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喷壶叫什么
❶ 喷壶上的这种胶垫怎么能在网上搜到
这叫“O形圈”。可以在网上搜索。要先量好内径和环本身的直径(粗细)。
❷ 有谁知道园林用来浇花的那个小东西叫什么。一个小小的用来盛水来浇花的那个小工具
那叫洒水壶。
❸ 喷壶需要洗吗知乎
所谓喷壶,就是指盛水浇花的壶、浇水的器具,壶状。喷水的部分像莲蓬,有许多小孔。有的地方也叫喷桶。
现在我们了解了什么叫喷敷,然后我们就知道该不该洗涤了,因为喷壶的水是通过小孔出来的,而水是有杂质的,时间长久了会在上面集成许多水垢,而这些水垢是有可能堵塞这些小孔的。如果我们不及时的清洗,让这些水垢把小孔堵住了,那么他就不能喷水了,也就失去了喷壶的作用。
因此建议在用喷壶的时候,最好每次用完都清洗一下,这样就不会在上面击沉水垢,也就不会有堵塞小孔的事情的发生,如果时间长了才清洗的话,会比较麻烦一些。
❹ 喷壶为什么喷不出水
可能是滤网堵了或者是喷壶漏气。
解决方法如下:
1.把帽完全拧下来,是图中画圈的粉色的。
拓展资料:
喷壶,读音为pēn hú,英文名为sprinkling can,指盛水浇花的壶、浇水的器具,壶状。喷水的部分像莲蓬,有许多小孔。有的地方也叫喷桶。
❺ 北方发财树的学名是什么,青岛一直都这么叫。8叶,很少7叶。叶椭圆形。
学名 Pachira macrocarpa 结果的发财树
科别 木棉科,瓜栗属 别名 发财树、瓜栗、中美木棉、鹅掌钱
发财树,常绿乔木,喜高温高湿气候,耐寒力差,幼苗忌霜冻,成年树可耐轻霜及长期5-6C低温,中国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以北地区冬季须移入温室内防寒,喜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沙壤土,喜酸性土,忌碱性土或粘重土壤,较耐水湿,也稍耐旱。
栽培技术
马拉巴栗又称瓜栗,发财树。为木棉科常绿小乔木。原产墨西哥的利哥斯达黎加。掌状叶,小叶7-11枚, 室内发财树
长圆至倒卵圆形。有园艺品种花叶发财树。由于发财树的名称深受商家及一般市民的欢迎,加立株形状美、叶色亮绿,树干呈锤形,盆载后适于在家内布置和美化使用,所以,2006年来在中国花卉市场上发展甚快。每逢节日,各宾馆、饭店、商家及市民多争相采购,以图吉祥如意。
栽培要点
1.温度。冬季最低温度16-18℃,低于这一温度叶片变黄脱落;10℃以下容易死亡。 2.光线。发财树为强阳性植物,在海南岛等地均露地种植。但该植物耐阴能力地较强,可以在室内光线较弱的地方连续欣赏2-4周。而后放在光线强的地方。 3.水份。在高温生长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但耐旱力较强,数日不浇水不受害。但忌盆内积水。冬季减少浇水。 4.空气温度。生长时期喜较高的空气温度;可以时常向叶面少量喷水。 5.换盆。根据需要可于春季换盆。 手树俗称发财树,为五加科假概木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直立,叶大互生,有长柄,掌状复叶,有小叶9-12枚,小叶长12-15厘米,宽约6厘米。因其树形叶形奇特,俗名吉利,因取其吉利佳兆,故近来引种栽培者渐多。 发财树盆景
此花原产澳洲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中,适生于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环境,喜阳,也稍耐阴,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盆栽的发财树1-2年就应换一次盆,于春季出房时进行,并对黄叶及细弱枝等作必要修剪,促其萌发新梢。浇水要遵循间干间湿的原则,春秋天按天气晴雨、干湿等情况掌握浇水疏密,一般一天浇1次,气温超过35℃时,一天至少浇2次,生长季每月施2次肥,对新长出的新叶,还要注意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6-9月要进行遮荫,保持60%一70%的透光率或放置在有明亮散射光处。冬季入室后,气温不要低于5℃,保持在10℃左右较好,浇水5-7天1次,并要保证给予较充足的光照。另外,在生长季,如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红蜘蛛和介壳虫危害,应注意观察。发现虫害要及时捉除或喷药。
栽培技巧
1.新引进的植株,当年不用换盆,不要施氮肥,控制幼枝徒长,防树型偏冠。 2.发财树对水分适应性较强,在室外大水浇灌或在室内十多天不浇水,也不会发生水涝和旱象致使叶片发黄。 3.夏季室内3~5天浇一次水,春秋季节5~10天浇一次。冬天视室温而定,盆土略潮为宜。室温若在12℃左右,一个月浇一次水即可。既耐阴又喜阳光,适应性强。长期在弱光下枝条细,叶柄下垂,叶淡绿。在管理上不要改变放盆的阴阳位置。性喜温暖的环境,不耐寒,适应的生长温度在18~30℃。 4.新买的盆景植株,如长势旺盛,盆确实太小,也可在七八月份,利用植物高温期半休眠状态换盆。做到认真操作,使母土不散,栽植后浇足水,不影响生长。该树种对盆土要求比较严格,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的酸性砂壤土。
编辑本段家庭养护
发财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马来西亚半岛及南洋群岛一带。近年来,经栽培选育,已广泛进入中国城乡家庭。作为家庭栽培,应根据其喜高温多湿、不耐霜寒及干燥的生活习性,着重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注意阳光
发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不能长时间阴蔽。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摆放 年老发财树
时,必须使叶面朝向阳光。否则,由于叶片趋光,将使整个枝叶扭曲。另外,每间隔3天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一次,这样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显美观。
注意浇水
浇水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量少,枝叶发育停滞;水量过大,可能招致烂根死亡;水量适度,则枝叶肥大。浇水的首要原则是宁湿勿干,其次是“两多两少”,即夏季高温季节浇水要多,冬季浇水要少;生长旺盛的大中型植株浇水要多,新分栽入盆的小型植株浇水要少。浇水量过大时,易使植株烂根,导致叶片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此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浇水量减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喷壶对叶面多次喷水,停止施肥水,大约15天至20天就可逐渐缓过来。
注意施肥
发财树为喜肥花木,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于常见的其它花木。每年换盆时,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肥土的来源广泛,可收集阔叶树落叶腐殖土,加少许田园土和杂骨末、豆饼渣混合配制。此肥土效力高,方便易得,但应注意充分腐熟,以免将叶片“烧”黄。另外,在发财树生长期(5月至9月),每间隔15天,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液肥或混合型育花肥,以促进根深叶茂。
注意温度与湿度
发财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如若温度较低或湿度缺失,常常会出现落叶现象,严重时枝条光秃,不仅有碍观赏,且极易造成植株死亡。因此,莳养时应注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并经常给枝叶喷水,以增加必要的湿度。而在深秋和冬季,则应注意做好越冬防寒、防冻管护。
编辑本段繁殖技术
扦插法繁殖
技术要点:苗床整理选择土质深厚、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作为圃地,做成宽1米的畦面,长度10米,以南北走向为宜,对畦面进行深翻,除去表土,砸实,下层铺一层3厘米厚的石砾,上铺10至15厘米厚的新鲜河沙与炉渣按2:1混合的基质沙土,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用40%的福尔马林400倍液喷洒床面,淋透深度为3至5厘米,用塑料薄膜覆盖3天,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虫。 插条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性状优良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在阴天或无风的早晨剪取,剪留长度为6至7厘米,下切口为马蹄形,位于叶或腋芽下,切口要光滑,利于形成愈合组织。一般每个插条带2个掌叶。注意不要伤及叶片,以利光合作用。 适时扦插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扦插,应在早晚随剪随插。扦插前,将插条的二分之一放于25PPM的(1)号ABT生根液中浸泡20至24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小木棍在畦面上打孔,然后顺孔插入,再封孔压实。插条较短时可直插,插条较长时可斜插,扦插深度以不歪倒为准,一般3至5厘米。插后及时浇透水,对不正的插条扶正,用塑料布盖好,四周用土压实。 苗期管理扦插后要保证适合生根的环境条件。一般土温比气温高3℃至5℃,插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至90%,光照要求30%。每天通风换气1至2次,6至8月气温高,水分蒸发快,于早晚各用细喷壶喷水一次,温度保持在23℃至25℃之间。苗木成活后,及时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前期以氮磷肥为主,中期氮磷钾适当配合,后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可于8月底前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停止使用氮肥。一般15天左右产生愈伤组织,30天左右开始生根。 发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每隔3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美观。一般当年生苗高40至50厘米。 幼苗移栽发财树幼苗上盆前先要配制营养土。用腐叶土3份,沙子2份,园土4份,充分发酵的有机肥1份,混合均匀后栽植。移栽时要注意不要伤及幼嫩的根部,深度以原根基部为准,栽后浇透水,放于阴凉处缓苗,避免阳光直接暴晒,以后每天视盆土情况浇水
沙培法
1.苗床整理:选择土质深厚、肥沃的圃地,调成宽1米的畦面,长度视数量多少而定,以南北走向为宜,对畦面进行深翻,去除表土,砸实,下层铺一层3厘米厚的石砾,上铺10至15厘米厚的新鲜河沙与炉渣,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用40%的福尔马林400倍喷洒床面,淋透深度为3至5厘米,用塑料蒲膜覆盖3天,进行土壤消毒。 2.插条采集:选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在阴天或无风的早晨剪取,剪留长度为6至7厘米,下切口为斜面,位于叶或腋芽下,切口要光滑,利于形成愈合组织。一般每个插条带两个掌叶,注意不要伤及叶片,以利光合作用。 3.精细扦插:发财树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扦插,应选夏天的阴天或早晚随剪随插。扦插时,将插条的二分之一放于25PPM的(I)号ABT生根液中,浸泡20至24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小木棍在畦面上打孔,然后顺孔插入插条,再封孔压实。插条较短时可直插,插条较长时可斜插,扦插深度以不歪倒为准,一般3至5厘米,插后及时浇透水,把不正的插条扶正,用塑料布盖好。 4.苗期管理:扦插后每3天通风换气一次,6至8月气温高,水分蒸发快,于早晚条喷水一次,温度保持在23至25度之间,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可于8月底前喷布0.2%的磷酸二氢钾,为防止真菌感染,每隔7天于畦面喷洒一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一般15天左右产生愈伤组织,30天左右开始生根。 5.幼苗移栽:苗木上盆以前先要配制营养土,用腐叶土3份,沙子1份,园土2份混合后栽植。移栽时,要注意不伤及根部,深度以原根基部为准,栽后浇透水,放于遮阳处,避免阳光暴晒,以后每天视盆土情况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
播种法
1.时机:四季皆可,春天最佳。2.种子覆不覆土皆可,但覆土时不宜过深。3.时时浇水保持介质湿度较易发芽。4.此法较易培养出优美树型。5.此法繁殖速度较慢。6.采种宜等果实外皮枯黄或干燥后再采收,否则未成熟之果实并无法顺利发芽成长。
编辑本段病虫病害
发财树常见的病害有根(茎)腐病与叶枯病。 发财树林
一、根腐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发财树的常见病害,又称为腐烂病。 防治方法: (1)保持栽培环境的干爽,重视栽培介质及场地的消毒 (2)半成品出柜卸至操作棚后,即用速克灵喷洒发财树头部,以预防灰霉病菌的危害 (3)栽种前用利刀剪除主根顶部扭伤及腐烂组织,然后再用速克灵喷洒伤口,晾干后即栽植 (4)栽植一周后,盆中的介质渐干,愈合组织已形成,新根已开始长出,用普力克、安克或锌锰灭达乐(雷多米尔-锰锌)喷洒发财树光杆,以药液沿杆部流入盆土为宜。此后的杀菌剂以安克、土菌灵、雷多米尔或疫霜灵每周一次轮用 (5)若腐霉病菌活跃,则用普力克、土菌灵、雷多米尔或疫霜灵喷施,一般药效在两周左右。若天气仍然不好,须再用不同的药剂喷施,以防抗药性的产生。期间若发现有溃烂植株,应立即丢弃。 二、叶枯病 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 (2)在发财树的栽培过程中应加强养护管理,适时浇水施肥,每个生长季节可追施肥2-3次叶面肥,如0.5%的氮磷酸二氢钾或双效微肥的200倍液 (3)苗木从南方向北方调运之前,叶面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70%百菌清800倍液,或者18%多菌铜乳粉2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倍液,运到北方后,应及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水和脱肥。南方地区栽培发财树可从雨季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百菌清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 另外,虫害主要有蔗扁蛾,该虫在中国是新纪录,主要是幼虫危害发财树,还可对一品红、福禄桐、鹅掌木、夏威夷椰子进行危害。
编辑本段修剪造型
发财树大单杆
马拉巴栗若种于户外预备作为遮阴或采果之用,则无须修剪,每年成长速度可达一公尺之多;但若种植于盆栽中作为观叶植物的话,修剪就成为一门很大的学问,由于其生长速度惊人,若不加以修剪,极容易造成树型比例不均,影响盆栽观瞻,经由适时修剪,不但可以刺激其重新发芽成长,同时可改变其造型,对于盆栽初学者而言是一项不错素材。此外,由于春末夏初成长快速,此时进行恢复容易。对于马拉巴栗的造型设计,作者尝试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1.独株种植:适合茎干粗大的植株,可将其其茎干截短作为基部,让其由基部顶重新发出许多细枝,成为一盆如大树的迷你缩影。 2.辫子型:利用铁丝将2~3株成长过程之茎干,交互缠绕,让其长成如辫子般形状。 3.群聚型:将数棵茎干较细小的马拉巴栗聚集种植,使其成丛,以量取胜。 4.独特造型:成长过程以铁丝不断将其塑造成个人喜欢造型。[1]
❻ 关于西红柿的资料
Tomato西红柿属茄科,为一年生蔬菜。原产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普遍栽培,夏秋季出产较多。
相传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因色彩娇艳,人们对它十分警惕,视为“狐狸的果实”,又称狼桃,只供观赏,不敢品尝。
现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P的含量蔬菜之冠。
西红柿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
红色西红柿,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粉红西红柿,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质较佳,黄色西红柿,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西红柿的品质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无裂口、虫咬,成熟适度,酸甜适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选择成熟适度的番茄,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番茄营养分析:
番茄含有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能减少心脏病的发作。
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西红柿除了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外,还能有效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危险。
番茄中的维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效,对高血压、肾脏病人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多吃番茄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皮肤保持白皙。
尼克酸能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所以食用西红柿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帮助。西红柿多汁,可以利尿,肾炎病人也宜食用。
经常发生牙龈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症状。
番茄所含的苹果酸或柠檬酸,有助于胃液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
番茄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于热性病发热、口渴、食欲不振、习惯性牙龈出血、贫血、头晕、心悸、高血压、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夜盲症和近视眼者食用;
2. 急性肠炎、菌痢及溃疡活动期病人不宜食用。
番茄食疗作用:
西红柿性甘、酸、微寒,归肝、胃、肺经;
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
可治口渴,食欲不振。
番茄食物相克:
西红柿忌与石榴同食。
番茄做法指导:
1. 西红柿常用于生食冷菜,用于热菜时可炒、炖和做汤。以它为原料的菜有“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炖牛肉”、“西红柿蛋汤”等。
2. 青色未熟的西红柿不宜食。
3. 烹调时不要久煮。
4. 烧煮时稍加些醋,就能破坏其中的有害物质番茄碱。
推荐于 2017-10-0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5个回答
2021西红柿种植技术宝典,298元货到付款!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
根据文中提到的西红柿为您推荐
“正版”种西红柿教程 高清视频+实体书籍,快速专业,轻松种西红柿致富!轻松掌握先进高效的种植西红柿技术,全国包邮 货到付款!
揭阳小麦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看视频领金币,快手极速版,汇集各种西红柿
根据文中提到的西红柿为您推荐
看视频学美食,边看边学,轻松掌握,教你秒变美食达人~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关于西红柿的资料?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24条评论
绚彩夜空下7
回答的好专业,厉害!
查看全部24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安阳万亩西红柿大棚急售 不花一分钱建大棚 免费安装
专业承建各种大棚6元/㎡起 免费上门安装 满意后付款 质保20年 终身免费维修 签订合同来厂考察报销路费 提供食宿 来电咨询送5000元优惠劵
广告2021-02-24
西红柿的资料
西红柿,学名叫番茄,是茄科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木植物。我国栽培的番茄是从国外引种的,果实多为红色,样子像柿子,故俗称西红柿,洋柿子,古代也有叫六月柿、喜极三元等。花果期夏秋季。 西红柿既含有丰富多样的营养,又有着美观迷人的外形;它既是菜中佳味,又是果中美品,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6)墨西哥喷壶叫什么扩展阅读: 西红柿的性状特点 西红柿的果实为多汁浆果。果实由表果皮、中果皮、隔壁、胎坐及种子组成。中果皮和胎坐的组织,构成了果肉。受精后胎坐增生的胶状物充满果室。果实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果实大小、心室数、颜色,除决定于品种遗传性外,与环境条件有关。 果形有圆球、扁圆、椭圆、长圆、梨形等多种。西红柿果实的颜色,是由果皮颜色与果肉颜色相衬而表现的。如果果皮为黄色,果肉为红色,果实则为橙红色;果皮无色,果肉红色,果实则为粉红色。 果皮果肉皆为黄色时,果实则为深黄色。西红柿果实的黄色是因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所致;而果实的红色则是由于含有茄红素。茄红素的形成主要是受温度的支配,也与光线有一定关系;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形成,主要与光线照射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红柿
100赞·7,015浏览2019-06-10
关于西红柿的资料?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又名西红柿,果实用作蔬菜或水果,是人类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 番茄茎蔓生或半直立、花序为聚伞或总状,开花后40~50天成熟。番茄为喜温作物,不耐霜冻。茎、叶生长的适温20~25℃,结果期昼温25~28℃、夜温16~20℃为宜。夜温低于15℃或高于30℃会妨碍正常受精,引起落花;花芽期低于7℃形成畸形果;番茄对日照长短不敏感,如温度适宜四季均可栽培。番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耐涝力弱,土壤忽干忽湿易形成开裂果。番茄需育苗60~90天后移栽。栽培密度约为每亩2000~4000株。 番茄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番茄是在生长茎叶的同时开花结实,因而协调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是丰产的关键。
44赞·2,687浏览2017-09-10
西红柿的资料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卵形或矩圆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冠辐状,黄色。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茄是喜温、喜光性蔬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广泛栽培。 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7赞·136浏览2016-10-16
关于西红柿的资料和营养价值。
专家解答 番茄以成熟的果实为主要食用器官,既可以作为水果,又可作为蔬菜。番茄果实不但外观性好,可以观赏,而且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据测定,每100克新鲜的番茄果实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3克左右、蛋白质1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是自由基的清除剂。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苹果、西瓜等水果,经常食用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同时有一定的抗癌尤其是对肺癌有效果;还可以健脾开胃,除烦润燥,这是因为番茄含有较多的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可软化血管,促进钙、铁等的吸收,帮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番茄中特有的番茄红素,是食物中的一种天然色素成分,在化学结构上属于类胡萝卜素。由于被发现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效,已日益受到营养界的关注。 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成熟的番茄中含有一种龙葵碱,这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有害,食后会使口腔苦涩,胃部不适,吃多了可导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龙葵碱在未成熟的番茄中含量较高,成熟番茄中含量甚微,对人体无毒性作用。所以不宜过多食用未熟番茄,一旦因为食用未成熟的番茄而中毒,轻者可喝些浓茶或淡盐、糖水进行缓解,必要时就医;若为重症中毒,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提示板 番茄营养价值高,合理的食用方法可以提高其应用价值,反之会破坏番茄中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未成熟的番茄有毒,建议少食或不吃。
1赞·255浏览2019-02-25
关于种植番茄的资料
是露地种植还是设施种植? 一、番茄春季露地栽培生产技术 (一)播种育苗 番茄露地生产可采用温床育苗,即能满足番茄育苗对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需求,又能节约成本。 1.育苗期确定 培育健壮的带有大蕾的秧苗应保证苗期有1 000~1 200℃的积温。番茄适宜育苗的温度是20℃,需要50~60d才能达到所需积温;另外,加上播种到出苗的天数和移植缓苗所延误的时间,育苗的时间就需70d左右。在一般情况下,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定植,要求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江南地区在3月下旬定植,需在1月中旬播种;东北地区5月中下旬定植,3月中旬播种。 2.苗床准备 春季早熟栽培番茄用温室播种,阳畦移植,或在塑料大棚内加多层覆盖移植。因早春温度低,可在温室内建造温床以提高地温。床土按马粪:草炭:炉灰:田土=3:3:2:2的比例配制,另加二铵1~1.5kg/m3。为防止苗期病害,用五代合剂或多菌灵等进行床土消毒。 3.种子处理 播种前3~5d浸种催芽。病毒病严重的地区,在浸种催芽前先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洗净药液后再用25~30℃温水浸种8~10h。在25~30℃条件下催芽。 4.播种 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种15g左右,每克含种子300粒左右,则每平方米播种1 500粒,去除损耗,则每667m2地需播种床面积2~3m2,种子量30~50g。 播种应选晴朗无风天气进行,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这段时间内播完。播种时将床上用喷壶喷水,湿透营养土层即可。水渗下后,先撒0.2~0.3cm厚的细干土,将种子掺上细土撒播。播种后覆细土1.5cm厚,覆土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盖严。 5.苗床管理 (1)苗期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通风,保持白天畦温30℃,夜间不低于20℃。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及时降温,白天20℃,夜间12~15℃为宜。晴天中午揭膜间苗,间苗以后,均匀地撒一层细干土,厚0.2~0.3cm。幼苗第1片真叶露心时,白天温度20~25℃,夜间13~15℃。移苗前适当降低床温进行幼苗锻炼,白天18~20℃,夜间12~15℃。 (2)苗期湿度管理 番茄苗期湿度管理的特点是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控制灌水。移植水要浇足,缓苗水要适当,以后根据幼苗生育情况进行浇水或覆土保墒。 (3)秧苗移植 播种后7d,第1片真叶出现后进行移植,移植时营养面积为6~8cm见方,最好用直径5~8cm的营养钵移苗。 (4)移植后管理 移植后苗上覆盖薄膜,提高温度,促使缓苗。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13~15℃为宜。每5~7d浇1次透水。定植前8~10d开始控水、控温,并进行囤苗和低温炼苗,即白天多通风,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温度10~13℃,如果幼苗长势较强,可以把夜温短时降至5℃左右,这样能提高幼苗的抗寒性,促进提早开花结果。 (二)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 早熟栽培一般冬前施肥、深耕,耕翻深度25~30cm。北方地区可在前茬秋菜收获后进行深翻,第二年春季进行春耙,平整地面;冬季不休闲的地区,在前作越冬菜、春小白菜收获后要抓紧时间整地。把土壤整平、耙细、起垄,垄宽0.5~0.7m、高20cm左右。也可畦作,做成1.2m宽的平畦,双行栽植;垄栽时,定植前5~7d,在垄上覆盖地膜烤地,以提高地温。 结合整地施基肥,可选择腐熟有机堆肥3 500~5 000kg/667m2,饼肥80kg/667m2,过磷酸钙30kg/667m2及含磷较高的复合肥40kg/667m2作基肥。其中,饼肥与50%~60%的有机堆肥于最后一次整地前撒入土中,余下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及复合肥充分混合后施入定植穴中。 2.定植 (1)定植期 根据当地终霜期确定定植期,一般终霜过后2~3d定植。定植温度指标是以当地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8℃以上,夜间气温不低于12℃时即可定植。北方地区在5月中下旬定植。 (2)定植密度 早熟品种适当密植,一般每667m2不宜少于4 000株,即行距60cm,株距25~30cm;中晚熟品种行株距以60×35cm为宜。双干整枝者则需稀些。 (3)定植方法 番茄定植要选择寒流刚过的晴天上午进行,挖定植穴或用打眼器打眼,把秧苗放入穴中,覆土,每株浇水500g,水渗后再覆干土,避免风干土面板结。定植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定植最好选晴天 晴天土温高,有利于发根。阴雨天定植虽省水,萎蔫少,但影响到发根缓苗速度及以后的生长。 ②定植前苗床应喷药防蚜及施用“娘家肥”。 ③应按密度等距全苗,这是丰产的基础。 ④定植时要施好口肥,浇好埯水,渗水后及时封埯,最好紧跟着耥一次,不上土。 ⑤采用埯栽、沟栽都可以。在缓苗水能保证灌溉的情况下可用埯栽,缓苗水跟不上的情况下宜用沟栽。 ⑥定植深度正常苗以下部叶片和地面相平为宜,若徒长苗可深栽或斜栽,以降低地上部高度,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 (三)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1)追肥 结合灌缓苗水追施提苗肥,每667m2施尿素10kg、硫酸钾10kg、磷酸二铵15kg。缓苗后至开花前轻施一次速效性复合肥10~25kg/667m2。第1穗果挂稳后重追1次保果肥,加速第1穗果实膨大,提高第2、3穗果的坐果率和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以后结合果实的批量采收补充追肥2~3次。结果期追肥以选用大粪稀或专用复合肥为宜,追肥量应根据植株生育状况灵活掌握。一般追专用复合肥10kg/667m2左右。在结果盛期,为提高果实品质和提高优质果率,还可叶面喷施1%过磷酸钙或0.1%~0.3%磷酸二氢钾。 (2)灌水 定植时浇足“压根水”,缓苗期根据土壤状况浇1~2次“发根水”,缓苗后至开花前适时浇1~2次“提苗水”。从见花到开花坐果,应适当控水,要求不干不浇水,待第一批果长到3cm左右时浇1次“稳果水”,以保证果实膨大的需要,这次灌水一定要掌握时期,如果太早容易引起徒长和落果,太晚则影响果实发育。进入盛果期后,每批果实开始膨大时,都要浇1~2次“壮果水”,水量可适当增大。 2.植株调整 (1)搭架 通常在植株长到30~40cm高时开始搭架,搭架的方式主要有人字架、篱笆形架、三角架等。露地栽培通常采用的是人字架和篱形架。可以每一株旁插一根架杆,相邻垄每2根绑在一起,成人字形,称人字架。相邻垄每4根绑在一起叫四角形架(圆锥形架)。也可在每行株间隔1~2m插一根立杆,按行向在立杆上绑一横杆,再将植株绑到横杆上搭架方法:植株第1花序坐果后搭架,以防止植株倒伏。搭架前进行追肥、浇水。选用直径约2cm,高1.7~2m左右的竹竿插成棚架或人字架,竹竿下端距离番茄植株根部约5~10cm,插在垄的外侧,插入土中深度约20cm;竹竿垂直地面,每垄竹竿上端再绑扎一横杆则构成棚架。若竹竿与垄面呈一定角度,两相邻垄两相对应的竹竿绑扎在一起则构成人字架;搭好架后,将番茄茎沿架面引蔓上架,以后每穗果下方都要绑一次蔓。 (2)绑蔓 绑蔓是将茎蔓固定在支架上,使植株排列整齐,受光均匀,并能调节植株生长,使生长势均衡,结果部位比较一致,管理方便。 绑蔓应分次进行,一般在每穗果下面都绑一次蔓,第1道蔓绑在第1穗果下面的第1片叶下部,以上各层都如此。 绑蔓所用的材料常选择马蔺草、麻皮、塑料绳、布条、废旧棚膜等。绑蔓时注意不要碰伤茎、叶和花、果,把果穗绑在支架的内侧,避免损伤果实和日灼。要注意调节松紧度,下部捆绑应松一些,以给主茎逐渐加粗留有余地。当植株摘心封顶后,上部应绑得紧一些,以防因果实增多而使茎蔓下坠。植株生长势强的应弯曲上架,绑得紧一些,抑制生长;生长势弱的植株,应直立上架,绑得松些,促其生长,这样通过绑蔓可以起到抑强扶弱的作用。 绑蔓方法宜采用“8”字形绕环,这样既牢固又可以给茎蔓生长留有余地(见图5-2)。 (3)整枝 早熟自封顶类型的番茄品种一般2~3穗果封顶,可不用整枝;中晚熟无限生长型品种多采用单干整枝、双干整枝、改良式单干整枝(一干半整枝)和连续换头整枝等方式。具体依栽培方式、品种和栽植密度而异。实际生产上为提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多采用单干整枝和改良式单干整枝(见图5-3)。 单干整枝:只保留主干,主干上留3~4穗果,摘除所有侧枝。 双干整枝:除了主干外,还保留第1个花序下的第1个侧枝,该侧枝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生长势很强,很快与主干并行生长,形成双干。主干和第1侧枝各留3~5穗果,果前各留2片叶摘心,摘除其它所有侧枝。 改良式单干整枝(一干半整枝):是在单干整枝的基础上,保留第1花序下的第1个侧枝,主干留3~4穗果,侧枝留1~2穗果,果前各留2片叶摘心,摘除其它所有侧枝。 连续换头整枝: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一种是在主干上保留3穗果摘心,留其下强壮侧枝代替主干,再留3穗果摘心,共保留6穗果。 第二种是进行两次换头,共留9穗果,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 第三种是连续摘心换头,当主干第2花序开花后留2片叶摘心,保留第1花序下的第1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第1侧枝上的第2个花序开花后用同样的方法摘心,留下1侧枝,如此摘心5次,共留5个结果枝,可结10穗果。每次摘心后要进行扭枝,使果枝向外开张80~90°,以后随着果实膨大,重量增加,结果枝逐渐下垂。通过换头和扭枝,人为地降低植株高度,有利于养分运输,但扭枝后植株开张度大,需减小栽培密度,靠单株果穗多,果枝大增加产量。 (4)打杈 指除了应该保留的侧枝以外,将其余侧枝摘除叫打杈。整枝打杈宜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伤口易愈合,不要在下雨前后或有露水时进行,使用推杈和抹杈的方法。 (5)摘心 摘心又叫掐尖,是指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在生长到一定果穗数目时,用手或镊子或剪刀掐掉或剪掉生长点,解除顶端优势,控制生长高度,促进果实成熟。 摘心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摘心应根据品种及生长期而定,番茄自封顶类型品种一般不需摘心。 ②摘心时期,番茄非自封顶类型小架栽培时,留3~4个果穗摘心,中架栽培留4~5个果穗摘心,大架栽培可根据当地生长期长短,于拉秧前45~50d摘心。 ③摘心时应于顶部果穗上留2~3片叶,有利于果实生长,并有遮荫、防止果实日烧病的作用。 ④摘心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喷一次杀菌剂,防病保秧。 (6)疏花疏果 留果个数:大型果(直径>200g/果),每穗留2~3个果;中型果(直径100~200g/果),每穗留3~5个果;小型果(直径<100g/果),每穗留5~10个果。 使用激素处理花序之前,若每穗花的数量太多,应将畸形花及特小花摘除,每穗保留4~5朵即可。激素处理后,若坐果太多,往往会造成果实大小不一,单果重量下降,影响果实品质等问题。因此,应尽早疏果。 (7)打底叶 番茄大量采果后的生长后期,下部叶片黄化干枯,失去光合机能,影响通风透光,应将黄叶、病叶、密生叶打去,然后深埋或烧掉。但有正常机能的叶片不能摘。摘叶的原则是“摘老不摘绿,摘内不摘外”。 3.保花保果 番茄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和管理不当,在开花后常常大量落花落果,对于番茄早熟及丰产影响很大。发生落花落果的原因一是生殖生长发生障碍,如花器构造的缺陷,气温过低或过高,开花期多雨,都能影响花粉的萌发及生长,使受精不良;二是营养不良,土壤养分及水分供应不足,根系发育不良,土温过低,光照不足,整枝打杈不及时,植株徒长等使营养物质在植株体内分配失调等导致落花落果。其中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过低或过高,是引起番茄落花最普遍的原因。 防治落花落果的措施: (1)适时定植 避免盲目抢早,防止早春低温影响花器发育。定植后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夜间保持在15℃,促进花芽分化,设施栽培温度超过30℃应放风调温。 (2)干旱时应及时浇水,积水时应排水,保证植株营养充分,合理整枝打杈。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在第1~2花序小花半开或全开时用20~30mg/L番茄灵喷花或10~20mg/L的2,4-D沾花,可防止落花。 4.病虫害防治 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枯萎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蚜虫、棉铃虫。应加强综合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及杂草。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5.番茄果实生理障碍及生理病害的预防 (1)果实生理障碍预防 ①畸形果 番茄在低温、多肥(主要是氮肥过多)、水分充足的情况下,使养分过分集中运送到正在分化的花芽中,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增多,开花后心皮发育不平衡,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植株衰老,营养物质减少,特别是在低温、光照不足条件下,花器及果实不能充分发育,形成尖顶的畸形果;幼苗期氮肥施用过多,冠、根比例失调,也会产生畸形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或者水、肥跟不上也会增加畸形果的发生。 预防措施:加强管理,尤其是第1穗花的花芽分化前后要避免连续遇到10℃以下低温;苗期防止氮肥过多;注意选用不易发生畸形果的品种;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②空洞果 发生的原因是在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过程中,由于高温、低温或光照不足,常使花粉不稔,以致受精不完全,种子形成小,因而在种子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果胶物质相应减少,致使果实发生空洞;其次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时间太早,也可能产生空洞果;另外,对于需肥量较多的大型品种,到生长中、后期,由于营养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积累少,也会形成空洞果。而一般的小型果品种则较少产生空洞果。 预防措施: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保证果实发育获得充足的营养,并创造适宜的条件,使花粉发育、授粉、受精正常进行;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掌握好处理的时间和浓度。 ③裂果 番茄果实发育的后期容易发生裂果,裂果的类型不一,有的以萼片为中心呈同心圆状裂开;有的从萼片起呈放射状裂开,也有不规则的侧面裂果。一般以大果品种成熟后发生裂果较多。发生原因主要是在果实肥大初期,高温、强光及土壤干燥促使果肩部表皮硬化,而后又因降雨或大量灌水,由于水分急剧增多,果皮增长跟不上果肉组织的膨大生长,使膨压骤然加大,产生裂果。 防止措施:选择果皮较厚、抗裂性较强的品种;果实膨大后,浇水要均匀,防止土壤忽干忽湿,大雨前土壤不宜过干,雨后田间要及时排水;采收前15~20d,向果实上喷洒0.1%氯化钙溶液或0.1%硫酸钙溶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裂果。 (2)果实生理病害预防 ①顶腐病(脐腐病、尻腐病) 属于生理性病害。多在幼果和青果脐部形成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逐渐变成暗褐色或黑色,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半个果面,病部果肉组织崩溃收缩,在潮湿条件下,因腐生菌寄生,而形成黑色或红色霉状物。 发病原因:土壤干旱、偏施氮肥或水分供应不匀,造成植株吸收钙的能力下降,当果实中钙含量低于0.2%就会发病;另外,果实水分亏缺、果脐处果肉组织生理功能紊乱也会发病。 预防措施:深耕土壤,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避免过量施用化肥;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改善根系生理活动的环境条件;及时灌水,尤其结果期注意均衡供应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忽干忽湿;在果实膨大初期,叶面喷施钙肥,如用1%过磷酸钙、0.5%氯化钙、钙宝300倍液防治,每7d喷1次,连喷2~3次。 ②条腐病(筋腐病) 最初多发生于温室或大棚番茄栽培中,目前露地番茄栽培也有大量发生。番茄筋腐病主要表现为果实着色不匀且色泽变淡,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果皮、果肉硬化。 发病原因:由于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过多,植株体内缺钾,再加上日照不足,高温多湿,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引起碳氮比下降,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褐变且木质化。 预防措施: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增施磷钾肥;栽植密度要适中,并控制营养生长,确保果实见光。植株生长过旺时,可采取打半叶或打隔叶的方法加以调控;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低洼地雨后要注意排水,低温季节忌大水漫灌;发现条腐病可采取临时补救措施,叶面喷施
❼ 喷壶使用方法
方法/步骤
1
喷壶,指盛水浇花的壶、浇水的器具,壶状。喷水的部分像莲蓬,有许多小孔。有的地方也叫喷桶。喷壶的原理是:水位高低产生压力差,壶里的高压力使水喷出来。它还利用了压强原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喷得越远,因此喷壶的喷嘴都是由很多面积很小的眼组成,另外它还利用了压强平衡原理。喷壶的顶部总有到多个通气孔,这是为了让空气进入从而达到内外大气压的平衡,如果没有出气孔,水是倒不出来的。
2
使用步骤为:
1、首先向壶内打气,壶内液面上方空气增多,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壶内液体便会压入管中。
3
2、其次按压喷壶,喷洒药液后,在远处也能闻到药液的气味,这是分子不停运动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3、另外,如果是家庭使用或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办公场所使用,一般我们会使用容量在1000ml以下的喷壶,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
❽ 这是什么花
朱顶红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学名】Hippeastrum vittatum (Ait.) Herb.
【英文名】Barbadoslily
【别名】百枝莲、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
【科名】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属名】孤挺花属
【产地】原产秘鲁和巴西一带。现广泛栽培。
【花语】 渴望被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5—10cm,外皮淡绿色或黄褐色。叶片两侧对生,带状,先端渐尖,2—8枚,叶片多于花后生出,叶片长15到60厘米,朱顶红还有锦斑品种(白肋朱顶红),叶片中间有一条白色锦斑。总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顶端着花2—6朵,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种初秋到春节开花(白肋朱顶红)。现代栽培的多为杂种,花朵硕大,花色艳丽,有大红、玫红、橙红、淡红、白、、蓝紫、绿、粉中带白、红中带黄等色;其花色除纯蓝、纯黑、纯绿外已经可以覆盖色谱中其余的所有颜色。花径大者可达20cm以上,而且有重瓣品种;朱顶红品种繁多不逊郁金香;花色之齐全超过风信子;花型奇特连百合也逊色;花叶双艺乃球根罕见。可见其综合性状乃球根花卉之首。
[编辑本段]【主要品种】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红狮(Redlion),花深红色。
大力神(Hercules),花橙红色。
赖洛纳(Rilona),花淡橙红色。
通信卫星(Telstar),大花种,花鲜红色。
花之冠(FlowerRecord),花橙红色,具白色宽纵条纹。
索维里琴(Souvereign),花橙色。
智慧女神(Minerva),大花种,花红色,具白色花心。
比科蒂(Picotee),花白色中透淡绿,边缘红色。
最近,欧洲又推出适合盆栽的新品种,其中拉斯维加斯(LasVegas),为粉红与白色的双色品种。卡利默罗(Calimero),小花种,花鲜红色。艾米戈(Amigo),晚花种,花深红色,被认为是最佳盆栽品种。纳加诺(Nagano),花橙红色,具雪白花心。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忌酷热,阳光不宜过于强烈,应置荫棚下养护。怕水涝。冬季休眠期,要求冷凉的气候,以10一12℃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繁殖采用播种法或分离小鳞茎方法。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在18℃-20℃情况下,发芽较快;幼苗移栽时,注意防止伤根,播种留经二次移植后,便可上入小盆,当年冬天须在冷床或低温温室越冬,次年春天换盆栽种,第3年便可开花。一般多用分离小鳞茎的方法繁殖,将着生在母球周围的小鳞茎分离,进行培养,第二年就可开花。
用分球、分割鳞茎、播种或组织培养法繁殖。分球繁殖于3—4月进行,将母球周围的小球取下另行栽植,栽植时覆土不宜过多,以小鳞茎顶端略露出土面为宜。此法繁殖,需经2年培育方能开花。分割鳞茎法繁殖一般于7—8月份进行。首先将鳞茎纵切数块,然后,再按鳞片进行分割,外层以2鳞片为一个单元,内层以3鳞片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均需带有部分鳞茎盘。此法繁殖,若被分割的鳞茎直径为6cm以上,则每球可分割成20个以上双鳞片和三鳞片的插穗,将插穗斜插于基质中(pH值最好为8左右),保持25—28℃和适当的空气湿度,30—40天后,每个插穗的鳞片之间均可产生 l一2个小鳞茎,而且基部生有根系,此法繁殖的小鳞茎,需培养3年左右方可开花。朱顶红经人工授粉容易结实,授粉后60余天种子成熟,熟后即可播种,播后置半阴处,保持15—18℃和一定的空气湿度,15天左右可发芽。实生苗需养护3—4年方可开花。
朱顶红如采收种子,应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由于朱顶红种子扁平、极薄,容易失水,丧失发芽力,应采种后即播。如种球生产,花后及时剪除花茎,以免消耗鳞茎养分。待长出叶片后,加强施肥,促使鳞茎增大和产生新鳞茎。鳞茎在13℃条件可贮藏8~10周,在5℃温度下,可长期贮藏。
1、鳞片扦插繁殖:选发育良好的无病鳞茎,剥去外层过分老熟的鳞片,留下生长充实的中部鳞片供繁殖,但每个鳞片必须带茎盘。9月将鳞片插植沙床,在18~20℃下,保持湿润,当年形成小鳞茎、基部生根。翌春于小鳞茎上长出新苗,需继续培养3年成为开花的鳞茎。
2、刻伤法繁殖:选择鳞茎周径24~26厘米种球,将鳞茎用1%硫酸铜液浸5分钟,用水洗净后,切去鳞茎的1/3,用刀轻轻刻伤鳞茎中心的主芽,平放在沙床上,室温保持18~22℃,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2个月后在鳞片之间形成若干小鳞茎。
3、组培繁殖:常用MS培养基,以茎盘、休眠鳞茎组织、花梗和子房为外植体。经组培后先产生愈伤组织,30天后形成不定根,3~4个月后形成不定芽。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栽培朱顶红
盆栽朱顶红宜选用大而充实的鳞茎,栽种于18-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4月盆栽的,6月可开花;9月盆栽的,置于温暖的室内,次年春三四月可开花。用含腐殖质肥沃壤土混合以细沙作盆栽土最为合适,盆底要铺沙砾,以利排水。鳞茎栽植时,顶部要稍露出土面。将盆栽植株置于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生长和开花期间,宜追施2-3次肥水。鳞茎休眠期,浇水量减少到维持鳞茎不枯萎为宜。若浇水过多,温度又高,则茎叶徒长,妨碍休眠,影响正常开花。
庭院栽种朱顶红,宜选排水良好的场地。露地栽种,于春天3-4月植球,应浅植,时鳞茎顶部稍露出土面即可,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冬季休眠,地上叶从枯死,10月上旬挖出鳞茎,置于不上冻的地方,待第二年栽种。
在栽种中,茎、叶及鳞茎上又赤红色的病害斑点,宜在鳞茎休眠期,以40℃-44℃温水浸泡一小时预防。
朱顶红盆栽
朱顶红又名百去莲、朱顶兰等,为石蒜科多年生球根花卉。性喜温暖、湿润,忌强光暴晒。它原产南美热带,但不喜高温,也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度。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朱顶红冬季处于休眠状态,要求干燥,温度9-12度,最低不能低于5度,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只要稍加防护便可过冬。
盆栽朱顶红花盆不宜过大(一般先用16-20厘米口径的花盆),以免盆土久湿不干,造成鳞茎腐烂,盆土宜用腐叶土与砂土混合配制,栽前盆底施些腐熟的饼肥或鸡鸭粪为基肥。栽植时,将鳞茎的1/4至1/3露出土面,栽完后,将盆土揿实,留2-3厘米沿口,浇一次透水,以后不宜多浇,保持较低的湿度,并避免阳光直射,待叶片抽出约10厘米长时,再正常浇水,并开始施追肥,至花蕾形成后即停止施肥(但花后可适量施肥,以促使鳞茎肥大充实)。花后要及时剪去已凋谢的花茎,以免分耗鳞茎的养分。秋后浇水要逐渐减少,盆土以稍干燥为好。冬季应移入室内过冬,浇水量少至维持鳞茎不枯萎即可,温度保持不低于5度,否则会影响休眠和来年开花。
栽培要点:
朱顶红在春季4月开花,冬季又开花,为促进开花应及早加强管理。
1.换盆。朱顶红生长快,经1年生长,应换上适应的花盆。
2.换土。朱顶红盆土经1年或2年种植,盆土肥分缺乏,为促进新一年生长和开花,应换上新土。
3.分株。朱顶红生长快,经1年或2年生长,头部生长小鳞茎很多,因此在换盆、换土同时进行分株,把大株的合种为一盆,中株的合种为一盆,小株的合种为一盆。
4.施肥。朱顶红在换盆、换土、种植同时要施底肥,上盆后每月施磷钾肥一次,施肥原则是薄施勤施,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5.修剪。朱顶红生长快,叶长又密,应在换盆、换土同时把败叶、枯根、病虫害根叶剪去,留下旺盛叶片。
6.防治病虫害。为使朱顶红生长旺盛,及早开花,应进行病虫害防治,每月喷洒花药一次,喷花药要在晴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左右进行,中午烈日不宜喷洒,防止药害。
以上六点是朱顶红春季管理应抓的工作。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装饰应用:朱顶红叶厚有光泽,花色柔和艳丽,花朵硕大肥厚。适于盆栽陈设于客厅、书房和窗台。
[编辑本段]【养护要点】
朱顶红开花谢去后,要及时剪掉花梗。因为花后这一阶段主要是养鳞茎球,使其充分吸收养分,让鳞茎增大和产生新的鳞茎,剪掉花梗就是让养分集中在养鳞茎上。花后管理,除浇水量适当减少外,还应注意盆土不能积水,以免烂鳞茎球。花后仍需间隔20天左右施1次饼肥水,以促使鳞茎球的增大和萌发新的鳞茎,直到11月后移入温室,才能停止浇肥、控制浇水,维持鳞茎球不干枯。
朱顶红休眠期养护要注意些什么
朱顶红鳞茎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休眠期约60天左右,若休眠期养护得好,可使其萌发翌年再开花。
朱顶红休眠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严格控制浇水。 如前面一节中说的,过冬时浇水量应少至仅能维持鳞茎不致枯萎即可,否则鳞茎易变质;
②严格控制室温。即室内段保持温度10度左右,低于5度时鳞茎易受冻,湿度高于15度后妨碍其休眠,影响翌年开花;
③对盆土里分捡出的小鳞茎,可藏在室内含水量约10%的砂土中。
到了12月底或1月初,可在盆内浇一次透水,以唤醒其脱离休眠,过一周后再施一次稀薄的过磷酸钙液体肥水,此时室温可提高到16度左右,这样,可促使其萌发,提早开花。
朱顶红开花后需注意些什么
朱顶红开花后地上部分结果,而地下部分长鳞茎。为了使鳞茎生长充实、健壮及种子饱满,此时养护中应注意:
①施肥。开花后要继续施液肥1~2次,肥料应选用复合肥为好,或增施磷、钾肥,有利鳞茎与种子的生长。
②水分。不需要经常浇水,基质以偏干些为好。
③盆栽的朱顶红花后要移至半阴、通风较好的凉爽环境中养护。
养护概要:
水:保持植株湿润,浇水要透彻。但忌水分过多、排水不良。一般室内空气湿度即可。
肥:喜肥。生长期间随着叶片的生长每半月施肥1次,花期停止施肥,花后继续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减少氮肥,在秋末可停止施肥。盆栽可加一些过磷酸钙作基肥。
土:要求含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要求排水良好,忌粘重土壤。
温:冬季休眠期可冷凉干燥。生长适温5-10℃。
光:喜阳光,但忌强光直射。宜放置在明亮、没有强光直射的窗前。
繁殖:分球、播种、切割鳞茎和组织培养繁殖均可。以分球繁殖为主。春季2-3月间整理去年收的球,剥掉母球四周的小球,剪除残根,晾晒两天后即可栽培,球要浅植,使之1/3-1/2在土面之上。上盆后浇水1次,待发出新叶后再浇水,花谢叶残之后,要及时剪掉残花叶、秋末冬初待其枯萎后,选在晴天掘取鳞茎放在空气流通阴凉的室内贮藏。
[编辑本段]【病害防冶】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斑点病和线虫病。斑点危害叶、花、花葶和鳞茎,发生圆形或纺锤形赤褐色斑点,尤以秋季发病多。应摘除病叶;栽植前鳞茎用 0.5%福尔马林溶液浸2小时,春季定期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病毒病致使朱顶红根、叶腐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线虫主要从叶片和花茎上的气孔侵入,侵入后引起叶和茎花发病,并逐步向鳞茎方向蔓延。鳞茎需用43℃温水加人0.5%福尔马林浸3~4小时,达到防治效果。虫害有红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
朱顶红叶片出现黄斑怎么办?
朱顶红入夏后叶尖会出现黄斑,而后向下蔓延,用庆大霉素涂揩亦无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有的朱顶红叶色是常绿的,也有绿中带黄斑条的,俗称“金边朱顶红”,如果叶色是这样的,生长又比较平滑正常,那就不是什么病症;如果从叶尖开始向下逐步枯焦,就是得病了。造成病害的原因:
①烈日曝晒,盆土又经常过湿。
②施入了未经发酵腐熟后的“过肥”或纯磷质肥。防治方法:朱顶红不应放在烈日下曝晒,盆土不应经常浇水,不能施入未经发酵腐熟的肥料,不能施纯磷质肥。
怎样防止朱顶红夹箭?
朱顶红因其花硕色艳,且于 早春绽放,故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如管理不善,往往会使其花箭夹于叶片中而难以挺立绽放。因此,培养时应注意:
①必须让朱顶红有充分的光照,待其长出新叶后,每周施1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如枯饼、骨粉、腐熟鱼杂液等。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叶片徒长,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开花。直至花箭抽出方可停止施肥,否则易出现提前落花、落蕾的现象。
②在朱顶红生长和开花期,应保持盆土湿润,以确保开花及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当花箭长、花朵大且多时,为防止其斜、伏,应设立支柱护之。花谢后及时从花箭基部剪除,避免植株体内养分消耗,以利萌生新的花箭。
[编辑本段]【产后处理】
朱顶红花大色美,采用矮生种进行规模性生产还是非常有前途的。特别是将花期控制在元旦和春节期间,成为少花季节的优质盆花,这在朱顶红上已经可以做到。在盆花生产的同时,朱顶红还可以扩大到切花和种球生产,它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切花品位高、装饰效果好、种球耐贮藏运输等特点。
[编辑本段]【相关问题】
朱顶红深栽为什么不开花?
去年冬天,我的朋友将朱顶红的球茎埋种在盆土表面4厘米以下,虽长势茂盛,分出小球茎很多,但就是不开花。我帮他将两个直径15厘米大球茎放在40℃的热水中浸泡一小时以上,捞出晾干,重新栽植,埋至球茎的四分之三高处,稍露一点顶芽,进行正常管理,果然在今年春天分别开出5朵花和3朵花,花大而美。
怎样使朱顶红生长健壮,多出花箭多开花,一年几度开花?
根据朱顶红喜温暖,怕寒冷,喜阳光、耐肥的习性,我是这样栽培管理的: 一、要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培养土,上盆时再适量掺入一点骨粉。 二、在整个生长期,每七八天追施一次腐熟的麻饼渣液肥,浓度以肥三水七的比例为宜,开花期间暂不追肥,花谢后继续追肥。 三、每次花凋谢后,要及时割除花箭,不让结籽,以免影响第二次开花。 四、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晴天高温要每天浇一次透水。 五、要进行冬季休眠。就河南省南阳地区来说,于十月下旬停止施肥,减少浇水量,于十一月中旬停止浇水,剪除叶片,搬进室内休眠越冬,室温一般三摄氏度左右,不宜高,整个冬季可不必浇水。 六、到来年春天三月中旬末开始浇水,于月底或四月初将盆搬出室外养护。发叶后即开始追肥,当出花箭后可适当加大追肥量。 七、每三年翻盆一次。上盆时,除母球外再留二、三个大点的子球,这样就可使一盆朱顶红多出花箭多开花 。
怎样使朱顶红提前开花?
朱顶红自然花期为4~6月份,如需要朱顶红提早开花,可采用促成栽培方法:12月份将原花盆内的大鳞茎取出重新上盆,浇透水,放在20~25℃的室内,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保持盆土湿润,施1~2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约经2个月左右便可开花。如果室温达不到20℃,为了加速其开花,可用塑料袋将花蕾罩上。此外,采取遮光办法,每天只给10~11小时的光照,也可促使其提早开花。
怎样让朱顶红在春节开花?
朱顶红自然花期一般在春夏之交,但如何让家庭莳养的朱顶红在寒冷的春节期间应节开花呢?可采取如下的养护管理措施:
将处在生长期的盆栽朱顶红,在春节前80-90天,停水停肥,待叶片稍呈萎蔫状态时,将叶片齐根剪掉,然后将朱顶红花盆置于室内干燥阴凉处,保持室温在13℃左右。注意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更不要向盆土浇水,如盆土过干时,可用细眼喷壶稍向盆土喷些水,待盆土稍湿润即可,盆土过湿,朱顶红球茎容易腐烂,这时朱顶红球茎被迫休眠并进行花芽分化。
春节前30-40天时,将花盆浇透水,置于室内温暖向阳处,保持室温在20℃-25℃之间,朱顶红便很快抽出花箭。如花箭生长得过快,可把花盆移到室内温度较低处,如花莛长得过慢,则可把室温提高。同时可适当地增加光照,并补充适量的磷、钾肥液。朱顶红经过以上的管理措施和精心养护,便会拔箭现蕾应节开花。在春节期间,朱顶红开花时间可长达月余。
盆栽朱顶红在春节开花后,若加强肥、水等方面管理,一些较大的球茎在春夏之交仍能开花。有的球茎可能因消耗营养过多,春节没能抽莛开花,那就不能再作处理了,加强养护管理,在自然花期能开出好花来。
怎样让朱顶红开四次花?
促使朱顶红四次开花的关键是加强栽培管理。换盆时一定要在盆底放足基肥。第一次开花后要补充基肥和二次追肥。到6月份见到第二次花。花后施一次肥,增加营养即可。在7、8月高温季节,只加强水的养护,花盆要放在遮荫通风处。立秋以后天气稍凉爽,每20天施一次以磷为主的肥料,10月又可以观赏到花了,花谢后补充腐殖质肥料。立冬后晚间搬进,白天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大冷天放在室内向阳温暖的地方。花盆用塑料袋罩起来,不让它休眠。若能保证盆土的湿润和增加温度,春节前又能见到第四次花了。
朱顶红叶片为什么会发黄?
在正常的情况下,朱顶红叶片呈绿色有光泽,如养护不当会发生叶片发黄的现象,其原因:
①排水不畅或过湿。朱顶红喜湿润,但忌过湿与畏涝。无论盆栽或露地栽植,当基质排水不良就会引起叶片发黄。
②光照太强。朱顶红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如炎热夏天在烈日下,会引起叶尖枯焦、叶片发黄。因此,在盛夏应放置在日照不太强的地方或采取适当遮荫。
③施肥不当。当施肥过浓或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尤其在夏季高温下施肥,会造成肥害,使叶片发黄。
④病害。当遭受叶斑病和叶枯病危害时,也会使叶片发黄。
怎样使朱顶红叶短花繁 ?
朱顶红是先开花,后长叶,如果栽培得法,就能培养出叶片矮短肥厚、花大色艳,极具观赏价值的花来。具体栽培方法是:每年秋季将母球掘起后,进行分离母球周围的子球,根据大小分类,将老根剪短晒干,用竹篓或布袋存放在通风干燥处储藏过冬。在休眠期间,需经常检查,防止霉烂;次年3~4月初,小球露地栽种,选5厘米以上的大球,栽种在口径为8厘米的瓦钵中。盆土可用猪粪3份,木屑2份、蜂窝煤渣2份、园田土3份混匀配制。栽时将球茎露出土面约1/2或1/3。栽后浇透水,放半阴处。5~7天后移至阳光充足处,保持盆土湿润。栽后半月开始追肥,可用清水粪加少量尿素(豆饼液更好),待花蕾形成后,再用鱼腥水加少量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施1次,也可用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进行根外喷雾,以促使花朵鲜艳。
朱顶红怎样越冬?
因朱顶红不耐寒冷,必须做好越冬管理工作。
鳞茎越冬
10月上旬挖出鳞茎(注意不要损伤),剪去上部茎叶,将根土洗净,或日晒或阴干,待鳞茎表皮及剪口处干燥后,放室内干燥处或集中沙藏。
盆栽越冬
原盆带土过冬的,必须放在温室内。盆土必须保持干燥。若土过于潮湿,植株继续生长,就会妨碍其休眠,影响翌年正常开花。冬季湿度大,鳞球内的花芽易腐烂,造成翌年无花。盆栽越冬的植株比干藏越冬的植株抽生花叶早。
露地越冬
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越冬,处理方法简便,于秋末冬初将叶片剪除,鳞球上壅土或覆以稻草.露地越冬的植株翌年长势旺盛.花苞茁壮.但在多雨雪的地区和日照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腐烂.
幼苗越冬
朱顶红幼苗宜置温室中继续培养,继续浇水施肥,冬季也让它保持活力,这样一开春便可迅速生长.此法可提前获得成年鳞茎.
朱顶红怎样水养 ?
朱顶红这一重要的观花植物,多作土栽,很少水养。如果把它半浸在水里,开花时雪白的根须,碧绿的叶片衬托着色彩明快的花朵,显得格外典雅美观。
水养朱顶红首先要选好种球。一般要选取3年生以上的朱顶红(球茎大于6厘米为好),秋后霜前要剪去全部叶片,并控水促其休眠(休眠期不少于25天或至春节前50天,迟则节前难见花),然后将球茎用1/1000深度的高锰酸溶液浸洗,并清除老根及杂质,再定植在水仙盆里(放上干净的粗砂粒或小石子,以固定球生出的新根)。若使用玻璃器具作为壁挂,可以不放砂粒或石子。水只要浸没种球一小半就行。放在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0-25度间。头半个月每隔2-3天换一次水,以后每隔4-5天换水一次。
为了使花朵开得更好,不妨在花葶露头后每周在新换的水中加一点无机肥,使之在为很稀薄的无机液肥。当花葶长到约3厘米主时,将环境温度提高至25度左右。待花蕾即将开放时再把植株放在环境温度约为10度的凉爽之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朱顶红花色更鲜艳,花期更长。花后待天暖时,把水养朱顶红栽种到地下养护,生长照常旺盛。冬季再照此法培养,春节时又能开花。
我家有种好多,好会生的,现在已经开了。
❾ 喷壶各个部分名称
装水的叫储水罐,喷水的地方叫喷嘴,手抓的地方叫把手,打气的地方叫加压器,一般的喷壶还有比这更多的部分?
❿ 用于浇花的水壶叫什么
浇花用水壶是喷壶,也叫洒水壶、浇花壶、喷花壶。指盛水浇花的壶,喷水的部分像莲蓬,有许多小孔。有的地方也叫喷桶。
叫法举例:
《西清古鉴·壶·汉喷壶》:“右,高一尺一分,深九寸六分,腹围一尺五寸,重七十七两,有系,壶口如莲房,俗谓之花,浇、洒、扫所用也。”
《红楼梦》第二五回:“咱们的喷壶坏了,你到 林姑娘 那边借用一用。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有的屋顶漏得象个喷壶,把东西全淋湿。”