众齐声高呼:“独立万岁!”“绞死殖民强盗!”这就是墨西哥历史上着名的“多洛雷斯呼声”,它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后来在独立战争中,伊达尔哥被叛徒出卖而被俘,于1811年7月30日英勇就义。后来,墨西哥人民为了纪念伊达尔哥,就以发出“多洛雷斯呼声”的日子——9月16日,定为墨西哥的独立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庆日
简介
9月15日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庆日。1975年9月16日脱离澳大利亚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属英联邦成员国,包括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俾斯麦群岛、布干维尔岛等共约600余个大小岛屿。国名由巴布亚和新几内亚两部分组成,得名于岛名。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现在是英联邦成员。经济主要是农业,农业占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34%(2003年)。主要出口有矿产和农产咖啡、可可、椰干、棕油、橡胶、木材及海产等。巴布亚新几内亚有542万人,出生率相当高(30.52%),死亡率则达7.5%,其中婴儿死亡率更高达 53.15%(2004年)。因其多山崎岖地形,国内陆路交通十分不便。首都莫尔兹比港并无公路通往任何国内城市。目前,澳大利亚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最大援助国,独立后援助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约110亿美元。
E. 国庆和中秋的来历
国庆节来历: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各国国庆节由来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人。
传 说 一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传 说 二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 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还有很多种说法,这里不一一说明。
F. “捶打”的拼音是什么
“捶打”的拼音为【chuí dǎ】,意思是敲击、敲打。
G. 秋天的怀念中暴怒,捶打,央求,深色,深沉的意思
1、暴怒:极端愤怒。
2、捶打:用卷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
3、央求:恳求。“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神色:神情。
5、深沉:形容程度深。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7)墨西哥暴捶节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H. 谁知道世界的奇怪节日啊(非正统滴)
★墨西哥的亡灵日 -- Day of the Dead in Mexico
在哥伦比亚到达美洲大陆之前,墨西哥人就有过亡灵节的习俗,这是一个生者纪念已故亲人的特殊节日。在11月1日到2日,家人等待着已故亲人的灵魂回来,并为他们准备特别的食物和祭品,如巧克力饮料,加特制巧克力酱的鸡肉。通常,人们用巧克力制成骷髅头或骨架,写上已故亲人的名字,摆放在精心装饰的祭坛上,在仪式中吃掉这些巧克力,以此纪念亡灵。
★瓜达卢佩圣母节
传统宗教节日瓜达卢佩圣母节,众多信徒头戴羽毛冠,身穿古代印第安人服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到来。瓜达卢佩圣母是墨西哥的庇护神,每逢12月12日圣母节,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都要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大批来自墨西哥国内外的信徒赶来参拜圣母原像。
★墨西哥鼓舞节
★印度灯节 -- Diwali in India
印度教庆祝“灯节”。“灯节”是晚秋时一个为期五天的盛大节日。到时,每个家庭都会点燃五盏diya(一种传统的粘土油灯)来纪念征服暴君Ravana的王子Rama。在这个节日里,朋友们和邻居间相互慷慨地赠送糖果。一个特别的节日食物是制作成diya形状的巧克力,人们按照传统风俗,将diya巧克力涂上复杂的图案,装饰上巧克力纽扣和巧克力薄片,并在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糖果。
★美国退伍军人节
★美国圣·帕特里克节
是每年的3月17日,是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这一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美国从1737年3月17日开始庆祝。
★华盛顿樱花节
华盛顿于2004年3月27日至4月11日举办樱花节
★美国“火人节”---“火人节”
从1986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
★美国双胞胎节
双胞胎节从1976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成为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人数最多的双胞胎集会。一年一度的双胞胎节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孪生子大聚会的日子。
★墨西哥“城市花卉节”
★墨西哥种族节
庆祝种族节,纪念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510周年
★墨西哥索卡洛艺术节
★古巴圣地亚哥的狂欢节
★加拿大阵亡将士纪念日
★阿根廷移民节
9月4日是阿根廷移民节,全国各地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巴西印第安人日:4月19日
I. 节日风俗
舞蹈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着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着名舞蹈家——刀美兰(傣族)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编辑本段]【民族舞蹈】
孔雀舞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如根据神话故事《魔鬼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鬼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
来历�
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音和孔雀的动作。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缅寺壁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鸟身的孔雀形象,这与头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诏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婚取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可见孔雀舞的历史源远流长。
着名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动作�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当舞者跳到高兴时,众人就喝彩“吾——吾”,“水 ——水”,气氛十分热烈。孔雀舞有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 、安然漫步、寻水、饮水、戏水、洗澡、抖翅、晒翅、展翅与万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飞翔……等。
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等。步伐有踮步 、“起伏步”(动力腿由脚跟带动向臀部踢起后全脚掌落地,主力腿随之屈、伸)等。
风格
从舞蹈风格上可归纳如下三类:第一为雄孔雀舞。民间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刚韧。舞姿有明显的“三道弯”特点。第二为雌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韧缓慢,舞姿优美动作细腻,并常有拱胸和肩的转动,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第三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颤和保持半蹲状态的矮步,小腿灵活轻巧,常用连续的小耸肩,鼓点快速而轻巧。
鼓
傣族的鼓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面鼓,傣语称“光腊楞”。另一种是双面鼓,傣语称“光双腊”。因为单面鼓的形状象大象的腿,因而起名为“象脚鼓”。�
象脚鼓舞
傣语叫“戛光”或“烦光”(傣语称鼓为“光”,跳舞为“戛”)。“戛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
象脚鼓舞来历
关于象脚鼓及其舞蹈的民间传说很多,据传:古时有一对夫妻,劳动后在水潭边小憩,突然风把熟透了的芒果从树上吹落水中,发出“嘣——嘣”的响声,这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他们回家后,便依照大象的脚将树镂空,蒙上牛皮制成鼓。在赶摆时,他们背着鼓去跳舞,不久象脚鼓舞就传开了。又说:在很早以前,有两个驯养大象的小伙子依照大象的脚做成了象脚鼓。在《明史·百夷传》中也有:“大小长皮鼓以手拊之”的记载。
动作
表演时,舞者以左肩背象脚鼓,鼓面对前,鼓尾向下,以右手击鼓为主,左手配合。一般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时也用肘、膝、足跟、脚趾等敲打。象脚鼓舞矫健、粗犷。双膝的起伏和敲鼓的动作配合紧密,用手敲鼓时,膝部就弯曲。而抬手时膝部立直。舞蹈步伐很丰富,有“前点步半蹲”、“后点步半蹲”、“踏步全蹲”、“ 八字步半蹲”,还有以一腿为主力,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脚等姿态的动作,以及吸腿跳 、踢腿跳、弹腿跳、跨腿跳等。
分类
象脚鼓有长、中、小三种鼓形,根据鼓的形状有三种不同的跳法。�
第一种,长象脚鼓舞。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耿马的孟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和孟连一带。鼓身长二米左右,由于鼓身比较沉重,多为舞蹈伴奏用。舞时步伐缓慢、稳重,膝部起伏有力。鼓点最为丰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语,能表达傣族人民喜、怒、哀、乐的心情。�
第二种,中象脚鼓舞。主要流行在潞西县、盈江县、耿马县、景谷县、勐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鼓身长约1.5米较轻便。其主要特点是舞时要将鼓尾摆起来、甩起来。由于在鼓尾上束有一簇簇的孔雀羽毛,摆动起来十分好看。摆鼓就是让鼓尾左右晃动,甩鼓就是将鼓首向下压,使鼓尾向上甩。中象脚鼓舞不只是在节日跳,每年还有专门的赛鼓日子,以鼓音长短、音色好坏和鼓尾摆动大小为取胜标准。�
第三种,小象脚鼓舞。仅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鼓身长不到一米,动作丰富,经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动作幅度较大,有吸腿跳、弹腿跳、撩腿等步伐。�
戛伴光舞
“戛伴光”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人民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它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节日时通宵达旦欢舞不息。
舞蹈朴实热情,特点突出,妇女膝部的颤动较均匀,多顺手顺脚的舞动。一般以“蹉步”、 “起伏步”、“点步”、“弓箭步”等步伐为主。手的动作较简单,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绕腕或从腋下向上掏手。
大嫂们与老年人在里圈起舞,老人的动作缓慢,膝部起伏明显,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后仰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动作任意自由发挥,而在圈外的年轻人,则要求动作统一整齐。戛伴光的鼓点非常丰富。�
双面鼓舞
傣语叫“光邦”、“光两”、“光双腊”、“光宏”、“光勐央”等。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瑞丽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和耿马县、沧源县的勐懂地区。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种鼓舞。此种鼓一头大、一头小,两面均蒙有皮。小双面鼓长一尺半左右,可横挂在身上,舞时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击鼓,动作起伏大,常用深蹲等舞姿 ,三道弯造型较突出。大双面鼓身筐米,直径六十七公分。需要俩人用竹杆扛起来,舞者双手抡槌,做云手转身,吸腿、跪蹲等动作打鼓。有的鼓则放在地上打,鼓声铿锵有力。众人围成圈,手持鲜花或手巾载歌载舞,同戛伴光舞的表演形式相似。
鱼舞
傣语叫“戛巴”。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解放后才逐渐流传到其它地区。
据说在傣族发现了鱼并学会捕鱼的时候起,就跳起模仿鱼儿的舞蹈。鱼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鱼形道具起舞。鱼舞比其它傣族民间舞更为柔和、细腻,灵巧而活泼。主要表现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脚掌碎步动作上,小跳敏捷活泼,表现鱼儿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漫游时,常采用全脚或半脚掌屈膝碎步行走,没有起伏,双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摆动。在表现鱼儿戏水或与急流搏斗时,常采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跃性动作,形象生动逼真。
鱼舞多采用鱼形手式(一手以手心盖于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双手向外划圆和双臂在后摆动为典型动作。鱼舞的鼓点比较缓慢、轻盈,丰富的鼓语不亚于孔雀舞。
大鹏鸟舞
傣语叫“戛伦”。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节日里跳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
相传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区不下雨,大地一片枯焦,大鹏鸟置抱蛋的妻子于不顾,和雨神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数日后,大鹏击败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鹏鸟的妻儿早已饿死。傣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鹏的敬意,遂产生了大鹏鸟舞,流传至今。
大鹏鸟舞矫健、粗犷,动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现大鹏鸟与雨神搏斗的动作和不畏强暴的气质。动作变换快速有力,造型时间较长“三道弯”舞姿棱角突出。如:出场动作一般是大跳接一个大的舞姿造型,表现大鹏鸟从空中迅猛疾下的气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张开成扇形)和掌式手型,这些手式加强了动作的力度。大鹏鸟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过去舞蹈时带大鹏鸟型道具和面具,现多已弃之不用,使舞蹈动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鼓点异常丰富,鼓声深厚有力。
鹭鸶舞
傣语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庆佳节时跳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潞西县一带。
过去,舞者要身着雪白的衣裳,双肩披上两条鲜红的绸带起舞,现在已不多见。在傣家村寨附近的竹林里或水田中,常见到雪白的鹭鸶鸟。关于鹭鸶舞的来源民间传说不一,有一种讲:古时有一个很穷的小伙子,每天劳动不止。鹭鸶非常喜爱他,为他跳起优雅的舞蹈,以后小伙子就与鹭鸶亲切地对舞起来。后来,人们把这一舞蹈编成了青年人的对舞。又说:一种叫“央”的民族曾到过德宏一带,此种舞是表现他们在田间劳动的过程。
鹭鸶舞一般以对舞为主,动作相对,队形多是两横排分左右出场,相遇后变成两竖排、四排、两个圈等。常由一人指挥变换各种动作和图形。鹭鸶舞的动作简单、优雅。舞步的节奏处理与其它傣族民间舞不同,弱拍时双膝快速弯曲,动力腿敏捷地抬起,重拍时双膝韧性伸直,动力腿同时轻盈地全脚掌落地,形象地模仿了鹭鸶行走的动作。有双手在胸前拍掌及拱胸等特殊动作。鼓点轻盈简单。
花环舞
傣语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如今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跳,已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
从很早的年代起,每当泼水节和其它宗教节日来临时,小伙子和姑娘们就成群结队到深山密林和江边采集最鲜艳最美丽的花,然后打着象脚鼓载歌载舞把鲜花送到缅寺搭成花亭,这一古老的习俗至今流传在傣家村寨。
关于花环舞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穷苦的青年,去坝子赶摆时,觉得自己的衣服破烂不堪,就摘来许多花扎成花环套在身上,下山后随着欢乐的象脚鼓声跳起了舞,一个姑娘爱上了他,随着他的舞唱起了歌,花环舞由此产生。
花环是在长二米左右的竹篦上扎上鲜艳的花朵做成,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在移动步伐的同时,着重于花环的变化。并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环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由慢板转入快板,有踮步、“顿错步小跳”等动作。
烦整
傣语称刀舞和棍、拳、棒这类舞为“烦整”、“戛整”、“令整”。是男性的舞蹈。流传于广大的傣族地区,与汉族的武术类似。
风景秀丽的傣乡,傣族男子都佩戴着一把精制的利刀,标志着他们的勇敢威武,同时刀也是生产劳动的有利工具。刀舞傣语叫“戛拉”或“烦拉”。动作有力、刚健,多采用“大八字跺步”、“弹腿”、“踢腿蹭跳”和“深蹲滑行”等步伐,这些动作在傣族民间舞中很少出现。
刀舞有单刀、双刀、短刀和长刀(类似剑)等种类及本地、内地、缅甸等不同的流派,各种流派有自己严格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可由一人至十几人表演,舞时无伴奏,或以象脚鼓伴奏。棍、棒、拳术与刀舞基本相似。
戛朵
亦称“烦朵”,是一种道具舞。此舞过去在盛大的宗教节日才跳,至今仅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孟连县一带。
“朵”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据说有狮子头、狗嘴、鹿角、长颈、细毛。汉语把此舞称为“马鹿舞”。戛朵至今仍带道具跳,道具身长一丈,颈长八尺,用竹篦编成四十五公分的圆圈,外面用布包起来,剪碎的白纸粘在上面做为羽毛。一般由俩人合作扮一只马鹿,前面的舞者饰马鹿头和前半身,用棍支撑颈部做划字动作,后面的舞者掌握尾部,向两边做敏捷的小跳及跌扑、腾转等动作。舞步、鼓点均与孔雀舞相似。
依拉贺舞
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和 “开门节”或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欢跳此舞,因每段唱词后面都有“依拉贺”做衬词而得名。依拉贺舞的特点和戛伴光舞相似。�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
关门节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问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J. 10月15日是什么节日有何来历
没有什么节日,只是一个在中国历史重要的日子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为杨利伟。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17届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