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鼎盛时拥有多少兵力
㈠ 西班牙用数千兵力征服明帝国
事实上是有这件事的,只是没有实现。但这体现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不足(直到鸦片战争前英国人还想在中国销售刀叉和睡帽),占领全中国应该不大可能,但是攻击沿海各省并利用中国人建立伪政权的话,以明朝的内陆战力和政府能力,应该会造成巨大统治危机,加速其灭亡。如果那样,也许中国会更早的了解西方文明,而不是固步自封,酿成近代史悲剧了。唉,历史没有假设~
没回答楼主的问题(汗):2w人是不够征服中国,但是这两万人只是“本钱”,
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还只有两千人呢,但他们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就像满清入关,其核心力量只有六万满洲八旗(其他还有蒙古,汉,朝鲜杂牌)。但他们入关以后不就不断得到明朝降军的加强吗?所以有两万西班牙正规部队作为依托(其战力不可小觑,当年千八百倭寇就可大闹沿海,攻城略地)
扶持一位像李自成式的草莽英雄,广招流民,大铸西洋枪炮,那就未可知了~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一切皆有可能嘛~没发生的事谁知道结果呢?
这只是就事论事,我还是很热爱中华民族的!别喷我~
㈡ 西班牙二战共有多少兵力
作为老牌列强,虽然西班牙过了气,但底子还在。如果不是苏联人瞎捣乱,引发了西班牙内战,使得西班牙伤了元气,西班牙未必会比意大利差多少。即使如此,西班牙仍然不容小视。西班牙属于准工业化国家,工业实力比意大利仅差一线。在二战中,西班牙左右摇摆,和轴心国、同盟国两边做生意要援助,赚得钵满盆溢。西班牙是当时欧洲唯一没有直接参加二战的强国。虽然只是弱一流,但实力不容小视。
㈢ 谁能详细说说西班牙帝国发展史
西班牙的历史,几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从西元前十一世纪到五世纪之间,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侵入。后来凯尔特族与伊贝洛族混合,成为半岛上独特的凯尔提贝洛族。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半岛各处,还残留着罗马的遗迹。
西元六、七世纪,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国,以扎雷多为首都。现在托雷多到处可见西哥德族文化遗迹。
到了八世纪,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民族摩尔人统治,自此到十五世纪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在回教徒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欧洲国家。
西元十世纪时,回教徒定都哥多华,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个清真寺,当时哥多华拥有二十万的住户,繁荣富庶,据说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过了不久,在回教徒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发起收复国土运动,自此到中世纪,西班牙一直受到复国运动的影响。
1479年,阿拉冈国王斐迪南与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女王结婚后,西班牙统一的宿愿终于达成。此时,回教徒由于内部的纷争,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复国运动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最后不得不将根据地迁移到格拉那达,并在临斤山丘上建造了阿尔寒布拉王宫。
斐迪南完成国家统一后,再以九万兵力向前推进,终于打败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胜利。1492年,格拉那达城重归基督徒所有。
到了两王之孙卡洛斯一世与其子腓力二世时,西班牙进入更辉煌的霸权时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文治武功鼎盛,为西班牙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查理五世统辖近半的欧洲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大部份,后来还陆续征服墨西哥的马雅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进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世纪’。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发的127艘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幸于多佛海峡被英国机动性高的80艘舰队所打败,从此以后,西班牙国势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由英国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无后可继,引起英、法、奥地利之间的王位继承战争。结果,由法国波旁家族继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现任国王Van.Carlos一世还一直与法国之间,维持着良好的传统友谊。
1808年,拿破仑以欺骗手段取得西班牙后,命令其兄约瑟夫一世为西班牙国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国民的反抗,纷纷起义,推翻政府。画家哥雅着名的图画“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绘当时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纷纷仿效美国革命方式而独立。而西班牙国内宫廷政治的腐败,民间经济的萧条等,都使得西班牙国本动摇。
十九世纪后叶,西班牙国内动荡不安,各地反政府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暂实行共和。然而,动乱仍然持续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抬头,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当时国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国。
此后,政治情势继续恶化,不满分子的活动更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内战最激烈时期。内战结束后佛朗哥独裁政权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没有参战。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权被世界各国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联合国后,才回到国际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将军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孙子Juan.Carlos为继任国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后,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颁布新宪法,西班牙成为一个君王立宪的国家。
一、民族起源和早期历史
伊比利亚半岛从80万年前就有人居住。据推测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猎物时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或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猎人越过比利牛斯山来到这里并定居下来。伊比利亚半岛最早的土着居民是伊比利亚人。西班牙北部的阿尔达米拉洞穴留下的举世闻名的岩画生动地记载了原始人生活情况,野牛、鹿、野马等颜色鲜艳、栩栩如生。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外来民族开始向伊比利亚半岛大规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纪凯尔特人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人和凯尔特人相互通婚、融合,产生了后来的塞尔梯贝里亚人。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腓尼基人与西班牙建立了贸易关系。腓尼基人创建了加的斯城;为进一步开发半岛资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亚半岛从事经商活动,他们教当地居民使用货币、采矿冶炼金属、织布等。前元前七世纪,希腊商人开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来,将葡萄和橄榄引入伊比利亚半岛。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联合卡塔戈人抗击塞尔梯贝里亚人,后来卡塔戈人成为半岛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大举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罗马人将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罗马人在征服塞尔梯贝里亚人的过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罗马人才彻底征服整个半岛。此后,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罗马人的统治对西班牙历史、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人与当地塞尔梯贝里亚人通婚,从而诞生了罗马西班牙人。罗马人带来了语言、法律、习俗等,西班牙彻底被“拉丁化”。罗马人建立了许多新的城镇(如塞维利亚、科尔多瓦、萨拉曼卡、托莱多、萨拉戈萨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厅、斗兽场、圆形剧场、桥梁、引水渠等。在罗马人的统治下,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伊比利亚半岛成为重要的贸易地区,贵重的矿物、廉价的葡萄酒、优质的橄榄油销售到世界各地。总的来讲,罗马统治给西班牙带来四个社会基础:拉丁语言、罗马法律、市镇体制和基督教信仰。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走向崩溃。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从而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统治。在西哥特人统治下,罗马西班牙人与西哥特人互相通婚。西哥特人在西班牙拉开了封建主义的序幕。但是,西哥特人并没有给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鲜血液。相反,西哥特人也采用了拉丁文字,甚至成为基督教徒,沿袭了罗马人的文化习俗,后来被当地人同化了。由于争夺王位,公元710年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竞争者寻求摩尔人的帮助,从而开始了摩尔人的入侵。
西班牙民族比较单一,是由一个主体民族和若干少数民族构成的国家。其中主体民族是卡斯蒂利亚人,讲西班牙语,约占人口的73%。少数民族主要有加泰罗尼亚人,约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罗那及周围地区;加利西亚人约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约占5%,生活在北边靠近法国的边境地区。
此外,也有称为巴伦西亚人和安达卢西亚人的,因早与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单独民族。即使是被称为少数民族的加泰罗尼亚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亚人,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上与卡斯蒂利亚人也无大的区别,但他们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内,还生活着约1万名吉卜赛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愿承认他们为境内合法的少数民族。近十几年,政府与周围邻国一样,也专门拨出巨款为他们建造房屋,使其安居乐业。
加泰罗尼亚大区有六万人口,一千年多年的历史,和四个省份:巴塞罗纳省,莱达省,葛罗纳省,以及塔拉国纳省。自治政府。完全独立的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对它的独立自治的自豪感。
大区呈三角状,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部,加泰罗尼亚大区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资源。从地中海海岸到内陆山脉和比利牛斯山,无论是景色还是植物都表现出无尽的多变性。还要加上地理地貌上的惊人的多样化,从蒙塞拉高原到噶罗查的火山区。
运动爱好者在那里找到了他们福音:出色的运动地,帆船,滑雪,高尔夫,冒险运动项目以及徒步漫游都有着高品质的设施。
艺术爱好者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加泰罗尼亚有着极为多变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运动大幅度选择面:罗曼式,哥特式以及巴洛克式,浪漫派以及离我们更近些的现代派的火暴。它产生了拥有广大民众拥戴的着名(或不太着名的)的艺术家:古蒂,达里,米罗,保·卡萨尔斯。。。。。。
加泰罗尼亚也是一方有着惊人丰富的历史的水土,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开始有人居住:先是菲尼基人和希腊人,后来是维斯哥特人(公元前484年),再后是穆斯林,都占领过这块土地。公元800年摩尔人在波提耶的失败标志着法兰克人对加泰罗尼亚的再征战的开始。十世纪末,巴塞罗纳公爵布莱尔二世王从加泰罗尼亚公国得到了独立。1200年到1550年间,这里有过政治,商务和经济的极大扩张。杰穆王于1229年占领了马爵克,1245年占领了瓦伦西亚。
基督教王之间的姻联标志着西班牙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诞生,尽管两个王国各自保持着自己文化和语言上的独特性。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王国之间很快出现了首次纷争。1640年民众起而反抗中央政权,即"收割者战争"。西班牙王权继承战期间,加泰罗尼亚支持奥地利查理大公,而他成了败方。西班牙王菲力浦五世颁布法令,取消独立政府机构,禁止加泰罗尼亚语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并关闭大学。自1716年起,西班牙君王致力于在西班牙其他地区吸收加泰罗尼亚语。
到1932年才恢复了自治政府,加泰罗尼亚重新在政治上得到独立。内战期间(1936 - 39年)佛朗哥派的胜利使加泰罗尼亚的自治得而复失,加泰罗尼亚语又被禁用。佛朗哥的死亡,1975年恢复了民主,1977年,自治政府重新得到了自治权(经济,教育以及文化的管理权)。
如今的加泰罗尼亚人向新生鲜事物和现代敞开了大门,同时又忠实于它的传统,它的民歌,因而显得特别活跃。它必须为争取它的独立身份得到承认而战,为此它感到无比自豪。结局是有说服力的:1990年,加泰罗尼亚语被承认是一种欧洲语言,并成为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上使用的官方语言的一种。
㈣ 世界各国军队数量是多少
世界各国军队数量:
1.中国:230万
2.美国:140万
3.俄罗斯:124万人
4.印度总兵力:117.5万人
5.朝鲜:约105.5万人
6.韩国总兵力:67.2万人
7.土耳其总兵力:63.9万人
8.巴基斯坦总兵力:58.7万人
9.伊朗总兵力:约54~54.56万人
10.越南总兵力:约48.4万人
11.埃及总兵力:45万人
12.缅甸总兵力:约43.48万人(含准军事部队)
13.法国总兵力:35.88万人
14.乌克兰总兵力:34.64万人
15.德国总兵力:33.35万人
16.叙利亚总兵力:32万人
17.巴西总兵力:31.325万人
18.泰国总兵力:30.6万人
19.印度尼西亚总兵力:29.9万人
20.意大利总兵力:29.84万人
21.日本:27.3751万人
22.波兰总兵力:24.065万人
23.罗马尼亚总兵力:21.965万
24.英国总兵力:21.094万人
25.摩洛哥总兵力:19.63万人
26.西班牙总兵力:19.395万人
27.墨西哥总兵力:17.5万人
28.以色列总兵力:17.5万人
29.希腊总兵力:16.85万人
30.柬埔寨总兵力:约13.9万人
31.秘鲁总兵力:12.5万人
32.阿尔及利亚总兵力:12.2万人
33.孟加拉国总兵力:12.1万人
34.埃塞俄比亚总兵力:约12万人
35.菲律宾总兵力:约11.78万人
36.斯里兰卡总兵力:11~11.5万人
37.安哥拉总兵力:11.4万人
38.马来西亚总兵力:约11万人
39.沙特阿拉伯总兵力:约10.55万人
40.约旦总兵力:10.405万人
41.保加利亚总兵力:约10.15万人
㈤ 西班牙海军最强大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16世纪!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当时西班牙拥有最强的海军,称霸全球。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所派出着名的无敌舰队,意图征服英格兰。无敌舰队之役是英西战争中其中一个大型的战役,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中最有名的战争。西班牙船舰被法兰西斯·德雷克所领导的英国海军用秘密武器即八艘火船击沉。
无敌舰队约有150艘以上的大战舰,被英军击败时本想南退,却因刮起强大的南风而不可行,庞大的舰队只好随风北上,最后绕过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岛西岸回国时仅存43艘,由于损失百艘以上的大战舰及超过一万四千名士兵,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停滞不前,英格兰则成为新的海上强权,开启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盛世。
㈥ 16世纪世界各主要强国兵力如何
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最后失败,再一次证明了海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西班牙衰落,而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两个海军强国的较量
16世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
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战争初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纳统率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梅迪纳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
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出发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风暴。狂风恶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们被晃得晕头转向,准备登陆的“旱鸭子”更晕得像站不住的醉汉。这样,舰队只好返港避风。待到7月,舰队又踏着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
英国方面也做好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97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7月22日清晨,战争爆发,英军纵队列阵,迎着强劲的西南风,抢到横队列阵的“无敌舰队”上风位置,放过“无敌舰队”的前卫后,充分发挥自己两舷的火力,重炮猛轰其后卫舰船。“无敌舰队”阵脚大乱,节节败退。23日拂晓,海上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处在东北风上风头,于是他们以多围少,重创英国最大军舰“凯旋”号。这样,在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
25日,双方再度交手,激战几小时后,双方尽管损失不大,但弹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纳决定改变计划,向加莱前进。霍华德也率领舰队转向多维尔。此刻,双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弹药补给问题,霍华德还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取一些补给,而“无敌舰队”则要困难得多,在未到达加莱之前,一点接济都没有。
26日黄昏,“无敌舰队”到达加莱附近海域,在加莱与格里斯尼兹港之间驻锚,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鉴于“无敌舰队”弹药空虚,英国舰队放心大胆地在敌人长炮射程之内停泊,甚至一些英国舰只驶到敌轻武器射程的边缘线上,穿来穿去,随心所欲,梅迪纳对此惟有望洋兴叹。
28日凌晨,霍华德在旗舰“皇家方舟”号的主舱召集作战会议。因为攻击的时间紧迫,决定在舰队中挑选8艘200吨以下的小船,改装成大船,作为突击使用。清晨,“无敌舰队”的哨兵发现几艘轻装船只向他们靠拢,突然,小船上发出熊熊火光,接着,“无敌舰队”的大小船只一片混乱,一些船已经被大火点燃。梅迪纳慌忙命令各舰砍断锚索,想等火船过去后,重新占领这个投锚地。但在混乱中,许多船只只顾夺路逃走,结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来,全舰队已经开始溃散。火船过后,梅迪纳命令所属各分舰队向加莱集中,但只有少数船只执行了命令,大多数船只由于刚才砍去两只锚,只靠剩下的一只锚已经系留不住,遂沿岸向东北方向漂流而去。
此时发生的情况,霍华德看得清清楚楚,“无敌舰队”正以杂乱无章的队形驶向敦刻尔克方向,这样它就没有可能再回到加莱了。霍华德立即命令舰队全速追击,在高速航行中,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的距离逐渐缩短。考虑到自己的弹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华德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敌人,在保证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的短距离才开始实施炮击。此时,“无敌舰队”已没有弹药储备了,英国舰队抓住这个弱点,把握风向,进退灵活,无所顾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连续不断地向敌舰发射大小炮弹。“无敌舰队”只有后退之力而无招架之功。
上午9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角接火。英国舰队步步紧逼,“无敌舰队”各舰距离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乱。英国舰队各舰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突然风向转变,霍华德及时命令舰队摆脱战斗,“无敌舰队”趁此机会,退出英吉利海峡。
整整一个星期的交战中,“无敌舰队”耗费了十万多发大型炮弹,而英国舰队无一遭到重创,只是阵亡了一名舰长和二十余名水手。与此相比,仅仅格南费里尼斯一战,“无敌舰队”即死伤一千四百余人。
7月29日黄昏,梅迪纳召集作战会议,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风向有利,应再度设法控制英吉利海峡,否则,别无出路,只能绕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结果,天公不作美,风向始终未变,“无敌舰队”只得采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无敌舰队”的覆灭
8月,英西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二次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8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线上,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50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70余艘军舰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时介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船只,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取得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弹药消耗过大,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所击败,虽然损失是微小的,但是在精神上的杀伤是巨大的。在此之前,西班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发现新大陆到只用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环球航行、大败土耳其舰队、白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和遍布全球的贸易点和殖民地(16世纪末葡萄牙并入西班牙),这些伟大的成就让西班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不可被击败的,而无敌舰队的毁灭则把这种自信击的粉碎,从此西班牙开始了衰退之路。
㈦ 问一个军事问题 西班牙的军事力量如何
主要统计
面积50.5925万平方千米。人口3923.7万人(其中,13~17岁男121万人:女113.6万人;18~22岁男147.2万人,女139万人;23~32岁男332.8万人,女317.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5690亿美元(1999年),人均17900美元。国防费70亿美元(2000年国防预算)。粗钢1368.3万吨(1997年)。原煤2840.3万吨(1995年)。原油600万桶(1996年)。天然气1.78亿立方米(1995年)。发电量1663.8亿度(1995年)。谷物1935.4万吨(1997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量100吨以上)2190艘,总载重量507,73万吨(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34处,客运量340.44亿人千米、货运量37.64亿吨千米(1998年)。
国防体制
国王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既是国防事务的最高咨询机构,也是国防最高决策机构,国王为主席,通常由首相主持会议,成员有副首相、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国防参谋长、三军参谋长。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国防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制定防务政策和领导国防工业。国王、首相通过国防部和国防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军3个军种。准军事部队由国民警卫队和海上国民警卫队组成。国王和首相通过国防部和国防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
领导人物
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1975年11月22日登基)。内阁首相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1996年5月5日上任)。国防大臣费德里科·特里略(2000年上任)。国防参谋长圣地亚哥·巴尔德拉斯空军上将(1996年7月29日上任)。陆军参谋长阿方案,帕尔多·德桑塔亚纳伊科洛马上将(1998年9月28日上任)。海军参谋长安东尼奥·莫雷诺·巴尔贝拉海军上将(1997年6月27日上任)。空军参谋长胡安·安东尼奥·隆博洛佩斯空军上将(1997年1月上任)。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16.605万人。义务兵5.17万人。
陆军
10万人,义务兵3万人。编有8个军区司令部(含2个海外军区),1个机械化师,2个装甲旅,1个山地旅,2个西班牙军团,1个防空团,1个工程兵旅,1个陆航旅,1个炮兵旅,1个防空司令部,1个海岸炮兵司令部(含2个岸炮团),3个特种作战营,1支快速反应部队。
主战坦克:665辆,其中AMX-30ERl/ER2型209辆,M-48A5E型164辆,M-60A3TTS型184辆,“豹”ⅡAⅣ型108辆。
装甲侦察车:BMR-VEC型340辆。
步兵战车:“皮扎罗”式14辆。
装甲输送车:1624辆,其中M-113型1311辆,BMR-600型313辆。
牵引炮:105毫米457门,155毫米20门。
自行炮:105毫米48门,155毫米90门,203毫米64门。
岸炮:6英寸44门,305毫米6门,381毫米3门。
火箭炮:140毫米14门。
迫击炮:120毫米409门,81毫米1314门。
无坐力炮:106毫米638门。
反坦克导弹:“陶”式200具,“霍特”式28具,“米兰”式442具。
高炮:20毫米329门,35毫米92门,40毫米183门。
地空导弹:“罗兰”式18部,“防空卫士”厂“蝮蛇”13部,“西北风”式108部,“霍克”式24部。
直升机:174架(其中武装直升机28架)。
海军
3.695万人,义务兵1.07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4个基地司令部,6个海军基地。分为4个海管区。
航空母舰:“阿斯图利亚王子”号1艘。
潜艇:8艘,其中有“加莱尔纳”级4艘,“鲸”级4艘。
护卫舰:15艘,其中有“圣玛丽亚”级6艘,“巴利埃里”级5艘,“侦察”级4艘。
巡逻艇:33艘。
扫雷舰艇:12艘。
两栖登陆舰:4艘,其中有“新港”级2艘,“加利西亚”级2艘。
两栖登陆艇:13艘。
支援与补给舰船:32艘。
海军航空兵 700人(义务兵290名)。编有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联络机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装备有“AV-8B”型战斗机17架,“嘉奖”2型3架,直升机37架。
海军陆战队 6900人(义务兵2800名)。装备有M-60A3型主战坦克16辆,“蝎”式轻型坦克17辆,LVTP-7两栖装甲战车16辆,105毫米牵引炮12门,155毫米自行炮6门,“陶”式反坦克导弹12具,“龙”式反坦克导弹18具,“西北风”式地空导弹12部。
空军
2.91万人(义务兵1.1万名)。编有4个军区(即中部军区、东部军区、直布罗陀海峡军区、加那利群岛军区),1个后勤支援司令部。
作战飞机211架。
攻击/战斗机:F-5B型35架。
战斗机:EF-18A/B型90架,“幻想”F-1CF/D日EE型65架。
侦察机:RF-4C型14架,C-212型6架,“色斯纳”560型2架。
海上巡逻机:P-3A型2架,P-3B型5架。
电子战飞机:C-212型2架,“猎鹰”20型2架。
运输机:“大力神”C-130H型7架,C-130型12架,C-212型34架,CN-235型20架,“猎鹰”20型3架,“猎鹰”50型1架,“猎鹰”900型2架。
加油机:KC-t30H型5架,“波音”707型4架。
联络机:130-27型21架。
搜索救援机:C-212型9架,F-27型3架,CL-215型15架。
教练机:C-101型74架,E-26型37架,E-24型25架,E-20型5架,C-212型试飞机1架。
直升机:57架。
空空导弹:“麻雀”AIM-7型、“响尾蛇”AIM-9型、“阿姆拉姆”型AIM-120型、R-530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西北风”、“防空卫土”/“蝮蛇”若干部。
预备役部队
44.79万人,其中陆军斗3.6万人,海军3900人,空军8000人。
准军事部队
7.576万人,其中国民警卫队7,5万人,海上国民警卫队760人。
部署
三军兵力主要部署在马德里附近、海岸沿线及直布罗陀东北部的沿海地区。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为9个月。志愿兵的服役期为16~36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4岁(上将64岁、中将62岁、少将60岁),校官为58岁(上校58岁、中校56岁、少校54岁),尉官为54岁。
军衔
分5等18级: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极(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士官7级(准尉、土官长、一级军士长、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驻外兵力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波黑1600人,军事观察员12人;意大利北约军事一体化空军部队F/A-18型战斗机5架,KC-130型加油机1架;科索沃维和部队900人。
外国驻军
美国驻军2130人(其中海军1760人,空军250人,海军陆战队120人)。北约西南联合司令部。
军队节日
军人节1月6日;武装力量节为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㈧ 明朝时西班牙曾想用2万人征服中国,为何还没到中国,便全军覆没
因为西班牙在来征服中国之前,他们先去征讨了英国,但是却被英国打得很惨,由原本的“无敌舰队”变成了43艘破船,惨败的西班牙回到国内后实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并且在战败后他们也调不出多余的兵力,没有多余兵力他们就来不了中国,所以征服中国只能是一次空想了。
他们的准备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在来侵略中国前,西班牙先去征讨了英国,可是没有想到,由于他们的轻敌被英国打得非常惨,由原来2.1万组成的“无敌舰队”变成43艘破船而归,这次的战争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并且在他们被英国大败后,他们统治的一些殖民地也开始慢慢的崛起,他们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这些殖民地牵制着,所以当时西班牙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侵略中国了,最后计划失败。
㈨ 二战时期西班牙兵力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不仅反对西班牙加入联合国,还提议国际社会与西班牙断绝外交关系,甚至提出把西班牙列为战败国,试图干掉西班牙。不是美英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反对苏联的提议,苏联非得整死西班牙。由于西班牙和苏联矛盾太深,面对苏联的威胁,所以西班牙才向美国靠拢,拼命的抱美国的大腿,向美国妥协,加入北约,做了美国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